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皖江联盟高三最后一卷G-024-语文+答案

2024-05-21·11页·4.7 M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号 1 2 3 4 6 7 11 12 15 19 20

答案 C D C A C D B D C B B

1.C(“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更加有效地利用河流的能量”不正确。材料一说“新的技术或许可以减少

对环境的损害,有效利用河流的能量”。)

2.D(因果关系错误。根据材料二,“人们对河流的要求或选择不仅看水量,还看其他因素”的原因是“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水……还得依赖其他条件”。)

3.C(材料二第一段观点为:人类生存需要有基本的水量。A 项表现的是河流具有领地边界功能。B 项表现

的是人类生存不仅与河流有关,还与气候有关。D 项表现的是河流具有航运功能。只有 C 项最适合。)

4.A(“河流的利用使得人类食物开始盈余”不恰当。材料一中说“有了河流,食物的盈余变多了”。)

5.材料一按时间顺序阐述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密切联系,展现河流对人类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政治体系、

生态健康、语言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语言准确,逻辑严密,知识精准,论断可靠,具有科学性;

材料一将河流和人类漫长的历史浓缩成一篇短小精悍的故事,并以向孩子讲述故事的方式行文,娓娓而

谈,语气亲切,浅显易懂,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接受,具有故事性。材料一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科学知识,

将科学性和故事性有机结合,所以说“熔科学性和故事性于一炉”。(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6.C(“惭愧与羞涩”“掩饰”的理解不正确。这句话表现了“他”的淳朴、厚道,“笑了笑”是对八楼致谢的

回应。)

7.D(“风趣”的分析不正确。小说中人物对话比较朴实,并不“风趣”。)

8.称人物为几楼,突出了他们“楼上楼下”的邻里关系,照应标题,使小说结构严谨;(1 分)符合当

前城市中多为楼房、住户间不很熟悉的生活实际,令故事背景真实可信;(2 分)使人物具有更广泛的代

表性,从而拓展了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2 分)(意思对即可)

9.叙述八楼与老太婆因孩子打闹而发生冲突,增添了故事的波澜,使小说情节更加曲折;通过八楼要老

太婆道歉,表现出八楼坚守底线、勇敢刚强的一面,丰富了人物形象;将楼上楼下的正直仗义与老太婆

的蛮横傲慢形成对比,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深化和拓展了小说主题。(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0.B D G(标点如下:墙薄亟坏,缯薄亟裂。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

11.B(“沛公安在”的“安”为疑问代词,意为“哪里”。)

12.D(“夏和商都是在兴盛三代后逐渐衰落”不正确。材料二中的“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意为:夏禹、

商汤、周武王的兴起,他们不因袭旧法却称王。)

13.(1)士人和百姓朝着邹国方向在路旁哭泣,琴瑟也停止了演奏,一年之后才开始恢复。(“道”“期年”

各 1 分,语句通顺 2 分。)

(2)法令制度应各自根据当时的需要,所以改变古法无可非议,因循旧俗不值得赞美。(“非”“多”各

1 分,语句通顺 2 分。)

14.梁王厚待百姓,疑罪从无,疑赏从有;楚惠王心怀仁德,不忍庖宰监食者受罚而吞下水蛭;邹穆

公对己刻薄而对民宽厚,亲贤定国,爱民如子。(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梁国曾经有一件难以判明的案件,群臣中一半人认为有罪,另一半人认为无罪。梁王说:“陶朱公虽然

是普通百姓,却富裕得和国家相差无几,此人必然有奇特的智慧。”于是派人请朱公来询问。朱公说:“我

是一个普通百姓,不懂得判断案件的事情。尽管如此,我的家中有两个白色的玉璧,色彩一样,尺寸一样,

色泽也一样,但两者价格相差悬殊,一个价值千金,一个价值五百金。”梁王问:“两块玉壁尺寸和色泽都

一样,为什么一个千金,一个五百金?”朱公回答:“从侧面来看,一个比另一个要厚一倍,所以价值千金。”

梁王说:“说得好!”因此梁王判案,凡是罪证不足、有疑问的就免去处罚,凡是立功证据不足、行赏有疑

的,则仍予以奖励。梁国百姓大为高兴。正如墙壁太薄了容易毁坏、丝绸太薄了容易破裂、器物太薄了容

语文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3 页)

