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井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
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
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
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
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
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
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
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
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
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
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
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
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
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
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
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
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
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
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
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
不可分的。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疲流行,死亡枕藉,连
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徐(干)陈(琳)应(场)划(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
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
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
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
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
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副减)
材料二: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
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
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
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
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
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
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
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
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
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
《拟挽歌辞》)“春草暮今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
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
晋的玄言诗。
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
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
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生灵,他具有与
“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节选自衰行南《中国文学史》,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诗人的活动和观念时常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谦纬宿命论,那么对生死存亡的思考就不
可能出现。
B.东汉末至魏晋诗歌中突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伤,这是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
域的表现。
C.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是乱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上出现生死主题就是自然而
然的事情。
D.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中,诗人的第四种态度不再固于生死,而是顺应自然,因此这一类作品
便有了新的风貌。
高三语文试题 第2页(共8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体现在群体
的广度上。
B.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
识形态怀疑和否定的结果。
C.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
D.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
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3.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的一项是(3分)
A.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B.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C.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4分)
5.请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说明它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4 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最高处的雪原
卢一萍
自去年九月中旬以来,风雪就没有停止过。天空里的一切都被冻住了。大风没日没夜地
吼叫,它们像是找到了施展淫威的对象,把四处的雪推涌着,堆积在边防连驻扎的高地下,
要把这个身处雪山孤岛的连队递到更深的绝望之中。
半夜里,忽斤到“噬嘎嘎”一声响,大风把马棚掀翻了,十一匹军马受了惊,向着黑夜
中的雪原狂鼻而去。负责饲养战马的阿廷芳掀掉盖在身上的羊皮大衣,飞奔到马厩门口,但
他已看不见马的踪影,连马蹄声也被风声吞没了。他披着一身风雪到了连部,向连长报告后,
便要出去找马。
“这样大的风雪,你现在出去,无疑是送死。”连长让他等到天亮后再说。“可那是连里
的军马。”
“这个我知道……你要小心一点。”连长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知道几个月来干硬的牛肉
干已经让他难以下咽,就把几把炒玉米装进了他的衣袋里。阿廷芳拉出那匹供自己放牧时骑
乘的、因拴在拴马桩上而没跑掉的雪青马,向茫茫雪原走去。
无边无际的白色,单调而冷漠的风暴,构成地狱一样的死亡地带,谁也休想走出去,谁
也难以摆脱它.一人、一马,在齐腰深的雷地里蠕动着,那么孤章、渺小,像花茫宇宙间的
两粒里尘。
阿廷芳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少路,他没有感觉自己已在雪原中跋
涉了两天。自出发以来,就是那种晦暗的天光,现在仍然是。它一直压在他的头上,使他感
到了一种可怕的眩举,他漏望倒下去,长睡不醒。但他马上明白,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想法,
是对大自然的蔑视——让大自然如此轻易地就证实了生命的有限。他想疆走绝望的阴影,想
赶走那无边的恐惧,但两者牢牢地攫住了他的心。
这时,他看到了前面雪地里的一点红色,像火苗一样跳动着。那是一绺枣红色的马鬃。
一匹枣红马的尸体露了出来。那是连队的军马。训练有素的战马,无论是被敌人射杀,
还是老死或病死征途,例下时都会把头朝着前进的方向,为骑手留下路标。按照骑兵的习惯,
他割下一蜡马紫,放进怀里,向战马行了一个军礼。阿廷芳想沿着来红马指引的方向寻找下
去,但他已迈不开脚步。他掏出一把牛肉干,放进霄里,但他感到自己连咀嚼的力气也没有
了。他只想呕吐,最后不得不把肉干吐出来,良久,他像突然记起了什么似的,把手伸进衣
兜里,摸出几粒炒玉米,放在掌心,他从那玉米的香气和金黄的色泽中感到了世界的富足和
完美。可怜的雪青马病人似的喘息着,一天下来,除了啃些冰雪,什么也没有吃.闻到玉米
的香味,雪青马的身体竞刷烈地颤抖起来,它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卷进嘴里。
第三天,他怀里已揣了五绺马黎,他感到这五继马黎是五位兄弟留给他的遗物,沉重得
难以负担。他本可以返回连队的,但他没有那么做。他顺着死马指引的方向继续寻找马群,
他坚信失踪的、幸存的马群就在前方。
阿廷芳看了一眼雪青马,雪青马也看着他。他把手伸进口袋,搜寻着可能藏在衣缝里的
玉米粒子。他终于摸到了三粒。仅有的三粒。他那么入神地、长久地看着它们,好像整个世
界就只刺了那三粒玉米。
阿廷芳取出一粒来,放进口袋里,把另外两粒在手中握了握。他听见马的肚子发出了那
种骇人的盏鸣声,他咽了两口唾沫,仲开手掌,把两粒玉米递到马嘴跟前。雪青马望了望主
人手中的玉米粒,禽动几下鼻子,闻了闻,偏过头去。阿廷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抱
住马脖子痛哭起来。最后,他抽泣着再次把那两粒玉米递到马的嘴边。
那两粒玉米在手里握得久了,被手上的温度浸润了,在白亮的天光里,显现出一种特珠
的金色。它们靠在一起,像两件至美的绝世珍宝。雪青马又抬头望了望主人,迟缓地张开嘴,
用舌头慢慢卷进那两粒玉米。
阿廷芳像得了安慰似的,破啼笑了。
第四天中午,阿廷芳终于在一条山沟里找到了幸存的六匹军马。他激动地在心里说:“可
把你们找到了……”天地突然旋转起来,他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从马上裁下来,飘在雪地里,
失去了知觉。也就在这里,雪青马的前腿也猛地跪下,然后倒在了他的身边。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感到了一点温热。待他慢慢睁开眼睛,才发现是雪青马在用舌头
舔他的手,它在用生命残存的一点热度,温暖着他,使他那只裸露在零下四十多度气温中的
手没有冻坏。
眼泪无声地从他脸上滑落。
他挣扎了半天,终于站立起来。但当他去拉雪青马时,雪青马已站不起来了,它用无神
的眼睛最后看了主人一眼,把头埋进了积雪里。
他慢慢地號下去,抚摸着雪青马冰凉的身体,然后站起来,割下一绺马繁,放进自己怀
里。他虽然已没有多少力气,但还是用冰雪掩埋了雪青马的尸体。他把那粒五米从衣袋里摸
出来,放在雪青马的坟冢上。
作为祭品,它应是最丰厚的了。
阿廷芳把剩下的几匹马赶到一起。他心中充满了忧虑,不知道自己能否把它们赶回去。
他想积蓄些力气,肉干嚼得他满口是血,但他还是尽力往下咽着。然后,他爬上一匹最健壮
的马,赶着马匹往回走。
马群识途,它们帮他找到了返回连队的路。他赶着马群走了两天后,再也支持不住,从
马背上掉了下来,他恐表地想:“我究了,唉,这回是美的,完了……我连马都骑不住
了……”
好在离驻地已经不远。他躺在雪地里,把那匹马的缝绳拴在自己腰上,以防自己再也抓不住
它。然后,他贪些地晴食起地上的冰雪来。只有冰雪能够充饥,能给他一点力气了,他的脸
早已麻木,嘴不件地往外渗血,但他还在啃食着……最后,他扶着马硬撑起身子,爬到了马
背上。他觉得自己搭在马背上的身子如一条空空的袋子,灵魂、血内全都漏光了。
雪山缓缓地移动着,最高处的雪原仍然那么广阔。
他的一只手死死地抓着马缝,另一只手却摊开了,那只手努力地想抓住什么,但除了零
下四十多摄氏度的严寒,他什名也没有抓住。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出寻找军马时,连长把几把炒玉米装进了阿廷芳的衣袋里,这既体现了连长的关心,也
暗示了连队长久与外界隔绝造成的粮食匮乏。
B.找马途中阿廷芳渴望倒下,长睡不醒,心中充满绝望,这说明他对于找到走失的战马缺乏
信心,体现了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C.最后那粒玉米成为牺牲的雪青马最丰厚的祭品,因为那粒玉米是阿廷芳在异常艰难的情况
下把它当成生存的希望保留下来的。
D.赶着马群回连队的途中,阿廷芳从马上掉下来后啃食冰雪充饥,最后又爬到马背上,这种
坚韧和顽强是他能够完成任务的重要原因。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廷芳由看到“红色”,到认出马鬃,再到发现枣红马的尸体,笔墨虽然俭省,却是故事
发展的重要一环。
B.小说对阿廷芳手里的那两粒玉米进行了特写,“显现出一种特殊的金色”,既有特定环境的
影响,也有人物情感的渗透。
C.小说中雪有多重作用,风雪掀翻马棚导致马群走失是故事的缘起,而掩埋雪青马的冰雪则
是品性高洁的象征。
D.“最高处的雪原仍然那么广阔”一句,实写高原的同时,也暗寓了阿廷芳为代表的边防军
人所筑就的精神高地。
8.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结尾处阿廷芳“那只手努力地想抓住什么”的理解。(4分)
9.小说借雪青马的行为动作来表现军人阿廷芳,请指出三处这样的描写并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小题
材料一:
臣之所闻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
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今夫上贤任智无常,逆道也,
而天下常以为治。是故田氏夺吕氏于齐,戴氏夺子氏于宋。此皆贤且智也,岂愚且不肖乎?
