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湛江市上进联考高三10月调研-历史试题+答案

2024-11-04·10页·1.2 M

绝密启用前

湛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卷共 6 页,20 小题,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时期,关于“人禽之辨”,晏子认为“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墨子则认为“故唯使(禽

兽)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织纴,衣食之财固已具矣。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

生。”二人观点( )

A.以有无德性作为区分点 B.蕴含了人文精神

C.旨在维系君主专制制度 D.脱胎于小农经济

2.据先秦《仪礼》载,“中”为漆木材质,在虎、鹿等兽形器座背上凿洞或立圆圈以盛放算筹。但目前出土

的汉代“中”多为青铜、玉质,常有翼兽、羽人等形象(如图),部分还设有可悬挂编磬的架子。这反映了

( )

A.思想观念影响礼器形制 B.礼乐制度在汉代盛行

C.汉代民间艺术繁荣发展 D.文献史料的记载有误

3.北魏统一北方后,诸多百姓返回故土,但因离乡日久,土地、房产所属权认定困难,争端不断。鉴于此,

汉臣李安世上书孝文帝,提出“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属今主”的主张,推动国家重新丈量土

地。该主张( )

A.导致“田制不立” B.催生“大索貌阅”

C.制止“地权侵吞” D.助推“均给田地”

4.“黑石号”是一艘 9 世纪时往来于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商船,该船满载货物却不幸沉没,1998 年在印度尼

西亚海域被打捞出水。下列考古发现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考古发现 结论

打捞物品多达 6 万余件,其中 95%是中国陶瓷器,并以长沙窑 长沙是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站

A

瓷器居多,达 55000 余件 点

发现的若干件提梁壶、金银带把杯、方形金盘在中原地区少有 国内手工业为适应阿拉伯市场需

B

见到,仅在内蒙古墓中有类似器物出土 求而调整了产品样式

发现一面本应为贡品的铜镜——江心镜,以及刻有“盈”(指大 为探讨朝贡体系与海上贸易的潜

C

盈内库)、“进奉”字样的彩陶器 在关联提供了线索

发现 3 件完好无损的青花瓷盘,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花

D 唐朝青花瓷技术已臻于成熟

瓷,纹样与扬州发现的青花瓷残件近似

A.A B.B C.C D.D

5.南宋笔记《都城纪胜》中记载的杂剧“大抵全以故事世务为滑稽,本是鉴戒,或隐为谏诤也”,而宋末元

初《武林旧事》的官本杂剧段数中,则倾向于描述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婚恋、神话故事。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戏曲艺术承载着教化的功能 B.繁荣盛世促进士族阶层的崛起

C.南宋时期高雅文学走向消亡 D.局势变迁影响艺术题材的选取

6.清代徽商董延思所在村庄与邻村河道连界,由于互争水利结下世仇,时有斗殴发生。董延思“恐多不测,

于是百费周旋,合立议墨,界至分明,永杜争端,其后同邑果有因此而倾产伤命者,群服先生少年而有长者

之风”。其后“每有争讼,不之官而之先生,片言立决”。这反映了清代( )

A.乡村治理观念发生转变 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升

C.村民法治意识得到提高 D.基层管理模式的创新

7.1901 年 3 月,军机处电谕全国各省筹款,“将一切可省之费,极力裁节,至地丁、漕折、盐课、厘金等

项,更当剔除中饱,涓滴归公”,其中广东、四川被摊派的筹款份额最多。该谕令的颁布是由于清政府

( )

A.正因义和团运动而焦头烂额 B.意图筹备资金镇压革命运动

C.欲清算“东南互保”涉及省份 D.需解决数目庞大的战争赔款

8.土地革命时期苏区流行的歌谣题材大多源于农民的现实生活,如“汗水洗身泪洗面”“磨盘底下榨黄连”

“身上无衣心也冷,鞋子着到大后跟,帽子开花裤打格,棉袄烂成猪脚筋”。共产党推动这些歌谣的广泛传播

旨在( )

A.揭露农民备受剥削的现实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鼓舞农民参与革命的斗志

9.1951 年 5 月,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实施通过对中国禁运的决议》,胁迫各国参照美国货单,对中国

