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ABAYAEogAAABBAAQhCAQ0gCEIQkhEACagGABAIoAIBSANABAA=}#}
{#{QQABAYAEogAAABBAAQhCAQ0gCEIQkhEACagGABAIoAIBSANABAA=}#}
{#{QQABAYAEogAAABBAAQhCAQ0gCEIQkhEACagGABAIoAIBSANABAA=}#}
{#{QQABAYAEogAAABBAAQhCAQ0gCEIQkhEACagGABAIoAIBSANABAA=}#}
{#{QQABAYAEogAAABBAAQhCAQ0gCEIQkhEACagGABAIoAIBSANABAA=}#}
{#{QQABAYAEogAAABBAAQhCAQ0gCEIQkhEACagGABAIoAIBSANABAA=}#}
历史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B D A B C B C A C C A C D B
1.【答案】A
【详解】据材料“湖北省荆门市”可知是长江中游地区,据材料“农作物种
子有 1245 粒,其中包括 541 粒水稻和 638 粒水稻基盘”和测年等可确认农业生
产发展的程度,故选 A。屈家岭遗址不属于中原地区,排除 B 项;据教材《中
外历史纲要(上)》第 3 页中国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可知,屈家岭遗址不
是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排除 C 项;材料主旨是屈家岭先民稻作农业情况,与水
利系统无关,排除 D 项。
2.【答案】A
【详解】据材料,《论语》说人民富裕了,君主就不贫困,即国家富足;孟
子主张互通有无,用多余的补充不足的;韩非认为奢侈而懒惰的人会贫困,勤劳
而节俭的人会富有。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处于转型期,
孔子、孟子、韩非的主张都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现实的反映,故选 A 项。三人的
主张都未涉及强兵的目标,排除 B 项;三人的主张不能表明百家争鸣的激烈程
度,排除 C 项;孔子与孟子的主张属于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并不推
崇,排除 D 项。
3.【答案】B
【详解】据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彰显水德之始,更改了历法……衣服、
旌旗、符节都用黑色”可知,秦始皇实施的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统一文化和社会
风俗,强化中央权威,加强中央集权,故选 B 项;据材料,这些措施只是统一
文化与社会风俗的手段,强化政治威严才是目的,排除 A、D 项;据材料,这些
措施并不能直接削弱地方势力,排除 C 项。
4.【答案】D
【详解】据材料,汉初逐步废止了秦朝的重刑罚,取而代之的是劳动改造,
1
{#{QQABAYAEogAAABBAAQhCAQ0gCEIQkhEACagGABAIoAIBSANABAA=}#}
说明汉初重视民本,实行休养生息,故选 D 项;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而非
法家思想,排除 A 项;强调外儒内法是汉武帝时期的,而非汉初的,排除 B 项;
教化是教育感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非材料的本质,排除 C 项。
5.【答案】A
【详解】据材料,开元年间,唐朝政府对突厥马匹的接纳和赏赐都有明确的
规定,即有较为严格的贸易管理,但到了乾元年间,与回纥贸易规模显著扩大,
且出现了“蕃得帛无厌”的情况,说明政府对边疆贸易的控制力度有所减弱,这
种变化主要与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后政局的动荡和民族关系的变化有关,故选 A
项;据材料“蕃得帛无厌”可知,当时回纥对帛的需求不满足是因素之一,与唐
朝放宽对边疆贸易的限制无关,排除 B 项;材料记载的是唐中后期与周边少数
民族交往贸易的变化,经济互补性增强不是主要因素,排除 C 项;安史之乱加
速了边疆贸易的发展,非主要因素,排除 D 项。
6.【答案】B
【解析】据材料殿试中宋高宗问“尊祖宗家法……革当世弊政之道”,考生
王十朋规劝高宗“欲奸弊之尽革,不可不法《春秋》以揽权”可知,王十朋对加
强专制集权和改革弊政的关注。王十朋的回答深得皇帝欢心,说明其观点与高宗
加强专制集权的意愿相符,故选 B 项。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
举考试的地位,这不符合材料主旨和时间,排除 A 项;虽然王十朋被称赞“经
学淹通”,但材料并未明确体现程朱理学的影响,且其广泛传播是在南宋后期,
排除 C 项;政治变革的风气浓厚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D 项。
7.【答案】C
【详解】据材料广东巡抚上奏“瑞典商船遭风货沉,水手遇难”,请求按照
惯例抚恤救助,说明当时已有明确的关于维护海上贸易秩序的政策,故选 C 项;
材料强调清代对遇难的外国商船和贡船按照惯例救助,与欧洲国家经济交流频繁
非材料主旨,排除 A 项;朝贡贸易非材料主旨,且乾隆年间闭关政策占主导,
排除 B 项;开放了广州一地为对外贸易口岸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D 项。
8.【答案】B
【详解】从材料看,中国关税大幅度降低,这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
输出,故选 B 项。《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排除 A
2
{#{QQABAYAEogAAABBAAQhCAQ0gCEIQkhEACagGABAIoAIBSANABAA=}#}
项;材料体现了英国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排除 C 项;近代清朝国家主权观念
增强非材料主旨,排除 D 项。
9.【答案】C
【详解】材料强调随着列强侵华不断加剧,近代中国先后出现抵抗派、洋务
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的救亡图存主题的相关代表文献或译作,这些体现
了各派先后向西方学习且主题不断由浅入深。据此可知,近代中国思想认识不断
深化,故选 C。民主观念在甲午战争后增强,“持续”不符合历史,排除 A 项;
