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地理重点归纳_侧重知识梳理

2024-01-28·98页·4 M

第一部分 世界地理复习要点

世界地理总论

第 1 讲 基础知识——地球部分

[考纲要求]

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

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时区的划分。

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北京时间。

[知识讲解]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

1. 形状和大小:

(2)两极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用 N 表示;

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用 S 表示。

(3)赤道 :在地球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园 ,周长 4 万千米。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的线

是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线一半

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表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线圈

一切经线圈都是通过地球两极,因而都在两极相交。这样,每一个经线圈都被两极等分成两个 180 的半

圆,这样的半圆叫 “经线”即 “子午线”。

(经圈之所以必须分成两根经线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经度,二者相差 180 ,是地理定位的需要。)

特点: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地轴是这个圆的直径,地轴是所有经线平面的交线),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

个经线圈,任意一经线圈可以把地球表面分为两个半球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是相等(约 111Km/1)

经线无穷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经度-----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即某地的经度。在立体几何上是一种二面角

度量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 度,以东的 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 180属于

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 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0

1800 W 0 1800 E

东、西,两个半球划分:20W 和 160E 组成

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20W 70E 160E 160E 110W 20W

(3)纬线-----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球表 WW

面相割而成有的圆。

特点 :

东半球 西半球

所有的纬线都是园圈,单独构成纬

线圈,所有的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最长,

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到两极为点。(任意纬线长约 111cosKm/1, 为地理纬度)

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与经线相互垂直,纬线无穷多。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一切纬线都是园,没有起点和终点,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可以周而复始下去。

1

(4) 纬度-----本地法线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本地的纬度

赤道平面是纬度度量的起点平面

本地法线---在本地同地面的切平面相垂直的直线,它是纬度度量的终点

纬度是一种线面角(本地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起算平面)分为南北半球,纬度也分为南北纬

南纬 用(S)表示 北纬 用(N)表示 ,最大纬度为 90

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 0~30;中纬度 30~60;高纬 度 60~90

3.经纬网及其意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 交织的网

格,就是经纬网。建立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 一个地点

的位置。

经纬网三定(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

(1)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 判断经

纬线:方格状经纬网图上横纬竖经;极地经纬网图上以极点为 圆心、纬

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条条放射线。

判断经纬度:方格状经纬网图中标注的纬度数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图中标

注的经度数由西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由东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度。极地经纬网图中经度的判断:以 0经线作

起点,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 0~180为东经度,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 0~180为西经度。纬度应根据图中

的极点判定,若为北极,则以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范围内各点的纬度均为北纬度,相反则为南纬度。

注:极点的判断:A根据圆心的注记判读:标注“北”或“N”为北极

标注“南”或“S”为南极

B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读:北逆南顺

C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进行判读: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西经

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D根据极地附近的海陆分布判读:海洋为北极,陆地为南极

E根据极地日照(晨昏线)图判读:夏至日极圈全部为昼弧则为北极,全为夜弧则为

南极;冬至日相反

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区

0经线: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

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 30: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

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

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东经 60: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

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 90: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

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 120:穿过的点:大兴安岭、渤海、杭州、台湾西岸、菲律宾群岛、澳大利亚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

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山东半岛、辽东湾、上海杭州(东侧)、菲律宾群岛、

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 150:穿过的点:东西伯利亚山地、堪培拉(悉尼)。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

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

180: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

西经 150:穿过的点: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西经 120:穿过的点:(温哥华、西雅图、圣佛朗西斯科)东侧、洛杉矶西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脉。

西经 90:穿过的点:哈得孙湾、五大湖(西)、新奥尔良。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哈得孙湾(西部)、密西西

比河(东)、五大湖(西)、新奥尔良、墨西哥湾、中美洲。

2

西经 60:穿过的点:纽芬兰岛(西部)、布宜诺斯艾利斯、南极半岛。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

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拉普拉塔河口)、南极半岛。

西经 30:穿过大西洋中部。

西经 20: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大西洋上经过。主要地理事物有格陵兰岛(东部)、冰岛。

东经 160: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太平洋上经过。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澳大利亚东

部水域。

赤道:穿过的点: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

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

北回归线:穿过主要点:北非、红海、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华南(滇、桂、粤、台)、夏

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等。

30N:穿过主要点:北非(开罗)、(幼法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河口、西亚、南亚、中国青藏高原(雅

