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24-06-17·38页·2.1 M

2015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如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A.文化底蕴深厚B.商业繁荣发达C.人口高度集聚D.水陆交通便利【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21:人口与城市.【分析】主要考查了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运用图片结合文字叙述给出材料,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和城市职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如果是具有一定历史知识则对分析判断该题有很大的帮助.【解答】解:读图可以看出东京城(今开封市)有联通黄河和淮河的汴河经过,地处平原,水陆交通便利,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2.(2分)如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A.行政功能为主B.军事功能为主C.文化功能为主D.经济功能为主【考点】5A: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1:特征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4:利用地理事实;521:人口与城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城市的职能.【解答】解:东京是南北朝和北宋时期的都城,因而其城市功能主要以行政功能为主。故选:A。【点评】本题运用图片结合文字叙述给出材料,分析城市职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如果是具有一定历史知识则对分析判断该题有很大的帮助.3.(2分)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如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A.2月18日12时B.2月18日20时C.2月19日4时D.2月19日12时【考点】1C: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55:时间的相关计算;35:辩证思想;42:知识迁移法;51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主要考查地球自转造成的时间差异、区时的计算,易错点是长城站的时区判断不准确.区时的计算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解答】解:长城站位于60W附近,属于西四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2015年2月19日零点晚12个小时,因而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2月18日12时。故选:A。【点评】本题组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南极科考”和“春节微信抢红包”设置背景条件,分析因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4.(2分)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如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春节假期期间()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考点】1J: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4:利用地理事实;51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地球公转引起的日出方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答】解:春季期间属于2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看日出南京太阳从东南升起,答案A错误;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减小,答案B错误;长城站南半球白昼变短,日落时间提前,答案C错误;长城站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北、远离南极)。故选:D。【点评】本题涉及现象较多,学生在分析时应该静心逐项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以此确定日出方位,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5.(2分)如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考点】2U: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6:图文结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本题组以南美洲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地壳运动的知识、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解: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可能会选沿火山地震带发育和沿海路作用边界发育,安第斯山脉距离海洋近,与火山地震带重合,但这个不是安第斯山脉的成因。故选:C。【点评】同学们要记住全球板块分布规律,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峻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如安第斯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等;两大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等.6.(2分)如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考点】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7:利用区域特征;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因而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解答】解:巴西高原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地壳运动,将原始森林埋藏在地下形成的;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秘鲁寒流作用形成的;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形成与东南信风、巴西暖流以及巴西高原密切相关,以上三项与安第斯山脉都没有必然联系;南美大陆地表径流由于安第斯山脉位于大陆西部,东侧陆地面积广阔,致使发育的大河由西向东流入大西洋,西侧陆地面积狭窄,河流短小,所以说南美大陆主要流入大西洋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做题时要结合各项进行依次分析.7.(2分)如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78题.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考点】3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1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析】主要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历史时期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一小题关键是结合沿途地理事物判断准迁移路线经过的地区,沿途的温度带.【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迁路线北起华北平原,南至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热带,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8.(2分)如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78题.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A.安全防御B.节约耕地C.防雨保温D.就地取材【考点】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本题分析土楼独特房屋形态的主要原因,应从房屋结构着手,并结合历史时期,部落、聚落间为争夺粮食、资源等战争不断的现象.【解答】解:从图中客家人的土楼结构看,进出只有一套通道,四周高墙林立,并且屋顶有宽檐,围墙上有瞭望、射击口,其目的就是安全防御。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虽不大、,但要求学生能学会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并有一定相关的历史知识.9.(2分)如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910题.该日,下列地区可能()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考点】29:锋面系统与天气;2A:气压系统与天气.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5:等压线图;35:辩证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6: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主要考查了常见天气系统.本题以较新的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为切入点,考查天气系统.