材料中只有《新学伪经考》等个别文献融入儒家文化并改造再利用,儒家文化异
化非材料主旨,B 项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不断加深非材料主旨,
D 项错误。
10.【答案】A
【详解】材料主旨是丽新纺织厂对商标权的系统维护,这反映当时民族企业
利权意识增强,故选 A 项;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 19 世纪末,B 项错误;材料主
旨与国家经济政策无关,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维权依据的对比,无法得出商
标是维权主要依据的结论,排除 D 项。
11.【答案】C
【详解】材料中,1933 年毛泽东要求扩红宣传要结合江西农民的具体情况,
要符合农民实际,实事求是,这反映出“扩红突击”运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
故选 C 项;长征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第一次革命统一战线属于 1924—1927 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的,都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 A、B 项;情景材料处于土地革命
时期,此时还没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排除 D 项。
12.【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41 年 5 月,中国共产党边区中央局提出《陕甘宁边区
施政纲领》”并结合所学可知,该纲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进一步巩固边
区,发展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坚持长期抗战、增进人民福祉为目
的而制定的,体现了民主政治的精神,并有利于敌后根据地民主政治的发展,故
选项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萌发于抗日战争时期,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A 项;百团大战在 1940 年展开,打破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事件是解放战争,都与
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D 项。
3
{#{QQABAYAEogAAABBAAQhCAQ0gCEIQkhEACagGABAIoAIBSANABAA=}#}
13.【答案】A
【详解】据材料并所学可知,“这个事变”是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
战略进攻的序幕,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解放战争开始主要在
国统区内进行,国民党军队被迫转为全面防御,故选 A 项;1948—1949 年期间,
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排除 B 项;情景材料发
生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此时的目标不再是联蒋抗日,而是与美蒋反动派争
夺全国政权,排除 C 项;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国民党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排除 D 项。
14.【答案】C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时期,国务院指示将生产与
教育结合,该指示随即在农村逐渐落实,农民学习推广新技术和新机器,从而推
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 C 项;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学前
教育、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但材料主要强调农民业余文化教育,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非材料主旨,排除 A 项;1957 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1956 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D 项。
15.【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省委发文:基本核算单位在完
成国家任务的前提下,“有权安排种植面积,决定增产措施”,说明给予了基层
单位一定的自主权,农业生产的经营自主权增强,故选 D 项;1992 年十四大之
后农村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化转型,排除 A 项;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如从
集体所有制向其他形式的转变)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B 项;“计划与市场的
关系得以理顺”是在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C 项。
16.【答案】B
【详解】材料强调风险承担方式,有 23%以上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全员风险抵
押承包。全员风险抵押承包是承包制的一种变式,“若企业完不成……要以抵押
金补足”,这利于落实承包责任,这是在对经济体制改革路径进行探索,故 B
项正确。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股份制,排除 A、C 项;
材料主旨是风险承担方式,与经营自主权无关,排除 D 项。
4
{#{QQABAYAEogAAABBAAQhCAQ0gCEIQkhEACagGABAIoAIBSA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