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准考证号
语 文
本试卷共 10 页,23 道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张岱年先生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时,将“刚健有为”放在首位,认为这是中华
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是中华
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并在传统文艺创作和美学思想体系中呈现出丰富的表述形态,构成
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以“刚健”为中心生成“风骨”“雄浑”等
内涵丰富的传统文论思想,深刻影响着传统文艺各个门类的美学选择和审美风格。
“风骨”是刚健美学思想在传统文论中重要表达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
中写道:“刚健既实,辉光乃新。……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
华。”我们知道,“风”原本指的是人的气质、风度,为“风骨”生成之本;“骨”则决
定着人的体格并通过外在肌肤呈现体貌。《文心雕龙》以“风骨”设喻诗文,则“风”为
诗文之命意,“骨”以文辞呈现作品的形象实体。刘勰认为真正的好诗文应是“风清骨俊”,
标举和倡导明朗、洗练、爽直而又劲健有力的美学风格。
唐代司空图继承“刚健”美学的基本品格,强调诗人要效法“天行健”精神,积蓄
刚健之气,并结合诗歌创作对“刚健”美学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分类表达,提出“雄浑”
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第 1页 (共 10 页)
{#{QQABBYAAgggIAJJAARgCAQ2iCEIQkAAACKoGxBAMoAAACBFABCA=}#}
“劲健”“豪放”“悲慨”等具体的诗歌美学风格类型。《二十四诗品》所阐释的“刚健”
美学的风格特征,是对“刚健”美学丰富形态的系统概括与归纳,深深影响中华传统美学
的发展进程。汉魏风骨、盛唐气象,尽管宋元以降空灵淡远成为文人的审美风尚,司空图
所标举的雄浑、悲慨、豪放、劲健等品格,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诗学的美学追求,宋代
诗学“兴趣”与“妙悟”说的倡导者严羽,赞赏盛唐之诗“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刚健美学思想在明清时期受到文论家的重视,并进行更为丰富的阐发和描述。如清
人姚鼐指出:“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
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
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这里,“阳刚”之美作为刚健美学的新表达,进入文论
话语之中。
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引入后,有人认为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刚健、雄浑、阳刚之
美等都可包括在“崇高”范畴之中。实际上,由于人文基因和文化传统不同,中华美学的
“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并不相同,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在中西
美学观念的对比中体现出鲜明的美学价值。
西方美学的“崇高”观念,产生于抵抗浩大外力之时人的内在感受,蕴含着感性与
理性的不和谐。西方近代美学家们认为,“崇高”指向关于伟大、壮丽、惊人甚至恐惧的
心理状态,是与美相对立的、外在的观念。在对“崇高”范畴的理论阐发中,西方美学家
往往注重冲突各方的矛盾对立与分裂,认为“崇高”是一种由痛感转化出来的消极快感,
起源于人们面临危险时所产生“自我保护的心理”,恐怖和惊惧是崇高感的心理内容,只
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才活跃起来。
与西方美学范畴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刚健有为、
不屈不挠,是正面的、积极奋发的力量表现。宇宙雄浑劲健、运行不息,中华民族的先人
从宇宙伟力中感悟永恒而又深邃的启示,充分肯定和高扬人的尊严、自信和理性力量,在
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获得人的最大自由。在这和谐的壮美之中,没有偏颇、极端、分裂与毁
灭,更无恐怖和惨厉。同时,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既包含着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
也包含着刚柔相济的宇宙哲学。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尚书》中就推重“刚而
无虐,简而无傲”;《易传》认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姚鼐说“阴阳刚柔并行而不
容偏废”;刘熙载也说“书,阴阳刚柔不可偏陂”。“刚健”之中蕴含着韧性的追求,这
是中华民族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在中华美学思想中,阳刚之美不仅雄
伟、劲健,同时要有内在蕴藉,不能锋芒毕露。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山水巨制
《江山如此多娇》,正是两种美的完美结合。当然,在两种美之中,阳刚美始终是主导方
面,这是中华文化“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
