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王艳:您在 40 余年的文学创作中,出版了 30 部长篇小说、两部中篇小说集、两部散文集等,可以说是
非常高产的作家。回头来看,您是如何走上写作之路的?
杨志军:因为耳濡目染,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另外,我觉得是天性,我天生喜欢读书和写作。当然,之所
以喜欢写作,主要还有对青海这片土地的热爱,是草原给了我生命的意义和写作的可能。我喜欢自由而浪漫的
草原生活,走遍了青海所有的牧区,见证了草原的变迁,像一个牧人一样感同身受。渐渐地,就把那些触动心
灵的感受化成笔下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和人物。
王艳: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从本质上讲,新闻与文学在功能、选材以及写作过程等方面都不一样。
您觉得从写新闻到写小说,最大的考验是什么?
杨志军:新闻采写需要不断寻找新的线索。实际上,很多时候我是先采写新闻,然后再根据新闻线索去写
小说,但最严峻的考验是小说不能写得像新闻一样。比如,1983 年冬天的一天,36 个农民在青海湖凿冰窟打
渔,因为风势过大,冰面被风吹炸裂了,36 个农民被困在浮冰上,漂在湖中。我自告奋勇去青海湖边采访报
道,看见营救人员虽全力营救,但都无济于事。后来,天气变冷,气温降至零下 40 多摄氏度,浮冰重新冻到
一起,36 个农民花了三四个小时才从湖心走到岸上。我当时写了新闻稿,但觉得还有很多值得写的内容,新
闻文体难以表达我目睹整个事件的认知和感触。于是,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大湖断裂》就这样诞生了。新闻
写作和文学写作有关联,但最大的忌讳是小说里有新闻语言。很多作家都是记者出身,但很多记者想写小说却
写不了。这是因为他们习惯了新闻笔调,很难转换成小说形式。小说创作需要扎实的阅读基础、深厚的文学修
养以及丰富生动的表达,甚至还有天赋。
王艳:从《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到《藏獒》《伏藏》《巴颜喀拉山的孩子》,再到《雪山大地》,您
的写作一直深扎在青藏高原。您创作《雪山大地》的初衷是什么?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杨志军: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历史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情感是民族情感的一部分,一个人的
思想是时代思想的一部分。所以,像我这样一个出生在青海、扎根在青海、不停地描写青海的人,对这片土地
倾注了所有的感情。《雪山大地》其实在我的脑海里酝酿了很多年,一直在发酵。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我的故事,
更是父亲和母亲的故事,是所有在青藏高原洒下血汗、奉献青春乃至全部人生的父辈们的故事。我见证了父辈
们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青藏高原的故事以及草原牧人的生活变迁,想要把一个民族从部落制进入社会主
义社会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记录下来,将我的感恩之情回馈给这片土地。
王艳:《雪山大地》的语言很具地方特色,夹杂着藏族谚语。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是您作品的重要组成
部分,这种极具地方性的语言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杨志军:藏族的谚语真的很有哲理。我在草原说的既不是藏语也不是普通话,而是藏族人已经习惯听闻也
习惯表达的“青海话”。我在写作的时候,会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当地人的语境。比如
一个牧人说:“大夫啦,我耳朵里咣当咣当拖拉机开过来了。”意思就是耳鸣,如果你把它简化为“耳鸣”,草
原牧人说话的那种味道和感觉就没了。我想尽可能多地保留一些地方性和草原味,尽可能丰富地体现草原牧人
的语言里所包含的生活、心理、人际关系以及生存状态的信息。一种极具地方性的语言,必须汲取民间智慧才
会生动而独特。
王艳:您自称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雪山大地》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您如何思考理想与现实之
间的关系?
杨志军:我的希望是:草原牧人在接受丰富的物质文明后,还能拥有雪山大地的那种干净、纯粹。在我的
理想中,他们既是文明的,又是精神饱满的。我的作品既描写现实性,也表达可能性。很多时候,作品对可能
性的把握决定着故事的走向、人物的命运和思想的传播。理想主义一定要建立在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如实描
摹的同时又要情绪饱满地写出希望。这是这片土地对我的要求,也是这个民族对我的要求。
王艳: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目的和标准,对您来说,写作是为了什么?《雪山大地》是您心目中
完美的作品吗?
