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 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 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考点】18: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解答】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励精求治: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句中是指艺术创作,应该选用“精益求精”,排除B、D;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句中修饰“作品”,指“作品”新,选用“耳目一新”,排除C;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根据句子语境,是说作品美,而不是多。选用“美不胜收”。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2.(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考点】24:修辞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分析。【解答】解析:A、“一带一路”比喻为“新引擎”;B、没有比喻;C、“网络病毒”比喻为“洪水猛兽”;D、“东道主在观念”的转变比喻为“弯道超车”;故选:B。【点评】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3.(3分)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A.B.C.D.【考点】2A:对联.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相关知识。对联的要求: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同,三是结构相同,分析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解答本题,首先从内容上分析,然后从结构上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判断选择。【解答】“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苏轼对湖南桃花源景色的一种赞美,突出苏轼的旷达而深渊的人生情怀;“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这是对杜甫草堂的描绘,突出杜甫一生的心路历程;“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这是对李白的礼赞,“狂”、“醉”二字活脱脱勾画出李白那种我行我素、纵情诗酒的狂放与豪侠之气;“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这是杜甫草堂的上一则对联,写出杜甫曾在成都浣花溪边草堂生活过,表达一份静谧的闲情生活。故选:D。【点评】做好对联题要做到下面两点:(1)关注佳联妙对,增加感性认识。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诗词名篇目中的对偶句的赏析,像王勃、李白、杜甫、苏轼、毛泽东等的佳联妙对以及民间楹联和诗联。如:王勃的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外,我们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及名胜古迹也有很多好对联,也是值得一读的,不仅开阔我们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拟写对联。(2)加强拟写训练,不断拓展思维。4.(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 。 ,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A.B.C.D.【考点】26:排列句子顺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完题目提供的六句话,明确总体话题,找出其中的关键性词语(比如代词和关联词),然后结合材料的语境,注意前后语句的承接关系和对应关系,进行排序。【解答】解析:“这三者”应指“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所以句排第一位,排除A、B项;句中的“资禀性情”、“身世经历”、“传统习尚”与“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形成照应关系,所以排除D项;故选:C。【点评】做句子衔接题,总体来说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语段,把握其内容要点,然后认真分析所给的选项,找出规律,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恰当地做出判断。具体来说,可按下面的方法去做:1.注意话题的统一,陈述对象的一致;2. 上下文的文意合理,语句合乎逻辑,尤其是要注意语句间的关系,如,是否有先后顺序,关联词的搭配,看是否有总分、因果、转折、递进等关系;3. 如有比喻,要看本体喻体应一致;4.注意前后句式应相同,前后语序要一致;5.注意语句的前后照应,感情色彩要一致;6.注意前后音节和谐,语句结构要完整;7.一般来说音节少的在前,音节多的要在后。5.(3分)下列诗句中,与图中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考点】87:图文、表文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高考必考题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题型,应该引起考生注意。图文转换类题目看似类型多样,不好把握解题方法,其实有规律可循。