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24年高考模拟检测(二)-语文+答案

2024-03-25·11页·1014.3 K

咸阳市2024高考模拟检测(二)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 10 页,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卷(阅读题 共 71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材料一:甲辰龙年,是中华民族的生肖年。“龙”这一图腾,将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

中华民族承续千年的精神力量之源。“龙”自何来,在典籍中有何形容,其演进与流布历程若何,所代表的中

华文化象征为何,在新一轮生肖龙年,似乎又有了重新说道的理由。

《管子水地》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神游天地,主司雨水的龙,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保

护神。考古发现,中国农作物的栽培有长达万年的历史。在人类力量幼弱的时代,靠天吃饭的先民,敏锐地

观测到雨水来自东南亚的季风。为了农业的丰收与生存的安定,先民们便幻化出能屈能伸、能上能下、兴云

布雨的东方神龙之象。《说文解字》还做了如下解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

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由上可见,龙是变化莫测的农事之神与时间之神。

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龙”的象形字,甲骨卜辞中多见龙与雨水的记载。在传世文献中,龙最早见于

《左传昭公十七年》“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这一记载。上古太昊伏羲属于春天之神,号称“春

皇”,也是上古历法的开创者。八卦最先可能是用来测度天时的历法。乾卦六爻也被称为“六龙历”,即“时

乘六龙以御天”。六爻历中初九“潜龙勿用”象征阳气在下,龙角尚未出东方地平线;九二“见龙在田”表示

龙星已经显现在东方地平线上,阳光温暖,文德光耀;九五“飞龙在天”象征到了最好的季节,人事也达到

最好的状态。

在神话历史化的汉、魏时期,龙与上古部落国家首领密切关联。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禹

等上古人文先祖,无不与龙有着切近的联系:有的形似,如“伏羲龙状”,黄帝“龙颜有圣德”;有的直接成

为龙的传人,如神农母亲女登“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阳山,而生神农”(《河图稽命征》)。闻一多先生曾论

述,龙是虚拟的生物,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龙的九似形体,是中华大地上众多民

族信仰的融合,也象征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等以龙为图腾的民族对其他民族信仰的接纳。费孝通先生

所说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特征,在“龙”这一形象中得到了生动体现。除汉民族崇龙外,羌族、苗族、白

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也都奉龙为图腾。

龙为农业民族的司雨之神,同时也是农业国家的保护神和王权的象征。秦王嬴政号为“祖龙”,《史

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母亲因野外赤龙所感孕育了刘邦。龙与中国帝王结缘,原始的部族信仰上升

为帝王信仰。此后,“真龙天子”也成为神化帝王权威的社会习语。虽然汉代王充等反谶纬迷信的思想家专门

在《论衡龙虚篇》中予以辨析,但社会上的龙神信仰传承不息,连满清都是以黄龙旗作为王朝政治的标

志。

近百年来,龙依然是民族认同的精神源泉。抗日战争中,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龙之精神鼓舞军

民上下一心,救亡图存。今天,我们更以龙的传人为信念凝聚海内外华人力量,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复兴华

夏民族。

(摘编自萧放《神行天地 意融九州—甲辰说“龙”》,有删改)

材料二:据央视新闻,现在很多“龙”不再翻译为 Dragon,而是 Loong。《牛津英语词典》也已收录“中

国龙”。

在西方文化中,龙往往是魔力和邪恶的化身,而中国龙则寓意尊贵、力量、活力和吉祥。因此为了体现

中国龙与西方龙的本质区别,如今人们常常把中国龙翻译为“Loong”,而不是西方世界里的“Dragon”。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有长达万年的农作物栽培史,这使得兴云布雨的东方神龙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保护神。

B.“龙”作为象形字最早出现于殷商甲骨文,作为文献记载对象则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

