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真题全国卷1地理部分

2024-06-17·12页·250 K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卷(全国卷1)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 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 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 1)。据此完成 13 题。图1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3.推测开展治沟透地的地方居住用地紧张生态环境胞弱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 B. C. D.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 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 层以上)和多层(7 层或以下)。图 2 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 46 题。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的是( )A.B.C.D. 5.相对居住片区目,居住片区上的建筑布局宜( )建筑密度大 建筑密度小 以高层建筑为生 以多层建筑为主A. B. C. D.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为了避开( )A.春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图 3 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 78 题,7.参照图 3,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人工岛足够长 人工岛足够宽A.B.C.D.8.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A.取水难度大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D.储量较少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帶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 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践,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結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 70~80 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 911 题。9.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10.推测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11.在气候变暖肯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知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35 分。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葡萄喜光,耐旱,图 5 为某城度较大的地方来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 52N 附近,气候湿润。(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 分)(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 分)(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 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 6 所示,菜海拔 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 7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 9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6 分)(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 分)(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 分)44.[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10 分)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甸退化的有 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 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图 8 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卷(全国卷1)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 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 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 1)。据此完成 13 题。图1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答案:解析:“传统的打坝淤地”的功能都有,“治沟造地”实现了“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所以“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答案:解析:设问问的是“生产条件”,可排除;结合材料“生产集约高效”,可知答案应为。3.推测开展治沟透地的地方居住用地紧张生态环境胞弱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 B. C. D.答案:解析:材料所示为陕西省延安市,位于黄土高原,再结合所给材料,我们可推知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答案为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 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 层以上)和多层(7 层或以下)。图 2 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 46 题。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的是( )A.B.C.D. 答案:解析:由材料知建筑布局是“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由指向标知该地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东北平原为季风气候区,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根据下面图示,只有图可以达到此效果。5.相对居住片区目,居住片区上的建筑布局宜( )建筑密度大 建筑密度小 以高层建筑为生 以多层建筑为主A. B. C. D.答案:解析:首先根据“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目的,片区应规划为高层(阻挡冬季风),片区应为多层(有利于片区夏季通风)。结合生活常识,高层比多层建筑密度大。答案为。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为了避开( )A.春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答案:解析:此题依然围绕“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冬季风寒冷干燥、风力强盛,夏季风温和湿润。图示出入口夏季风都可以获得,避开了冬季盛行风。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图 3 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 78 题,7.参照图 3,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人工岛足够长 人工岛足够宽A.B.C.D.答案:B解析:据图知,海洋的岛屿存在地下淡水区,说明该区域地下淡水的水位与地下咸水区水位、海平面水位三者基本平齐。若要地下淡水区保持相对稳定,必须保持地下淡水的水位不低于咸水区水位和海平面水位,这样就需要有“季节分配均匀且降水充沛”的条件。另外,据图知海水对岛屿中陆地的作用(海水入侵陆地)是一定宽度的,只有人工岛足够宽,才会有“地下淡水区”的存在。8.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A.取水难度大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D.储量较少答案:解析:人工岛陆地面积狭小,地下淡水储量较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如果作为水源,则会使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地下淡水难以存在。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帶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 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践,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結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 70~80 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 911 题。9.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答案:解析:由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知,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刚刚长出的幼树。10.推测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答案:解析:由材料“岳桦林帶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和“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生长季(夏季)升温幅度不大,即稳定”;再结合“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说明“冬季升温幅度大”,答案为。11.在气候变暖肯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知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答案:解析:结实线稳定,就会使岳桦林的种子传播不会太远,所以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35 分。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葡萄喜光,耐旱,图 5 为某城度较大的地方来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 52N 附近,气候湿润。(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 分)(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 分)(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 分)答案:(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 ,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士。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 6 所示,菜海拔 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 7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 9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6 分)(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 分)(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 分)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44.[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10 分)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甸退化的有 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 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图 8 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答案: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