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命题人: 王瑞 周媛 校对人:王瑞 周媛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5 题。
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着眼于考察集体性文学观念。若说研究个体文学理论是求异,那么
研究集体认同则是求同。集体认同不是代表个人,而是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各阶层的观念,
是一个时代甚至一种文化的集体特质。
“认同”是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命题的一个关键词。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
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一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重复的话题、习语,所反映的
不是个人或某一时段的观点,而是一种历代积淀的集体意识。认同形式是与理论形态相对而
言的,两者虽无法截然分开,但又有明显差异。如果说理论是理性的,那么认同则是感性的。
认同往往是一种话题,表达或清晰或含混的感觉或观念。集体认同不是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
而是对众多事实所作的有倾向性的选择。选择的可能是事实,不过是选择者所喜欢的部分事
实。有些集体认同甚至可以改写历史与事实。简言之,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要表达的并非事
实,不是逻辑推理,也可能没有体系性、理论性。它表达的是中国人所宗奉和追求的文学信
仰,是中国古人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是集体的文化记忆。
认同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所以,对于中国古代的集体认同,更重要的是把它
们放到当时的文化语境里去理解,而非简单判断其真假对错。举例而言,“诗能穷人”与“诗
能达人”,“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在中国古代是同时存在、各有事实依据的诗学论题,
都具有真实性与合理性,但在长期的诗学接受史上,多数人还是选择“诗能穷人”“穷而后
工”之说,而相对立的表述则被渐渐遗忘或遮蔽。对于“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穷而
后工”与“达而后工”的选择与接受,是一种基于传统诗学观念与价值判断之上的集体认同。
韩愈有“不平则鸣”说,后人往往以“不平”为处于逆境或不公平待遇。其实不平所指甚广,
钱锺书说过:“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
不平则鸣是指处于不平常、不平静之境,总会出现一些“善鸣”的人。但历来对于“不平则
鸣”往往是一种有所偏重的接受,即倾向把“不平”理解为不公平或逆境。这种选择性的接
1
{#{QQABTQwQogiAAgBAARgCAQ0aCAGQkBCCCIoGQFAEMAAAwRFABAA=}#}
受是一种集体认同。它与倾向于选择“穷而后工”“诗能穷人”的认同是出于相同的集体心
理,都认为好作品是反映悲苦生活的,而写作者则应经过困苦和磨难才能成为杰出诗人。这.
些.当然也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这种集体认同,反映出中国古人对诗歌与诗人的集体理
想,对诗人的想象与期待及对诗歌的价值判断:诗是一种承载苦难、超越功利的高尚的精神
寄托。在古代中国,“诗人”是一个被赋予悲剧色彩的崇高名称,它必须面对苦难和命运的
挑战,承受生活与心灵的双重痛苦,须有所担当和牺牲。这正是基于中国古人对于诗人的集
体认同而建构的诗人的“宿命”,其本质正是古人对于文学使命的一种积极期待。
集体认同包括“反向认同”,即在批评某事物背后寄寓其正面理想。对于文人的贬责也
是中国文学集体反向认同的典例。在中国古代语境中,“诗人”与“文人”既有关联又有差
别。“诗人”往往带有悲剧性,受到同情和尊重,而“文人”则普遍受到贬责和卑视。诸如
“文人无行”“文人相轻”等就是这类代代相传的集体话语。文人自身也对文人持否定态度,
南朝范晔“常耻作文士”,而且也“无意于文名”。但古代也有很多为“文人”辩护的情况。
如刘勰就对“文人无行”之说予以反驳(《文心雕龙程器》)。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
集》既列“文人相轻”之目,又列“文人相推”之典。但在长期的接受过程中,对文人群体
污名化的倾向却受到中国古人的普遍认同,甚至成为至今流行的成语俗话。在“文人”话题
中所表现出的焦虑,潜藏了古人的社会价值观与文学价值观。所有对文人的批评或文人的自
我否定都是基于一个参照系,一个隐在的标准和理想。古代文人是从早期士人发展、分化而
来的,“士”在古代是一个有崇高意义的词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所以传统士人就是文人的参照系,古
人以士人为理想人格,用士人的标准来衡量文人和自我期许。但古人对于文人及其文章的批
评并非仅是世俗的蔑视,其实还包含对文人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人格的期待,
以及对文人积极用世、对文章经世致用的期待。古人对于文人的批判其实是出于理想而对文
人表达一种期待和文人对于建功立业的自我期待,这是一种特殊的“反向认同”。
