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答案

2024-05-13·11页·10.6 M

语文参考答案(质检三)

1.B【解析】“道”“器”的表述说反了。

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 项原文“到了南宋,诗画间共通共感的特性延伸

至园林”,也就是说欧阳修、苏轼在诗画同构上功不可没,但不涉及园林。C 项曲解文意,“而技巧好差的

评论就显得无足轻重了”错,原文是“远重视于”,并非“无足轻重”。D 项原文“中国古人从来不愿将园

林作为仅通过技术手段即可获得的对象,园林超越了物质性和技术性可描述的范畴。”表明古人是将园林

艺术升级了,而非“具体营造技法很难描述”。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 项,留听阁“因诗造景”,支持“园

林不论从其场景布营,还是观赏流线设置都以表现诗歌意象为本”这一观点。B 项,兰亭依山临水,又有

人类活动,支持“以山水为本,人介入山水,改造山水,而成真山水”这一观点。C 项,强调的是中国古

典园林对日本园林的影响,文章并未提及材料论点。D 项,辋川别业“集住宿、餐饮、采摘、垂钓、游览

于一体”,支持“可游、可居本身已经指明了此山水并非纯自然山水,而是经历了人类活动,经由人手改

造的环境”这一观点。

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句是利用作画记录山林,句是选石叠

石,句是依山造园以局其间,句是游览山水。根据文意其递增顺序应为。

5.古人认为园林即便是人造的,也要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宝玉认为稻香村身处大观园中,

“此处置一田庄”,给人一眼假的感觉。勉强为之,虽精不宜。

古人认为园林要“有山有水”,宝玉认为稻香村里都是人造山水,山无脉,水无源,缺少“山水”

内涵。

古人认为园林要以人介入山水,改造山水,而成真山水,最高境界是可游可居,人与自然共存。

宝玉认为稻香村“峭然孤出”,周围无村镇市集,无桥梁寺庙等人居环境,无人介入的园林,不是上品。

(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旨在强调桥给人带来的历史的沧

桑感”错误,应为旨在强调石桥抵不过岁月漫长。C.题目中的小桥包括石桥和浮桥,作者说“似乎”,表

明不是真的忘记,而是有意这样安排的,浮桥引发了作者另一个层面的思考,所以单独列出。D.前后句不

存在因果关系。

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 第二人称不能增强文章内容的客观性。

8.借助时间回溯,由眼前桥追忆历史上桥的倡建、重修;

借助空间转换,由流江桥溯流而上,写到更多老桥;

借助桥梁材质的变化,由石桥写到浮桥。

由桥及人,由小桥联想到修桥人。

由实入虚,由作为实物的桥梁,写到桥梁负载的文化意义。

(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9.思考:自己的先辈为何要修桥?认识:这是一种公德心,也是为自己积德;

思考:老桥为何大多由民间捐建?认识:这是平凡民众对公益事业的责任感,对社会价值和生存

意义的追寻;

思考:拆旧桥建新桥为何众说纷纭?认识:桥梁既见证了历史沦桑,承载着乡愁记忆,也代表着

交通便利,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但都是一种情感的真实流露。

(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10.BCE

11.D 【解析】材料中“归”是称赞、称许之意。

12.C 【解析】“不避权贵”错。“避”,躲开之意。此句意思是不挑选官职。

13. (1)如果你不去忧虑自己不能立德,而只担忧财物不足,我恐怕哀悼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

祝贺的呢?(“患”“吊”“何贺之有”宾语前置的句式,各 1 分,句意 1 分。)

(2)身处低位和身处高位时操行一样,身分低贱和身分尊贵时品德相同,这样就可以了。(“处

卑”“比”“斯”各 1 分,句意 1 分。)

14.材料一从“安贫修德”的角度阐述;材料二从“保持恬淡,不贪富贵”的角度阐述材料三

从努力“克己复礼”的角度阐述;

(答出一点 1 分,三点 3 分)

15.D(都表现了“渴望归隐”的说法错。)

16.前八句为第一层次,由莲的形象联想到食莲之事,表达了亲人之间的爱意。

中间八句为第二层,由食莲之甘苦引发对为官的思索,由莲出淤泥而不染,表达要成为正 、

有良知的官吏的追求。

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写自己居住的环境,双井塘畔荷花盛开,表达了决不会同流合污,绝不改

变高洁的情操。

(每点 2 分。)

17. (1)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千山天远大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以致天下之士

(3) 示例一: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示例二: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

示例三: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示例四:满招损 谦得益。

18.淋漓尽致 势不两立(水火不容) 有条不紊(井井有条)

19.D【解析】根据语境,句子要强调“革命”这种斗争方式的意义,故应以“革命”为主语;且从句

式上来看,“……是出路”与下文“……是第一步”相照应;“逃离家庭”是具体的行为,与后文“仅仅

是第一步”紧密相承,需要紧接“仅仅是第一步”。故选 D 项。

20.D【解析】文中的“就”是副词,表示加强肯定。A 项“就”是副词,表示事情紧接着。B 项“就”

是副词,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C 项“就”是介词,引进所要说明的对象或范围。D 项“就”表示的也是

加强肯定。

21.虽然身份是虚假的 它们触动了人心 只是网络世界里的虚拟账号(人物)

(每句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22.电子亲人是在互联网上借用亲人的身份分享日常生活以亲情触动人心的虚拟账号(人物)。

评分标准:电子亲人是在互联网上(1 分)借用亲人的身份(1 分)分享日常生活(1 分)以亲情触动

人心(1 分)的虚拟账号(1 分)。(每点 1 分,共 5 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23.【写作提示】围绕“担当”(使命)行文,均属符合题意。

【参考译文】

材料一: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正为自己贫困而忧愁,叔向反而祝贺他。韩宣子说:“我有正卿的虚

名,却没有正卿的财产,无法和卿大夫们交际往来,我正因此发愁,你却祝贺我,是什么缘故呢?”叔向

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的田产,他的家里置备不齐祭祀的礼器,但他能宣扬德行,遵循法制,使

名声传播到各诸侯国,诸侯亲近他,戎、狄归附他,依靠这点治好了晋国,执行法令没有弊病,所以避免

了灾难。传到他儿子桓子,骄傲奢侈,贪得无厌,违法乱纪,任意妄为,借贷牟利囤积财物,本应遭到祸

难,然而依赖他父亲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到了怀子,改变了桓子的行为,发扬武子的美德,本可以

凭此免除祸难,但受到他父亲桓子罪恶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去了。如今您像栾武子那样清贫,我认为

您也能具备他的美德,所以向你道贺。如果你不去忧虑自己不能立德,而只为财物不足而发愁,我恐怕哀

悼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韩宣子下拜叩头,说:“我韩起将要灭亡之际,幸亏您保全了我,

这不是我韩起一个人敢单独承受的,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激您的恩赐。”

材料二:王充的性情淡泊,不贪图富贵。当被上司了解、破格提拔的时候,不为官大而高兴;当不被

上司了解、被降职罢官受压抑的时候,也不为职位低而怨恨。几次担任县里的小吏,也没有挑选而不愿干。

有人说:“你心胸那么高而行为却一般,喜欢结交趣味相投的人,做官也不计较地位,这样玷污了你的节

操败坏了你的品行,世人向你学习什么呢?”王充回答说:值得学习的人,没有谁能比得上孔子。孔子做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