(摘编自叶青《传承“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
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第 2页 (共 10 页)
{#{QQABBYAAgggIAJJAARgCAQ2iCEIQkAAACKoGxBAMoAAACBFABCA=}#}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岱年先生认为“刚健有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
“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
B.“风骨”“雄浑”“阳刚”等美学风格都与“刚健”的美学精神一脉相承。
C.宋代严羽非常赞赏盛唐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刚健品格,由此提出了“兴趣”与“妙悟”
说。
D.司空图提出的“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诗歌美学风格类型都是“刚健”
美学风格的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刚健美学思想在明清时期受到文论家的重视,并进行更为丰富的阐发和描述,“阳
刚”之美开始进入文论话语之中。
B.从汉魏至盛唐,以及宋元以降,“刚健”美学一直都是中国文人的主体美学追求。
C.中华民族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来源于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包含的
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和刚柔相济的宇宙哲学。
D.文章在第段和第段两次引用姚鼐的言论,论证“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
的美学原则。
3.下列诗文名句中,最不符合文中“刚健”之美的一项是( )(3 分)
A.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B.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作者是如何论证“刚健”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的?(4 分)
5.西方美学的“崇高”与中华美学的“刚健”有哪些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瞎 子
法莫泊桑
看到初升的太阳我们何以会感到如此欣喜?那普照大地的阳光何以会让我们如此幸
福?天空是蔚蓝的,田野是碧绿的,房舍是洁白的。我们愉悦的双眼畅饮这些鲜艳的色彩,
又把它们化为我们心灵的欢乐。于是我们萌生出强烈的欲望,想尽情地舞蹈、奔跑、歌唱,
体味精神上的轻松愉快、内心的博大的爱,我们简直想拥抱着太阳吻它一下。
但是门洞底下那些生活在永恒黑暗里的瞎子,却对这一切无动于衷。他们置身于新的
快乐之中,但莫名其妙,所以总是静静地待在那里,只不时地吆喝着他们那老想撒撒欢的
狗,叫它们安分点儿。
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第 3页 (共 10 页)
{#{QQABBYAAgggIAJJAARgCAQ2iCEIQkAAACKoGxBAMoAAACBFABCA=}#}
白天过去了,他们就搀着小弟弟或小妹妹的胳膊回家。如果那孩子说:“今天的天气
真好啊!”瞎子会回答:“我觉出来了,今天天气好,因为鲁鲁不肯老实待着了嘛。”
我认识一个瞎子,他受尽磨难的生活是那么残酷,一般人根本无法想像。
他是乡下人,一个诺曼底农场主的儿子。父母在世的时候,好歹总算有人照看他,他
痛苦的只是他那可怕的残疾。可是自从两老去世,悲惨的人生就开始了。有个姐姐收留了
他,农场里的人都把他当作靠他们吃饭的穷鬼,每顿饭都怪他吃得太多,叫他懒汉、饭桶。
他姐夫霸占了他那份遗产,却连汤也舍不得给他多喝一口,只给他不至于饿死的那么一点。
他面如土色,两只灰白的大眼睛就像两块糊信封用的小面团。他遭到辱骂时总是毫无
反应,他是那么能够隐忍,别人甚至无法知道他是否感觉到挨了骂。再说,他也从来没有
尝到过疼爱的滋味,母亲不喜欢他,对他总是有点儿凶巴巴的。因为在农村,没有用就等
于有害,母鸡会把它们中间有残疾的啄死。必要时,乡下人也完全会这样干。
喝完汤,夏天他就到大门口去坐着,冬天他就待在壁炉边,直到天黑,不再动弹。他
手不动,脚也不挪。只有他的眼皮,受某种神经性的疼痛的骚扰,会偶尔垂下来盖住两个
灰白的眼珠。他是不是有智力,有思想?是不是对自己的生活有清楚的意识?谁也没有想
过这些问题。
一些年以来,情况就是这样。可是,由于他什么事也不能做,再加上他对什么都无动
于衷,久而久之惹恼了他的亲戚们,就这样他成了受气包,成了任人戏弄的小丑,成了他
周围那些大老粗发泄他们天生的兽性和野蛮的乐趣的牺牲品。
他双目失明让人想到的残忍的恶作剧,都被想象出来了。为了让他为所吃的东西付出
代价,他的几顿饭成了邻居们开心而这残疾人受罪的时刻。
附近几户农民也都来参加这种消遣。他们一户传一户,这个农场的厨房里每天都挤得
满满的。有时他们把一只猫或者一只狗放在饭桌上,他喝汤的盘子前面。那动物凭它的本
能嗅出这是个残疾人,便慢慢地走过去,不声不响地吃起来,有滋有味地舔起来。万一咂
舌时发出一点响声,引起那可怜虫的注意,它就会小心地走开,躲避他朝它的脸胡乱抡来
的汤匙。
这时候,挤在墙边的观众就开怀大笑,你推我搡,还连连跺脚。而他呢,总是一声不
吭,又用右手吃起来,同时把左手伸到前面护着他的汤盘。
有时候他们会弄些瓶塞子、木头、树叶甚至垃圾让他嚼,他也分辨不出来。
后来,人们连玩笑也开腻了。他姐夫因为老这样养着他,气急败坏,就打他,不停地
扇他耳光。看他躲躲闪闪甚至还想举手还击时那瞎费力气的样子,真是好笑。从此又有了
新的玩法:扇耳光。那些农工、杂工、女佣,高兴起来就给他一巴掌,打得他眼皮直眨。
他不知该往哪儿躲,只好不停地伸出两只胳膊,防着有人接近。
最后,人们又逼他去要饭。赶集的日子,他被带到大路边,听见脚步声或者车轮声,
