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I
1.【答案】B【解析】强加因果。材料一第三段有“尧、舜、禹是史家用‘信史化’的方式记载的上古贤明
君主,他们的英雄事迹皆有详细生动的记录,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
2.【答案】A【解析】返回器在二次再入大气层后实施二次气动减速。
3.【答案】B【解析】A 项“中国古代神话的真实可信”曲解文意,中国古代神话也有其虚构性,只是“中
国神话的虚构程度远低于两希文化”;“古代神话故事”范围扩大,原文为“诸如此类神话故事”;C 项无中
生有,“也是中国古代国家话语权不足的体现”原文无相关表述,原文强调“我们在把握话语体系一般共性
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话语体系的独有个性”;D 项“中国探月工程的完美收官”不准确,材料二讲述的只是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
4. 【参考答案】
客观真实。文章不仅运用专业术语,还列举了相关的具体数据,如“高精度导航参数”“2024 年 6 月 25
日 13 时 20 分许”“10.9km/s 的速度”等,体现出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
形象生动。如材料二在介绍嫦娥六号返回器“半弹道跳跃式”的飞行状态时,用了“太空打水漂”这一
比喻,让复杂的返回方式变得生动形象,便于读者理解,体现出文学语言的形象生动。
(每点 2 分,共 4 分)
5.【参考答案】
学习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深入发掘中华历史典籍中具有普适价值的思想资源,如先哲经典作品、中国
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等,造福世界。
开拓创新,提升综合国力。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大力发展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掌握关键技术,不断突破,
展现中国力量。
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只有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才能展现中国的文化魅力,传播中国成功经
验,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每点 2 分,共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6.【答案】D【解析】A 项无中生有;B 项曲解文意,“他们在漫长的隐匿中,学会各种藏身之术”而非“本
能反应”;C 项曲解文意,“作为游戏的开启者,乌仲汗没有按规则去找那些隐藏者,而是在一半人都藏起
来后,把空出的辽阔草原据为己有,建立了本巴国度”而非“遵循规则”。
7.【答案】D【解析】《本巴》的叙事策略远非直接简单,而是通过想象、象征、哲思、创新的叙事结构(游
戏、梦境、时空变换、嵌套结构等)和深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文学世界。
8.【参考答案】
(1)表层含义:“我们固守在二十五岁的时间之坝”是指,本巴国人将“二十五岁”作为自己的藏身之所,
不易被找到;“怕真要溃败了”是指本巴国与外界力量(如莽古斯)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后者已经对本
巴国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2)深层含义:“我们固守在二十五岁的时间之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巴国人对永恒青春、
生命力、幸福人间的追求,对衰老和时间流逝的拒绝;“怕真要溃败了”表达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担忧,预
示着本巴国人可能重新面临衰老和时间的正常流逝。
(每点 2 分,共 4 分)
9.【参考答案】
(1)史诗特点:叙事宏大。例如,涉及到汗王江格尔、阿盖夫人、勇士们、谋士策吉以及整个本巴国的历
史和命运,充满了英雄与传奇色彩等。
(2)童话特点:想象奇幻(或童年主题)。例如,“二十五岁的永恒青春”,梦境与现实的模糊界限,时
间的非线性流动以及对自然界的诗意描绘,都增添了童话般奇幻的质感;“搬家家游戏”“捉迷藏游戏”
等设定都是童年时代特有的记忆等。
(3)寓言特点:寓意深刻。例如,江格尔和勇士们对衰老的态度以及阿盖夫人的衰老等,都寓言式地表达
了对生命周期和必然衰老的哲学思考;文本中对游戏的描述——乌仲汗利用游戏改变草原格局以及莽古斯
利用游戏进行报复——隐喻了社会秩序的构建与颠覆、权力斗争的本质等。文中隐含地表达了对生命、时
第 1 页 共 4 页
{#{QQABYYCAgggoAJAAABgCUwHoCECQkACACSgOAEAEIAAAgQNABAA=}#}
间、权力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答出“宏大”类似含义并结合文本分析言之成理 2 分;答出“想象”或“幻想”或“儿童主题”类似含
义并结合文本分析言之成理 2 分;答出“寓意”类似含义并结合文本分析言之成理 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答案】BEG
【译文】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
11.【答案】C【解析】C 项,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A 项,“行伍”在此处表
示古代的军队编制。
12.【答案】D【解析】“盘庚和商鞅力排众议”不准确,商鞅采用强硬手段使民众遵守新法;“取得了立竿
见影的效果”错误,两次变革都是在一段时间后才取得效果。
13.【参考答案】(1)从前,先王成汤与你们的祖先一起平定天下,他们定下的法度原则可以遵循。舍弃这
