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绘图题突破类型05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解析版)

2023-11-19·93页·11.7 M

类型5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1.(2022广东肇庆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暑假我开车到了美丽的海南岛。优美的岛屿风光让我情不自禁地在海边游玩了一整天。夜幕逐渐降临,温度下降,看到衣角扬起的方向,我意识到风向不知不觉中已转为由陆地吹向海洋。”以上为某人游览日记中的一段。下图示意海南岛水系分布。(1)比较白天海洋与岸边陆地的气温、气压状况,分别绘制出白天、夜间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2)海南岛四面环海,从水循环的发生领域判断岛上河流流域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理由。【答案】(1)白天,海岸附近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面气温低,气压高。热力环流模式图:(2)海陆间循环。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岛屿上空,形成降水,补给河流;岛上的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由岛屿中部流向四周,最终汇入海洋。【解析】本大题以海南岛水系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和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白天,陆地增温块,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增温慢,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由海洋吹向击地,高空相反。夜晚,陆地降温块,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近地面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高空相反。(2)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从海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岛屿上空;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岛屿上,形成降水;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一部分降落到地面的降水可以形成地表径流,补给河流;岛上的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由岛屿中部流向四周,最终流入海洋。2.(2021贵州遵义四中高一阶段练习)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对“热力环流”过程进行模拟,具体步骤如下:如图所示,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茂密的草皮分别放在长方形玻璃缸的两端;用保鲜膜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将玻璃缸放置在室外太阳底下;十几分钟后,将一束香点燃,插入玻璃缸内。(1)请在上图中用“”绘制烟雾的飘动方向。(2)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同一水平面受热不均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大气______热力环流。(3)若下图中A、B分别代表黄沙和草皮地面,C、D分别代表黄沙和草皮地面的高空,虚线表示放置在室外之前玻璃缸内顶部和底部的等压面,请用实线分别绘制上述热力环流形成后玻璃缸顶部和底部的等压面。(4)当发生热力环流后,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答案】(1)(2)大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降运动)气压差水平运动(3)(4)BACDABCD【解析】(1)根据热力性质的差异,黄沙升温快,温度高,气流上升,底部形成低压,顶部形成高压;草皮升温慢,温度低,气流下沉,底部形成高压,顶部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所以底部气流由草皮流向黄沙,上部正好相反。(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同一水平面受热不均,大气发生垂直运动,热的地方气流上升,冷的地方气流下沉,使得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最终形成热力环流。(3)根据热力性质的差异,黄沙升温快,温度高,气流上升,底部形成低压,顶部形成高压;草皮升温慢,温度低,气流下沉,底部形成高压,顶部形成低压,等压面如图所示。(4)根据上题分析,气压B>A,C>D,底部的气压比顶部高,所以四处气压由大到小为BACD;温度A>B,上升同样的高度,气温下降值相同,因此C>D,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BCD。3.(2021河南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地理爱好者去北半球某沙漠地区旅游,发现绿洲附近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的特征。下图示意该沙漠地区绿洲分布。(1)指出M地夜晚的风向,并说明其形成过程。(2)绘制白天以绿洲为中心的等压面(用虚线表示)及热力环流示意图。【答案】(1)(1)风向:东南风;过程:绿洲比热容大于沙漠,夜晚沙漠降温快,温度低,近地面形成高压,绿洲降温慢,温度高,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沙漠吹向绿洲,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东南风。(2)作图如下:【解析】(1)“绿洲附近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的特征”,说明该地风向的形成是热力环流作用的结果。沙漠和绿洲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沙漠比热容小于绿洲,故沙漠升温和降温都快。夜晚沙漠降温快,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绿洲降温慢,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因此近地面夜晚风从沙漠吹向绿洲,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M处形成东南风。(2)沙漠和绿洲热力性质的差异显著,沙漠比热容小于绿洲,故沙漠升温和降温都快。白天沙漠升温快,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绿洲升温慢,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压区等压面向上拱起,低压区等压面向下弯曲;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如下图所示:4.(2021吉林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学校开展对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的地理研究性学习。下图示意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时段海陆等压面。(1)将四点按气压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序。(2)用实线绘制四点间的气流流向。(3)判断图中近地面等压面的分布状况最可能出现在________(填“白天”或“夜晚”),请说明理由________。【答案】(1)(2)(3)夜晚夜晚,陆地降温比海洋快,气温低,气压高,海上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解析】本大题以某学校开展对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的地理研究性学习为背景材料,涉及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根据气压分布规律,一般来说,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图中四处的气压:>,>;等压面凸向海拔高处气压高,反之气压低,可知近地面气压,高空气压状况与近地面相反,即;因此四点气压状况为。(2)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近地面温度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因此可以判断,处气温高于处,处气流上升,处气流下沉,处气压高于处,近地面气流由流向,高空相反,气流由流向,形成如图所示的顺时针环流:(3)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得多,因此陆地上气温高,气压低,海洋上气温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盛行海风。夜晚,陆地降温比海洋快,气温低,气压高,海上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图中此时陆地上出现高压,海洋形成低气压,由此判断,此时是夜晚的海陆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状况。5.(2022重庆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球表面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此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小区域的地方性风,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大型湖泊附近常常由于湖泊与陆地气温存在差异,产生了风的昼夜差别,我们称之为湖陆风,每年夏季,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常常存在着典型的湖陆风。下图是鄱阳湖区域2010年8月每日14:00平均温度分布图。(1)从总体上看,8月份14:00鄱阳湖湖区气温比周边陆地气温要____(填“高”或“低”),因此,此时鄱阳湖附近主要的风向为____(填“湖风”或“陆风”)。(2)请在下图中用虚线绘制出此时图中沿29.0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并在图中将其热力环流绘制出来。(3)湖泊面积大小变化对湖陆风强弱影响巨大,一般情况下,湖泊面积越大,湖陆风越强。比较鄱阳湖冬夏季湖陆风强弱:____季强;____季弱。请分析其原因____。【答案】(1)低湖风(2)(3)夏冬因为夏季为丰水期,鄱阳湖湖面广,湖陆之间温差较大。【解析】本题以鄱阳湖以及湖陆风为材料,主要涉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天陆地升温速度快于湖泊,所以8月份14:00鄱阳湖湖区气温比周边陆地气温要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陆地上气温较高,形成低压中心。近地面风由湖泊吹向陆地,为湖风。(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在垂直方向上,湖泊盛行下沉气流,陆地盛行上升气流;鄱阳湖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陆上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在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气流由鄱阳湖吹向陆地,高空由陆地吹向鄱阳湖。如下图所示:(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鄱阳湖夏季为丰水期,湖泊面积大;冬季为枯水期,湖泊面积小,所以夏季湖泊面积大于冬季,湖陆热力性质夏季大于冬季,水平气压梯度力夏季大于冬季,夏季湖陆风强于冬季。6.(2021广东佛山一中高一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1)据图,说出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2)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3)据了解该城市同时受日周期海陆风的影响,且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在下图绘制该时段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解释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的原因。【答案】(1)风向相同,由郊区吹向城区;风速不同,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2)强降雪后,郊区地面多被积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较强;积雪融化吸收热量,气温降幅较大;城区积雪清理较及时,人工制热较多,气温降幅较小;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值加大,因而城市热岛强度加大。(3)原因:白天受海风影响,海风从气温较低的海洋吹来,对城区具有降温作用,从而降低城市热岛强度。【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的应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1)结合材料“城市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并读图可知,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大于0,说明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市盛行上升气流到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流向城市;7时和17时的风向相同,都是由郊区吹向城区;但7时热岛强度值较高,17时热岛强度值较低,说明7时时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的多,城市和郊区温差较大,风力较大,因此7时的城市风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2)读图可知,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城市中心城区比郊区的温度高得多。主要原因是强降雪后,郊区地面多被积雪覆盖,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被积雪大部分反射回去,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量少,大气温度低;同时积雪融化吸收热量,气温降幅较大;城区积雪清扫较及时,地面对太阳辐射反射少,地面吸收热量多,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大气温度高。因此城区和郊区的温差加大,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增高。(3)海陆风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的原理是凉爽的海风对城区的降温作用。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应是海水温度低,气压高。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水比热容比陆地大,白天海水升温慢,降温也慢,白天海水温度低于陆地温度,海洋气流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凉爽的海风吹向城区,对城区有降温作用,从而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绘图如下:7.(2022安徽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了更好理解等压面发生弯曲后在沿海地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某校同学绘制了素描图。(1)判断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点气压值的关系,并说明判断理由____。若a位于陆地上空,b位于海洋上空。请在下图中绘制海陆风风向,并绘制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____。(2)沿海地区在吹海风向时段大气主要表现保温作用还是削弱作用?原因是什么?(3)简述海陆风对沿海地区环境的影响。【答案】(1)ab。理由:a处等压面向上凸出,为高气压;b处等压面向下凹,为低气压。见下图。(2)削弱作用。吹海风时一般为白天,白天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大气对太阳辐射表现为削弱作用。(3)海风可以增加沿岸地区的湿度,降低沿岸地区的温度,调节沿岸地区的局地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陆风有利于沿岸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解析】(1)气压随海拔的上升而降低,依据“凸低为高、凸高为低”原则可判定,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出,低压区等压面向下凹。a处等压面向上凸出,为高气压;b处等压面向下凹,为低气压。故ab。近地面与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读图可知,a、b位于高空,则近地面a处气压低于b。气流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故图中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2)白天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大气对太阳辐射表现为削弱作用;夜晚表现为大气为地面的保温作用。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空气做下沉运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水平方向上,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具体画法如下图。因此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沿海地区在吹海风时为白天,大气主要表现为削弱作用。(3)白天,海上气温较陆地气温低且湿度大,风的吹拂可以促进气流的交换,因此海风可以增加沿岸地区的湿度,降低沿岸地区的温度,对沿岸地区的局地气候起调节作用,对沿海城市而言可以缓解“热岛效应”。