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试 题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 卷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赎刑是我国古代法律规定的犯人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的制度。这项制度产生于西
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 礼乐制度的破坏 B. 社会经济的发展
C. 君主集权的强化 D. 耕战思想的萌生
2.春秋战国时期,游侠作为士阶层中尚武的特殊社会力量,活跃在社会的诸多领域。
司马迁认为“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而班固认为其
“下逾上,贱凌贵”、“以匹夫之细,窃生杀之权,其罪以不容于诛”。造成这种评价差
异的主要原因是
A. 主流思想的演变 B. 个人旨趣的区别
C. 学术观点的分歧 D. 生活态度的不同
3.下表为山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据表中信息推测,甲处最可能是
时期 古建筑 古墓葬 古遗址 石窟寺及石刻
甲 0 8 5 10
乙 157 0 1
丙 17 1 4 2
丁 246 3 2 2
A. 史 前 B. 先 秦 C. 魏晋南北朝 D. 明 清
高三历史 第1页(共8页)
4.图1为唐朝岭南道怀集百姓在缴纳庸调时,由地方官折纳成银饼上交朝廷。图1可
以用来说明当时
“庸调银拾两”
校重量所加 “怀集县”:今广东怀集县
的补疤 “开(元)十(年)”(722)
“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
友匠高童”
图1怀集庸调银饼
A. 政府力图缓解安史之乱后的财政危机
B.赋税征收的手段具有灵活性
C. 税收制度强化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5.“特奏名”制度,指的是政府对科考多次落第者,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北宋
实行“特奏名”,对于河北、河东、陕西三路士人特别优待。北宋政府此举旨在
A. 应对政权的外部压力 B. 规范官员选拔的程序
C. 体现重文轻武的国策 D. 解决冗官冗兵的弊端
6.明初规定地方主要官员的更调之制是“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嘉靖四年,规定省级
官员“就于本省及附近省份转迁,不必骤更数易,以致奔走废事”。这项规定的变化
有利于
A. 推动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B. 压制地方的割据力量
C. 提升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D. 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7.中法战争期间,总理衙门照会各国公使“法兵业已开衅,按照公法,各国商人不得私
济法船,各国在中国境内电报公司不得用暗码代法传报”。经此照会后,除日本外,
其他中立国对法国军舰的接济大大减少了。这说明当时
A. 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B. 近代外交观念已影响到中国
C. 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D. 日本想乘机对中国发动侵略
高三历史第2页(共8页)
8.下图为湖南湘乡县的祠堂修建数量曲线图。曲线甲处反映出
1950(年)
军功家族祠堂数
m 一般家族祠堂数
图2样本家族祠堂数量分析图
A. 社会习俗的改良 B. 基层治理的完善
C. 社会经济的发展 D. 汉族官僚的崛起
9.自1935年末,蒋介石指示驻苏武官邓文仪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接触后,南京国
民党方面曾通过多条渠道和中共联系。蒋介石与国民党方面对中共政策的调整说
明了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C. 苏联支持国共两党进行和谈 D. 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不得人心
10.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指示,“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与议会的斗
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要求全党学习合法的和议会斗争。该指示发出
的时间最有可能在
A.1924.01—1927.07之间 B.1937.07—1941.01之间
C.1945.10—1946.06之间 D.1949.01—1949.04之间
11.毛泽东指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
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这表明在当时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中
A. 急需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凸显
C.“苏联模式”受到普遍质疑 D. 产生了“以苏为鉴”的认识
12.在《八一七公报》中,美国政府承诺:“它不寻求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
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及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
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但是其依