是度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
记曰:“舜见替瘦,其容造焉。孔子曰:‘当是时也,危战,天下岌发!有道者,父固不
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臣曰: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顺之道也然则有道者进不为主臣退不
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君之所以欲有贤臣者,国乱则
治之,主卑则尊之。今有贤子而不为父,则父之处家也苦;有贤臣而不为君,则君之处位也
危。然则父有贤子,君有贤臣,适足以为害耳,岂得利焉哉?所谓忠臣,不危其君;孝子,
不非其亲。
(节选自《韩非子忠孝》)
材料二: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征上疏曰:
“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
以齐万国。万国成宁,一人有庆,必籍忠良作弼,无为而化矣。然而今之群臣,军能贞白卓
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责
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与,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
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
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节选自《贞观政要择官第七》)
【注】六正:指圣臣、良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六邪:指具臣、谀臣、奸臣、
谗臣、贼臣、亡国之臣。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孔子A 本未知B 孝悌C 忠顺之道也D 然则有道者E 进不为F 主臣G 退不为H 父子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富,指使……富裕起来,“外连横而斗诸侯”中的“斗”指使……自相斗争,两者用法相
同。
B.今,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与《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中的“今”词义相同。
C.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时代皇帝纪年的名称,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
D.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名,是给皇帝的奏议,具体说就是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非子认为,要让天下得到治理,太平无事,就需要理顺臣子与君主、儿子与父亲、妻子
与丈夫这三种秩序。
B.韩非子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两个例子是齐国田氏夺取吕氏政权,
宋国戴氏夺取子氏政权。
C.孔子认为,舜品德高尚,所以舜的父亲不能将舜当作儿子看待,舜的君主不能将舜当作臣
子看待.只有这样,天下才会得到大治。
D.在太宗看来,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要想使家庭和睦,就需要了解儿子;作为一国之主的国
君,要想使天下平安,就需要了解臣子.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谓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亲。
(2)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
14.请概括韩非和魏微的观点,并结合材料表明你对治国的主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5-16 题。
赠郭将军 李白
将军少年出或成,入掌银台护荣微。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注]此诗当是天宝三年(744)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被迫出翰林后在长安所作。银台:官
门名,分左银台门、右银台门。唐时的翰林院在右银台门内。紫微:紫微屋,古人认为其
为帝星,此处比喻皇帝。朝天:朝见天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颂扬口吻,赞美郭将军功勋卓著且位高权重,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宠爱。
B.颔联描述郭将军潇洒的政治生活,天刚亮时佩剑上朝,太阳落山时醉酒回家。
C.颈联通过“爱子”“美人”的行为,展现出一个家庭美满、生活惬意的将军形象。
D.与《将进酒》借题发挥借酒浇愁不同,本诗单纯是诗人饮酒取乐的酬赠之作。
16.尾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如何理解它与前三联的关系?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认为每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有困惑是正常的,但如
果有困惑却不向老师学习,结果只能是“_____,______”。
(2)2023年9月 23 日至 10月8 日,第 19 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你可以用柳永《望海湖》中
“_____”一句来夸赞杭州富庶的历史,还可以用其中的“________”一句来概括西湖的湖
山之美。
(3)小华创作了一幅画,所画内容为夏天的荷。他想用两句诗来题画,却一直没想好。有同