集体认同是对诸多事实的选择与取舍,集体认同所表达的,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不是
统计学上的真实,而是一种对于诗人与文人的期待,表达的是一种文学信仰与理想。
(摘编自吴承学《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具备形成系统理论的条件和基础,而是以群体性
文化记忆的形式存在。
B.集体认同不是基于完全事实的逻辑推理,因而所得出的并非科学结论,只是主观层面
上的一种价值判断。
2
{#{QQABTQwQogiAAgBAARgCAQ0aCAGQkBCCCIoGQFAEMAAAwRFABAA=}#}
C.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是古人对中国文学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的表达,并对后代产生
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D.“这些当然也是事实”中的“这些”,指好作品是反映悲苦生活的,作者应经过苦难才
能成为杰出诗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某些观点或评价一旦成为时代、社会的主流观念,它就有
可能会改变人们的历史认知、事实认定。
B.古人由于受部分事实蒙蔽,在是非判断上出现偏差,因而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
工”这两种同时存在的观念中选择了前者。
C.文人的污名化倾向受到中国古人的认同,如“文人相轻”等贬义成语甚至流传至今,
这说明人们有些观念的形成是基于沿袭。
D.以反向认同的形式,把“士人”作为参照要求“文人”,体现了古人对文人的期待以
及文人自我期许方面积极的价值取向。
3.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的韩愈“不平则鸣”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
A.曹丕《典论论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
以康乐而加思。”
B.身处盛世有所作为而扬名后世,如周代的周公;身处乱世周游列国而一鸣惊人,如周
朝的孔子及其门徒。
C.贾谊《过秦论》:“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D.司马迁《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4.今年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影片中可爱萌化的少年杜甫形象
引发大众热议。请结合材料对引发热议的原因做简要分析。(4 分)
5.假如要编写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读物供青年学生阅读,需要注意哪些问
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海军往事彼岸
陆颖墨
要说这龙凤岛上的居民,海虎是老资格了。
海虎是一条军犬,纯种的德国黑贝。打从海军陆战队驻守龙凤岛以来,海虎就一直住在
这里。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海虎总是站在码头,热泪盈眶地看着它那些身穿迷彩服的伙伴,
消失在海天相接的地方,又含情脉脉地迎来了新的伙伴。一晃十年过去了,海虎老了。
驯犬员王海生是七年前上岛的。别看现在巡逻,是海生牵着海虎,海生刚到岛的头一年,
上礁盘都得要海虎带着。这龙凤岛在南中国海的南端,方圆不会超过两个足球场,四周都是
白花花的珊瑚礁。那礁石像花一样绽放在海面,可每个海石花缝隙之间多是几十米深的海沟,
谁要是一失足掉进去,出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这种情况下,都要靠海虎来当向导。
3
{#{QQABTQwQogiAAgBAARgCAQ0aCAGQkBCCCIoGQFAEMAAAwRFABAA=}#}
海虎退休的命令是一艘地方的水船带上岛的。一同上岛的还有一条军犬训练基地毕业的 不同?(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年轻黑贝,名叫金刚。海生虽然心里有准备,但没想到上级的动作这么快。他赶紧找到守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队长,要求队长马上请示上级,把海虎再留下来一段时间,就当是超期服役,队长一愣,马 文字(书写符号)和字音不可分割,因而文字(书面语)和语言(口语)也就不可能不
上笑着说:“扯淡,金刚不是上来了吗!再说海虎老了,眼睛花了,咱们陆战队巡逻还非得 相符合,但是事实上文字和语言只是基本上一致,不是完全一致。这是因为文字和语言的使
让一条老花眼的军犬领着?” 用情况不同。说话是随想随说,甚至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写东西的时候可以从容点儿,
这回海生心虚了,这狗确实眼睛老花了,不过,他有招,回头叫了一声:“海虎同志。 琢磨琢磨。说话的时候,除一个一个字音之外,还有整句话的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语
海虎马上跑了过来。海生说:“快去把视力表拿来。”海虎一溜烟不见了,不一会儿,叼 调,以及脸上的表情,甚至浑身的姿态,用来表示是肯定还是疑问,是劝告还是命令,是心
平气和还是愤愤不平,是( )还是悲伤抑郁,是衷心赞许还是嘲讽讥刺,等等不一;
来一张大家常见的视力表。 .
