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11-27·3页·18.1 K

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5ACCDC610AABAB11D二、非选择题:共56分。(一)必考题:46分。36.(22分)(1)(6分)纬度高,气温低,满足蔓越莓喜冷凉的气候要求(2分);该区域(地处三江平原),沼泽泥炭地多,满足蔓越莓生长的土壤条件(2分);区域河流众多,蔓越莓生长和收获所需的水源充足(2分)。(2)(6分)自然条件优越,利于蔓越莓生长;地形平坦开阔,土地租金低,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技术支持力度大。(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3)(6分)降低种子采购成本(2分);提高产量和质量(2分);保障种子安全(2分)。(4)(4分)气候变暖,夏季高温影响蔓越莓生长(2分);春秋季气温高,雪期缩短,低温冷害多(2分)。37.(24分)(1)(8分)(古湖期)湖区地势低洼,流水携沙入湖,形成深厚沉积岩层(2分);(受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影响,)地壳抬升、湖泊干涸,沉积岩层出露地表(2分);岩层经风力差异侵蚀形成陆地雅丹地貌(2分);(气候转湿)湖区再次汇水,部分雅丹地貌浸泡于湖水中,形成水上雅丹地貌(2分)。(2)(4分)湖盆较浅,湖水蒸发量大,季节性河流补给水量不稳定,湖泊面积变化大(2分);河道变化频繁,湖泊位置变化大(2分)。(3)(6分)鸭湖面积扩大,水量增多(2分);其余湖泊水量减少、水质变差,部分湖泊干涸(2分);采盐抽取地下卤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2分)。(4)(6分)区域昼夜温差大,岩石风化作用强(2分);雅丹地貌多为沉积岩,岩性较软,易受湖水侵蚀(2分);鸭湖面积缩小,水上雅丹地貌消失(2分)。(二)选考题:10分。43.(10分)(幕阜山与九岭山)区域溶洞集中,且知名度高;江西历史文化悠久,溶洞内文物古迹众多,游览价值高;距离东部沿海地区较近,靠近旅游市场;区域夏季气候炎热,天然溶洞可纳凉,对本地游客吸引力高;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每点2分,任答5点共10分)44.(10分)原因:岛屿面积小,储存地表水空间不足(2分);地下水易受海水入侵咸化,无法利用(2分);岛屿河流短小急促,难以形成较大径流(2分)。措施:海水淡化(2分);从大陆铺设引水管线(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教育、旅游、政策等)。据材料“1830年连接伊利湖和俄亥俄河的运河通航,1851年铁路建成通车,使克利夫兰成为五大湖区的货物转运中心”可知,克利夫兰市早期兴起得益于优越交通区位位置。故选A。2.本题考查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人口密度的最大值不断向外移动,且人口密度曲线逐渐趋于平缓,C正确。故选C。3.本题考查影响城市人口迁移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市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之市区地价升高,环境质量下降,工业等产业活动向地价更低,交通压力更小的郊区转移,促进了郊区城市化及逆城市化,使得人口密度的重心不断外移。故选C。4.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额敏河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较强,并且根据额敏河流向可以判断出该地区地形东高西低,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受到两侧山地的阻挡而抬升,形成地形雨,导致该地区降水较多。故选D。5.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根据所学知识,河流流量的大小受收入(补给量)和支出(蒸发、下渗、入湖入海、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据题意“悄然消失”和“在低海拔地区重新冒出”可知,本区域断层发育,下渗严重。故选C。6.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额敏河周边山脉在3000米以下,缺乏发育冰川的条件,补给形式主要为春季积雪融水,春季气温回升,融雪量增大,河流径流量增大,且周围山势较高,易形成气势磅礴的瀑布。故选A。7.本题考查内力作用与地貌。河流阶地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阶地的垂直海拔高度取决于河流侵蚀下切的强度和时间。地壳的抬升强度则会影响河流侵蚀下切的强度。强度越大,阶地的垂直高度越大。据图可知,T4—T3阶地垂直高差最大,说明T4形成后—T3形成期间地壳抬升作用最显著。故选A。8.本题考查河流流速与沉积物地貌。流速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同一地理位置堆积物的颗粒越大。T2阶地底部堆积物为砾石层,颗粒较大,说明当时流速较快,顶层堆积物为砾泥质层,颗粒更细,说明当时流速更慢。故选B。9.本题考查海陆风的特征。据图可知,海陆风中风力均有大有小,B错误;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形成海风,夜间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形成陆风,13点前后风向发生变化即陆风转为海风,C错误;13点后海风为东南风,故海洋位于陆地的东南方向,A正确;20点前后风向未发生大的变化,D错误。故选A。10.本题考查海陆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据图可知,受海风影响时,臭氧浓度较大,受陆风影响时,臭氧浓度较小,可以排除A、C选项。臭氧污染物主要集中于陆地,夜晚大部分时间吹陆风,将臭氧污染物吹至临近海域,白天吹海风,将前一夜未扩散的海域臭氧污染物重新吹回陆地,B正确、D错误。故选B。11.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据材料可知,近地面臭氧浓度与空气中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含量,紫外线强度呈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紫外线强度受天气的影响,与晴天相比,阴天云量多,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紫外线弱,所以臭氧浓度峰值更低,峰值出现的时间滞后,故选D。36.(1)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方面作答。(2)本题考查农业专业化的形成条件。可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等)作答。(3)本题考查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从成本、质量、产量、粮食安全方面作答。(4)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可从光、热、水、组合、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作答。37.(1)本题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结合材料可知,雅丹地貌是干旱地区的河湖相沉积岩层(岩性较软)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土墩和沟槽组合地貌。再结合图可以发现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经历如下环节:沉积物在湖床沉积——(地壳抬升或气候变干)湖泊干涸——湖泊沉积物经风力侵蚀——湖区再次汇水,部分雅丹地貌侵泡于水中,形成水上雅丹地貌。(2)本题考查地貌特征的成因。结合材料,水上雅丹地貌分布范围与湖泊水量有关,水上雅丹地貌位置的变化与湖泊位置的变化有关。湖泊范围变动受湖盆和水量等因素影响,该区域湖泊是季节性河流的汇水浅洼地,湖盆较浅,湖水蒸发量大,水量补给不稳定,湖泊面积变化大;另外据材料可知该区域现代河道变化频繁,湖泊汇水区域变动大,湖泊位置变化大。(3)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材料,题目可从建坝和采盐两方面分析其对湖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影响。建坝后,东、西台吉乃尔湖基本干涸,鸭湖面积迅速扩大成为区域最大湖泊,故建坝影响湖泊水量、水质和分布,导致部分湖泊干涸,进而影响湖区生物生存。采盐是抽取卤水(湖水和地下水)进行晒盐,长期抽取卤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4)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鸭湖水上雅丹地貌景观的衰亡一受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的影响,二受湖泊水域面积的缩小影响。结合材料,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岩石风化作用强;形成雅丹地貌的河湖相沉积岩岩性较软,长期浸泡在水中,易受湖水侵蚀。鸭湖面积的快速扩张是人类建设水坝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自然和人为原因的影响,鸭湖面积可能大面积缩小,从而导致水上雅丹地貌景观消失。43.本题考查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可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度、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力等方面作答。44.本题考查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原因可从收支方面作答;措施可从开源节流方面作答。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