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为有效防范由各类生物因子、生物技术误用滥用等引起的生物性危害,生物安全已纳入国家安全体
系。下列做法中生物安全风险较小的是( )
A.广泛种植转基因作物B.公开我国公民的遗传信息
C.培育新型病毒作为生物武器D.利用试管婴儿技术治疗不孕不育
2.近几年来,全国多地开展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水体恢复、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技术,许
多矿山逐渐转变为草坡、灌丛甚至树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各地废弃矿山都可以改造成树林并长期维持稳定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率和方向
C.由废弃矿山演变为树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D.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红茶菌液是一种以糖茶水为原料的微生物发酵饮料,能帮助消化,治疗多种胃病。红茶菌种是酵母
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体,其制备流程为:红茶糖液接种红茶菌种发酵红茶菌液。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A.为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前要将红茶糖液煮沸杀菌
B.可通过加入陈红茶菌液的方法进行接种
C.温度高低既会影响发酵速度,也会影响菌液口味
D.发酵过程需要在严格的无氧条件下进行
4.人体摄入的糖、脂、氨基酸等有机物均可直接或间接作为能源物质,经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用于 ATP的
合成,进而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糖类均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并氧化分解
B.油脂中H 元素含量低,能比糖类提供更多能量
C.氨基酸通常去氨基后形成有机酸,再氧化分解
D.ATP中3 个高能磷酸键均可水解放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5.右下图为某地一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
现:甲、乙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丙、丁两湖的鳉鱼(c和
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丙
湖泊和丁湖泊中鳉鱼的体色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湖中所有鳉鱼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基因库
B.甲、乙两湖中的a、b 鳉鱼属于两个物种
C.c、d 鳉鱼交配生育的子代之间存在性状差异体现出物种多样性
D.丙、丁湖泊中鳉鱼体色的变化是两湖环境选择的结果
6.2023 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地在猪胚胎中培育出含有人细胞的肾脏。科学家先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免
疫缺陷猪胚胎,再将经特殊处理的人干细胞注入猪胚胎的特定位置,并将胚胎移入代孕母的子宫内进行培
养,最终培育出拥有 70%人细胞且功能正常的肾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干细胞培养需置于含有 95%空气和 5%氧气的培养箱中
B.待猪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时方可注入人干细胞
C.代孕母需提前注射孕激素等以调整其发情周期
D.上述方法制备的肾脏移植到人体,一定不会发生免疫排斥
7.提取菠菜绿叶中光合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右图,其中甲、乙、丙、丁为4 条不同颜色的色
素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菠菜绿叶在烘箱中烘干有利于色素的提取
B.为使色素带更明显,点样时加大滤液细线宽度是上佳选择
C.若研磨时未加入 SiO2,色素带甲、乙会明显减少,丙、丁不受影响
D.实验结果表明,甲、乙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于丙、丁中的色素
8.右图为变形虫吞噬消化食物的过程,其中~代表不同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需要依赖细胞骨架的作用
B.过程表明初级溶酶体的酶在高尔基体中合成
C.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识别功能
D.过程中的水解酶是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9~10 小题
被子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导管属于死细胞,主要用于运输水和无机盐。导管细胞的形成
通常需经历三个过程:细胞伸长形成长管状;细胞壁增厚和木质化;细胞自溶。筛管是无核生活细
胞,主要运输蔗糖等有机物,叶细胞合成的蔗糖需先输送到筛管细胞中,再运到植物其他部位;蔗糖从叶
细胞输送到筛管细胞的部分机制如下图。
9.下列关于导管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细胞只生长,未发生分化B.过程体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C.过程均与高尔基体有关D.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10.下列关于蔗糖从叶细胞输送到筛管细胞的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载体能运输不同种物质,不具有特异性
B.H+-K+离子交换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转运
C.蔗糖载体转运蔗糖与H +的运输方式不同
D.图示机制说明有些膜蛋白可能同时具有不同功能
11.有毒物质X 可以长期在生物体内存留积累,难以被降解或排出。检测被X 污染的生态系统某食物链
中4 种生物(甲、乙、丙、丁)体内毒物X 的相对浓度,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0%