鲁藏布江大峡谷)、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夏威夷群岛、美国南部(新奥尔良)

40N:穿过主要点:伊比利亚半岛(马德里)、撒丁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土耳其海峡、小亚细亚

半岛、里海、中亚、塔尔木盆地(喀什)、酒泉、内蒙古高原、华北(北京)、渤海、朝鲜、日本(本洲北部)、

美国中部(五大湖以南)、美东部(费城)

50N:穿过主要点:英吉利海峡、西欧平原、中欧平原南部、东欧平原(里海北侧)、阿尔泰山、蒙古北侧、

中国东北北部、阿留申群岛、美加国界线北侧、五大湖北侧、纽芬兰岛

北极圈:穿过主要点:冰岛南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北部、白令海峡、美

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

南回归线:穿过主要点: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

澳大利亚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里约热内卢(巴西)。

南极圈:南极大陆外围。

世界地图中重要的地理坐标点

(0,0)——几内亚湾海域 (10E,50N)——德国中部

(30E,30N)——开罗附近(尼罗河口)

(90E,2326N)——恒河三角洲

(90W,2326N)——新奥尔良(美)、墨西哥湾

(60E,60N)——乌拉尔山附近

(120E,30N)——杭州

熟悉表 1、表 2、表 3。

表 1 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纬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赤道(0) 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 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

北回归线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 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

(2326N) 北温带的分界线 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

南回归线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 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

(2326S) 南温带的分界线 利、阿根廷、巴西南部)

北极圈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 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

(6634N) 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南极圈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

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

(6634S) 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

30N 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

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

30S 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巴西南部

60N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

3

加拿大中部

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

60S 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克海峡

90N 北极点 位于北冰洋

90S 南极点 位于南极大陆

表 2 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经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本初子午线(0) 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

180 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

20W 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

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

160E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 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

120E

时间的参照经线 印尼、澳大利亚西部

表 3 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

国家 纬度范围 经度范围 位置特征

4N(南部大陆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

中国 74E—135E

21N)—54N 东半球

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

印度 8N—33N 72E—97E

的东半球

日本(四大 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

31N—46N 130E—14530E

岛) 国家

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

德国 4830N—55N 6E—15E

的十字路口上

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两

俄罗斯 43N—78N 28E—170W

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

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威

美国(本土) 25N—49N 125W—73W 夷州(北回归线穿过)和阿拉斯加州(北极

圈穿过)

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低纬度,热带

巴西 34S—530N 74W—42W

雨林最广

2130N—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度的热带

埃及 25E—35E

3130N 沙漠

41S—1030S 113E— 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纬度的东半

澳大利亚

15330E 球,独占一块大陆

(2)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

由于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可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

A. 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西关系;

B. 若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

向;

C. 判断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两点之间经度差小于 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用经纬度法判断:A.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

4

B.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小的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南,减小的方向为北。

地球上任意两点最短航向的判断

地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

A. 赤道、晨昏线、经线圈为大圆,故在这些线上的两点,其最近航向就是沿这些线路走劣弧。

B. 同位于北(南)半球且经度和小于 180的两地,一般先向高纬走,再向低纬走。

C. 位于不同半球,则需讨论。

(1) 利用经线、纬线求地球上两点距离的方法

若 A、B 两点经度相同,L()m(为纬度)

若 A、B 两点纬度相同,L()cosm( 为经度,为纬度)

若 A、B 两点经度、纬度都不同,可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再用数学上的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二)时区与日界线

1、地方时

(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

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即把当地当天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刻,定为正午 12 点,并以此为标准来划分的时

刻。 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经度相

差 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2)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 12 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 0(或

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 6 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 18 点。赤道上

日出时刻是 6 点、日落时刻是 18 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

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3)时间与经度的计算模式---求某地的时间或经度,需要确定一条经线的经度和时间,如右图:在四个

量中,往往要确定三个量是已知的,即根据每 15 度相差 1 小时或每 1 度相差 4 分钟可求出任一个

已知 1、2 、T1 ,求 T2

; ;

a. =1 2 b. T=/15 c. T2= T1 T 1 计算经度差 2

说明:的选用,求东边的用“ ”号,求西面的 用“ ”号;

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 24 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 不够减时,借 24

