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为我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调址分布图。这可用于说明.( )
A. 中华早期文明的多元特征 B. 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C. 我国较早进入了阶级社会 D. 各区域经济文化的均衡发展
2. 东汉晚期,规定婚姻之家不得为上下级官员。亲属若在同一地区或者同一机构为自者,必须将品级低者
调往其他地区或者机构。甚至规定两州人士有婚姻者,其家人不得交互为官。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 完善考试选官制度 B. 瓦解宗法体系 C. 遏制王国势力膨胀 D. 加强中央集权
3. 有学者指出:“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进而想起舞台上那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
足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该学者的观点是
( )
A. 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B. 现代观点要比传统观点更加可信
C.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定论 D. 历史研究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展开
4.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年),刘晏出任盐铁转运使,对盐法进行改革。在食盐的运输和销售方面,放弃
传统的“官运官销”,改为由盐政机构将统购食盐按官方定价卖给商人,再由商人运销各地,史称“借商
销盐”,这一变化( )
A.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废除了食盐专营政策
C. 增加了盐业市场化成分 D. 提高了商人社会地位
5. 史载,宋仁宗的贵妃张氏欲以其伯父为宣徽使……既降旨,御史中丞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
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张氏遣小黄门次第探伺 帝举袖拭面曰:“中丞向前说话,
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据此可知,宋朝( )
A. 君主专制日趋衰落 B. 监察体制发挥作用
C. 外威干政现象严重 D. 官员任免随意性强
6. 汾初废吏汤斌(1627—1687 年)认为,“圣人之通”来自实实在在的日用伦意,也需要“返而求之人
伦日用之间、实实省察克治,实实体验扩充。”唯如此,才能达到“至圣”的境界。这一主张( )
A. 冲击了理学的社会正统地位 B.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
C. 蕴含了近代民主启蒙的价值 D. 弘扬了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
7. 如图为近代英国《顽重杂志》刊载的关于中国的漫画《难以孵化的巨蛋》(1901 年 4 月 6 日)。漫画插
绘了列强试图孵化中国这颗“巨蛋”的情景。下列说法与漫画主旨相符的是( )
《难以孵化的巨蛋》
A.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B. “门户开放、利益均沾”
C. “量中华物力,结与国欢心” D. “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8. 1912 元 7 月,康有为任《致仲远书》中称:“适者大夸,礼俗沦亡,敦化扫地,非豫一时之革命。实中
国五千年政教文尽革。——缅并议废孔为,北为可骇,若坠重渊,渺无所属。呜呼痛哉!自吾中国以来,
老母变若今之甚者也。”这反映了( )
A. 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思想论战 B.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冲突
C. 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纷争 D. 封建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固
9. 下表是 1938-1948 年间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国共不同部队所抗击的 日军占这些地区全部日军的比例。
据表可知,在此期间( )
1938 1939 1940 1941 1943
1942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八路军、新四军 58.8% 62% 58% 75% 68% 58%
国民党部队 41.2% 38% 42% 25% 27% 42%
A. 国民党的民族抵抗意识丧失 B. 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发生逆转
C. 全面抗战路线赢得广泛支持 D. 敌后战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0. 1951 年委有的新中国第一个学制文件《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特别重视工农干部学校在学校系统中的
地位.同时还将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及相关的补习小学、函授学校列入学校系统。上述调整的主要
目的是( )
A.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
C. 适应一五计划的需要 D.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11. 1979 年,家庭政产承包责任制有包工到组、包产到组、包工到户和包产到户等多种形式。到 1984 年.
