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的玉器经历了从早期的个体装饰品向晚期祭祀用品与首领
饰物的转变,其大小、形制在晚期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大型玉器以及大量随葬
的玉器组合。这说明当时
A.宗教祭祀主宰生活B.公共权力逐渐集中
C.玉器使用逐渐普遍D.手工技术日益提升
2. 史书记载,秦末陈胜在当佣工时曾对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项羽看到秦始皇东游
时,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时看到秦始皇出巡,感叹道“大丈夫当
如此”。这反映当时
A.社会矛盾极其尖锐B.封建等级关系森严
C.政府鼓励积极进取D.社会阶层流动性大
3.“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
三代名字中都有“之”字。除此之外,带有宗教性质的“道”“僧”“菩萨”等,也逐
渐成为起名的热字。这一现象
A.受到世家大族示范的影响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
C.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D.体现佛教后来居上的趋势
4. 北宋四川是铁钱区,铁钱是较铜钱价值更小的贱金属货币,每五贯小铁钱价值等于
一贯铜钱。这一情形下,小规模贸易直接用小铁钱支付本就很困难了,更遑论大宗
的茶叶或食盐贸易。这一现象
A.导致货币形态出现重大变革 B.反映当地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源于当地冶铁行业技术进步 D.说明四川地区长途贸易兴盛
5. 清朝理藩院原名“蒙古衙门”,最初只管理漠南蒙古诸部事务并负责处理对俄外交。康
熙年间管理扩及漠西蒙古和西藏地区,乾隆年间又增加了对新疆回部及大小金川土
司诸事的管理。这一变化
A.体现了统一国家的发展B.蕴含着因俗而治的思想
C.说明新疆开始归属中央D.目的是应对外来的侵略
6.据表 1 可知
表 1 清代前后期财政收入结构情况表 单位:万两、%
田 赋 盐 税 关税厘金 杂税项收入 总 计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766 年 3986 71.83 574 10.35 540 9.73 449 8.09 5549 100
1903 年 3546 33.80 1250 11.91 5340 50.90 356 3.39 10492 100
A.农民的税负日益沉重B.食盐消费出现激增
C.工商业获得较大发展D.清廷财政危机严重
7.1934 年 1 月,毛泽东在一篇报告中说,“现在我们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
事业和私人事业这三方面组成的”“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配合起来,经过长期的发展,
将成为经济方面的巨大力量,将对私人经济逐渐占优势并取得领导的地位。” 这体现出
当时根据地
A.努力为战略转移做准备B.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D.具有新民主主义特征
8.1940 年,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对于共产党以外的人员,不问他们是否有党派关
系和属于何种党派,只要是抗日的并且是愿意和共产党合作的,我们便应以合作的态
度对待他们。”该指示
A.有利于人民民主政权的发展 B.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C.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代表了边区全体民众意志
9.1953 年 2 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
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
来’。”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B.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C.加快重工业发展速度D.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10.下图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按劳分配方式的落实
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所有制由公有变私有
11.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提到人类触犯了天神,天神决定要降灾于人。由于吉尤苏得
拉敬奉天神十分虔诚,天神把消息告诉了他,并教他修造方舟,躲避灾难。当洪水
降临之时,唯有吉尤苏得拉和他的船只幸存。这一传说
A.证明了古代世界洪灾频发B.体现苏美尔人生死无常的生命观
C.影响了古代欧洲文化发展D.推动古巴比伦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12.中世纪前期,贷款主要是教会对穷人的一种接济,无需利息。中世纪后期,尽管教
会极力反对,有息贷款仍得以在社会上盛行并被人们接受。这一变化
A.源于商品经济发展B.反映教会日益腐败
C.利于救济民众生活D.体现人文主义复兴
13.1568 年,葡萄牙人绘制的世界地图集当中出现了与中国接壤的高丽和日本,却将中国
仅分为广东和宁波两个省。1584 年,葡萄牙人制作完成的《坤舆大观》地图集当中,
中国地图上显示了中国两京十三省、内陆城镇的位置和完整内陆边疆。这反映了
A.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兴盛B.西欧地图绘制技术提高
C.环印度洋商业贸易的繁荣D.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
14.表 2 为有关来克星顿枪声这一历史事件的记述,据此推知
表 2
记述 出处
“在正规军向我们射击之前,我们队伍中没有任何人发射一 现场民兵们的证词,
枪一弹,正规军继续射击,直到我们全部逃逸。” 1775 年
“一旦我们接近他们,他们开了一或两枪,我们的人在没有 英军中尉约翰巴克
命令之下匆忙射击,造成他们逃跑。” 日记,1775 年
“(统率英军的少校说)他骑马上前,命令他们解散,他们
耶鲁学院校长斯泰
没有立刻照做……当他转身时,他听到了两或三声枪响……
尔斯日记,1775 年
民兵们逃命去了。”
A.英国士兵首先向北美民兵开枪B.英国士兵遵照命令开火
C.北美民兵首先向英国士兵开枪D.北美民兵并未坚守抗敌
15.1917 年 11 月 8 日,苏俄新政权颁布法令,宣布“决心根据上述对一切民族都公正的
条件,立即签定和约,终止这场战争”。法令的颁布