杨志军: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生活常态,我想把自己所熟悉、所认知的历史和现实写出来。《雪山大地》
算是写得比较自信的一部作品,但也称不上完美。其实,写作本身就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有
遗憾,包括《雪山大地》在内。在完成之初觉得很好,经过时间的沉淀,当我再次阅读的时候,会觉得有很多
没写到的地方,想把它修改得更好。但是,有些遗憾是没法修改的,人们常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修改
了某一处,整个情节都会随之变动。《雪山大地》自然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修改过程。文学史只提供有特色的
作品,不提供十全十美的作品。我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文学在本质上必须反映生活,但反映的生
活再真实也是作家认知到的生活,是用大脑过滤过的生活、是被选择过的生活,这种认知、过滤和选择的过程,
就是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历史光阴一次次沟通的过程,最终反映的是作家内心深处的律动。我希望自己的内
心世界更丰富、更博大,具有雪山大地的姿态、青藏高原的辽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除了不断体验和认知生
活,还要不断地否定和批判自己,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大自己、丰富自己。
(摘编自《将感恩之情回馈给脚下这片土地》——访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杨志军)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新闻写作和文学写作有关联”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不同,即便有很多值得写的内容也难以表达作者的认知和感触。
B.本质上,新闻是信息,起到传播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而文学是艺术,表达作家内心深处的律动。
C.新闻重采访,对新闻来说,需要不断寻找新的线索;对文学来说,作品主要靠加工,不能写得像新闻一样。
D.新闻记者想写小说却写不了,在于他们习惯的新闻笔调很难转换成小说形式。扎实的阅读基础、深厚的文学
修养、丰富生动的表达甚至天赋都是小说创作所需要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之所以走上写作的道路,杨志军认为不仅源于个人对文学的热爱,而且草原给了他生命的意义和写作的可能。
B.通过记者与杨志军的对话,让读者了解嘉宾从事新闻写作的经历以及这段经历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C.《雪山大地》的语言很具地方特色,是因为丰富地表达了草原牧人的语言里所包含的生活、心理、人际关系
以及生存状态的信息。
D.杨志军在创作中,谈到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能情绪饱满地写出希望,
是现实的升华。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访谈紧扣杨志军的代表性作品《雪山大地》展开,问题清楚,各自独立,体现了主持人良好的素养。
B.通过这篇访谈,我们不仅可以知晓作者创作作品的心路历程,也对整部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
C.访谈结合父辈与几代草原建设者艰辛探索的社会大背景,对《雪山大地》这部作品的时代意义进行了重点探
求。
D.访谈从创作前的准备谈起,涉及作品的选材、语言、手法等方面,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
4.结合访谈,你能了解《雪山大地》这本书有哪些特点?请根据材料相关内容概括说明。(4 分)
5.在杨志军看来,作家应该怎样处理文学创作和现实的关系?请简要概述。(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 李娟
想起外婆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是吐舌头。通常这一动作会出现在她老人家做了错事之后。而她做了错
事通常会先掖着瞒着。比如打碎了糖罐子,就悄悄把碎片扫一扫,剩下的糖撮一撮,换个一模一样的罐子装了
原样摆着。直到你问她:糖为什么突然少了半罐子?她才吐吐舌头,笑眯眯地坦白。
金鱼死后,鱼缸一直空在那里,空了很久。有一天却发现鱼缸有些不对劲儿,似乎缩小了许多。端起来左
看右看,没错,是瘦了两三寸。逮住外婆一问,果然,是她老人家打碎后又悄悄去市场买回一个。大约是原样
大小的有些贵了,便买了小一号。还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呢。当然,被揭穿后,也只是吐了一下舌头而已。
吐舌头的外婆,飞快地把舌头吐一下,“对不起”和“气死你”两种意味水乳交融。而且又吐得那么快,
一转眼就神情如故,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休想让她为做错的事情多愧疚一丝一毫。
然后又想到外婆的竹林。
外婆的老家不是我的老家,我从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但想到外婆正是在那里的一间老瓦房里生活了近半个
世纪,就觉得那里实在是一个无比温柔之处。老屋前前后后种着重重竹林,我从坡上走下来,一走进竹林,就
听到外婆的声音。她正在塌了半边的老屋门口和一群乡下女子说笑。她手持长长的竹竿(后来,她用这竹竿为
我从橘子树上捅下来许多鲜艳的橘子),站在那里大声揶揄其中一个女邻居,好像是在模仿她夫妻俩之间的什