“你这是干什么?”队长纳闷了。 写东西的时候没有这一切便利,标点符号的帮助也极其有限得很。因此,说话总是词
海生把视力表用饭粒粘在了椰子树上,让海虎在五米处坐好。他拿出一副眼镜,拴上橡 汇不多,句子比较短,结构采用的比较简单甚至不完整,有重复,有脱节,有补充,有
插说,有填空的“呃、呃”,“这个、这个”;而 ,词汇常常广泛得多,
皮筋给海虎戴上,像.模.像.样.地测起视力来了。
句子常常比较复杂,前后比较连贯,层次比较清楚,废话比较少。这都是由不同的使用条件
海虎戴上老花镜,像.模.像.样.地伸起前右爪上下左右地挥舞,等换到第五副眼镜时,它的
视力达到了 1.5。 决定的。另一方面,语言和文字又互相作用,互相接近。语言里出现一个新字眼或者新说法,
海生转身问队长:“怎么样,你还能说它视力不行吗?这叫‘老狗伏枥,志在海疆;海 慢慢地会见于文字,例如“棒”“搞”“注点儿意”;文字里出现一个新字眼或者新说法,
虎暮年,壮心不已’。” ,例如“问题”“精简”“特别是”“在什么什么情况下”。 剧作家和
队长又好气又好笑,对海生说:“就让海虎在岛上再待一阵吧。让它带带金刚。” 小说作者得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且生动活泼,虽然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而一个
海生惊喜地抱起海虎:“快亲队长一下。” 讲故事或者做报告的人,却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即使不写稿子,也会更像一
于是,礁盘上经常看到海虎领着金刚在熟悉地形。 篇文章。所以一个受过文字训练的人,说起话来应该能够更细致,更有条理,如果有这种需
水船走了没两个星期就出了事,还真亏了海虎。是菲律宾来的三号台风。台风来的时候, 要。一个原来善于说话也就是有“口才”的人, 。
20.将下列成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巨浪滔天,大雨瓢泼,一下把值班本子吹跑了。那值班本像个方轮胎朝海边滚去,等几名战
A.手舞足蹈 B.兴致勃勃 C.满面春风 D.兴高采烈
士追到海边,值班本已滚到了海里。情况非常紧急,要知道不少国家的侦察船只经常在这片 21.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
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4 分)
海域出没,这块肥肉要是落到他们手里,麻烦就大了。因为这时涨潮,太危险,没法行走,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也没法游。就在这时,海虎一下子扑向海面,恰在此时,一个大浪打了过去。等它再从浪里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出来时,行动有些迟缓。海生知道是海水把海虎的老花眼镜打模糊了,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但海虎没有让大家失望,它叼着值班本,凭着自己的感觉,又跳跃起来,很快回到了岸上。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第二天早上,海生发现海虎走路右后腿有些瘸,一看,右腿根部居然有个一寸左右的口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子,而且红肿了。海生急了,要知道,虽然现在是初春,可岛上的温度却有四十多摄氏度,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
要是伤口处理不好,海虎会很危险。他赶紧从卫生员那里要来碘酒和消炎药,当碘酒涂上伤
口时,海虎一阵惨叫。慌乱和剧痛中,海虎用前爪把海生推开,刚好抓到海生额头,划去了
一块皮。不一会儿,鲜血顺着海生鼻梁流了下来。
4 9
{#{QQABTQwQogiAAgBAARgCAQ0aCAGQkBCCCIoGQFAEMAAAwRFABAA=}#}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因为岛上没有狂犬疫苗,上级很快派直升机把海生接走了,海生一走,海虎开始不吃不
A. 诗人铺写“丹陛”“紫微”“天仗”“御香”,似是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实则暗示朝官生
活的死板。 喝了。海生的战友们各自拿出自己珍藏的宝贝,有排骨罐头,有牛肉罐头,还有红烧肉罐头,
B. 颔联写朝堂活动只用“入”与“归”,透露了朝廷公务的空虚无聊,令立志建功的诗人感 一共十几种,放在海虎面前。但任凭香味环绕,海虎的鼻子没有丝毫反应。
到厌倦。
C.“青云”“鸟飞”隐喻飞黄腾达者,诗人感慨朝中奸佞小人像鸟飞青云一样轻易地取得高 从军用长途电话得知海虎已饿了三天,海生在医院里急得脸都白了,他偷偷溜到码头,
官厚禄。 到处打听有没有到龙凤岛的船只。第三天晚上,总算找到一只去金沙岛的水船。海生苦苦哀
D. 本诗对仗极为工整。中间两联对仗,首联也对仗;联中不但词性相同,而且连颜色词也
相互对应。 求,终于把船老大打动,同意多绕半天航程,把海生送到龙凤岛。两天后水船靠上龙凤岛码
的
16. 有人评价此诗“曲折隐晦,绵里藏针,有寻思不尽之妙”,请简要赏析尾联蕴含 “不 头,没等跳板摆好,海生就飞一样奔向海虎的住处。
尽之妙”。(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犬舍里,队长和几名战士正摇着一动不动的海虎,队长用手在试它的鼻孔。海生冲过去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扒开他们,大叫:“海虎!海虎!”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 ”两句,与周敦颐《爱莲
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寓意颇为相近。 海虎缓缓睁开了眼睛,耳朵也慢慢竖了起来,它看到海生,眼珠子顿时闪亮起来。海虎
(2)诸葛亮作为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为后世仁人志士追思。杜甫在《蜀相》里以 抬起身,居然吃力地挣扎着站起来了,它没有停下,继续吃力地把自己的两条前腿抬起来张
“ ”,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其的无限哀思;而陆游在《书愤》里以
“ ”,把其放在历史长河里赞颂其无与伦比。 开,像人一样直立起来,一头扑在了海生的怀里。
(3)“眉”有各种样式。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画眉的至高境界,并非衬托眼睛,亦非寻求一
海生紧紧地抱住它,眼泪止不住掉下来。他喃喃地说:“好海虎,想死我了,快吃东西
个最适合自己的模样,而是传情达意。在你所掌握的诗词中,出现“眉”字的句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吧……”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忽然,他停住了,感到海虎全身重量都压过来,他两只手没抱住,海虎整个身躯像泰山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 一样塌了下去。