风的吹拂加速空气流动,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夜晚的陆风可以促进沿岸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改善城市环境质量。8.(2022广东揭阳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上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图1为上海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图2为上海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在下图(图3)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2)比较图1中四地中气压值最大的是________。若图1中代表白天海陆之间的等压面状况,则M代表________,N代表_________(陆地或海洋)的等压面状况。(3)写出图2中P地的风向____________。(4)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答案】(1)(2)陆地海洋(3)东南风(4)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是减轻热岛效应,过滤城市空气,提高空气质量【解析】【分析】本题以上海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和上海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为载体,主要涉及等压面的判读,热力环流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根据图中信息,N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上空为低压,M地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上空为高压,同一水平面水平气流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热力环流如图所示。(2)同一等压面气压值相等,相同高度高压处气压高于低压处气压,甲图中四地气压值大小顺序是>=>。若为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海洋增温慢、气压高,M为低压,应为陆地;N为高压,应为海洋。(3)结合城郊热力环流,判断出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结合地转偏向力分别判断风向。城市气温高、气压低,郊区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风向市区吹,P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正西,北半球向右偏,偏转为东南风。(4)受城市风影响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近地面由郊区吹向城市的风经过绿地的降温增湿,净化后进入城区,可以减轻热岛效应,过滤城市空气,提高空气质量。9.(2021浙江省桐庐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请结合实验报告,回答下列问题。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为了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某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并得出以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1)由此实验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地面热量差异大气____运动同一水平面上____差异大气____运动热力环流。(2)下面示意图中已画出高空等压线,用箭头标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方向以及近地面等压线。(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体现了热力环流原理,如“城市热岛效应”,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因素有____、____等。(4)在山谷中,往往在白天测得空气污染物比夜晚更严重,请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答案】(1)垂直(上升或下降)气压水平(2)(3)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4)白天山谷受热力环流影响,谷底气流下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夜晚山谷受热力环流影响,谷底气流上升,有利于污染物扩散)。【解析】(1)由此实验可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空气受热上升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则形成低压,当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时,空气就会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所以地面热量的差异,会引起大气上升或下降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2)依据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垂直方向:火焰处,标注向上的箭头,示意空气上升,两侧铁板在垂直方向上标注向下的箭头,示意空气下沉;水平方向:火焰上部,标注指向两侧的箭头,示意纸片和灰烬在空中流向四周,下部标注指向火焰的箭头,示意纸片和灰烬又回到火焰处,完成热力环流。依据等压面弯曲的基本规律: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火焰处,空气上升,故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两侧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则形成低压。所以在图中依据高空等压线上凸特点,在近地面画出下凹的等压线即可。(3)城市中心区因建筑物密集,地面多硬化,绿地减少等因素,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也多,造成城市中心区气温一般比周围的郊区高,形成城市“热岛”。(4)在山谷中,往往在白天测得空气污染物比夜晚更严重,主要是由于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从山坡流向谷地,在谷地形成下沉气流,所以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而夜晚山谷受热力环流影响,谷底气流上升,则有利于污染物扩散。10.(2021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图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____,此时段绿洲气压____(高低)。(2)从该图可以看出,沙漠和绿洲比,____的气温日较差更大。(3)若此时沙漠气温高于绿洲,下图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图(4)若沙漠气温低于绿洲时,ABCD四点气压由大到小排序是____。(5)在沙漠地区恢复植被,一方面可以增加地面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沙漠和绿洲间的气压差,从而降低两地间的____,最终降低风速,保护该地环境。【答案】(1)6:00-19:00高(2)沙漠(3)(4)ABCD(5)水平气压梯度力【解析】本题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为情境,设置五道小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影响风的大小的因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6:00~19:00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由于沙漠气温高,绿洲气温低,所以此时绿洲盛行下沉气流,气压较高。(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沙漠当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较大,所以沙漠的气温日较差更大。(3)若此时沙漠气温高于绿洲沙漠盛行上升气流,绿洲盛行下沉气流,所以沙漠近地面的气压比绿洲近地面的气压要小,在近地面气流从绿洲流向沙漠。在高空沙漠的气压比绿洲的气压要大,所以在高空,沙漠的气流流向绿洲,所以形成顺时针的热力环流。(4)如果沙漠的气温低于绿洲,此时绿洲近地面的气压低,沙漠近地面的气压高,距地面越远,气压越低,并且沙漠上空的气压低,绿洲上空气压高,所以ABCD四点气压由大到小排序是ABCD。(5)在沙漠区恢复植被,可以降低沙漠与绿洲之间的温度差异,降低沙漠绿洲之间的气压差,从而降低两地之间的气压梯度力,降低风速。11.(2021广东茂名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观测发现,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出4-6。高原上大气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形成降水,使高原上冰川、积雪广布,湖泊众多(下图)。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影响巨大。(1)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的原因。(2)用箭头绘制夏季热力作用下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答案】(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地面辐射强;高原大气离地面近,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海拔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如下图。【解析】本题以青藏高原高原季风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1)本题主要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去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长波辐射,青藏高原周边同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接受地面辐射少,气温低;夏季太阳高度角大,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清洁度高,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地面温度高,高原近地面大气吸收高原地面的热量较多,所以高原近地面温度较高;所以导致青藏高原近地面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2)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空气遇热会膨胀上升;周边大气温度低,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形成热力环流。如图所示:12.(2021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下图1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图2为高空风的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假若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地,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风。(2)在图1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并绘制出高空的等压面。(3)判断图2中箭头的含义A____,B____,C____。(4)图2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位于____(南或北)半球。【答案】(1)乙甲甲>乙>丙>丁西南(2)(3)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4)平行南【解析】本题以北半球某地气压分布图和高空风形成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四个小题,涉及到等压面的判读、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流动方向、高空风与等压线的关系、南北半球的判定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1)据所学可知,地表冷热不均,气温高的形成低压,故图1中乙地为热低压;城市热力环流中,郊区为冷高压,与图中甲地相符;近地面从等压面弯曲,判断甲大于乙,又根据高空等压面与近地面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故高空丙大于丁,另据随海拔上升气压降低,故排序为甲>乙>丙>丁;甲乙之间,风由甲吹向乙,北半球向右偏转为西南风。(2)图1中箭头应该由甲指向乙,乙指向丙,丙指向丁,丁指向甲,形成环流;高空等压面与近地面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3)图二中B箭头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据材料可知,图二是高空的风,风向平行于等压线,C为风向;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于风向,A是地转偏向力。(4)图二中是高空的风,因此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因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关系是向左偏90度,故为南半球的高空风。13.(2021山西临汾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台湾西部有较广阔的平原和盆地,昼夜温差大。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台湾府志》卷7《风土志》中描写风向差异时说道:“晓东,暮西,风之所在与中土又大异矣!”(注:中土指福建)。下图为台湾海峡剖面示意图。(1)在图中画出图示时刻台湾海峡东西两侧的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2)分析台湾西部“晓东、暮西”现象的成因。【答案】(1)作图如下:(2)台湾西部西临台湾海峡,白天陆地增温快,陆地地面气压较低,海水增温慢,海面气压较高,气流由海面吹向陆地,故傍晚吹西风;夜晚陆地降温快,陆地地面气压较高,海水降温慢,海面气压较低,故而早晨吹陆风,所以早晨吹东风,因此早东晚西。【解析】(1)图示为白天,陆地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台湾海峡所在的水域升温慢,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气流由台湾海峡附近的海域流向陆地,高空气流由陆地高空流向台湾海峡上空。绘制如下图:(2)一是要明确地理位置在台湾西部,二是要明确“晓东、暮西”的含义。晓即是早晨,晓东的意思是早晨吹偏东风,暮指的是傍晚时刻,暮西表示傍晚吹偏西风。台湾西部西临台湾海峡,夜晚陆地降温快,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台湾海峡所在的海域气温相对较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为低压,近地面水平气流由陆地吹向海域,即为偏东风,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到第二日的清晨。白天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陆地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为低压,台湾海峡所在的海域增温较慢,为下沉气流,近地面为高压,近地面气流由台湾海峡吹向台湾西部,为偏西风,所以傍晚盛行偏西风。14.(2022江苏扬州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鄱阳湖畔沙山很多,其中多宝沙山为江南最大的沙山,沿鄱阳湖边绵延约50km,呈半岛状深入湖中,沙子堆积像小山。下左图为我国长江流域部分地区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单位:km)。右图为多宝沙山的景观图。(1)鄱阳湖地区有湖陆风现象存在,画出白天鄱阳湖与甲地间的热力环流。(2)随着鄱阳湖周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热岛效应不断增强,沿岸地区湖风____(填“增强”或“减弱”),陆风____(填“增强”或“减弱”)。为缓解周边城市热岛效应说说措施____。(3)多宝沙山形成的外力作用是____,沙山面积增长最快的季节是____,因为该季节鄱阳湖处于枯水期,湖滩出露面积大,沙源丰富。(4)列举当地治理沙山的措施。【答案】(1)(2)增强减弱措施:尽量减少人为热量的释放,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出行;加强城市绿化如屋顶绿化;加强构建城市的通风廊道;加大城市的水体面积;控制城区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3)风力沉积冬季(4)恢复植被/建防护林/植树种草/设置沙障/设置草方格。【解析】本题以鄱阳湖为载体,考查热力环流原理、沙山成因及治理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1)白天鄱阳湖升温慢,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周边陆地升温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风由湖面吹向陆地形成湖风,高空则相反。具体绘图如下:(2)当周边城市规模扩大,白天城市与湖泊的温差加大,两地气压差异也会变大,因此湖风会增强;夜间由于城市在白天吸收积累的热量多,它与湖泊之间温差变小,气压差异变小,陆风减弱。减弱热岛效应的措施关键是减少城市地区人为热的产生。首先,应该减少工业的碳排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低碳经济产业;其次交通方面尽量绿色出行、低碳环保出行,例如鼓励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电动汽车出行等;第三控制城区人口规模和密度,加强中小城市建设,控制大城市规模;第四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绿色屋顶、绿色墙壁;第五发展海绵城市、保护和加大城市水域面积;第六加强城市通风廊道建设等(3)根据所学,沙山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造成的。