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24年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地理+答案

2024-03-10·9页·1.2 M

赣州市2024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地理试卷 2024年3月

(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卷单项选择题(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8分)

传统公交一般遵循固定线路、班次和站点,而定制公交是一种提供个性化交通服务的班车,乘客在互联

网上提交出行需求,公交公司结合需求量、道路状况、公交站点等要素,为相同区域、相同出行时间和需求

的人群量身定制线路行程,安排合适的车型,提供一站式直达服务。据此完成 1-3 题。

1.与传统公交相比,定制公交的突出优点有( )

灵活性强 能耗较低 连续性好 安全性高

A. B. C. D.

2.定制公交的建设,使城市交通( )

A.服务范围扩大 B.服务等级提高

C.运输需求增加 D.运输能力提升

3.为满足更多市民出行需求,定制公交应( )

A.延长公交线路 B.增设虚拟站点

C.增加大型车辆 D.提高运行速度

图为 2000 年、2020 年郑州市各县(市、区)人口占比最高年龄组的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 4~5

题。

4.信息显示,各县(市、区)人口变化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上街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B.中原区保持外来人口吸引力

C.中牟县新生人口增长最多 D.巩义市大量中青年人口迁入

5.为应对各县(市、区)人口变化,郑州市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均匀布局各类学校 B.促进人口向外流动

C.差异布局基础设施 D.推动人口均衡分布

海坛岛是我国第五大岛,地形复杂。早期聚落位于北部滨海平原,以码头为核心展开布局,随着人口增

加,聚落向台地和平原扩展,并逐渐形成独有的海岛聚落文化。如今,岛屿上居民大批离乡发展,传统民居

功能逐渐被抽离,保护聚落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图为海坛岛聚落选址示意图。据此完成 6~8 题。

6.早期,滨海聚落以码头为核心展开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

A.取水便利 B.方便出海 C.观赏海景 D.抵御防卫

7.居民将聚落扩展到台地和平原处,是为了( )

A.寻找优美环境 B.开发矿产资源

C.寻求便利交通 D.从事农业耕作

8.保护海坛岛传统聚落文化遗产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

A.完善基础设施 B.修缮传统民居

C.提升产业效益 D.增加建筑功能

位于哥伦比亚境内的东安第斯山,其海拔 3000 多米处的冻原上有着独特的莲座森林景观,物种多样性较

安第斯山脉其他高寒生物区更加丰富。僧袍菊是一种代表性植物,因叶片密,表面有白色柔毛,如同披了一

层厚袍而得名,植株可高达 10 米,细长的“树干”支持着末端的莲座状叶,图为僧袍菊生长地的莲座森林景

观图。据此完成 9~10 题。

9.该地物种多样性较安第斯山脉其他高寒生物区更加丰富,主要原因是( )

A.强风天气少 B.降水较多 C.纬度较低 D.土壤更肥沃

10.僧袍菊上白色柔毛的主要作用是( )

A.保存植株热量 B.减少叶片蒸腾

C.反射太阳辐射 D.增强光合作用

凝冻,是大气中的水滴在表面温度低于(0C 的地面物体上凝结所形成的坚硬冰层,是冻雨过后形成的

一种天气现象或自然景观。图示意凝冻在我国某区域出现的时间段(图中实线为0等温线)。据此完成

11~13 题。

11.图中XN 最可能穿越(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2.以下哪一因素与该区域凝冻发生概率呈现负相关性( )

A.空气湿度 B.大气稳定度

C.海拔高度 D.准静止锋摆动速度

13.该区域凝冻影响范围最广的时期是( )

A.12 月中旬 B.12 月下旬 C.1 月底2 月初 D.2 月中下旬

巴伦支海是北冰洋的陆缘海,是北大西洋海水进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之一。随着气候变暖,巴伦支海已

经成为北极乃至全球升温最快的海区,无冰区海气温差减小,冰区海冰密度降低,过去几十年间,巴伦支海

的海水属性越来越接近大西洋水,称为“大西洋化”,图为巴伦支海冬季海冰分布图。据此完成 14~16 题。

14.与巴伦支海冬季冰区界线走势基本保持一致的是( )

A.等气温线 B.等海水盐度线 C.等水温线 D.等海水密度线

15.海-气-冰的相互作用使热量产生交换运移,在巴伦支海的“大西洋化”过程中( )