放眼世界文学史,大凡有独特风格的作家,都有一个自己的文学共和国。马尔克斯有他
(节选自《解放军文艺》2009 年第 5 期)
的“马孔多”小镇,鲁迅有他的“鲁镇”,( )。而这些文学的共和国,无一不是在它
文本二:
们的“君主”的真正的故乡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作家的故乡不只是指父母之邦,也是指作
.. 微文学创意写作中写人,是从“正常形态”开始,还是从“反常形态”开始?在具体的
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
创作实践中,两者各占 50%左右。从正常形态开始的话,很容易产生真实性和现实感较强的
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我们的“知青作家”看似一般都能两手操作,一手写农村,
“现实性叙述”,但创作规律是,当五分之一处的“启动细节”(动作性细节)启动后,一般
一手写都市,但写都市的篇章中往往有感情饱满的传世之作。如史铁生的著名散文《我与地
要出现反常形态的材料的叙述,只有快速地从正常进入反常,让细节带上独特、新奇的色彩,
坛》。史氏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虽然也是出色作品,但较之《我与地坛》,则明显逊色。
才容易在短暂的阅读时间里“抓住读者的眼球”。
我的解释是,史氏的“血地”是北京——他自称插队前跟着父母搬了好几次家,始终围绕着
一般说来,微型小说中写人的核心细节越是增大“代价”,就越能增加情感性因素,也
地坛,而且越搬越近。他的地坛是他的“血地”的一部分——我一向不敢分析同代人的作品,
就越能感动读者。可以这样理解“微型小说核心写人细节”的“文学性提炼”:当一个写人
铁生兄佛心似海,当能谅我。
细节具备了“动作细节+传奇色彩+情感因素”三要素时,我们就可以说,这就是一个高质量
18.结合文本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的微型小说写人的核心细节,用“她”就能写活一个有生命力的微型小说人物。
A.将“‘边城’则是沈从文的共和国”填入文中括号内,合乎前后语境。
B.原文中“君主”与“知青作家”两个词语的引号用法一致。 (节选自《传奇性细节:陆颖墨的〈海军往事彼岸>》)
C.原文中两个破折号的用法不同。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D.原文中的加点词“不只”可以更换成“不止”,且不改变原文意思。
A.金刚上岛之后,队长认为海虎年老体衰,已经不能胜任巡逻任务了,建议将海虎送走,
19.原文“他自称插队前跟着父母搬了好几次家”,如果去掉“自称”一词,表达效果有何
8 5
{#{QQABTQwQogiAAgBAARgCAQ0aCAGQkBCCCIoGQFAEMAAAwRFABAA=}#}
这表现了队长喜新厌旧的形象特点。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B.海生别出心裁地为海虎配眼镜,想方设法说服领导留下海虎,既表现了海生与海虎的
深厚情感,又说明海虎确有留下来的必要。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C.在测视力的情节中,两次出现了“像模像样”一词,这一细节表现了军犬及守岛战士
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之间的深厚情意,妙趣横生,引人发笑。
D.军犬海虎作为一名“老兵”,坚守岗位,在岛上服役十年,台风中抢救值班本这一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用公之速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件,体现了海虎的敬业精神和高超能力。 则噪而相逐,一鹭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篇的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突出了龙凤岛艰苦、危险的环境特点, 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谈笑以死。断头置
又为下文海虎冒死找回值班本的情节做铺垫。 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
B.作者塑造金刚这一次要角色,可谓别具匠心,使其与海虎老练、勇敢的形象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借以突出海虎非同一般的军犬形象。 为五人也。
C.小说标题“彼岸”含义丰富,既指海虎和海生等战士在大洋彼岸驻守的龙凤岛,又象 (节选自《五人墓碑记》)
征他们在大海彼岸驻守海岛的精神追求。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D.本文语言平实清纯,故事情节感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刻画出了新时代“最 黑。(3 分)
可爱的人”的动人形象,深衷浅貌,语短情长。 顺昌好 A 为德 B 于乡 C 有冤抑 D 及郡中 E 大利害 F 辄为所司 G 陈说 H 以故士民 I 德顺昌善。
8.陆颖墨的短篇小说集《海军往事》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有读者评价说《海军往事彼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岸》写了“义”,这一评价得到了作者的认可。本文写了哪些“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A. 趣,指催促,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的“趣”词义不相同,
(4 分) B.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9.请结合文本二谈一谈,文本一是怎样“写活一个有生命力的微型小说人物”的?(6 分) C. 前,指走上前,与《石钟山记》“舟行适临汝”的“舟”用法相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D. 私人,文中指因私利相依附的人,所指就是材料一中的一鹭等人。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A. 周顺昌瞪着眼睛责问旗尉:“难道你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不怕死的男子吗?”,并要求旗尉
材料一: 回去向魏忠贤直言通报自己的姓名。
B. 旗尉高声叫嚷“东厂拿人”,并把铁锁往地上一扔,哗啦啦地作响,没想到更加激怒群众,
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 众人穷追猛打,打死、重伤旗尉。
C. 五人抗议周顺昌被捕,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之时,本郡的士大夫们就向当局请求清理已被
女聘大中孙,旗尉屡趣.行,顺昌瞋目曰:“若不知世间有不畏死男子耶?归语忠贤,我故吏.