沙山增长最快的季节是冬季,原因是由于该季节鄱阳湖降水少且湖水补给长江的原因,导致水位下降很快,湖滩出露面积增大,沙滩裸露,沙源丰富;再加上受冬季风影响风力较大,容易向陆上搬运后沉积。(4)治理沙山的办法,主要是加强植被建设,保持水土,例如在沙山上植树种草,或设置草方格,固定沙丘;或设置沙障阻挡。另外控制湖区周边人口和工业规模,节约用水等。15.(2022全国高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在切洋葱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泪流满面”。为此,砧板两边放置点燃的蜡烛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下图是切洋葱的场景示意图。(1)解释点燃蜡烛为何能缓解切洋葱“流泪”问题。(2)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点燃蜡烛后形成的热力环流。【答案】(1)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蜡烛点燃后,蜡烛上部空气受热上升,蜡烛桌面形成低压;洋葱上部空气相对蜡烛上部而言,温度较低,作下沉运动,洋葱桌面形成高压;在桌面上,空气由洋葱流向蜡烛;带刺激的洋葱味流向两侧,不至于作上升运动刺激我们的眼睛,从而有效地缓解切洋葱“流泪”问题。(2)作图如下:【解析】(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蜡烛后,蜡烛加热周围空气,气温上升,蜡烛处气流上升,蜡烛处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中间洋葱上空相对蜡烛上空而言,空气温度低,空气遇冷下沉,桌面洋葱处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底层气流由洋葱流向两侧蜡烛,高空由两侧蜡烛流向洋葱。进而使得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洋葱气味流向两侧,不至于作上升运动刺激我们的眼睛,从而有效地缓解切洋葱“流泪”问题。(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蜡烛上方为上升气流,洋葱上方为下沉气流,形成如下图所示的热力环流:16.(2021河南濮阳一高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绿洲冷岛效应”指干旱地区的绿洲区域(沙漠中有水源的区域),夏季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湿度比周边大的特殊气象效应。材料二种植“南山沙”西瓜是博斯腾湖(位置见下左图)附近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该西瓜个大,皮薄,瓜瓤色泽红艳,味道甜美可口。每年4月,随着气温回升,当地农民开始忙着移栽西瓜苗,搭建小拱棚,铺地膜。小拱棚早栽培技术以竹条作为骨架,再用薄膜覆盖,拆装简单,成本低廉,好像瓜苗头顶的一把“伞”。右图示意当地农民正在移栽西瓜苗。(1)夏季在没有大范围盛行风时,若甲地存在“绿洲冷岛效应”,则近地面附近是吹________(填沙漠或湖)风。将下图用箭头补充完整以证明你的说法。________(2)分析当地农民4月移栽西瓜苗时搭建小拱棚和铺地膜的原因。【答案】(1)湖(2)新疆地区纬度较高,春季容易受寒潮天气影响;地膜能减少地面辐射,提高地温;小拱棚有利于阳光进入的同时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提高棚内气温,促使西瓜提前发芽。【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及学生的画图能力,同时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分析能力。(1)“绿洲冷岛效应”指干旱地区的绿洲区域(沙漠中有水源的区域),夏季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湿度比周边大的特殊气象效应。夏季在没有大范围盛行风时,若甲地存在“绿洲冷岛效应”,说明绿洲区域气温低,沙漠气温高,近地面绿洲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低;沙漠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高,因此近地面风由绿洲吹向沙漠。高空风由沙漠上空吹向绿洲上空。据此分析画图如下“(2)新疆博斯腾湖地区纬度(42N附近)较高,4月冷空气势力仍然较强,容易受寒潮天气影响,气温降低威胁农作物生长;铺地膜能减少地面辐射散失,保持棚内温度,提高地温;搭建小拱棚有利于阳光进入,同时棚内空间较大,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提高棚内气温,促使西瓜提前发芽。17.(2021福建浦城县教师进修学校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报告实验用材:环流探测装置、测温探头、食用色素(红、蓝)、烧杯(图)实验步骤:分别向环流探测装置的1、2号柱内加入红色、蓝色色素适量;再分别向1、2号柱内加入等量温水,水位接近柱口;将环流探测装置分别放入两个装有不同温度的水的烧杯中;用测温探头测水温,数据是甲号杯10C、乙号杯30C。实验现象:1、2号杯内水颜色都成混合色。(1)该实验模仿的自然地理现象是____。实验后,红、蓝水开始流动,请在上图中(ABCD间)用实线箭头画出该实验模仿的大气运动状况。____(2)图中ABCD四地气压由高到低进行排列____。若想让水流动的更快些,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___。(3)请填写以下框图说明其过程____________。(4)若该现象发生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则代表郊区的是____(填甲或乙),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有____。【答案】(1)热力环流(2)BDAC甲杯内放冰或乙杯加热(3)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4)甲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植树造林/种草)、增加水体面积、节能减排、建筑物合理规划布局、修建通风走廊(增加空气流通性)等【解析】(1)甲烧杯水温低,1号柱色素收缩下沉;乙烧杯水温高,2号柱色素膨胀上升。图中横向的玻璃柱中,下面的向右流,上面的向左流,最后红、蓝两种色素相互混合。很显然该实验模仿的自然地理现象是热力环流。图示如下图所示:(2)热力环流中各点气压高低的判断,本着以下原则:在垂直方向上,低处的气压高于高处;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故图中四地气压按由高到低应该是B>D>A>C。要让水流动得更快,只要让两个烧杯的温差变大即可,可以在甲烧杯中加冰;乙烧杯中加热水(或加热)。(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冷热不均大气产生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大气产生水平运动,最后,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共同组成热力环流。所以为冷热不均;为大气的垂直运动;为大气的水平运动。(4)由于城市和郊区之间气温高低不同,导致城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所以表示郊区的是甲。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可从降低城区气温的方面考虑。合理植树种草,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规划湿地,增加城市的水域面积;合理规划城市建筑物布局,预留通风走廊;建设卫星城,分担城市产业活动等。18.(2021福建福州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用材:环流探测装置、测温探头、食用色素(红、蓝)、烧杯(图)实验步骤:分别向环流探测装置的1、2号柱内加入红色、蓝色色素适量;再分别向1、2号柱内加入等量温水,水位接近柱口;将环流探测装置分别放入两个装有不同温度的水的烧杯中;用测温探头测水温,数据是甲号杯10C、乙号杯30C。实验现象:1、2号杯内水颜色都成混合色。(1)该实验模仿的自然地理现象是____实验后,红、蓝水开始流动,请在右图中用实线箭头画出该实验模仿的大气运动状况____。(2)右图中ABCD四地气压由高到低进行排列____若想让水流动的更快些,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___。(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该原理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填入相应方框内。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发生水平运动空气垂直运动地面冷热不均(4)若该现象发生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则代表郊区的是____(甲或乙),请说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有____。【答案】(1)热力环流(2)BDAC甲杯内放冰或乙杯加热(3)(4)甲城市中的生产与生活活动释放了大量热量,导致城市温度比郊区高城郊之间受热不均而形成热力环流,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解析】本题以热力环流模拟实验为试题背景,涉及了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烧杯10C水温低,1号柱色素收缩下沉;乙烧杯30C水温高,2号柱色素膨胀上升。图中横向的玻璃柱中,下面的向右流,上面的向左流,最后红、蓝两种色素相互混合。很显然该实验模仿的自然地理现象是热力环流。图示如下图所示:(2)热力环流中各点气压高低的判断,结合第1题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垂直方向上,海拔低处的气压高于高处;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故图中四地气压按由高到低应该是B>D>A>C。要让水流动得更快,只要让两个烧杯的温差变大即可,可以在甲烧杯中加冰;乙烧杯中加热水或加热。(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冷热不均大气产生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大气产生水平运动,最后,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共同组成热力环流。所以图中顺序为。(4)由于城市和郊区之间气温高低不同,导致城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所以表示郊区的是甲。城郊之间热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城市中的生产与生活活动释放了大量废热,导致城市温度比郊区高;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可从降低城区气温的方面考虑。可以合理植树种草,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规划湿地,增加城市的水域面积;合理规划城市建筑物布局,预留通风走廊;建设卫星城,分担城市产业活动等,使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温差减小,热岛效应减弱。19.(2019江苏盐城高二学业考试)读1月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为沿AB所作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在图中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2)图中A、B、A、B四点气压值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3)甲处的风向是____;两处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4)若A、B两地的下垫面为陆地和海洋,则A地最有可能是____(陆地或海洋)。【答案】(1)(2)ABBA(3)西北风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4)陆地【解析】本题以等压线分布图设置问题,涉及等压线图的判读、热力环流、风力和风向的判读、海陆分布对气压分布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1)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根据左图可知,A处近地面为高气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B处近地面为低气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气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A为高压,B处气压低,对应高空A为低压、B为高压。近地面由A流向B,高空由B流向A。AB间的热力环流为逆时针。ABB'A'A。如图:(2)考查气压大小的判断,A为高压,近地面气温低,B处气压低、气温高,对应高空A为低压、B为高压。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因此气压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BA。(3)考查风向的判断,此图为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A为高压,B处气压低,甲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A指向B,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图中甲地的风向为西北风。而在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因此地风力较大。(4)1月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可知A地为陆地,B地为海洋。20.(2022山西临汾第一中学校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下图中甲图示意我国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状况,乙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1)在甲图中画出A、B、C、D间的热力环流。(2)比较甲图中C、D两地昼夜温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说出甲图此时滨海地区近地面的实际风向。(4)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答案】(1)顺时针方向(2)D地昼夜温差小于C地。D地位于海洋上,海水比热容大,升温降温速度慢;沿海地区海陆风对天气变化影响小,因此D地昼夜温差小于C地。(3)东南风(4)屋前石质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形成低压区;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形成高压区。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热力环境的应用,以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1)读图可知,由等压面状态可知,凸高凹低可知,A处气压高,B处气压低;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相返,因此相应的近地面,C处气压低,D处气压高。A和C之间气流上升,B与D之间气流下沉;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在C与D之间,气流由D流向C;同理在高空气流由A流向B,形成顺时针流动方向。(2)D地昼夜温差小于C地。D地位于海洋上,海水比热容大,升温降温速度慢;C地位于陆地上,陆地比热上,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因此海洋上D地的昼夜温差小于C地。虽然在CD之间存在海陆风,但由于海陆风是局部环流,很难对背景环境的天气变化产生明显影响。CD之间的昼夜温差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决定。(3)根据小题1可知,此时甲图中滨海地区,近地面,C处气压高,C处气压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自东向西,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形成东南风。(4)根据图示可知,屋前石质地面和屋后林地之间存在热力性质差异。屋前石质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在夏季白天时,屋前石地升温快,石地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区;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在夏季白天时,屋后林地升温慢,林地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区。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近地面的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风从屋后的林地穿堂而过,吹向屋前的石质地面,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使屋内感觉凉爽。21.(2021江西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明灯俗称许愿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元宵佳节之夜,明月当空,焰火约丽,一盏盏点燃的孔明灯,带着人们的祈福,徐徐上升,给都市的夜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材料二该地理原理应用范围广泛,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地理事象都与之相关。例如,该原理可以指导我们对城市功胞分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1)在孔明灯示意图中用箭头画出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气流运动方向。(2)比较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3)假若孔明灯示意图区域不受孔明灯塑料纸的笼罩且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丙、丁之间的风向为____。