么事。所有人笑得前仰后合。那女人又急又气,抡起巨大的竹扫帚挥打外婆的屁股。我站在半坡的竹林里看了
好一会儿。当外婆和我们一起生活时,我们是否也给过她同样的快乐?那时她八十五岁了,已经离开我们两年,
独自回到乡下的旧居,在废墟里仅剩的半间老屋里生活。
我一边大声喊外婆,一边从坡上走下来。所有人都回头仰望我来的方向。外婆答应着,意犹未尽地继续数
落着那个女人,继续大笑,一边向我迎上来。我从上往下看到旧屋天井里的青石台阶,看到一根竹管从后山伸
向屋檐下的石槽,细细的清泉注满了石槽。世界似乎一开始就如此古老。
从来没想过,离开熟悉的地方会是这么可怕的事情!之前两天,我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差了十个钟
头。接到噩耗后,我仍然坐在夜班车上继续往家赶,往已经离去了的外婆身边赶。我知道她还在等我。我不能
勘破生死,但也能渐渐明白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不是断然的中止,而是对另外一场旅行的试探吧?外婆生前有
那么多强烈的意愿。她挣扎着要活,什么也不愿放弃。她还有那么多的挂念。然而一旦落气,面容那么安和、
轻松。像刚吐完舌头,刚满不在乎地承认了一个错误。
外婆走了以后那辽阔空旷的安静感,是她最后为我所做的事情。以前念小学的时候,很多个清晨我起床一
看,早饭又是红苕稀饭和酸菜,就赌气不吃,饿着肚子去上学。因为我知道,不一会儿,外婆一定会追到学校
来给我捎一只滚烫的红糖锅盔……那时我都上六年级了,六年级班设在六楼。八十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
锅盔,从一楼开始慢慢地爬楼梯。在早自习的琅琅书声中,一阶一阶向上。爬啊爬啊,最后终于出现在六楼我
的教室门前……那是我所能体会到的最初的、最宽广的安静感……在外婆给我带来的一场又一场安静之中,生
命中的恶意一点点消散,渐渐开始澄明懂事起来。今天的我,似乎达到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勇敢状态,又似乎
以后还会更加勇敢。
又想起那一次,我拎了一只公鸡去乡下看外婆。独自走过漫长孤独的山路,几经周折才找到陌生的老屋。
外婆迎上来对我说:“我很想你,我天天都在想你。”
外婆,你不要再想我了,你忘记我吧!忘记这一生里发生过的一切,忘记竹林,忘记小学的六楼。吐一吐
舌头,继续你绵绵无期的命运。外婆,“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
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若是自己也能活到九十六岁,仍然清清静静、
了无牵挂,其实,也是认认真真对生命负了一场责。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
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
(选自《我的阿勒泰》,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外婆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是吐舌头。通常这一动作会出现在她老人家做了错事之后。说明外婆有不解释
的安静感,也是对结果的坦然和放下。
B.外婆离世时的安详轻松和生前对“我”热烈的爱就像安静的力量,使今天的“我”能够抵御生命的恶意,更
坚定地面对人生的困境。
C.外婆答应着,意犹未尽地继续数落着那个女人,继续大笑。表明外婆对女邻居的揶揄带有嘲讽的意味,可见
两人平日的关系存在隔阂。
D.李娟对外婆看似无情实则深情地说,忘记我和过去发生的一切,是觉得外婆的离去不是断然的中止,而是对
另外一场旅行的试探,希望外婆能了无牵挂地开始新的旅程。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描写人物,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征。选取外婆打碎糖罐子和鱼缸两件事情,被揭穿后的这一“吐
舌头”习惯性动作,表现外婆犯错误时不好意思的下意识反应。
B.和典型事例同样重要的,是真实感人的细节。写八十岁的外婆揣着锅盔“爬至六楼”,这与《喜看稻菽千重
浪》中“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在写作手法上完全一
致。
C.“像刚吐完舌头,刚满不在乎地承认了一个错误”和“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前后照应,凸显外婆的
乐观和豁达。
D.本文采用“回忆法”,这是一种写“亲情”类文章经常会用到的方法。表面上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外婆的生
前和离世,背后则隐含着作者对人生领悟的深刻变化。
8.文本围绕外婆“吐舌头”这一习惯性动作展开叙述,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4 分)
9.本文情真意切,作者情感状态丰富饱满,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寄寓的情感态度?(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材料一: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
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
此也。
(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
材料二:
熙宁三月己未,上谕王安石曰:闻有三不足之说否?王安石曰:不闻。上曰:陈荐言外人云:今朝廷谓天
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昨学士院进试馆职策,专指此三事,此是何理?朝廷亦何尝有此?
