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高三月考(4月二模)-历史+答案

2024-04-21·5页·2.4 M

{#{QQABLQYEogggQJJAABhCQQXiCAIQkBACACoGhAAAMAAByAFABAA=}#}

{#{QQABLQYEogggQJJAABhCQQXiCAIQkBACACoGhAAAMAAByAFABAA=}#}

{#{QQABLQYEogggQJJAABhCQQXiCAIQkBACACoGhAAAMAAByAFABAA=}#}

2024甘肃省三月考 ( 4 月 )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C B D C. D. B D A B B A D c A

二、非选择题

17. (1) 因素:汉族发挥的主导作用:强大中央政权的政治保证:“天下一统”思想的

文化动力:统治者包容的民族边疆政策的有利条件:移民开发的社会经济基础。(4 分)

意义: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巩固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增强了中

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4 分)

(2)示例

主张:“因俗而治”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重要内容。(3 分)

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制定民族政策时尊重其风俗习惯,因地制宜,采取不同于汉

族地区的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如唐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羁縻府州:元朝实行行省制

度;明朝的土司制度,清朝前期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等,都是在“因俗而治”的

思想框架下所设计的制度,充分体现出制度设计的政治智慧。(4 分)

18.示例

观点:中共革命活动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征。(3 分)

论证: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具体国情。这成为

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现实基础。1927 年八七会议前,中共中央深受共产国际影

响,坚持“以俄为师”,恪守“城市中心论”,主要在大城市中组织工人运动,但损失惨

重。八七会议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辟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道

路,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反革命力量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壮大了红军,发展了农村根据

地,获得

高三月考历史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

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体现了马

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9 分)

19.(1) 国家高度重视:立足建国初的国情;编制时间长,态度谨慎;统筹协调各方

关系。(4 分)

(2)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工业在整个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大大增加:

工业生产能力显著进步; 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

化。(4 分)

(3) 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立足于世情和国情: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对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的指导。(2 分)

20. (1) 特征:差异性、多样性、民族性。 (3 分)原因:世界各国不同的历史

条件、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 (2 分)

(2) 特点:以文化作为核心手段:以经济和科技为后盾:具有隐蔽性、欺骗性:

仍处于发展阶段。 (4 分)危害: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 威胁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主

权; 阻碍人类文明的进步:不利于国际秩序的稳定。 (4 分)

(3)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努力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

文化秩序。 (2 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高三月考 历史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