住在该城市的居民们发现,天气条件较为稳定的晴朗白天和夜晚,商业区、文化区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程度不同。该城市商业区、文化区及住宅区的白天大气污染____(较重/较轻),原因受到____(山风/谷风)的影响。(4)由于资金的原因,该城市的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暂时不能作大规模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工厂上班时间应如何安排可减轻商业区和住宅区所受大气污染?并分析原因。【答案】(1)(2)甲>乙>丙>丁(3)西北风东南风较重谷风(4)工厂改为夜班,夜晚安排生产。原因:商业、文化住宅位于山坡上;夜晚吹山风,谷底盛行上升气流,污染物扩散较快,可以减轻商业区和住宅区所受大气污染。【解析】本题考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和气压与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空气受热上升,因此丙是上升气流,四周的灯罩边缘是下沉气流,底部气流由甲流向灯火处,气流方向为甲乙丙丁。(2)根据材料可知,近地面的气压值较高,甲处为下沉气流,故甲处的气压大于乙;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性质相反,故丙为高压,丁为低压,则甲乙丙丁的气压值从大到小为甲>乙>丙>丁。(3)根据材料可知,甲为高压,乙为低压,则甲、乙之间的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为西北风,丙丁之间与近地面相反,为东南风;由于城市位于坡地,工业区位于谷地,城市的海拔更高,当白天吹谷风时,污染物会流入城市,因此白天的大气污染较重。(4)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城市位于工业区的上风向,白天吹谷风时,工业区的污染物会流入城市,夜晚吹山风时,谷底盛行上升气流,污染物扩散较快,城市受工业区的污染小。因此可考虑工厂改为夜班,夜晚安排生产,可以减轻对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22.(2021重庆市璧山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为了避免在切洋葱时眼睛流泪,人们在实践中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在砧板边放置点燃的蜡烛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下图示意切洋葱的场景。(1)此生活技巧所体现的地理原理为。(2)请正确画出上述原理的大气运动图。(3)为了增强切洋葱时的防护效果,人们还可以在冰箱中冷却洋葱,请解释原理。【答案】(1)热力环流(2)绘图如下:(3)在冰箱中冷却洋葱可以加大蜡烛和洋葱间温度差,增强切洋葱时的防护效果。【解析】本大题以切洋葱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的原理和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1)在砧板的两侧点燃蜡烛,两侧气温升高,空气受热上升,洋葱处气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有利于洋葱刺激气味扩散。此生活技巧体现的地理原理是大气的热力环流。(2)蜡烛处气温高,气流上升,洋葱处气温低,气流下沉,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画图如下:(3)为了增强切洋葱时的防护效果,人们还可以在冰箱中冷却洋葱,原理是:在冰箱中冷却洋葱,则洋葱处气温低于周围地区,洋葱处气流下沉,周围气流上升,形成热力环流,加快洋葱气味扩散。23.(2022云南云县教育体育局教科室高二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用材:蜡烛、打火机、冰块、檀香、透明玻璃箱。实验步骤:(1)在玻璃箱内两端分别放置冰块和蜡烛,并用打火机点燃蜡烛。(2)点燃檀香,将其放在冰块上空,观察烟雾的运动方向。实验现象:(略)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1)在上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蜡烛和冰块之间烟雾的运动过程。材料二:下图为洞庭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于水体面积大,湖泊与周边地区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湖陆风效应。(2)调查发现甲地白天与夜晚风向有明显不同,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指出不同之处,并说明原因。(3)随着甲、乙两地城镇面积的增大,比较两地湖风和陆风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答案】(1)绘图如下:(2)陆地比湖泊水的比热小;白天陆地增温快,湖泊增温慢,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陆地形成低压,湖泊形成高压,白天吹湖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湖泊降水慢,气温高,气压低,吹陆风。(3)两地湖风都增强,陆风都减弱。原因:两地城镇面积增大后,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故湖风增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故陆风减弱。【解析】本题以热力环流的实验和洞庭湖与周边地区的湖陆风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理论知识分析、判断和解释地理原理的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素养。(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冰块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烟雾会从冰块上方向冰块方向向下流动,在冰块处形成高压,冰块上方形成低压;蜡烛燃烧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蜡烛上方形成高压,蜡烛处形成低压,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流向冰块处的烟雾会流向蜡烛处,并在蜡烛处上升,而蜡烛上方的的烟雾会流向冰块上方,从而形成顺时针的热力环流。(2)湖陆风是由于湖泊与周边地区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而造成的。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湖泊增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因此白天吹湖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湖泊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湖泊,晚上吹陆风。(3)甲、乙两地城镇面积加大使城镇的热岛效应增强,城镇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导致白天陆地气温更高,陆地和湖泊的温差变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湖风风力增强;晚上陆地受热岛效应影响和湖泊的温差变小,陆风风力减弱。24.(2022福建三明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广西乐业县的一个天坑底部,常年聚集着大量的雾气,人们根据它的这个特征取名为白洞天坑。天坑水平开口的洞口顶部存在冬季吐气、夏季吸气的独特现象。图1为天坑水平洞口夏季吸气现象景观,图2为天坑水平洞口内外气流运动环流。图1天坑水平洞口夏季吸气现象图2天坑水平洞口内外气流运动环流图在图中,画出“夏季吸气现象”的洞口内外空气运动环流图,并说明作图理由。【答案】洞口位于天坑顶部,夏季是洞外气温高,空气上升;洞内气温低,空气下沉,顶部洞口就会出现吸气现象。【解析】本题以白洞天坑的不同季节的呼吸气现象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天坑洞内和外界的空气交换少,受外界气温影响小,洞内气温比较恒定。夏季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气温,洞内空气形成的热力环流呈逆时针方向。由于天坑洞口在顶部,夏季时就会出现吸气的现象。25.(2022山东德州高一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存在会影响局部背景风速度的垂直分布。上海市某大学教授为研究海陆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以金山石化工业区附近海岸线为中心,参考冬季主要风向,向陆地和海洋方向分别延伸60km作为检测范围(图左)。在上海市冬季背景风为西北风时对其测算,通过模拟得出不同时刻监测中心的气流垂直变化曲线(图右)。(1)比较图右中三条曲线发现,9:00与海陆无温差时比较,风向____(相同/相反);9:00与17:00比较,25m以下风向____(相同/相反),55m以上风速较大的是____,对上海市污染更严重的是____。(2)据图右在图左中沿检测线画出17:00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方向。(3)请运用海陆风原理,分析上海市金山区夜晚比白天空气质量较好的原因。【答案】(1)相同相反9:0017:00(2)(注:实心箭头“”表示25m以下扩散方向,空心箭头表示25m以上扩散方向)(3)白天吹海风,污染物吹向市区,污染较重;夜晚吹陆风,污染物被吹向海洋,污染较轻。【解析】本大题以上海金山石化工业区附近为背景,涉及海陆间热力环流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地理学科素养。(1)读图可知,风速为正表示与参考方向相同,反之则相反;9:00与海陆无温差时比较,风向相同;9:00与17:00比较,25m以下风向相反;55m以上风速较大的是9:00时;对上海市污染更严重的是17:00。(2)如图,17:00时,由风速图可知,25m以下风向与西北风相反,为东南风,实心箭头“”表示25m以下扩散方向;25m以上风向与西北风相同,空心箭头表示25m以上扩散方向。(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吹海风,污染物被吹向市区,城市市区污染较重;夜晚吹陆风,污染物被吹向海洋,城市市区污染较轻。26.(2022安徽阜阳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暑假,江苏高中生小明同学到甘肃省河西走廊(下左图)研学旅行。研学中,他在敦煌欣赏了敦煌母亲河——党河、鸣沙山和月牙泉等奇特景观(下右图)。(1)指出形成鸣沙山(上右图右下角)的主要外力作用_____,并简述其地貌特点_____。(2)流经敦煌的党河所属水循环环节为_____。结合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简述党河的作用_____。(3)在大气静稳状态下,受下垫面性质差异影响易形成热力环流。月牙泉附近白天吹_____(湖风、陆风)。画出此时局地的热力环流示意图_____,并标注近地面的等压面剖面图。【答案】(1)风力沉积特点:形状如新月;迎风坡较缓,呈凸形;背风坡较陡,呈凹形。(2)地表径流作用:塑造地表形态,形成冲积扇;促进水资源循环、更新;汇集地表水,提供水源。(3)湖风如图:【解析】本题以小明研学旅行为材料,涉及外力作用、水循环以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据图可知,鸣沙山是沙丘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沉积;沙丘的地貌特点是形状如新月,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普度较缓,呈凸形,背风坡坡度较陡,呈凹形。(2)河流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党河的作用主要:河水流动中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可以形成冲积扇等河流地貌;河流可以促进水源汇集,提高水源;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和更新。(3)白天月牙泉附近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沙漠地区相反,形成低压,故月牙泉附近近地面吹湖风,高空风向与近地面相反,沙漠近地面气温高,大气受热上升运动,月牙泉气温低,大气受冷呈下沉运动。如下图所示:27.(2021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高一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1)分析城市市区和郊区气温差异的原因。(2)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3)同学们了解到该城市同时受日周期海陆风的影响,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绘制该时段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解释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的原因。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气污染加剧等问题。(4)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答案】(1)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递的热量多;城市中心区人口、产业密集,车流量大,排放的废热多,使城市中心区气温高于郊区;城区建筑高大密集不利于热量的扩散。(2)强降雪后,郊区地面多被积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较强,积雪融化吸收热量,气温降幅较大;城区积雪清理较及时,人工制热较多,气温降幅较小;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值加大,因而城市热岛强度加大。(3)绘图(略)、原因:白天受海风影响,海风从气温较低的海洋吹来,对城区具有降温作用,从而降低城市热岛强度。(4)从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及城市发展等角度提出措施,如增加城市绿地、水体面积;建设城市绿色通风廊道;分散城市中心人口、产业等,合理即可。【解析】(1)相比较而言,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表多由水泥,沥青等覆盖,地面多硬化,易吸热,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递的热量多;城市中心区人口众多,产业密集,车流量大,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燃烧释放出大量废热,使城市中心区气温高于郊区;城区建筑高大密集不利于热量的扩散。,因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燃烧释放出大量废热,使城市中心区气温高于郊区;同时,高大密集的城区建筑,不利于热量的扩散。(2)冬季强降雪后,气温下降,城市取暖需求增加,城市废热排放过多,且城市为了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运行的需要,清理积雪较为及时,气温下降幅度小;郊区地面积雪覆盖大,对太阳辐射反射率较强,同时,积雪融化吸收热量,气温下降幅度大,导致热岛强度增强。(3)题干中说到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说明该时段,海陆风应当是由气温较低的海洋吹向陆地,能够有效的给城区降温。白天,海洋吸热慢,近地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城区近地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海风影响,海风从气温较低的海洋吹来,对城区具有降温作用,从而降低城市热岛强度。近地面气流由海洋流向城区,高空气流由城区流向海洋。如图:(4)从减少排放废热的角度,城市规划当中应当对市中心的产业和人口等适当进行分散,市中心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等,从加快废热的散失角度,应当规划城市的通风廊道,对建筑物的高度和格局进行规划。28.(2021陕西宝鸡中学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塔里木盆地区域简图及甲(新月形沙丘)、乙(草方格沙障是指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两地景观。材料二: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分布有草等植被的地方,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右图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1)甲地貌形态成因是_______,该地貌两翼延伸方向指示_______风向(上或下)(2)观察下左图,绿洲气温比沙漠高的时间段是_______,此时段绿洲气压____(高或低),该时段的沙漠与绿洲的热力环流气流如何运动?高空等压面如何弯曲?请在下右图画出。(3)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冬春季节该地盛行偏_______风(写出风向),图中乙景观主要是预防风沙灾害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评价乙景观(草方格沙障)在预防该灾害中的的优势和不足:______________。【答案】(1)风力沉积下(2)(21:00--次日6:00之间均可)低画图:热力环流箭头正确,等压面正确(只需高空的)如下:(3)温带大陆性气候偏北风(西北风)优势: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防沙效果好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不足:使用寿命有限,;总体成本高【解析】(1)据图可知,甲地貌为新月形沙丘,其为风力沉积地貌,新月形沙丘缓坡为迎风坡,因此该地貌两翼延伸方向为下风向。(2)据图观察可知,实线为绿洲气温,虚线为沙漠气温,绿洲气温比沙漠气温高的时间段是21:00--次日6:00,此时段由于绿洲气温高,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气流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沙漠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因此近地面气流从沙漠流向绿洲,故热力环流呈逆时针方向。