已别作策问矣。安石曰:陛下躬亲庶政,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每事惟恐伤民,此亦是惧天变。陛下询纳人
言,无小大,惟言之从,岂是不恤人言?然人言固.有不足恤者,苟.当于理义,则人言何足恤?
熙宁五年八月辛丑,贬太子中允、同知谏院、权同判吏部流内铨唐垌为潮州别驾。垌初以王安石荐得召见,
骤用为谏官。数论事不听,遂因百官起居,越班扣陛请对。上谕止之,垌坚请上殿读疏,论王安石用人变法非
是。上怒其诡激,故贬。垌疏留中,其略云:安石用曾布为腹心,张琥、李定为爪.牙.,刘孝孙、张商英为鹰犬,
元绛、陈绎为厮役。逆意者久不召还,附同者虽不肖为贤。又作奸令章惇变李定狱事,又擅议宗庙事,有轻神
祖之心。保甲以农为兵,凶年必致怨叛。免役损下补上人人怨咨而令监司压塞州县事不上闻。又保甲事,曾布
蔽塞人情,欺诬人主,以为情愿。又置市易司,都人有致饿死者。以安石比李林甫、卢杞。自文彦博以下,皆
畏安石。又言:王珪奴事安石,犹惧不可。翌日执政进呈,安石曰:垌素狂,不足深责。乃改授大理评事、监
广州军资库。
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王安石事迹下》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免役损下 A 补上 B 人人 C 怨咨 D 而 E 令监司压 F 塞州县 G 事 H 不上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恤,顾念,忧虑,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的“恤”含义相同。
B.固,本来,原来,与《阿房宫赋》中“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的“固”含义相同。
C.苟,假设,如果,与《陈情表》中“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的“苟”字含义不同。
D.爪牙,坏人或恶势力的帮凶和助手,与《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中的“爪牙”两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中王安石认为学者所争论的在于名和实是否相符,名实已定,天下的道理就清楚了。
B.材料二中王安石认为皇帝亲自处理政务,没有沉溺于享乐,也没有纵欲无度的荒政行为,每件事都考虑是否
伤害到百姓,这本身就是对天变的敬畏。
C.材料二中唐埛原本因王安石的推荐而得到宋神宗的召见,并被迅速提拔为谏官,但他多次提出意见均未被采
纳。
D.材料二唐埛坚持请求在朝会上宣读奏章,直接向宋神宗陈述自己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宋神宗愤怒于王安石
的狡猾偏激,将王安石贬官。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4 分)
(2)逆意者久不召还,附同者虽不肖为贤。(4 分)
14.材料一中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生事”“征利”,唐埛亦有此意,请结合材料二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5~16 题。
代陈思王白马篇 鲍照
白马驿角弓,鸣鞭乘北风。要途问边急,杂虏入云中。
闭壁自往夏,清野逐还冬。侨装多阙绝,旅服少裁缝。
埋身守汉境,沉命对胡封。薄暮塞云起,飞沙被远松。
含悲望两都,楚歌登四墉。丈夫设计误,怀恨逐边戎。
弃别中国爱,要冀胡马功。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钟。
但令塞上儿,知我独为雄。
【注】陈思王:曹植要途:迎于途中。埋身:埋葬身躯。四墉:四周城墙。去来:离去和归来。
儿:小儿,指胡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其作品《拟行路难》(其四)以“泻水”起兴,不同凡响,本诗前四句则塑造一位戎
服急驰、奔赴前线的战士形象。
B.“北风”二字一语双关,既点明时令特点北风呼啸,渲染出军情的紧急,又可借指北边极远之地,交代地点,
笔墨精炼劲健。
C.两都指西汉的西都长安、东都洛阳。楚歌即楚人之歌,因其声音高亢,引申为胜利之歌。战士南望长安、洛
阳,心情复杂,但依然高唱楚歌登上城墙英勇作战。
D.“含悲”“怀恨”“弃别”,契合从戎兵士的角色,“卑贱”之语表露作者心绪,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生命价值
和存在意义的探索。
16.《代陈王思白马篇》和《行路难》(其四)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中秋节,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洞庭湖游览,同学们乘着小船在广阔的洞庭湖上,欣赏月光下洞庭湖像镜子
一样皎洁的水面,小慧同学不禁想起了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文句“______,______。”
(2)春节期间,妈妈带小成去泰山游览,登上山顶,看到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小成
马上拍照定格这美丽的瞬间,发了一个朋友圈,并用姚鼐《登泰山记》中的诗句:“______,______”作为这
条朋友圈的文案。
(3)古代诗人在写诗时,常常巧用数字入诗,使枯燥的数字焕发出盎然诗意,请写出上下两句都带数字的诗
词:“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
不论是晴天雨天,白鹭都站在那里,像一个总在冥想却始终不得开悟的修行者。它看也不看这棵枫杨树上