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思写: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 3.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如果是选择题,则需将图文和选项结合起来,互相映照即可。【解答】作答本题,关键在于观察图,图中有一艘船,艄公正站在船头等待,很明显是有人要乘船离开。再结合选项,只有D项提到“离别”之意。故选:D。【点评】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将图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只需将图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二、文言文阅读(18分)6.(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汪容甫先生行状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航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昭,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望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助书贾鬻书于市鬻:卖B.先生往谒谒:拜见C.称之不置置:置办D.尚欲扬榷而陈之陈:陈述(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将东。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4)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热点,不超过30个字。〔4分〕【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应掌握方法并结合语境推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时应关注课本,重视积累。(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句的能力,应遵循翻译的原则、步骤和方法。(4)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应基于文本组织答案。【解答】(1)C 置:放、搁,不置即不舍、不止;译文:称赞不止。故选C。(2)B“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错,文中的“三代”应指夏、商、周,也即先秦时。故选B。(3)先容甫:省略句,省略“于”,比汪容甫靠前;前一个“以”:因为;后一个“以”,凭借;北面:面向北侍奉,弟子行敬师之礼;译文:我名字比汪容甫靠前,是因为官爵;如果凭借学习,那我比之汪容甫应当像学生一样。故旧:旧友故交;存:慰问、抚慰;盖:表原因,大概是因为;笃:忠诚、厚道;译文:他(汪容甫)在得知旧友故交去世后家道衰落,去慰问探望他们的亲属超过友人生前,大概是因为他(汪容甫)的性情忠实敦厚如此啊。(4)解答本题需要筛选概括文本信息,题干要求从治学、为文两个方面总结,首先从治学上看,抓住文中“罔不综览”“博考”“深于”“识议超卓”“唐以下所未有”等处,可知汪容甫先生阅览面宽,见识广泛,深有学识,很有见解的特点;从为文上看,注意文中“取则于古”“卓然成一家言”等处,可知其文独具特点,无人能比,自成一家。符合文意皆可。答案:(1)C(2)B(3)我名字比汪容甫靠前,是因为官爵;如果凭借学习,那我比之汪容甫应当像学生一样。他(汪容甫)在得知旧友故交去世后家道衰落,去慰问探望他们的亲属超过友人生前,大概是因为他(汪容甫)的性情忠实敦厚如此啊。(4)治学方面,研究广泛深刻,见解独到精辟;为文方面,独树一帜。参考译文: 汪容甫先生名叫汪中,字容甫,是江都人。年少时父亲去世,喜欢学习。家中贫困没有能力购买书籍,协助书商在书市卖书,于是才博览经史百家书籍,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二十岁的时候,参加州府考试,凭《射雁赋》取得第一,补录为附生,在诗词文学方面日益精进。仪征县盐船失火,被焚毁的船只烧死的人难以计数,汪先生写作了《哀盐船文》,编修杭世骏为这篇文章写了序文,评价它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因此文名传世。当代学识渊博的儒者像学士朱筠,卢文昭,见到汪先生撰写的文章,都赞叹称赏认为他是奇才。 二十九岁时,开始专门研究经学,侍郎谢墉在江东任提学官,特意录取先生为拔贡生。每次考试时,另设一榜单,把他的名字列在其他生员前面。谢侍郎曾经对别人说:“我名字比汪容甫靠前,是因为官爵;如果凭借学习,那我比之汪容甫应当像学生一样。”他就像这样被看重。朱文正公在浙江任提学,先生去探望拜见,答辩扬州割据的事、为节而死的人,写作了三千字的《广陵对》,综括古今,真是天下奇文。尚书毕沅巡视监察湖广地区,招纳文学之人。先生前去投奔,撰写了《黄鹤楼铭》,和歙县孝廉方正程瑶田的书石,嘉定通判钱坫的篆额,当时的人称为“三绝”。 先生对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这些学问,没有不通览的。于是又普遍广泛地查考夏商周三代的典籍礼制,以及文字训诂、名物象数,再加上一些论撰的文字,写了《述学》内外篇。又深入研究《春秋》,写作了《春秋述义》,见解高超卓越,评论的人认为从唐以来所没有。写作的文章植根于经、史,深受汉、魏影响,不沿袭欧、曾、王、苏这些派别,而从古代取法规则,所以超出一般自成一家。 先生本性质朴正直,并不修饰仪容举止,痛恨当时阴阳、释老神怪之说,不遗余力地斥责这些。而遇到一点美行,一句好诗好文,总是称赞不止。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家中贫寒,连粗茶淡饭都供给不了,就变卖文章养活母亲,在母亲身边服侍劳碌,不怕繁杂卑贱。他在得知旧友故交去世后家道衰落,去慰问探望他们的亲属超过友人生前,大概是因为他的性情忠实敦厚如此啊。五十一岁,在杭州西湖去世。 先生,是我父亲推崇佩服的人。