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2023-11-14·2页·145.7 K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C2.D3.B4.A5.C6.A7.B8.D

9.B考查正常年份南海温跃层变化特征,结合大气环流进行分析,冬季,南海吹东北风

(偏东风),且气温低,表层海水被吹向西部因此冬季西北温暖且海水层更厚即温跃层更深,

东部较浅,B正确,夏季与冬季相反,D错误;由于南海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温跃层变化多

端,深度不稳定,A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南海温跃层应是春秋较浅,冬夏较深,C错误,

故选B。

10.A11.C

12.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谷风一般表现为白天谷风,夜晚山风。结合材料,日出后2

3小时至日落23小时应以谷风为主,图中偏东风在此期间出现频次最多,故湟水谷地该

地段谷风的主导风向是偏东风,B正确。故选B。

13.D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偏东风为谷风,偏西风为山风;结合图分析,偏西风即山风盛

行时,风速较小,偏东风即谷风盛行时,风速较大,平均风速谷风大于山风,D正确,B错

误。读图可知,18时左右风速最大,而非正午最大,A、C错误。故选D。

14.C同为湟水谷地,各地段天气、植被覆盖率差异小,不是该地段成为典型山谷风地段

的主要原因,A、B错误。由材料“受地形影响,山谷地区热力不均匀,形成局地环流——

山谷风”可知,该地段由于地形起伏大,热力差异显著,导致该地段成为典型山谷风地段,

C正确。若河道较宽阔,会缩小山谷地区的热力差异,不是该地段成为典型山谷风地段的原

因,D错误。故选C。

15.B16.A

二、综合题(共52分)

17.(18分)

(1)悬崖I先形成,悬崖其次,悬崖最后形成。(2分)

理由:图示区域悬崖是河流侵蚀的产物。早期,河流流程较短,I所在山脉为当时的

分水岭,因石英岩岩性坚硬,未蚀通前形成分水岭式悬崖I;(2分)随着河流溯源切穿悬崖

I,在高原面中下切,形成裂谷式悬崖;(2分)当上溯至所在山脉时,因石英岩岩性坚

硬,未蚀通前形成分水岭式悬崖。(2分)

(2)西侧为西南季风迎风坡,河流径流量大,(2分)侵蚀搬运能力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

侵蚀搬运能力强,沉积颗粒大。(2分)

(3)随着河流持续下切,悬崖相对高度增大、长度加长;(3分)当河流切穿悬崖的分

水岭后,在风化、侵蚀和崩塌作用下,相对尖耸的悬崖高度降低、拓宽。(3分)

18.(18分)

(1)平均气温下降,热量不足,光合作用效率较低;阴雨天大气削弱作用增强,导致光照

条件变差;冷空气来袭,风力增强,不利于小麦的植株的生长。

(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共4分)

1

{#{QQABLYiUggCAAAIAAQgCAw2ACAOQkACCCIoOQEAEoAIBAQFABAA=}#}

(2)东部平原区;(2分)

东部平原冬小麦播种面积大;(2分)地势低平,冷空气易入侵,倒春寒强度较大;(2分)

4月份正值冬小麦拔节-抽穗期。(2分)

(3)培育耐寒小麦品种;适当调整小麦播种期;麦田及时灌溉补水;加强麦田的田间管理

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

19.(16分)

(1)地理位置偏僻,对外联系不便;地势起伏大,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生态脆弱,

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出低,人均收入低。(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共4分)

(2)陇南水、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进行产业扶贫;(2分)位置偏僻,与外界交流

不便,可通过完善信息网络,开展电商扶贫,促进特色产品外销;(2分)部分地区地质灾

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难以在当地脱贫,可通过易地搬迁改善生存环境,实现脱贫;(2

分)境内山高林密,地貌景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可进行旅游扶贫。(2分)

(3)陇南地处三大地形交会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会区域),地形类型多

样,起伏大,有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纬度较低,大部位于季风区,水热条件好,有利于

农业发展;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向北方、西北地区的过渡地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利于多

种农作物生长。(每点2分,只要答出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的优势条件且合理即可,共4分)

2

{#{QQABLYiUggCAAAIAAQgCAw2ACAOQkACCCIoOQEAEoAIBAQ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