包干到户成为主要的形式。农民把包产到户形象地表述为“交够国家.留足集体,留下的想是我们的”。这
反映了( )
A. 农村改革在摸索中前行 B. 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突出
C. 农户可选择的范围减少 D.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12. 《汉谟拉比兹典》第 73 条记较:“如果一个商人把(您的)大麦给某人作为有息借贷,对于每石他应
该拿取三分之一石的利息;如果他给银子作为有息借贷,对于每馏银子,他应该拿取 20%的利息。”这一
规定意在( )
A.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B. 鼓励以钱生利 C. 维护奴隶主的 利益 D. 规范经济行为
13. 14 世纪上半期,意大利商人弗朗切斯科佩科罗蒂根据自身经历写过一本《经商指南》。该书广泛涉及
欧亚非三洲的商品集散地和商路,其中欧洲的城市是意大利商人活动最频繁的地区。由此可知,该时期
( )
A. 亚非地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 B.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C. 亚非欧之间存在经济贸易往来 D. 对外殖民扩张推动商业革命的发展
14. 1258 年,英国颁布的《牛津条例》规定:国王在处理国务的时候必须遵从 15 人会议劝导,15 人还可
以指定最高司法官、市政官员和财政大臣;每年举行三次大议事会,未经大议事会的同意,国王不能随意
没收土地、分配地产和监护土地,也不能出征。据此可知英国( )
A. 君主立宪制度初步确立 B. 王权进一步受到限制
C. 国王与教会的矛盾激化 D. 近代法律体系已建立
15. 如表为 1928 年和 1940 年苏联的农业机械产量与保有量的数据。这一变化反映了( )
拖 拉 机 产 谷 物 联 合 收 割 机 拖 拉 机 保 谷 物 联 合 收 割 机 保
量 产量 有量 有量
1928 0.127 万
0 台 2.7 万辆 2 台
年 辆
1940
3.16 万辆 1.28 万台 53.1 万辆 18.2 万台
年
A. 新经济政策推动农业繁荣 B.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现象缓解
C. 冷战竞争促进重工业发展 D.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成效显著
16.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由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坚忍不拔,由于她鼓起了当时法国政治家舒曼和
戴高乐这样的关键人物的信心,以及由于苏联威胁所引起新的紧迫感,法德两国的和解终于进入坦途,
“尼克松的话反映出( )
A. 法德两国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C. 法德和解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结果 D.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结构性调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灾患频繁,严重影响社会环境的安定。宋政府为此在防灾和救灾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为预防灾害,宋政府设仓积谷,创立了较为完备的仓储之制。在遇到灾荒之时,一方面政府充分发挥官仓、
常平仓、义仓等灾前储备赈济灾民,另一方面劝课农桑,减免赋役以恢复社会生产。除了灾害出现时的大
规模社会救济之外,政府也对平常的贫困和弱势群体进行救助,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例如,在对老人
和小孩的救助上,改府主要以设置官方的救助机构为主;疾疫是对老百姓最具影响的灾祸,每当此时,宋
廷就命太医局及翰林医官前往救治,且药费多由朝廷无偿拨付。
——摘编自张南《简论宋代的社会救济》
材料二 全国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范围内,水、早、蝗、雹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如
1942—1943 年,冀西、冀中地区,由春至秋,赤热炎炎,田地坼裂,苗枯禾干,人民的生活陷入极度困难。
与此同时,日寇把进攻重点转向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1940 年,日军分三期实施“治安肃正计划”,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讨伐与扫荡,人们生产生活的条件被破坏,生产力下降,抵御灾害的能力
更低。为此,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救济灾民、扶助贫弱作为施政的重要内容,发动群众积
极生产自救,互助互济,广泛进行募捐,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摘编自韩振国《论晋察翼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救济》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署察冀抗日根据地实施社会救济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社会救济的作用。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著名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主要是指他们从 4 世纪来到 6 世纪末,自西向东,由北
至南,向着罗马帝国境内的大规模迁徙运动。它对罗马的艺术成果、城市建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同时
也为这个颓废的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日耳曼人用武力直接改变了罗马帝国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促进了西
方封建制度的形成,还以原有的较为落后的政治制度取代了罗马帝国的君主政体,导致个人力量的扩张。
而不同种族之间的混合与战争,迫使人民被迫发挥出自己的作力、精力和勇气,统治阶级也被迫摒弃了帝
国末期荒洺、奢侈、萎靡的生活状态,这促进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摘编自邢煜林《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及其反思》
材矸二在 17—18 世纪,西欧远赴北美往往可以视作一场生存考验。大西洋海面那狭小的船只上挤满
了抱着美好希望的欧洲移民。这些船只大多十分简陋,移民和他们所携带的物品、牲畜一起挤在船底舱,
想到甲板上透气的机会都没有。饥饿和疾病使很多人难以到达目的地。到了 19 世纪从西欧通往北美的道
路变得更加顺畅概行技术和轮船条件都大大提高、由此,19 世纪的美国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在中前期,
西欧移民占了较大的比例。