主要观察气压形势图,看准每个区域位置所对应的天气系统,结合所学常见天气系统特征,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从该气压形势图看,该日,江苏大部分地区处于冷锋前方,暖气团控制一侧,未曾遭受冻害,故不符合题意;B、重庆处于冷锋锋线附近,伴随阴雨天气,降雨可能会诱发泥石流,故正确;C、青海大部分地区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故不符合题意;D、此时处于冬季,海洋上不会形成强热带气旋,所以浙江沿海不会受台风袭击,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天气系统图的判读.10.(2分)如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910题.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A.B.C.D.【考点】29:锋面系统与天气.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5:等压线图;35:辩证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8:常见的天气系统.【分析】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要熟悉冷锋系统带来的天气变化:气温下降、气压先降后升.【解答】解: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冷气团代替暖气团,气温大幅下降,锋线附近为低压槽,锋线两侧气压较高,因此气压先降低后受高,与江苏天气变化相符的是B。故选:B。【点评】本题组以较新的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为切入点,考查天气系统,掌握天气过境前后气温、气压的变化.11.(2分)新疆牧民季节性的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B.C.D.【考点】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H:等高线地形图;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1C:自然地理要素.【分析】本题以新疆牧民季节性的转场为切入点,运用图示给出的具体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检测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等高线地图判读,关键在于比较等高线的疏密,判读坡度的陡缓,比较转场路线沿途的难以程度.【解答】解:从图中等高线不可以看出只有全线等高线比较稀疏,山坡坡度较为平缓,适宜牲畜爬坡迁移,而、、都有部分路段坡度较陡,不利于牲畜迁徙。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2.(2分)新疆牧民季节性的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牧民转场主要受()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D.聚落分布的影响【考点】3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1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析】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新疆牧民季节性的转场为切入点,运用图示给出的具体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检测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等高线得出冬、夏牧场的高低差异,得出是受草场垂直分布影响,学生如果忽略等高线容易错选.【解答】解:牧民转场主要受草场垂直分布影响,夏季山上牧场草类茂盛,饲料丰富,气候温和,冬季山水草类枯死,气温很低,不利于牲畜越冬,冬季山下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牲畜越冬。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3.(2分)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考点】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7:利用区域特征.【分析】以“一带一路”路线图为例,实际上考察的是我国(发展中国家)与欧洲发达国家间的区域差异.【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跨亚欧两洲,东部、西部人口都稠密,中部地广人稀,A错误;东部主要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当前城市化进程快,西部主要是欧洲,多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B正确;东部产业结构层次低,多资源密集型产业,西部产业结构层次高,经济发达,C错误;东部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西部属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牧业比重小,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察的是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以“一带一路”路线图为例,考察我国与欧洲之间的区域差异.14.(2分)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考点】1J: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21:热点问题;38:区域案例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7:全球性大气环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气候特征和洋流的相关知识.游轮航行时间是6月至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梅雨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红海周围是沙漠气候,不能看见大片森林.【解答】解:游轮航行时间是6月至8月,阴雨连绵的梅雨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故答案A错;此时阿拉伯海盛行西南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动,所以多逆风逆水,答案B正确;红海两岸绝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可能看见大片森林,答案C错误;此时地中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干燥,答案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需要对气候知识和洋流有很好的掌握,可以用排除法解答本题.15.(2分)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6:图文结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51C:自然地理要素.【分析】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影响林线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热量和水分条件好,林线就高;热量和水分条件差,林线就低.【解答】解:A、甲地纬度低,但海拔高,气温较低,故不符合题意。B、该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故不符合题意。C、地势高,气温低,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多,水热条件好,故不符合题意。D、该地位于喜马拉雅山的东南侧,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热量充足。故正确。故选:D。【点评】要明确影响林线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掌握林线分布的规律.16.(2分)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考点】93: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到气候、地形、水文对森林分布的影响.【解答】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则降水容易流走,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故选:C。【点评】本题首先给出个新概念“林线”,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17.(2分)如图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回答1718题.图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A.山谷B.山脊C.冲积扇D.盆地【考点】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H:等高线地形图;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具体考查了遥感影像图的判断。本题以某地两年的遥感影像和数据资料为切入点,简单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考查遥感影像的判读,图片判断关键是地表起伏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特征差异。【解答】解:根据成像原理,地势较低山谷光线较暗,地势较高的山脊处光线明亮,图中甲点光线较暗应为山谷。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遥感影像图的判断和等高线的相关知识。18.(2分)如图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回答1718题.如图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800平方米B.