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新课标Ⅱ卷

2023-10-24·8页·609.5 K

2023年高考真题作文深度点评分析

新课标卷

先睹为快

教育部国家考试院在语文学科考试结束的第一时间就推送了评析文章,文中指出:2023年高考语文试

题为党育人,为国选才,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夯实知识基础,提高能力素养,成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具体到新课标卷的作文,其命题导向是“尊重成长

规律,鼓励个性发展”。

真题鲜送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

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命意分析

该作文题目令人眼前一亮,命题者真实别出心裁,把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结合到了一起。这样一道读

写结合的新题型,为的是有效规避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从命题特点来看,“青少年自己的空间”这

一话题贴近考生生活,与青年的成长息息相关,考生可以通过介绍“自己的空间”,展示自己的个性,体

现对成长的思考,也可与父母师长对话,倾诉自己成长路上的困难和烦恼。材料中涉及到四个关键词:空

间、放松、沉淀、成长,四个关键词在逻辑上坏环相扣,而“空间”是“放松”“沉淀”“成长”的大前

提,没有“一个自己的空间”,那么心灵的放松,学识的沉淀和人生的成长将无从谈起。在语言文字应用

语段中,“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恰恰说明当下青少年需要自己空间的必要性。这里的“空间”包

括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在这个自由活动的“小天地”里,放下迷茫、紧张和焦虑,才能拥有轻松、自在

和从容;然后丰富兴趣,发展特长,表达真情实感,才能沉淀自己的学问见识;最终通过勇于发现问题,勇

于表达自我,在积极探索和不断进取中实现个人成长。

回首来径

(2022年新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

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

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

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

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

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

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从命题的导向性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志

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方可大展宏图。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试题引导青年坚定

信念、紧跟党走,早立志、立大志,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

作文材料方面,不论是以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攻关克难的科学家,还是辩证看待民族传统和世界思潮

的摄影家,抑或是立足当前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建筑家,人生目标不同,职业选择不同,但都将个人价

值的实现置于祖国建设的大局中。试题展示了新时代人才的精神面貌和风采,引导学生见贤思齐,立志而

贤则贤,把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既鼓励青年正视现实问题,做好个人的事业规划,

也鼓励青年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2021年新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

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从命题的导向性来看,“写人与做人”的漫画材料,文字内容语带双关,借“学写字”喻“学做人”,

蕴含着古代“为人之道”,包括儒家的“中庸”观念。任务要求“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

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意在引导考生对材料寓意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

承,站在当代青年的角度认识和分析材料,体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态度,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

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020年新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

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

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

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从命题的导向性来看,试题材料将墨子的警句和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名言并列,意在引导考生从思

想的、文化的、历史的或现实的层面切入,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主题,接下来借抗疫中的感人场景,

将学生带入全球抗疫的进程之中,感受国际社会团结合作的温情与力量,引导学生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

想的前瞻性和迫切性,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中的责任与担当。“演讲稿”写作任务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导

学生从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入手,思考人类的危机应对之道,进而思考人类的未来发展,思考青年在危机

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引导学生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发出中国声音。

“回首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近年来新课标卷的作文题目多立足于宏观的时代背景,坚持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导向、情感熏陶、人格养成。无论是“写人与做

人”,还是“选择创造未来”,还是“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都注重激发青年奋进潜力,

鼓励青年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砥砺奋进、勇于创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使命。

审题立意

材料的主要信息集中第二个复句上——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

沉淀,成长。

第一步,我们来分析“空间”。这里“空间”不是平常意义上个人生活的房间,而是自我展示、情绪

表达、情感交流和精神磨砺层面的个人空间。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可以听说读写,也可以运动街舞;可

以琴棋书画,也可以电脑游戏;可以直播互动,也可以冥想打坐。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一般都希望被呵

护、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但同时他们也需要独处,需要自我放松和调节,需要自我磨砺和沉淀。其

实,这样自得其乐的“小天地”,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是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

第二步,我们来分析“放松”,00后这一代青少年面对的升学压力一直很大,他们的情绪更容易出现

波动,精神状态也容易紧张和迷茫。放松,不仅需要“自己的空间”,还需要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需要他们丰富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需要他们培养自己的特长和技能,需要他们敞开心扉广交朋友等等。学

会放松,是不是躺平摆烂,而是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和精神成长,让自己在轻松愉快、从容不迫的状态下

学习和生活。

第三步,我们来分析“沉淀”。应该说,作文材料中“沉淀”一词的含金量是相当高的。当考生思考

“什么是沉淀”“什么需要沉淀”“如何去沉淀”这些问题时,考生就进入了较为抽象和理性的思维空间。

比如,情感需要沉淀,才能写出好诗文。这里的“沉淀”,是凝聚、积累之意。在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

需要“沉淀”的,不仅有知识技能、学问见识,还要有理想信念、情感意志乃至抗挫折能力等等。

第四步,我们来分析“成长”。尊重成长规律,鼓励个性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生

得再平凡,也是限量版。”我们的教育就应该立足于生命,引导青少年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努力成为最

