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 史 试 卷 命题教师:张晓英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距今5000多年前,我国一些地区己出现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下列考古发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洞穴遗址中出现打制石器 B.居住遗址有明显用火痕迹C.公共墓地存在多人合葬墓 D.高级墓葬中出土雕花骨筒2.战国时期,官员酬报大多是年俸,而地位较低的胥吏则主要由官府根据其职事功绩,按月发俸。到汉代,以往主要针对胥吏的酬报方式得到普遍推广,百官皆考核功过,按月食俸。这一变化体现汉代A.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B.官僚体制逐步发展C.胥吏待遇明显改善 D.收府财政收入增加3.表1为我国某时期北方部分政权主要官员的族属状况。这可用于说明表1人数【族属】汉【族属】匈奴【族属】鲜卑【族属】其他【政权】前赵131114——18【政权】夏263145【政权】后燕151——9522A.各政权之间经济差距逐渐缩小 B.十六国时期官员构成利于民族交融C.内迁民族高度认同中原文化 D.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员群体胡汉杂糅4.唐代租庸调法规定:一年中每一个丁口向国家缴纳租粟两石;随乡土所产纳调绢8.7米,绵150克;不产丝的地方,纳布8.3米,麻1.5公斤,每丁还要服徭役20日,闰月加2日,加纳绢(布)代役,每日折绢约1米(布3尺7寸5分),称庸。政府如额外加役,15日免调,30日租调全免。额外加役不超过30日。据此推知,唐代租庸调制A.混淆了役期及以庸代役的办法 B.使农民有较少的时间从事生产C.其存在的前提是有大量自耕农 D.保证了唐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5.唐代中后期,统治者面临“方镇之兵盛”“强臣悍将兵布天下”的现实问题。此后,历代统治者为避免出现该问题,可能遵循的原则是A.右武抑文,姑息藩镇 B.山川形便,因俗而治C.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D.画野分州,任土作贡6.“河西甸子”本用于指称产自中亚,经由西夏贩卖而来的绿松石,但在元人文献中,它也被用来指称直接从西亚商人处购得,名为“乞里马泥”(意为产自波斯起儿漫)的绿松石。这反映了元代A.统治版图广大 B.奢侈品需求旺盛C.丝绸之路畅通 D.地理学成就突出7.苏码又称“花数”“码子字”“苏州码”,是明清时期在民间契约文书中广泛用于记账和标价的数字符号,如下表所示。其使用大写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苏码A.依托于官方的大力推广 B.适应商业发展现实需要C.有利于契约文书的保存 D.推动汉字书写日趋规范8.明嘉靖(1522—1566)后期,官方调查了沿海卫所的军户情况。有学者据此统计出当时沿海各地卫所军队实际人数占应有员额的比例,如下图所示。该图反映的现象主要缘于A.倭寇问题严重 B.户籍制度缺乏弹性C.卫所管理混乱 D.沿海经济发展不均9.乾隆中期两江总督尹继善奏称,“江省(江苏和安徽省)地窄人稠,本地所产米粮不敷民食,向来仰给川广等省客米接济,是以各属水陆市镇无不设立殷实米牙,给帖开张。四方商贾到时,人地生疏,全赖牙行为之引领,方得买卖无亏。”这说明当时A.江南经济地位严重衰退 B.市镇经济助推经济转型C.区域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D.重农抑商政策趋于解体10.清咸丰初年,“国家方讳言洋务,若于官场言及之,必以为其人非丧心病狂必不至是”。戊戌变法前后,相当部分的朝廷官员则认为国家的自强之道、时局要事在干办学堂、设银行、筑铁路、开矿政、立报馆等。这一变化反映当时A.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B.自强求富主张得以实现C.维新思想深入人心 D.洋务企业退出历史舞台11.鸦片战争后,有西方人观察到“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还记叙苏南地区仍以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这一现象表明A.经济分工的差异性 B.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C.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D.美国对华贸易的特殊性12.下图是1851-1873年晚清主要财政收入趋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B.时局变化影响政府税收结构C.厘金制度完善了税收体系 D.关税主权丧失增加百姓负担13.晚清秀才刘绍宽在1894年前就阅览过《物理小识》等西学书籍,但仍学经义。1896年他读了美国学者的《治心免病法》后感慨,“此真心理学,与宋儒无异”。此后数年,他阅读西书范围颇广,但对此并不满意,叹道:“究之所得新学,尽是皮毛。……非所谓邯郸学步,失其故步欤?”此情形在清末士绅中并不鲜见。这体现了A.维新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时人理解新时局的矛盾心理 D.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兴起14.倾向革命的宋教仁加入中国同盟会,在1908年前后写成《间岛问题》一书,揭露日本人对中国东三省领土的觊觎。但其不急于出版,而是托人转交给清廷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宋教仁这一做法可用来说明A.日本侵略东北蓄谋已久 B.清廷立宪影响革命意识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D.改良道路可以挽救国家15.某同学意欲探究“民国初年民族主义盛行”这一观点。下列史实能论证该观点的是A.创办于上海的《青年杂志》迁往北京B.孙中山在民国时期同他人的谈话中,频繁提及民族主义C.