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10-13·11页·2.8 M

江南十校2024 年新高三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10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D B B C C D D B C A B D B A

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中华文明起源阶段,不同文明发展的表现。材料反映出中

华文明早期龙山文化发展的特点,呈现鲜明的区域性。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正是黑陶,因此

本题选 D。A 错在不够典型,粟早已经培育出来,广泛分布在各地,但不是龙山文化的典型

代表,其他地区的文化同样可能存在。B 错在时间不准确,打制石器主要反映的是旧石器时

代的特征,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代表。C 错在时间不符合,青铜器出现时间晚于龙山文

化。

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史学常识和历史研究的基本素养方法。材料展现了两汉时期郡县

制的设置文献记载与墨书文字之间的联系,很显然新出土发掘的考古资料能进一步拓宽历史

研究视角,历史研究中注重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相互结合,因此选 A。文物考古与文献记载

不是必须相互结合的,B 错在表述过于绝对。考古发掘也不一定比文献记载更有价值,因此

C 选项错误。本题 D 选项具有较大迷惑性,表述不够严谨和全面,故排除。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唐朝贞观之治的特点的了解。这一内容难度较小,需要学生

提取出材料信息中重点信息“君臣相得”“无复盗贼”,不难得出正确选项为 D。A 选项崇文

抑武,守内虚外应该是两宋的时代特征,故排除;B 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但从材料中无从

得出,故排除;C 闭关锁国应是清朝时期的特征,与唐朝时开放的特征不符合,故排除。

4.【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解释能力。材料反映出北宋时期人口统计口数与户数的关

系,通过对比汉唐记载,不难发现北宋平均口数远低于汉唐时期,如何解释这种差异,需要

结合汉唐历史发展和北宋时期社会发展情况,本题难度较大,可以使用排除法来选出正确答

案。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得出,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显然超越汉唐,自然人口数量会有增加,

平均口数大概率不会与汉唐时期有巨大差异,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统计人口与实际人口有出

入,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往往与赋税徭役征发有关,两宋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政府对社会

的控制趋于松弛,因此 B 选项应为正确答案。A 选项汉唐时期更为稳定的表述不准确,汉

末与唐朝中后期也面临战乱与社会动荡,故排除;C 选项基层管理混乱统计夸大也表述不严

谨,D 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宋朝的确积贫积弱,但是总体人口是不断增加的。

5.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解释能力。材料反映出明朝时期松江地区的变化,通过对

比不难发现明朝时期松江地区税粮增加,而且主要依靠纺织工业的收入,很显然赋税征发与

这一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联系紧密,这就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选 B。材料中的现象不

是专门针对商人的,不能体现增加商人负担,A 选项错误;手工业发展不代表制约农业,两

者没有必然联系,C 选项错误;松江地区赋税越来越依赖手工业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从而

减弱人身依附关系,强化表述不准确,D 选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唯物史观。材料反映出清朝前中期思想文化发展,材料中关键信息“反

对形式主义”、“主张创新”、抒写诗人自己的“真性情”,都体现了诗人追求个性思想,因此

C 选项应为正确答案。A 选项远超唐宋不符合史实,从材料中也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故排除;

B 选项理学趋于瓦解表述不准确,这一时期理学仍然居统治地位,故排除。D 选项社会剧烈

动荡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现实,这一时期仍然处于“康乾盛世”,故排除。

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时期对外交往的变化。从“五口通商大臣”到总理衙门再到外务

部,机构设置越来越专业化,体现了中国外交趋于近代化,当然也反映出晚清外交半殖民地

化,因此 C 选项表述符合题意。A 选项维新思想材料不能体现,维新思想影响主要是甲午

战后,时间上也不符合,故排除。B 选项外交关系实现平等与事实不符,中国近代外交长期

处于不平等状态,故排除。D 选项半封建化表述与材料主旨大意不符,近代中国外交机构设

置往往与半殖民地化有关,故排除。

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末民初经济发展,通过提取材料信息,动力棉织机、动力毛织机可

知这一时期机器工业取得了发展,进而得出结论中国近代工业进程加快,故选 D 选项;A

选项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与材料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时间不符,故排除;B 选项

具有较大迷惑性,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是否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考察概念理解,讲

解时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民族工业的区别;C 选项新的投资方向表达的是

社会上的看法,与材料主旨大意不符,故排除。

9.【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漫画解读提取信息的能力,从图片民众的力量指向帝国主义

等信息,结合材料中提及到 1926 等时空信息,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为 D 选项;A 选项推动了