小时,日期相应退一天。 计算时间差

T1 T T2

已知 1、T1、T2,求 2

a. T = T1T2; b. =T15; c. 根据经度分布规律推算 2

行程问题:若某日某时从 A 地出发,经 m 小时到 B 地求到达 B 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建立如下关系:出发时 A 地时间 m 小时 到达时 A 地时间

T T

小时

出发时 B 地时间 m 到达时 B 地时间

计算公式:到达时 B 地时间=出发时 A 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

2、时区

(1)时区的划分:全球按经度分成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

各为 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 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

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 7.5 个经度,即

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 24 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

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

十二区在时间上少 24 小时。

(2)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

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 15 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

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

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

如:当东八区是 12 点时,东十区是 14 点;西二区是 2 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 10 个小时,比东十区晚 2 个

5

小时。

(3)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求时区序号:某地经度 (商取整数,余数7.5进一,7.5舍去)

求中央经线:时区序号

求时区差:若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 ;若一个在东时区,另一个在西时区,

则 。简言之: 。

求区时: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说明: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所求区时地在已知区时地的东边,选用 ;在西选用 。

3、北京时间: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 120E 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土辽阔。东西跨了

62 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比北京(11619E)的地方时早约 15 分钟。

4、国际标准时:年月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英国伦

敦东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也称格林尼治时间、

世界时。

5、夏令时:也称日光节约时间(Daylight Saving Time),是在 1784 年由美国发明家兼政界人士杰敏法兰

克林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夏天天亮得早,人们却还赖在床上十分浪费时间,如果把时钟往后调,这将让夜

晚迟些才天黑,延长活动时间。夏令时比标准时晚一个小时。例如:在夏令时的实施期间,东部标准时间的上

午 10 点就成了东部夏令时的 11 点。

6、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 1884 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

定原则上以 180 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

方时为 0 时(子夜)所在的经线。

0

性质: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 旧一天 180 两条日界线,

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 时 自然日界线

线 N

两侧是连续;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 对于太阳来

新一天

说则是运动的(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 言是运动的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西移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则是静止的;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

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 180 度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而自然日界线与地球上

的经线平行意义---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某个日期占全球范围方法:一是确定哪一条经线是 0 时刻;二是利用地图判断东西方向;三是根据时间的

计算方法,计算地方时。

当 0 时经线在东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少一半,前(旧)一日占大一半。

当 0 时经线和 0 度经线重合时新的一天和前(旧) 一日所占范围相同,各占一半。

0 时经线在西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一大半,前(旧)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

0 时经线和 180 度经线重合时全球都是在同一个日期。

第 2 讲 基础知识——地图部分

[考纲要求]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知识讲解]

一、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公式=

1、比例尺的表示: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注意:比例尺是表示距离缩小程度的量,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比例尺是个比值,无单位。比例尺的

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

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6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

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

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3、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到.n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例如将 1/20000 的比例尺放大 1 倍,即比例尺放大到 2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 1/10000,比例尺变大。

比例尺放大..n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例如将 1/120000 的比例尺缩小 1/4,即比例尺缩小到 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000=1/160000,

比例尺缩小。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 2 倍,则放大后图幅

面积是原来的 4 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 1/3,则图幅面积为

原图的 1/9

4、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二、方向: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东西方向是相对方向,互为东西的 A 和

B 两点,A 既可被定为是在 B 的东面,也可被认为是在 B 的西面,一般在地图上按“就近原则”来确定方向关

系。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可以按地球自转方向或经度大小的变化趋势来判断;要“劣弧(经过球面任意两

点大圆较短的一段弧)定向法”的法则。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辨方向歌:

7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经线指南北,东西纬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三、 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四、等高线图的判读:

1.地形图:

(1)相关概念:

海平面:指假设没有潮汐、波浪或海涌时,海洋所能保持的水平面。也有的指某一地方高潮与低潮之间的平均

水平面。在某些国家,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进行大量观测,以算出高度标准的平均海平面,但这多用于军事地形

测量图中。

海拔:指某地相对于平均海平面(作为零面)的垂直高度,又称“绝对高度”、“海拔高度”, 用“h”表示。自

1957 年以来,我国各地的绝对高度以“黄海平均海平面”或“黄海基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陆地标高起算面。

相对高度: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就是地面上等高线在图纸上的投

影。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地形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

