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吉林金科大联考高三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2024-03-01·13页·5.4 M

2024高三2 月质量检测

语文

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中国的文化与文明观

人类发展的长河在荒漠上流经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当人类社会有了文字、城市、复杂的社会分工、国家和

典章制度,便是文明社会。今天,除了极少数在非洲和南美洲原始森林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全球各国各地都

已是文明社会。然而各国、各地区乃至在一国或一地区内的不同族群,因为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亦可

能有各自不同的政治体制、宗教、语言、习俗和艺术风格。这便是一国之内或一个文明之内地区间或族群间

的不同文化。因此,“文明”可作为泛称,而相对于中国文明而言,在中国的领土范围内存在的地方文明,便

被称为地方文化。

文化的产生要早于文明的产生,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文明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它往往是

跨种族的、跨地域的,而文化概念则一般是指某一个族群、某一个区域或者某些社群的文化。所谓文化就是一

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不仅族群之间、国家之间有别,即使一国之内,不同的区域也不尽相同。文化只有差

异和不同,没有高低和贵贱,都应该受到相同的尊重。所谓文明,应该是人类思想、知识、观念进步的结果,

就像科学一样,不管是谁发明的,他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文明指的是一个文化实体,而不是政治实体。中国文明,实指中华文明,即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中国”

这个广大地区所孕育出的泛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核心政权所统治的具体范围经历了多次变迁,但中华文明的

覆盖范围都超越了中国历代中央政权所管辖的领土。不过,因今天对文化与社会的论述往往都以国家这个政治

单位为基础,所以我们亦务实地采用了中国文明一词,以避免产生政治上的误解。实际上,东亚与东南亚不少

国家的文明,都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当然,它们亦各有特色,是以可视为中华文明下的不同文化,或中华文

明的次生文明。

与西方文明(指自古希腊开始的海洋文明)相比,中国文明或传统文化不像西方文明那样强调竞争。正如

上文所说,西方学者基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验,强调了文明的发展必涉及对其他文明的侵略,甚至消灭其他

文明,或被其他文明灭亡,世界历史对他们来说就是文明之间一连串你死找活的丛林式竞争。这就是“文明

冲突”与“文明衰落”概念背后的逻辑。

反观中国、中华文明在处理与外国或边境民族的关系时,一直奉行以和为贵的原则。历代中央政权的对外

政策主要是控制竞争、弱化竞争,以创造一个互通贸易、文化的友好关系。这便是《论语》所说的“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正如现代学者王蒙所言。中国传统注重美善甚于注重真。注重美与善,也就是要让大家舒服,尽

量减少矛盾,做到皆大欢喜。

中国文明包含西方文明的基本元素。但在质及用方面有明显的中华民族特色。即强调道德观,追求善、美、

和谐、互相尊重,以及主动地向落后的文化进行以美、善(和谐、大同)为目的的教化。在夏、商、周三代,

这个趋于成熟的文明明显地向周边扩展。与当时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一样,中国文明的繁华和高度发展让周边

游牧民族仰慕,但当草原因气候变化而资源枯竭时,古代中原政权又成为游牧民族入侵与掠夺的对象。中原政

权的处理办法往往是通过和亲及朝贡贸易给予援助,如汉和唐时把公主分别嫁给匈奴和吐蕃的王,并赐予丰厚

的嫁妆,其中除了粮食和金银丝绸,还有众多文献、工匠、工具和种子等,以帮助匈奴和吐蕃发展与教化。明

清两代的朝贡贸易亦是赐予的比接受的多,目的就在于睦邻。

除了一小部分历史时期在应对外来势力的武力威胁时采取了武装手段,中国的对外政策通常是和平的,以

助人为目的。正如孟子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便是中

国作为礼义之邦所崇尚的王道,亦即天道。它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道德观念,也是在诸世界文明中的显著特色。

举个例子,中华文明自汉代开始便向日本传播,对日本的开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日本在隋唐时,有感于中华文

明的博大精深,主动派了近 20 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政府更让他们带回大量文献,甚至派部分官史学者

随遣唐使赴日。中国没有动用武力,而是在自汉至明的 1000 多年间,帮助日本吸纳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典