增加了1800平方米C.增加了2700平方米D.减少了2700平方米【考点】4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8:气候变化图;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1C: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具体考查了遥感影像图的判断和相关计算.本题以某地两年的遥感影像和数据资料为切入点,简单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具体考查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计算.该题计算只要比较两个年份“1”和“2”的变化数量,在乘以每个方格代表的面积即可.【解答】解:根据图中数据冰川区域“2”2009年比1973年共减少了3个方格,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所以减少的总面积为2700平方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遥感影像图的判断和相关计算.(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9.(3分)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1920题.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A.加拿大B.马来西亚C.墨西哥D.阿根廷【考点】2J:世界洋流分布规律;2K: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1A:海水运动——洋流.【分析】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季风洋流.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解答】解: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顺时针,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故选:A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3分)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1920题.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A.B.C.D.【考点】2I:洋流的概念和类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A:海水运动——洋流.【分析】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沿岸为暖流);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沿岸为寒流).【解答】解: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核泄漏物质随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扩散,来到北美洲沿岸主要影响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拿大西海岸纬度较高,水温较低,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等温线向北凸出,对应选项C.墨西哥西海岸纬度较低,水温较高,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等温线向南凸出,对应选项D。故选: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1.(3分)“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如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2122题.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骑单车出行B.经营手工业作坊C.去速食店就餐D.建大型游乐场【考点】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5: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对策类简答题;38:区域案例思想;47:利用区域特征;51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析】本题考查从图文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材抖提供的信息“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为选项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解答】解:根据材抖提供的信息““国际慢城”是种具有独特地方感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可以看出骑单车出行和经营手工业作坊符合“国际慢诚“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去速食店就餐和建大型游乐场不符合“国际慢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故选:AB。【点评】要培养认真阅读题干、图、表的习惯,从图文中获取有用信息.22.(3分)“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如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2122题.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考点】6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产业结构的转变需要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形式.结合相关知识能够总结相应的规律.【解答】解:A:两图中都有传统农业的布局,故A错。B:图中农业结构实现了有单一的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的结合,故B对。C:图中没有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故C错。D:对比两图可知农作物由单一的水稻发展为多种经济作物并存,D对。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图表的对比分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从图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并加以应用.23.(3分)如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2324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B.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C.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D.V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考点】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主要考查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时涉及到农业产业发展变化、农业区位.本题以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析格局为切入点,图片形式给出材料,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的理解.本题要求学生准确读图,要求学生在准确读图的基础上,抓住同一区域的共同区位特征.【解答】解:A、读图结合各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特点等可知,II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的生产能力强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故不符合题意;B、III区东北地区机械化水平高,南方亚热带水稻种植区机械化水平低,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故正确;C、IV区主要包括陕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海南省,其中河北、河南和安徽土地历史悠久,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陕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崎岖,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海南省以山地为主,耕地后备资源也少,故不符合题意;D、V区包括我国地形崎岖的西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故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24.(3分)如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2324题.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A.I区B.区C.区D.V区【考点】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主要考查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时涉及到农业产业发展变化、农业区位.本题以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为切入点,图片形式给出材料,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的理解.