C.汉魏时期,人们已将众多人文先祖与龙密切关联,进而发展衍生出龙的传人这一民族信仰。

D.嬴政、刘邦等帝王与龙结缘是龙成为帝王信仰的典型事件,“真龙天子”由此成为社会习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第二段引述《管子》《说文解字》等内容可以说明“龙是变化莫测的农事之神与时间之神”。

B.材料一第四段分别列举了闻一多和费孝通的观点,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强调了中华民族的融合性。

C.材料二从翻译上区分了“Loong”和“Dragon”,突出中国龙的文化寓意,与材料一相关内容吻合。

D.材料一引述丰富有力,材料二陈述简明清晰,二者互相印证补充,充分彰显了龙之精神的文化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甲辰龙年既是生肖纪年,也是干支纪年,由此可以推出乙辰、丙辰、丁辰、戊辰等纪年。

B.“亢龙有悔”是乾卦六爻“上九”卦辞,指事物发展到极致,容易走向反面,应当警惕。

C.龙作为虚拟生物从古到今均被人们质疑过,但并未因此影响到全民族对它的信仰和尊崇。

D.《牛津英语词典》用“Loong”取代了“Dragon”,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了西方的认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网络热词“多巴胺穿搭”成为不少年轻人春夏穿衣的主要风格。“多巴胺”这种脑内分泌物主要传递兴奋

以及开心的信息。而“多巴胺穿搭”是对高饱和度的色彩进行协调搭配,以玫红、宝蓝、粉红、粉蓝、亮

黄、紫色等鲜艳的色彩为主,通过撞色或是独特的款式给人以感官上的刺激。这种与快乐相关的穿搭风格其

实早在古代就已流行。

盛唐女子的“敢穿”

说起多巴胺穿搭,来自盛唐的女子最有心得。与初唐时期柔和色调为主不同,盛唐女子干脆来个华丽大

转身。她们更偏爱明艳大胆的配色,尤其对高饱和色彩简直是爱到痴狂,并且随性搭配,完全不受社会礼仪

的约束。

这种自信又大胆的多巴胺穿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唐诗里对女子的穿搭描述非常之多。如徐惠“红

衫艳织成”,韦应物“长怀旧卷映蓝衫”,白居易“折腰俱老绿衫中”,韩愈“白布长衫紫领巾”……单看这四

句诗,就有红、蓝、绿、紫等高饱和色彩,可谓明艳绮丽,交相辉映。

假如盛唐也有分享平台,那么在“多巴胺穿搭”这个话题中,安乐公主那条关于百鸟裙的笔记点赞数一

定最多。在厌倦了绫罗绸缎带来的多巴胺穿搭乐趣后,安乐公主忽然将目光瞄准了山林间的鸟,于是把尚功

局的司制叫来:“本公主想把这些鸟的羽毛都穿在身上!”此话一出,但凡长得漂亮的鸟全都被抓进宫里拔

毛。终于,尚功局的司制呈上来一件极为奢华的百鸟裙。史料记载,百鸟裙“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

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裙中”。安乐公主居然用数百种鸟的羽毛进行撞色,还能使之不断变

色!当这条百鸟裙上了盛唐“多巴胺穿搭”热搜后,山林间的鸟集体翻了个白眼,原来不少贵族人家纷纷效

仿,一时间“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

明代女子的“报复性”穿搭

与盛唐女子不同,明代女子这种报复性热爱中居然夹杂着偏执,她们在选择多巴胺穿搭时,尤其喜欢红

色。明代染色工艺大幅提升,用以作为主色调的红色就多达 18 种。《松江府志》载:“染色之变,初有大

红、桃红、出炉银红、藕色红。今为水红、金红、荔枝红、橘皮红、东方色红。”爱美的女子们以红色为主色

调,再配上别的高饱和色彩。据顾起元记载:“红、紫、黄、绿,亡所不有。即妇女之饰,不加丽焉。”

多巴胺穿搭本是为了让穿衣人的情绪得到疗愈,但也有人是为了让别人分泌出多巴胺。《万历野获编》记

载,万贵妃为了迎合明宪宗的审美,居然想到穿上艳丽的男装,“每上出游,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而明宪