学认为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之类的诗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1(本题共2 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题
开放包客、联合自强,是亚洲国家发现发展繁荣和民族振兴的成功经验,也是今后实
现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使亚洲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众多古
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古老的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见证了交往互鉴的亚洲各文明的历史。今天的亚洲,多样性的特点仍十分突出,
不同文明、不同民族汇聚交融,共同组成了多姿多彩的亚洲大家庭。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发展。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
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签、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杭州亚运会的圆满成
功,再次展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客性,彰显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
怀。前进路上,中国将携手各方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偶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坚
持交流、互鉴和包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闻、A 、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努力开
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因群芳竟艳。
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上,“攀花赠友”展现依依惜别之礼,“荷桂共融”传达 B 。回忆
与不舍化作新的希望、新的出发。世界各国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
怀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必将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断的更
大贡献。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分)
19.文中第一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
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 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题
……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
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校此蕴籍含蓄者。”贯政笑道:“道公听此
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
我听。”宝五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必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
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贯政道:“医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
玉听说,立于事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蒿翠,隔库花分一脉
查。”贯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英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
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罩竹速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
游廊,阶下石子漫成雨路。
20.请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波浪线句子的问号的用法和效果。(4分)
(1)诸公听此论若何?
(2)岂不新雅?
21.有人将文中画横线处的“绕堤柳借三篱翠”改为“绕堤柳,柳映清波,更添三篱翠”,请
修改其下句“隔岸花分一脉香”,使其与上句的改句组成一副对联。(3分)
22.文中的“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若改写成“山石花木莫不着意观览”,两
者相比,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司马迁惜历史人物樊哙之口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而老子在《道德经》
里又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A 【解析】“如果……那么……就不可能出现”错。对应材料一原文第二段“在人
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
觉醒的”,原文中提到的是,如果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就不