各军阀若攻击他人,则常称其出卖国家利益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纺织、面粉等轻工业迅速发展16.1937至1939年,陕甘宁边区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64万亩,粮食产量增加了72万石。边区政府三年征收救国公粮82065石,三年共超过计划10615石。救国公粮主要由地主和富农承担,中农很轻,贫农无负担。这说明当时边区A.政府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 B.减租减息政策得到落实C.阶级斗争推动了经济发展 D.大生产运动的成效显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我国古代藏书文化在宋朝空前发展,藏书、读书、印书之风流行。宋朝政府曾多次下诏求书,公布国家所缺书目,规定优厚奖励办法。国家藏书有“四馆”,即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馆阁藏书规模庞大。宋代书院大兴,最著名的四大书院都重视藏书。宋朝私人藏书风气很盛行,欧阳修、李清照都是著名的藏书家。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出现了两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一是郑樵在《通志》中提出以学术类别对藏书进行分类的主张;二是陈振孙撰写的《直斋书录解题》,开创解题目录之先河。——摘编自曾健敏、黄志豪《中国古代藏书文化考略》材料二 明清时期,私家藏书的规模远超官藏,校勘精美的善本也多属于私藏。明代藏书家偏爱俗文学,重视搜集不为前代藏书家所接受的地方文献、小说、戏曲。明代还重视抄书、印书,著名收藏家毛晋的影宋抄本有古今绝作之誉。明末清初,收藏家们开始将西学书籍纳入自己的馆藏体系中。清代藏书家迷恋宋元的珍本、善本,并持续对所藏书籍进行校勘整理。明清两代皇帝多次下令搜集和撰修文化典籍,《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是这一时期官方编幕的代表性典籍。明朝藏书家范钦根据《易经》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思想修建天一阁,成为藏书楼的典范。乾隆时期,仿“天一阁”修建七座藏书楼用以放置《四库全书》,成为文化盛事。明清时期的藏书楼不仅实用性强,且造型美观,做工精细,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石冬雪《明清私家藏书目录中的文化取向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藏书文化空前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藏书文化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藏书文化的影响。(6分)18.中国和非洲交往源远流长,以下是古代中非交往的情况。(10分)时间古代中非交往概况公元前6-前2世纪中非间已有间接的民间交往,商品流通和信息传递沿古丝绸之路经过若干中转站进行。波斯帝国和代之而起的亚历山大帝国曾为中国与埃及之间的民间贸易起过重要的桥梁作用。公元前2世纪一公元6世纪汉武帝“益发使抵安息、奋蔡、黎轩(学者多认为“黎轩”一词语指埃及亚历山大城)”。由于安息国不愿失去对丝绸贸易的垄断地位,故极力阻挠中国使节与黎轩的直接交往,从而使这时期的中非官方交往只能是间接交往。公元7-11世纪中国唐朝的建立和兴盛、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北非地区的阿拉伯化,为中非交往再次走向高潮创造了条件。阿拉伯商人直接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等运到北非,将非洲的香料、药材和珍奇物品运抵中国。公元11-14世纪中非交在范围扩大到黑非洲、并以水路为主要交通路线。宋朝重视海外贸易,元朝实行大一统,中非交往再现高潮。公元15-16世纪这一时期黑非洲国家有空前的发展,中国方面自明成祖继位后派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数十个亚非国家和地区,历时29年,第五、六、七次远航均到达东非。(1)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古代中非交往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非交流的影响。(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时代主题下的近代史学时间概况鸦片战争时期鸦片战争刺激了魏源发愤著述,他先后撰写了《圣武记》《海国图志》《道光洋艘征抚记》三部爱国主义史著,《道光洋艘征抚记》对鸦片战争的经过做了详实完整的记载。《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当时国人迫切需要知道的外国史地知识,成为近代先贤学习西方先进真理的起点,标志着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出现质的飞跃。19世纪末20世纪初1902年梁启超撰写《新史学》,对旧史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其理论基础使国民意识得以进化。《新史学》提倡民族主义,高举“史界革命”的大旗,标志着新史学时代的来临。20世纪20年代末以来1929年郭沫若著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著作以唯物史观为武器,系统研究了中国历史,其文字中跳动着的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激发着那个时代的先进人士不畏革命斗争的艰辛,勇敢同唯心主义作斗争!近代史学出现了第三次飞跃。根据材料,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钟、鼓在中国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唐六典》中记载:“承天门击晓鼓,听击钟后一刻,鼓声绝,皇城门开……夜第一咚咚声绝,宫殿门闭”。