他的学问品行,我私下在父亲的教诲中听闻很久了。而先生对我讲的《尚书》训诂,极受勉励,我认为如同读父亲的言论,又有知己的感叹。对先生的事虽然不能全部写下,也想约略举其大概陈述下来,以告知后世的君子。【点评】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三、古诗词鉴赏(11分)7.(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秋 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迮:狭窄。(1)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分](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分析,重点阐释诗歌的核心要素。解答本题时要从关键词入手分析,如“乾坤迮”,“病”“日月遒”“百战铁衣”,天地狭窄无容人之处,日月迫近深感岁月匆匆,疲病交加,无处施展抱负。“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一句流露出一种愁容,无人赏识,内心极为愤懑。(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核心内容,从不角度,如表达方式、思想内容、情感表达、观点评价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重点阐述其核心内涵,从尾句的“占”“系”可以分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尾句中的情景句入手分析可得运用了以景结情。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将“明朝烟雨”拟人化了,并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诗人的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由沧桑感、苍凉感和人生短暂的空虚感相交织的凄怆意绪。答案:(1)因醉后独倚高阁,天地狭小、国家残败、偏安一隅而愁。诗人酒后独倚高楼,感叹无奈愁苦于国家在战争中的节节败退,领土不断丧失。因年迈多病而愁。中年多病,时光易逝,迫近晚年。因报国无门,无人赏识而愁。诗人虽深经百战,却不得重用。因国家战火不断而愁。诗人深夜无眠,战争中的画角声声不断,不禁无奈悲苦。(2)尾联运用虚写、想象、以景结情的手法。作者想象未来江岸边梧桐烟雨,自己只能坐拥丹枫孤舟垂钓。借想象烟雨梧桐、丹枫垂钓的景象,表达了无奈于报国无门、无人赏识、山河破碎的归隐之情。【点评】古诗词的鉴赏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要读懂诗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8.(8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庄子《逍遥游》)(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古诗文默写首先要能够背诵相关古诗词,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书写,只要有错别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题时书写一定要仔细,不能出现书写错误。【解答】(1)来即我谋(重点字:即)(2)小年不及大年(重点字:及)(3)一弦一柱思华年(重点字:弦)(4)无言独上西楼(重点字:言)(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重点字:冯、虚)(6)古道西风瘦马(重点字:瘦)(7)勇者不惧(重点字:惧)(8)在地愿为连理枝(重点字:连理)【点评】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规定的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确书写,注意一些易错的字。总之,要做到“一字不差”。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9.(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美]杜鲁门卡波特 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拷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腿。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三小时候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划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只发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碗碗黄油和糖里搅动,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幢屋子。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 蛋糕给谁呢?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的中嗖的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呢?我想是的。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答谢信,有磨刀人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厨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庆祝一下还剩下一点威士忌。奎尼分到满满一勺,倒在她的咖啡碗里(她喜欢菊苣香的浓咖啡),我们平分剩下的。奎尼躺在地上打滚,爪子在空中乱抓。我身子里热烘烘地冒火星,像快要烧成灰烬的木柴。