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5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

2024-09-21·16页·47.4 K

2024 年 9 月绵阳南山中学高 2022 级 9 月月考语文试卷语 文命题人:王强 杜昕怡 审题人:周鑫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材料一:中国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树立了注重社会调查的学术传统。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社会学,需要继承这一学术传统,通过社会调查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不 断加深对“人”的认识和理解,在将理论创新与现实关怀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承担起建构中 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责任。社会调查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枢纽环节,也是对社会的基础与本质予以理解的一种方法 体系。首先,社会调查是具象化的。社会调查扎根于特定的地域和人群,以一时一地的社会 风貌为对象,试图理解和把握在具体情景中展现出来的情感、气质、风俗、社会发展进程以 及变迁趋势。其次,社会调查是历史性的。要对一个特定资料作出有效解释,就要善于挖掘 其背后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了解那些习以为常却又容易视而不见的背景;就要将材料置于 时间维度之下,避免片面解读或过度诠释。再次,社会调查是整合性的。人类社会发展既存 在一般规律,也充斥着碎片化、非预期和非理性现象,社会调查就是要将这些规律和现象都 纳入总体性分析框架,做到对事实本身的把握和尊重。最后,社会调查长于共情。在具体场 景中所唤起的感性认识,可以使调查者尽可能避免成为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这种从情感上激 发的对“人”的体恤之情,可以使事物“活”的一面被充分挖掘出来,由此提炼出的理论便 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中国社会学自诞生之初,就深深打上了社会调查的烙印。对“人”的理解、现实的观照、 理论的创新,这三者的密切结合贯穿学术传统始终。有学者在民生疾苦中理解社会性质。陈 翰笙的经济调查蕴含人文精神,认为只有深刻认识数量众多的农民的生存状况,才能理解乡 村社会,并据此判断中国社会的性质,进而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有学者在人的处境中 寻找和确立立场。雷洁琼在江西的经历使她始终秉持“用资料说话”的精神,反对“为了社 会学而社会学”,主张着重观察社会变迁给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学者用社会调查串联起 学科的本土化与国家发展战略。费孝通所著《江村经济》,既是社会学实地调查的范本,也 是他后来开展研究的出发点。改革开放后,费孝通三访江村,通过小城镇研究的系列成果, 探讨了中国式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总结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形成了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框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驻足当下,如何应对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回顾我国社会学的发展历 程不难发现,将社会调查的实践精神融入历史的、具体的情景之中,发现社会生活“活”的 表达,使“人”得到认识和尊重,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才具有人民性和主体性。今天,我们正步入一个需要用中国思想影响世界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所能 做的,恰是通过社会调查,把握根植于我们历史与文化之中、与时代变迁相碰撞所激发出来 的体验与思想。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理提炼,就能更好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中国社 会变迁的根本性作用——对外提供世界认识中国的途径,对内回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建 构本土化与自主性兼具的知识体系。(摘编自邢婷婷《在社会调查中发现“人”》)材料二:在时间社会学看来,年龄是社会用以规定生命时间结构的一个关键要素,它一方面呈现 了生命的时间序列,另一方面也让生命时间具有规范性,使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被指定了不 同的角色期待和社会位置。正因如此,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就有着不同的时间节奏。对 于“青年”这一特定的年龄阶段而言,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年轻,这看似同义反复的话语其 实预示着青年的本质属性——有着看似用不完的时间和一生中最为旺盛的体力精力。我们研 究青年,有必要重拾被忽视的问题——时间,以获得一种关于如何走入青年更为全面深刻的 认识。由时间生发开去,我们就可以找到理解青年的钥匙。本文以时间社会学为研究视角,探 讨移动互联时代青年工作的真实状态以及时间制度是如何影响青年的。在移动互联时代,人 们可以体会到周遭的世界在不断地加速,对于青年个体而言,他们只能主动跟上或被裹挟着 卷入加速的时间之中。这种加速的时间观念外化为工作制度,使得青年的工作状态呈现出 “节奏快”“并行多”“协同杂”“全天候”的特征。