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七模-语文+答案

2024-03-13·13页·3.7 M

高三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易传》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人文”“化成”,既有“文化”之义,也有“人化”

之义,这意味着“文化”即“人化”。这一内涵恰好契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含义,即所谓

“人本学的自然界”或“人化的自然界”。如果“文化”是“人化”,那么“人”又是什么呢?“人”通常

又被定义为“文化”的动物。“人”只有通过“文化”才能获得自身的规定,从而是其所是。因此,“人”

与“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互释互诠的解释学循环。

一个民族所达到的“自我意识”,是该民族在文明的意义上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也只有在不

同文明的相互参照中才能实现这种“自我意识”。黑格尔认为,一个民族在精神方面的最高成就是自知。但

一个民族的真正成熟,关键不在于能力多么强大,而在于能否意识到能力的限度。因此,从人类文明的角度

看,人的自我中心化的扬弃构成文明走向成熟的重要前提。

在文明的演化中,人的个体与类之间具有某种同构性。黑格尔说,特殊的个体与普遍的个体的关系,表

现为一个重演或再现的过程。所谓“普遍的个体”只有在类的层面上才能被表达。先看人的个体层面。皮亚

杰的发生认识论揭示了人的个体在儿童期的自我中心化倾向,认为儿童在游戏中“所共有的象征性的思维本

身总是把现实同化于自我”。它所体现的自我的绝对性,表征为主客体的原初同一性。而这种自我中心化的

“解除”,则意味着主体和客体的同时确立。严格地说,这种“解除”是一种扬弃而非绝对的祛除。皮亚杰

把这个过程称作一场“哥白尼式革命”。主客体之间对象性关系的这种建构,亦即客观态度的形成,构成人

的个体心理走向成熟的标志。在人类的层面上,“人”一开始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而仅仅与族类观念有

关,这说明在文明的初始阶段存在着人的自我中心化倾向。卡西尔说:“人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

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的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在人类的早期阶段,所谓“人”只是指本

氏族的成员,氏族之外的人并不被看作“人”。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图腾崇拜”是早期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人类通过“移情”把某个

外在对象“偶像”化,以便从中分享它的力量。另外,“万物有灵论”观念在早期人类社会也是一种普遍现

象,它表明人类最早是把自身的性质投射到对象世界,对其做一种“拟人化”的处理,推己及人和推己及

物。泰勒说:“万物有灵观包含着一些如此一贯地导致拟人化的观点,也就是:蒙昧人和原始人显然不必费

任何力气,就能把连续不断的个人生命赋予那种非凡的人,这种非凡的人在我们的想象力充分发挥的情况

下,只要借助有意识的隐喻就能拟构。”“万物有灵论”是通过类比方法确立的,但这种类比的根据和尺度

并非源自物而是源自人本身,这无疑是早期人类自我中心化倾向的一种典型的体现。

人的个体的自我中心化及其扬弃,在类的层面上主要是以民族为单位被表征的。世界上诸民族在其文明

肇始期,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自我中心化倾向。值得指出的是,中华民族的柔性智慧与自我中心化的扬弃内

在相关,这意味着在文明基因层面就已内蕴着以“克己”为基本特征的自我约束取向,应该说,中华文明很

早就通过内在限制使自我中心化得到了某种扬弃。在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德性是优先于知识

的。这一排序显示了道德优位的文化性格。就此而言,中华文明的确带有早熟的特点。

(摘编自何中华《文明的历史含义及其当代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通常被定义为“文化”的动物。“人”只有通过“文化”才能获得自身的规定,因此“文化”即

“人化”。

B.在文明的初始阶段,“人”就具有自我中心化倾向。早期阶段的“人”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只指本族

成员。

C.“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论”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也都是以人本身为根据和尺度、通过类比方法确立

的。

D.中华文明在文明基因层面内蕴着自我约束的联向,强调道德优位,这表明中华文明在肇始期就已经很完

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开头引用《易传》中的话,是为了引出“文化”与“人”的话题,以便后文展开论述。

B.材料主要运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人的自我中心化的扬弃是文明走向成熟的重要前提。