B.丙可能是顶位肉食动物,所含能量最少
C.丁所处营养级较低,个体数量最少
D.毒物X 将沿食物链不断往复循环
12.长春花碱能破坏微管结构,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向胚胎干细胞悬液中加入长春花碱溶液进行培养,分
别取培养初期和后期的细胞样品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初期,有较多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B.培养初期,处于前期的细胞中正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
C.培养后期,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均相同
D.培养后期,有较多细胞染色体正移向两极
13.2023 年入冬以来,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大面积蔓延,许多人在短短一个月内多次发生感染。
接种了流感疫苗的人发生感染后,有些症状较轻,仍有些症状较重,甚至出现较严重的肺部炎症。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月内多次发生感染的患者体内流感病毒相关抗体水平较低
B.肺部炎症反应是由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C.症状较轻可能是由于体内有较多记忆T 细胞能直接消灭进入人体的病毒
D.症状较重可能是由于所感染的病毒与所接疫苗的抗原特性有较大差异
14.植物光敏色素有 Pr和 Pfr 两种不同形态,在黑暗中 Pfr 可以经暗逆转缓慢转变成 Pr,而红光和远红光
照射可以让两者迅速发生转化(如图)。短日照植物实际上是长暗期植物,即需要较长的暗期才能使两种
光敏色素的比例达到所需值,刺激成花激素的合成,从而促进植物开花;长日照植物则刚好相反。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种成花激素,能直接促进植物开花
B.长日照植物需要较低的 Pfr/Pr 比值,短日照植物则相反
C.用红光照射打断短日照植物的暗期,可延迟植物开花
D.植物体内 Pfr/Pr 比例合适会促进脱落酸的合成,从而促进开花
15.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瞬时增长速率 v=rN(其中r 为增长率,N 为种群数量)。但现实中,环境资源
所能承载的数量有限。假设环境资源所能承载最大种群数量为K,当种群数量为N 时,剩余资源空间为
(1-N/K),此时种群的实际增长率为r(1-N/K),实际增长速率为 v=rN(1-N/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变
B.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能长期维持在K 值附近
C.现实条件下,种群数量为 K/2 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D.现实条件下,种群最大增长速率约为 Kr/4
16.将用荧光染料标记某种成分的T 2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定时取样、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
中的荧光强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实验可证明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B.实验中被荧光染料标记的T 2 噬菌体成分是 DNA
C.搅拌是否充分会影响 ab 段的荧光强度
D.bc 段荧光强度下降是大肠杆菌细胞破裂所致
17.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内 BCR 基因和 ABL 基因
发生融合造成的(如图所示)。融合基因 BCR-ABL 基因表达出的融合蛋白导致造血干细胞增殖失控,使患
者骨髓内快速出现大量恶性增殖的白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9 号染色体与 22 号染色体断裂后发生错误连接所致
B.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病变无法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C.BCR-ABL 基因表达出的融合蛋白可能会导致造血干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缩短
D.降解 BCR-ABL 基因转录成的 mRNA 有利于缓解病情
18.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mRNA 甲基化的位点集中在 mRNA的 5'端,称 5'帽子(5'cap),可使
mRNA 免受抗病毒免疫机制的破坏;3'端有一个含 100200个A 的特殊结构,称 polyA 尾,但对应基因
的尾部却没有T 串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RNA的 5'端甲基化会导致翻译产物的分子质量增加
B.polyA 尾不是对应基因直接转录形成的
C.据图可知,翻译从 mRNA的 3'端开始
D.当终止密码子与相应的反密码子结合时,翻译过程终止
19.基因型为 AaBb 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结
果如下图所示。若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进入减数分裂,且之后未发生任何变异。下列与上述细胞
分裂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 Aabb和 AaBB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 AAbb 的细胞占 1/4
C.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有等位基因的分离
D.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有4 种类型
20.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的传递过程如下图,其过程依次是轴突的动作电位(AP)传至末梢;轴
突末梢 Ca2+内流;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ACh;ACh 与突触后膜上N 型受体结合,引起突
触后膜上钠通道开放,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小电位(EPP),与周围的肌膜形成了电位差,产生局部