美好的自己,这就是“成长”。

参考立意:

1.在自己的“小天地”自由翱翔/遨游/绽放

2.放松心灵,沉淀智慧,自我成长

3.寻找/装扮/经营/打造自己的空间

4.给心灵一间房,让精神放个假

5.打开心灵之窗,让阳光照进来

6.让心放松,让爱沉淀,让智慧成长

未来趋势

未来几年在高考作文的选材主题和写作形式方面,一线教师要尽量关注三个方向。

1.凝聚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

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的精神支撑。高考作文往往能够充

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优势,选材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髓,试题设问既引导学生在

深刻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古人智慧、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文化信心,又引导学生立足当下现实、融通

古今资源、面向未来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试题往

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育人的源头活水,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引导学生准确把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深入思考中华文明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革命年代缔造了伟大的红色精神谱系,锻造出反映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与精神风貌的革命文化。试题

深耕红色文化,彰显榜样力量,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光辉历史,感受党的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走好今

天的长征路。

2.谱写新时代青年追梦未来的篇章

未来高考会一如既往地紧扣时代主题,关注青年成长,反映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鼓励青年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砥砺奋进、

勇于创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青年要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职中成

长,在国家发展的美好愿景中绘就青春的彩色画卷。试题往往引导青年学生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迸发青春能量。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

身上寄托着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试题往往引导学生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培育创新能力。

3.夯实新时代青年自我成长的根基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需要遵循其内在成长规律。新时代

的教育要以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社会现实为依据,激励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与困惑,让学生学会自我

批判,通过教育实现学生主体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等多项能力的提升,助推学生主体综合素养的提升,

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动力与条件。

《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引导考生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是落实这一要求的重要举措。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在引导美育、体育、劳动教育方

面,精心设计,富有匠心。

备考策略

1.精准“审题立意”,守住高考写作的基本盘。

应试写作取胜首在审题,通俗地说,必须先明白命题有什么要求,即知道“要我些什么”;其次则在

立意上,即确定“我要写什么”。审题时,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即有全局意识,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

能纠缠于局部细节;二要遵循筛选性原则,即在多角度审视材料的基础上,对提炼出的观点进行适当地筛

选,力求有理可讲,有话可说。立意时,要做到准确鲜明,思想健康;理性稳妥,不走极端;深刻集中,

不蔓不枝;新颖独到,但不要弄巧成拙。只要立意不跑偏,就守住了应试作文的基本盘。

2.精通“结构脉络”,开拓高考写作的新高地。

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常用结构导图,可以使考场作文结构严谨,快速成文。一般来说,并列式结构往往

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分别去提炼分论点,分论点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正反对照式结构,要用好“纵比”和“横比”,使论点更突出,说服力更强;递进式结构则把“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前后贯穿起来步步深入地论述,或者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提建议等一环扣一

环地论述,以此反映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来说,可尽得“风光之盛”。近年流行“点正反深联

总”六字连珠式结构,即开门见山亮观点,正面举例详写,反面举例略写,深入剖析详写,联系现实略写,

总收全文并首尾呼应,就事论事,适当拓展,也可以占领新高地。

3.学会“虚拟论敌”,展现议论说理的个人魅力。

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等,其中举例论证时,选例的标准要明确,真实才

有可信度,典型才能有力度,针对性强才有效度,层次分明才有厚度。而学会“虚拟论敌”,能够展示出

个人说理的无限魅力。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不妨称其为“虚拟论敌”。这个“论

敌”可能会对我们的观点举出反例或从观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以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

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可能受到的攻击,我们在阐述观点或展开论述时,要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

使自己免于或抵御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写文章如同辩论,自己和自己对抗,头脑中不断进行的思维风暴,

不断升级迭代,这样的思辨性原来越强的议论说理会使人精神愉悦,欲罢不能。

4.掌握“四稿一信”,关注“细节”,减少“隐性”失分。

“四稿一信”是指演讲稿、辩论稿、发言稿、主持稿和书信写作。演讲稿、发言稿都具有针对性、鼓

动性和口语化,开头结尾会有问候语和结束语,写法比较灵活;辩论稿具有论辩性、口语化,力求侃侃而

谈,以理服人;主持稿则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主持词不仅要紧扣主题、承前启后,还要富有文采,有感染

力。书信写作要准确重情,准确指的是身份定位要清晰,情境目标要明确,人称运用要亲切自然;重情指

的是重视命题者的情境要求,重视对话者的情绪体验,重视阅读者的情感共鸣。高考语文试题注重考查应

用写作能力。应用写作着眼于现实需要和任务驱动,提倡真情实感,注重问题解决,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有利于发挥高考的引导教学功能。应用写作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包括但不等于应用文写作,凡

是涉及个人、集体、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书面交流与表达,都可以成为应用写作的考查内容。只有关注应