禁运 1700 余种物资。到 1952 年,中国同英、法等国的贸易数量较历史最高时期已减少 90%以上,同亚洲和

美洲各国的贸易关系亦遭遇了许多困难。这客观上( )

A.促使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建设国家 B.有助肃清中国经济的封建残余

C.加速中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 D.催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0.1979 年 3 月底,深圳引入香港港华电子投资建设光明电子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合资企业(康

佳集团的前身),1979 年 7 月 8 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一情况说明

( )

A.深圳已经成为特区开放窗口 B.对外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

C.民营经济逐渐超过国有经济 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开放

11.1983 年,劳动人事部与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出台政策,同意特定的企业对单位内暂不需要的富余职工,

准其离开单位,暂停支付其工资,但保留其公职,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其自谋职业,到期后可选择回原单位继

续工作。这一政策主要是为了( )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C.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D.激发社会经济活力

12.据载,波斯国王向沿海居民征收白银,向内陆居民征收燃料、药物、羊毛、牲畜等。此外,大流士在营

造苏萨和波斯波利斯时,所需物资如雪松、柚木、青金石等大都由各行省贡奉。据此可知,波斯帝国( )

A.御道和邮驿体系比较完备 B.向各地区征收较重的赋税

C.国王是国家政权最高主宰 D.推动欧洲进入希腊化时代

13.18 世纪,捏练机及机械压力机使通心粉逐渐降级为普通食物。19 世纪,养殖业的进步让产量大增的牡蛎

从贵族盘里“最精致的海味”成为无产阶级口中之食;随后小麦丰富的供应使精白面粉不再昂贵,白面包失

去奢侈品的地位,进入工人的餐盘。这一现象说明( )

A.工业革命促进阶层流动 B.物种交流加速社会转型

C.技术革新推动餐桌革命 D.机器生产提高工人地位

14.1921 年,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从政治角度重新论述工农关系,认为必须对这一关系作补

充考察和修正。列宁还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是曲折向前的,而俄共(布)九大做出“直线前进”的决策却

忽略了这一原则。此后,苏俄( )

A.开启工业化进程 B.通过市场机制巩固工农联盟

C.取消新经济政策 D.集中人力物力取得战争胜利

15.1935 年 10 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 年 7 月,西班牙因佛朗哥叛乱而爆发内战。美国国会前后

出台三个中立法,禁止向埃意双方与西班牙内战双方提供武器。然而,意大利通过德国转手得到美国武器,

而德、意作为“中立国”也从美国购买武器武装佛朗哥叛乱。这体现了美国( )

A.违反了三权分立原则 B.背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实质上实行绥靖政策 D.试图改变自由放任政策

16.1999 年 9 月,非洲统一组织召开第四届特别首脑会议。43 个与会国家领导人强烈要求加快执行《关于建

立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尽快建立非洲中央银行、非洲货币联盟、非洲法院以及泛非会议。据此可知,非洲

( )

A.经济共同体建设成效显著 B.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 D.逐步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汉文明”以“汉”冠之,其主体人群必然与汉有关。汉承秦域,同样继承了秦人的集权政治

与大一统理念,两汉在经营秦朝疆域的基础上向周边拓展,以新儒家文化为内核的汉文明逐渐影响了周边地

区。历经两汉四百余年的发展,汉朝以及其后的人民高度认同这一时期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摘编自徐卫民、苗凌毅《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材料二 经过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隋朝的短暂统一,到唐朝建立,中华文明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和

新挑战。唐朝奉行开放包容国策,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盛世光华如期到来,京师长安成为人人向往、世

界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唐文明的辉煌灿烂,堪称中华文明发展长河中的高光时段,并成为与世界其他文明

交流互鉴的重要时期。

——摘编自拜根兴《开放包容是唐文明发展强化的突出特征》

材料三 多元文化的深入融合及其对中华文明牢固凝聚的促进作用,在统一王朝建立之后表现得尤为明

显。秦至汉初完成了对六国文化的多元一统,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新增加的河西走廊、岭南、朔方等地,

在保留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很快就融汇到中华文明之中。此后的朝代,无论是农耕文化占据主导,还是游牧