电流;当突触后膜局部电流达到一定大小时,将刺激周围肌膜发生动作电位(A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体现了膜的功能特点
B.EPP 大小与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 ACh 的量有关
C.肌膜AP 与突触前膜AP 的大小相同,体现了不衰减性
D.乙酰胆碱酯酶是突触后膜发生 EPP 所必需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 60分)
21.(10 分)甜菜是制糖的主要原料,其块根的薄壁细胞中积累了大量蔗糖。甜菜的生长和产量相对稳
定,但也会受水涝、盐碱度等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甜菜作为糖料作物,其块根中的蔗糖主要贮存在薄壁细胞的_______(填细胞器)中,这些蔗糖最早
主要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填细胞结构)中合成。
(2)地势较低的甜菜种植地,易季节性积水,造成涝灾。在水涝胁迫下,甜菜块根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
的[H]会将_______还原为乳酸,而甜菜叶片在氧气缺乏时,厌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甜菜不同
部位厌氧呼吸产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水涝胁迫下,甜菜细胞器结构会发生显著改变,线粒体内
膜的嵴逐渐消失,使得参与催化_______的酶附着位点减少;叶绿体的_______结构严重松散,植物的光反
应过程受到抑制。
(3)某甜菜种植地的土壤是 pH为 6.2 的微酸性黑土。为探究水涝胁迫下不同土壤盐碱度对甜菜幼苗光合
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盐渍土和盐碱土是以微酸性黑土为基础,加入适量碱性物质混匀调节制成。盐渍土 pH为 7.2,盐碱土
pH为 8.2。Pn 表示净光合速率,Gs 表示叶片气孔导度。
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甜菜幼苗在_______的条件下生长情况最佳,推测可能
的原因是在该条件下_______。结合本实验结果,为缓解水涝对甜菜生长的抑制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
22.(11 分)生物入侵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生态问题。紫茎泽兰是我国境内常见的一种入侵种,研究人
员对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地区的动植物种类与数量进行了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
调查项目 重入侵区 轻入侵区 未入侵区
紫茎泽兰覆盖度(%) 67.2 20.3 0
当地植物覆盖度(%) 3.1 45.8 52.5
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 8.8 10 13.8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哪几项是紫茎泽兰能成功入侵一个地区的原因?_______(A.入侵地缺少紫茎泽兰的天敌与强有
力的竞争者;B.紫茎泽兰对极端环境耐受性好;C.入侵地环境条件适合紫茎泽兰的生长和繁殖;D.紫
茎泽兰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紫茎泽兰的覆盖度通常被用以反映其_______,据
上表调查结果分析,紫茎泽兰入侵过程中植被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2)调查不同入侵地土壤动物丰富度时,在采集地点用_______法采集土壤,用镊子分拣其中体型较大的
动物,并通过_______装置获得体型较小的动物,经识别后逐一记录。由表可知入侵地土壤动物丰富度显
著下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紫茎泽兰能分泌的活性物质作为_________信息,直接影响土壤动
物的生存和繁殖;另一方面,紫茎泽兰的繁盛还改变了_________,间接影响了土壤动物生存所需的食物
和栖息空间。
(3)为研究紫茎泽兰对入侵地植被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的影响,除在群落水平对不同入侵地的物种丰富
度进行调查外,还需比较各种生物占据的生态位间的_______程度及种间关系,在此基础上调查该生态系
统的_______和功能,以评估入侵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
(4)紫茎泽兰在 5~6 月种子萌芽后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11 月份开始进入繁殖期。若采用人工拔除、集
中晒干烧毁的手段对紫茎泽兰进行防治,你认为在一年中的哪段时间防治最合适?_______。
23.(12 分)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其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红眼与白眼
由另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 染色体上。为确定两种性状的遗传方式,以无眼雌
虫与白眼雄虫为亲本进行杂交,根据杂交结果绘制部分后代的系谱图,如图所示。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交
换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有眼性状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可以确定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
是_______(填“A”或“a”),在2、3 个体中a 基因与b 基因_______(填“位于”“不位于”或“可能位于”)同
一条染色体上。
(2)以系谱图中呈现的昆虫为实验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仅根据子代表型确定红(白)眼基因与染
色体的位置关系。可选择_______两个体相互杂交,若杂交子代中仅有_______(填“雌”“雄”或“雌和雄”)
虫出现_______性状,则红(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3)若该昆虫白眼性状产生的分子机制是控制红眼的基因中间插入了一段较长的 DNA 片段,则该变异属