A.无冰区向大气释放热量增多 B.无冰区向冰区热量输送减少

C.海冰对冰区海-气热量交换阻隔减弱 D.冰区向大气释放热量减少

16.近几十年来,巴伦支海西北部海域中上层水域的鱼类分布范围正逐渐扩大,种群数量增长,得益于

( )

A.浅海大陆架变得宽广 B.不同性质海水扰动加深变强

C.高等级动物天敌减少 D.沿岸径流增多带来丰富盐类

第II卷 非选择题(3 大题,共 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瑞典地处欧洲北部,自然环境复杂,制造业十分发达。16 世纪开始,瑞典利用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

发展采矿业,其中铁矿开采最具代表性,19 世纪,国内炼钢厂数量已逾 600 家。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在复

杂的采矿作业需求基础上,瑞典开始转向大力发展多样化机械设备制造业,为适应这一变化,钢铁企业也积

极主动变革,尤其是 2020 年以来,在全球碳中和的浪潮下,瑞典钢铁协会携手多家大型钢铁企业、矿业公司

及电力公司,成功攻克氢能炼铁技术,实现钢铁产业的零碳排放。目前,瑞典机械设备制造产业先进,产品

种类多样,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图为瑞典及其附近区域图。

(1)分析瑞典实现钢铁产业零碳排放的有利条件。(6 分)

(2)推测瑞典钢铁企业采取了哪些措施以适应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4 分)

(3)说明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下,瑞典如何造就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多样性和先进性。(6 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南繁是利用低纬度冬春季节气候优势进行育种的方式。自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每年冬春季节,大陆科研

人员前往海南岛进行南繁育种工作。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大的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目前保护区内共有近千

家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在保障南繁育种、制种的前提下,政府还鼓励在保护区土地上,利用非育种期(5

月—9 月)进行粮食、绿肥的生产。近年来,保护区及周边农业生产企业通过不断引进推广“新奇特优”品

种,形成“首种(首次种植)优势”,展现了科研与生产的完美结合。图为三亚位置示意图。

(1)简述大量农业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齐聚三亚的原因。(6分

(2)说明政府鼓励在保护区土地上利用非育种期进行粮食、绿肥生产的目的。(4 分)

(3)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农业生产企业不断引进“新奇特优”品种的原因。(6 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风水复合侵蚀共同塑造了干旱区独特的水-沙关系,沙漠与河流镶嵌分布。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一级支

流,其流域处于干旱区向湿润区转变的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风水复合侵蚀区。研究表明主导风向与河道夹

角不同,引起风水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也不同,进而影响河岸沙丘的形成与发育。沙丘一般能蓄调水分,

涵养水源。无定河流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一系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减少了流域的

侵蚀产沙量,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河流年径流量有所下降,造成河湖系统与沙地之间的水量平衡被打

破。图为 1990 年和 2020 年无定河流域景观变化图。

(1)1990 年无定河北岸较南岸沙丘面积明显较大,请从风向和沙源的角度分析原因。(6 分)

(2)比较无定河南北两侧支流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对流域产沙贡献的差异。(4 分)

(3)描述 1990-2020 年无定河流域景观面积的变化特征。(4 分)

(4)有学者预测该地部分沙丘将会活化,请从水量平衡的角度做出解释。(6 分)

赣州市 2024 年高三摸底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参考答案:1-5:CDBBC 6-10:BDCBA 11-16:BDDCCB

1.C 2.D 3.B

【解析】1.定制公交是乘客先在互联网中提交出行需求,公交公司结合需求量身制定线路,安排合适的车型

方式,与传统公交相比更为灵活,不需要遵循固定的线路、班次、站点,正确。定制公交与传统公交相

比,需要到乘客指定的地点进行接送,能耗并没有更低,错。定制公交可以提供一站式直达服务,而

乘坐传统公交的时候经常需要进行中转换乘,换乘时可能还需要步行,因此定制公交连续性较好,正确。

传统公交、定制公交并没有明显的安全性差异,错。故选 C。

2.定制公交只是调整了公交的运行方式,没有扩大城市交通的服务范围,交通的服务等级也没有提高,A、B

错。城市交通的运输需求与公交运行方式的改变没有关系,C 错。定制公交的出现,在满足部分城市居民的

个性化需求同时运量较大,可以减少使用私家车、出租车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从而提高城市交