我的朋友围着炉子跳圆舞曲,两只手提起那身蹩脚的花布连衣裙的裙边,就像是舞会上穿的礼服,唱着“指给我回家的路”。 下一个任务就是准备礼物。我想给她买整整一磅樱桃巧克力,不过,我给她做了只风筝。她希望给我一辆自行车,不过,我肯定她也是给我做风筝和去年一样,和前年也一样。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了一大根还有余肉可啃的牛骨头,用彩纸包起来,高高地挂在圣诞树顶上一颗银星边。奎尼知道那是牛肉骨头,馋得坐在树下呆望着,该睡了还不肯走。我的兴奋不亚于她,踢被子,翻枕头,就像是热得不可开交的夏天夜晚。我的朋友手持蜡烛坐到我的床沿:“我一点也睡不着,心像兔子一样乱跳。你说罗斯福夫人会在晚餐时端上我们的水果蛋糕吗?”我俩在床上挤作一团,她在我的手心里写“我爱你”。“你的手比以前大了。我想我大概不愿你长大。你长大了,我们还能继续当朋友吗?”我说我们永远是朋友。 这是我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 我上了军事学校。我也有了新家,但那不算数。我的朋友在哪里,哪里才是我的家,而我再也没回去过。 她还待在那里,有奎尼做伴,后来只剩她一个人。(她写道:“昨天,梅西的马踢伤了奎尼,伤得很重。谢天谢地,她没有太痛苦。我把她包在一张条纹床单里,用童车推到草地……”)以后几年的十一月里,她还是做水果蛋糕,她一个人,没有从前做得多,不用说,总是把“最好的那个”寄给我。渐渐地,她在信中把我和早已死去的巴迪混淆起来。 终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有删改)(1)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6分〕(2)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4分〕(3)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4分〕(4)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考点】41:小说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考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2)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情感。(3)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4)探究小说结尾的作用。【解答】试题分析:(1)题干要求结合情节来分析“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那就要先梳理故事情节,从情节中得出她的生活状态,然后分点回答(答题时,答案意思相近的地方要合并)。文章一开始的情节就是“我”白发苍苍朋友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大好天气”,并要求“我”帮忙。而文末也提到,即便她与“我”分开,她一个人也还是做许多蛋糕送给别人。这说明“我的朋友”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第二段写巴迪名字的由来,这个名字是为了怀念她已死的朋友,说明在她的生活中充满了对自己朋友的思念。2、3、4、5段写我们收集各种原材料,为做蛋糕做准备;第六、七段写我们把精心准备的蛋糕送给了那些陌生的朋友们,并且得到了大家的回应,她因此变得非常开心,这都说明在生活中她乐于交友,喜欢与人联系,生活中充满了快乐。第八段写在“我”睡不着觉的时候,她总是陪着我,还在手心写“我爱你”,说明在生活中她是一个会关爱他人的人。(2)于我而言,“我的朋友在哪里,哪里才是我的家”,说明我对她的眷念和不舍之情,说明我对她如亲人般浓浓的爱意。她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重要,我们相互依靠着,等我长大了,我却离开了她,并且再也没有回去过,说明了我内心的对她的愧疚之情。(3)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类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映衬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本文要刻画的人物形象是“我”的朋友,题干要求分析小狗奎昵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也就是从小狗奎昵的角度出发分析是如何体现“我”的朋友的人物形象。答题前,先找出写小狗奎昵的信息句,然后分析回答。小狗奎昵第一次出现时,作者写她经历了许多的灾难,文章又提到我的朋友六十多岁一直与我相互依靠,我走后就只能和奎昵为伴,这就暗示了我的朋友命途多舛。奎昵第二次出现,是在我们剥山核桃时,山核桃不多,不见得能做三十个水果蛋糕,但我的朋友会偷偷地拿个奎昵吃,映衬出朋友的善良和对奎昵的关爱。文章中的奎昵第三次出现,得到了满满一勺威士忌,高兴地在地上打滚,而我的朋友此时围着路子跳圆舞曲,映衬出朋友的开心。第四次奎昵出现时,是我们给它买了牛肉骨头,并且把骨头挂在树上,奎昵看着骨头,该睡了还不肯走;此时的朋友来告诉我,她一点也睡不着,心像兔子一样乱跳,说明我的朋友和奎昵一样很兴奋。最后叙述只有奎昵和我的朋友作伴,映衬出我的朋友的孤独。(4)小说结尾的作用,往往要从文章结构、人物形象、文章主旨、故事情节、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作者最后写到“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这一段天气刚好和文章开头相照应,结构更加严谨。手法上来说,“我的朋友”刚开始与“我”生活在一起,但后来有了新家,就基本没有回去过。与前文的天气好的时候,我的朋友喊我做蛋糕形成鲜明对比。主旨情感上,凸显出我对朋友的愧疚、思念与眷恋情。从人物形象上来看,结尾的那句“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含蓄地揭示了我的朋友的结局。