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
部.郎周顺昌也。”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善。及 D. 五人临刑的时候,慷慨自若,谈笑着死去。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
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有人把他们的头买下,才与身体合葬。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 (1)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出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女聘大中孙。
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14. 两则材料记述了同一个事件,但写作目的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3 分)
“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5-16 题。
寄左省杜拾遗
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 岑参
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节选自《明史周顺昌传》)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材料二: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拾遗,朝廷谏官,负责规劝天子改正过失。杜拾遗即杜甫。岑、杜二人,既是同僚,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6 7
{#{QQABTQwQogiAAgBAARgCAQ0aCAGQkBCCCIoGQFAEMAAAwRFABAA=}#}
这表现了队长喜新厌旧的形象特点。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B.海生别出心裁地为海虎配眼镜,想方设法说服领导留下海虎,既表现了海生与海虎的
深厚情感,又说明海虎确有留下来的必要。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C.在测视力的情节中,两次出现了“像模像样”一词,这一细节表现了军犬及守岛战士
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之间的深厚情意,妙趣横生,引人发笑。
D.军犬海虎作为一名“老兵”,坚守岗位,在岛上服役十年,台风中抢救值班本这一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用公之速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件,体现了海虎的敬业精神和高超能力。 则噪而相逐,一鹭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篇的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突出了龙凤岛艰苦、危险的环境特点, 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谈笑以死。断头置
又为下文海虎冒死找回值班本的情节做铺垫。 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
B.作者塑造金刚这一次要角色,可谓别具匠心,使其与海虎老练、勇敢的形象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借以突出海虎非同一般的军犬形象。 为五人也。
C.小说标题“彼岸”含义丰富,既指海虎和海生等战士在大洋彼岸驻守的龙凤岛,又象 (节选自《五人墓碑记》)
征他们在大海彼岸驻守海岛的精神追求。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D.本文语言平实清纯,故事情节感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刻画出了新时代“最 黑。(3 分)
可爱的人”的动人形象,深衷浅貌,语短情长。 顺昌好 A 为德 B 于乡 C 有冤抑 D 及郡中 E 大利害 F 辄为所司 G 陈说 H 以故士民 I 德顺昌善。
8.陆颖墨的短篇小说集《海军往事》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有读者评价说《海军往事彼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岸》写了“义”,这一评价得到了作者的认可。本文写了哪些“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A. 趣,指催促,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的“趣”词义不相同,
(4 分) B.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9.请结合文本二谈一谈,文本一是怎样“写活一个有生命力的微型小说人物”的?(6 分) C. 前,指走上前,与《石钟山记》“舟行适临汝”的“舟”用法相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D. 私人,文中指因私利相依附的人,所指就是材料一中的一鹭等人。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A. 周顺昌瞪着眼睛责问旗尉:“难道你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不怕死的男子吗?”,并要求旗尉
材料一: 回去向魏忠贤直言通报自己的姓名。
B. 旗尉高声叫嚷“东厂拿人”,并把铁锁往地上一扔,哗啦啦地作响,没想到更加激怒群众,
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 众人穷追猛打,打死、重伤旗尉。
C. 五人抗议周顺昌被捕,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之时,本郡的士大夫们就向当局请求清理已被
女聘大中孙,旗尉屡趣.行,顺昌瞋目曰:“若不知世间有不畏死男子耶?归语忠贤,我故吏.