A.说明苏俄新政权退出了一战B.加速了沙皇专制体制的瓦解
C.体现苏俄民众对和平的渴望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16.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联邦德国史学家在叙述纳粹史时强调希特勒个人意志的决定性影
响。到了六、七十年代,史学家们强调“德国历史的延续性”,认为德国内部社会变迁的
失衡是滋生纳粹主义的根本原因。这一变化
A.反映史学研究摆脱精英史观 B.受到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C.说明德国社会结构根本改变 D.导致德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17 题 18 分,18 题 16 分,19 题 18 分,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
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史记匈奴列传》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
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
古罗马也曾修筑过“千里长城”。从 1 世纪到 3 世纪,罗马人为防备日耳曼人的袭扰,
陆续在莱茵河与多瑙河之间修建了一条“防御之墙”,从今天德国的波恩附近直到雷根堡附
近,全长 584 千米。另外,公元 117 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来到不列颠视察后,下令修建
长城以抵御凯尔特人,该长城由三个罗马军团历时约六年分段筑成,史称哈德良长城, 全
长约 118 千米。
——摘编自马兆锋编著《伟大的古罗马文明》
材料三
清朝入关后,一直没有修缮过长城,康熙三十年(1691),古北口一带的城墙有不少
地方损坏倒塌,边防总兵蔡元上疏朝廷请求修缮,工部等建议康熙帝予以批准。康熙帝
很不以为然,他认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历代经常修缮,但从来都没有因此而免
除边患。他说:“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摘编自徐永清《长城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欧亚帝国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共同原
因。(8 分)
(2)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熙帝对修筑长城的看法。(10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一
“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
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1912 年)
材料二 1912 年街头剪辫图
图 1图 2
材料三
在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人们听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后,纷纷把辫子剪掉,以表示自
己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而不是清朝遗民,更不是“日本国民”。很快,台湾无论城乡,人民
普遍剪掉了辫子。
——摘编自王文德《辛亥革命前后台湾的一麟半爪》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辛亥革命时期人们对于剪辫的不同反应。(要求:史
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16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简表
资本主义发 源头国家或
时间 危机及影响
展阶段 地区
打击了英国工业的所有部门,造成了工人阶级的极端贫困,激起
1825 年 英国
了他们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
从英国向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传递,使这次危机具有
1847 年 英国
自由资本主 国际性质。
义时期 美国的货币危机演变为英、美、法、德、俄等国的工业危机,英
1857 年 美国
法扩大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挑起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战争。
维也纳债权危机首先波及美国,然后引发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危
1873 年 奥地利
机,持续 5 年之久。
波及资本主义各国,并蔓延至其它国家和地区。美国社会矛盾尖
1882 年 美国
锐,被迫制定了第一部反垄断法,西方国家进入帝国主义时代。
从德国交易所危机开始,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亚非拉等
1890 年 德国
殖民地半殖民地也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
私人垄断
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竞
资本主义 1900 年 俄国
争,垄断组织迅速发展。
时期
危机波及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加剧了资本主义国
1907 年 美国
家在殖民掠夺过程中的矛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美国等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德、
1929 年 美国
日法西斯上台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美国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交织,经济陷入“滞胀”,加剧了国际
美国
20 世纪 经济、金融的动荡。
国家垄断
70 年代 严重打击了依赖中东石油发展的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原有的
资本主义 中东
OPEC 组织影响力扩大。
时期
20 世纪 拉美主要债务国先后爆发债务危机,对西方国家出口产生影响。
拉美
80 年代 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改变原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信贷体系。
