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随着我国高铁与民航快速发展,两城市互通高铁直达列车和航空航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日趋复杂的高铁—民航竞争网络。下图示意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演变特征为( )A. 空间竞争由分散到集中B. 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变大C. 空间网络趋向于双极化D. 边缘城市参与机会渐少2. 该拓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 )A. 均衡性B. 集中性C. 临近性D. 等级性【答案】1. B 2. D【解析】【分析】【1题详解】读图分析,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由早期的京沪到中期的省会、经济发达城市等,再到后期的边缘城市,网络空间从集中到分散,竞争网络空间范围由小变大,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趋向于多极化,边缘城市参与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的机会逐渐增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读图分析,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的拓展模式首先是直辖市北京、上海,其次是省会、经济发达城市和旅游城市,最后扩展到边缘城市。这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等级性。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注意扩展模式中不同时期城市具有等级差异性,同一时期城市具有等级相似性。据报道,2020年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产品占全球及国内市场份额分别超80%和70%。目前,德国是该公司在欧洲的最大市场。该公司在德国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市设立了欧洲总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无人机自动返航主要使用的技术是( )A. 气压感知B. 大地测量C. 遥感监测D. 卫星定位4. 该公司欧洲总部选址基本不考虑因素是( )A. 旅游资源B. 消费市场C. 科研人才D. 航空枢纽【答案】3. D 4. A【解析】【分析】【3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无人机自动返航需要实时位置信息,所以依托的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因此其主要使用的技术是卫星定位。D正确。气压感知和大地测量无法获得无人机的位置信息,AB错误。遥感监测易受天气、地形等影响,移动物体位置信息精确度较低 ,不适于导航,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读材料分析,该公司生产的无人机产品并不是主要服务于旅游业,因此旅游资源是该公司欧洲总部选址基本不考虑的因素。A正确。无人机产品为高新技术产品,对科技、交通、市场等因素的依赖较大,消费市场广阔利于产品的销量,科研人才丰富利于产品研发,靠近航空枢纽利于零部件的快速运输等,BCD错误。故选A。【点睛】无人机为高新电子科技产品,零部件轻便、价高,适合航空运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表1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产棉区 贡献率(%)时段(年)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北内陆面积单产面积单产面积单产1950—196522.6130.2726.8548.6152.389.521965—198018.7746.7420.3752.7834.9226.981980—199530.6537.5550.9330.5647.6219.051995—201055.5619.1662.0417.1361.909.522010—201557.4726.4468.0611.1166.679.525. 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A. 丰沛的降水B. 昼夜温差大C. 充足的光热D. 肥沃的土壤6. 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A. 长江流域棉区B. 黄河流域棉区C. 西北内陆棉区D. 三大棉区皆是7. 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土地资源丰富 沙漠化强度减弱机械化水平高 气候暖湿化加强A. B. C. D. 【答案】5. C 6. C 7. B【解析】【分析】【5题详解】读题可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地区在棉花生长期均有着充足的光热条件,是三大棉花产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C正确;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A错误;长江流域昼夜温差并不大,B错误;西北内陆的土壤并不肥沃,D错误;故选C。【6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大产棉区中,西北内陆棉区自1950年以来,面积一直比较大,且单产贡献率较低,因此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西北内陆棉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首先得益于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新疆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且近年来,全程机械化在新疆棉田得到大范围推广,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从而导致新疆棉花生产效率提升,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符合;沙漠化强度减弱是干旱区进行退耕还草生态治理的结果,退耕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不符合;气候暖湿化加强不利于棉花产量提高,不符合;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水下地貌体出露湖岸土地沙化加剧湖盆区构造沉降人类活动强度减弱A. B. C. D. 9. 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A. 湖岸线长度变短B. 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C. 湖泊的面积稳定D. 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答案】8. A 9. D【解析】【分析】【8题详解】读图分析,1973-2004年SD值呈上升趋势,说明湖岸线变曲折。水下地貌体出露会导致湖岸线更加曲折,SDI值会变大。符合;湖岸土地沙化会导致湖岸线越来越曲折,符合;湖盆区构造沉降会导致湖岸线缓和,SDI值变小,不符合;人类活动强度减弱会导致湖岸线缓和,SDI值变小,不符合;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读图分析,2010-2017年SD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读图分析,2010-2017年该湖泊水位上升,造成水域面积扩大,更多原来单一陆境生物环境区域变为水域和陆域交替环境,生境多样性增加。