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市康德卷高三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答案

2024-05-12·5页·1.8 M

{#{QQABIYKEgggAQIBAARhCAwWQCAEQkACCCKoGhBAAIAIAyQNABAA=}#}

{#{QQABIYKEgggAQIBAARhCAwWQCAEQkACCCKoGhBAAIAIAyQNABAA=}#}

2024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高三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

15 CBACC 610 ACBBD 1115 DBADA

解析:

1. C。光敏色素接受环境中红光和远红光的刺激;A 错误;玫瑰花瓣中的红色色素主要储存在液泡中,B 错

误;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 正确;对绿叶中的光合色素进行提取时需要使用无水乙

醇,分离时需要使用层析液,D 错误。

2. B。三种方式都会引发细胞周期阻滞,进而产生衰老特征引起衰老,A 正确。端粒缩短会加速衰老,延长可

以延缓衰老,B 错误。激活 DNA 损伤反应会引起 ATM 等酶的磷酸化,进而引发衰老,C 正确。细胞衰

老之前都会出现 DNA 损伤或者损伤反应,D 正确。

3. A。实验结束时 15下耗氧量最多,生成的褐色物质最多,溶液颜色最深,45下则恰恰相反,A 正确;

振荡可提高溶液中溶氧量,进而提高氧气的消耗速率,但酶活性是酶本身的特性不会因振荡而发生改

变,B 错误;据实验结果推测儿茶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在 1020之间,C 错误;实验中应先将 8 组儿

茶酚和 8 组儿茶酚酶分开放入对应温度恒温箱中一段时间后再将相同温度下的两种物质混合,再将混合

物置于对应恒温箱中保存,D 错误。

4. C。组别乙、丙、戊、己均用酶去除核糖体的相关成分,体现了减法原理,甲、乙、丙中均加入了高浓度

K,体现了加法原理,A 正确;实验所用酶会降解氨基酸脱水缩合所必需的 mRNA 和 tRNA,故实验

时应先对核糖体进行处理再加入其他物质,B 正确;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核糖体中能催化氨基酸脱水缩

合的物质是其 RNA 组分,C 错误;丁、戊组对比说明,多肽链的延伸需要核糖体中蛋白质成分参与,

甲、丁组对比说明前述延伸作用会被高浓度 K抑制,D 正确。

5. C。细胞的各种变形运动都与细胞骨架有关,A 正确。原核细胞同样有细胞骨架,C 错误。囊泡的定向移动

是在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牵引下完成的,D 正确。

6. A。-突触核蛋白可由肠神经逆行进入中枢神经,两者之间应存在突触连接,A 正确。交感神经中枢位于脊

髓胸段和腰段,副交感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骶段,B 错误。神经系统还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控

制内脏活动,C 错误。由于存在血脑屏障,吞噬细胞无法进入神经中枢,由神经胶质细胞负责清除,D

错误。

7. 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将 10 肽的血管紧张素 I 变为 8 肽的血管紧张素 II,是一种蛋白质水解酶,A 正

确;血管紧张素 II 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ADH 又名血管加压素,也可以保水促进血管收缩使血

压升高,B 正确;肾上腺素是单胺类物质,C 错误;据图可知肾脏能感受到血钠含量的降低,D 正

确。

8. B。过敏反应过程中,不是所有免疫细胞都有参与,A 错误;食物过敏的过敏原通常为异种蛋白质,在小肠

上皮细胞可以通过胞吞直接摄入体内,B 正确;严重腹泻脱水时不仅需要补水,还应补充机体缺失的无

机盐,C 错误;食物过敏不推荐脱敏治疗,风险高成功率低,刚出现过敏反应后应及时就医处理,即便

进行脱敏治疗也应在症状消退后施行,D 错误。

9. B。图示生长素通过与受体的结合引起 A 蛋白的降解,A 蛋白与 ARF 调控因子结合抑制 ARF 基因的表达,

IAA 与相应的受体结合,通过信息传递过程,调节植物花蕊的生长发育,A 正确;野生型植株 A 蛋白的

表达量应该显著低于突变型植株,B 错误。

10.D。略。

11.D。原始地球大气缺少氧气,生物都进行的是厌氧呼吸,A 正确。捕食者可以促进演化,增加物种多样

性,B 正确。化石是研究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C 正确。最早登陆的动物是节肢动物,D 错误。

12.B。条带图中 1 号个体只含有 A 基因,2 号个体只含有 a 基因,4 号个体只含有 A 基因,同时已知晓该病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 2 号个体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A 正确;5 号个体

基因型为 Aa,6 号个体基因型为 AA,则 7、8 个体基因型均为 AA 的可能性为 1/21/21/4,均为 Aa

的可能性也为 1/21/21/4,则它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41/41/2,B 错误;3 号个体基因型为

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 3 页

{#{QQABIYKEgggAQIBAARhCAwWQCAEQkACCCKoGhBAAIAIAyQNABAA=}#}

Aa,人群中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有可能是 AA 或 Aa,其中 Aa 的概率为 20.010.99/(10.0001),3 号