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
部.郎周顺昌也。”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善。及 D. 五人临刑的时候,慷慨自若,谈笑着死去。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
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有人把他们的头买下,才与身体合葬。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 (1)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出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女聘大中孙。
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14. 两则材料记述了同一个事件,但写作目的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3 分)
“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5-16 题。
寄左省杜拾遗
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 岑参
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节选自《明史周顺昌传》)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材料二: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拾遗,朝廷谏官,负责规劝天子改正过失。杜拾遗即杜甫。岑、杜二人,既是同僚,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6 7
{#{QQABTQwQogiAAgBAARgCAQ0aCAGQkBCCCIoGQFAEMAAAwRFABAA=}#}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因为岛上没有狂犬疫苗,上级很快派直升机把海生接走了,海生一走,海虎开始不吃不
A. 诗人铺写“丹陛”“紫微”“天仗”“御香”,似是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实则暗示朝官生
活的死板。 喝了。海生的战友们各自拿出自己珍藏的宝贝,有排骨罐头,有牛肉罐头,还有红烧肉罐头,
B. 颔联写朝堂活动只用“入”与“归”,透露了朝廷公务的空虚无聊,令立志建功的诗人感 一共十几种,放在海虎面前。但任凭香味环绕,海虎的鼻子没有丝毫反应。
到厌倦。
C.“青云”“鸟飞”隐喻飞黄腾达者,诗人感慨朝中奸佞小人像鸟飞青云一样轻易地取得高 从军用长途电话得知海虎已饿了三天,海生在医院里急得脸都白了,他偷偷溜到码头,
官厚禄。 到处打听有没有到龙凤岛的船只。第三天晚上,总算找到一只去金沙岛的水船。海生苦苦哀
D. 本诗对仗极为工整。中间两联对仗,首联也对仗;联中不但词性相同,而且连颜色词也
相互对应。 求,终于把船老大打动,同意多绕半天航程,把海生送到龙凤岛。两天后水船靠上龙凤岛码
的
16. 有人评价此诗“曲折隐晦,绵里藏针,有寻思不尽之妙”,请简要赏析尾联蕴含 “不 头,没等跳板摆好,海生就飞一样奔向海虎的住处。
尽之妙”。(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犬舍里,队长和几名战士正摇着一动不动的海虎,队长用手在试它的鼻孔。海生冲过去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扒开他们,大叫:“海虎!海虎!”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 ”两句,与周敦颐《爱莲
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寓意颇为相近。 海虎缓缓睁开了眼睛,耳朵也慢慢竖了起来,它看到海生,眼珠子顿时闪亮起来。海虎
(2)诸葛亮作为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为后世仁人志士追思。杜甫在《蜀相》里以 抬起身,居然吃力地挣扎着站起来了,它没有停下,继续吃力地把自己的两条前腿抬起来张
“ ”,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其的无限哀思;而陆游在《书愤》里以
“ ”,把其放在历史长河里赞颂其无与伦比。 开,像人一样直立起来,一头扑在了海生的怀里。
(3)“眉”有各种样式。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画眉的至高境界,并非衬托眼睛,亦非寻求一
海生紧紧地抱住它,眼泪止不住掉下来。他喃喃地说:“好海虎,想死我了,快吃东西
个最适合自己的模样,而是传情达意。在你所掌握的诗词中,出现“眉”字的句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吧……”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忽然,他停住了,感到海虎全身重量都压过来,他两只手没抱住,海虎整个身躯像泰山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 一样塌了下去。
放眼世界文学史,大凡有独特风格的作家,都有一个自己的文学共和国。马尔克斯有他
(节选自《解放军文艺》2009 年第 5 期)
的“马孔多”小镇,鲁迅有他的“鲁镇”,( )。而这些文学的共和国,无一不是在它
文本二:
们的“君主”的真正的故乡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作家的故乡不只是指父母之邦,也是指作
.. 微文学创意写作中写人,是从“正常形态”开始,还是从“反常形态”开始?在具体的
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
创作实践中,两者各占 50%左右。从正常形态开始的话,很容易产生真实性和现实感较强的
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我们的“知青作家”看似一般都能两手操作,一手写农村,