本题要求学生准确读图,要求学生寻找满足当前粮食需求的农业区域:一个是该地的粮食商品粮要高,或者是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粮食生产能力强.【解答】解: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人少地多的东北三省,耕地面积广大的华北地区和江淮地区,以及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省区主要位于III区和IV区。故选:B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25.(3分)图1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图2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读图回答2526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B.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C.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D.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考点】4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F:能源结构统计图;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主要考查了单位GDP碳排放.两图分别是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图和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图,读图可以看出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中国是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国家.【解答】解:A、美、德两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日本高于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故不符合题意;B、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增长不完全同步,故不符合题意;C、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故正确;D、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故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单位GDP碳排放的变化.26.(3分)图1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图2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读图回答2526题.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A.控制人口数量B.加快发展新能源C.加强科技创新D.缩减生产规模【考点】4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F:能源结构统计图;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主要考查了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措施.两图分别是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图和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图,读图可以看出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中国是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国家.【解答】解: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新能源不排放碳,所以加快发展新能源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而缩减生产规模和控制人口数量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总量,不能减少单位GDP碳排放。故选:B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措施.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一第29题)和选做题,共计60分.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1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图2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2)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喀什冬冷夏热,瓜达尔终年炎热、喀什夏季降水偏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深居内陆、地形闭塞.(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部分路段沿线沙漠广布.(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雨水和冰川融水.(5)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考点】2G: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72: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9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主要了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土地荒漠化防治、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以中巴铁路建设为切入点,以巴基斯坦及周边地区为背景,抽样考查交通运输、土地荒漠化、气候类型等.第一小题考查港口区位优势,分析时要考虑的是对其发展有利的区位,印度洋沿岸.靠近西亚,石油运输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二小题考查气候类型,比较差异,分析原因,学生做错往往是读图时忽略数据的大小,而出现错误;第三小题考查交通区位,做题前应仔细观察中巴铁路经过的地区,帕米尔高原,地势起伏大,地质套件复杂;第四小题考查河流水源补给,分析此类问题,要从河流流经的地区气候类型、河流发源地等分析水源的补给状况;第五小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防治,解决该题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知识点的迁移.【解答】解:(1)读图可以看出瓜达尔港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世界主要石油产地,南边濒临阿拉伯海,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区位优势明显.(2)分析喀什和瓜达尔港的气候资料可以看出,喀什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而瓜达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喀什夏季降水偏多,而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喀什降水偏少主要是因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周围被高山高原环抱,地形闭塞,湿润的水汽无法到达.(3)中巴铁路北段主要经过帕米尔高原,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南端经过气候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沿线沙漠广布.(4)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我国境内,其水源补给主要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融水和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5)印度河流域发生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快速增长造成水资源利用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水资源,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因而我国绿洲地区发展过程中要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好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1)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2)喀什冬冷夏热,瓜达尔终年炎热;喀什夏季降水偏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深居内陆、地形闭塞.(3)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部分路段沿线沙漠广布.(4)雨水;冰川融水.(5)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交通运输布局、土地荒漠化防治、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材料二 如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是煤、铁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2)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3)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弊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压力。