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历史试题
2024.1
本试卷共6 页,考试时间 75 分钟,总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 为己发掘的史前城址的粗略统计。
该表最适合用于说明
A.黄河流域文明领先长江流域B.早期文明多源发展的特征
C.生产力进步推动城市的产生D.区域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
2.西汉时期的人才选拔,除少数人物获得民间舆论支持而入仕外,其主要途径还是通经
入仕。而至东汉,通过乡论入仕成为普遍现象。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汉时期
A.官员的选拔渠道进一步拓宽B.社会阶层壁垒已被打破
C.乡里清议成为选官主要依据D.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增强
3.东晋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始宁别业是土族庄园的典型代表,图1 为其空间结构
示意图。据此可知,士族庄园
A.深受佛道盛行的影响
B.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C.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D.自给自足特征显著
4.唐宋以来,“闽省沿海民人,多仗海船贸易,每届回棹之时,不独米粮随处粜济,银钱、
货物充盈店铺。一人贩洋而归,家庭、亲族无不倚赖”。这体现了
A.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D.对外贸易重心的转移
5.“执奏”指官衙在接收皇帝诏旨后,暂不执行,并上奏表示质疑和反对。明代“执奏”的
主体主要为六部、六科与内阁,皇帝不论下发何种类型的诏旨,均可受到不同接收部门
连章累疏的“执奏”。明代“执奏”
A.打破了君主乾纲独断的传统B.加强了对专制皇权的弹性约束
C.促进了“密折”制度的产生D.消除了宰相制度废止后的弊端
6.中国传统年画多为钟馗等有镇邪功能的神人力士,或是秦琼这类武将人物。清代的扬
州年画在人物形象上,多呈现历史故事中的治世明君、报国忠臣、圣贤君子等形象,图
2《屈原与渔樵耕读图》即为典型。清代的扬州年画
A.彰显了市民社会地位的提升B.蕴含了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
C.表现出崇文重道的题材特色D.体现了抽象的文人审美取向
7.图3是 1909 年的一幅漫画《中国小民的盼望》,其中写道:“实行立宪,禁止鸦片,兴
复海军,融合满汉。”这反映了
A.清末新政拥有广泛社会基础B.民族交融成为时代潮流
C.立宪派对清政府仍抱有幻想D.革命党立志推翻清政府
8.1920 年,北京共产党小组创办第一份通俗小报《劳动音》,表2 为《劳动音》刊载的部
分文章的标题。
据表2 可知,早期共产党组织
A.关注工农的生存状态B.推动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C.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D.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9.1938 年,刘少奇提出抗日根据地改善民众生活的方式“应采用协商及仲裁等方式为主,
去达到群众要求被承认的目标,去达到工、农群众与地主、资本家双方的同意”。这
A.完善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推动了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
C.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决心D.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金属公司、石油公司、航空公司和造船公司相继建立;中苏两
国签订了几百个项目协议,东欧和苏联派进 8000 多名专家来华指导。这
A.照搬了苏联经济发展模式B.体现了“一边倒”的方针
C.促成了“一五计划”开展D.践行了过波时期的总路线
11.“七五”计划(1986-1990年)期间,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新增固定资产原值比“六五”计
划(1981-1985年)期间增长了 168.6%。新增固定资产中的 1/3 是靠企业留利和折旧的自
我积累,2/3 是靠银行贷款进行的更新改造,国营企业完全依靠政府单一投资的局面由
此改变。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B.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C.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D.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2.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分裂为马其顿、塞琉古,托勒密等王国。这些王
国设计钱币时,大多将亚历山大形象铸干钱币之上。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彰显权力传承的正统B.宜扬亚历山大的功绩
C.推动希腊文化的传播D.便利商业贸易的开展
13.公元8 世纪初;阿拉伯人逐步征服伊比利亚半岛。在穆斯林统治期间。大量当地土著
人放弃了本民族的语言,和阿拉伯人通婚,讲阿拉伯语,广泛吸收外来的科学文化知识,
并以此为荣。由此可见,阿拉伯人的统治
A.以促进文化多元化为宗旨B.以文化殖民为主要方式S.造成当地民族意识的消泯D.推
动了区域文化的重构
14.新航路开辟后的几个世纪,西班牙、英国等西方国家都曾制定计划,派出诸多科学探
险队在全球范围内勘探和引种高价值的食用、药用等经济植物。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实用科学以增强国力B.推动物种的交流与交换
C.讲行殖民扩张以拓展疆域D.密切与海外市场的联系
15.1835 年,英国颁布《市政改革法》。改革后的利物浦自治市议会制定一系列城市管理
法案,莱斯特市议会也抵起城市改造运动,对市政工程进行全面修缮。由此可知,英国
A.放弃了城市自治的传统B.全面践行自由主义思潮
C.加强对基层治理的管理D.地方立法削弱中央集权
16.图4为 1970 年、199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出口中所占份额。由
此可知,这些国家
A.不同程度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经贸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
C.科技革命推动制造业的内部调整D.第三产业的比重显著提升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中国古代如果以淮河、秦岭、白龙江作为划分南北方的界限,南方和北方所占人口
的比例变化如表3 所示。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3 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阶段的南北人口比例变化进行
阐释。
18.鸦片战争以降,国人对于新西兰的探求和了解是晚清西学知识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徐继畲和魏源皆以明清之际来华西人所写所译的中西文书为获取外部世界知识的
重要来源。《瀛环志略》中载有的世界地图对新西兰的位置与南北两主岛轮廓的绘制较
为粗糙,但基本完整和准确。《海国图志》则大体沿用了嘉庆朝李明彻的绘制与记录,
其中谬误在随后刊印版本中不断修正。
材料二
1887 年,兵部学习主事刘启彤奉派游历英国及其殖民地,他虽未亲至新西兰,但借
出国游历之机,或咨询外人,或搜寻资料,利用各种方式获取相关资讯,撰写而成调查
报告《英藩政要》。报告尤其关注新西兰成为殖民地后的历史,并重点介绍政治制度,
兼及教育、关税等内容。刘启彤撼取西学,纪录新知,力求探其微而极其精,使国人了
解到一个更加详细、具体、明晰的新西兰形象。
——均摘编自邱志红《极目南望:晚清国人关于新西兰认知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时期信息获取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这种不同的