会诞生人的觉醒,而人的觉醒并不等同于对生死存亡的思考。材料一的第五段中也有原文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
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
的”,表明生死存亡的思考古往今来都有,只是审美魅力和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一样。
2.D 【解析】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说
法错误,原文在材料二第二段,“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
以东晋玄言诗为例只是为了说明“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而不是说明“因为对
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3.A 【解析】A.出自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意思是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
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体现了顺应自然的超越态度,属于对待人生
的第四种态度。B.出自于《驱车上东门行》,意思是四时运行无停歇,命如朝露短时尽。是
感叹人生过于短暂,与“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同。C.出自于郭璞的《游仙
诗》,意思是富贵有什么值得荣耀的,不如托身仙山,借游仙也表达了归隐的向往。与“不
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同。D.出自于《古诗十九首》,表达的是“及时行乐”的
主题,对应的是第三种人生态度。
4.首先提出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新思潮以及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
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人的觉醒(1 分);接着以《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为例写了“人的
觉醒”在当时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具体表现(1 分);最后探讨了“人的觉醒”产生的原
因(背景)(1 分)和意义(影响)(1 分)。【评分细则】每点1 分,共4 分。
5.《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
哀叹,看似是悲观消极的。(2 分,举例和说明各1 分)诗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还表达了对于“人才难得”的忧愁和广纳人
才的渴望。(2 分,举例和说明各1 分,)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生短促,曹操才如此渴望在
短暂的生命中能够建功立业,因此要广纳人才。也就是在这人生短促的消极哀叹中,恰恰深
藏着他对于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求。(2 分)
6.B【解析】“对于找到走失的战马缺乏信心”错。
7.C【解析】“掩埋雪青马的冰雪则是品性高洁的象征”错。
8.阿廷芳想把所有的战马都带回去;突出表现人和马战友般的深厚感情;凸显了
阿廷芳作为一名军人拥有的责任担当精神。(4 分。每点2 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
之成理亦可)
9.雪青马面对炒玉米的香味身体剧烈地颤抖,暗示阿廷芳也有强烈的饥饿感。雪青
马不吃递到跟前的炒玉米,表现阿廷芳与军马心意相通、互相体贴。雪青马的前腿跪下倒
地,衬托阿廷芳激动之下身体疲乏的极限状态。雪青马用舌头为阿廷芳舔手保暖,映衬阿
廷芳对战马的倾情付出。(6 分。每点2 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0.DEG(语句的含义:孔子根本不懂什么是孝悌忠顺之道。既然这样,那么难道道德
高尚的人,在朝廷就不能做君主的臣子,在家里就不能做父亲的儿子吗?。)
11.B(错在“词义相同”。)
12.D(不是太宗的看法,是“魏徵”)
13.(1)大家所说的忠臣,应该是不使君主处于危境的人;所说的孝子,应该是不非议
他父母的人。(4 分。“所谓”“危”“非”各1 分,语意1 分)
(2)用“六正”来引导他们上进,用“六邪”来使他们警戒,那么即使不严格要求,
他们也会刻苦自励;不规劝,他们也能努力自勉。(4分。“进”,状语后置,“劝”,各1分;
语意1 分)
14.韩非反对贤人治国,主张依法治国;魏徵主张贤人治国。我的观点:要贤人
治国与依法治国并重。(三点各1 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听说:“臣子侍奉君主,儿子侍奉父亲,妻子侍奉丈夫。这三种秩序理顺以后,天下
就能得到治理;如果违背了这三种秩序,天下就会混乱。这是天下的正常法则。”英明的君
主,贤能的臣子,只要不改变这个法则,那么即使君主不够贤明,臣子也不敢侵夺他的权位。
现在尊尚贤人、任用智者没有一定之规,都是违背孝悌忠顺之道的,可是天下人却总认为是
治国之道。正因如此,在齐国田氏得以夺取吕氏政权,在宋国戴氏得以夺取子氏政权。这些
人都是有才能又有智慧的人,哪里是既愚蠢又不贤的人呢?由此看来,废弃常道去尊尚贤人
就会发生混乱,舍弃法制而任用智者就会产生危险。所以说:要尊尚法制而不能尊尚贤人。
古代记载说,舜面对父亲瞽瞍的朝见,表现出局促不安的样子。孔子说:“在那种时候,
真危险啊,天下危险之极!像舜这样道德高尚的人,父亲当然不能再把他当儿子看待,君主
当然不能再把他当臣子看待。”我认为,孔子根本不懂什么是孝悌忠顺之道。既然这样,那
么难道道德高尚的人,在朝廷就不能做君主的臣子,在家里就不能做父亲的儿子吗?父亲之
所以希望有贤惠的儿子,是因为家境贫穷时他能使家业富裕起来,父亲精神痛苦时他能使父