近地面沙漠气压高,等压面上凸,绿洲气压低,等压面下凹,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3)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盛行偏北风,乙景观为草方格沙障,草方格沙障一方面能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侵蚀和搬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露水,可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不足之处是草方格沙障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使用寿命有限,固沙成本高,费工大(但对于保护交通干线和保障固沙植被存活非常有效)。29.(2021江苏泗阳致远中学高二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观测发现,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出4-6。高原上大气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形成降水,使高原上冰川、积雪广布,湖泊众多(下图)。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影响巨大。(1)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的原因。(2)用箭头绘制夏季热力作用下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3)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答案】(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地面辐射强;高原大气离地面近,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海拔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如下图。(3)全球变暖导致青藏高原气温升高、蒸发加剧、降水略有增多;冰川融化,面积减小,雪线升高;部分冻土退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平衡,造成某些物种减少或消失。【解析】(1)从原理上分析,大气的主要热源来自地面辐射,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面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高原大气离高原地面近,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接受地面辐射少,气温低。所以导致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2)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空气遇热会膨胀上升;周边大气温度低,空气遇冷收下沉,形成热力环流。(3)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冰川面积减小。温度升高,雪线升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区域大气的水汽含量增加,降水会增多。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得青藏高原气温升高,冻土融化增多。气温升高,会是的原有的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导致部分物种的生存空间发生变化,会导致不分物种减少甚至消失。30.(2021全国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某游客在游览北戴河海滨的游记中写道:“北戴河真不愧是避暑胜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的风都凉爽柔和,让人感觉十分畅快。但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是完全不同的。”(1)在图中画出北戴河与渤海湾之间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感悟白天和夜晚风向的不同。(2)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夏季北戴河成为避暑胜【答案】(1)白天近地面风由渤海湾吹向北戴河,夜晚近地面风由北戴河吹向渤海湾。(2)夏季的白天,来自渤海湾的风较凉爽湿润,对北戴河滨海地区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北戴河地区的风较凉爽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海陆风使得北戴河滨海地区白天气温低,气温日较差较小,从而使北戴河成为避暑胜地。【解析】(1)白天陆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渤海湾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渤海吹向北戴河。夜晚,北戴河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北戴河吹向渤海湾。(2)夏季的白天,白天陆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渤海湾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渤海吹向北戴河,来自渤海湾的风较凉爽湿润,对北戴河滨海地区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北戴河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北戴河吹向渤海湾,夜晚来自北戴河地区的风较凉爽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海陆风使得北戴河滨海地区白天气温低,气温日较差较小,从而使北戴河成为避暑胜地。31.(2022浙江丽水高一期末)下图为8月太平洋局部海洋表层等盐度分布图及澳大利亚“伦敦断桥”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甲洋流为____(填暖或寒)流,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2)形成澳大利亚“伦敦断桥”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利用海水的运动,在海岸附近可开发的清洁能源主要有____。(3)丙海域表层海水盐度高于赤道海区,取决于____;南回归线穿过的太平洋东岸表层海水盐度____(填高或低)于西岸,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4)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画出白天乙地沿海的大气运动方向____,并说明理由____。【答案】(1)寒降温减湿(2)海浪侵蚀波浪能/潮汐能(3)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低于洋流(4)绘图如下: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上升气流海洋形成下沉气流,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解析】本大题以8月太平洋局部海洋表层等盐度分布图及澳大利亚“伦敦断桥”景观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外力作用与地貌、海水盐度、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由图可知,甲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且位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大洋东侧,应为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2)伦敦断桥处的岩石从前是突出海面与陆地连接的岬,由于海浪长时间的侵蚀冲刷作用,形成了两个圆洞,其形状犹如一座双孔拱桥,与伦敦桥有些相似,故起名为“伦敦桥”。由于海蚀和风蚀作用的不断侵蚀,与陆地连接的一个桥孔由于海浪的强烈冲击坍塌了,剩余的部分继续矗立在海中,与大陆脱离形成现在看到的断桥,于是人们又把它称为“伦敦断桥”,所以主要的外力作用是海浪侵蚀。利用海水运动,在海岸附近可开发的清洁能源主要有潮汐能、波浪能等。(3)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有降水、蒸发、径流等。丙海域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表层海水盐度高于赤道地区,故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南回归线穿过的太平洋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受寒流的影响,大洋东岸的海水比大洋西岸的海水盐度低,故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吸热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同纬度的海洋吸热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而高空形成低气压,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箭头方向为顺时针。如图所示:32.(2022河北邯郸高一期末)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是我国著名的沿海避暑胜地。炎炎夏日,秦皇岛的海风令人迷醉,温柔的海风让秦皇岛市夏季的气候更加宜人。(1)在图下中画出秦皇岛市吹海风时的风向及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并分析秦皇岛市海风形成的原因。(2)简述海风对秦皇岛市夏季气候的影响。【答案】(1)秦皇岛吹海风时的风向及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如下图:海风形成的原因:日出后海陆均开始升温,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的升温速度快于海洋,陆地近地面气温高,形成低压,海洋表面气温低,形成高压,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2)白天吹海风,降低秦皇岛市区温度,减小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气温日较差。【解析】本题以秦皇岛海风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1)结合热力环流知识可知海陆之间吹海风时说明陆地近地面气压低,说明陆地垂直方向上空气上升,说明近地面受热,判读为白天。热力环流中等压面的画法:白天,陆地气温较海洋高,陆地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高空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白天海洋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高空形成低压,等压线下凹;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环流。海风产生原因:海陆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日出后海陆均开始升温,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的升温速度快于海洋;当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时,陆地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空气的水平流动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吹海风。(2)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主要从对空气湿度和气温的影响分析:海风从海洋带来湿润气流,使得城市气温降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气温日较差。3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与周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其中,以青藏高原季风最为典型。青藏高原季风对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环流产生巨大影响。图示意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环流。(1)在下图中将冬季青藏高原季风环流补充完整。(2)解释高原季风环流形成原理。(3)说明青藏高原季风环流对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影响。【答案】(1)(2)由于高原面与周围同高度的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夏季高原面升温较周围大气快,气压较低,风从周围吹向高原面,冬季相反,形成了高原季风环流。(3)高原季风环流的方向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方向基本一致,两者叠加起来,使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势力更强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和季风的相关知识。(1)冬季,高原比周围大气温度低是冷源,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风从高原吹向周围,热空气上升形成热力环流。冬季青藏高原季风环流如图所示:(2)夏季青藏高原上的气温高于周围的自由大气,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周围的自由大气形成高气压。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周围的空气吹向青藏高原面形成风;冬季青藏高原上的气温低于周围的自由大气,是冷源,高原面上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周围的自由大气形成低气压。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青藏高原面的空气吹向周围地区形成风。(3)青藏高原对季风环流的影响,既有热力作用,又有地形动力作用。巨大而高耸的青藏高原与周围自由大气间同样存在季节性热力差异。对青藏高原上空的大气来说,3~9月是个热源,导致印度低压形成,对维持和加强南亚季风起了重要作用。我国东部季风区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高原季风与我国季风环流方向完全一致,使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季风增强。即冬季要受到高原季风—偏北风的影响;夏季要受到高原季风—偏南风的影响;两者叠加,使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势力更强盛。34.(2021四川成都七中高二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科研人员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示意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日地表温度的变化。(1)在下图中用“”绘制该日绿洲与周边沙漠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2)说出图中A点此时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判断该热力环流强度最弱的时间,并说明理由。(4)简述沙漠、绿洲间热力环流对沙漠地区气候的影响。【答案】(1)按照顺时针的方向画图即可。(2)风向:偏南风;形成原因:由于绿洲地区气温低于邻近沙漠,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沙漠地区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因此A地的风从绿洲吹向沙漠成为偏南风。(3)北京时间6点前后最弱。理由:北京时间6点前后沙漠和绿洲的温差最小。(4)绿洲和沙漠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可以降低沙漠地区的温度;绿洲和沙漠之间进行水汽交换,可以增加沙漠地区的湿度;绿洲具有消减风力的作用。【解析】本题以绿洲和附近沙漠之间的温度差异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及其影响因素,和热力环流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1)据图可知,该日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沙漠温度较高,空气膨胀上升,绿洲温度较低,空气收缩下沉。沙漠地区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低压;绿洲地区高空形成低压,近地面形成高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高空,气流由沙漠流向绿洲,近地面,气流由绿洲流向沙漠。最终形成顺时针的热力环流,图示下图。(2)根据上题分析,由于绿洲地区气温低于邻近沙漠,绿洲地区的空气下沉,使得近地面形成高压,沙漠地区空气上升,使得近地面形成低压,因此A地的风从绿洲吹向沙漠,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发生偏转,成为偏南风(或西南风)。(3)地表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的直接原因,因此地表温差越大,热力环流越强,反之则越弱。读图可知,北京时间6点前后沙漠和绿洲的温差最小,可知,此时该热力环流强度最弱。(4)热力环流运动过程中,伴随着热量和水分的运动与交换。沙漠、绿洲间热力环流使得绿洲和沙漠之间持续进行热量交换,近地面风从绿洲吹向沙漠,从而降低沙漠地区的温度;沙漠、绿洲间热力环流有利于绿洲和沙漠之间进行水汽交换,可以增加沙漠地区的湿度;此外绿洲地区植被较多,还具有消减风力的作用。35.(2021福建三明一中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多年平均热岛强度日变化图。该城市同时受日周期海陆风的影响,且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1)比较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2)绘制材料中“某时段”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3)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答案】(1)风向相同,由郊区吹向城区;风速不同,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2)绘图如下:(3)增加城市绿地、水体面积;建设城市绿色通风廊道;绿色出行;使用清洁能源等。