他就伸出帽子,结结巴巴地叫喊:“求求您,行个好吧。”
可是乡下人是不喜欢乱花钱的,要了几个星期,他一个苏也没带回来。
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第 4页 (共 10 页)
{#{QQABBYAAgggIAJJAARgCAQ2iCEIQkAAACKoGxBAMoAAACBFABCA=}#}
对他的憎恶简直到了既强烈又残酷的程度。请看他是怎么死的。
有一年冬天,地面被积雪覆盖,天寒地冻,可是他姐夫还是一大早就把他带到很远很
远的一条大路上乞讨。他把他一整天都撂在那里,到了晚上,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没有找到
他。然后他又说:“算了吧!用不着担心,一定是有人见他冷把他带走了。没错!丢不了,
明天早上他准会回来喝汤的。”
可是第二天,他并没有回来。
原来瞎子等了又等,等了好几个钟头,冷得实在受不住,感到自己快要冻死了,就开
始往回走。路埋在大雪下面,何况他也看不见,只能连蒙带撞地瞎走,掉在沟里又爬起来,
始终一声不吭,想找到一个人家。
不过刺骨的严寒冻得他渐渐麻木了,两条腿软得再也支持不住他的身体了。他在莽莽
原野中坐下,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鹅毛大雪不停地下着,盖在他身上。他僵硬的身体在越积越高的雪下消失了,没有一
点儿痕迹标明尸体所在的地点。
他家里的人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故作姿态地到处打听他的消息,到处找他,他们甚至
还哭了几声。
那年的冬天十分寒冷,解冻也很迟。一个星期日,乡里人去教堂望弥撒,发现一大群
乌鸦在平原上不停地盘旋,然后像一阵黑色的雨点一般扎堆儿扑向同一个地方,一会儿飞
走,一会儿又飞回。
接下去的一个星期,这些不祥的鸟儿还在那里。天空像飘着一片乌云,似乎天涯海角
的乌鸦都聚集到这里来了。它们连声大叫着落在银光闪烁的雪地上,在上面布下古怪的斑
点。它们在一个劲地搜寻什么。
一个小伙子走过去看看它们究竟在干什么,这才发现瞎子的尸体,已经支离破碎,被
吃掉一半了。他那双无光的眼睛已经没有了,让贪婪的长喙啄走了。
现在我每逢阳光灿烂的日子感到心情愉悦的时候,脑海里就不禁浮现出这段凄惨的记
忆,不无伤感地想到这个瞎子:他在人世上是那么运乖命苦,他的惨死在所有认识他的人
看来反倒是一种解脱。
(节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瞎子”在没有亲情、没有温暖的世界里麻木地生存着,成了社会的多余人,因此
死是必然的,而且他的死在所有认识他的人看来是一件好事。
B.当“瞎子”失踪后,他家里的人假装打听其消息,“甚至还哭了几声”,惟妙惟肖
地刻画出了这些人冷酷、虚伪、狠毒的嘴脸。
C.因为乌鸦最先发现瞎子已经死了,乌鸦在人们心中是不祥的,这也是人们讨厌瞎子
的原因。
D.从“瞎子”的悲惨遭遇可看出人类对待弱势群体时所表现出的丑陋的一面。
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第 5页 (共 10 页)
{#{QQABBYAAgggIAJJAARgCAQ2iCEIQkAAACKoGxBAMoAAACBFABCA=}#}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第一段渲染了一种欢快、愉悦的气氛,与下文瞎子的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
B.小说中瞎子在大雪里冻死这一情节,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折射了人间的冷漠。
C.本文通过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刻画了瞎子这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形象。
D.在对瞎子的描绘上,莫泊桑追求色彩浓重的形象、表情夸张的面目与难以置信的遭
遇。
8.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和《祝福》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认为呢?请结合
文本简要分析。(4 分)
9.莫泊桑在小说《白与蓝》中写道:“我想到了可怜而渺小的人类,想到了多如尘埃的生
命,那么细小,那么痛苦……他们如此疯狂,如此虚荣,如此喜欢争吵,他们互相残杀,
而且只有几天好活。……这是怎么一回事?”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江夷,字茂远,济阳考城人也。祖霦,晋护军将军。父敳,骠骑咨议参军。夷少自藻
厉,为后进之美。州辟.主簿,不就。桓玄篡位,以为豫章王文学。义旗建,高祖板为镇军
行参军,寻.参大司马琅邪王军事,转以公事免。顷之,复补主簿。豫讨桓玄功,封南郡州
陵县五等侯。孟昶建威府司马,中书侍郎,中军太尉从事中郎,征西大将军道规长史、南
郡太守,寻转太尉咨议参军,领录事,迁长史,入为侍中,大司马,从府公北伐,拜洛阳
园陵,进至潼关。还领宁远将军、琅邪内史、本州大中正。高祖命大司马府、琅邪国事,
一以委焉。
宋台初建,为五兵尚书。高祖受命,转掌度支。出为义兴太守,加秩中二千石,以疾
去职。寻拜吏部尚书,为吴郡太守。营阳王于吴县见害,夷临哭尽礼。又以兄疾去官。复
为丹阳尹,吏部尚书,加散骑常侍,迁右仆射。夷美风仪,善举止,历任以和简著称。出
为湘州刺史,加散骑常侍,未之职,病卒,时年四十八。遗命薄敛蔬奠,务存俭约。追赠
前将军,本官如故.。子湛,别有传。
史臣曰: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士君子当以体正为基蹈义为本
然后饰以艺能文以礼乐。苟或难备,不若文不足而质有余也。是以小心翼翼,可祗事于上
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第 6页 (共 10 页)
{#{QQABBYAAgggIAJJAARgCAQ2iCEIQkAAACKoGxBAMoAAACBFABCA=}#}
帝,啬夫喋喋,终不离于虎圈。江夷、谢方明、谢弘微、王惠、王球,学义之美,未足以
成名,而贞心雅体,廷臣所罕及。《诗》云:“温温恭人,惟德之基”,信矣!