通的运输能力,D 正确。

3.延长公交线路可能会失去定制公交更为快捷的优点,与延长线路相比更应增加线路,A 错。增加虚拟站

点,可以更好覆盖到离真实站点较远的市民,更便于市民采用定制公交出行,B 正确。定制公交要根据需要

安排合适的车型,不能都采用大型车辆,C 错。定制公交的运行速度与城市的交通条件、法律法规有关,不

能随意提高运行速度,D 错。

4.B 5.C

解析:4.从图 1 可以看出 2000 年上街区人口占比最高年龄组为 25-34 岁,2020 年上街区人口占比最高年

龄组为 45-59 岁,未能反应出 65 岁以上人口特征,无法判读人口老龄化状况,A 错。根据我国的行政区的

划分特征推测中原区、惠济区、二七区、金水区、管城回族区这一片最有可能是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其他地

区可能为郑州市下属的县市,中原区 2000 年人口占比最高的年龄组是 25-34 岁,2020 年仍是 25-34 岁,

说明位于中心城区的中原区吸引了大量青壮年流入,B 正确。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口是由乡村迁往城

镇,小城市前往大城市,迁出人口往往以青壮年为主。2000 年巩义市人口占比最高的年龄组是 0-14 岁,

2020 年人口占比最高的年龄组是 45-59 岁,最有可能的是巩义市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出产生的现象,C 错。

结合图 1 信息无法判断新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征,D 错。

5.本题主要从郑州市内的各县级行政区的人口年龄结构进行思考。郑州市内均匀布局各类学校可能会导致资

源浪费,A 错。促进人口外流会导致劳动力及人才的流失,B 错。结合各县市区的人口变化特征推测,部分

县级行政区少年儿童、中青年人口流失可能流失比较严重,未来可能会出现老龄化严重的现象,如巩义市、

新密市;流出的人口有可能流入了中心城区,给中心城区带来教育、住房、医疗等压力;因此应根据人口特

征差异布局基础设施,C 正确。人口的分布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推动人口均衡分布不符合实际情

况,D 错。

6.B 7.D 8.C

【解析】6.以码头为核心的聚落布局方式与取水是否方便无关,A 错。海坛岛早期聚落位于滨海平原,渔业

为当地居民主要产业,以码头为核心展开布局,有利于出海捕鱼、出行,B 正确。早期聚落布局更多考虑的

生活便利性,与观赏海景无关,C 错。聚落布局在以码头为核心的滨海地带,并不能起到防卫的功能,D

错。

7.由材料可知人口增加后导致聚落向台地和平原扩展,不是为寻找优美的环境,A 错。材料未能体现海坛岛

有丰富的矿产,B 错。台地和平原地区交通条件不如滨海地区,C 错。由于人口增加,环境压力大,人地矛

盾加剧,导致聚落由滨海扩展到台地和平原,居民主要是为了谋生,台地、平原未开发土地多,更有利用农

业生产,D 正确。

8.海坛岛传统聚落保护的最大问题是大量人口离乡发展,导致传统聚落废弃,而人口大量迁出的原因是海坛

岛的产业效应差,居民收入低,因此海坛岛传统的保护最应该提升产业效益,C 正确。完善基础设施、修缮

传统民居、增加建筑功能并不能根本上解决居民迁出的问题,A、B、D 错。

9.B 10.A

解析:9.结合景观图分析可知,该地形成了高山湖泊,湖岸植被丰富,该地生物多样性较安第斯山脉其他高

寒生物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较丰富,B 正确,A、C、D 错。

10.僧袍菊分布在海拔 3000 多米处的冻原上,表面有如披了一层厚袍的白色柔毛主要是为了保持植株体内热

量以应对严寒的气候,A 正确。由于该地降水较为丰富,僧袍菊上白色柔毛不是减少叶片蒸腾,B 错。材料

强调僧袍菊的白色柔毛的厚度,因此其主要作用不是为了反射太阳辐射,C 错。白色柔毛阻挡了太阳辐射,

不能增强光合作用,D 错。

11.B 12.D 13.D

解析:11.本题考查凝冻天气经常发生的区域。我国凝冻天气通常发生在冬季南方山区,图中凝冻天气从 12

月份到次年 2 月份都常有出现,由此判断这是在云贵高原地区。冬季,来自北方的冷气团和来自南方的暖湿

气团在该区域相遇并且势力相当,形成昆明准静止锋,造成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大气层上暖下冷,空气中过