的热闹。它一直站着,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偶尔飞出去,在天空中盘旋几圈,或者在河滩浅水里散一会儿步,
它又回到青杨树上,并且总站在同一根树枝上。这时候,青杨的叶芽儿刚刚冒出一点。整棵树才有那么一点点
刚刚苏醒还睡眼朦胧的绿意。那棵枫杨呢?已经成为整个河岸上最繁华喧嚣的闹市。这都与白鹭无关。春天的
白鹭仍然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不知道在坚持什么。它显得孤独又骄傲。
18.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分)
19.文中“那棵枫杨呢?已经成为整个河岸上最繁华喧嚣的闹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为什么独独人类会爱上有如此刺激性的东西?
对于辣椒的意义,生理学家老生常谈, ,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人们爱吃辣椒,是有意识
地自己虐待自己,从自虐中寻找快感。心理学家给出的理由似乎很理性, 大脑会立即命令全身“戒备”:
心跳加速、唾液或汗液分泌增加、肠胃加倍“工作”,同时释放内啡肽——一种大脑内令人兴奋的化学分子。
若再吃一口,脑部又会以为有痛苦袭来,释放出更多的内啡哒。持续不断释放出的内啡呔,人会感到轻松兴奋,
发生吃辣后的“快感”。在这一过程中,舌头是“敏感接收器”!
当然,人类大部分自虐行为都是良性的,吃辣椒也是一种良性自虐。我们从吃辣椒中获取痛苦体验的同时,
也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刺激对我们不会有真正的危险。这些负面感受虽然看上去都充满了危险或痛苦,但并不会
给我们带来真正的伤害。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
原意。(4 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4 分)
22.下列句子中的“清醒”与文中加点的“清醒”,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在世俗沉沉的醉梦里了悟人生真谛,活得很清.醒.,只有陶渊明吧。
B.与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不同的是,渐冻症患者更痛苦,因为他们大脑始终处于清.醒.状态。
C.清.醒.时两个老人心照不宣,喝到微醉时吐露心声。
D.他采取的措施是下午不睡觉,保持清.醒.,看电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
人生之华也。
——李大钊
青年应该以强大的信心和力量面对即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怀抱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改造世界的雄心壮
志去奋斗,思考自己为时代进步可以做什么,怀揣不可抗拒的青春热情和勇气去挑战自己,推陈出新,迈向更
高、更新领地,这才是青年该有的样子。
——编者
上述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海口市 2025 届高三摸底考试 (语文)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19 分)
1.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将原文“很多记者”去掉了
“很多”表程度范围的副词,造成“范围不当”。
2. C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整合与推断。能力指向获得信息,筛选信息,分析推
论的合理性。根据访谈提问提纲可知, 《雪山大地》的语言很具地方特色,是
因为夹杂着体现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的藏族谚语。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强加
因果。
3.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 “各自独立”
错,主持人采访提出的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曲解文意。C 项,重点探
求错,访谈的问题是环环相扣,没有哪一个是重点的。程度失当。D 项, “涉
及作品的选材、语言、手法等方面”,材料中没有介绍作品的手法。于文无据。
4.《雪山大地》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反映了父辈们将自己的青春与
热血奉献给青藏高原的故事以及草原牧人的生活变迁。
《雪山大地》的语言很具地方特色,汲取了藏族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的民间
智慧。
《雪山大地》在形象上塑造了草原牧人在接受丰富的物质文明后,还能拥有
雪山大地的那种干净、纯粹的特质。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给满 4 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
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整合推断概括,能力指向对信息进行概
括分析。从教考衔接看, 回应了学习任务群 1:整本书阅读之学写综述,全
面、准确、客观、清晰。
首先明确答题区间。根据材料可以推测是小说体裁。再依据“而《雪山
大地》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和材料“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我的故事……将我