些而不去努力实现,用什么来成就德政呢!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 1 分,“修”“勉”“何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新法在百姓中实行一年后,前往国都投诉新法不便利的秦国百姓数以千计。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 1 分,“期年”“之”以及定语后置特殊句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14. 【参考答案】
三代之君实行的是王道,商鞅实行的是霸道,他们对待民众的态度不同:(1 分)
“王道”以仁爱为基础:不忍心轻视或欺骗民众,会观察民意所向,即便最后决策与民众意见相左,也
会反复解释,力求说服,以达成共识,百姓亲近爱戴他们;(1 分)
“霸道”以强权为基础:采取强硬手段,不寻求民众的同意或理解,认为只要能使百姓获得最大的利益,
就不必顾虑自己的所作所为。他无视公众舆论,甚至严厉惩罚反对者,以确保法令的推行,百姓畏惧他。(1
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盘庚登位的時候,殷朝已经迁都到黄河以北,盘庚要渡过黄河南下,再定居到成汤的故地去,殷朝五
次迁都,没有固定的地方。殷朝的民众叹息,都互相发出怨言,不想迁徙。盘庚于是告诉诸侯大臣们说:“从
前,先王成汤与你们的祖先一起平定天下,他们定下的法度原则可以遵循。舍弃这些而不去努力实现,用
什么来成就德政呢!”于是就渡过黄河南下,修治亳都,遵行成汤的政令。这以后百姓因此安宁,殷朝的政
道又兴旺起来。
材料二:
按照新法,百姓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互相监督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坐。不告发坏人的腰
斩,告发坏人的跟斩杀敌人一样受赏,窝藏坏人的跟投降敌人一样处罚。民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而不分
居另立门户的,一人缴两人的税。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
罚。国君亲属宗族不是立有战功经过评定的,不得列入谱牒。明确规定尊卑爵禄的等级,各按其等占有土
地、房屋,奴婢数量、衣料式样等,按各家爵禄等级决定。有军功的享受荣耀,无军功的,即使富有,也
没有值得显示尊崇的地位。
新法在百姓中实行一年后,前往国都投诉新法不便利的秦国百姓数以千计。正在这时,太子也触犯了
新法。商鞅说:“新法行不通,是由于上面的人先犯法。”将依法惩办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
刑,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第二天,秦人都守法了。新法实行了十年,秦人非常
满意,路不拾遗,深山里也没有盗贼,家家富裕,人人饱暖。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私斗,乡镇安定。
秦人当初说新法不当的百姓中,有人又来说新法好处的,商鞅就说“这些都是扰乱教化的人”,把他们全都
迁到边境。从此,老百姓再也没有人胆敢议论新法了。
第 2 页 共 4 页
{#{QQABYYCAgggoAJAAABgCUwHoCECQkACACSgOAEAEIAAAgQNABAA=}#}
材料三:
我读《史记商君列传》,看到他改革法律变换命令,改变秦国的风俗习惯,诛杀秦国内议论国家政令
的达数千人,黥刑了太子的师公,杀死了太子的老师,而后他的法令才大规模推行,从来没有不为他的勇
敢决断感到豪壮。文章说:哎,世俗之人,不可以和他们一起为创业开始而忧虑,却可以共享成功的快乐。
假使天下所有的人,根据自己所学和长处来陈述各自所了解的情况,进而来议论天下大事,那么国事将有
各方面的阻力而不能成功。
然而尽观夏商周三代的法令典章,那三代的君王,不能忍受因为看不起老百姓而欺负他们,所以他们
的天下江山社稷才久远,当君王的议事涉及到百姓,一定会观察民意所向,如果遇到不听从命令的,又要
反复详细的告诉他们,用尽所有的言论,来安抚他们不服从的心意,因此他的百姓亲近并且爱戴他。盘庚
迁都也是这样。
至于商鞅却不这样做,认为要使百姓获取最大的利益,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无任何顾虑,所以对于大家
的议论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晓谕天下人的了。然而他所作的事也终于有所成功。因此后世的评论,
都认为夏商周三代在国家治理方面比较怀柔不决断。然而这正是成就王道和霸道的不同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
15.【答案】C【解析】“棋声花院似无人”棋声、花院一派热闹,但诗人觉得像没有人一样。折射出诗人
内心的静谧超脱,而非牵挂世俗。
16.【参考答案】
(1)诗人居于静轩,只觉得辽阔的天地就如这方庭院般大小,不知不觉间新的春天又已来临。
(2)诗人享受着这方天地,生活清雅安闲,体现了他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3)诗人沉浸于这方天地,日子悄然流转,表达了他对自然四季循环、季节更替、生命更新的体察认知,
对时间流逝的超然平和。
(4)这两句诗隐含着关于“大与小”“变与不变”的哲学思考,表明诗人虽身居一隅,却能从有限的空间
中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 给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参考答案】
(1)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
欢谑/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8.“一块帽子大的云也能下一阵雨”中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能下一阵雨”的云之小,反衬下的雨量相对
之多,有出人意料之感,呼应前文“南山雨稍多”的特点。
“只是帽子大的云的那么一点雨”中表达能够下雨的云之小,因而所下的雨量也少,强调雨量少在意料
之中,指出后文南山干燥的原因。
(每点 2 分,共 4 分)
19. 国画家以树为山之“目”,天山无树,只是一大片一大片光秃秃的干山,国画家没了辙了!