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与时间不符合,革命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 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故排除;B 选项阶级矛盾与漫画中指向的帝国主义不符合,漫画主要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

需求,体现的是民族矛盾,故排除;C 选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是 1919 年五四运动

的爆发,与材料中的 1926 年时间不符合,故排除。

10.【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期经济的发展,提取材料时间段对应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到 1956

年,这一阶段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留学海外的广大学子热情踊跃的回国

参与建设,一大批人才的返回进而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推知要求学生理解材料现象与选

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 选项;A 选项表达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不符合

阶段特征,故排除,从逻辑上来说也不太适合;C 选项爱国可以体现,但创业的表述不严谨,

故排除;D 选项“双百方针”的提出是 1956 年初,与材料中的 1949-1956 时间段不符合,

故排除。

1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相关史实,材料主旨突出强调

对粮食流通体制的转变,尤其凸显市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答案选 C 选项;A 选项农

村经济体制改革启动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 年小岗村就迈出了第一步,时间不对;B 选项

不符合史实,排除;D 选项民生问题表述过于宽泛,与材料主旨大意不符合,故排除。

1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古时期西欧的政治特征,对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教材掌握程度的

要求较高,从材料关键信息“践履协议”可知,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是互有义务,履行契约

的,因此选 A 选项;B 选项等级森严上下有别表述没有大问题,但是不符合材料主旨大意,

有一定的迷惑性,故排除;C 选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不符合史实,西欧封君封臣制度是以土

地为纽带的,与西周分封制不同,故排除;D 选项相互尊重永不背叛表述不符合史实也不符

合材料主旨大意,故排除。

1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从材料展示的近代以来颁布的一系

列法律可以看出王位继承权受到议会的限制,结合所学知识 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后,

议会逐渐成为权力的中心,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开始确立不符合史实,早在中世纪

就已经有了王在法下的传统;C 选项表述正确,但不能完整体现材料主旨,材料第二部分突

出的是对王位继承的限制,故排除;D 选项排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

1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战争与维也纳体系的构建,这一体系下利益争夺激烈,需要学

生对近代国际政治有深刻的理解,试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调动所学,材料主要有效信

息有“1814 年”、“奥地利”、“因分赃而争吵”,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维也纳体系下各国之

间的矛盾引起的,因而选择 D 选项;A 选项民族意识的觉醒往往与民族解放斗争有关,材料

中提到的“分赃”就指明了材料主旨大意,两者并不匹配,故排除;B 选项表述解放了思想

与因分赃而争吵之间没有必然逻辑关系,故排除;C 选项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工业革命前,

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1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通过表格数据梳理,选出正确

选项,为降低难度,表格给出了参照国家俄国 1870 年到 1913 年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世界

贸易占比一般能够反映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这一时期经

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英国,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地位在下降,法国同样地位下降,而美

国和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后起之秀,地位在逐步上升因此甲是英国,乙是美国,丙是德国、

丁是法国,因此答案选择 B 选项,其他选项不准确。

16.【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材料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

的作用日益增强,因此本题选择 A;B 选项表述不完整,不能从全局反映题目主旨大意,故

排除;C 选项不能完整反映题意,故排除;D 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新的国际秩序尚未确立,

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参考答案】

(1)孔子民生思想:使人民生活富足的情况下要加强对人民的教化;

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主张以德治民,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一点 2 分,任答两点 4 分)

产生背景:政治上: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各国变法改革;

经济上:井田制趋于崩溃瓦解,铁牛犁耕出现,生产力进步,封建土地私有

制出现 思想上:学在官府局面打破,私学兴起,士阶层发展壮大,思想活跃(一点

2 分,三点 6 分)

(2)孙中山的主张: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满足人民的衣食住行的需求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社会革命

强调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棉纺织业等(一点 2 分,3 点 6 分)

(3)中国共产党措施:农业上:1950 年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

解放区实施土地改革;

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

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先进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及

财政经济的统一。

颁布系列法律法规,奠定了民生法律基础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一点 2 分,三点 6 分)

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逐步实

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粮食产量增加;

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

民的信任;

到 1952 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稳定(一点 2 分,任意两点 3 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历史上为解决民生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是一个综合试题,

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试题通过创设三段情境,引

导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民生无小事,通

过题目,也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当下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解决措施都有哪些。通过

本题的考查,也是引导我们2025届复习备考,要发挥历史学科的“立德树人”的功能,为

国育才、为党育人。

18. 【参考答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