的感恩之情回馈给这片土地。”可以概括为“《雪山大地》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
的小说,反映了父辈们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青藏高原的故事以及草原牧
人的生活变迁。”;根据材料“《雪山大地》的语言很具地方特色,夹杂着藏
族谚语。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是您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极具地方性
的语言,必须汲取民间智慧才会生动而独特。”可以整合归纳,概括为“《雪山
大地》的语言很具地方特色,汲取了藏族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的民间智慧”;根
据材料“我的希望是:草原牧人在接受丰富的物质文明后……又是精神饱满
的。”可以推知小说要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特质。最后整合以上内容,分点作答
即可。
5.作家的责任就是写立足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东西,理想主义一定要建立在坚
实的现实基础之上,又要情绪饱满地写出希望。
进行文学创作时要对现实生活有认知、过滤和选择的过程,有丰富生动的表
达处理方式。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之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
基本倾向。这是文本内探究题。探讨作者的观点态度,首先从明确观点态度的
角度切入,题干是思考作家对文学创作和现实的关系,再从材料中查找相应的
观点的看法及范围。作答时要结合材料找到关键信息,依据关键信息分析整合
答案。
涉及文学创作和现实二者关系的看法有材料中,“理想主义一定要建立在坚
实的现实基础之上,如实描摹的同时又要情绪饱满地写出希望”、材料“小说
创作需要扎实的阅读基础、深厚的文学修养以及丰富生动的表达”、材料“这
种认知、过滤和选择的过程,就是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历史光阴一次次沟通
的过程,最终反映的是作家内心深处的律动”,最后将以上分析依据题干文学创
作和现实二者关系的角度进行整合归纳作答即可。
6. C
【解析】:文本前半部分回忆外婆的竹林,从外婆和大家的“说笑”、住处的“无
比温柔”“所有人笑得前仰后合”的和谐欢乐以及作者的“当外婆和我们一起生活
时,我们是否也给过她同样的快乐 ”的反思,可以看出叙述外婆对女邻居的揶
揄是为了表现外婆性格上的可爱达观。
7. B
【解析】: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细
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
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教考衔接,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课文
多次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如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喜看
稻菽千重浪》中“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
标准的‘形象’”,突出了袁隆平坚持实践的品质。这属于人物的外在形象的细节
描写,通常能给人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画面感。而文本中外婆送锅盔事
件,从“揣着” “爬” “向上” “出现”等动词可以看出,这是动作的细节描写,能收
获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8.“吐舌头”作为线索,是作者怀念外婆的情感触发点,也是展开回忆和思索
的起点,便于统帅材料。
“吐舌头”是表现外婆形象的典型动作细节,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吐舌头”显示外婆的可爱与达观,给予了我人生启示,文章的立意从此中
来。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给满 4 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能力指向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文
学作品。
根据题干的要求准确定位,首先要指出“吐舌头”这一习惯性动作在表达技巧方
面的特点,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文中是怎样运用的。最后概
括出这样运用的作用及表达效果。作者抓住外婆的标志性动作,表现了外婆的
可爱和达观,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深切怀念,也触发了作者对人生道理的领
悟。纵观全文, “吐舌头”这一习惯性动作贯穿了全文作者的回忆,串联了回忆
的事件,也是运用典型动作细节对外婆人物形象的刻画,同时作为外婆形象的
典型意象,给予了作者人生启示,寄寓了文章丰富的思想情感。
9.对去世外婆的深切怀念。
对没能与外婆见上最后一面以及没能把外婆安葬在故乡的遗憾。
对外婆慈爱待己的感激。
对人生领悟的释然与安静,哪怕孤独安静地成长,也要学会勇敢地面对人
生,认真地对生命负责。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给满 6 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