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1951 年,美国制定了“第四点计划协定”,协定指出“要使喜马拉雅南麓的国家赞同并
效忠于西方的民主制度”。协议同时提出,开展援助主要是考虑到尼泊尔有着丰富的矿
产资源,并提议对尼泊尔的矿产资源开展调查,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经济技术援助。同年,
美国和尼泊尔签订了《技术合作总协定》,向尼泊尔提供援助。
1956 年,中国应尼泊尔的请求,与其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王国政府
经济援助协定》。协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本协定签字生效后的三年内,无偿地援助
尼泊尔王国六千万印度卢比”,开启了新中国对尼泊尔经济技术援助的序菲。
——摘编自穆阿妮《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两国对尼泊尔经济技术援助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为全球互联互通提供公共产
品。以非洲为例,据统计,2000 年至 2020 年,中国帮助非洲建成的公路、铁路超过 13000
公里,建设了 80 多个大型电力设施,援建了 130 多个医疗设施、45 个体育馆、170多
所学校,为非洲培训各领域人才共计 16 万余名。中国本着博采众长、相互借鉴的精神,
在“受援国提出、受援国同意、受援国主导”的原则基础上,不断加强同发达国家和国际
组织的交流,积极探讨开展三方合作。2016 年以来,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
难民署、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十多个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展合作,
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近 50 个国家实施粮食援助、灾后重建、难民救助、妇幼卫
生等领域的发展合作项目,2000 多万发展中国家民众受益。
——摘编自马汉智《新时代的中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整体态势、内外挑战
与因应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20 世纪五十年代美、中两国对尼泊尔经济技术援
助的时代背景,并概括两国援助的各自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援助尼泊尔的意义。(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对外援助体现的外
交新理念。(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第8 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时,老师要
求本课学习要注重“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并提供了“人
文主义”“资本主义”“民族主义”三个探究主题。
请你按老师要求任选一个主题,就本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
蒙运动”四个子目阐述其内在关联。
福建省部分地市 2024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
2024.1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共 52 分。
17.(8分)
示例一:公元初到 10 世纪末
变化:南方人口占比增加,北方人口占比减少,南方与北方人口趋于平衡。
原因: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南方社会相对稳定;江南
经济逐步开发。
示例二:10 世纪末到 14 世纪前期
变化:南方人口占比进一步增加,北方人口占比进一步减少,南北方人口差距大幅拉大。
原因: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示例三:14 世纪前期到明清以来
变化:南方人口占比减少,北方人口占比增加,南北方人口比例趋向平衡。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恢复,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18.(8分)
特点:信息获取手段从单一到多元;信息获取方式从间接到直接;获取的信息内容从模
糊到清晰。
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从开眼看世界到对世界的认识
不断深化;中国近代化的渐进性。
19.(24分)
(1)(12分)
时代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加速瓦解;冷战爆发,
美国在全球推行遏制战略;新中国成立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国际影响力上升。
特点:美国:体现“冷战”思维,着眼于政治渗透和控制;附加一定的政治条件;谋求自
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中国:体现“睦邻友好”的外交理念,以自愿平等为原则;无偿援助,
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助力受援国发展本国经济技术。
(2)(8分)
促进了尼泊尔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其民族独立和主权;有利于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发展中国
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4分)
展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负责任大国担当;践行共商共建共
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国际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
献中国智慧。
20.(12分)
主题一: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推动宗教改革的发生。宗教改革进
一步挑战天主教会的权威,传播和发展人文主义。随着二者的深入发展,欧洲近代科学
兴起。“科学革命”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
发展,启蒙运动应运而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综上,人文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人
类社会的进步。主题二:资本主义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文艺复兴冲击了封建秩序,推动欧洲资本主义
的发展。宗教改革进一步挑战天主教会的权威,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随着二者
的深入发展,欧洲近代科学兴起。“科学革命”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文艺复
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启蒙运动应运而生。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综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主题三:民族主义
文艺复兴挑战天主教会的权威,推动宗教改革的发生。宗教改革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
会,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天主教会
的神权统治,启蒙运动应运而生。启蒙思想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国家发展的精神武
器。综上,民族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