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11月期中考-历史

2024-11-11·4页·5.6 M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 2025 届半期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16 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1.右图为某学者所作中华文明起源示意图。据此推

知,夏商周三代( )

A.文化特征存在地域差异

B.血缘关系影响政权更迭

C.朝代并立归于秦汉一统

D.氏族原始民主色彩浓厚

2.右表为西汉时期引进作物统计表。据此推知,西汉( )

A.注重海上丝绸之路交流 作物名称 类别 原产地

B.社会风俗出现显著变化 胡瓜 蔬菜 印度西北部

C.与西域各地的联系密切 胡豆 蔬菜 亚洲西南部、非洲北部

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胡蒜 蔬菜 欧洲南部和中亚

3. 从高宗、武后开始,唐朝政府对江南地区逐步 胡荽 蔬菜 地中海沿岸、中亚

采取了田租折布的政策,到玄宗时期,江南诸州县 石榴 水果 伊朗、阿富汗地区

“折纳布约五百七十余万端”,江南租米的北运也 葡萄 水果 欧洲、西亚和北非

基本停止。但玄宗以后,江南租米未见折纳为布

者,反而有时还将两税钱折纳成米。这一变化体现了( )

A.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B.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C.国内形势发生剧变 D.政府税收制度的改革

4.北魏孝文帝时,面对“争讼迁延、连纪不判、良畴委而不开”的现象,大臣李世安建议“所争之田宜限

年断,事久难明则悉属今主,以使土不旷功,人罔游力”,随后建议被采纳。这有利于( ) A.打击

鲜卑贵族利益 B.全面推行均田制 C.加速北方统一进程 D.提高土地利用率

5.宋代以来,很多学者批判侧重解释“五经”字句音、形、义的汉代儒学。王安石“视汉儒之学若土埂”

,并从主旨、大义的角度另立新说;朱熹虽不认可王安石的新说,却赞同他用新理论否定汉代儒学的做法。

宋代的这种学术倾向( )

A.确立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B.促进了儒家思想革故鼎新

C.使得学者自由解释经典 D.弥合了变法与守成的论争

6.明清在农业种植技术发展的同时,农具却罕有改进,少有的创新多是一些细小农具,如手摇小型水车,

甚至元代王祯《农书》中早有记载的一些大型高效农具,此时反而罕见了,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从牛耕退回人

耕的现象。这主要反映出( )

A.传统农具已难有改进的余地 B.商业发展冲击了农业生产

C.生产规模狭小制约工具进步 D.儒家思想轻视科技的创新

7. 1862 年,广州同文馆成立,第一期仅有学生 20 名,起初主要教授英语、汉语和算学,后来增加了

共 4 页,第1页

{#{QQABbYIAgggAAgBAAQhCQQGCCgOQkgEACYgOAAAEIAABiQFABAA=}#}

{#{QQABbYIAgggAAgBAAQhCQQGCCgOQkgEACYgOAAAEIAABiQFABAA=}#}

15. 卢梭在《新爱洛伊丝》中说,“巴黎这个所谓的审美观最强的城市也许是世界上最没有审美能力

的城市,因为人们在这里为取悦别人而费尽心机,反而损害了自己真正的美”。其意在( )

A.抵制城市生活 B.推崇人性之美 C.倡导民主平等 D.反思工业文明

16. 19 世纪的最后三十年,英国的中枢机构发生了较大变化。1872 年英国成立内政部,此后在内阁中

又陆续增设了劳工、卫生、教育等机构,到 1914 年,英国内阁已经增至 16 个部,内阁成员增加到 20

多人。这种变化( )

A.是无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 B.反映了文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C.便于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源自生产方式变革的客观要求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汉书西域传》称:“是岁,神爵二年(公元前 60 年)也。乃因使吉(郑吉)并护北道,故

号曰都护。”其大意为骑都尉郑吉被任命为首任西域都护,在“护鄯善以西南道”基础上“并护车师以

西北道”,即总护西域三十六国,具有双重职责。

——摘编自王瑟《九十年探寻,勾勒西域都护府两千年真貌》等

材料二 自西汉开始,中央政府保留西域各地原有的政权建制,由西域都护代表中央政府直接行使对

西域诸国国王和官吏的册封、任命、升迁、降免、处罚等权力,并为其颁发印绶。据《汉书西域传》

载,西域都护统辖西域四十八国,西域诸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

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共有 376 人。

——摘编自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新疆历史我知道——两汉时期的西域》

材料三 唐代西域治理虽然较汉代明显加强,但是在长时段内(7 世纪初至 8 世纪末叶)呈现兴废交替

的不稳定状态,唐初所经历的安西都护府的三置三弃即突出表现。至清代,汉魏晋乃至唐五代那种西

北陆疆周边部族政权林立或频繁代兴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无论是族群还是族群文化都处于一个近代意

义民族形成前的大整合阶段,西域治理长期处于以相对和平稳定的族群关系与施治环境为主的状态。

——摘编自白京兰《常与变:唐、清西域治理之比较》

(1)分析材料一所述汉代西域都护的“双重职责”。(4 分)

(2)指出材料二、三所体现的汉唐至清代前中期西域治理状况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6 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西域治理的特点。(4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 1884 年,国际经度会议将英国确定为零时区,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授时钟声从此成为全球必须“共

听”的中央声源,而中国在全球时区中则成为地方时。电报的辅助为将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时钟与

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各地的时钟网结成一致性的世界时创造可能,进而促成中国各通商口岸城市

的西式钟楼与居家生活中的时钟同步采用世界时。

进入民国后,中央政府力图通过改用西历、统一时政以彰显新的政治权威和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北

京政府时期,由于政局动荡、专职时政机构缺失、技术水准不济,标准钟的装设缓慢甚至停滞,最主要

的报时装置是各地海关的大钟,以及由无线电关联起来的火车站、码头、银行、机关等机构的标准钟。

1928 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城市公共标准钟才步入大规模装设的阶段。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子母

电钟作为城市公共标准钟的技术已臻成熟,并成为一股国际潮流。受此潮流影响,南京国民政府标准

钟的装设迅速推进。

共 4 页,第3页

{#{QQABbYIAgggAAgBAAQhCQQGCCgOQkgEACYgOAAAEIAABiQFABAA=}#}

——摘编自封磊《从钟鼓楼到标准钟: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时装置之嬗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标准钟发展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标准钟使用的影响。(6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体育口号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对体育寄于祈望一种心声和呼唤。下

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口号的演变。

——摘编自高玖灵《新中国体育口号的演变与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个以上的口号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

有据,表述清晰。)(12 分)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间 事件

1807—1808 年 英国袭击美国的“切萨皮克”号军舰

1837—1838 年 美国民众援助加拿大的反英起义

1845—1846 年 英美争夺对俄勒冈的控制权

1854—1856 年 英美争夺中美洲地峡的控制权

1861 年 美军检查英国邮船“特伦特”号,捕获两名南方邦联的外交人员

1862 年 英国干涉美国内战

——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05 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给英国首相的一封信中写道:你不必为两个伟大的英语国

家民族间的竞争梦魇所困扰,我从未考虑将英国作为战争对象,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此后美国

协调与英国的关系,在一系列国际事务中采取共同立场,而英国也逐渐承认了美国的新兴大国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两个主要的英语国家彼此相互迁就融合,几乎达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

——据约翰邓布利尔《特殊关系:冷战及其后的英美关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 19 世纪以来英美关系的不同走向作出合理的解释。(12 分)

共 4 页,第4页

{#{QQABbYIAgggAAgBAAQhCQQGCCgOQkgEACYgOAAAEIAABiQ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