“现实性叙述”,但创作规律是,当五分之一处的“启动细节”(动作性细节)启动后,一般
一手写都市,但写都市的篇章中往往有感情饱满的传世之作。如史铁生的著名散文《我与地
要出现反常形态的材料的叙述,只有快速地从正常进入反常,让细节带上独特、新奇的色彩,
坛》。史氏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虽然也是出色作品,但较之《我与地坛》,则明显逊色。
才容易在短暂的阅读时间里“抓住读者的眼球”。
我的解释是,史氏的“血地”是北京——他自称插队前跟着父母搬了好几次家,始终围绕着
一般说来,微型小说中写人的核心细节越是增大“代价”,就越能增加情感性因素,也
地坛,而且越搬越近。他的地坛是他的“血地”的一部分——我一向不敢分析同代人的作品,
就越能感动读者。可以这样理解“微型小说核心写人细节”的“文学性提炼”:当一个写人
铁生兄佛心似海,当能谅我。
细节具备了“动作细节+传奇色彩+情感因素”三要素时,我们就可以说,这就是一个高质量
18.结合文本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的微型小说写人的核心细节,用“她”就能写活一个有生命力的微型小说人物。
A.将“‘边城’则是沈从文的共和国”填入文中括号内,合乎前后语境。
B.原文中“君主”与“知青作家”两个词语的引号用法一致。 (节选自《传奇性细节:陆颖墨的〈海军往事彼岸>》)
C.原文中两个破折号的用法不同。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D.原文中的加点词“不只”可以更换成“不止”,且不改变原文意思。
A.金刚上岛之后,队长认为海虎年老体衰,已经不能胜任巡逻任务了,建议将海虎送走,
19.原文“他自称插队前跟着父母搬了好几次家”,如果去掉“自称”一词,表达效果有何
8 5
{#{QQABTQwQogiAAgBAARgCAQ0aCAGQkBCCCIoGQFAEMAAAwRFABAA=}#}
海虎退休的命令是一艘地方的水船带上岛的。一同上岛的还有一条军犬训练基地毕业的 不同?(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年轻黑贝,名叫金刚。海生虽然心里有准备,但没想到上级的动作这么快。他赶紧找到守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队长,要求队长马上请示上级,把海虎再留下来一段时间,就当是超期服役,队长一愣,马 文字(书写符号)和字音不可分割,因而文字(书面语)和语言(口语)也就不可能不
上笑着说:“扯淡,金刚不是上来了吗!再说海虎老了,眼睛花了,咱们陆战队巡逻还非得 相符合,但是事实上文字和语言只是基本上一致,不是完全一致。这是因为文字和语言的使
让一条老花眼的军犬领着?” 用情况不同。说话是随想随说,甚至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写东西的时候可以从容点儿,
这回海生心虚了,这狗确实眼睛老花了,不过,他有招,回头叫了一声:“海虎同志。 琢磨琢磨。说话的时候,除一个一个字音之外,还有整句话的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语
海虎马上跑了过来。海生说:“快去把视力表拿来。”海虎一溜烟不见了,不一会儿,叼 调,以及脸上的表情,甚至浑身的姿态,用来表示是肯定还是疑问,是劝告还是命令,是心
平气和还是愤愤不平,是( )还是悲伤抑郁,是衷心赞许还是嘲讽讥刺,等等不一;
来一张大家常见的视力表。 .
“你这是干什么?”队长纳闷了。 写东西的时候没有这一切便利,标点符号的帮助也极其有限得很。因此,说话总是词
海生把视力表用饭粒粘在了椰子树上,让海虎在五米处坐好。他拿出一副眼镜,拴上橡 汇不多,句子比较短,结构采用的比较简单甚至不完整,有重复,有脱节,有补充,有
插说,有填空的“呃、呃”,“这个、这个”;而 ,词汇常常广泛得多,
皮筋给海虎戴上,像.模.像.样.地测起视力来了。
句子常常比较复杂,前后比较连贯,层次比较清楚,废话比较少。这都是由不同的使用条件
海虎戴上老花镜,像.模.像.样.地伸起前右爪上下左右地挥舞,等换到第五副眼镜时,它的
视力达到了 1.5。 决定的。另一方面,语言和文字又互相作用,互相接近。语言里出现一个新字眼或者新说法,
海生转身问队长:“怎么样,你还能说它视力不行吗?这叫‘老狗伏枥,志在海疆;海 慢慢地会见于文字,例如“棒”“搞”“注点儿意”;文字里出现一个新字眼或者新说法,
虎暮年,壮心不已’。” ,例如“问题”“精简”“特别是”“在什么什么情况下”。 剧作家和
队长又好气又好笑,对海生说:“就让海虎在岛上再待一阵吧。让它带带金刚。” 小说作者得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且生动活泼,虽然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而一个
海生惊喜地抱起海虎:“快亲队长一下。” 讲故事或者做报告的人,却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即使不写稿子,也会更像一
于是,礁盘上经常看到海虎领着金刚在熟悉地形。 篇文章。所以一个受过文字训练的人,说起话来应该能够更细致,更有条理,如果有这种需
水船走了没两个星期就出了事,还真亏了海虎。是菲律宾来的三号台风。台风来的时候, 要。一个原来善于说话也就是有“口才”的人, 。
20.将下列成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巨浪滔天,大雨瓢泼,一下把值班本子吹跑了。那值班本像个方轮胎朝海边滚去,等几名战
A.手舞足蹈 B.兴致勃勃 C.满面春风 D.兴高采烈
士追到海边,值班本已滚到了海里。情况非常紧急,要知道不少国家的侦察船只经常在这片 21.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
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4 分)