文化进入中原,最终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摘编自郑威《九州岛岛共贯、向内凝聚: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历史地理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明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文明开放包容的表现。(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的原因。(6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智利拥有大量高品位的硝石矿藏,适逢 19 世纪欧美农业发展引发了对天然硝石的大量需求的机

遇,加上智利政府硝石政策的运用得当,使得智利的硝石业成为智利经济的发动机。在 20 世纪初,凡到过智

利首都圣地亚哥的外国游客,都赞赏这里的市容整洁、经济繁荣和文明进步。智利主要的大城市都有了电

灯、电话、有轨电车、有覆盖的下水道、铺筑的马路。工业化和城市化增加了商人、银行家、企业家、工程

师、教师和政府官员。1918 年工业调查显示,小规模工厂的数量为 4661 家,资本总投资为 984.8 万比绍。

而规模较大的工厂共有 2820 家,平均每家的雇工人数为 25 人,资本总投资达到 6.26 亿比绍。

——摘编自韩琦、胡慧芳《智利硝石业的发展与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 20 世纪初,随着工业化迅猛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激增,智利硝石开始作为一种优质肥料与火药

原料销往全球。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较早得到拉丁美洲国家的外交承认,为中国与智利的硝石贸易提供了

前提条件,使智利硝石得以入华销售。中国航运企业在拉美侨商的协助下,开辟了途径南太平洋的中拉海上

直航新航路。智利政府多次派员来华推销硝石并有所起色,中国外交与工商界人士也为硝石能提高我国农业

产量而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吕天石《肥料、火药与中拉新航路开辟:民国时期中国智利硝石贸易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硝石业给智利当地带来的影响。(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初中国智利硝石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6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史学界出现一股强大的潮流,即历史研究的“跨国转向”,并导致跨

国史的兴起。跨国史研究的是跨越领土疆界的人类经历,包括人员、思想、信息、资本、物质、制度的流动

和联系。实际上,欧洲历史上有非常多的跨国现象,如启蒙运动、工业化、殖民主义、社会主义、福利国家

和反犹主义,这些现象无法单纯地从地方的、国家的视角来理解,而需要置于跨国视野中考察。欧洲各国也

拥有很多“共同的历史”,如拿破仑战争、1848 年革命、一战、二战、欧洲一体化进程、1968 年学生运动

等,跨国史视角无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些经历。

——摘编自王立新《跨国史的兴起与 20 世纪世界史的重新书写》

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从跨国史视角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

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扫

除各种障碍,源源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届三

中全会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角度,从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的角度,进一步系统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

内涵和实践要求。

——摘编自周丹《坚持用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

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

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摘编自陈金龙、李丹《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方式》

(1)就材料一所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进行论述。(要求:论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要性。(6 分)

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C

17.【答案】(1)特点:文明的主体人群是汉人;具有继承性,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影响范围

广;文明认同度高,具有凝聚力;发展时间长。(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两点即可)

(2)表现:继承并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调制;对外经济交流频繁,丝绸之路繁盛;三教并行,儒、

佛、道思想进一步发展;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包容吸收异域文化;文学、书

法、艺术风格多元;唐都长安是国际大都会。(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两点即可)

(3)原因:新的统一王朝对前朝文明的继承发展;人民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各地区多元文化交融促进了中

华文明的凝聚力;中国古代统一王朝对中华文明的统治不断巩固;中华文明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每点 2 分,

共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18.【答案】(1)影响:推动了智利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改善城市面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改变了智利

当地的社会结构和职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智利本土产业发展。(每点 2 分,

共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2)有利因素:20 世纪初全球工业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民国政府与拉美国家的外交关系良好;近代中国

航运业与直销航路的发展;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智利来华推销员与中国工商业界人士的推动等。

(每点 2 分,共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19.【答案】示例一(12 分)

观点:工业革命的兴起、发展和影响应从全球的角度进行研究。

论述:工业革命最先兴起于英国,但不局限于英国,除了英国本土的政治制度优势、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

外,英国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海外殖民地也是其工业化兴起的重要基础。工业革命的兴起以英国为中心,逐步

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法国、德国、美国相继开启了工业化变革,一场生产力大变革从欧洲扩展到全球。工