(4)河北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考点】63:影响工业区位因素;66: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4:可持续发展思想;466:工业布局原理;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对地理环境的影向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1)具体考查工业区位,分析时要全盘考虑,抓住重点,结合河北省的周边区位环境(2)考查区域间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答该题首先要考虑钢铁工业的污染类型,充分考虑张家口和北京、天津之间的风向关系,水源上下游关系(3)利应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答题,弊要从对环境、交通等方面答题。(4)具体考查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分析时应从资源、技术、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几个方面分析。【解答】解:(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有丰富的煤、铁资源,邻近京津唐地区,市场广阔,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2)读图可以看出张家口与京津二市的地理位置关系,张家口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发展钢铁工业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从水系图来看,张家口位于水源地,河流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 (3)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但是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燃烧大量的煤炭,耗费大量的水资源,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运输压力。 (4)河北省可以通过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继而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故答案为:(1)煤、铁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2)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压力。(4)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点评】本题以河北钢铁工业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钢铁工业区位因素,钢铁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9.(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下表). 等级 小城市 中等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 人口(万人)20 2050 50100 100300 300500 50010001000材料二 下图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2类3档,其中特大城市有2个.(2)苏州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由于经济发达、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3)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从南向北逐渐降低,高地价带的城市主要沿京沪线、长江分布.对苏州和南通地价影响最大的城市是上海.(4)影响江苏省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规模.地价差异对低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对高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优化产业结构.【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55:城市地域结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B:城市化进程图;42:知识迁移法;43:利用图表信息;521:人口与城市.【分析】本题以“调整城市规划标准”热点话题为切入点,以学生熟悉的本省城市资料为背景材料,考查产业转移、城市体系.第一小题需认真对照图例和表格中的数据即可解决;第二小题考查人口问题,户籍人口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常住人口除户籍人口外还包括外力务工人员等,所以此题应重点考虑吸引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第三小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关键是读准图例,第二问要结合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线影响地价的因素进一步分析;第四小题考查地价差异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知识的迁移应用.【解答】解:(1)读图结合图例和表格数据不难看出,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两类,大城市有两档,合计有三档;其中特大城市有南京和苏州两个.(2)苏州地处长三角,受上海辐射影响,经济发达,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外来务工人员多,因而苏州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3)读图可以看出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从南向北逐渐递减,京沪线、沪宁线、宁启线等铁路沿线及长江沿岸,交通便利,地价较高,苏州和南通距离上海近,地价受上海市影响最大.(4)分析江苏省各城市地价差异状况不难看出经济发展社会平高,人口规模大的城市地价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规模小的城市地价较低,地价差异有利于低地价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高地价地区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故答案为:(1)2;3;2.(2)经济发达;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外来务工人员多.(3)从南向北逐渐降低;京沪线(沪宁线、宁启线);长江;上海.(4)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规模;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城市体系、产业转移、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A.[海洋地理]30.(10分)中国在夏威夷东南方海底区域(东北太平洋CC海区)拥有一块多金属锰结核资源采矿区.下图为夏威夷群岛部分岛屿岩石年龄及东北太平洋海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成因分类,夏威夷群岛是火山岛.(2)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该群岛所在地区板块运动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判断理由是岛屿岩石年龄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老.(3)夏季,与夏威夷群岛所在海域相比,太平洋西岸同纬度海区海水盐度较低,原因是太平洋西岸正值雨季,河流淡水注入多、夏威夷群岛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4)东北太平洋CC海区海底地形为洋盆,该海底地形特点是地形平坦.对我国而言,该海域属于(填写序号).领海 毗连区 经济专属区 公海.【考点】F1:海底地形图;F3: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F9: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41:海洋与海岸带.【分析】本题考查海底地壳运动、海底地形、海水盐度.【解答】解:(1)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凝固,露出海面而下次的岛屿.(2)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属于太平洋板块,该群岛由岩浆岩组成,分析岛屿岩石年龄可以看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老,说明该群岛所在地区板块运动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移动.(3)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为季风气候,因而夏季,太平洋西岸正值雨季,河流注入海洋淡水多,海水盐度较低,此时夏威夷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较高.(4)东北太平洋CC海区属于远海、深海区,海底地形为洋盆地形平坦,东北太平洋CC海区距离我国远超过200海里,对我国而言,属于公海海域.故答案为:(1)火山.(2)太平洋;由东南向西北(白东向西);岛屿岩石年龄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老.(3)太平洋西岸正值雨季,河流淡水注入多;夏威夷群岛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4)洋盆;地形平坦;.