高线稀疏,坡度缓。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的地区往往用不同的色彩表示,一般是低地用绿色,高

地用褐色,颜色深度随高度递增,这就是地图学上的“分层设色法”。

等深线:在海洋或其它水体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叫等深线。它是以最低潮海平面或湖面作为起算面而测

定的,实际上就是水下地形的等高线。因此,它具有和等高线相同的作用。等高线表示陆地地形的起伏,等深

线则可以表示海底地形起伏状况,其疏密程度也可表示出海底或湖底坡度的大小。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水平截面间的垂直距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上,等高距大小不同;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上等

高距愈小,显示地貌愈详细。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地势: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不同地势

往往由不同条件下内、外动力组合作用形成。人类对地势的利用表现在工程水利、建筑和军事等许多方面。

地形:指的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地形特点描述从

地形组成、地势特点、地表形态、地形分布等方面进行。

山谷:两个山背或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主要由构造作用、流水或冰川等侵蚀作用所成。

山脊:指长条状延伸的山顶,因形如背脊,故称山脊。通常有平的、圆的和尖的几种,但尖山脊最多。方山就

是平山脊,一些剥蚀山、穹形山就是园山脊,其余均属尖山脊。如石英岩、花岗岩等因岩性坚硬故多出现尖锐

和陡峻的山脊。片岩、板岩因片理、层理明显而出现梳状山脊。另外,在沉积岩地区,山脊的分布与构造线大

致相符,在岩浆岩地区山脊表现就较破碎、无规律。以上都说明山脊的形状与其自身的岩性及构造密切相关。

山脊上的地表水向两侧分流,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鞍部:山脊上相邻两山顶间形如马鞍状的低凹部位。山地的道路常沿鞍部通过,重要的山口多在鞍部。

(2)等高线的特征: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均相等。

因为等高线是不同高程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一定在一幅图内闭合)。

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相交也不重合。只有在陡坡或悬崖处才会出现重迭或相交,而这又往往用特殊地貌符号

表示。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多,山就会高;等高线少,山就低。若是洼地则相反,等高线多,洼地就深,等

高线少,洼地就浅。所以根据等高线的多少能判断出山地的高低和凹地的深浅。

在相同等高距的条件下,等高线愈稀,斜坡愈平缓;等高线愈密,斜坡愈陡峻。两条等高线间距离最短的方

向,是最大坡度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水流方向。根据图上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坡度的缓陡。

8

等高线与分水线或集水线垂直相交。在与分水线垂直相交时,向分水线降低的方向凸出;在与集水线垂直相

交时,则向集水线升高的方向凸出。

由于等高线具有上述的一些特性,能够正确显示地貌的一般形态、高度和坡度等,因而它是当前地图上显示地

貌比较好的方法。

(3)、判读规律:

数值大小:

海拔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 V 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

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不同比例尺地图要换算成同一比例尺或求同一距离内等高线的条数。

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结论: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 比例尺的乘

积)成正比,

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

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陡崖高度 计算方法:

a、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d(大:指重合等高线中 高度最大

的)

b、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C、悬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等

高距)

形状特征: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

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示意图如下)

山谷

山脊

(4)实际运用:

700 800 900

1)与气候结合: 900 800 700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9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例题 6、分析我国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火洲(吐鲁番)的成因。(于长江河谷的背风坡 处于吐鲁番

盆地中)

2)与河流水文结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

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

3)与地区规划结合:

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与等高线大致平行,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

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选择引水线:抓住水往低处流这一关键,并适当考虑距离。

选择输油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

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

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

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潭等资源产地,有便

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

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4)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判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经常要作通视情况(即站在某处能否看到另一处)的判断,

通视情况的判断是看视线上是否有障碍;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验证(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

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判定为不能

看到)。一般地,我们会碰到以下一些情况,如下图所示:

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则可以看到;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

则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左图和中图所示)

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

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右图所示)

2.地形剖面图

(1)概念:以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切割地面后得到的图形叫做剖面图,能反映出沿某一特定方向地面垂直变化

的情况。

(2)判读方法:

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

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

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如在一般情况下河流为“”,两河之间(分水岭)为“”,山谷为“”,山脊为“”……

(3)作用: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4)作法:先在图上标出剖面线的位置,绘出剖面线;再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保持与地形

10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