【解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计三个小题,涉及城市热岛效应、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地理实践运用。(1)阅读图文材料,城市热岛效应,皆是因为城区温度较高,郊区温度较低,气流从郊区流向城区,故风向一致;从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可知,该城市7时热岛效应强度较大,然后强度变小、17时城市热岛强度较小,然后强度变大,所以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2)阅读材料,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说明该时段,海陆风应当是由气温较低的海洋吹向陆地,能够有效的给城区降温。城区的废热排放较多,气温高,气压低,而郊区和海洋气温较低,气压高,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高空气流由城区流向郊区。如下图所示:(3)根据所学知识,要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需从减少排放废热的角度,城市规划当中应当对市中心的产业和人口等适当进行分散,降低热量的排放,减少温差;市中心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等。从加快废热的散失角度,应当规划城市的通风廊道,对建筑物的高度和格局进行规划。36.(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读“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图)和“北京城市环流模式示意图”(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描述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2)在图中画出北京市区与郊区间的大气热力环流。(3)根据北京市区与郊区间大气热力环流情况,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中三地中的________地,其对北京市环境保护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选择填空)。A.美化环境B.净化空气C.涵养水源D.防风固沙【答案】(1)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由市区向郊区递减;气温范围主要在11.513.5之间。(2)市区气流上升,高空风由市区吹向郊区,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3);B【解析】本题以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北京城市环流模式示意图为情境,多角度设问,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增长见识,开阔视野。(1)读图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平均气温分布特点可从气温变化特点和气温数值范围两个方面作答;读图北京近地面气温由郊区向市区递增,大部分温度在11.5-13.5之间,市中心超过13.5。(2)北京市区温度高,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如下图:(3)林地处在城市热岛环流之中,清新空气可以通过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读图分析可知,处位于城市的热力环流圈内,在此处造林能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故答案选B项。37.(2020天津高一期末)读“大气运动演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原理:实验中,用蜡烛作热源,目的是形成温差。从实验中知道风是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而形成的。同时,利用蚊香片观察到烟是明显地从侧边小瓶飘进大瓶。实验步骤:点燃蜡烛,让其平稳固定在一足够大的平面上,如课桌;细心观察此时蜡烛火苗的形态。用大瓶的底部罩住蜡烛,让蜡烛置于大瓶中缓缓燃烧。再次观察蜡烛火苗的形态是否发生变化。同时点燃蚊香片后弄灭,让其冒烟,同时让烟在侧边飘。此时可观察到烟被风吹进大瓶,又从大瓶口流出。材料准备:打火机一个、蜡烛一根、大小可乐瓶子各一个、小刀和剪刀各一把、蚊香片和镊子一把。制作步骤:首先,用小刀和剪刀把大小可乐瓶的底部剪开,整理平稳:然后在大可乐瓶的侧面中部位置挖开一个小口,该口大小可根据小可乐瓶子的开口位置大小为准绳,因为小可乐瓶要像图中所示那样从侧面插入。考虑大瓶内空气的密封程度,在大小瓶子的接驳口处,可用点燃的蜡烛环绕滴一圈蜡油,让其凝固使这个小口不至于漏气。另外,因为操作的需要,大瓶子的瓶盖要弃掉,让空气从这个地方流通。(1)此次大气运动的实验演示,依据的大气运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可以看出,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实验,在下面图上绘制示意图表示大气运动原理。【答案】(1)热力环流(2)冷热不均(或温差或热量差异)(3)【解析】(1)此次大气运动的实验演示,用蜡烛作热源,瓶内空气受热上升,瓶底形成低气压,四周气压高于瓶底部气压,蚊香烟被风吹进大瓶,又随着上升气流从大瓶口流出。依据的大气运动的原理是热力环流。(2)从实验可以看出,点燃蜡烛造成近地面受热不均,受热的地方气流上升,没受热的地方气流下沉,近地面风从四周吹向瓶底附近,因此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或温差或热量差异)。(3)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38.(2022江西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森林大火蔓延往往受风向、风力的影响。消防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灭火方式。常用方法有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如果风力很小,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下图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1)采用“点倒火”灭火方式的前提是当地风速____(大/小)。据上图推测,此时主导风向为____风。(2)“点倒火”灭火方式利用的是____原理。具体的过程是:燃烧处(山火)气温____(高/低),气压____(高/低)气流在垂直方向____(上升/下沉),近地面气流____(汇入/流出)。“点倒火”后,倒火被山火____(吸引/排斥),加速烧掉山火____(前进/后退)路上的易燃物,进而熄灭山火。(3)在下图中绘制上图中山火和隔离带之间的空气运动情况。【答案】(1)小西风(2)热力环流高低上升汇入吸引前进(3)绘图如下:【解析】(1)在题干中明确当风力较小时,可以采用点倒火的方式快速灭火。因此前提是当地风速小;山火随风蔓延,图中山火自西向东,风也自西向东,因此为西风。(2)点倒火灭火主要是先除掉火蔓延方向的可燃物。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山火处气温高,气压低,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升,吸引近地面周围空气汇入,因此在山火前进方向上人为点火,受山火低压吸引,点倒火会向山火方向蔓延,加速烧掉山火前进路上的易燃物,把可燃烧的物体燃尽山火会熄灭。(3)把握住山火处温度最高,低压,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升,画出顺时针环流。39.(2021福建泉州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理古城昼夜风向变化显著,夜间降雨日数多。2021年1月24日上午,小明和几位周学到大理古城游玩,12时左右到达洱海西侧某大学古城校区时,感觉风力梢大,风向稳定,略有寒意。图1为大理古城周边地形,图2为古城校区位置,图3为沿北纬25.7线经大理古城的地形剖面图。(1)请在图2中用箭头绘出古城校区(黑点处)12时的主导风向,并说明该风向的判断理由。(2)请在图3三种不同线型上用箭头标注气流运动方向,并简述绘制的理由。【答案】(1)(东南或偏东风)理由:12时,(古城校区)陆地升温快于洱海(湖泊),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洱海表面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气流从洱海向古城校区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偏东风)。向古城校区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偏东风)。(2)理由:大理古城地处周围山地环绕的山谷之中,位于点苍山与洱海之间,受山谷风和湖陆风影响;夜间盛行山风和陆风。【解析】(1)12时,陆地增温快,气温高,地面形成低压,相反,湖面气温低,形成高压,气流由湖面吹向岸边,形成湖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如图:(2)大理古城地处周围山地环绕的山谷之中,位于点苍山与洱海之间,晚上,山谷气温高,坡上气温低,气温由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晚上,湖面气温高,岸边气温低,湖面气压高,岸边气压低,风从陆吹向湖,形成陆风。如图:40.(2021重庆南开中学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9年1月,美国遭遇20年以来最严重的极寒天气,有的地区最低气温降到-40,许多地区出现暴风雪,气象专家称这与“北极涡旋”的异常有关。北极涡旋是指极地附近的高空冷低压,正常年份,北极涡旋中心位于加拿大巴芬岛。下图为1月29日,北美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分布图。2019年初,北美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异常偏低。(1)绘制出图中AB沿线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示意图。(2)从“北极涡旋”异常的角度,推导2019年初美国极寒天气的成因。(3)华盛顿山是美国东部降雪最多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4)简述暴风雪对美国交通的影响。【答案】(1)图略(2)“北极涡旋”近地面为冷高压;2019年初,“北极涡旋”位置偏南,使美国距冷空气的源地更近;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极端偏低,冷空气的势力更强。(3)冬季来自北方冷空气越过五大湖增温增湿,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华盛顿山)遇地形抬升,形成丰富降雪。(4)破坏交通设施;路面湿滑,大气能见度降低,易发生交通事故;易出现堵车、道路封闭、航班延误,影响交通出行。【解析】(1)北极涡旋近地面为冷高压,因此等压线在近地面凸出。(2)由图文信息可得,2019年初,由于“北极涡旋”异常,强大极地涡旋入侵导致北极寒冷气流急剧南下;美国中部大平原纵贯南北,寒冷气流受地形阻挡小;东部沿海受墨西哥湾暖流与沿岸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含量充足;强大寒冷气流与暖湿气流交汇,形成严重暴风雪及超低温冰冻等恶劣天气。(3)华盛顿位于美国东部,地处大洋西岸。来自北极附近的异常“北极涡旋”南下到大陆上空,冷气团自大陆出海后与异常强的自东向西的墨西哥湾暖湿水汽相遇。寒冷、密度较大的冷气团下沉,使暖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凝结,空气不太稳定,云层不断加厚,产生降水。再加上华盛顿地处阿巴拉契亚山东部,由于地形的阻挡抬升从而形成暴雪。(4)暴雪使大气的能见度下降,影响飞机起降;地面积雪影响公路、铁路等路面行驶;极寒天气产生的冻雨,影响交通安全。从而影响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41.(2022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拉萨本地蔬菜夏季供应量达到市场的80%,冬季供应量在48%左右。为了促进西藏大棚发展,山东寿光派出技术员到拉萨指导蔬菜种植。(1)画出b、c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2)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技术员教农民向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生长,试说明原因。(3)寿光技术员到拉萨后感觉该地昼夜温差比较大,试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原因。【答案】(1)(2)二氧化碳气体能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3)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较低。【解析】本大题以拉萨市大棚蔬菜种植为背景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大气的热力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读图可知,b位于室内,近地面温度较高,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积聚,使上空空气密度增大,那里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的气压都高,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c位于室外,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在上空,气压高的b地向气压低的c地流动,在近地面,气压高的c地向气压低的b地流动,形成热力环流。如图所示:(2)二氧化碳对蔬菜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有提高温度和增加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有利于提高温室大棚内温度,利于蔬菜生长;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和作用的原料和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增多利于增强光合作用和,利于蔬菜生长,提高蔬菜产量。(3)拉萨位于青蔽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可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逆辐射两方面分析昼夜温差大的原因。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较低,所以昼夜温差大。42.(2021上海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多年平均热岛强度日变化图。该城市同时受日周期海陆风的影响,且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1)比较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2)绘制材料中“某时段”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在下图线段上)____,并解释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的原因____。(3)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答案】(1)风向相同,由郊区吹向城区;风速不同,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2)原因:白天受海风影响,海风从气温较低的海洋吹来,对城区具有降温作用,从而降低城市热岛强度。(3)增加城市绿地、水体面积;建设城市绿色通风廊道;绿色出行;使用清洁能源等。【解析】(1)从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可知,该城市7时热岛效应强度较大,然后强度变小、17时城市热岛强度较小,然后强度变大,所以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城区温度高,气压低,郊区气压高,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区。(2)题中说到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说明该时段,海陆风应当是由气温较低的海洋吹向陆地,能够有效的给城区降温。城区的废热排放较多,气温高,气压低,郊区和海洋气压高,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高空气流由城区流向郊区。(3)从减少排放废热的角度,城市规划当中应当对市中心的产业和人口等适当进行分散;市中心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等。从加快废热的散失角度,应当规划城市的通风廊道,对建筑物的高度和格局进行规划。4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甲为“岳阳市位置简图”,图乙为“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岳阳市位于洞庭湖东北部,深受湖陆风的影响。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可以使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和陆风(进湖风)。(1)该日8:00至10:30,岳阳市气温逐渐___________,湿度逐渐___________,此时段,可能吹_________(陆风、湖风)。(2)在下图中画出当日9:00岳阳市与洞庭湖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3)该日,岳阳市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段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A.陆风转湖风8:00至9:00B.陆风转湖风10:00至11:00C.湖风转陆风12:00至13:00D.湖风转陆风13:00至14:00(4)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湖陆间的___________(选择填空)。A.湿度差异B.面积差异C.海拔差异D.热力性质差异【答案】(1)升高降低陆风(2)(3)B(4)D【解析】(1)读图乙可知,该日8:00至10:30,岳阳市气温逐渐升高,湿度逐渐降低,由材料可知,出湖风可以使气温降低、湿度增加,而此时段气温升高、湿度降低,应该吹陆风。(2)此时吹陆风,故热力环流在近地面,由岳阳市向洞庭湖,为顺时针方向。(3)由资料可知,湖风可以使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反之陆风可以使气温升高,湿度降低。