于_______。以4 为实验材料,设计合适的_______扩增控制该对性状的完整基因序列,电泳检测 PCR产
物,若电泳结果为_______,则红(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4)若确定红(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1与2 杂交子代中出现白眼的概率为_______。
24.(14 分)Rh2 是人参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皂苷类物质,具有抗肿瘤和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可利用植物细
胞培养和转基因工程菌培养等不同方法生产 Rh2。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 Rh2 时,选用人参的幼根作为外植体,先对其进行_______处理,再培养
诱导出愈伤组织,然后在_______培养基中振荡培养,使其分散成单细胞。将得到的单细胞进行多次
________培养后获得大量的细胞培养物,采用_______的方法破碎细胞后经分离纯化可获得大量的 Rh2。将
愈伤组织制成单细胞后再培养的优点是_______。
(2)为了克服植物细胞培养过程复杂、产物难分离等缺点,科研人员以酵母菌L 菌株为受体,导入P基
因和N 基因,以期获得 Rh2 高产的R 菌株。
P 基因和N 基因的扩增:为了便于P 基因和N 基因定向连接,需在引物的_______端(填“5'”或“3'”)加
上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序列。进行 PCR 扩增时通常在反应缓冲液中添加 Mg2+,目的是_______。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和转化:将含有P 基因和N 基因的重组 DNA与_______分别进行双酶切处理,再用
DNA 连接酶处理,得到重组表达载体,然后导入到L 菌株,可通过_______判断重组 DNA 片段是否整合
到L 菌染色体上,筛选获得转化的酵母菌R 菌株。
生产力的检测与改进:将R 菌株与L 菌株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发酵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 Rh2 和前体
物质A 的含量,结果如下图。
据图可知,导入P 基因和N 基因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R 菌株 Rh2 的生产能力,可通过转
基因技术、_______等技术提高其_______的能力来达成。
25.(13 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增强造血功能、抑制细胞凋亡、保护
神经元等多种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织形成过程中,bFGF 能够促进血管生成,新生成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_______。bFGF 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生成大量红细胞和白细胞,加强骨髓造血功能。若要通过细胞培养实验
来确定 bFGF 对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的影响,宜采用的检测指标是_______。
(2)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体内存在多种针对甲状腺抗原的抗体,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_______受体抗
体等,这些抗体的作用使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从而表现出畏寒、精神萎靡等症状。从免疫角度分析,该
疾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_______。临床诊断发现,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体内会高表达 bFGF,由于 bFGF
具有_______的作用,故被认为是机体对甲状腺组织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3)研究发现 bFGF 能促进横断的坐骨神经发生一定程度的修复。为验证 bFGF 对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
根据所给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材料与用具:40 只生理状况相似且健康的雌性大鼠、生理盐水、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溶
液、医用神经生长因子(NGF)溶液、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仪等
完善实验思路:
I.制备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模型:取 30 只生理状况相似且健康的雌性大鼠麻醉后,游离并切断坐骨神经,
后续进行手术缝合。
II.分组处理:将 30 只坐骨神经损伤大鼠随机均分为3 组并编号A、B、C,A 组大鼠每日在手术部位肌
肉注射适量生理盐水,B 组大鼠每日在手术部位肌肉注射等量 bFGF 溶液,C 组大鼠每日在手术部位肌肉
注射_______;_________编号为D 组。
.将各组大鼠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 个月后,游离大鼠坐骨神经,在神经修复部位
两侧约1.5cm 放置电极,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统计分析实验数据。
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检测结果)。_______
分析与讨论:
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度有所区别,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本身的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等有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电刺激强度逐步增大,产生动作电位的_______会增加,
所以会导致坐骨神经的动作电位幅值(峰值)也会逐步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