D正确;SD值上升说明湖岸线曲折,湖岸线长度变长,A错误;该湖泊水位上升,土地沙漠化减弱,B错误;该湖泊水位上升,湖泊面积扩大,C错误;故选D。【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球表面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形、生物和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二是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是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运载火箭名称发射场发射时间中国长征5号B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欧洲织女星库鲁(514N,5247W)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美国猎鹰9号卡纳维拉尔角(2829N,8035W)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10. 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为( )A. 长征5号B、织女星、猎鹰9号B. 长征5号B、猎鹰9号、织女星C. 织女星、长征5号B、猎鹰9号D. 织女星、猎鹰9号、长征5号B11. 从纬度地带性角度考虑,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10. C 11. B【解析】【分析】【10题详解】要判断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应将三枚火箭的发射时间统一换算为北京时间。当欧洲织女星发射场地库鲁,即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时,北京时间为4月29日9时50分(西三区和东八区相差11个小时,东加西减);当美国猎鹰9号发射场地卡纳维拉尔角,即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时,北京时间为4月29日11时44分(西五区和东八区相差13个小时,东加西减)。故欧洲织女星在北京时间4月29日9时50分发射,中国长征5号B在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发射,美国猎鹰9号在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44分发射,故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为:织女星、长征5号B、猎鹰9号,故选C。11题详解】由区域认知学科素养可知,我国海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热带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库鲁地处514N,位于热带,且由材料可知,发射场位于海岸线附近,海拔较低,故其自然带不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卡纳维拉尔角地处2829N,8035W,由区域地理知识,可判断其位于美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1个,故选B。【点睛】判断三枚火箭发射的先后顺序时,应统一换算为同一个地点的时间,然后比较时间的先后顺序。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一个小时,每个时区为15度的经度范围,故每隔一个时区,区时相差一个小时,东加西减。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A. 山峰B. 平原C. 谷地D. 丘陵13. 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A. 日落前后,大风呼啸B. 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 午夜时分,浓云密雾D. 日出之前,晴朗无风14. 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A. 锋面气旋多B. 下沉气流盛行C. 准静止锋强D. 热力对流强盛【答案】12. C 13. D 14. B【解析】【分析】【12题详解】冬季在谷地或盆地形成辐射逆温的时候,由于坡地近地面空气冷却,冷空气沿斜坡地形沉入谷底或盆地,则可加强因辐射冷却作用而形成的逆温效应,C正确。山峰被周围大气包围,山峰与大气的接触面小,大气的交换频繁,山峰地面温度降低对周围大气影响较小,不易形成逆温,A错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冬季易受冷空气影响而多大风,大气流动性强,不易形成逆温,B错误。丘陵海拔较低,地形起伏平缓,空气流动性也较强,不易形成逆温,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出现时地面温度低,近地面气温低,一天中日出之前气温最低,晴朗无风,空气流动性差,近地面大气易受冷地面的影响,D正确;日落前后、正午时刻地面温度较高,近地面大气气温较高,AB错误;浓云迷雾,大气逆辐射强,地面不易强烈辐射冷却,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黄河源地区冬季地面温度低,气流冷却下沉,下沉气流盛行,地面冷空气堆积,导致辐射逆温多发,B正确;锋面气旋、准静止锋均多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稳定,AC错误;冬季气温低,热力对流弱,D错误。故选B。【点睛】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冷却而降温,与地面接近的气层冷却降温最强烈,而上层的空气冷却降温缓慢,因此使低层大气产生逆温现象。辐射逆温一般日出后,逆温就逐渐消失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冬季,地面对于大气是冷源,再加上冬季黑夜长,夜间辐射降温更加明显,所以冬季辐射逆温更明显。 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左图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右图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由左图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 )A. 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 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 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 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16. 根据右图,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A. 河道来沙量减少B. 河道的水位升高C. 河岸护坡工程建设D. 河道洪峰流量增加【答案】15. A 16. A【解析】【分析】15题详解】由图示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大幅减少,此处以河流沉积作用强,才会形成边滩,而深槽区流速减少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强,才会形成深槽,说明此时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而边滩体处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边滩体会扩大,选项A正确,排除选项B、C、D。故选A。