答案:(1)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小说中“我的朋友”,虽然白发苍苍,但一直很积极,总是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怀念旧友,总是生活在思念中。她的好朋友早死,为了表示纪念与不舍,她叫我“巴迪”;与“我”相互依靠,关爱我。“我”七岁,她六十的样子。从小两人就生活在一起,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并且在“我”睡不着的时候,在手心写“我爱你”。乐于交友,好与人联系。她害羞,与很多陌生人作朋友,且一直与外面的世界相互联系。(2)对“我的朋友”的不舍与眷恋。:“我”从小就与她生活在一起,有她的地方就有家,表现了“我”的不舍与对她的眷恋;对自己再也没回去的愧疚。虽然有不舍与眷恋,但我再也没回去过,是有一些愧疚的。(3)奎尼一路小跑在童车旁,又说它躲过了很多灾难。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我的朋友”的命运多舛;“我的朋友”给他核桃肉吃,表现了她的善良与对奎尼的关爱;奎尼在地上打滚,显现了“我的朋友”的高兴,突出了她的心情;后文的该睡了但它还不走,也显示了“我”和朋友的内心的兴奋;最后叙述只有奎尼与“我的朋友”作伴,表现了她的孤独,也表了我的愧疚。(4)结构上。首尾呼应,从开头部分的大声说可以做蛋糕,到结尾处也有一样的话,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与题目,使得结构严谨;手法上。前后对比。“我的朋友”刚开始与“我”生活在一起,但后来有了新家,就基本没有回去过。与前文的好天气形成鲜明对比;主题与情感上。突出了“我”对朋友的愧疚、思念与眷恋之情,深化了主旨;形象上,前后文相同的话语,突出表达了“我的朋友”的积极乐观的心态与生活态度。虽然她“爬不起来”了,暗示了人物的结局。【点评】(1)情节安排评价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2)情节安排基本技巧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10.(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从脸谱说起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为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的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1)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2)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3)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的基本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和论述思路的基本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结构,把握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的基本能力。【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的基本能力。首先可以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进行概括。“谱”的含义主要集中在文本第3段,筛选相关内容有:“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然后将这些含义分点分条概括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和论述思路的基本能力。段落的论述层次即作者的论述思路,本题论述思路归纳范围在第4段,一般思路为“首先引出什么话题,接着具体论证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本段围绕“菜谱”分析层次即可,首先以生活中具体的“菜谱”为主要的对象,说明“菜谱”对于家庭主妇、家庭成员之间的具体作用,再引出“火候”的角度,具体阐述起的作用。(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结构,把握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的基本能力。阐释“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中心词是“自由”,明确“自由”是什么,是艺术家在演艺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和追求;然后分析“自由”的限制语“有规律的”,何为“有规律”,为何要“有规律”,这结合文本主旨进行分析及“谱”的含义去分析即可。答案:(1)“谱”有标准、准则的含义。“谱”有谱系的含义,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谱”都是有待去实现的,是实践的“本”,如同是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2)以生活中菜谱为例说明“谱”给人一个机械性的规范指标,以菜谱对家庭主妇的作用,说明火候做为综合性分寸,是实践性的、艺术性的。引出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恰当的火候可以把“谱”活生生的“兑现”出来。(3)“有规律的自由”,“有规律”是指标准、准则,“自由”是指创造性的发挥。对于舞台艺术,“谱”就是规律,而演员的表演创造灵气、气韵就是自由。谱是一个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就是规律,但是人物要演活还要年演员如何去演,这就是演员的自由。作为“规律”的“谱”产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是要使人创造成的更好,而演员表演的“自由”可以使人物活生生的展现,获得艺术上的成就。【点评】一般论述类文本以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七、作文(70分)11.