C.材料引用卡西尔的话,论证了在类的层面上“人”一开始就存在着自我中心化倾向的观点。

D.中华文明的早熟有力地反驳了诸民族在其文明肇始期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自我中心化倾向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根据材料可知,一个民族的能力越强大,那么这个民族的文明就越成熟。

B.“图腾崇拜”并不是一种凭空想象,而是源自人本身,把某个外在对象“偶像”化。

C.人类在早期阶段对外界的认识与人在儿童时期对外界的认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D.中华文明早期有自我中心化倾向,但会受到“克己”“道德优位”等思想的约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中国几千年来以土、木为基本的建筑材料。土后来又发展到砖瓦,用于墙体和屋面,但建筑物的基本结

构主要是木构。西方的建筑中仍有不少用木的,其结构发展为桁架,以适应较大跨度的需要。劳吉尔的“原

始屋”中,用的就是三角桁架。

中国的木构筑走的是另一条途径。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曲线屋顶、梁柱承重、大挑檐和以斗拱支

托挑檐的完整体系。这种组合的形成,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功能上的要求(屋面排水、防雨淋、采光等),另

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出自美观的需要。人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木构筑时,往往突出了斗拱的地位。斗拱固然

是中国建筑匠人的一大创造,但是它毕竟只是整个构筑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其结构功能随年代而逐步

淡化,装饰功能逐步强化。所以,我们考察中国传统木构筑时,仍然宜从整体结构特征着眼。在笔者看来,

中国木构筑的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它的梁、柱体系与西方的桁架体系相比,后者由于其杆

件主要受拉或受压,所以断面可以减小,中国的梁(袱)由于受弯,虽然可用月梁形式,其跨度必然受到较

大限制,换来的好处是它不仅适应了屋顶曲线的需要,也适应了内部空间的要求。

到了民间,木构筑又要简单得多,如娄庆西教授在《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就举了用支撑木代替斗拱

的例子。正是由于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中国人能以很少的几种基本构筑类型来建造多种功能类型的建筑。

从帝王宫殿到民居,从庙宇到商铺,除了在规模、材质和装饰上有区别,基本构筑一致。宫殿、佛寺、道

观、清真寺都可以用同一的构筑,这在世界各国是罕见的。

这是否说明中国人比外国人要缺乏创造和构思能力呢?看来未必,例如,同样的土、木构筑,在北京城

里就有故宫太和殿和天坛祈年殿那样截然不同的形体;景山顶上的五座亭子,显示出丰富而又协调的形象;

加上北海和西四的白塔,光是北京一个古城就呈现了如此多样化的面貌,就全国而言,就更不用说了。这种

作为“表层结构”的建筑构筑特征反映了什么样的“深层结构”(文化意识)呢?我们在此引述美国建筑历

史学家斯皮罗科斯托夫的《建筑史》中描述的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的原始建筑的一段话,他写道:“他

们很少建造宗教建筑。材料的永恒不是一项基本关怀。相反,建造形式反映于日常生活环境及家庭生活循环

的变迁;它们可修正、扩大、替代或拆除。永恒的仅仅是土地和它的精灵,以及自我保护和尊重的生成模

式。”笔者认为,这段话在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中国建筑。

到了二十世纪后叶,全国建设规模迅速扩大,森林砍伐过度,木材已不能满足需要,退出了建筑舞台;

砖混结构一度成了统治性的结构体系,但随着土地的紧张,出现了对“秦砖汉瓦”的声讨。其实,秦砖汉瓦

是中国宝贵的遗产,对当前建设又何罪之有?1990 年代又兴起“高楼大厦热”,把钢铁、玻璃和混凝土推上

了舞台。然而,混凝土是否也会步木、砖的后尘呢?今天你走到城外,就很容易看到像伤疤一样的采石场,

不知破坏了多少自然景观。现在已作为文物保护对象的木构筑,就像早已开始被自然淘汰的斗拱一样,都已

成为“古董”,许多大学都不再讲木结构的设计。然而,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却促使我们对一些习以为常的做

法进行反思,对中国古建筑中的木构筑也有重新认识和总结的需要。

(摘编自张钦楠《从语言学和构筑学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建筑的特色》)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的木构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斗拱为主体地位的组合形式。