《旧唐书》中也有“京城诸街……置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的记载。唐代州县有“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的规定。自唐代起,钟楼、鼓楼对设布局,并逐渐居于城市中心地段。明清时期,“各省府州县镇,莫不有钟,严夜禁,缉奸匿”。——摘编自《唐六典》《旧唐书》《太平府钟楼记》等材料二“大自鸣钟”是一种无需人手触摸即能鸣响报时的西式钟楼。19世纪末,大自鸣钟被安装在中国通商口岸某些市政大楼、大教堂、海关大楼、银行、教会学校等建筑物的顶部。1896年,《申报》的一篇报道指出,“钟表等物在三十年前尚为贵重,今则于户有钟而人带表”。1918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下辖的中央观象台依据国际标准将全国划为五个时区。此后的中国政府迅速推进城市公共标准钟装设。——摘编自封磊《从钟鼓楼到标准钟: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时装置之嬗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钟楼、鼓楼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并谈谈其设置背后的政治意蕴。(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时装置转变的原因。(6分)银川一中历史第三次月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D【解析】高级墓葬意味着存在社会地位的差异,而雕花骨筒这种较为精致的物品出现在高级墓葬中,说明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这种精细的工艺制作,这反映出了不同的劳动分工,即一部分人从事丧葬相关的特殊工作,一部分人从事雕花骨筒这类工艺制作工作,能够佐证当时一些地区已出现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故 D项正确。洞穴遗址中出现打制石器,这只能说明当时有简单的工具制作,但不能直接体现出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排除 A项;居住遗址有明显用火痕迹,这表明当时人们会用火,但用火痕迹并不能直接证明存在明确的社会分工,排除 B项;公共墓地存在多人合葬墓,多人合葬墓更多反映的是当时的丧葬习俗或者某种社会关系,难以直接体现出明确的社会分工,排除C项。2.【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描述了战国时期官员与地位较低的胥吏酬报方式的不同,官员发放年俸,胥吏则按月发俸,而到汉代这种按月发俸的方式推广到了百官,这反映了官僚体制在管理和考核方式上的进步和发展,故 B项正确。仅凭官员俸禄发放方式的变化不能得出“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的结论,排除 A项; 题干重点强调的是酬报方式在官员范围上的变化,而非疍吏待遇的明显改善,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提供关于官府财政收入的相关信息,排除 D项。3.【答案】B【解析】表中列举了前赵、夏、后燕等北方部分政权主要官员的族属状况,从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政权的官员族属既有汉族,也有匈奴、鲜卑等其他少数民族。这种不同民族的人员在政权中共同担任官员的情况,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接触,有利于民族交融,故B项正确。从这张表中,我们只能看到官员的族属情况,完全没有关于各政权经济方面的任何信息,排除A项;虽然表中显示有内迁民族在政权中担任官员但仅通过官员的族属分布,不能直接得出内迁民族高度认同中原文化的结论,因为这需要更多关于文化认同方面的具体表现和证据,此表无法充分证明,排除C项;表中反映的是十六国时的史实,而非五代十国时期的情况,排除 D 项。4.【答案】C【解析】据材料“一年中每一个丁口向国家缴纳租粟两石;……服徭役”可知,唐代的租庸调主要是按照人丁征收的,前提是人丁拥有土地,是自耕农,因此可知,唐代租庸调制其存在的前提是有大量自耕农,故选C项;材料没有混淆役期及以庸代役,反而明确了,排除A项;以庸代役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生产,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保证了唐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不符合史实,后期随着均田制的破坏,以及贫富分化的加剧,租庸调制被两税法取代,排除D项。5.【答案】C【解析】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指对任何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这一原则可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势力过大,能够避免出现“方镇之兵盛”“强臣悍将兵布天下”的情况,故C 项正确。“崇武抑文,姑息藩镇会使得藩镇势力更加膨胀,无法解决“方镇之兵盛“强臣悍将兵布天下”的问题,反而会加剧局势的混乱,排除 A项;山川形便(指依地理形势划分行政区域),因俗而治(指依地方习俗进行治理,),这种治理方式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能解决题干中的问题,排除 B项;“画野分州,任土作贡”(指中国古代根据地理和自然资源划分行政区划,并要求各地根据其特产向中央政府进贡。 这一制度起源于黄帝时代,并在夏禹治水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主要是关于行政区划和贡赋的规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势力过大的问题,排除 D项。