用写作的“细节”,才能减少不易察觉的失分点。

知津探写

片断一:寻找自己的空间(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著作,出版于1854年,是他独自幽居在瓦尔登湖畔自筑木屋的生

活实录。他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用心灵之音,聆听自然之声,意境深遂,他就像个智

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

书中的精彩段落:“第一年的夏季,我没去读书,我去种豆了。不,我干的事情比这个还好。有时侯,

我不能因为工作牺牲掉以前的美好时间,不管是脑的戓手的工作。我喜欢留更多的富余时间给我生活。有

时侯,在夏日的清晨,同往常一样洗过澡之后,我坐在阳光下的门前,日出到正午,我一直坐在那里,坐

在松树、山核桃树和黄栌树中间,在不被打扰的寂寞与宁静之中,凝神沉思。当时鸟雀在周围唱歌,或悄

无声息地疾飞过我的屋子,一直等到太阳照上我的西窗,抑或远处公路上传来一些旅行者的车辆的辚辚声,

告诉我时间的流逝。我们在这样的季节中成长,就像长在夜间的玉米一样,手头的任何工作都远不及此中

的快意。这样做并非是我虚掷了光阴,而是在我一般的时间里添加了许多,还超产了很多”。

初读《瓦尔登湖》时,感觉其中的声音并不清晰,读的次数多了,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大自然的

声音也增多了,这是因为声音必然是在极其安静的情况下愈加清晰,周围各种动物的鸣叫声、马车声

和山涧的流水声,还有蜜蜂的“嗡嗡”声便被放大了,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好好享受这声音带来的愉

悦,以及在寂静时思索给自己带来的提升,只有用心灵之音,聆听自然之声,才能同大自然融为一体,

因为发自内心的爱,是大自然的音乐,让我们尽情地感受大自然,欣赏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从容不

迫地生活,体味生命的教诲,像蜜蜂那样热爱大自然,用勤劳创造甜蜜生活!

片断二:与“放松”和“沉淀”相关(杨紫琼2023年哈佛法学院毕业典礼演讲)

第一个建议,保持放松(stayloose)。我出生于马来西亚,我的旅程始于我对舞蹈的热爱,而不是

表演。我从小就知道我的天赋在于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我日以继夜地训练,不断钻研这门艺术的各个方

面,并且来到英国的一所艺术学校,开始我的逐梦之旅。然而,生活总是充满意外,我的脊柱受伤了,不

得不放弃舞蹈,转修与舞蹈相关的艺术课程。我要感谢我当时学校的校长,她鼓励我对未来保持乐观。她

告诉我,当人们遇到挫折时往往会变得紧张,但事实上,最安全的方式,是保持轻松,甚至对周围不断变

化的世界充满好奇,更加开放地面对一切可能性。这种认识,也让我获得了更多的选择自由。我来到香港,

开始拍广告,最终进入电影行业成为一名演员。

我的第二个建议是知道自己所能所不能(knowyourlimits)。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很重要,了解自己

不能做什么也同样重要。这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从内在讲,了解自己的限制能让你保持谦逊、积极,

并专注于目标;从外在看,了解别人给你设定的限制,会给你一个突破的机会。换句话说,知道自己不足,

能让你赢得别人的尊重;而别人给你设定的不足,是用来突破的界限。你为自己设定的限制给你的是要尊

重的边界,而别人给你设置的限制则是你需要需求突破的。当我最初在香港发展时,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

面临着各种限制。我的角色被限制在温顺、柔弱和陷入困境的女性形象中。很快我意识到,我想扮演的是

动作角色,英雄角色,而在当时,这些都是专门为男演员保留的。但我发现这些动作场景都经过精心编排,

而我的舞蹈基础应该能成为优势,只要给我机会,我就可以抓住并且脱颖而出。所以我找到了制片人,请

求他让我出演英雄角色。我做了很多男演员面对的危险场景的拍摄准备:舞蹈编排、功夫、高空表演等,

其实并不难嘛。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全力以赴。我知道机会只有一次,如果我第一次没演好,肯定就没

有然后了。幸运的是,观众们也喜欢女英雄的角色。

片断三:允许孩子“发呆”

“发呆”是我们大脑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既可以有益又可以有害。因此,适度的、有效的使用“发呆”

可以让身心更健康。

1.提高注意力和创造力。当我们“发呆”时,大脑处于放松状态,能够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可以更加

深入地思考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发呆”可以促进我们的大脑进行非线性思考,更容易产生创意,

有助于创造性解决问题。

2.情绪调节。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会积累一些负性的情绪,“发呆”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心情,缓解

焦虑和负面情绪,让我们感到更加放松和愉悦。

3.提高记忆力。“发呆”可以帮助我们回忆和巩固过去的经历和知识。这是因为在进行“发呆”时,

我们的大脑会与之前的经历联系起来,进而加强记忆。

4.自我探索。“发呆”可以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觉察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反

思自己的“三观”、生活的目标和意义,从而有助于个人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