宗则是“辄为色飞”。一旁围观的侍卫们只能暗自吐槽:管它是谁的多巴胺,你俩开心就好。

古代男子也豁得出去

在多巴胺穿搭走红后,一件来自秦代的兵马俑频频冲上热搜,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秦代的工匠在塑

造兵马俑的时候,就已经有意识地将这些武士打扮成时尚潮人。这件兵马俑仅是服饰部分就有红、绿、黑、

白、蓝、紫、黄、粉 8 种颜色,共近 20 种色调,但看起来却无比谐调与鲜活。虽说它的服饰色彩丰富,多色

相撞,但一眼让人记住的就是被大面积运用的紫色。

这种紫色被称为“汉紫”,又叫“中国紫”,艳丽却不轻浮,与其余的 7 种颜色搭配起来,使得这件兵马

俑看起来沉静又神秘。而绿色与黑色的运用又让人感到眼前一亮,不由得感到快乐。

东晋时期的谢尚算是男子多巴胺穿搭的时尚先锋。《晋书谢尚传》记载:“(谢尚)好衣刺文袴,诸父

责之,因而自改,遂知名。”谢尚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穿着色彩艳丽的绣花裤子招摇过市,此举遭到了叔父们的

严厉批评,他只好改掉这个癖好,最终成为了一位名士。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多巴胺穿搭被不少人青睐。毕竟穿衣服这件事,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不攀比,不

骄奢,不刻意猎奇,怎么穿都快乐。

(摘编自王颖《历史上的“多巴胺穿搭”》,有删改)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多巴胺穿搭”通过对玫红、宝蓝、紫色等高饱和色彩进行撞色搭配,或借助独特的设计款式,从而使穿

衣者本人获得感官刺激,体验到兴奋与开心。

B.“多巴胺穿搭”在初唐时期还未盛行,盛唐女子穿衣大胆随性,高饱和色彩频繁出现在生活中和诗歌里,

安乐公主的百鸟裙可算是这种穿搭风的顶流。

C.“多巴胺穿搭”在明代形成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流行趋势,随着染色工艺大幅提升,紫、黄、绿等 18 种颜

色配上红色,成为爱美女子的“报复性”热爱。

D.“多巴胺穿搭”在历史不同时期也曾被男子所喜爱,谢尚作为东晋时期的时尚先锋,以色彩鲜丽的绣花裤

子作为穿着癖好,并因此成为了一位风流名士。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讲述了中国古人“多巴胺穿搭”现象,涉及时尚、文化、历史等话题,读来有趣,开阔视野。

B.文章以“多巴胺穿搭”这个网络热词为核心,意在追溯我国古代的服装史,说明服饰审美古今一体。

C.文章虽然多处援引古例古文,但语言鲜活生动,如“分享平台”“点赞”“翻了个白眼”“热搜”等。

D.文章不只是客观呈现古人穿衣的审美特点,还带有一定的感情倾向,如介绍兵马俑时就有自豪之感。

6.文末写到:“不攀比,不骄奢,不刻意猎奇,怎么穿都快乐。”请结合本文相关内容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

理解。(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世界上最丑的女人

【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他娶了世上最丑的女人。作为一家颇有知名度的马戏团经理,他专程去维也纳看她。他事先压根儿没想

过自己会娶她为妻。可一旦看到她,过了最初的惊愕,他就再也无法将自己的眼睛从她身上移开。

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好让观众能回去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他们自己的孩子们描述这张脸,好让