同时, 时间也愈发显示出其自身的强制 性,这种强制有时会发生偏离,成为控制青年精神的枷锁,而这正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本文使用的数据涉及笔者参与的三次社会调查,三次调查均在 35 岁以下大城市就业青年群 体中展开。其中, 2019 年“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蜂鸟)调查”在北京进行,发放有效问卷 1692 份,访谈 62 人;2020 年“互联网青年工程师(码农)调查”在深圳进行,发放有效问 卷 505 份,访谈 46 人;2021 年“高校青年教师(工蜂)调查”在上海进行,发放问卷 1031 份,访谈 54 人。三次调查虽然开展的城市不同,关注的群体不同,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 时间对于青年的塑造和修饬。其实,我们一旦了解了制度如何设计时间,也就知晓了社会究 竟怎样对待青年。(摘编自廉思《移动互联时代青年劳动审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两则材料都谈到社会学重要的研究方法——社会调查,强调应真正了解大众,将“人”作 为理论创新的突破口。B.材料一指出,进入特定的地域和人群当中,试图理解具体情景中展现出来的情感、气质等, 这正是社会调查具象化特征的体现。C.“人”在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具有决定性地位,我们要构建出能够阐释中国人的精 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理论体系。D.通过社会调查,挖掘西方视域下的中国人看待问题的原则,之后再梳理整合,这是建构社 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2.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社会调查要注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碎片化等特殊现象,把它们都纳入总体性分析 框架中,进而把握和尊重事实本身。B.在社会调查基础上提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学理,能更好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推 动中国社会变迁的根本性作用。C.在时间社会学看来,年龄不仅仅是记录生命时长的数字,也隐含着约定俗成的社会期待,提醒人们在相应年龄里应承担的责任。D.在移动互联时代,科技的发展带来社会生活的加速运行,进而改变了青年的工作状态,使 青年的创造性得到极大提升。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材料一开宗明义,开篇即点出我们要传承注重社会调查这一学术传统。B.从陈翰笙等人的例子中可看出,他们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注重对现实的观照。C.费孝通的研究相较陈翰笙等人更具理论的创新性,放在文段最后更有说服力。 D.材料一在论证中既回顾历史,又立足当下,提出了中国社会学的现实责任。4. 材料二最后一段使用“蜂鸟”“码农”“工蜂”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 分)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时间”,但两者议论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二)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 69 题。王嫂沈从文厨房中忽然热闹起来,一问,才知道帮工王嫂的女儿来了。年纪十八岁,眼睛明亮亮 的。梳一饼大大的发髻。脸圆圆的,嘴唇缩小如一个小荷包。头上搭了一片月蓝布,围裙 上绣了一朵大红花,还钉上一些小小红绿镜片。说话时脸就发红,十分羞涩,在生人面前 总显得不知如何是好。问王嫂, 才知道女儿刚出嫁五个月,丈夫在乡下做田,住在离昆明 四十里的乡下,穿的还是新娘子衣服。主人说:“王嫂,你大姑娘到这里来是客,炒几个 鸡蛋,留她吃饭去! ”王嫂就望着那女儿痴笑:“太太说留你吃饭,不要走! ”女儿也笑 着。一家大小知道王嫂有个好女儿,都来看看,都交口称赞王嫂福气真好,闺女可长得俊 俏逗人爱。王嫂不特有个好女儿,还有个好儿子!儿子十二岁,已到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净 挣十五块钱一个月。王嫂怕他不学好,一来就骂骂,装成生气样子,要孩子赶快回去。王 嫂在这一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烧饭,间或同卖鸡蛋清茅房的乡下人嚷嚷,一切动机无不出于 护主。有一天,另外一个乡下妇人来了,带了些新蚕豆来看王嫂,两人一面说一面抽抽咽咽。来人去后,问起原因才知道一年前王嫂作新媳妇的女儿,已在两个月前死掉了。来的 就是那女儿的婆婆。女儿因为生产,在乡下得不到医药照料,孩子生下地两天,女儿流血 不止,家里人全下了田,想喝水不得水喝,喝了些水缸脚沉淀,第二天腹痛就死去了。孩 子活了两个月,也死去了。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是一切照常,用来稳定她的生 命或感情的,原来是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八个字。她相信八字。说起女儿死去情形时,她说:“他们忙着收麦子,大麦稞麦,用车子装满一车一车马 拖着走,下田去了。我女儿要喝水,喝不到,把水缸脚脚喝下肚,可怜,她嚷痛也痛,就 死了!死了她男人哭,不许棺材抬出门。自己可要去做壮丁,抽签到头上,过盘龙寺当兵 去!生死有命。 ”说的话不到十句,可包括了多少动人的内容!这家里同别的人家一样,有鸡,有狗,有猫儿。这一切却统由王嫂照管。王嫂每天照例先喂狗,后喂鸡。狗吃饱后就去廊下睡觉。下半天是她洗衣的时间,天 气好时,王嫂更忙。院子中有两大盆待洗的衣服:老先生的,先生的,太太的,小姐的, 学生的,小娃子的,还加上自己在茶叶局作小勤务十二岁小儿子的。衣服虽不少,她倒不 慌不忙的做去。事情永远做不完,可并不使她懊恼。一面搓衣一面间或还用本地调子唱唱 歌,喉咙窄,声调十分悦耳。