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34个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上)

2024-01-28·22页·186.5 K

34 个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上)

1. 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

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

法”两种。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

整个高中物理始终。

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

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

中的 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

(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

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

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

生往 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

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

与正确结果 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

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

足 —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

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

的情 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

化情形)。

2. 对摩擦力认识模糊

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

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

趋势”知识的 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

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

有了摩擦力,其难 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

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

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

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

(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

运动方向相反。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

识;说 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

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

摩擦力。 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

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

对运动趋势相反。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

对运动 趋势方”的判断。可以利用假设法判

断:

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

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

向; 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

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3)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但它们做功

却不一定成对出现。其中一个最大的误区是,

摩擦 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总是负的。无

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能是动

力。

(4)关于一对同时出现的摩擦力在做功问

题上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可能两个都不做

功。(静摩擦力情形)

可能两个都做负功。(如子弹打击迎面过来

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但其做功的数值

不一定相等,两功之和可能等于零(静摩擦

可 不做功)、可能小于零(滑动摩擦)也可

能大于零(静摩擦成为动力)。

可能一个做负功一个不做功。(如,子弹打

固定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不做功。(如传送带带

动物体情形)

3. 对弹簧中的弹力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弹簧或弹性绳,由于会发生形变,就会出现

其弹力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但要注意的

是, 这种形变不能发生突变(细绳或支持面

的作用力可以突变)。

在利用牛顿定律求解物体瞬间加速度时要特

别注意。还有,在弹性势能与其他机械能转

化 时严格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以及物体落到

竖直的弹簧上时,其动态过程的分析,即有

最大速 度的情形。

4. 对“细绳、轻杆”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受力分析时,细绳与轻杆是两个重要物理

模型,要注意的是,细绳受力永远是沿着绳

子 指向它的收缩方向,而轻杆出现的情况很

复杂,可以沿杆方向“拉、“支''也可不沿

杆方向, 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 关于小球“系”在细绳、轻杆上做圆周

运动与在圆环内、圆管内做圆周运动的情形

比较

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

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

法''两种。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

整个高中物理始终。

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

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

中的 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

(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

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

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

生往 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

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

与正确结果 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

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

足 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

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

的情 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

化情形)。

6. 对物理图像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物理图像可以说是物理考试必考的内容。可

能从图像中读取相关信息,可以用图像来快

捷 解题。随着试题进一步创新,现在除常规

的速度(或速率)-时间、位移(或路程)-

时间 等图像外,又岀现了各种物理量之间图

像。

认识图像的最好方法就是两步:

—定要认清坐标轴的意义;

一定要将图像所描述的情形与实际情况结合

起来。

7. 对牛顿第二定律 F=ma 要有一个清醒的

认识

第一:这是一个矢量式,也就意味着 a 的方

向永远与产生它的那个力的方向一致。(F

可以 是合力也可以是某一个分力)

第二:F 与 a 是关于“m”一一对应的,千

万不能张冠李戴,这在解题中经常出错。主

要表现 在求解连接体加速度情形。

第三:将“F 二 ma”变形成 F-mAv/At,其

中,a-Av/At 得出 v- aAt 这在'力、电、

磁”综 合题的“微元法”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几年连续考到)。

第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是一个必须

掌握的重点实验,特别要注意:

注意实验方法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注意实验装置和改进后的装置(光电门),

平衡摩擦力,沙桶或小盘与小车质量的关系

等; 注意数据处理时,对纸带匀加速运动的

判断,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用“平

均速度法”求 速度)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