{#{QQABIYKQogCgAoAAABgCEwEiCgKQkBGCAAoOwAAIoAAACAFABAA=}#}

易打坏、酒味太薄了容易发酸一样,凡是刻薄却能旷日持久的,大概是没有的。所以国家要养活百姓、实

施政教,我认为只要宽厚就可以了。

楚惠王吃凉菜时发现菜中有水蛭,于是便吞下了它,因此肚内有病不能进食。令尹入宫询问说:“大王

是怎么得此病的呢?”楚惠王答道“我吃冷菜见到水蛭,于是考虑,如果给予责备而不治其罪,法令就废

弃,且威严就不能建立;若加以责备并予以惩处,那么庖厨和监食的人,依法都得处死,我于心又有所不

忍。所以我见到水蛭以后,就吞吃了它。”令尹离开坐席,拜了两次,庆贺说:“为臣听说天道非常公正,

没有亲疏之分,只帮助有道德的人。大王有仁德,是上天所愿帮助的,此病不能伤害大王。”当晚,水蛭随

着惠王大便泻出,惠王的心、腹之病都好了。

邹穆公饮食从不讲求多样,穿衣从不讲究多彩,对自己非常刻薄,但对百姓非常宽厚,亲近贤良以稳

定国家,关心百姓就像对待子女一样,因此臣民顺从邹穆公就好比手臂服从心的指挥一样。所以邹国虽然

弱小,鲁国、卫国不敢轻视,齐国、楚国不能威胁。邹穆公死后,邹国的老百姓就好像丧失了慈父一样;

邻近邹国边界的人们,士人和百姓朝着邹国方向在路旁哭泣,琴瑟也停止了演奏,一年之后才开始恢复。

所以付出爱心的人也会得到回报,施与福祉的人也会收获福祉。

材料二:

治理国家虽有常规,但必须以便利民众为根本;政令教化虽有常法,但必须以切实有效为最好。如果

对民众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制;如果适合实际情况,就不必一定要遵循旧法。夏朝、商朝到了末世,

桀纣不改变陈法导致了灭亡;夏禹、商汤、周武王的兴起,不因袭旧法却称王。所以圣人的法度是随时势

的变化而变化,礼节随着习俗的不同而改变;衣服、器械各自方便其使用,法令制度应各自根据当时的需

要,所以改变古法无可非议,因循旧俗不值得赞美。

15.C(“‘按辔’生动地表现春天来得快”不正确。“按辔”意为扣紧马缰使马缓行或停止。)

16.视听结合:上句从视觉的角度描写新春刚刚发芽的小草,下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鸟儿的啼鸣;侧面

衬托:通过描写诗人乍见小草时的异常惊喜和初闻鸟鸣不觉得吵闹的心理感受,从侧面衬托出新春景物的

美好可爱。(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2)轻拢慢捻抺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3)示例一: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示例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例三:天下尽兵甲 豺狼满中原。(每空 1 分,有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

18.示例:A 严严实实 B 光彩(璀璨)夺目 C 独一无二(至高无上)(每空 1 分,其他符合语境意思亦可)

19.B(B 与文中加点的“就”均作副词,表示加强肯定。A 项,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相当于“立刻、马上”。

C 项,表示轻微转折,相当于“只、仅仅”。D 项,表示假设,相当于“即使”。)

20.B(这两句古诗是赞颂泰山在全国的崇高地位,故应在处。其后语句是对泰山“独尊”地位的解释。)

21.示例:紫外线照射到衣服表面时

防紫外线效果就越好

就需要穿专门的防晒衣(每空 2 分,意思对即可)

22.示例:防晒衣面料之所以能实现防晒功能,是因为它对紫外线有着较强的屏蔽(或:反射、散射)和吸

收作用。(句意 3 分,因果关系 2 分)

23.【写作提示】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由六句话组成。第一句点明酿酒是“技术”更是“艺术”,“艺术”

一词暗示考生在审读材料上不能就事论事,而应以艺术的眼光看待酿酒。第二句说对原料的筛选非常严格,

这是酿成美酒的前提与基础。第三、四句交代对酿酒时加水、加热、加曲的要求,同样十分严格,必须恰

到好处,可见欲酿美酒还必须恰当借助外部条件。第五句写酝酿环节,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发酵、沉淀,

说明酿成好酒需要假以时日,久久为功。第六句写过滤或蒸馏,这是酿酒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之前所

有环节的完善与升华,从而最终获得“芬芳甘冽的美酒”。材料从选材到加水、加热、加曲,再到封闭酝酿,

语文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3 页)

{#{QQABIYKQogCgAoAAABgCEwEiCgKQkBGCAAoOwAAIoAAACA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