业革命后,世界多个国家纷纷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中来,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亚非拉美大量国家成为殖民地,

成为工业化国家的原料掠夺地和商品倾销地。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兴起于英国,并逐步成为影响世界各国发展进程的历史性事件。

示例二(12 分)

观点:启蒙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具有跨国性。

论述:启蒙运动并非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具有跨国性的起源与发展。它最初在英国兴起,随后迅速

扩展到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多个欧洲国家,甚至对北美殖民地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跨国性的发

展,使得启蒙运动的思想和观念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和交流,从而推动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思想解

放和进步。

在启蒙运动期间,各国思想家之间的跨国思想交流与碰撞成为推动启蒙运动发展的重要动力。他们通过书

信、著作、演讲等方式,分享各自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同时也对彼此的观点进行批判和反思。这种跨国

思想交流不仅促进了启蒙思想的深化和发展,也推动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尽管启蒙运动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但各国思想家在思想主题和目标上却存在着广泛

的共识。他们共同倡导理性主义、科学精神、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等思想观念,致力于批判封建专制、宗教

迷信和愚昧无知,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共同的思想主题与目标,使得启蒙运动成为一场跨

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

综上所述,从跨国史视角理解启蒙运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的起源、发展、影响和意

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历史借鉴。

示例三(12 分)

观点:二战后西方经济和世界贸易的大规模增长得益于世界资源的跨国流动。

论述:二战后,为了重建国际经济秩序,西方主要国家在美国的倡议下,于 1944 年在布雷顿森林公园召开了

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美元与黄金

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这一体系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

融机构进行管理和协调,为战后国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稳定汇率、提

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人员、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流动。固定汇率制度

降低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使得跨国交易更加便捷和可预测。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等国际金融机构为成员国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和援助,帮助它们克服国际收支困难,促进了国际资本和商

品的自由流动。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稳定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等措施为跨国流动提供了有力

保障,而跨国公司则通过全球化布局、资源整合和配置等方式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这些都为

二战后西方经济腾飞奠定基础。

【评分细则】

(1)提出观点:(2 分)

没有观点或不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观点不得分。

根据材料,概括提出的观点合适准确者得 2 分,余者酌情给分。

(2)论述:(8 分)

能准确全面论述,分析正确合理,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论据者得 6 分,余者酌情给分。

论述、分析充分,逻辑清楚、文字通顺,得 2 分,但论述不得超过 8 分。

论述内容不足两行者,只能得到 1~2 分。

(3)总结:(2 分)

能科学概括论述的内容,结论正确合理者得 2 分,余者酌情给分。

没有总结、提升,或者总结内容与论述无关者,不得分。

(4)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依据,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亦可同等赋分。

20.【答案】(1)示例

论题: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的过程中需不断完善各方面机制。(2 分)

论述:在经济发展方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教育方面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

国战略,在民主法治方面不断完善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在外交方面,坚持走和平发展

道路,和不同国家合作共赢,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 分)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正不断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 分)

(2)必要性:为了破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和摒弃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弊端和负面影响,必须坚持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途径,能为人类社会提供中国方案,避免走殖民扩张的老路;要

实现共同富裕,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推进经济发展、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的同时,注重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每点

2 分,共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2025 届湛江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D C D A D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D A C B C C

17.【答案】(1)特点:文明的主体人群是汉人;具有继承性,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影响范围广;

文明认 同度高,具有凝聚力;发展时间长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 。(每点2 分,共4 分,任答两点即可)

(2)表现:继承并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调制;对外经济交流频繁,丝绸之路繁盛;三教并行,儒、佛、道

思想 进一步发展;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政策;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包容吸收异域文化;文学、书法、艺术

风格多 元;唐都长安是国际大都会 。(每点2 分,共4 分,任答两点即可)

(3)原因:新的统一王朝对前朝文明的继承发展, 对中华文明的统治不断巩固;人民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各

地区多元文化交融促进了中华文 明的凝聚力; 中华文明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东亚大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 (

每点 2 分,共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18.【答案】(1)影响:推动了智利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改善城市面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改变了智利当

地的社 会结构和职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智利本土产业发展 。(每点 2 分,共 6

分,任答 三点即可)