章制度、文字、建筑、艺术,甚至文学等。今天日本的官制、书法、文字、宗教、建筑、传统节日与生活习惯,

都有部分源于中国。唐朝李白的诗是当时日本皇室与知识分子模仿的对象,而以朱熹与王阳明等人的学说为代

表的宋明理学亦一度成为日本的显学。反过来,倒是日本或因经历了元朝两次渡海侵袭失败后,竟在丰臣秀吉

时兴兵侵华。明治维新后,日本改以西方文明为师,才导致 20 世纪的侵华行动及其彻底的失败。

今天的中华文明覆盖了朝鲜半岛、日本岛、中南半岛诸国,也影响了其他东南亚国家,但它的影响并不是

通过武力征服而来的。历史上中华文明传播到这些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起到教化作用,促进

了他们在精神与物质上的进步。这是一个文明没有通过武力征服而成功地在空间上扩展与传播的好例子,与

西方学者的文明扩张的说法相反。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文明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检验一个社会是不是文明社会,可以看它有没有文字、城市、复杂的社会分工,有没有建立国家和典章制

度。

B.中华文明即中国文明,两者是同一概念,指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中国”这个广大地区所孕育出的泛文化。

C.西方学者认为,世界历史就是文明之间你死我活的丛林式竞争,文明的发展必然要侵略并消灭其他文明。

D.古代游牧民族入侵与掠夺中原时,中原政权的处理办法是通过和亲及朝贡贸易给予援助,直至明清都是如

此。

2.下列各项关于文化和文明的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应该存在于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而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

成的。

B.文明作为精神财富,是思想、知识、观念进步的结果,可以作为泛称,指称某一区域内或族群间的不同文

化。

C.文化有边界,文明并没有明确的边界;文化只有差异和不同,没有高低贵贱,都应该受到相同的尊重。

D.文化是各民族不同的东西,文明是各民族相同的东西;文化是民族的,文明是世界的,无先进落后之别。

3.下列各项对画线句子中的“这”指代内容的归纳、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便是一国之内或一个文明之内地区间或族群间的不同文化。

——不同族群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发展。

B.这就是“文明冲突”与“文明衰落”概念背后的逻辑。

——中国文明或传统文化不像西方文明那样强调竞争。

C.这便是中国作为礼义之邦所崇尚的王道,亦即天道。

——对外武装应对和以德服人两套手法兼顾的对外政策。

D.这是一个文明没有通过武力征服而成功地在空间上扩展与传播的好例子。

——中华文明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岛、中南半岛诸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

4.为什么说文明指的是一个文化实体,而不是政治实体?(4 分)

5.根据下面的材料,结合本文,分析中西方文明的异同。(8 分)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五国,祖先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原先居住在北德意志和丹麦

半岛南半部,他们漂洋过海,屠杀和征服当地居民,建立了他们的国家。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炎黄子孙一直生活在中华大地。郑和舰队七下西洋,向外国人输送丝绸、瓷器、茶