冷水滴遇到低于 0 的地面物体迅速凝结。B 正确,A、C、D 错。

12.本题考查凝冻的形成条件。形成凝冻天气的条件有:水汽充足且持续时间较长(持续的雨滴、雾滴),地

面温度低于 0,大气层较稳定。由此推测空气湿度、大气稳定度与凝冻天气的出现呈正相关,准静止锋摆

动速度越快,风速越大,越不利于凝冻天气的形成,与凝冻天气的出现呈负相关。海拔高度与凝冻天气无明

显相关性,D 正确,A、B、C 错。

13.根据图中 0的位置可以推测凝冻影响的范围。四个选项中的日期都可能出现凝冻天气,2 月中下旬,

0等温线位置最偏南,说明此时冷空气势力最强,凝冻天气发生范围最广,D 正确,A、B、C 错。

14.C 15.C 16.B

解析:14.本题考查影响海冰分布的因素。海冰的分布主要受海水温度的影响,C 正确。

15.根据材料,无冰区海气温差减小,因此无冰区向大气释放热量减少,A 错。在巴伦支海的“大西洋化”过

程中,无冰区的海水温度升高,无冰区向冰区热量输送增多,B 错。冰区海冰密度降低,海冰对冰区海-气热

量交换阻隔减弱,冰区向大气释放热量增加,C 正确,D 错。

16. 浅海大陆架面积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A 错。海水从大西洋流入北冰洋的过程中,更温暖、盐

分相对更高的大西洋海水一般会沉向海洋深处,而含盐量更低的北冰洋海水往往浮在表层,两者不会完全混

合。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减少,北冰洋的表面温度在升高,来自大西洋的海水更容易与上层海水

混合,导致海水扰动加深变强,中上层水域的鱼类分布范围正逐渐扩大,B 正确。鱼类分布范围的扩大与高

等级动物天敌减少关系不大,C 错。巴伦支海北部离大陆较远,巴伦支海西北部陆地为岛屿,沿岸径流少,

对鱼类的分布范围影响小,D 错。

二、综合题

17. (1)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1 分),瑞典政府积极响应(1 分)。各类企业密切合作(1 分),共同推

动技术革新(1 分)。瑞典经济发达,资金雄厚(1 分),科研投入大,氢能炼铁技术先进(1 分)。瑞典河流

众多,地势落差大(1 分),水能资源丰富(1 分)。常年受西风影响(1 分),风能资源丰富(1 分)

(2)减少或关停低品质钢铁企业,兼并小企业(1 分),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技术改造 ,提高产品质量(1

分)。不同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不同的产品(1 分),满足复杂的采矿作业需求。(1 分)

(3)多样性:瑞典矿产资源种类丰富,(1 分)要求采矿设备多样(1 分)。瑞典南北气候差异大,地形复杂

多样(1 分),采矿作业环境多样(1 分)。先进性:瑞典地貌复杂,气候恶劣(1 分),对机械设备性能要求

高,造就了机械制造业的先进性。(1 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工业生产零碳排放的有利条件。结合图文材料,可以从全球大背景、政府、企业、技术、清洁

能源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2020 年以来,在全球碳中和的浪潮下,瑞典钢铁协会携手多家大型钢铁企业、

矿业公司及电力公司,成功攻克氢能炼铁技术,实现钢铁产业的零碳排放”可知,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

瑞典政府积极响应;各类企业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技术革新;瑞典经济发达,资金雄厚,科研投入大,研发

能力强,能够攻克氢能炼铁技术;瑞典河流众多,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常年受西风影响,风能资源

丰富。

(2)本题考查瑞典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的措施。可以根据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20 世纪 50-60 年代)的思路

进行分析。一方面要对原有钢铁企业进行改造,如技术改造和“关停并转”,另一方面要为新的工业部门提供

发展方向。瑞典可以减少或关闭低品质钢铁生产企业,或者将小的钢铁企业进行合并,并且利用原有的资本

积累对钢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此外,机械设备需要满足复杂的采矿作业,因而新的工业部

门(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应进行差异化生产,不同企业生产不同的机械设备,避免形成同质化竞争。

(3)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可以从矿产资源、气候、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图中

信息,瑞典矿产资源种类丰富,这就需要有不同的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开采;瑞典纬度跨度大,南北气候差异

大,地形复杂多样,河湖众多,采矿作业环境复杂多样,这就要求有不同的机械设备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因

而机械设备制造具有多样性。由于瑞典地处高纬度地区,地貌复杂,气候环境恶劣,对机械设备性能要求

高,因而造就了机械制造业的先进性。

18.(1)南繁育种历史悠久(1 分),科研基础好(1 分)。政府划定了育种保护区(1 分),保证了育种、制

种的用地需求(1 分)。三亚纬度低,热量充足(1 分),可以加速育种、制种过程(1 分)。种业公司能够获

得丰富的科研资源(1 分),科研成果可以得到迅速推广(1 分)。

(2)非育种期进行粮食生产,可以减少耕地季节性撂荒问题(1 分),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 分)。非育种期进行绿肥生产,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1 分)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1 分)。