【1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说明泥沙沉积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库可以蓄水拦沙,三峡水库的运行使得长江中游河道的来沙量减少,因此导致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选项A正确,排除选项B、C、D。故选A。【点睛】流水对地貌的改变具有三种作用,即侵蚀作用、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叫做流水作用。这三种作用主要受流速、流量和含沙量的控制。一定的流速、流量只能夹运一定数量和一定粒径的泥沙。当流速、流量增大或含沙量减少时,流水就会发生侵蚀,从而夹带更多的泥沙;反之,当流速、流量减小或含沙量增加时,就会发生沉积。通过侵蚀、搬运、沉积,流水作用于地表岩石或沉积物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即流水地貌。流水地貌是水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标志。流水地貌可以划分为坡面流水地貌、沟谷流水地貌和河流地貌。水库建设的意义:1、防洪:上游筑坝拦水可以调节水流量,降低洪水对中下游的影响,水利工程设施例如大堤还可以防止潮沙和河水对对岸的冲刷,保持水土,对低洼城市具有防洪作用,防止洪水对农业的伤害。2、用水:解决地方用水,合理分配水利资源。例如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也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3、航运:大坝蓄水后,使上游河道变宽变深,改善上游航运条件,减少了季节对航运的影响。4、供电:水力发电是可持续发展的清吉能源,减少燃油,燃煤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如三峡水电站有力的解决了中国南方的能源危机,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5、灌溉:如都江堰担负着四川盆地农田的灌溉、成都市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水库建设的不利影响:1、对鱼类的影响:修库筑坝会改变流速、水温、水位等信息,必然会影响到鱼类的产卵和生长。其中一些大坝的建设更是切断了其洄游通道,使得一些鱼类无法产卵而数量明显下降,影响了种群繁殖。2、泥沙问题: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是建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引发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岩崩、泥石流等:多建在断裂带和地质灾变区上的水库,水体聚集,导致地壳结构变化,可能成为诱发地震的条件,如现在三峡工程的最大弊端,齐岳山东北断裂,并很可能引发地震。3、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1)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 恶化了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结果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2)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对淹没区和工程范围内土地占用和居民迁移安置,工矿交通等基本设施也要拆迁重建,以及影响文物古迹的保护。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8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2分。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答案】(1)影响因素:盛行风、海陆轮廓、洋流等;南极高纬地区盛行东南风,表层海水受东南风的吹拂从罗斯湾东岸向西岸运动;到西岸后受地形影响向低纬运动;到60S附近受西风漂流影响形成环流。(2)从冰筏漂移方向可知,其与极地环流(洋流)方向一致,说明洋流造成冰筏移动;极地环流(洋流)的形成是因为极地东风的吹拂;而极地东风的形成是由于极地高压和副极地低压间存在气压差;两地间的气压差与太阳辐射高低纬间分布不均有关。(3)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冰面减少,反射减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温度升高,加速海冰融化;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固态降雪,使海冰补给来源变少;与降雪相比,降水的温度较高,增加流经海冰区域温度,加速海冰融化。【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为材料,涉及洋流的影响因素、洋流的形成原因、南极海冰融化的原因等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详解】(1)罗斯环流属于风海流,受盛行风带的影响,加上陆坡流、大陆形状和其他洋流的共同影响,最终形成罗斯环流。(2)读图可知,冰筏移动方向与极地环流运动方向一致,分析动力机制,即分析洋流形成的原因。极地环流为风海流,受到极地东风的影响,极地东风的形成与极地高压和副极地低压间的气压差有关,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则是形成气压差的根本原因。(3)海冰融化加速可从海冰形成量减少和融化量增加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降雪变为降水,海冰补给来源减少;另一方面降水使得反射率降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且雨水的温度更高,使海水升温,进一步加速海冰融化。【点睛】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上海市嘉定区是我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即在此诞生。昆山市、太仓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两个县级市,有较强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嘉定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太仓两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下图示意2008年、2017年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1)简述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两个年份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征。(2)分析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3)从产业协同角度,提出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答案】(1)2008-2017年,嘉-昆-太地区先进零部件制造业范围扩大;热点区域西移,从嘉定区转移到昆山市。一些地区有冷点区域变为次冷点区域,次冷点区域部分变为次热点区域。(2)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高校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汽车研发人才多;研发资金充足;与苏州市形成战略合作,有政策支持;“长三角人口密集,汽车需求量大,市场广阔。