个体与表现正常的人婚配后,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120.010.99/(10.0001)1/41/202,C 正

确。

13.A。原核生物 DNA 复制时后随链各小片段之间可在 DNA 连接酶作用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将其连接起

来,A 错误;无论前导链还是后随链,其合成过程中都只能由 53方向延伸,说明 DNA 复制时 DNA

聚合酶只能催化 DNA 单链由 53方向延伸,B 正确;真核生物核 DNA 复制时多个复制起点会形成多

个前导链片段,这些片段也需要 DNA 连接酶作用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 DNA 单链,C 正确;真核生物

线粒体 DNA、原核生物 DNA 复制的特点相似,都只有一个复制起点,表明二者可能有共同的起源,D

正确。

14.D。为滋养层细胞,为内细胞团,性别鉴定时最好从滋养层细胞取样,A 错误;、由分裂分化

而来,三者 DNA 相同,但三者功能不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细胞中 mRNA 不完全相同,B 错误;

为囊胚腔,内部充满液体,将来不会形成幼猴的任何结构,C 错误;同种生物进行胚胎移植一般不会发

生免疫排斥反应,移植前只需要对受体猴进行发情处理即可,不需要对猴胚胎和受体猴进行配型,D 正

确。

15.A。A 正确,解析如下图所示;图 2 中第 1 组引物中引物 I 会和引物发生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第 2

组引物中引物 I自身折叠(形成发夹结构)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B 错误;热稳定性 DNA

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引物链上而不能将两个单独的核苷酸相连,C 错误;体内 DNA

复制时所需引物是短单链 RNA,图 1 中的引物是短单链 DNA,D 错误。

16.(10 分)

(1)磷脂单分子层(2 分) 人造叶绿体中的酶催化效率更高,固碳能力更强;植物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

消耗部分有机物,人造叶绿体不需要(2 分)

(2)A(2 分)

(3)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2 分) NADPH、ATP(2 分)

17.(10 分)

(1)物理(1 分) 化学(1 分)

(2)改变(2 分)

(3)协同进化(自然选择)(2 分)

(4)对野生动物没有伤害;无扰动的观测;可持续观察;数据更加可靠;保护研究人员的安全;调查范围更

广(合理即可,4 分)

18.(10 分)

(1)反馈调节(2 分) 有(1 分)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

稳态具有重要意义(2 分)

(2)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2 分)

(3)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促使含有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并与之融合,进

而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并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使其被利用(2 分)

(4)该患者的病因是胰岛素受体不耐受(失去了与胰岛素结合的能力,1 分)

19.(13 分)

(1)2(1 分)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2 分)

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 第 2页 共 3 页

{#{QQABIYKEgggAQIBAARhCAwWQCAEQkACCCKoGhBAAIAIAyQNABAA=}#}

(2)1/64(2 分)

(3)不能(2 分) 只开雌花植株为双显性,开雄花植株的基因必然为杂合或隐性纯合而不可能是显性纯合,

后代不可能是显性纯合,因此不能稳定遗传(4 分)

(4)翻译(2 分)

解析:

由实验一可知只开雌花为显性性状,若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2 只开雌花雌雄花都有31,与题目

信息不符,故至少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满足自由组合定律;设甲基因型为 AABB,乙为 aabb,F1 都为

AaBb,表现为只开雌花,F2 中 AaBbAabbaaBbaabb1111,只开雌花雌雄花都有13,故双

显表现为只开雌花,其他均为开雌雄花,F3 中只开雌花的植株中 AABbAaBbAaBB161,开雌雄花的

植株中 AAbbAabbaabbaaBbaaBB15451,若后代只开雌花,则只能是 AABbaaBB 或 AaBB

AAbb,概率为 1/81/161/81/161/64;因为开雄花植株的基因必然为杂合或隐性纯合而不可能是显性纯

合,所以后代不可能是显性纯合,因此不能稳定遗传;克隆甲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若 siRNA 阻断了 A 或 B

基因的转录,子代应为 A_B_,表现为只开雌花,故 siRNA 应阻断翻译过程,导致 A 或 B 基因完全无法表达,

从而表现为同时开雌雄花。

20.(12 分)

(1) 筛选目的菌(1 分) 菌体与营养物充分接触、增加溶氧量(2 分)

(2) 防止杂菌污染(1 分) 透明带直径大(有透明带)(1 分) 纯化目的菌株(1 分)

(3) 5(1 分) 每次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接种环灼烧后要冷却、每次划线均要从上一次划

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次数要足够、最后一次划线与第一次划线不相连(2 分)

(4)在含有一定浓度 X 的培养基上,A 处滴加含酶 Y 的缓冲液,B 处滴加等量的相同浓度的天然酶(酶 W)

的缓冲液。一段时间后测定透明圈的直径。(3 分)

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 第 3页 共 3 页

{#{QQABIYKEgggAQIBAARhCAwWQCAEQkACCCKoGhBAAIAIAyQN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