(每句 1 分,整体表达通顺连贯 1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20.(1)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节点特别重要
(2)农业生产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或农业生产与太阳运行周期关系密切)
(每点 2 分,共 4 分)
第 3 页 共 4 页
{#{QQABYYCAgggoAJAAABgCUwHoCECQkACACSgOAEAEIAAAgQNABAA=}#}
21.节气历法是通过/基于实践经验摸索得出的方法,它为古代民众所认可。
或:节气历法是通过/基于实践经验摸索得出的方法,它受到古代民众的认可。
(句中有两处语病,一是介词残缺,在“实践经验”前加上介词通过/基于等;二是“受到......所”结构
混乱,改为“受到......”或“为......所”结构。)(每处 2 分,共 4 分)
22. 【答案】B【解析】A 项,反照、反射;B 项,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或显示出来;C 项,把情况或意见
等向上级转达、报告;D 项,对人对事的意见(多指批评的)。
四、写作(60 分)
23.【作文审题】
一、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情境内容简洁,由两句话构成,共 31 个字。第一句,“人人都渴望成为冠军”:
“冠军”原指体育运动等竞赛中的第一名,这里泛指“任何领域的第一名或最高成就”。这句话传达出了一
个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人们往往希望自己能够在某个领域或活动中取得第一名或最高成就。第二句,“这
是否意味着,只有成为冠军,才值得被认可?”:“只有……才”强调条件唯一,“冠军”指任何领域的第一
名或最高成就,“认可”指社会、团体或个人对于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正面评价、接受或赞赏。这句话提出了
一个深刻的议题,即是否只有那些成为第一名或获得最高成就的人,才能够得到正面评价、接受或赞赏?
以此引导考生反思成功和价值的评判标准,探索更加全面和包容的认可方式。因此,考生需要围绕这一核
心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不可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综合来看,本题的限制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写作内容的限制:要求考生
围绕上述材料引发的“联想和思考”来谈;二,本题目注重思辨,重在探讨成功的多元定义、认可方式的
全面包容、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价值等,要写出感悟与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本题主要引导考生去思考成功的定义、认可的标准、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价值,这
种思考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社会。考生审题立意要体现出上述价值诉
求。
二、开放性:
1.立意角度的开放。考生在立意时围绕“冠军”“认可”进行思辨:或探讨成功的多元定义,成为冠军
只是众多成功形式中的一种,团队合作、社会贡献、道德品质等其他形式的成功同样值得正面评价;或探
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即使没有成为冠军,个人的努力和过程中的成长也是值得被认可的;或探讨持续的
个人成长与一次性的成就(如成为冠军)之间,哪种更值得追求、更值得被认可;或探讨个人价值的实现
与社会认可之间的关系,分析是否只有社会广泛认可的冠军才具有价值……总之,考生立意的角度十分开
放。能够更加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冠军地位固然重要,但成为冠军,不是被认可的唯一标准”为最佳
立意。
2.联想和思考的开放。从体育运动等竞技项目到社会任何领域,从多元成功观、社会认可的包容度到
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价值选择等多个维度,考生均可进行探讨与反思。
3.文体的开放。考生文体的选择是自由的,如果侧重感性,可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如果侧重理
性,可写成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但文体特征必须明确。
【解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有以下两个特点:注重思辨:冠军固然重要,因为冠军自有其独特的
价值与意义;但成为冠军,并不是被认可的唯一标准。本试题引导考生思考成功的定义、认可的标准,从
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社会。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
重视生活:题目契合当下的奥运热点,从体育竞技赛事延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引导考生观察、认识、
体悟日常生活,反思实际人生。
【参考立意】
1.胜者为王?败者亦荣!
2.桂冠虽重,心志更坚。
3.冠军之外,价值之内。
4.认可多维度,冠军非终点等。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YYCAgggoAJAAABgCUwHoCECQkACACSgOAEAEIAAAgQ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