(3)“新奇特优”品种不断得到更新(1 分),可以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1 分)。 “新奇特优”品种独特

(1 分),市场售价高,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1 分)。“新奇特优”品种品质高(1 分),市场竞争力强

(1 分)。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购买力更强(1 分),新品种推出后,市场潜力大(1 分)。

【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集聚的原因。可以从区位条件(历史、政策、气候条件等)

和集聚优势进行分析。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进行南繁育种,历史悠久,科研基础好。根据材料“三亚市拥有

海南岛最大的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说明政府划定了育种保护区,保证了育种、制种的用地需求。三亚纬度

低,热量充足,可以加速育种、制种过程。另外,农业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齐聚,加强了信息交流和技术协

作,科研单位为种业公司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种业公司可以获得丰富的科研资源,并且使得

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推广。

(2)本题考查育种保护区内进行粮食、绿肥生产的目的。可以从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

育种保护区土地上,非育种期进行粮食生产,可以减少耕地季节性撂荒问题,从而增加粮食产量,以保障国

家粮食安全。绿肥生产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3)本题考查“新奇特优”品种的市场原因。可以从市场差异化需求、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力、市场大小等

方面进行分析。解题思路:新(满足消费者需求)奇特(价高)优(品质好)消费者有能力购买。“新

奇特优”品种不断得到更新,可以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品种独特,在市场上售价高,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

效益,加上其品质高,市场竞争力强。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购买力更强,新品种推出后,市场潜力大。

19.(1)该区域常年盛行西北风(1 分),携带丰富的沙源物质(1 分)。无定河干流大致自西向东流(1

分),主风向与主河道流向之间的夹角很小(1 分)。风沙物质途径河道时搬运距离更长,跨越难度加大,大

部分被挡在了河道北岸(1 分),导致无定河北岸沙丘面积更大,南岸沙丘面积更小(1 分)。

(2)北侧支流受风力和流水的复合侵蚀影响(1 分),风力侵蚀产沙量大(1 分)。南侧以流水侵蚀为主(1

分),水力侵蚀产沙量大(1 分)。

(3)变化特征: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面积变小(1 分)。固定沙丘(1 分)、绿色植被(1 分)和人为景观

面积增加(1 分)。

(4)由于人工种植大量植被,扩大农田规模(1 分),过度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1 分),导致地下水水位下

降(1 分),沙丘蓄涵水分减少,枯水期补给河流水量减少(1 分),河湖系统与沙地之间的水量平衡被打破

(1 分),最终引起部分固定沙丘活化(1 分)。

【解析】

(1)本题考查风向和沙源对沙丘的影响。根据左图的“年输沙玫瑰图”可知,该区域年输沙风向主要是自西

北向东南,表明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西北干旱区的沙源物质被携带至此。再结合材料“研究表明主导风向

与河道夹角不同......影响河岸沙丘的形成与发育”,沙源物质途径无定河主河道时,由于主河道的流向为自

西向东,导致主风向与主河道流向之间的夹角很小,风沙跨越河道时搬运的距离更长(如下图所示),跨越河

道难度加大,大部分被挡在了河道北岸,导致无定河北岸沙丘面积更大,南岸沙丘面积更小。

(2)本题考查不同区域的外力作用方式。可以根据无定河南北两侧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北侧流经地区沙丘面

积较大,受到风力和流水的复合侵蚀的影响,但风力侵蚀产沙量大。南侧大部分为黄土丘陵区,地形坡度较

陡,主要以流水侵蚀为主,水力侵蚀产沙量大。

(3)本题考查景观面积的变化特征。通过对比两幅景观图可知,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面积变小;固定沙丘

面积增加,绿色植被面积增加以及人为景观面积增加。

(4)本题考查沙丘与河湖之间的水量平衡。根据材料“一系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减少了流域的侵蚀产沙

量,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河流年径流量有所下降,造成河湖系统与沙地之间的水量平衡被打破”。在水

土流失治理过程中,人工种植大量植被,以及农田规模的扩大等,人类过度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地下

水水位下降,沙丘蓄涵水量减少,枯水期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河湖系统与沙地之间的水量动态平衡被打

破,最终引起河岸部分固定沙丘活化。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