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稳派上进2025届新高三秋季入学摸底考试-历史+答案

2024-09-10·9页·2 M

绝密启用前

2025届新高三秋季入学摸底考试

历 史 试 卷

试卷共 6 页,20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距今约 8000 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以及稍晚的新密、巩义、舞阳、河北武安等遗址中均发现了用来去除谷物外壳

的磨制石磨盘和石磨棒,而在距今约 7000 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劳动效率更高的石臼和石杵。这说明

A.南方的耕作水平高于北方 B.当时农业生产能自给自足

C.北方是原始农业的发源地 D.中国农耕的历史源远流长

2.图 1 为武汉博物馆馆藏的东汉“中国人民”五乳神兽镜,原为少数民族敬献朝廷之物,其铭文内容为:“青盖作镜四

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上述内容反映了东汉时期

A.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认同 B.神权色彩十分浓厚

C.“天人合一”思想已深入人心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文字在西域继续传播使用,表 1 为西域出土的各类汉字文书或典籍。据此可知

表 1

类别 出土的汉字文书或典籍

尼雅遗址出土了晋中央政府册封西城五国时下达到尼雅屯田军的汉文诏书,楼兰遗址出土了西域长史转发朝廷的汉文诏

行政文书类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了《毛诗郑笺》《论语》写本残卷,高昌遗址出土

文化类

了《汉书》《三国志》等书籍,楼兰遗址出土了《战国策》抄本

经济类 楼兰遗址出土的汉晋简牍记载“人三百一十九匹,今为住人买采四千三百廿六匹”

A.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B.边疆内地风俗政令渐趋一致

C.西域地区与中原交流加强 D.中原政权对西域管理的强化

4.唐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同层级的城市逐渐形成各自的工商业优势,如苏州主要发展丝织业和盐业,越州制瓷和造

纸业发达。专业性市场的增多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使得唐朝逐步发展起跨州连郡的区域性市场。这体现了当

A.区域性长途贩运的发达 B.江南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D.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5.宋代商业发达,饮食种类丰富,然而文人往往喜欢追求简约朴素的饮食方式,佘安行以莼菜寄托自身归隐淡薄的

性情,杨万里喜食不加烹饪、不配调料的萝卜和野菜根以表达自身的淡定自足。这些文人的生活态度体现出宋代

A.新儒学影响日常饮食风俗 B.文化雅俗兼存的社会风尚

C.士大夫对社会风气的抨击 D.繁荣背后的国家财政危机

6.乾隆元年(1736 年)上谕:“前代儒者,虽有《书仪》《家礼》等书,而仪节繁委……难施于黎庶。”故朝廷重编简

易版的礼仪范本《大清通礼》,还推动识字读物在基层流通,帮助民众通读范本。据此可知

A.上层意志与民间思想趋向一致

B.朝廷加强基层教化以巩固统治

C.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严密

D.民众的道德修养得以迅速提升

7.1903 年,清政府设立商部,鼓励华侨投资。在南洋侨商的投资下,潮汕铁路、新宁铁路、广厦铁路等纷纷建成并通

车,两江总督还创办南洋劝业事务会,招揽华侨回国投资已成风尚。这反映了

A.稳定的国内外环境推动实业的发展 B.政府收回了铁路修筑的自主权

C.海外华侨主导清末“实业救国”运动 D.清廷意图借“新政”实现“自救”

8.1919 年 3 月 23 日,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正式成立。平民教育讲演团以“增进平民智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

宗旨,讲演内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该讲演团的成立旨在

A.推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

C.揭露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罪恶 D.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9.图 2 是民国 28 年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深受当地民众欢迎的“红票子”。

这些“红票子”的发行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B.是当时法币改革的成果

C.支持了民族抗战的发展 D.是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

10.图 3 为新中国成立后一幅农村题材的宣传画,画中的文字是“家家户户踊跃入社,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宣传画

所反映的这场群众运动

A.积极响应了社会主义总路线 B.推动了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C.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 D.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11.阅读表 2 可知

表 2 1980—2010 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

年份 食品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及通讯 文教娱乐 医疗保健及其他

1980 61.8 12.3 13.8 3 5.1 4

1990 58.8 7.8 17.3 6.7 5.4 4

2000 49.1 5.7 15.5 10.1 11.3 8.3

2010 41.1 6.0 19.1 15.8 8.4 9.6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消费多样化