B.作者认为,中国木构筑的梁、柱体系比西方的桁架体系更有优势,更加美观

C.中国人具有创造和构思能力,能以土、木建造出世界上最丰富、最协调的建筑。

D.中国的建筑从二十世纪以来经历了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列举娄庆西教授在其著作中举的例子,证明了中国木构筑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的特点。

B.材料多处将中国的建筑特点与西方的建筑特点进行比较,侧重从构筑学的角度来阐释前者。

C.美国建筑历史学家斯皮罗科斯托夫《建筑史》中的一段话可用来揭示中国建筑的特点。

D.为了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木构筑和斗拱逐渐被淘汰,成了“古董”,退出了建筑舞台。

6.中国木构筑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文本一:

一些癖好与生俱来,比如嗜糖,比如嗜茶。我也有一癖好,就是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宁的月光下听字。

一篇素美、干净的文字便如同一首静入心扉的《高山流水》,或是《春江花月夜》,让人情不自禁地心

醉如斯。

于文字里倾听天地间的灵魂,倾听天地间的风吹蚁动是一种享受。好的文字总是如洪钟巨鼓,响遏行

云,或是发出太阿剑器般的清鸣;再就如一件古老的青铜方鼎,须使劲去敲击才能传来遥远却震撼人心的重

音,让人沉迷;又或如一个倾城女子在秦淮河畔,借着上古之风传来的低吟浅唱,把人的心思穿透。

真正意义的字没有国籍与时空的界限,它由符号汇聚成了文章,进而演绎成了思想与哲理。大凡思想与

哲理,都是心灵深处的绝响,外收内敛,如一首听似杂乱、实却美极的交响曲,能听懂者在相通处,自然与

在墨蓝天空里自在飞翔的灵魂们相视一笑,心有灵犀。

听字的时候,眼睛是辅助的工具,它只不过是人们相互之间沟通的桥梁,书则是一部传神的机器,把思

想者心灵深处的声韵,点点滴滴地凝起,掷地有声地释放,或宏大,或具体,或粗犷,或细腻。这时,洗净

双手,去翻书,竖起心灵的耳朵,去听字,是一种美丽的享受。

我一直在想,伯牙与子期在当时而言,也该是一位惊世的作者和一位崇高的听者。灵指如眼,琴音如

字,似有风从峰巅而降,若有蝶自南方飞掠,句句声声击打那座坟之黄土,思想的相通直碎瑶琴,将作者与

听者的忠贞,长天化碧。

思想者的字会哭,也会笑,时而凝重庄严,时而颠扑狂乱。如那地球上生命的母体——海洋,平静时懒

散惬意,躁动时惊心动魄,但无论怎样,海洋里都一直不断地孕育着生命,如文字里承载涵纳着思想。在文

字的海洋里随波逐流,放逐自己,便能感受到那些有灵魂的人们的苦与痛,倾听到他们的悲与喜,怒与哀,

千折百转,荡气回肠。

听一次字,便死去活来一次,如同欣赏完《二泉映月》后接着就品味《命运》,在磨难与激昂瞬间转折

的痛苦中多一次尘世里的阅历,增一分看透世事的灵性,完成一次人性由浮躁向深沉的蜕变。

也许花落无香,席散茶凉,即使一幅旷世之丹青妙笔也难逃岁月的磨难,但融在书中的字可以持日月之

恒,并历久弥香。

每当翻开一本古老书籍那微微泛黄的书页,历史的厚重便向我走来。先人们隔着遥远的时空向我喃喃絮

语,纵然再远,声音也如金石之声铮铮响于耳畔,钝响沉沉,无丝毫间断,一下下震于心的鼓膜。

时令之书也并不都是昙花一现,一切,都源于用心听字者的评说。时令声音的精者,或是警世之作,足

以振聋发聩,让闻者啧啧;或有清新之作,亮丽婉转,让听字者心境旷远,寻幽探胜。也偶有盛行之嘈杂之

音,但萤虫之光终抵不过朗朗晴日下的白光,日月会见证着它的自生自灭。

这便是字了,古字、今字、远字、近字……每一个好字都如同一滴剔透的珍珠,每一篇好字都是一副璀

璨的珠链,发出耀眼的光芒,直撼天地,起伏跌宕,让听字者怎不动情,怎能不听?