【点评】本题以夏威夷群岛为背景材料,考查海洋地理.第一小题具体考查夏威夷群岛的成因,很简单;第二小题,具体考查板块运动方向、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形成新的岩石,将老的岩石向外推移,据此推断板块移动方向;第三小题考查海底地形和海洋权益划分,比较简单.B.[城乡规划]31.(10分)如图为某城市现状图.在河流水文站50年的观测记录中,两次大洪水水位分别达到96m、93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若规划合理,则盛行风向最可能是西风.(2)M地作为商业中心的优势是通达度高;位于商业活动集聚区.(3)在甲、乙、丙、丁4地中,应优先选择甲进行房地产开发,理由是地势较高、可用地面积广.(4)拟在B处修建一座大桥,其对城市的影响是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缓解市区交通运输压力、促进桥北发展..(5)拟在S处建一大型仓储物流中心,有利条件是铁路运输便利、距离商业区近,不利条件是地势较低,受洪水威胁、与工业区联系不便.【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B:城市化进程图;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本题某城市规划现状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第一小题河流工业布局应该在盛行风的下风带;第二小题分析商业中心布局两点很重要,一是市中心,二是交通便利;第三小题住宅区区位选择比较,要求环境较好,远离工业区、铁路干线等影响人们休息的区域;第四小题考查交通运输线布局所带来的影响,方便联系,缓解原有交通压力;第五小题考查商业网地区区位,本题要特别注意“仓储物流”,要求占地面积大,还必修有便利的交通.【解答】解:(1)合理的工业布局应是在城市盛行风下风向,该城市布局合理,东部的工业区应该在下风地带,因此推断该城市盛行风为偏西风.(2)读图可以看出M地处城市中心,多条公路交汇,通达度高,靠近最大的市场,位于商业活动的集聚区,有利于形成商品中心.(3)甲地与其他三地相比,地势较高,土地闲置较多,可用地面积广而且远离工业区,不易受到污染,因而应优先选择甲地进行房地产开发.(4)B处修建一座大桥,可以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缓解市区原有交通运输压力,加快桥北发展.(5)S地处火车站附近,铁路运输便利,有利于商品运进,而且距离商业区近,靠近市场,可以降低商品运输成本;不利的是该处地势较低,靠近河流,易受洪水威胁,且距离工业区远,联系不便.故答案为:(1)西风(西南风).(2)通达度高;位于商业活动集聚区.(3)甲;地势较高、可用地面积广、远离工业区.(4)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缓解市区交通运输压力、促进桥北发展.(5)铁路运输便利、距离商业区近;地势较低,受洪水威胁、与工业区联系不便.【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C.[旅游地理]32.如图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知名度高、旅游资源质量好、旅游接待能力强.(3)游客为获得泰山日出的最佳观赏效果,应注意选择最佳观赏位置、最佳观赏时机.(4)节假日期间,泰山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破坏旅游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考点】J3: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K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M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6:旅游管理.【分析】本题考查旅游地理,具体考查旅游资源分类,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旅游观赏和旅游保护.(1)具体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和旅游价值,分清类型不难;(2)“世界遗产”,典型代表性特点,旅游资源质量好档次高,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强;(3)考查怎样欣赏旅游景观,应该注意角度、时间,还有天气等其他因素;(4)具体考查旅游爆棚带来的问题,也是旅游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旅游保护中应规避的问题.【解答】解(1)甲地为曲阜孔府旅游区,孔庙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用重要地位,因而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其核心的旅游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2)世界遗产旅游区知名度高,在旅游资源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特点,旅游资源质量档次高,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强,更有利于游客体验旅游的乐趣.(3)泰山日出属于自然风光,它具有时效特点,观赏过程会受到观赏角度、天气等因素影响,因而要想获得最佳观赏效果,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观赏位置、合适的时间、晴朗的天气,争取找到最佳观赏位置、时机.(4)节假日期间,泰山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游客数量超过了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容易造成旅游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由于游客数量大,还存在安全隐患,甚至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故答案为:(1)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价值;(2)知名度高;旅游资源质量好;旅游接待能力强;(3)最佳观赏位置;最佳观赏时机(时间、天气状况等);(4)破坏旅游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点评】本题以京沪铁路沿线旅游环境为背景材料,考查旅游地理.同时考查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描述地理事象分布特征的能力.D.[环境保护]33.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总体呈下降趋势.(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春季多大风、天气干燥、生态环境脆弱.(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限制土地过度开垦、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效保护草地资源.(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等措施.【考点】44: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8: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72: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1)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仔细读图即可得出.(2)黑风暴”本质即沙尘暴,沙尘暴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大风、沙源两方面考虑.(3)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对环境的保护角度分析.(4)对我国的启示是我国也应该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来保护环境.【解答】解:(1)读图不难看出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总体呈下降趋势.(2)美国中西部广泛分布黑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天气干燥,多大风,加之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大风扬起黑土形成“黑风暴”.(3)美国通过颁布实施“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可以限制土地过度开垦,有利于缓解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从而有效保护草地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借鉴美国通过颁布实施“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我国也应该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并严格执行,另外针对我国人口多,环保意识不强的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应加强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执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国民环境保护的意识,自觉参与保护环境.故答案为:(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2)春季多大风、天气干燥、生态环境脆弱.(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效保护草地资源.(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点评】本题以美国土地资源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作用为切入点,考查荒漠化形成条件、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