他们在拿镜子里自己的脸比较时,能轻松地舒口气。她很耐心地站着,当目光掠过他们的头顶,眺望远处的

屋顶时,她或许有一种高人一等之感。

演出结束后,当他与她靠着马戏团内的铁炉子喝茶时,他发现她相当机灵。她谈吐风趣,思路连贯具

体。突然他开始心烦意乱,尽管不清楚那到底是为什么。于是,他向她告辞。而令他吃惊的是,她居然向他

伸出手去——一个非常女性化的姿态,实际上是一位淑女的姿态,而且还是一只非常可爱的手。

他开始给她买花——不是什么特别的花,仅仅是廉价的一小把,包在箔纸里;或者,他会送她一块棉质

领巾,光滑的丝带。然后,他着迷似的看着她把丝带扎在额头上,结果五彩的丝带并没有起到装饰作用,反

倒成了一个吓人的东西。

当他感觉越来越躁动不安时,就会对所有的人说,自己要出去谈笔重要的生意。其实他从来就没走远

过,而是在附近的一个小镇子住下,顺手牵羊偷个钱包,或者喝得酩酊大醉。即使是这样,他依旧不能摆脱

她,因为他已经开始念叨她,好像离了她就活不了,哪怕明知道自己是在逃离。她成了他最重要的资产。甚

至他可以用她的丑陋轻松结掉酒账。

每次回来,他总有一个有关她丑貌的新故事讲给大伙听。他会站在一边,手指着她,陈述道:“你们看

到,这儿站着一个不幸的人,她的外貌可怕得让你们纯真的眼睛难以忍受。她的母亲住在黑森林边的村子

里。一个夏日的一天,正当她在林子里摘果子时,一头凶猛的野猪向她追过去,却被她的正脸吓退……”

“哈哈哈哈……”人群爆发出一阵狂笑,但他从不感到内疚。

就在第一个演出季结束时,他向她求婚了。她连脖子根都红了,浑身颤抖。然后她静静地说:“好吧。”

她把头温柔地靠到他的臂膀上,他忍受了一刻,然后缩了回去,开始给她讲自己对两人共同生活的规划,罗

列了所有将要到访的地方。她的眼睛就一直盯着他,伤心但一言不发。到最后,她抓住他的手,说她想要的

正好相反——她希望他们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再也不用到处漂泊,再也不用见任何人。她希望她烧菜做饭,

生儿育女,拥有一个花园。

“你绝对不可能习惯这种生活,”他气愤地驳斥道,“你在马戏团长大,你想要、你需要被人观看。离开

别人注视的目光,你会死的。”

她没有作答。

圣诞节那天,他们在一个小小的教堂里结婚了。主持婚礼的牧师差点昏了过去。不久之后,她怀孕了。

自那时起,他成了一个分裂的人。他希望她生一个与她自己一样的小孩——那么他们将会有更多的合同,甚

至更多的邀约。但是,立刻,他会想到那孩子可能是一个怪物,他真的宁愿撕破她的肚皮,也不愿它注定过

像她一样的人生。他祈祷她流产。

……

她是在晚上分娩的,没有任何兴师动众,而是安安静静地,如同一个动物。新生儿是一个女孩,长得非

常可怕,甚至比母亲更糟糕。他不得不闭上眼睛,来抑制心头的恶心。

早春时节,一场可怕的西班牙流感袭来,母亲和孩子双双病倒。她们并排躺着,高烧不退,呼吸沉重。

偶尔,出自恐慌的本能,她会搂抱孩子,在神志不清中试图给女儿喂奶。她不知道女儿正濒临死亡,再也没

有力气吸奶。最后女儿死了,他轻轻地把她放在床边,然后点上一支雪茄。

那天晚上,这个最丑的女人短暂地恢复过意识,只是绝望地抽泣和哀号。他受不了——这是夜的声音,

黑暗的声音,直接来自最漆黑的深渊。他掩上耳朵,最后他抓起帽子跑了出去,但是他没跑多远。他在自家

公寓的窗下来回走着,一直到第二天早晨,他以此帮助她死去。这来得比他想到的还快。

他把自己关在他们的卧室里,看着两具尸体;突然它们似乎很沉,很重,很大。他此刻茫然不知所措,

于是,除了教授,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坐着,看着暮色逐渐吞没床上那一动不动的影子的轮廓。后来教授