(节选自《宋书列传卷五十三》)
材料二:
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
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
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
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
龟阴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0.材料一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士君子 A 当以体正 B 为基 C 蹈义 D 为本 E 然后饰以艺 F 能 G 文以礼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辟,文中指征召,与《答司马谏议书》中“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的“辟”
的含义不同。
B.寻,文中指不久,与《陈情表》中的“寻蒙国恩”的“寻”的含义相同。
C.故,文中指旧有的,与《鸿门宴》中“君安与项伯有故”的“故”的含义相同。
D.趋,文中指快步上前,与《六国论》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趋”含义不相
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江夷从小就认为自己很厉害,是后进之秀。他曾被州府征召为主簿,但他没有接受。
B.江夷在讨伐桓玄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被封为南郡州陵县五等侯,之后又担任了多
个要职,受到了高祖的重用。
C.江夷风度仪态美好,举止得体,历来任职都以宽和简约著称。他临终遗嘱要求葬礼
简朴,注重节俭。
D.材料二写齐国安排的优倡侏儒的戏被孔子叱责,景公害怕动容。这是因为景公知道
自己在道义上不如鲁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出为义兴太守,加秩中二千石,以疾去职。
(2)营阳王于吴县见害,夷临哭尽礼。
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第 7页 (共 10 页)
{#{QQABBYAAgggIAJJAARgCAQ2iCEIQkAAACKoGxBAMoAAACBFABCA=}#}
14.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质”的含义。(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第 15—16 小题。
鸿门会
元杨维桢
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
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貐。
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馀。
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股七十二子连明珠。
军声十万振屋瓦,拔剑当人面如赭。
将军下马力排山,气卷黄河酒中泻。
剑光上天寒彗残,明朝画地分河山。
将军呼龙将客走,石破青天撞玉斗。
【注释】杨维桢:诗人,元末避乱居富春山,后迁居钱塘(今杭州)。张士诚(起义军领袖)居
浙西时屡召不赴,后徙松江,从此遨游山水。猰貐(y y):食人怪兽,似狸而善走。乌:传说“日
中有踆乌”(《淮南子精神训》),故以乌代日。拔剑当人面如赭:指的是刘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首句迭用两个“迷”字,极言天地混沌莫辨之状,暗喻秦末天下无主、动荡不
定的情势。
B.第五、六句是说天无二日,秦朝一亡,揭竿起义的诸将领终究是要决一雌雄的。鸿
门会可以说正是这一矛盾激化与公开化的标志。
C.“振屋瓦”“力排山”“气卷黄河”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项羽军队浩大的声势以及
他无与伦比的勇力和气概。
D.最后两句写项羽坐失了消灭潜在对手刘邦的最佳时机,对此范增愤愤不已。诗人高
度评价范增的识见,故把他撞玉斗的行动喻为“石破青天”。
16.本诗是杨维桢的得意之作。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
己意,则史也,非诗也。”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华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最近被一款新网络游戏吸引,在学习上有松懈的迹
象,你决定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的“ , ”对其进行劝告。
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第 8页 (共 10 页)
{#{QQABBYAAgggIAJJAARgCAQ2iCEIQkAAACKoGxBAMoAAACBFABCA=}#}
(2)《项脊轩志》中诸多细节描写感人至深,如作者写祖母有一天到轩中来看他,离开
的时候不忘“ ”,过了一会儿,“ ”,体现了祖母对孙儿的关心和期待。
(3)头发、头皮是人体最先老化的部位之一,各种忧思更是加剧了这种变化,古代诗人
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常借此表达光阴易逝、人生迟暮的感慨,比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君子无所争,下棋却是要争的。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对方的头上青筋暴
露,黄豆般的汗珠一颗颗地在额上陈列出来,或哭丧着脸作惨笑、或咕嘟着嘴作吃屎状、