我愿在听字中或悲或喜,终老一生,无憾。

等到躺在坟墓里时,将绕梁之余音捧在手里,听在心里,再不冷清孤单,寂寥落寞。

(选自林文钦《在文字中倾听》,有删改)

文本二:

现代散文的交流活动是一种以物达心的活动。现代散文文本的创造活动必须将散文家的主客观融为一体

的境况物化形成文本中的意境。物化过程就是化虚为实的过程,赋无形的意境以感性形象,使之成为可把

握、可感受的对象。现代散文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意境,意境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没有内在感受,外

在之物是一种自在之物;离开了外在世界,内在感受便失去了依附之物。由于内在感悟的私人性,因而,作

为主客观之物的意境也具有私人性。意境,并非一种可以用符号性语言加以描述的实体,它不仅包含外在世

界,更重要的是它融有作者的内在感悟,是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空灵之境。因而,现代散文文本

作为一种人造的“客体”,要完成对意境交流的目的,就不可能“对世界逼真逼肖地‘复写’”,而是对与

本来世界类似的另一世界的真实创生,但并不企图摹写本来世界,而是使其成为可解释的。

(选自胡永喜《中国现代散文结构论》,有删改)

7.下列与两则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本一开头通过对比的手法引出“听字”的话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又紧扣标题“在文字中倾

听”。

B.文本一多处运用生动的感官描写来形容“我”听字时的感受,如“先人们隔着遥远的时空向我喃喃絮

语”。

C.文本一中“我愿在听字中或悲或喜,终老一生”,体现了“我”从听字中获得了精神享受及对听字的深

深眷念。

D.文本二认为,现代散文创作不是对本来世界进行复写或摹写,而是对另一世界进行创生,以便交流意

境。

8.文本一引用伯牙、子期的历史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 分)

9.文本二说“现代散文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意境,意境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请结合文本一,简要谈

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材料一:

且君子小人,貌同心异。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临难无苟免,杀身以成仁。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

义,唯利之所在,危人自安。夫苟在危人,则何所不至?今欲将求致理.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

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则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轻而狎。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不上通。是则毁誉在于小人,刑

罚加于君子,实兴丧之所在,可不慎哉?此乃孙卿所谓:“使智者谋之,与愚者论之,使修洁之士行之,与

污鄙之人疑之,欲其成功,可得乎哉?”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惠,然才非经国,虑不及远,虽竭力尽诚,犹

未免于倾败;况内怀奸利,承颜顺旨,其为祸患,不亦深乎?夫立直木而疑影之不直虽竭精神劳思虑其不得

亦已明矣。

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必怀之以德,待之以信,厉之以义,节之以礼,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

赏。则小人绝其私佞,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

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太宗览疏叹曰:“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语?”

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

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

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朕任用,岂不得人?”征拜谢

曰:“陛下圣德自天,留心政术。实以庸短,承受不暇,岂有益于圣明?”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有删改)

材料二: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注]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

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鲁侯乃献岑鼎。

(选自左丘明《国语》,有删改)

[注]柳季:鲁国最诚实而讲信用的人。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夫立直木 A 而疑影之 B 不直 C 虽竭 D 精神 E 劳 F 思虑 G 其不得亦 H 已明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危,指使……处于危险的境地,与《陈情表》“人命危浅”中的“危”意思不同。

B.疏,指古代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奏议,如《谏太宗十思疏》。

C.遇,指遇到,与《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中的“遇”意思相同。

D.绝,指隔绝的,与《孔雀东南飞并序》“我命绝今日”中的“绝”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孙卿认为,让有智慧的人去谋划,却与愚昧的人去评论他,这样事情就不能取得成功。

B.发扬善行,杜绝恶行,刑罚加于有罪之人,赏赐有功之臣,那么国家就会昌盛太平。

C.具有中等智能的人非治国之才,他们缺乏深谋远虑,即使竭尽全力,仍然难免失败。

D.唐太宗对魏征说,使天下太平,边远地区异族首领都来朝贡,这是魏征的功劳。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5 分)