(3)三地需将各优势互补发展,嘉定区应发挥其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昆、太两市发挥土地、劳动力、政策优势;嘉定区立足汽车研发,昆、太两地应该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构建汽车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竞争力;加强一区两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三地运输效率。【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2008-2017年,嘉昆-太地区的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范围和规模扩大,冷点区域减少;热点区域分布往西移动,从嘉定区转移到昆山市。一些地区有冷点区域变为次冷点区域,次冷点区域部分变为次热点区域。(2)该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以从产业基础、人才、科技、资金、政策和市场等方面回答。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上海市高校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汽车研发人才多;经济发达,投入资金雄厚;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署战略协定,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政策支持;“长三角”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汽车需求量大,市场广阔。(3)从产业协同的角度,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可以从发挥各地优势、打造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提升竞争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等方面回答。三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嘉定区经济发达,应发挥其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昆、太两市相对土地丰富,劳动力较廉价,又有政策支持,可以发挥土地、劳动力、政策优势;嘉定区利用技术和人才优势立足汽车研发,昆、太两地则利用劳动力优势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从而构建汽车产业链;优劣互补,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为实现长远发展,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竞争力;为更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应加强一区两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三地运输效率。【点睛】(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9. [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体中的分子态氧,其含量变化与水温、盐度、有机物质分解和生物活动等相关。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的面积和强度不断增加,夏季尤其显著,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现实和潜在影响。分析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在夏季强度显著增加的原因。【答案】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水温高,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相对较少;夏季为长江汛期,河流流量大,入海口处盐度低,水体溶解氧相对较少;夏季微生物分解速度快,生物循环速率相对较快,水体溶解氧消耗快;夏季河流流量大,携带营养盐类较多,且水温适宜,生物量较大,生物对水体氧气消耗大;近年来,长江水污染不断加剧,水中植物生长繁育受到影响,释放的氧气量逐渐减少,加剧溶解氧低值区的出现。【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的变化为材料,涉及海洋地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溶解氧的含量与水温、盐度、有机质分解、生物活动等相关,可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水温、盐度与溶解氧浓度呈负相关,有机质分解和生物活动消耗的水中氧气越大,水中分子态氧浓度越低,另外,水体污染影响水中植物氧气的释放,进一步增加溶解氧低值区。【点睛】20.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热融湖是因热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热融湖发展迅速,在一些地区形成了繁星一样的“星宿海”,冬季湖泊冰面可见一串串甲烷气泡冻结在冰层中。有些热融湖也会出现停止生长现象,湖盆会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积物充填。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热融湖景观。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热融湖易成片出现,会提升湖泊周边地温,加速周边冻土融化,破坏冻土层的稳定,导致湖岸崩塌、地表塌陷,改变地表形态;热融湖使土壤水分发生变化,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热融湖蓄水成湖,改变当地的地表和地下径流状况;热融湖升温加速冻土融化,冻土层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土壤中储存的碳元素,加剧全球变暖,冻土融化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动植物栖息地,破坏生态系统。【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青藏高原的热融湖为材料,涉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详解】热融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可以从其对岩石、水圏、大气圏、土壤、植被等的影响回答。结合材料可知,热融湖是因热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易成片出现,因为是热融作用,形成后会提升湖泊周边地温,导致周边冻土融化,破坏冻土层的稳定,进一步导致湖岸崩塌、地表塌陷,影响和改变地表形态。其次,热融湖使土壤水分发生变化,水分对土壤的性质影响大,会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热融湖蓄水成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径流分布,改变当地的地表和地下径流状况。热融湖升温加速冻土融化,冻土层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土壤中储存的碳元素,加剧全球变暖。同时,冻土融化会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栖息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点睛】
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4-06-17·16页·1.1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