(2)有利因素:20 世纪初全球工业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 民国政府与拉美国家的外交关系良好;近代中国航

运 业与直销航路的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智利来华推销员与中国工商业界人士的推动等 。 ( 每

点2 分,共6 分,任答三点即可)

19.【答案】示例一(12 分)

观点:工业革命的兴起、发展和影响应从全球的角度进行研究。

论述:工业革命最先兴起于英国,但不局限于英国, 除了英国本土的政治制度优势、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外,

英国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海外殖民地也是其工业化兴起的重要基础 。工业革命的兴起以英国为中心,逐步扩展 到

欧洲其他国家,法国、德国、美国相继开启了工业化变革,一场生产力大变革从欧洲扩展到全球 。工业革命 后,

世界多个国家纷纷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中来,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亚非拉美大量国家成为殖民地,成为工业化 国

家的原料掠夺地和商品倾销地。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兴起于英国,并逐步成为影响世界各国发展进程的历史性事件。

示例二(12 分)

观点:启蒙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具有跨国性。

论述:启蒙运动并非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具有跨国性的起源与发展。它最初在英国兴起,随后迅速扩展到

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多个欧洲国家,甚至对北美殖民地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跨国性的发展,使得启蒙运

动的思想和观念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和交流,从而推动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思想解放和进步。

在启蒙运动期间,各国思想家之间的跨国思想交流与碰撞成为推动启蒙运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他们通过 书信、

著作、演讲等方式,分享各自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 同时也对彼此的观点进行批判和反思 。这种跨国思 想交流

不仅促进了启蒙思想的深化和发展,也推动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高三历史 第 1 页(共3 页)】

尽管启蒙运动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但各国思想家在思想主题和目标上却存在着 广泛的

共识 。他们共同倡导理性主义、科学精神、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等思想观念,致力于批判封建专制、宗教 迷信和

愚昧无知,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这种共同的思想主题与目标,使得启蒙运动成为一场跨国 性的思

想解放运动。

综上所述,从跨国史视角理解启蒙运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的起源、发展、影响和意义,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历史借鉴。

示例三(12 分)

观点:二战后西方经济和世界贸易的大规模增长得益于世界资源的跨国流动。

论述:二战后,为了重建国际经济秩序,西方主要国家在美国的倡议下,于 1944 年在布雷顿森林公园召开了

国 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该体系的核心是美元与黄金

挂 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这一体系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

机 构进行管理和协调,为战后国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稳定汇率、提供国际

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人员、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流动 。 固定汇率制度降低了国际 贸

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使得跨国交易更加便捷和可预测 。同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 构

为成员国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和援助,帮助它们克服国际收支困难,促进了国际资本和商品的自由流动。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稳定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等措施为跨国流动提供了有 力

保障,而跨国公司则通过全球化布局、资源整合和配置等方式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这些都为 二

战后西方经济腾飞奠定基础。

【评分细则】

(1)提出观点:(2 分)

没有观点或不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观点不得分。

根据材料,概括提出的观点合适准确者得2 分,余者酌情给分。

(2)论述:(8 分)

能准确全面论述,分析正确合理,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论据者得6 分,余者酌情给分。

论述、分析充分,逻辑清楚、文字通顺,得2 分,但论述不得超过 8 分。

论述内容不足两行者,只能得到 1 ~2 分。

(3)总结:(2 分)

能科学概括论述的内容,结论正确合理者得2 分,余者酌情给分。

没有总结、提升,或者总结内容与论述无关者,不得分。

(4)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依据,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亦可同等赋分。

20.【答案】(1)示例

论题: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的过程中需不断完善各方面机制 。(2 分)

论述:在经济发展方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在教育方面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战略,在民主法治方面不断完善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在外交方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不同国家合作共赢,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 分)

综上所述, 中国共产党正不断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 分)

(2)必要性:为了破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和摒弃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弊端和负面影响,必须坚持探索

中 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途径,才能为人类社会提供中国方案,避免走殖民扩张的老路;要

【高三历史 第 2 页(共3 页)】

实现共同富裕,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协调 发展的现代化,在推进经济发展、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的同时,注重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 ( 每点 2 分,

共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高三历史 第 3 页(共3 页)】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