B.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

C.农村居民日常支出成本在不断提高

D.全面脱贫促进了居民消费结构完善

12.古埃及赫卡纳赫特纸草记录了公元前 2002 年一位农民的生活状况。据纸草记载,当时国家允许土地私有,赫

卡纳赫特家族雇佣他人耕种,粮食收成、土地买卖或租赁的价格与尼罗河泛滥紧密关联,族长必须谨慎精细才

能带领家族应对歉收的风险。据此可知

A.地理环境影响古埃及农业发展 B.尼罗河泛滥制约当地农业发展

C.古代埃及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 D.文明发展与大自然存在对抗性

13.15 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运用罗马法的条文规定对尚未被发现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统治等权利,在非洲

和美洲殖民地,西、葡两国通过宣读教皇诏令和法律文件、树碑、升皇家旗帜等仪式,宣告殖民地为“新发现”

土地。西、葡两国此举旨在

A.维护全球殖民霸主地位 B.传播宗教及西方价值观

C.宣示殖民占地的合法性 D.缓解殖民地土著的反抗

14.1720 年,英王提议给两家保险公司颁发特许状,下院最终以 186 票对 72 票通过这一提议,并答复国王“陛下

未经议会同意而仁慈地宣布……我们在此确认,本议会认为陛下为了从事商业贸易的臣民之安宁、平安和福祉,

此做法是符合法律的”。这说明当时英国

A.王权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B.国王仍有很大的决定权

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D.议会功能受到王权制约

15.1934 年,美国政府将印第安人学校的教育方式,从原来的白人化种族教育,转向与印第安人社会生活相结合

的教育,开设双语、印第安历史教育、文化传统保护等课程。这些举措

A.消除了对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 B.意在发展印第安纳州的农业

C.清算了欧洲对美洲殖民的罪行 D.有利于维护美国社会的稳定

16.1954 年,苏联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参加国际科学家合作活动,积极推进极地考察项目,并于 1957 年建立南极科考

站,与多国进行极地探索的科学合作,西方国家表示“要将苏联排除出南极,可能只能通过武力了”。由此可见

A.大国对中间地带的争夺激烈 B.科学领域内存在冷战思维

C.西方国家试图调和国际矛盾 D.苏联探索经济领域的改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稳固基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户籍制度是专制主义集权制国家的基石,它比任何官僚制度、军事制度和经济、文化制度,都具有更重

要的基础性作用。户籍的编排、登记与管理,是与正在形成的集权制国家的军事、治安、赋役制度联系在一起

的,反映出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得到了全面加强,从而为专制主义集权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鲁西奇《“下县的皇权”:中国古代乡里制度及其实质》

材料二 户籍以纸张作为书写材料后,造籍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有迹象表明,西晋时期的户籍不再由乡而是归

县编造。

——摘编自张荣强《中国古代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户籍制度的“基础性作用”。(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各项改革,美国人士认为这顺应了抗日需要,他们也对改革的效果

进行了分析。谢伟思指出:“经济、政治和社会革命的程度是这种彻底动员的基础……这场革命是温和的、民

主的。它把农民从封建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使他们有了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对合作性团体产生强烈兴

趣。普通老百姓第一次得到了一些要为之奋斗的东西。”

——摘编自张德明《全面抗战时期在华美国人士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书写及其启示》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

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它的前途命运,在这以前和这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划时代的变

化,集中起来就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除了台湾和香港、澳门以外),开始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

富裕而奋斗。一九四九年以后的中国历史,就是在这个和以往不同的全新基点上起步的。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全面抗战时期,为了把农民从封建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努力?

(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根本的变化”的深刻含义。(6 分)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权建设任务不同的主要原因。(4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恩格斯有句充满哲理的话:“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二战的确是人类历史上的一

次巨大和空前的浩劫和灾难。但也正是这场战争,深刻教育了人们。

——摘编自汤重南《二战对战后世界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思想智慧,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并不断丰富发展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持续繁荣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

——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历史的进步”的具体表现。(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外关系的角度,说明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努力。(6 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由农本而重商的变化最初发生在西欧,变化起因于农本经济的内部,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与封建农本经

济进行协调和适应,就会变为对它的侵蚀和分解,非对立的关系变为对立的关系。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世界涌现的历史

前奏。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

请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所学世界史的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

分,表达清晰)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