然坚持长期对台军售。下表为美国对台军售额统计表(亿美元)。
高三历史第3页(共8页)
美国对台军售额统计表(亿美元)-450 s
注:数据源自美国国会研究处研究员简淑贤著《台湾:1990年以来主要美国对
台军售》和中国国防大学孙凤刚著《1979—2000年美国对台军售清单》,并在此基础
上作了归纳、总结。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
A.美国对中国的军事优势得到维系 B.“九二共识”在台湾受到巨大冲击
C. 对台军售成为遏制中国的主要手段 D. 增加了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难度
13.下图为1960—2020年邻国来华移民存量图。图示中的存量变化反映出
%
(
出
) ( 万人 存量
A. 改革开放事业呈蓬勃发展之势 B. 国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全球化
C.“一带一路”战略获得邻国的认可 D. 党对内外形势的判断和应对有调整
14.罗马法规定“海运借款契约却是以这样的方式订立的:只有船在约定时间内平安
返回,债权人才能请求偿还借款。如果条件未成就,那么,借款契约也就不存在
了。”由此可见,在处理借款契约产生民事诉讼案件时,罗马法
A.考虑“不可抗拒力”的因素 B.特别倾向于保护债务人的权益
C. 限制了奴隶主解释法律的权力 D. 有利于形成公平的契约关系
15.《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
。又将这些国家描述为“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据此可推知
A.当地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B.中华文化开始传入当地
C. 安息继承发展了波斯文化 D. 西汉与安息关系很密切
高三历史第4页(共8页)
16.13世纪蒙古大军西征中断了基辅罗斯的发展进程。东北罗斯处于蒙古大汗的统
辖下,沦为金帐汗国的属国,并逐渐演变成俄罗斯民族。西南部罗斯因地处偏远
(称为边陲之地——“乌克兰”这一词汇的原意),蒙 古大汗鞭 长莫及, 走上了与东
北罗斯完全不同的发 展道路。这可以 用来说明
A.蒙古西征引发了民 族大迁徙 B.俄罗斯人深 受蒙古 文化的 影响
C.俄乌两大民族“同源 异 流 ” D.俄乌两国 的历史宿 怨由来 已久
第 卷
本卷共4大题,其中17 题14分,18题1 2分,19题14分, 20题12 分,共5 2分。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14分)
前中期工商业 城市的典型代表
材料一苏州作为清代 ,经济发 达、人 口众多,存在
一定程度的自治。诸如,商人违反会规时,首先要在会馆、公所内部进行
处罚,惩罚方式主要有财产和名誉方面的处罚。苏州小木业公所规定,对
于不交行规钱私自开业者,依照行规加倍处罚。当内部处罚没有达成目
的时,一般会“禀官究治”。政府实行“废除匠籍”“禁止行户当官应差”等
政策,使得行会组织方式由原来的“编审行役制”向“会馆、公所制”转变。
苏州地区完成这一转变的时间是在16—18世纪之间。在清代前中期,苏
州民间慈善组织众多,有普济堂、育婴堂、恤嫠会、清节堂、义塾、惜字会等
团体。这些慈善组织在苏州的社会保障中起着巨大作用。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苏州潮州会馆的碑记中有姚姓“客长”的署名,此“客长”当是外
地商人的代表,可以用来管束客籍商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重建渡
僧桥碑记》记载了布商程允隆等捐白金于县,兴修渡僧桥之事。
摘编自周执前《清代前中期的城市自治——以苏州的考察为例》
材料二 1.确认市民的身份自由。确认市民的身份自由,是特许状的最基本内
容,特许状确认市民的身份自由,使中世纪英国城市市民的身份和地位
得到了法律上的保证与认可。2.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为市民提供个人
的法律安全保证,反对任意的封建管辖权。3.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
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6.确认城市享有独立的司法审判权。7.明确
城市享有一定的政治和行政管理权。某些特许状,授予市民选举城市官
员的权利。
——摘编自栾爽刘旺洪《论英国城市自治与近代宪政制度
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
高三历史第5页(共8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前中期苏州的民间组织承担的城市管
理职能及其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中世纪的城市自治与清代前中期苏
州城市自治存在的差异。(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902年梁启超就晚清知识界思想认知变化的情形作过精彩的描述:
二十年前,闻西学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变法者起,则不骇西学而骇变法矣;
十年以前,闻变法而骇者比比然也(王安石变法,为世诟病,数百年来,变法二字,
为一极不美之名词。若于十年前在京师尤习闻此言,今则消灭久矣1 ),及言民权者
起,则不骇变法而骇民权矣;一二年前,闻民权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革命者起,则
不骇民权而骇革命矣。今日我国学界之思潮,大抵不骇革命者,千而得一焉;骇革
命不骇民权者,百而得一焉,若骇变法、骇西学者,殆几绝矣。
梁启超《敬告周业诸君》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晚清知识界思想认知的变化”的关系,自拟
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