——摘编自王站(19 世纪西欧 A 日赴美移民的历史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述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为西欧注入的新活力”。
(2)根据材料二、指出 19 世纪中前脚西欧向美国移民的有利条件。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民族
迁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在 1881 年前建成 11 个机器缫丝厂,其所有者约一半是举人,其他的则属
乡绅或其家族成员。1881 年,由于丝织业工人、丝商的强烈反对和暴力对抗,以及地方政府和官僚的打压;
该地的机器缫丝厂被迫暂时关闭。不过,中断并没有持续多久。1883 年,该地的机器缫丝厂重新遍地开花,
比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1894 年,该地有 75 家机器缫丝厂,年产蚕丝近 800 万海关两。
——摘编自张茂元、邱泽奇《近代乡绅技术观转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以近代珠三角机器缫丝技术应用为
例》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的 中国近代史知识了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
之有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结束以来,亚太地区享受了重要的“和平红利”,实现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然而,近
年来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因素升温,南海、朝鲜半岛等地区热点问题更嵖复杂,一些亚太地区国家无端沙
作“中国崛起”带来的“安全威胁”,甚至明确宽扬“备战打仗”,持续增加军费支出,推进各领域军力建
设。据统计,2022 年亚火地区的军费支出约为 5750 亿美元,较 2013 年增长 45%,这一数额超过欧洲网年
3450 亿美元的军费支出,其占世界军费支出的比例为 26%。
——摘编自赵明昊《亚太地区的复合安全困境与中国应对》
材料二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发展可以粗略地分为前 30 年中后 40 年两个阶段。前 30
年,中国经济发展初期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经过此起彼伏的政治运动。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1978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岛速增长令人称奇;1979—2018 年 GDP 年均增长 9.4%,远高于同
期世界经济 2.9%的年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 18%,仅次于美国。
——摘编自杨英杰、郭光敏《新中国 70 年经济发展经验理论研究选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阻碍当今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 因素、
(2)结合材料二、围绕“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
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5 届清远市普通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高三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为我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调址分布图。这可用于说明.( )
A. 中华早期文明的多元特征 B. 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C. 我国较早进入了阶级社会 D. 各区域经济文化的均衡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旧石器时代(中国)。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发源地很多,体现其多元
的特征,A 项正确;图示信息不能看出中华文明的核心的位置,排除 B 项;旧石器时期我国并未出现阶级
社会,排除 C 项;图示只能说明文化的多元性,无法反映出其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东汉晚期,规定婚姻之家不得为上下级官员。亲属若在同一地区或者同一机构为自者,必须将品级低者
调往其他地区或者机构。甚至规定两州人士有婚姻者,其家人不得交互为官。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 完善考试选官制度 B. 瓦解宗法体系 C. 遏制王国势力膨胀 D. 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东汉晚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亲属若在同一地区或者同一机构为自者,必须将品级低者调
往其他地区或者机构。甚至规定两州人士有婚姻者,其家人不得交互为官”结合所学可知,不允许有亲属
关系的人互为上下级,不允许有姻亲关系的人交互为官是为了限制地方大族的势力,此举有利于加强集权
统治,D 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措施限制地方大族的势力,没有提及官员的选拔
制度,无法得出完善了选官制度,排除 A 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措施限制地方大族的
势力,并非意在瓦解宗法观念及体系,排除 B 项;汉武帝通过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遏制王国势力与材
料时间不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有学者指出:“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进而想起舞台上那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
足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该学者的观点是
( )
A. 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B. 现代观点要比传统观点更加可信
C.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定论 D. 历史研究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展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进而想起舞台上那位花
面的奸臣,但这不足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可
知,学者指出仅通过《三国演义》和舞台形象来认识曹操是片面的,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和研究曹操,