10:00至11:00,气温由升高变为降低,湿度由减小变为增加,可推测此时由陆风转湖风,B正确;8:00至9:00,气温升高,湿度降低,应受陆风影响,A错误;12:00至13:00,13:00至14:00,气温和湿度变化较小,CD错误。故选B。(4)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湖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湖陆间的气温差异,气温差异导致气压差异,风从高压吹向低压,D正确。湿度、面积、海拔差异均对热力环流的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44.(2020山东潍坊高二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尘暴是河西走廊东部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受地一气温差(地温与气温之差)、平均风速、相对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该地沙尘暴出现频次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左图示意河西走廊东部某区域,右图示意民勤研究站点地面气象要素的逐时变化。(1)与其他研究站点相比,说明民勤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多的原因。(2)在右图中画出地一气温差为正值的时段(在时刻轴上用笔把相应时段画粗)。要求:通过适当的作图痕迹展现你确定时刻的思维过程。(3)指出右图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时刻,并从地一气温差角度分析原因。【答案】(1)等高线稀疏,地形较平坦,且距冬季风源地较近,风速大;北部是面积广大的沙漠,冬季(主导、盛行)风的上风向沙源丰富。(2)思维过程:1条横线,1条过左纵(Y)轴(地一气温差为)0值平行于横(X)轴的线;2条竖线,上述横线与地一气温差曲线2个交点向下作纵(Y)轴的平行线,与横(X)轴有2个交点;1条粗线,把横(X)轴上这2个交点之间对应地一气温差为正值的时刻部分画粗。(3)北京时间1300,地温高于气温且地气温差最大,地面把热量传给近地面大气(地面加热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受热上升(产生上升气流),近地面沙尘易上扬。【解析】(1)据图可知与其他研究站点相比民勤位置最偏北,因此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强烈,且由等高线可看出民勤地区等高线相对较稀疏,说明该地地势平坦,地表粗糙度较小,有利于风速的扩大,民情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在其冬季风的上风向有丰富的沙源,利于形成沙尘暴。(2)左侧纵坐标为地-气温差及风速,右侧纵坐标为相对湿度,横坐标为时间。地-气温差为正值的区域,即为地-气温差曲线高于左侧坐标零所在位置。(3)沙尘暴受地-气温差、平均风速与相对湿度等因素影响,可推测沙尘暴在地气温差值较大、风速较大、相对湿度较小的情况下最易起沙,形成沙尘。通过右侧曲线可寻找至北京时间约13:00附近,此时地温高于气温且地-气温差达到最大,易产生上升气流,相对湿度达到最小且风速最大,最易形成沙尘暴。4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温度减去城市郊区温度所得数值,差值越大城市热岛强度越强。图左为“我国某地城区与郊区地表温度的季节变化图”。图右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城市热岛强度最大的季节是____(2)请画出城郊之间的大气运动(3)在P、Q两地中,为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需要布局一处森林公园,应布局在____。如需要布局一水泥厂,仅考虑对大气污染情况,应布局在____,理由是____。(4)请你为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提出两条建议【答案】(1)夏季(2)(3)PQ布局在城市风环流之外,避免对市区造成大气污染(4)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等(任选两条)【解析】(1)根据材料“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温度减去城市郊区温度所得数值,差值越大城市热岛强度越强”,读图可知,城市热岛强度最大的季节是夏季。(2)由于热岛效应的存在,城市比郊区温度高,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气流,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由郊区流回城市,形成城市风环流,画图如下:(3)在P、Q两地中,为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需要布局一处森林公园,应布局在P处。布局在城市风环流之内,起到净化空气,为城市输送新鲜空气的作用。如需要布局一水泥厂,仅考虑对大气污染情况,应布局在Q处,理由是水泥厂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不会被城市风环流中的近地面由郊区吹向城市的风带到城区,避免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4)为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可以通过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降低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从而降低城市上空的气温;可以通过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加大空气流通,有利于城市散热,降低城市温度;还可以通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使用相对清洁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人为热的排放,来降低城市的温度;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措施来减少人为热的产生和增大城市通风散热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任选两条)4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观测发现,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出4-6。高原上大气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形成降水,使高原上冰川、积雪广布,湖泊众多(下图)。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影响巨大。(1)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的原因。(2)用箭头绘制夏季热力作用下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3)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冰川产生的影响。【答案】(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地面辐射强;高原大气离地面近,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海拔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如下图。(3)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面积减小,雪线升高。【解析】(1)从原理上分析,大气的主要热源来自地面辐射;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面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注意问的是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高原大气离高原地面近,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接受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空气遇热会膨胀上升;周边大气温度低,空气遇冷收下沉,形成热力环流。(3)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冰川面积减小。温度升高,雪线升高。47.(2021浙江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中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图2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材料二:下表为某日拉萨与成都的气温状况。地区最高温()最低温()拉萨2310成都3226(1)下图为某日夜晚青海湖与附近陆地的等压面分布图,请在下图中画出四点间的热力环流。(2)的气压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3)图1中川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地质灾害是____、____。(4)由图2可知,拉萨降水日变化特点是昼____(多或少)夜____(多或少),原因是拉萨受山谷风影响,夜晚盛行____气流,水汽____(易或不易)凝结。(5)据材料二,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城市,简述其原因。____【答案】(1)(2)(3)滑坡泥石流(4)少多上升易(5)拉萨拉萨的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对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气温偏低。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夜晚,附近陆地降温速度快于湖泊,为冷源,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为高压;湖泊相对为热源,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为低压,所以形成如图所示的热力环流:(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的气压由大到小排序为。(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川藏铁路沿线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易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根据图2所示信息可知,拉萨白天降水较多,夜晚降水较少。因为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受山谷风的影响较大,夜晚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在上升过程中易凝结,形成降水。(5)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可知,拉萨的昼夜温差大于成都,主要原因是因为拉萨的海拔较高,大气较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大气逆辐射较少,夜晚温度偏低。所以昼夜温差较大。48.(2021河南南阳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陆风是一日内海陆加热不均匀产生的局地次级环流,海陆风环流与大气环境的污染密切相关,对大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左图为某研究队2004年10月通过观测得到的海陆风日番禺与新垦逐时温度图(番禺站是内陆观测点,新垦站是沿海观测点),右图为番禺和新垦PM2.5浓度逐时变化图。(1)描述番禺和新垦8:00至16:00气温的变化特点,并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说明原因。(2)在图中画出16:00至次日7:00番禺与新垦之间大气运动的示意图。(3)结合左图,从海陆风角度分析番禺PM2.5浓度在17:00后持续升高的原因。【答案】(1)变化特点:8:00至16:00气温不断升高。原因:8:00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不断升温。(2)绘图如下:(3)17:00后番禺温度高于新垦,海风出现且影响逐渐增强;海风将污染物从沿海输送回内陆,并在番禺停滞,导致番禺的PM2.5浓度持续升高【解析】(1)据图可知,番禺和新垦8:00至16:00气温都是不断升高,番禺气温变化比新垦大。原因:8:00后太阳高度角变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不断升温。内陆地区受陆地比热容小的影响,吸热快,升温快。因此番禺气温变化比新垦大。(2)由图可知,16:00至次日7:00番禺气温高于新垦,由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水平方向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完成环流。如图:(3)结合材料和上题分析可知,17:00后番禺温度高于新垦,在番禺和新垦之间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风从新垦流向番禺,海风出现且影响逐渐增强;根据材料“海陆风环流与大气环境的污染密切相关,对大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有重要的意义”可知,海风将污染物从沿海输送回内陆,并在番禺停滞,导致番禺的PM2.5浓度持续升高。49.(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面左图为冬季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右图为甲城市热力环流示意图。(1)若气压只受气温影响,比较图中乙、丁两地的气温高低以及两地垂直气流运动方向。(2)在右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甲城市城郊之间大气的流动方向,并指出城郊之间的风向。(3)判断图中洋流性质,指出该洋流对丙城市的影响。【答案】(1)乙地气温高于丁地,乙地气流垂直上升,丁地气流下沉运动。(2)大气的流动方向如图。城郊之间的风向为从郊区吹向城市。(3)洋流性质: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解析】(1)根据题意,假设气压只受气温影响,由图可知:丁地气压高,乙地气压低。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可知:丁地气温低,乙地气温高,故丁地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乙地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2)根据城市热岛效应可知:城市气温总是高于郊区,故城市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郊区近地面空气受冷下沉,所以城市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郊区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并且在水平方向上,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故近地面城郊之间的风向总是由郊区吹向城市,高空则是城市吹向郊区,形成如图所示的热力环流。(3)由图可知:此地为北半球,根据图中洋流流向,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较低纬度水温高,较高纬度水温低,故为暖流。暖流温度高,湿度大,对沿岸城市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50.(2022山东济南高一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下图),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出46,甚至达10。受此影响,青藏高原面和周边大气形成了热力运动,促进了青藏高原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有“亚洲水塔”之称。(1)结合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气温高的原因。(2)绘制青藏高原夏季大气热力运动方向(用箭头表示)。(3)分析青藏高原面上夏季大气热力运动与促成“亚洲水塔”间的关系。【答案】(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地面辐射强;高原大气离地面近,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海拔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如下图(3)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面积减小,雪线升高。【解析】(1)从原理上分析,大气的主要热源来自地面辐射: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面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注意问的是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高原大气离高原地面近,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接受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空气遇热会膨胀上升;周边大气温度低,空气遇冷收下沉,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3)全球变暖使得气温升高,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冰川面积减小。温度升高导致雪线附近冰雪融化,雪线升高。51.(2019重庆一中高二期末)影响天气的系统是十分复杂的,锋面和气旋是比较基础的形式。请依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2019年1月日本遭受了罕见的暴风雪天气,下图是某时刻世界局部气压示意图。(1)在图中画出N点的风向;与M地相比,判断N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其直接原因。(2)依据材料指出造成日本暴风雪的天气系统并说明天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状况。(3)从不同角度列举中学生应对暴风雪来临应该采取的措施。