亲高兴起来。君主之所以希望有贤能的臣下,是因为国家混乱时他能够把国家治理好,君主
卑下时他能够加以尊祟。如果有了贤子却不孝敬父亲,那么父亲居家够痛苦的;有了贤臣却
不效忠君主,那么君主权位也够危险的。这样说来,那么父亲有贤子、君主有贤臣倒恰好成
了祸害,哪里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所说的忠臣,应该是不使君主处于危境的人;所谓孝子,
应该是不非议他父母的人。
材料二: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疏说:
“臣听说,了解臣子的没有谁能够赶得上君主,了解儿子的没有谁能够赶得上父亲。父亲如
果不了解儿子,就无法使一家和睦;君主如果不了解臣子,就不能使天下一统。天下安宁,
君主坐在朝廷上受万民朝拜,必须要依靠忠臣良将的辅佐,君主不必操劳天下就可无为而治。
然而现在的群臣当中,很少有正直清白、才能卓越的人,大概是对他们要求得不严,磨砺得
不够的缘故吧。如果用公正无私、忠心报国来勉励他们,用树立远大理想来要求他们,他们
便可各有职责,各自施展其才能并实行他们的主张。显贵时要观察他们所举荐的人,富裕时
要观察他们所蓄养的门客,闲居时要观察他们喜好什么,亲近时要观察他们所说的话,穷困
时要观察他们不屑接受的东西,贫贱时要观察他们不屑去做的事情。根据他们的才能选拔他
们,考察他们的能力任用他们,发挥他们的长处,回避他们的短处。用‘六正’来引导他们
上进,用‘六邪’来使他们警戒,这样,即使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会刻苦自励;用不着规劝,
他们也能努力自勉。
15.D(“本诗单纯是诗人饮酒取乐的酬赠之作”错误,从尾联的描述中可看出郭将军如
今失意,诗人也是从奉诏翰林跌至赐金放还的境地,其中也寄寓着诗人怀才不遇的失落感,
16.尾联主要是说郭将军昔日疆场的雄姿豪气都宛如梦中,如今相逢姑且与君趁这大
好春光醉饮一场,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失落感。
内容上,前三联极言郭将军得意之事,尾联笔锋陡转,从得意转为失意,前三联的铺
垫都是为最后的落差作准备。
手法上,运用反衬手法,以前面的得意反衬如今的失意,使失意之情更为悲凉,失落
之感更加强烈。(每点2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1)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2)钱塘自古繁华 重湖叠清嘉
(3)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四
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评分参考:每空1 分,有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
18.A: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B:和合共生之情(浓浓合作之情)(每处2 分)
【解析】A:此处和前后句子组成排比句,三句话分别对应前面的“交流、互鉴和包容”,则
此处应是“文明互鉴超越文明……”,“互鉴”可避免“冲突”,故可填“文明互鉴超越文明
冲突”。
B:此处和“依依惜别之礼”为对照句,再结合“荷桂共融”,“共融”即互相融合、合作、
共生,可填“和合共生之情”或“浓浓合作之情”。
19.“发现”改成“实现”;去掉“使”;“交往互鉴的亚洲各文明的历史”改为
“亚洲各文明的交往互鉴的历史”。(每处2 分,找出问题没有改正1 分)
20.(1)用法:表示疑问。效果:提出疑问,启发众人思考宝玉的论述。
(2)用法:表示反问。效果:强化语气,表现了宝玉对“沁芳”“新雅”的自信。(每点2
分,意对即可)
21.示例:隔岸花,花羞薄雾,却送一脉香(3 分,对仗工整即可)
22.“一……一……”意谓每一个,与下句的“莫不”衔接贴切,更能突出众人游赏
大观园的兴致;
原句句式整齐,铺排整饬,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感。
改句简略概述,不能达到原句的表达效果。(每点 1 分,意对即可)
23.作文
一、材料解读
材料引用两句传统文化名言,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两句名言一句出自教材,
一句考生耳熟能详,体现教考衔接;名言间既有对立又有统一关系,体现思辨色彩。
材料两句话,都谈及成就“大事”过程中如何处理“小事”。两句话由连词“而”连接,
构成形式上的转折关系。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出自《鸿门宴》,教材注释为: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
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这句名言提醒人们,成就大事须要摒弃“小事”的纠葛。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原句当为“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指天下的大事必定兴起
产生于小事。这句名言提醒人们,成就大事必须从小到大,由少到多,这是自然规律。
本次涉及到的“二元”关系看似简单的“大”“小”是对立还是依存关系,实则比较复
杂:既有“大事”与“小事”的对立关系,也有“小事”与“大事”的条件关系;既有司马
迁与老子观点的对立,但又要注意这两者不是简单纯粹的对立,司马迁观点和老子观点都指
向如何成就大事,在这点上,两者是统一的;同时,司马迁观点中的小事,其内涵指与所要
达成的大事背离的他事,而老子观点中的小事是奠定所要达成的大事的基础小事。在这点上
是可以写出深度的。
思辨色彩的体现:小事累积可成就大事,纠缠于无意义的小事也可败坏大事;名言对立,
也有统一之处,统一在认清小事性质,辩证处理,成就大事等。
二、参考立意
成就大事者当摒弃小事干扰,
注重小事积累方可成就大事,
成就大事既要摒弃庞杂他事干扰,也要注重基础小事累积,
三、评分细则
(一)打分等级参照: 平均分:45分
评分依据:
一类(54-60)
能精准理解材料传统文化名言内涵,观点从材料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