或抓耳挠腮、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或自怨自艾口中 A 、或一串串地噎嗝打个
不休、或红头涨脸如关公,种种现象, B ,这时节你“行有余力”便可以点起一支
烟,或啜一碗茶,静静地欣赏对方的苦闷的象征。我想猎人追逐一只野兔的时候,其愉快
大概略相仿佛。
笠翁《闲情偶寄》说弈棋不如观棋,因观者无得失心。观棋是有趣的事,如看斗牛、
斗鸡、斗蟋蟀一般,但是观棋也有难过处,观棋不语是一种痛苦。喉间硬是痒得出奇,只
想 C 。看见一个人要入陷阱而不作声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如果说得中肯,其中一个
人要厌恨你,暗暗地骂你一声“……”另一个人也不感激你,心想“……”如果说得
不中肯,两个人要一齐嗤之以鼻,“……”如果根本不说,憋在心里,受病。所以有人
于挨了一个耳光之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要抽车,要抽车!”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9.下列句子中的“象征”与文中加粗的“象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
B.浑身上下,最带着艺术家的象征的,是她那对永远如在梦中的迷茫的眼光。
C.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青鸟是快乐的象征。
D.中国戏里的四个兵卒往往是十万大军的象征。
20.填入三处省略的地方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无见识奴!”“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多嘴驴!”
B.“多嘴驴!”“无见识奴!”“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
C.“多嘴驴!” “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无见识奴!”
D.“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多嘴驴!”“无见识奴!”
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第 9页 (共 10 页)
{#{QQABBYAAgggIAJJAARgCAQ2iCEIQkAAACKoGxBAMoAAACBFABCA=}#}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结构生物学”专门研究蛋白质之类生物分子的结构,但这并不容易。蛋白质分子很
小,是由一条氨基酸链经过多次折叠后形成的特定的三维结构,即便使用电子显微镜,也
只能看到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情况。
人工智能技术或许可以帮助生物学家更好地研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DeepMind 公司
推出了一款名为 AlphaFold 的人工智能程序,它的任务就是根据基因序列来预测蛋白质分
子的结构。 ,因为基因序列决定了氨基酸链的组成,而氨基酸链的组
成最终决定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但实际上,预测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极其困难的任务。
尽管很难,但 DeepMind 公司一直在推进相关研究,并终于取得了突破。在 2020 年的
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中,AlphaFold 预测了多种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其中 2/3 的预测
结果都与实验结果相差无几。这让科学家感到非常震惊。对于某些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不
相符的情况,科学家甚至无法确定这是 AlphaFold 的预测有误, 。
AlphaFold 的最新表现意味着, 不仅能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还能
帮助科学家更好地开展研究。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8 个字。(6 分)
22.预测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为什么是极其困难的任务?请使用一组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加
以简要说明。要求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 45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明张岱曾言:“人无癖好不可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瑕疵不可交,以其无真气也。”
他不仅奉劝世人悦纳瑕疵,而且将有没有瑕疵视为交朋结友的重要标准。
作家三毛也说:“交朋友,贵在眼慈,横看成岭侧成峰——总是个好家伙。小疵人人
有,这个有,那个还不是也有,自己难道没有? ”
从小到大,我们也交过一些朋友。这些朋友也不一定是完美无瑕的,我们和这些朋友
之间也许还有过一些大大小小的磕磕碰碰。
以上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交友”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
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第 10页 (共 10 页)
{#{QQABBYAAgggIAJJAARgCAQ2iCEIQkAAACKoGxBAMoAAACBF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