三月后天气转好,镇日长晴,城区经常有空袭警报。警报来时,家中长幼照例分成两组,一组外出,一组不动。王嫂对外出最匆忙的照例要笑笑,但她自己并不怕。为什么不 怕?孔子遗教在这颗简单的心上有了影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疏散的出门去后,不出门的照例还是各在房中做事读书。 院中静静的,剩下王嫂一 个人,她还是洗衣,一面洗衣一面点数空中飞机数目,好等等报告给主人。哲学教授老金,照例每天午后四点来看看大公鸡。“王嫂,你怕不怕? ”王嫂听来带点羞涩神气笑着:“我不怕,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伊然知道对面是教哲学的先生,就援引两句大哲 人的话语,表示酬答。“圣贤说的,哪里会错! ”这件事也就过去了。第二天到了下午,天气还是很好,并无警报,到两点左右,她正 一面洗衣一面用眼睛耳朵去搜索高空中自家飞机的方位。 小狗忽然狂吠起来。原来那个 在茶叶局当差的小儿子来了。小孩子脸黑黑的,裤子已破裂,要他母亲给缝补缝补。“昨天警报你在哪里? ”孩子说:“我在河甸营。 ”这一来王嫂呆住了。“你怎么到飞机场去。日本飞机不是把河甸营炸平了吗?炸死好 多好多人。你去看热闹!有什么好看的! ”“我有事去。飞机来了,丢下十二个炸弹,三个燃烧弹,房子烧了,倒了,我前前后 后是人手人脚,有三匹马也炸个碎烂。机关枪答答答答乱打。最后我也死了,土把我埋了。有人摸我心子,还有一点气,汽车装我到甘美医院。……”孩子把事情叙述得清清楚楚,毫不觉得可怕,也毫不觉得这次经验有何得意处。坐在 他母亲洗衣盆边,裤子破了一个大裂口,瘦瘦的腿子全裸露出来了。王嫂声哑了,“咦, 咦,咦,你不炸死!你看到死人?看到房子倒了烧起来?你看到人手人脚朝天上飞?人家 抬你到医院去,九点钟才醒。回去主人骂不骂你?来,我看看你裤子! ”小孩子走到她身边去,她把破裤子一拉,在孩子精光光的瘦臀上巴巴的打了三下。 “你不怕死?我自己打死你! ”小孩子却嘻嘻笑着,看看母亲的眼睛,已湿莹莹的了。孩子说:“我不怕日本,我长大了还要当兵去! ”她看看天,天上蓝蓝的,有一团团白云镶在空间。恰有三只老鸦飞到院中尤加利树高 枝上停下来,孩子一拍掌,老鸦又飞去了。王嫂把裤子缝好后,用口咬下那点线头,把针 别到头髻上去,拉住孩子脏耳朵说:“你当兵去,老鸦就叼你到树上去。福寿,你能当兵? ”孩子不作声,只快乐的微笑。他心想:“我怎么不能当兵?人长大了,什么都做得好。 ”孩子走后,家中人知道了这件事,都以为王嫂人好,心好,命好。王嫂不作声,只是 微笑。到晚上,却悄悄的买了些香纸,拿到北门外去烧化。她想起死去的女儿,死得太苦 了,命可不好,有点伤心,躲在自己房中去哭了好一会,不曾吃晚饭。这件事一家人谁也 不知道,因为她怕人知道要笑她,要问她,要安慰她。这一切她都不需要。(一九四零年初作,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王嫂的女儿来看王嫂,大家都来看她并称赞她可爱俊俏,就连主人也热情地留她吃饭, 这说明王嫂的生活环境纯洁朴素。B.文章两处述及女儿死去的情形,内容基本相同,王嫂的再述不仅无重复之感,反而让文 章内容具备了更触动人心的力量。C.文章描写了儿子归家时裤子裂口之大,露出大腿之瘦,看似闲笔实则着意,暗示出战事 的激烈和儿子的弱小。D.王嫂对儿子扬言:“你不怕死?我自己打死你! ”体现了王嫂作为母亲对儿子不好好工作的不满和愤怒。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中划线句引用了古语“生死有命 ”,并反复出现,串联起王嫂悲惨 一生,突显了王嫂对命运的深刻哲思。B.文中划线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以王嫂为代表的部分民众对空袭事件的习以为常, 可映射出他们对战争的泰然。C.文中划线句掀起情节微澜,王嫂的注意力从搜寻飞机转到听见小狗狂吠,可见儿子回 家在王嫂的意料之外。D.《王嫂》与《百合花》两篇小说描写战争的角度颇为相似,都借助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口 吻来勾勒战争的场景。8.小说在刻画王嫂这一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4 分)9.小说故事发生在抗战背景之下,但并未正面书写战争场景,而是贴着小人物的日常经历 来写,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效果。(6 分)二、古文诗歌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材料一: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燕 昭王大说,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 者。乐毅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 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 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 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 逐燕,尽复得齐城。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 伐燕。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夫免身立功,以明 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 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 教于君子矣。”(节选自《史记 乐毅列传》)材料二: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王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 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 .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也?