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号
答
B A B B D C A B D C C D A B C B
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侧重考查龙山文化时代的国
家初始形态。材料的关键词句为“龙山时代”“外城和内城”“宏大的建筑规模、
复杂的城防设施、数量庞大的精美玉器”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峁古城应该
是中国大地上林立的邦国之一,从宫殿建筑、玉器等礼器来看,古城具备了国家
的初始形态,B 项正确;材料提到了农牧业,是说古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农牧交错
的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排除 A 项;从材料外城
和内城、城防设施、玉器等来看,古城的政治和军事职能明显,排除 C 项;材料
虽然提到复杂的城防设施可以联系当时战争状况,但根据所学知识,部落战争是
服务于权贵阶层,主要目的是争夺财富和权力,材料未体现严重破坏社会生产,
排除 D 项。
2.A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侧重考查张骞出使西
域。据材料可知,张骞提出一条不经过北方,而从西南经古印度到达西域大夏国
的路径。根据所学知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联合西域国家,配合
对匈奴的战争,新的避开匈奴的路线,可以判断当时匈奴对北方的威胁尚未解除,
对匈奴战争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A 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到蜀布出现在大夏,而
且是经过身毒贸易,只能说明蜀地的丝织业发展,得不出是否为丝织业中心的结
论,排除 B 项;从材料看,从四川到古印度的贸易通道是陆路,排除 C 项;材料
只是说道张骞提出经过西南地区的探险计划,得不出加强对西南地区治理的结论,
排除 D 项。
3.B 【解析】本题考查隋唐中枢机构的演变,侧重考查三省六部制。根据
所学知识,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从材料可知,诏书由中书省诸舍人各自
拟撰,然后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从草稿中选
优,中书令具有一定的决定权,最后由皇帝画敕完成,中书省具备辅助决策的职
能,B 项正确;虽然有“五花判事”,多人各自拟稿,但最后选定者是中书令或中
书侍郎,不能体现制约,也不是一种明确的机构体制,排除 A 项;中书省是皇帝
决策的辅助机构,不是限制皇权,排除 C 项;虽然多个中书舍人参与“判事”,
但也不能保证所有决策的科学性,排除 D 项。
4.B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和社会,侧重考查租佃制发展的影响。
根据材料关键语句“变为私人地主直接剥削广大农民”可知,宋朝租佃制盛行且
发达,两宋社会的经济基本矛盾发生变化,由封建国家通过赋役制直接剥削广大
农民,变为私人地主通过租佃制直接剥削广大佃农,农民阶级与私人地主的矛盾
在实践上就成为最直接最现实的矛盾,因此在这种矛盾中爆发的农民起义,一般
只反地主不反朝廷,所以宋朝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 项正确;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确实起到了有效预防内部动乱的作用,但材料是从
经济制度和社会矛盾的角度来说明的,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养兵募兵的内容,
排除 C 项;材料虽然提到赋役制,但不是说赋役减轻,重点是国家不再直接剥削
农民,而是向地主征税,地主直接剥削农民,排除 D 项。
5.D 【解析】本题考查明末清初思想领域的变化,侧重考查黄宗羲等人的
工商皆本思想。黄宗羲借助古代圣王之口,主张所谓的抑末,针对的是违反儒家
道德理性主义的经济观与消费观,而对于“切于民用”的工商业,也就是对于真正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商业者则是要大力鼓励的,意在强调发展工商业对社会
发展的重要性,D 项正确;材料虽然提到儒家人伦和理性,但主旨不是站在维护
理学纲常的角度,而是站在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消费观和经济观,排除 A 项;材
料强调了重视工商业,没有反对重农的意思,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排除 B 项;
材料提到了一些不符合儒家人伦道德的消费行为,但侧重点不是痛斥市民的道德
沦丧,排除 C 项。
6.C 【解析】本题考查开眼看世界,侧重考查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关键语句为“不再认同”“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结合所学知识,
魏源属于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物,他阅读了大量有关西方的书报资料,因
而对西方情况有所了解,不再认同把西洋器物一概视为“奇技淫巧”的通行说法,
而是以其对富国强兵是否有用为标准,对“奇技”与“淫巧”做了区分,反映了
当时士人对西洋事物认知的变化,C 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思想认知的变化,不
是自然经济领域,排除 A 项;“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 B 项,材料说
明魏源对西洋事物的认识是有所区分的,以是否有用即是否利于富国强兵为标准,
不是高度推崇,排除 D 项。
7.A 【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的经济形势,侧重考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从表格信息来看,这一时期中国的进出口额呈现下降趋势,
特别是 1931—1932 年下降幅度较大,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一方面世界性经济危机
爆发,列强加强贸易保护,同时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贸易,A 项
正确;这一时期,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此时进出口萎缩不是民族工
业占据国内市场抵制外国商品的缘故,排除 B 项;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是从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