(70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人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考点】91: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作文题的形式是材料作文。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日常生活为材料作文命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生活中离不开车”,是生活的常识,也是题目的引子,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生活,进而聚焦生活中的车。第二句话,从“种类”和“形态”两个方面加以提示和引导,意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车,如童车、碰碰车、自行车、三轮车、汽车、动车等,又如共享单车、网约车、无人驾驶汽车等,车的速度有快有慢,车的容量有大有小,车的使用方式有新有旧,或是寻常日用之所需,或是科技进步之成果,体现不同生活理念,蕴藏各自时代记忆。各种车都能写,地区发展的差异,个体体验的独特,恰恰是写作的宝贵资源。第三句话,是材料的关键所在。“车来车往”既可以是现实中观察到的车流来往,也可以虚化为与车有关的记忆、思考和体悟。“车来车往”是本句中四个分句的共同主语,也是不同写作角度的相同出发点。四个分句提示了不同的写作角度:可由古及今,勾勒时代发展,如过去家庭以拥有自行车而自豪,到现在汽车走入千家万户;可以小观大,捕捉人间真情,如父母用车接送孩子发生的亲情故事;可观往知来,讨论变迁的生活理念,如从追求快捷到重视环保的转变;也可由表及里,咀嚼暗藏的人生哲理,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前两个角度侧重感性,后两个角度侧重理性。这几个角度,既可以单写,也可以交叉,还可以综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施展写作才华的空间。材料的三句话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表达凝练,意蕴丰厚。材料立足现实生活,立足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采撷生活浪花,选取适当文体,抒写真挚情怀。尚奇者可追热点之新,敏察者可展刻画之长,情笃者可吐肺腑之真,思深者可发独到之论。人人眼中有车,故上手容易;个个感受不同,故精彩纷呈。本题既有力地彰显了公平原则,又有效地保证了试题的区分度,对中学作文教学也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立意角度:1、车的种类繁多,但上好哪辆车,砥砺前行都能到达目的地。2、投身科技的发展,实现人生理想,高科技的车需要高水平的人。3、特定的车,承载着特定的一段情。4、路况再复杂,车到山前必有路;人生再困苦,执着前行必成功。5、形态各异,车来车往,但不能迷失了自我,更不能搭错车,下错站。6、乘车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目的重要,沿途的风景也要欣赏。【解答】老车 我家有一辆老旧的自行车,那是爷爷的。 打我记事起,爷爷出行就一直骑着这辆自行车。无论是上街,还是走亲戚,爷爷总会小心翼翼地从家里的东屋推出他的这辆爱车,那时我还小,爷爷有时会让我横坐在车前面的大梁上,爷爷带着我走街串户,看着我活泼乱跳开心的样子,爷爷很是高兴。 听奶奶说,爷爷是日本鬼子投降的那年出生的,家里一直开着一个小货铺,所以生活还算过得去,在爷爷上初中那年,父母给他买了一辆在当时还是很稀罕的这辆自行车。 后来爷爷上山下乡,但是去乡下时几乎什么也没带,就是没忘记带走这辆自行车。 然后有了我爸,那时也没什么玩具,爷爷就时常让我爸骑在车座上,大手按着小手推着车子乱溜,听我爸说,这也是我爸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刻。 爷爷很爱他的车,每当赶集或走亲戚回来,他总是拿着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着车座、车轮上的灰尘,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后来爸爸工作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就买了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他本想作为礼物送给爷爷的,却没想到爷爷死活不要,说自己骑惯了这辆旧车,没办法,新车爸爸只好自己骑了。 再后来,我们家买了小轿车,可爷爷说坐轿车不安全,出去停车也不方便,他出行还是习惯骑着自己的那辆老旧自行车。 有一次,爷爷骑车外出,被一辆疾驶而过的汽车碰到了,幸好人没什么事,只是擦破了点皮,但自行车的前轮被撞得扭曲变形了,钢条也断了几根。爷爷对撞人的司机说:“没事,我不讹你,你把这车轮修好就行了!”司机感动万分,修完车子还要给爷爷一千元钱,爷爷说啥也不要。 后来,爷爷年龄逐渐大了,骑不动自行车了,爸爸要把这辆老车当废铁卖掉,爷爷怎么也不肯,爸爸只好把他丢弃在楼下的过道里。 如今,爷爷老了,腿脚也不方便,一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躺在床上的。而那辆老车历经了岁月的洗礼,轮子早已锈迹斑斑,车条已断了大半,车座也早已不知掉到哪里去了,如今它静静地斜倚在楼道的墙壁旁,就像一位年迈的老人一样,想是永远休息了。 现在我大了,也终于明白了爷爷为何对陪伴自己大半生的这辆老旧自行车始终舍却不掉。因为,爷爷的老车,印记着时代的变迁;爷爷的老车,承载着他这一生对生活的回忆!【点评】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服从材料的整体;观点可能比较新颖;有话可说。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4-05-19·21页·87.5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