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乐毅 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 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 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 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节选自苏轼《乐毅论》)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惠王自为A 太子B 时C 尝不快于乐毅D 及即位E 齐之田单F闻之G乃纵H反间于燕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会,恰巧,适逢,与《鸿门宴》中“会其怒,不敢献”的“会”的意思相同。B.让,责备,与《子路……侍坐》中“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的“让”意思不同。C.所以,表原因,与《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所以”用法相同。 D.安,指使老幼安定,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妻之美我者”的“美”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燕昭王把在齐国缴获的战利品带回燕国,让乐毅带兵进攻尚未攻克的齐国城邑,后来只 有莒和即墨没有被收服。B.燕惠王后悔用骑劫取代乐毅,又埋怨乐毅投降赵国,使得赵国趁着燕国疲弊之际任用乐 毅攻打燕国。C.乐毅用书信回应燕惠王,表明自己恪守道义,不敢把幸免于杀身之祸作为渔利的机会, 不会做有损燕国之事。D.论者认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而乐毅未能成功伐齐是命运的不幸, 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4 分)(2)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4 分)14.苏轼认为乐毅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3 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516 题。满江红 赤壁怀古 戴复古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 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 , 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 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戴复古,南宋词人。此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貔虎, 貔和虎。亦泛指猛兽。曹瞒,曹操小名阿瞒。1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上片开头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虽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 但以朴素的叙述入题,却也自然轻快。B.“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写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 水战,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C.“今如许”三字陡然转折发问,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表现了词人对朝廷偏安一隅、腐败 无能的失望和对功名事业的淡漠。D.全词以“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结尾,词人将满腔的伤感融入到向道旁杨柳的发 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16.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都写到了赤壁之战,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句0.5分,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登高》中“ ”写木叶摇落之景,表现出杜甫悲凉 心境;《声声慢》中“ ”写落花堆积之状,寄托了李清照难解的愁绪。(2)曹操《短歌行》引用《诗经郑风》中“ , ”,将原意为姑娘思念情郎的诗句化用为明主对贤才的渴望。(3)在《登泰山记》中, “ , ”两句写出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即将出现时的五彩绚丽、奇幻无比景色。(4)《荀子 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 接表述为“ , ”的师生关系。(5)《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 ”的雄心气魄,但最终落得“ ”的凄凉结局。(6)白居易的《琵琶行》和苏轼的《赤壁赋》都善于用侧面烘托之法表现音乐演奏技艺的高超,其中你喜欢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苏打水并非含“苏打 ”的水,其中“苏打 ”是指小苏打。小苏打与苏打虽是一字之差, 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及使用领域却截然不同。小苏打化学名为碳酸氢钠,味咸,易溶于水,其 水溶液呈弱碱性。 ,比如发面、制作汽水、除渍去味等。苏打化学名是碳酸钠,其水 溶液呈碱性。它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比如轻工日化、建材、化学工业等。