叶等珍贵物品,传播礼义之邦的高尚价值观。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喊魂

王小龙

晚上,忽然接到师娘打来的电话,说师傅不知道去哪里了。师娘说师傅吃过晚饭出去的,到现在没回家。

我看看手机显示,九点多,不算太晚,可是对长辈来说就有点反常了。我稳住师娘,说我马上开车过来。

师傅搬家大半年了,新家在呼玛小区。他原来住在中山北路五号桥下,那里有一堆本地房子,都是从前自

家造的,有条件就一再翻修,横七竖八一家一个样子。师傅家坐南朝北,还有一小片空地圈起来当院子,天气

好的时候师傅朝躺椅上一歪,晒晒太阳喝喝茶。现在的家,听听呼玛小区这名字,就感到大兴安岭的凛冽和肃

杀。

车出弄堂口,陕西南路到肇嘉浜路左转,回重庆南路再左转,上南北高架朝北,到呼玛小区将近三十公里。

师傅会在哪里呢?网上时常看到老人走失家人求助,大多老年痴呆,也有出门乱走迷了路,找不回来了。我师

傅都不可能,老驾驶员迷路是笑话,也没有痴呆症状。

呼玛小区,这地方老早是宝山县的农田里。当时共和新路到长江西路就没了,接着下去变成市郊的普通公

路,两车宽,刚够交会,路面条件不好,被重载卡车压得坑坑洼洼。那年开始学卡车驾驶,那天我可能开得快

了,刚过长江西路,前方横插出来一部手扶拖拉机,我狠命刹车两三脚、保险杠已经碰上拖拉机的拖斗了,哐

当。我跳下车查看,开拖拉机的小伙笑嘻嘻地若无其事,我倒一时说不出话来,四下张望,才知道这里有个路

口,横过来的叫呼玛路。回到车上,重新启动、我主动检讨,说刹车太猛。师傅没责怪我,从头到尾坐在教练

位置上一动不动。这就是师傅,大将风度。然后,他才慢悠悠说,宝钢起来以后,宝山这里多出来不少路,长

久不走就不晓得前头路况,富锦路、绥化路、漠河路、牡丹江路,七七八八的路名都是黑龙江的地名,冰天雪

地北大荒,好像上海前世里欠它的。我骂了一句,当时我哥哥姐姐都在北大荒战天斗地。

大概是开过市中心才想起来的,感觉高架上车辆不像平时那么多,市区也安静得出奇,路上灯光惨兮兮的,

亮得有些诡异,这才想起来今天是冬至。现在人没那么迷信,可是说到一年里几个鬼节,还是会说一句早点回

家吧别在外头晃。

发现已过天目路立交永兴路下匝道了,前面不远就是沪太路下匝道,干脆去师傅家老房子那里看看吧。当

然,没什么老房子了,一过沪太路,右边就是一道长而又长的围墙,好像里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我把车

贴着围墙停好,四周看看,行人也没几个,都地下工作者似的急匆匆穿过马路消失在黑暗中。我踩着前轮站上

引擎盖,抬腿跨到车顶,手就够到围墙上头了,我双手用力一撑就骑了上去。里面黑乎乎的看不分明,等眼睛

适应了,借着周围的灯光,隐隐约约看出了废墟的大概样子,真大,人民广场那么大。

我从口袋里摸出一盒烟,抽一支点上。烟抽到半截,听到动静了,循着声响看过去,有个影子在那里摇晃。

就一个,没一群,有分量的,不虚幻,那是师傅。

师傅在废墟上砥角四方地踩出一圈,说这是房间,晚上睡觉才进来。接着又是一圈,里外一样大。吃饭间。

他不看我,看脚下,说这里灶头间,我和阳阳两个人搭的,一天工夫。阳阳是他的独养儿子,小我好几岁,以

前每次来家都见到,就这么一个,宠惯了,没什么规矩。师傅抬起头来,好像我应该在这里,好像陪着他过来

的,他说这里是卫生间,有淋浴,你们师兄弟几个忙了好几天。破砖烂瓦踩得稀里哗啦,他带着我走,朝南,

说这就是院子了,本来还想有空种点花花草草。不至于吧,师徒两个黑灯瞎火地在废墟上量地皮,怀念那个简

陋破旧一去不返的老房子。我递支烟给他,他接了过去,我掏出一次性打火机点着,火光透过烟雾,照亮了那

张我曾经再熟悉不过的面孔,火光近的缘故,脸上的纹路更黑更深了,老瘢也更扎眼,师傅这两年老得厉害。

师傅说不早了,该做的事情总要做了,不然放心不下。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纸,黄表纸,说烧给阳阳,回

来找不到家,他会心慌。师傅蹲下来,捻开黄表纸,我用打火机替他点燃,听见他叽里咕噜,阳阳,搬家了,

忘记告诉你,搬得老远,你找不到。

阳阳是 1983 年“严打”抓进去的,他跟在几个吃得开的家伙屁股后头混,爹娘怎么骂都不听,结果被弄

到流氓团伙案子里去了。阳阳那点事情要放到今天,判可能会判,不是首犯,两三年碰顶了。当时“刮台风”,

抓进去不久,一批批地排着队押上火车车皮,送去大西北劳改,据说在那里得了急病,死了。公家还算负责,

大老远地用个木盒把骨灰送回来。师傅后来不提儿子,我们师兄弟都认得阳阳,也不问,没什么好问的。

师傅还在嘱咐阳阳,说我和你娘没几年好过了,没力气再牵记你,你自己走好,这里不要再来了,你去吧。

冷风吹过废墟,黄表纸火旺,一片片黑灰纷纷浮起,影子旋转着掠过四周,真像阳阳感应到了。

我走到一边,给师娘打了电话,没说在哪里,就说没事了,我马上送师傅回家。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写围起来的废墟,亦是写因拆迁而进入城市的人们的记忆,那里承载着恒常稳定而具温情的乡村文化。