6.【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绿松石从中亚和西亚传入元代,这反映了元代与这些地区的贸易交流是活跃的。考虑到绿松石作为商品能够跨越长距离进行交易,这暗示了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在元代是畅通的,故选C项;虽然元代确实拥有广阔的统治版图,但材料中并未直接提及统治版图的信息,而是侧重于贸易和商品来源,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元代社会对奢侈品的需求情况,而是描述了绿松石的来源,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元代的地理学成就,而是侧重于贸易和商品来源,排除D项。7.【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繁荣,在记账和标价等商业活动中需要一种简便、快捷且能被广泛理解和使用的数字符号,苏码(相对于大写数字更加简便、快捷)正好适应了这种商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民间契约文书中广泛使用苏码,并非依托于官方的大力推广,因为苏码主要是在民间自发形成和使用的,官方推广与此并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苏码的使用与契约文书的保存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因为契约文书的保存更多取决于保存的条件、方式等因素,而不是数字符号的使用排除C项;苏码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商业活动中的记账和标价,它并非是为了推动汉字书写日趋规范,排除D 项。8.【答案】B【解析】图表中沿海地区卫所兵额严重不足,表明传统军事制度卫所制度渐趋瓦解。卫所军士都属于军户,继承元朝户籍制度强调职业世袭、兵农合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保障军户利益的军屯制度的崩坏,军士在沉重赋役负担压力下,大量逃亡,故选B项;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倭寇问题确实存在,但题干中的信息是关于整个沿海地区的军户情况,而不仅仅是受倭寇侵扰严重的地区。此外,倭寇问题虽然可能导致部分军户的损失,但不足以解释整个沿海地区军户人数普遍低于定额的现象,排除A项;题干中的信息更多是在描述一个实际存在的人数差异,而不是管理上的问题。此外,管理混乱通常会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或混乱,而不是一个持续且稳定的比例失衡,排除C项;明朝中后期,浙江经济是材料中各省发展水平最高的,但比例最高的却是山东,排除D项。9.【答案】C【解析】据材料“仰给川广等省客米接济”“全赖牙行为之引领”可知江苏和安徽当时人口增长较快,需要依赖于四川和广东的粮食供给,为此各地设立牙行,用于引导粮食交易,体现了当时区域长途贩运的发达,故选C项;广东也属于江南地区,而且南宋以后经济重心也长期在南方地区,粮食供应不足恰好印证了当时人口增长、商业繁荣的景象,排除A项;市镇经济依然属于传统商品经济的范畴,并未体现雇佣关系和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项;明清时期实行专卖制度,厉行重农抑商,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在咸丰初年,国家忌讳谈论洋务,而到戊成变法前后,朝廷官员认为办学堂、设银行、筑铁路开矿政、立报馆等是国家自强之道和时局要事。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随着列强侵略不断加剧,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故 A项正确。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但并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中国依然处于贫弱状态,排除B项;戊成变法前后,虽然维新思想有一定的传播和影响,但说“深入人心过于绝对,当时仍有很多人不理解或反对维新思想,排除C项;洋务企业在戊戌变法前后依然存在,只是其作用和影响力有所变化,排除 D项。11.【答案】B【解析】根据本题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上海就出现了大量的廉价工人,这是因为上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而苏南地区,直到光绪年间,自然经济仍究好地存在着,这体现了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经济分工的问题,而是经济结构变动的问题,排除A项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美国对华贸易的特殊性,排除D项故选B项。12. 【答案】B13.【答案】C14.【答案】B【解析】宋教仁虽然是倾向革命的成员,但他将《间岛问题》一书托人转交给清廷的袁世凯,而不是急于出版或通过其他革命渠道传播,这一行为反映出他对清廷仍抱有一定的期望,可能是受到了清廷当时推行的立宪运动的影响。这表明他可能认为通过清廷的立宪改革可以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而不是完全通过革命手段。因此,这一做法可以用来说明清廷立宪运动对革命意识的影响,故选B项;“日本侵略东北蓄谋已久”确实是对的,但是宋教仁把书写出来却不急于出版,而是交给了袁世凯,这个行为并不能直接说明日本侵略东北蓄谋已久,排除A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虽然与宋教仁的身份和活动背景相关,但并不能直接解释他为何选择将书交给清廷官员,排除C项;宋教仁虽然把书交给了袁世凯,但这并不能说明他认为改良道路可以挽救国家。