高三历史第6页(共8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1934年10月10日至14日,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在天津体育场(符合国
际标准)举行,参会的有华北和东北的14个省级单位,男女运动员共千余人。
参加开幕式的有华北军政官员,以及英美意日德等各国领事。开幕式
中,当流亡北平的东北代表队均着白上衣,黑长裤(寓意白山黑水)步入会场
时,南开等学校的青年学生组成了“收复失地”、“还我山河”、“尚武精神”等
巨幅图案。现场观众,情绪高涨。转天,日本向南京外交部提出抗议,南京
政府让主办方约束学生。
运动会中的国术(武术)比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次运动会打破全国
纪录者四项,以中级女子两组较佳。运动会特别加设“精神锦标”这一项,在
此激励下,此届华北运动会的秩序状况颇佳,记者评价说“这次大会庄严的
纪律、肃静的秩序,能给与我们无穷的希望与崇敬,蕴蓄着相当的力量。这
是我们这次大会的真正成绩”。
这次华北运动会的举办,以地方说,则在残破凋敝的河北省,以时日说则在
国难严重程度日深的二十三年,而尤在这国难中的国庆日,凡此皆可见当事者
之“用意深长”。
杨明、邹灿《体育与救国: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述评》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此次运动会在塑造时代精神方面的意义。(6分)
高三历史第7页(共8页)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下面表格为古代闪米特人迁徙、分布、演变的情况。
主支 分支 年代 分布 民族
北支 前 3 2 0 0 ~ 1 年 两河流域 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
阿摩里特人、迦南人、乌加里
前2000年前 巴勒斯坦、叙利 特人
北中支 亚、美索不达米
亚北部 腓尼基人、犹太人、阿拉米
前2000年后
人、莫阿比特人、亚奥迪人
前2000前1000
西支 南中支 年 阿拉伯半岛 统一称为阿拉伯人
阿拉伯半岛 马闪人、萨巴人、卡塔班人、
公元700年前 南部 哈德拉人
南支
越过红海到
公元700年前 非洲 埃塞俄比亚闪米特各族
材料二
公元300年前后阿拉伯人来到雅特里布,接受了犹太人的统治,与犹
太人形成邻居关系或同盟关系……犹太教为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提供
思想前提。
因为麦地那犹太人的文化水平和历史意识高于阿拉伯人,也因为犹
太人在社会和政治上不愿丧失其领导地位,犹太教的教义也不允许接受
一位阿拉伯人来做救世主,因此他们极力否认穆罕默德为先知,诋毁他的
教义,讥笑穆罕默德的错误,煽起辅士与迁士的不和。
穆罕默德由团结犹太人过渡为厌恶犹太人就在情理之中。穆罕默德
召集穆斯林围攻犹太人……公元627年末,麦地那人全都皈依伊斯兰教。
——摘编自冀开运、王继青《麦地那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历史交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任意三支古代闪米特人在世界文明发展史
中的贡献。(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关系,并指出二者
政治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6分)
高三历史第8页(共8页)
吕梁市 2024—2025 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B A C B A C B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C D D D A A C
1.答案 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在各国的司法实践,
大量使用“赎刑”。A 错误,礼乐制度的多表现在贵族在地位与财富继承的差异。C 错误,此
题中未体现君主权力的扩展,而是国家治理政策的变化。D 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
2.答案 A。解析:司马迁生活中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正在形成,而班固所处的东
汉,儒学深刻影响了其历史研究。BD 属于次要原因。C 是表象,不是原因。
3.答案 C。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故石窟石刻艺术数量极多。不选 A、B,佛教尚未传入。D
错误,明清流传于世的古建筑较多。
4.答案 B。解析:将租庸由实物折合成白银,可以减少运输难度,体现了赋税征收方式
的灵活。A 错误,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开始。错误,租庸制度,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生控制。D
岭南指的是两广地区,江南一般指的是太湖流域。
5.答案 A。解析:河北、河东、山西三路,地处北宋与辽、西夏的边界。当地民心的向
北影响边界安全。“特奏名”制度照顾当地士人,增强了其对北宋政权的认同,不易“投敌”,
这样就减轻北宋政权的外部压力。B 错误,“特奏名”制度不是为了规范官员选拔制度,而是
一种“特例”。D 错误,这种政策会加剧“冗官冗费:问题。C 材料没有体现。
6.答案 C。解析官员回避制度,可以限制地方实力或结党营私,但是古代交通通讯条件
落后,“南人官北,北人官南”,会造成地方行政效率低下。其他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7.答案 B。解析:总理衙门“照会各国公使”、“按照公法”,可以看出清政府受到国际法
和近代外交观念的影响。AC 错误,国家法对一些国家行为有一定的规范和压制作用,弱国要