(2)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 1415 题。

咏孤石 [南北朝]惠标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

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

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

何时发东武,今来镇蠡川。

咏孤石 [南北朝]高丽定法师

迥石直生空,平湖四望通。

岩根恒洒浪,树杪镇摇风。

偃流还渍影,侵霞更上红。

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

[注]地理:地理结构、地貌形成。东武:一作武城,在河北省清河县东北,此处代指北方、中原。

蠡川:指鄱阳湖汇入长江处。树杪:树梢。镇:同“整”,整天,亦谓长久。偃流:倒映在湖水之

中。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首诗中“中原”交代了孤石的地理位置,“不知年”体现了孤石历史悠久。

B.第一首诗节奏明快流利,比喻生动形象,语言准确精练,全诗清新明朗,有韵味。

C.第二首诗中孤石的形象与诗人的精神境界是相通的,形成了形神兼备的诗歌意象。

D.第二首诗紧扣一个“孤”字,主要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了孤石的特征,诗境深远。

15.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孤石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阿房宫,表现了阿房宫的雄伟壮

观、精致工巧。其中描写出阿房宫里走廊以及屋檐的形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诗人大量化用典故,创造朦胧的境界,传达幽深的情思。诗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以“此情”总揽所抒之情,结束全诗。

(3)2024年是龙年,自古以来,“龙”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尊贵和好运等,备受推崇。

“龙”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即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可以说,于社会生活而言,路名是坐标、是方位;于文化建设而言,路名是记忆、是传承。城市的路

名,是导航上纵横交错的回家之路,也是心灵中源远流长的归乡之路,不仅能带着我们回到亮着灯光、飘着

饭香的小家,也能带着我们回到历史之河、传统之脉的家园。路名串联起空间与时间,对接着历史与生活,

为城市生活增添了一份精神的底色。

一个城市的路名,不仅是独特的“文化遗产”,更是新鲜的“活的传统”。近年来,城市面貌

,新建道路越来越多,给新建道路命名也越发成为一项 的工作。如何既立足历史土壤,又满足

未来规划?如何既满足公众需求,又符合时代审美?如何既避免千城一面,又做到美美与共?可以说,给城

市中新建道路命名,需要有对公众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文化负责的态度。

城市道路的命名,从来都是 的,既要体现出历史传承、生活接续,又要呈现出当地的文化特

性。上海的许多路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地名,甚至方位、区域也暗合,形成空间的对位;陕西西安有“未央

路”,往西有“阿房路”“凤城路”,往东有“开元路”“贞观路”,串起秦汉唐。路名可以新造,文化难

以复制,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找到创新的命名思路,才能让路名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城市的路名,是回家之路,也是归乡之路,能带着我们回家”,表达

效果有什么不同?(4 分)

19.城市道路的命名,往往体现出历史的传承性及当地的文化特性。请列举两个文段外的有关城市道路命名

的例子加以说明。(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 题。

曾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是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才出现的,古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但大量的史实证

明,旅游是古已有之的消费需求。人们今天外出观光游览的对象(景区、景点、景观等),有很大一部分既

是历史时期形成的对象, 。古人的旅游确实不可能像当今时代那么便捷,“说走就走”,但“人人

都有一颗旅游的心”,从皇帝到官员,从士人到百姓,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旅游方式,随着( ),

近现代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礼记杂记下》记载了孔子与他的弟子子贡(名赐,卫国人)之间关于“观蜡”的对话,其中就提到

了百姓的休闲旅游。“蜡祭”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由官府组织、百姓参与,集祭祀与娱乐为一体。

有一次,子贡目睹了“蜡祭”盛况后,孔子问他有何感受,他说“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意思

是举国上下,万人游乐, ,他表示很不理解。孔子一语点出活动的真实目的:“百日之蜡,一日之

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孔子认为,

普通百姓长年劳作, ,“蜡祭”就是传统社会给他们提供的娱乐活动,这也是他们主动创造的旅游

机会。

20.下列选项填入文中括号内,与上下文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旅游群体不断扩大,旅游内容不断丰富,时代不断发展,旅游文化日益繁盛

B.旅游文化日益繁盛,时代不断发展,旅游群体不断扩大,旅游内容不断丰富

C.时代不断发展,旅游群体不断扩大,旅游内容不断丰富,旅游文化日益繁盛

D.旅游内容不断丰富,旅游群体不断扩大,时代不断发展,旅游文化日益繁盛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

字。(6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

最高需要。——歌德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