B.小说写“我”匆忙穿行于街巷间,寻找师傅,写驾车行驶的路线其实是借以展示这座城市急剧扩张的图景。

C.小说以“喊魂”为标题,既概括了师傅冬至日到旧居为阳阳喊魂的情节,又寓意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

D.小说最后写师傅与阳阳告别,也是写师傅与自己的“故乡”做最后的诀别,可以看出师傅内心的失落、伤

痛。

7.下列各项对本文与《祝福》(鲁迅)中“我”的比较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两篇小说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参与者,又是故事的叙述者,用第一人称的无限视角述说故事,增强故事

的真实性。

B.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展开叙事,便于随时插入作者的抒情议论,如本文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就有类似的

作用。

C.《祝福》中的“我”对弱者有同情心,想尽可能给予帮助;《喊魂》中的“我”也是热心肠,能为师傅着想。

D,《喊魂》中的“我”只是一个人物形象,而《祝福》中的“我”则既是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同时又是作者自己。

8.与手扶拖拉机相碰这一情节有哪些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 分)

9.本文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反映的是有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具体的主题有所不同,试作归

纳。(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

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夫

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首服足以修敬,而不重也;身

服足以行洁,而不害于动作。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槽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

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

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雠。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

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良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

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材料二:

夫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是故明王之养民也,教之诲之,慎微防萌,以断其邪。故

《易》美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七月诗大小教之,终而复始。由此观之,民固不可恣也。山林不能给野

火,江海不能灌漏卮。孝文皇帝躬衣弋绨,足履革舄,以韦带剑,集上书囊以为殿帷,盛夏苦暑,欲起一

台,计直百万,以为奢费而不作也。今京师贵戚,衣服、饮食、车舆、文饰、庐舍,皆过王制,僭上甚矣。富

者竞欲相过贫者耻不逮及是故一飨之所费破终身之本业。古者必有命民,然后乃得衣缯彩而乘车马。今者既不

能尽复古,细民诚可不须,乃瑜于古昔孝文,衣必细致、履必獐麂,校饰车马,多畜奴婢。诸能若此者,既不

生谷,又坐为蠹贼也。

(节选自王符《潜夫论浮侈》)

【注】弋:通“默”(y),黑色。绨(t):一种粗厚的丝织物。舄(x):鞋。韦:熟牛皮。

以韦带剑,用皮带佩带宝剑,指不加装饰。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进三处不给分。(3 分)

富者竞欲 A 相过 B 贫者 C 耻不逮 D 及 E 是 F 故一飨之 G 所费 H 破 I 终身之本业。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致,表达,表示,与《屈原列传》“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中的“致”意思相同。

B.首服,与下文的“身服”相对,“首服”,即冠,首指头,“身服”指衣服。

C.文,修饰、装饰,与《谏太宗十思疏》“文武争驰”中的“文”意思不同。

D.固,本来,原来,与《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中的“固”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一认为,君王的德行比服饰重要,百姓归服三王,不是因为三王的服装华美,而是因为他们施行仁义,

爱护百姓,百姓感念他们的德行。

B.材料一认为,服装、住宅要讲究实用,衣服过于奢侈,宫室过于华美,就会使用太多的民力,造成严重的

钱财浪费,这样势必与百姓结怨。

C.材料二连用两个比喻,即山上的森林不能够满足野火的焚烧,江河大海不能够灌满泄漏的器皿,形象地说

明了昏君的贪婪之心是难以满足的。

D.材料二认为,明君要教育和指导百姓谨慎地对待某些微小的事情,制止坏事的苗头,以此来杜绝他们的邪

恶,不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蛀虫。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4 分)

(2)盛夏苦暑,欲起一台,计直百万,以为奢费而不作也。(4 分)

14.两文所批评的对象的不同,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找出一个词语,表明批评对象,并扼要说明为什么要批

评他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 15~16 题。

秋晚野望

陈玉树

余霞红映暮云边,村北村南少夕烟。

远树捧高沧海月,乱鸦点碎夕阳天。

野人乞食扃蓬户,渔父施罛入稻田。

满地哀鸿听不得,江淮何处是丰年?