积极学习和实践国家法。D 错误,本题主旨的是总理衙门的行为产生的后果。
8.答案 D。解析:湘军官兵积极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大量获得军功,担任官员,其
死后,家族为其修建祠堂。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
9.答案 A。解析:A 选项对应的时间应为 1936 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材料中的时间是 1935
年末,排除 A 选项。1935 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这亡国灭种的危机,矛盾上升为主要
矛盾,国民党也在尝试用政治手段解决与中共的矛盾,故 B 选项正确。C 选项与 D 选项与材
料涉及的时间不符。
10.答案 C。解析:A 选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两党关系由合作走向敌对,不存在合法和
议会斗争的问题。B 选项,处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党外合作,两党的主要任务抗日,
也不存在武装斗争到议会斗争的问题。C 选项,处在争取和平民主时期,两党进行了重庆谈
判和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的方案,根据此方案,各政党都应该用这种方式解决问
题。D 选项,处于北平谈判期间,共产党已经居于优势地位,只存在国民党满足共产党要求
的问题,不存在共产党争取的问题。
11.答案 D。解析:论十大关系成文与 1956 年,当时的中国农民不存在需要调动积极性的问
题。分歧是双方的,不是单方的指出问题。苏联模式受到质疑,在当时并不是普遍现象。毛
泽东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中的问题,主要目的是汲取教训,避免中国照搬苏联模式产生
不利后果。
12.答案 D。解析:美国力图维持对中国的军事优势主要是通过发展本国军事力量,排除 A。
九二共识在台受到巨大冲击是实,主要原因是台独史观教科书洗脑和台独势力的猖獗活动。
排除 B。对台军售是手段之一,不是主要手段。排除 C。对台军售持续进行,且数量质量不减,
违背承诺,增强了台湾以武某独的决心,我国和平统一的难度增加。
13..答案 D。解析:A,B,C 三选项都是移民邻国在华移民存量变化的原因,但都是局部原因。
D 选项既涉及到左倾路线政策导致经济发展受阻,邻国在华移民存量下降,又涉及路线政策
拨乱反正导致经济发展加速,邻国在华移民存量上升。
14.答案 A。材料罗马法规定在约定的时间平安返回是履行借款契约的前提,可见考虑到了无
法履行的因素,故 A 正确。B 选项表述绝对,且不符合材料主旨。C 选项是奴隶主与奴隶和平
民的关系,与材料涉及的民事关系不符。材料设问是具体案件产生是该怎么做,而有利于形
成公平的契约关系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15.答案 A。解析:材料中“国虽颇异言, 然大同俗, 相知言。”意思是,各个国家的语言
不同,但有共同风俗,和共同使用的语言。“其人皆深眼, 多须髯, 善市贾, 争分铢”意
思是这些国家有共同经济生活(国人善于经商)。对应所处时代,结合所学可推断出当地这些
现象是希腊文化影响的结果。B 选项问题在开始。C 选项与材料涉及的主要对象不符。D 选项
虽然正确,但与材料涉及的人和事不符。
16.答案 C。解析:材料说的是蒙古西征影响了基辅罗斯民族演变而非民族的迁徙,也非文化
上影响俄罗斯排故除 A 和 B。俄乌克两大民族历史宿怨由来已久是实,但材料没交代两大民
族的恩怨,排除 D。
1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前中期苏州的民间组织承担的城市管理
职能及其作用。(8 分)
职能:城市经济管理职能;城市社会保障职能;社会治安管理和市政管理职能(4 分)
一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作用:规范市场秩序,为商人经商提供较好环境;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缓和
社会矛盾,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分担国家负担,有利于改善国计民生。(4 分)一点 2 分,答
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中世纪的城市自治与清代前中期苏州城
市自治存在的差异。(6 分)一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
差异:从自治权利的来源看:英国中世纪城市自治是市民们经过不同形式的斗争并获得胜
利,用金钱向封建领主赎买自由权的结果。清代前中期苏州的城市自治的产生是国家的提倡
和权力让渡的结果。
从自治的内容来看:英国中世纪城市在立法、司法和行政管理上享有高度自治权。清代
前中期苏州,仅仅包括市场秩序维护、救济、修路等城市管理性事务。
从自治的程度来看:英国中世纪城市自治是一种独立于封建政权的自主自治。清代前中
期苏州等城市的自治则是官府主导下的自治。
从自治组织的属性来看:英国中世纪城市自治组织是封建领主治理范围内成长起来的对
抗性力量。清代前中期苏州等城市的民间组织与官府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官治与自治之间
是一种合作关系,既分工又配合。
18.范例(仅做评分参考):
论题:时代变迁推动了晚清知识界思想认识的变化。
阐述:时代变迁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晚清时期的中国正处在一个
剧烈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时代变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深刻地影响
了晚清知识界的思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