递给他一张纸,他用右手签了字,用左手收了钱……

就在同一天,他帮助教授用马车把尸体运送到大学诊所,不久它们将在那里被秘密制成标本。

很长一段时间,几乎二十年,它们就站立在大楼寒冷的地下室,直到好光景来了,它们加入到主要的收

藏品行列,包括犹太人和斯拉夫人的头颅、双头婴儿和各种人种、肤色的连体婴儿。如今人们仍可在病理与

解剖博物馆的贮藏室里见到一对装着玻璃眼的母亲和女儿,依然以极富尊严的姿势凝冻着,如同某个不成功

的新的残留物种。

(有删改)

注: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出生于 1962 年,波兰女作家、诗人、心理学家。获 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她成了他最重要的资产”,一语点明了他的卑劣贪婪心思,希望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以丑女人的奇丑

来谋求财富。

B.他“成了一个分裂的人”,表现他既希望孩子如妻子一样丑从而带来更多合同,又不希望孩子来到人世间

的矛盾心理。

C.小说多处运用侧面描写,如他“喝得酩酊大醉”,人群的“狂笑”“主持婚礼的牧师差点昏了过去”,烘托

了女人之丑。

D.小说情节怪诞,高度戏剧化,在故作平淡无奇的讲述中表现出极为反常的内容和丑恶人性,这是对现实

的扭曲和否定。

8.小说中的丑女人虽然外表奇丑至极,却有着普通女子的正常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原文丑女人曾说:“有时候我觉得,他们是在嫉妒我,因为我至少还是个怪物,而他们什么都不

是。”这句话流露出丑女对尊严的追求。你认为她是否得到了尊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赵文、赵造、周鄬、赵俊皆谏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王曰:“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

不相袭,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随时制法,因事制礼。法度

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

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者志淫,则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者民易,则

是吴、越无秀士也。且圣人利身谓之服,便事谓之礼。夫进退之节衣服之制者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

也。故齐民与俗流,贤者与变俱。故谚曰‘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循法之功,不足

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不及也。”遂胡服招骑射。

(节选自《史记赵世家》)

材料二: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

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国人皆不

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

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

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

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图之也!”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

“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

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

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

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夫进 A 退之 B 节 C 衣服 D 之制者 E 所以齐常民 F 也 G 非 H 所以论贤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华夏民族的始祖,与燧人氏、神农氏并称“三皇”。

B.易,形容举止轻率,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以乱易整”的“易”意思不相同。

C.“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与“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用法相同。

D.负,凭借,倚仗,与成语“不负众望”中的“负”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赵武灵王准备推行胡服骑射,他的想法得到了大臣肥义的支持,但是受到赵文和公子成等人的反对,他

们认为应该顺应中原地区的习俗。

B.赵武灵王认为法制、诏令要顺应时代需要,衣服、器械要便于使用,国家礼制并非一成不变,只要使国

家获得便利,不一定要仿效古法。

C.赵武灵王担心公子成不穿胡服会引起国人议论,亲自前往劝说,告诉公子成推行法令必须从赵国的贵族

做起,希望公子成能够做出榜样。

D.赵国三面都有强敌,推行胡服骑射既有利于加强国境四周的守备,也有机会报中山国入侵之仇,这是赵

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重要原因。

13.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赵武灵王说服赵文等人和公子成同意胡服骑射的依据分别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清平乐

辛弃疾

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首词描写的农村生活,与陆游《游山西村》所描写的时节和表达的情感一致。

B.作者隐居于此,有松竹为伴,饱含赞赏之意,同时表现与世无争的知足思想。

C.社日四邻相聚,分享祭肉,又恰逢白酒刚刚酿成。侧面写出生活上的“足”。

D.“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装模作样,让人忍俊不禁。

16.陆游乡居时曾说“身闲诗简淡”。请简要分析本词是如何体现“简淡”这一特点的。(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任,应当以《论语》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