海域出没,这块肥肉要是落到他们手里,麻烦就大了。因为这时涨潮,太危险,没法行走,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也没法游。就在这时,海虎一下子扑向海面,恰在此时,一个大浪打了过去。等它再从浪里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出来时,行动有些迟缓。海生知道是海水把海虎的老花眼镜打模糊了,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但海虎没有让大家失望,它叼着值班本,凭着自己的感觉,又跳跃起来,很快回到了岸上。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第二天早上,海生发现海虎走路右后腿有些瘸,一看,右腿根部居然有个一寸左右的口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子,而且红肿了。海生急了,要知道,虽然现在是初春,可岛上的温度却有四十多摄氏度,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
要是伤口处理不好,海虎会很危险。他赶紧从卫生员那里要来碘酒和消炎药,当碘酒涂上伤
口时,海虎一阵惨叫。慌乱和剧痛中,海虎用前爪把海生推开,刚好抓到海生额头,划去了
一块皮。不一会儿,鲜血顺着海生鼻梁流了下来。
4 9
{#{QQABTQwQogiAAgBAARgCAQ0aCAGQkBCCCIoGQFAEMAAAwRFABAA=}#}
断,勇于选择创造最优的答案。
参考答考是权威的善意建议,可以参考,但仅供参考,最优解应在自己的创造中。 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监测答案
力学之父钱伟长,当年考清华时听从亲人建议,报考的专业是自己的优势学科语文、历 【答案】
史。曰本入侵的消息传来,他毅然弃文从理,改学物理,研究创造先进武器、先进仪器,拯
1.A 2.B 3.C
救危难、贫弱中的国家。“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钱伟长的专业选择与研究方向,参考答案
不全在亲人口中,不在自己以前的优势学科中,而在“祖国的需要”中。国家需要,就是他 4.杜甫在大众的心中是忧国忧民、老成持重的形象,形成一种集体认同(形象答出“‘诗
书写人生答卷的最优解。 人’是一个被赋予悲剧色彩的崇高名称,它必须面对苦难和命运的挑战,承受生活与心灵的
习主席教导我们:时代是命题人,我们都是答卷人。答卷的最优解,就是人民的满意。 双重痛苦,须有所担当和牺牲”也算对)。
“金碑、银碑,不如百姓的口碑。”高薪聘请,优厚待遇和祖国的强大相比,又算了什 大众对可爱萌化的幼年杜甫的形象与成年杜甫形象认知上产生异议,颠覆了形象认知上的
么!美国人口中可抵五个师的钱学森,昌着被监禁的危险执意回国。在他的观念中,个人的 集体认同。
荣华富贵,那都是仅供参考的人生答案,报效祖国,富强祖国才是他心中的最佳解。祖国,
5.尊重历史沿袭、大众公认的关于中国文学集体认同的主流观念;
把丰碑赋与他;共产党员杨善州,退休之后,把所有的时间与财富全花在植树造林,建设大
提供历史研究发现的真实史料、文献资料,将文学作品放到当时的文化语境中去。(或提
亮山;焦裕禄,一腔热血全都献给兰考大地,风沙、盐碱,阻挡不了他探寻改变兰考恶劣生
态答案的步伐。正是有这样的一批批共产党员,用生命书写“为人民”的光辉人生答卷。“拈 供当时的文化语境。)
轻怕重,享受生活”等等参考答案,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共产党员的最优解就是:让人 补充非主流的观点。(关注集体认同包括“反向认同”,即在批评某事物背后寄寓其正面理
民满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把丰碑赋与他们。 想。)
不迷信参考答案,就是不迷信权威,从自身实际出发,勇找最优解。 【详细解析】
现成的饭好吃,现成的答案好用,但它们可能不是最优解。有梦想有志向的人,要不盲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从参考答案,不迷信权威;在参考别人答案时,勇探最优解。
A.“不具备形成系统理论的条件和基础”说法有误,曲解文意,原文是说“中国古代有相当
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
故选 A。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的能力。
B.“受部分事实蒙蔽,在是非判断上存在偏差,因而……”说法有误,原文说“对于中国古
代的集体认同……而非简单判断其真假对错”,“选择的可能是事实,不过是选择者所喜欢的
部分事实”,说明对“部分事实”的认定及对“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的选择是一种主
观选择而非遭受蒙蔽的客观结果。
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相关文本强调的是会盟而谋弱秦的各诸侯国统治阶层在上位者的人格风范及礼贤敬士的
举措,无关其自身的“善鸣”。
故选 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认为“在古代中国,‘诗人’是一个被赋予悲剧色彩的崇高名称,它必须面对苦难
和命运的挑战,承受生活与心灵的双重痛苦,须有所担当和牺牲”,而杜甫在大众的心中是
忧国忧民、老成持重的形象,这是一种集体认同;
而电影《长安三万里》却塑造了可爱萌化的少年杜甫形象,颠覆大众对成年杜甫形象认知
上的集体认同,导致大众对可爱萌化的幼年杜甫的形象产生异议。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一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在
不同场合重复的话题、习语,所反映的不是个人或某一时段的观点,而是一种历代积淀的集
体意识”可知,尊重历史沿袭、大众公认的关于中国文学集体认同的主流观念;
由“集体认同不是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而是对众多事实所作的有倾向性的选择。选择的可
能是事实,不过是选择者所喜欢的部分事实。有些集体认同甚至可以改写历史与事实。简言
之,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要表达的并非事实,不是逻辑推理,也可能没有体系性、理论性”
“认同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所以,对于中国古代的集体认同,更重要的是把它们
放到当时的文化语境里去理解,而非简单判断其真假对错”可知,借鉴历史研究发现的真实
8 1
{#{QQABTQwQogiAAgBAARgCAQ0aCAGQkBCCCIoGQFAEMAAAw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