【答案】(1)N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N风力大;气压梯度力大,摩擦力小(2)冷锋锋面(锋面气旋西侧);晴,气温低,气压高,风力弱(3)思想准备:关注收听预报、学习相关知识:制定计划:减少外出,外出注意安全:物质准备:食物、衣服、药品【解析】(1)近地面的风的作法:先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画风向,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为水平沿气压梯度力方向上向右偏转约30—45,斜穿等压线,故N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与M地相比,N地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且M地位于陆地,N地位于海洋,相比M地,N地摩擦力更小,因此N地风力大。(2)根据材料2019年1月日本遭受了罕见的暴风雪天气,且据图可知,日本位于气旋西侧的低压槽处,可得出该处形成了冷锋,受冷锋(锋面气旋)影响,带来了暴风雪天气;冷锋过境后,日本受单一的冷气团影响,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力减弱,天气转晴。(3)中学生应对暴风雪来临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从思想准备、制定计划、物质准备等方面作答;思想准备:暴风雪是一种气象灾害,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关注收听预报,查找资料,了解学习相关知识;制定计划:暴风雪会带来剧烈降温天气,破坏力较大,可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注意安全;物质准备:采取防寒和保暖措施,准备好食物、衣服、药品等。52.(2021福建福州高一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然而每年夏季,该地易形成热低压,经常出现雷暴天气(由水汽充足、对流旺盛的积雨云所产生)并形成较为丰富的降水。下图示意该地区夏季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材料二:1943年,美国洛杉矶汽车尾气排放的大量碳氢化合物在城市上空聚集,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浅蓝色烟雾。这种烟雾使很多市民眼睛红肿、头疼、呼吸道受损。后来,人们把这种大气污染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发生后,美国联邦与州政府进行治理,直到2007年,洛杉矶地区的空气才达到了清洁标准。材料三:根据2019年的数据统计表明,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分别是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城、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德黑兰。全球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中,中国的城市就占了七个城市。这足以说明我们国家空气污染的严峻形势。(1)描述图中热低压的形成过程。(2)比较洛杉矶和奥斯汀风力的大小____,并在图中画出洛杉矶和奥斯汀的风向____。(3)请你推测美国联邦与州政府可能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4)太原等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该区域气候干旱,夏季太阳辐射强;沙漠广布,地面增温快导致气温迅速升高;空气上升形成热低压。(2)洛杉矶比奥斯汀的风力大绘图如下:(3)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工业技术创新;加强民众宣传教育;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安装尾气净化装置;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4)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废气排放多;汽车拥有量猛增,汽车尾气排放量大;建筑工地多,扬尘多;北方地区冬季干燥,大气降尘量大;环保意识淡薄;治理技术落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解析】本题以美国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以及全球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等压线的判读以及大气污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提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气候相对干旱,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太阳辐射较多;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以荒漠为主,比热容较小,升温较快,近地面气温较高;热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形成热低压中心。(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洛杉矶的等压线密度高于奥斯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所以洛杉矶的风力大于奥斯丁。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约偏转30—45,所以洛杉矶为西北风,奥斯丁为东南风,如下图所示:(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联邦与州政府应该是采取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具体如下:加强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大技术投入,发展低排放技术,减少工业产生大气污染物;使用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发展低能耗技术,减少单位产值能源的消耗;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设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意识,低碳出行、绿色出行;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我国的空气重污染城市工业都较为发达,特别是石化等重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多;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大幅上升,汽车尾气排放量激增;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破坏植被,会导致工地扬尘增多;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降水较少,难以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距离冬季风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较强,易发沙尘天气;相关的环保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公民环保意识淡薄、环保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等。53.(2021山东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和气压均发生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海洋)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1)根据气压分布判断图示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2)画出地风向后并注明什么风向。(3)判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冬季。冬季陆地降温幅度大,气温低,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降温幅度小,气温高,海洋上形成低压。(2)西北风(图中蓝色箭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红色箭头为风向)(3)乙;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小,风力大。【解析】本题以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载体,主要涉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根据图中信息,陆地上受高压控制,海洋上受低压控制,为北半球的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2)根据地等压线的分布,可知地气压西高东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正东方向,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形成西北风,如图所示(图中蓝色箭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红色箭头为风向):(3)根据图中等压线信息,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等压线最密集,气压梯度最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54.(2021湖北恩施三中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呼伦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呈不规则斜长方形,面积2339平方公里,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亚洲中部干旱地区最大淡水湖。图1是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图2是呼伦湖及周边某日气温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题。、(1)判断图2中所示季节并在下图中画出夜晚湖泊与陆地间的热力环流图。(2)冬季,呼伦湖与周边地区会形成显著的热力环流吗?试说明理由。(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呼伦湖在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期间水量稳定的主要原因。【答案】(1)季节:夏季;画图如图所示(2)不会。呼伦湖纬度位置比较高,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水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3)在此期间,呼伦湖水系各河流正值封冻期,地面径流补给减少或停止;降雪(降水)和蒸发对湖水位基本上没有影响,湖水量处于稳定状态。【解析】本大题以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图和呼伦湖及周边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湖陆风环流的形成、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湖泊水文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由图2可知,气温较高,季节为夏季。由于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夜晚湖泊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形成顺时针方向吹陆风的热力环流。(2)只有湖、陆温差大时才会形成热力环流,由于冬季呼伦湖纬度位置较高冬季湖面结冰,且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较短,湖水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再加上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破坏了湖陆风,使湖陆风不显著。(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角度主要有降水、径流和蒸发等环节,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纬度较高,冬季11月初至次年4月下旬期间气温较低,呼伦湖水系各河流正值封冻期,地面径流补给减少或停止,水面不上涨;降雪和蒸发对湖水位基本上没有影响,因此湖水量处于稳定状态。55.(2021福建莆田二中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2020年11月7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相邻两条等压线的差值为______hPa。(2)在图上画出南京的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用虚线表示,风向用实线表示)(3)比较呼和浩特与南京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4)比较北京、长沙空气质量优劣,说明主要原因。(5)判断该类天气系统给我国南方地区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并说明其对当地人们生活的主要影响。【答案】(1)2(2)如下图:(3)南京风力大于呼和浩特。理由:南京附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大。呼和浩特等压线稀疏,且位于高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4)北京空气质量较差,长沙空气质量较好。理由:北京风力小,大气自净能力弱,空气质量相对较差。长沙风力大,可能有降水天气,大气自净能力更强,空气质量更好。(5)寒潮。影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影响交通出行等。【解析】(1)根据图中1020hPa、1024hPa、1032hPa等压线分布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等压线的差值为2hPa。(2)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与等压线斜交,注意北半球向右偏转,绘制即可,如下图:(3)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图中呼和浩特与南京,南京等压线更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呼和浩特等压线稀疏,且位于高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4)读图,北京地处高压中心附近,天气晴朗,风力小,大气自净能力弱,空气质量相对较差。长沙附近等压线密集,风力大,且处于冷锋锋后,可能出现降水天气,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沉降,大气自净能力更强,空气质量更好。(5)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属于冷锋过境,导致南方地区降温幅度大,属于寒潮。寒潮带来的大幅度降温对人们的生活主要带来了不利影响,如降温导致人们的抵抗力下降,影响身体健康;降温导致道路结冰,影响交通和出行等(答案合理即可,注意关注对“生活”的影响)。56.(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2020年11月18日部分地区短时近地面气压与降水量分布图。(1)此时北京地区的气压值范围在_____________百帕之间。(2)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银川此时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3)在图中画出上海的风向,与上海相比,此时呼和浩特的风力较_____________(大/小),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时出现50mm以上降水量的省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此时北方地区雨带分布主要呈________(从ABCD中选择一项)延展。A.南北方向B.东北—西南方向C.东西方向D.西北—东南方向(5)该日出现降水的地区,与近期的晴天时对比,昼夜温差会偏_____________(大/小)。请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此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007.51010(2)(偏)西风(3)大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力大。(4)山东、辽宁河南B(5)小大气中水汽(云量)增加,白天云对太阳辐射起反射作用,大气削弱强,气温偏低;夜晚水汽多,吸收地面辐射多,大气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偏高,所以昼夜温差小。【解析】本题以2020年11月18日部分地区短时近地面气压与降水量分布图为载体,主要涉及等压线的判断,风力和风向,大气受热过程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图中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为2.5百帕,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北京的气压值范围在1007.51010百帕之间。(2)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银川东侧气压更低,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所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银川此时的风向为西风。(3)图中短的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长的箭头表示上海的风向,根据图中等压线的信息,呼和浩特的等压线比上海更密集,水平气压差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所以风力比上海大。(4)根据降水的图例,此时出现50mm以上降水量的省份有山东、辽宁、河南,由图中信息可看出,此时北方地区雨带分布主要呈东北—西南方向。(5)阴雨天气,大气中水汽(云量)增加,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晴天时少,气温较晴天时偏低;夜晚水汽多,吸收地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较晴天时强,气温较晴天时偏高,所以降水时昼夜温差较晴天时小。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