以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D 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需要综合多种史料来得出关于曹操的结论,排除 A
项;现代观点要比传统观点更加可信表述错误,加之材料没有将现代观点和传统观点作对比,排除 B 项;
材料讲述学者指出了对曹操的一种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4.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年),刘晏出任盐铁转运使,对盐法进行改革。在食盐的运输和销售方面,放弃
传统的“官运官销”,改为由盐政机构将统购食盐按官方定价卖给商人,再由商人运销各地,史称“借商
销盐”,这一变化( )
A.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废除了食盐专营政策
C. 增加了盐业市场化成分 D. 提高了商人社会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
可知,刘晏放弃传统的“官运官销”,改为由盐政机构将统购食盐按官方定价卖给商人,再由商人运往各
地进行销售。商人基于利润追求,会积极寻找更多的销售市场,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和经济交
流,C 项正确;“借商销盐”的做法有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 A 项;“借商销盐”的做法并不是
废除食盐专营政策,排除 B 项;材料仅涉及政府借助商人销售食盐的信息,无法得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
结论,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5. 史载,宋仁宗的贵妃张氏欲以其伯父为宣徽使……既降旨,御史中丞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
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张氏遣小黄门次第探伺 帝举袖拭面曰:“中丞向前说话,
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据此可知,宋朝( )
A. 君主专制日趋衰落 B. 监察体制发挥作用
C. 外威干政现象严重 D. 官员任免随意性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既降旨,御史中丞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
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包拯作为御史中丞,其职责之一就是监察朝政,防止权
贵滥用权力。他在这一事件中坚决反对贵妃家族成员的任命,体现了北宋对监察官员的重视以及监察制度
在当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B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宋朝监察体制发挥作用,但宋代君主专制并未日趋衰
落,不符合史实,排除 A 项;材料中虽然提到了贵妃试图影响人事任命,但这并不能直接说明外威干政现
象严重,因为皇帝最终并未依从,排除 C 项;材料强调宋代监察制度的作用,并未直接体现官员任免随意
性强,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 汾初废吏汤斌(1627—1687 年)认为,“圣人之通”来自实实在在的日用伦意,也需要“返而求之人
伦日用之间、实实省察克治,实实体验扩充。”唯如此,才能达到“至圣”的境界。这一主张( )
A. 冲击了理学的社会正统地位 B.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
C. 蕴含了近代民主启蒙的价值 D. 弘扬了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之际(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可知,汤斌认为“圣人之通”来自日用伦常,还需要在
人伦日用中省察克治、体验扩充,才能达到“至圣”境界。据所学,经世致用强调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要
关注社会现实。汤斌主张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去追求圣人境界,体现了关注现实、注重实践的特点,符合经
世致用的思想内涵,B 项正确;从题干中并不能看出汤斌的主张对理学正统地位有直接的冲击,排除 A
项;题干中主要是关于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的论述,没有涉及近代民主启蒙的价值,排除 C 项;格物致知
是通过探究事物原理来获得知识,而汤斌强调的是在人伦日用中实践和省察,并非单纯的探究事物原理,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7. 如图为近代英国《顽重杂志》刊载的关于中国的漫画《难以孵化的巨蛋》(1901 年 4 月 6 日)。漫画插
绘了列强试图孵化中国这颗“巨蛋”的情景。下列说法与漫画主旨相符的是( )
《难以孵化的巨蛋》
A.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B. “门户开放、利益均沾”
C. “量中华物力,结与国欢心” D. “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结合图片情景可知,列强认为中国这颗“巨蛋”难以孵化,尽管八国联军
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但列强遭遇中国军民顽强抵抗,认为“瓜分一事,实为下策”,D 项正确;“砍了电线
杆,扒了火车道”反映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与列强“试图孵化中国这颗巨蛋”不符,排除 A 项;1899 年美
国提出“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政策,反映的列强共同瓜分中国,主题不符,排除 B 项;清政府“量中华
物力,结与国欢心”表明清政府极力讨好列强,无法突出“难以孵化”主题,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8. 1912 元 7 月,康有为任《致仲远书》中称:“适者大夸,礼俗沦亡,敦化扫地,非豫一时之革命。实中
国五千年政教文尽革。——缅并议废孔为,北为可骇,若坠重渊,渺无所属。呜呼痛哉!自吾中国以来,
老母变若今之甚者也。”这反映了( )
A. 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思想论战 B.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冲突
C. 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纷争 D. 封建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固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