勉。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这一句,和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

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3)小刚在家里观看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其中第七季第一场的主题词是“江山”,一开场,嘉

宾们就吟诵了很多与“江山”有关的诗词,小刚也想到了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卷(表达题 共 79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近日,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与韩国国防部就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达成一致,

双方于 2023 年 11 月 22 日在韩国共同举行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11 月 23 日举行交接仪式。韩

方向中方移交 25 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 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两年零 9 个月______的浴血奋战,赢

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怕牺牲、______、浴血奋战,据统计,现已确认的抗美援

朝烈士共有 197653 名。2023 年 11 月 23 日上午,迎着凛冽的寒风、纷飞的雪花,载着第十批迎回的在韩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空军歼-20 飞机,稳稳降落在辽宁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并缓缓通过水门。机场

一侧,烈士亲属、部队官兵、青少年学生、港澳台同胞等上千名代表屏息肃立。

国旗为盖,军机为驾,礼兵为伴……25 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历经七十余载,终于回到故土。出征时,

英雄们肩负重任、保家卫国;归来时,祖国山河锦绣、______。

从 2014 年起,我国连续十年共迎回了 938 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让长眠异国他乡的英雄

回归阔别多年的祖国。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9.下列句子中的“缓缓”与文中加点的“缓缓”,意义和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B.银渚盈盈渡,金风缓缓吹。

C.独有月亮,却缓缓地出现在寒夜的空中。

D.去的时节甚是匆匆;回来的时节甚是缓缓,其故何也?

20.“异国埋忠骨,山河盼英魂。”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3 分)

A.处 B.处 C.处 D.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沟通交流是人际互动的重要方式,它离不开恰如其分的言语表达。近日,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受访青

年感觉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下降,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

当今一些年轻人“欲说却词穷”,绝非好事。有时明明话就在嘴边,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以致磕磕绊

绊,显得底气不足。______?无疑,阅读量少和依赖网络语言及表情包是“词穷”的主要原因。

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阅读、表达已经离不开网络环境。他们中许多人日益倾向于

“读屏”,日常阅读中碎片化和轻阅读、浅阅读特征明显,相较于读纸质书,______,但这也让人阅读时的

思考活动减少,不利于阅读者形成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也给其有深度的表达形成一定掣肘。

与网络碎片化阅读如影随形的是,现在不少年轻人愈益习惯于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很多人平时线上交流

多于线下社交,而在线上交流时又不自觉地依靠流行语、表情包“直抒胸臆”。殊不知,______,未免使一

些复杂深邃的表达逐渐被遗忘,在离开网络环境、需要进行规范化表达时,也就只剩下了干瘪的字词和磕绊

的语言。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条件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 35 个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陕西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拥有 5000 年的历史。在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中,每一份民俗文化都代表着陕西

的地方特色,如:岁时节庆、饮食起居、乐舞社火、传统技艺、庙会等内容,全面展示丰富多姿的陕西地方

文化。

2024 年春节期间,咸阳各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喜庆热闹的民俗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

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学校校刊准备开设“民俗文化”主题专栏并向同学们征稿,具体方向包括以下三种。

向读者介绍一项民俗文化。注意避免过于形式化的说明文风格,应注重其人文内涵;不必面面俱到,力求

重点突出。

陈述某一项民俗文化的历史、现状,在此基础上,谈一谈对它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讲述你与某种民俗文化的故事,来展示这项民俗文化的魅力。

请选定一个方向完成文章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咸阳市 2024 年高考模拟检测(二)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卷(阅读题 共 71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A(强加因果,“中国有长达万年的农作物栽培史”并未直接“使得”龙成为生存保护神)

2.D(“二者互相印证补充”错误,材料一与材料二不存在互相印证补充关系)

3.B(A“由此可以推出乙辰、丙辰、丁辰、戊辰等纪年”常识错误,干支纪年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排