由泰铢贬值引发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危机后,亚洲国家纷纷进
国际垄断 1997 年 东南亚
行改革,要求加强合作。
资本主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在危机中,国际社会向美国
时期 2007 年 美国
提供了不少援助。
——改编自朱炳元、徐璐《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次经济(金融)危机》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
期经济危机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经济危机与 ”为主题展开论述。(要
求:补充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 分)
长沙市 2024 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C A A C D B B A C A D D C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18 分)
(1)原因:修筑长城的历史传统;帝国的统一;(帝国)面临游牧民族的威胁,为保护边
境地区的稳定(2)康熙帝反对修筑长城,主张以民为本,各民族团结一心就能实现国家
安定。
宋元以来,草原、中原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长城渐渐失去防御作用;
火药武器化后,传统战争方式改变,也削弱了长城的作用。
康熙帝受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认为国家统治只要得到民众的拥护就能长治久安。
这一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团结与统一国家的发展。
18.(16 分)
评分等级划分
将对剪辫的反应置于近代中国大变局背景下,认识到剪辫是社会历
第一等级
13-16 分 史的重要反映。对剪辫的反应概括准确,并能运用历史思维对剪辫
的反应进行合理的评价,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将对剪辫的反应放在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对剪辫的反应概括比
第二等级 9-12 分 较准确,并能运用历史思维对剪辫的反应进行比较合理的评价,分
析有条理,逻辑性较强,语言较流畅。
未能结合时空背景,只对剪辫的反应进行简要概括和评价,史实较
第三等级 5-8 分
准确,逻辑较严密,语言基本流畅。
未能结合时空背景,对于剪辫的反应概括不准确,评价不全面,史
第四等级 0-4 分
实不准确,缺乏逻辑,语言不流畅。
历史参考答案第 1页(共 2页)
{#{QQABQQSEogggAAAAAAhCQwEYCkKQkACACIoGAFAMoAAACBFABAA=}#}
示例:
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
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
革命的序幕。
(材料一)政府颁布法令要求剪辫,在于表明与清政府彻底决裂,顺应世界潮流,推动
中国社会习俗变革;
(材料二)图 1 反映当时部分民众主动剪辫,他们认为剪辫不仅表达了坚决反对清王朝
君主专制的意愿,也是文明卫生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图 2 反映当时部分民众抵触剪辫,他们既受留辫旧习俗的约束,也受传统儒
家观念的限制,体现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
(材料三)台湾民众纷纷剪辫,他们想以此表达民族意识、爱国情怀和对祖国革命事业
的支持。
剪辫是社会习俗变革的缩影,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
变中国社会。移风易俗决非一纸法令即可实现,不仅需要政治革新,还需要思想解放。
19.(18 分)
(1)趋势:呈现出周期性规律,且周期逐渐缩短;从单一国家危机向世界性危机转变;
影响越来越大;美国取代英国在经济危机周期中起主导作用。
原因: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巨大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显露;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殖
民体系逐渐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实力上升。
(2)示例:
经济危机与国际格局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使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呈现出世界性特点,对
国际格局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并从中孕育新的国际格局。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1907 年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
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争夺,最终导致一次世界大战并在战后形成了“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
在 1929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德
日法西斯势力崛起,对外侵略转嫁危机,最终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第二次世
界大战爆发,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综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推动了旧国际格局的瓦解和新国际格局的形成。
(也可从经济危机与“工人运动”“国际合作”“生产力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大战”
“第三世界国家发展”“金融风险”等主题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历史参考答案第 2页(共 2页)
{#{QQABQQSEogggAAAAAAhCQwEYCkKQkACACIoGAFAMoAAACB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