苏打水是每升含0.40.6克的碳酸氢钠的一类饮品,呈弱碱性。市售的苏打水分为天然 苏打水和人工苏打水。 ,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硼、锌、硒、铬等。人工苏打水则 是通过向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加入甜味剂、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剂来调制,如果压入二氧化碳 , 则变成“苏打汽水 ”或“ 气泡苏打水 ”。有研究表明:适当饮用苏打水,能解决消化不良 和便秘症状,预防皮肤老化,还有助于尿酸排泄作用。 但是, 。苏打水中钠离子含量较高,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还.会导致慢性肾病恶化。因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慢性肾病等患者不适宜经常饮用苏打.水。18.下列句子中的“会 ”与文中加点的“会”,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昨天我俩错过了,今天我特意来会他。 B.爷爷会英文,总在周末帮我练习口语。 C.苹果树上的果子熟了,自然会掉下来。 D.花花是不到 1 岁的孩子,刚学会走路。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个字。 (3 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得改变原意。 (4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 1 小题,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题。医学理想的萌发,来自青春期的一场大病。16岁时,屠呦呦患肺结核,经过两年多的 治疗才得以康复。“ 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 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屠呦呦对记者回忆道。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大医学院。在关于屠呦呦的原始材料里,有一张照片保存 得很好,照片中,屠呦呦佩戴着北京大学的校徽,照片旁是她的亲笔备注:“佩戴北京大 学校徽的大学生。 ”在这里,她打下了扎实的中西医知识功底。20世纪60年代,疟疾横行,生命临危。背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望,屠呦呦挂帅“523” 小 组,与死神的较量拉开帷幕。190次失败的打击,因缺乏防护所致的中毒性肝炎的折磨,以 身试药的风险……终于,1978年,屠呦呦小组成功研制青蒿素。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全球疟疾的综合治疗中,青蒿素至少降低了20%的死亡率及30%的 儿童死亡率。 ”诺奖评选委员会在评选资料上特别指出。2016年,屠呦呦踏上研究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新征程。2018年初,双氢青蒿素对红 斑狼疮的治疗效果最终得以确认。屠呦呦告诉记者:“青蒿素对治疗红斑狼疮存在有效性 趋势,我们对试验成功持谨慎的乐观。 ”(节选自《环球精英》)21.新闻强调真实性,为准确报道屠呦呦,作者采集材料的渠道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 括。 (6分)(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 题。《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一首代表作。这是一首蔑视尘俗、融入自然实现自我的生命 之歌,使得这首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篇。理解这首诗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诗的开头四句和结尾四句,互相呼应,中间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 际,守拙归田园 ”承上启下,关联过渡。首尾记叙抒情,中间写景抒情。整首诗合缝接榫,丝丝入扣,精巧玲珑,浑如天成。陶诗在使人接触田园生活画面的同时,还能引人到一种境界中去。如《归园田居》(其 一),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 鸡啼,所有这一切还构成一种境界。读这首诗的每一句,感觉就像夏日喝凉水,山间濯流泉;细细品味,又确是浅语蕴深 意,常字见真情,质而绮,癯而腴, 淡而远。“守拙归田园 ”,一个“拙 ”字,包含了诗 人多少人生感悟,有几分自嘲,有几分悲哀,确乎还有几分自慰!“狗吠深巷中 ”,一个 “深 ”字,使人从幽深邃远的村巷里听到那一声声悠远的狗叫,让人进入一种幽静渺远的 境界。诗人把官场比作“尘网 ”“樊笼”,把当官比作“羁鸟 ”“池鱼 ”,极为形象深刻地 展示了诗人的人格美。在他归家后,“开荒南野际 ”,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中 去,发现田园美。这种醉心田园的高雅情趣和人格魅力,古往今来,倾倒了多少文人志士。22.这篇文学评论从哪几个方面对《归园田居》进行了评论,请根据文本概括。(4 分)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有人认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 暮年,壮心不已”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 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 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意地栖居……对“诗意地栖居”,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