【注】陈玉树,字惕庵,后更名玉澍,江苏建湖人,晚清爱国诗人,以优贡生中光绪戊子科举人,拣选

知县。罛(g):一种大鱼网,江淮:长江和淮河流城,古时多水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诗主要写秋野望中所见:着意渲染的是江淮水患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寄托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和周褙。

B.首联由近及远,上句写余霞,暮云红映,色彩绚丽,下句写村舍,炊烟寥落,一片旷野荒村,两句反差强

烈。

C.颈联正面写灾情:有人讨饭,但蓬门紧闭,茅屋空无一人;水田里不见割稻的农人,却只见渔夫在张网捕

鱼。

D.最后一句反问,激越悲怆,从眼前到江淮,由点到面,表现灾区地域之广,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统治者

的谴责。

16.本诗和李商隐的《锦瑟》都写到了“沧海月”,试分析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作用。(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曹操这样的英雄也不复

存在的感叹。

(2)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富贵生活不值得珍视,只想一醉方

休,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3)小明参加登山游学活动,当他登上顶峰,四望远眺时,不仅吟诵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

身入古巷,耳畔不时传来丝竹之声、评弹之曲,古巷中悠长的吴侬软语,与柔波冲刷岸边的沙沙声 A 珠联

璧合。青石板路旁的庭院内,香松盆景与竹子 B 相映成趣,院内的幽静与门外商业街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文化街区是有形的,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却是无形的。漫步平江路,随处可见苏绣、宋锦、缂丝、苏帮

菜、制扇技艺等非遗项目,有时还能碰到相关传承人耐心讲解工艺技法。当人们 C 饶有兴趣地选一把苏扇、试

几针苏绣时,文化遗产也就“活起来”、生动起来了。在这种文化交流中,无论是守护老城的本地人,还是游

览老城的外来客,都自然而然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让传统文化的种子超越有形的城,播撒得更

远。D 处心积虑让更多人身在其中、心在其上,就能唤醒更多文化传承传播的自觉。

18.文段中 A、B、C、D 四处成语有两个使用不当,写出错误成语的序号并加以修改。(4 分)

(1)____________处成语改为: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处成语改为:____________

19.有人认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无论是”和“还是”的内容可以对调,写成“无论是游览老城的外来客,

还是守护老城的本地人”。你认为可以吗?请简要分析。(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在传统的眼光里,杏与梅虽花形相近, 。梅花喜寒,且开在料峭早春,于是被认为品高气傲,画

师也总是让它掩映在豪门大宅的后花园里;杏花追暖。花期迟迟,且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质朴和野性,农夫村人

就把它栽种在私田的壕埂上或自家的院墙外。

在我的记忆里,昨天来了,河冰消融,燕子归来,但都算不上热闹, ,才是真正的锣鼓喧天。节

气与花期,一直就如此这般,兀自成契。其实。在四季分明而匆忙的北方乡村,杏花既是一种花, ,

有地理的标识感、也有会文的隐喻性。

我出生在辽南乡村,这里的民居差不多全是清一色的黄泥土坯房,被誉为“金色布达拉宫”。仲春

时节,影影绰绰的杏花与河面的晨霭、屋顶的炊烟便混成了团。若有若无的柔软,苦中带甜的坚硬。在心里的

某个地方凝成一片化不开的离殇。谁不说我家乡好,环境的优劣也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啊!

20.下列各项引号用法与文中“金色布达拉宫”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B.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

C.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D.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6 分)

22.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4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语言文字运用中说“唤醒更多文化传承传播的自觉”,确实我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类似的文化因素,值

得我们传承传播。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