序,没有“乙辰、丁辰”等纪年;C“全民族对它的信仰和尊崇”夸大其实,是部分民族;D 曲解文意,

“Loong”并未取代“Dragon”,“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了西方的认可”于文无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4.B(A“使穿衣者本人获得感官刺激,体验到兴奋与开心”表述不准,从文章内容可知,还包括欣赏者;

C“紫、黄、绿等 18 种颜色”张冠李戴,原文是“用以作为主色调的红色就多达 18 种”;D“并因此成为了

一位风流名士”不合文意,文章是说谢尚改掉穿着癖好后才成为名士)

5.B(“意在追溯我国古代的服装史”错误,本文并非追溯古代服装史,而是介绍历史上也曾流行与快乐相

关的多巴胺穿搭风格)

6.这句话的意思是:穿衣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的同时,尽量不要违背正确的道德观和审美观。

安乐公主的百鸟裙给鸟带来了灾难,造成了社会上的攀比骄奢之风,这种穿衣快乐不值得提倡。

万贵妃穿上艳丽的男装博取皇帝欢心,谢尚穿着绣花裤子招摇过市,刻意猎奇,不一定符合审美。

(每点 2 分,共 6 分,其他分析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7.D(“这是对现实的扭曲和否定”错误。这是对现实的升华和批判)

8.温柔善良,有礼貌,从她的谈吐和告辞时的礼节可以看出;

渴望爱情和平静的生活,从男子求婚时她想要的愿望可以看出;

有着强烈的母性,从她病倒时搂抱女儿并试图给女儿喂奶可以看出。

(每点 2 分,共 6 分,其他分析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示例:没有得到尊严。

丑女人生前通过出卖丑相,沦为他人获利的工具,无尊严地活着;

在家庭生活中,只是丈夫赚钱的工具,从没有得到丈夫的关爱,没有丝毫尊严;

死后如同不成功的新的残留物种一样,被当作收藏品,仍无尊严。

(每点 2 分,共 6 分,其他分析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答为“有尊严”不可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CEG

11.D(“不负众望”中的“负”意思是“辜负”)

12.C(赵武灵王一开始并没有亲自去劝说公子成,“推行法令必须从赵国的贵族做起,希望公子成能够做出

榜样”是赵武灵王派人转告的)

13.(1)既然这样,那么违背古制无可非议,遵循旧礼未必值得称赞。(关键词“然则”“多”)

(2)如果不是社稷神灵(的保佑),那么鄗城几乎就失守了,先王(对这件事)深以为耻。(关键词“微”

“丑”)

14.只有胡服骑射才能更好地治理赵国(或:遵循古法无法治理当今的赵国);

反对胡服骑射实质上是忘记国耻的行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A(陆游《游山西村》所描写的时节是春季。由“西风犁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可以看出,这首词描

写的是秋季。所以时节不同。)

16.借景抒情,上阙首句写林木葱笼,环境清幽。“万事从今足”确定了全篇“简淡”的基调;

侧面描写,分社肉,喝家酿白酒,从一个侧面来写生活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平和,暗扣简约淡泊的志趣;

动作描写,儿童的“偷”和老夫的“闲看”,表现出的是“万事从今足”后的闲情,笔调轻快,令人愉悦,

简淡生活跃然纸上:

语言简淡通俗,通篇不用典故,不雕琢,如同家常语一样,将主人公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妙趣横

生。(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7.(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

(3)示例 1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示例 2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示例 3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第卷(表达题 共 79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8.示例:艰苦卓绝 前赴后继 国泰民安

19.C(文中“缓缓”是慢慢的意思,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悲伤的氛围,表达了对人民志愿军烈士的敬

爱之情。A 项“游女长歌缓缓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女子在春天的田野中唱着歌,快乐地走回家中。

B 项中通过银渚盈盈、金风缓缓的描绘,创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C 项中的“独有月亮”“寒夜”可以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