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市2024届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答案

2024-04-10·12页·1.9 M

质检二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24 年 0407 上午)

一、现代文阅读

1.A【解析】“说明偶然性演化可能会影响到自然选择的各个阶段”错误,这个事例论证的

是“演化受偶然性主导,演化的前途无法预测”。

2.D【解析】论证的观点表述错误。

3.C【解析】第三段的观点是“自然选择确实常常是向着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A 项说的

是河狸根据距离远近采集不同直径的树枝,不属于自然选择向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B

项说的是基因突变,不属于自然选择长期向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C 项说的是狐狸的速

度在自然选择之下不断提升,愈发趋近理想的功能,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D 项

内容与“向着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没有关系。

4.自然选择塑造了许多优美的生物性状,但不能创造“完美”;

在优化一些数量性状方面,自然选择常常是向着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

不可能尽善尽美时,自然选择会采用妥协方案尽可能使净收益最大化。

(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共 4 分。)

5.引述名家观点。如第一段引出史蒂芬古尔德的论断证明偶然性可能会影响到自然选择

的各个阶段。

举例论证。比如举出关于猴子尾巴的事例证明自然选择的不完美性;举出鸟翅膀接近最

佳翅长的事例论证自然选择向着接近完美的方向发展。

借助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比如最后一段以炖汤放洋葱与使用抗生素治疗肺炎进

行类比,证明每一个演化中保留下来的有益的遗传变化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共 6 分。)

6.A【解析】B 项中“无比沉痛”错,程度过重。C 项这是作者从人生美学的角度对“女织”

意义的诠释,而古代女子重视“女织”的首要原因还是家庭生活所需,是古代女子的一

种劳动分工,首先是“社会事业、生计事业”。D 项用疑问句表明作者对“美好织愿成

真”表示怀疑,不是“期待”。

7.B【解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错误,前两个划线句子是比喻(是明喻,是借喻),

第三个划线句子不是比喻。

8 内容上,说明我国“男耕女织”的组合历史悠久而漫长;结构上,与下文“大脱产”

时代城市男不耕女不织形成对比,为后文对女织阐发的议论抒情做铺垫;表达效果上,

给文章增添了一份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营造了诗情画意。

(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共 4 分。)

9.示例一:认可。

情感价值上,女织包含着女子对亲人的深情。

性别审美上,女织中有女子的美和美德,它所包含的勤劳善良、温柔体贴等品质,是女

性特有的动人之处,永远都不会过时。

技艺传承上,女织是女子的天赋所赐,世代传承沉淀,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共 6 分。)

示例二:不认可。

情感价值上,女织是农耕时代的情感表达,已经不能打动当今时代的人心了,给家人买

件毛衣同样能表达关心。

性别审美上,新时代的女子应该有新的魅力,不一定靠女织展示魅力,要与时俱进。

技术角度,女织消失是技术飞跃和社会分工带来的必然结果,当女织的实用价值被剥离

后,美学价值和情感价值也就形同虚设了。。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共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ADG【解析】“汩没”是动词,且不能带宾语,所以第一处应在它后面断开。“舍去”是

一个固定词语,应在“去”后面断开。“壮观”和“奇闻”是并列结构,且“天下奇

闻壮观”是“求”的宾语,应断在“观”后。

11.B【解析】“位卑则足羞”的“足”的意思是“值得”。

12.B【解析】错在“指出自己并不追求做官”。苏辙说自己没有为政才能,此次来京,本没

抱什么希望,没想到能侥幸入选,这是自谦的说法;下文中讲“且学为政”,就说明作

者是很想从政的。

13(1)他们的气在内心充溢而在外貌上显露,从言语中表达而在文章中表现。

[“充”(充塞,充溢)、“溢”(显露)、“见”(表现)各 1 分,句意 1 分。]

(2)太尉假如认为我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苟”(假如)、“辱”(屈尊)、“幸”(幸运)各 1 分,句意 1 分。]

14(1)直接赞颂。开头一句直接赞其才略超群。

(2)类比。一方面以周公、召公等古代贤人的才能、贡献类比韩琦,另一方面以高山大

河的奇伟壮丽类比韩琦。

(3)衬托。以欧阳修在文坛的地位、影响衬托韩琦在政坛的地位、影响。

(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共 3 分。)

15.A【解析】首联直言其事,不是起兴;“羸”写马之态,不是袁秀才。

16 颔联描绘送别之景:昨夜下了一场雨,吹拂草木的不是春风。这一联以景衬情(以

哀景衬哀情),以自然环境中草木遭受风吹雨打,暗指袁秀才在科举考试中失利受到

了沉重打击,表达了对袁秀才下第的同情之意。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共 6 分。)

17(1)《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

(2)问长缨何时入手 缚将戎主

(3)示例一: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唐朝白居易《琵琶行》)

示例二: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唐朝杜牧《阿房宫赋》)

示例三: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宋朝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示例四: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宋朝姜夔《平甫见招不欲往》)

(每空 1 分,共 6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第(3)小题答案不唯一,但必须是唐宋

诗文。)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A:这件事情令人忧虑;B:很多食品是高糖的;C:糖醇吃多了也不好。

(每句 2 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19(1)语句;将“则认为很可口”改为“才会让人感到很可口”。

(2)语句;将“至少加到 15%以上的糖”改为“至少加到 15%的糖”。

(3)语句;将“克制”改为“控制”

(4)语句;将“一份冰淇淋如果再加上”改为“如果再加上一份冰淇淋”

(每改对一处 1 分。原句有四处错误:语句,“糖”与“认为”搭配不当;语句,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