他可能只是希望通过袁世凯来阻止日本的侵略,而不是认为改良可以解决问题,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军阀们在互相攻击时,都会用“出卖国家利益”这样的说辞,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民族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大家都非常看重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故选C项;《青年杂志》迁往北京,与民族主义关系不大,它更多是关于新文化运动的事情,排除A项;孙中山在民国时期频繁提及民族主义,这确实表明了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重视。但是,这只是孙中山个人的观点,并不能全面反映民国初年整个社会的民族主义盛行情况,所以B项不能完全论证观点,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纺织、面粉等轻工业迅速发展。这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不大,它更多是关于经济发展的事情,排除D项。16.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答案】(1)原因:前朝的积累: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者的崇文政策:科举制的完善和士大夫阶层的壮大:印刷技术的进步:大兴书院和票尚读书的风气。(6分,任答三点)(2)特点:私家藏书成为主体,且互补功能突出:收藏面扩大:更加追求藏书质量:出现总结性的大型典籍;藏书楼文化达到极盛。(6分,任答三点)(3)影响保存了丰富的文化典籍:促进学术文化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提高了文献管理技术:但重收藏轻利用导致藏书的社会价值没有充分发挥。(6分,任答三点)18、【答案】(1)趋势一:从民间交往到官方交往(1分)原因:汉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统治者重视对外关系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张寒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中西沟通,使中非交往由民间交往转向官方交往。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明成祖为宣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派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东非,加强了中非间的官方交往。(2分,任答2点)趋势二:交往的范围扩大(1分)原因: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政府重视对外贸易;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绸之路在对外交往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能够到达非洲东部。(2分,任答2点)(2)影响:促进了中非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互通,丰富了各自文明的内涵;为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4分,任答2点即可)19、【答案】示例:救亡图存推动了近代史学的发展。(3分)阐述:鸦片战争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外部的压力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史学并探索新的史学研究方法。魏源的《海国图志》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需要了解外部世界,从而促进史学的近代化。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梁启超明确提出“史学革命”猛烈批判封建旧史学,强调史学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寻求政治变革的依据,形成“新史学”思潮,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发展。十月革命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性,他们以唯物史观来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相关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理论上的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综上所述,近代知识分字将史学研究与救亡图存运动相结合既推动了史学与时俱进,也充分发挥了史学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9分)20、【答案】(1)作用:播报时间信息,指导人们日常生活作息;方便城市管理,有利于基层社会秩序的维护;有预警功能。(4分,任答2点)政治意蕴:钟楼、鼓楼的设置,体现出国家权力对社会秩序的管控力和制度性安排。(2分)(2)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受到西方时钟设置的影响;中国政府主动改革;中国人的思想不断解放,接纳西式事物;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6分,答出3点即可)
202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11月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4-11-07·6页·273.6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