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24届高三12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语文

2023-12-09·8页·126.3 K

绝密启用前2024届高三12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新课标I卷)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世纪20年代,一些社会学学者在建立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同时,大力推动社会调查的发展,从北平人力车夫调查到无锡经济调查等,掀起了一场“社会调查运动”。在此基础上,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主力的学者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引进西方人文生态学方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了“社区研究”的基本框架。与“社会调查运动”相比,“社区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更进一步,主张选择一些相对固定的社区(村落)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这有利于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的本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者们开辟了多个社区研究的田野地点,诞生了以吴文藻、费孝通等为代表的“燕京学派”,形成了如费孝通《乡土中国》这样的理论著作,深刻把握和概括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改革开放以后,费孝通大力倡行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我们通常也将其称为田野调查,这是对“社区研究”方法的拓展。在费孝通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学学科始终以“从实求知”作为学科准则,走出了一条紧贴中国社会现实、反映中国发展经验的中国社会学道路。在实践中,田野调查呈现出两种不同且相互对立的主张。有学者主张抛开包括理论在内的一切成见,“拥抱”并忠实地反映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强调调查本身所带来的“现场感”对研究的启发作用。也有学者强调理论在田野现场中发挥的作用,认为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尽管调查者自以为客观地反映了事实,但充其量只是收集了一些声音影像或意见态度,这非但无益于我们认识真正的社会事实,反而可能会误入歧途。这两种主张走向极致,都会影响学术研究的深入性和真实性,有学者分别将其称为“朴素经验主义”和“抽象经验主义”。朴素经验主义讲究“眼见为实”,将收集的材料当作研究的结论,缺少分析辨别,会将研究变成“报告”或“报道”;抽象经验主义则从理论出发,去田野中挑选与理论相应的材料,或者用理论“裁剪”现实,田野变成了理论的工具。抽象经验主义风格的研究论文,用抽象的语言讲一些现实的问题,往往会走向一种貌似高深的肤浅。但事实上,田野调查并非只能产生这两类研究。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着鸿沟,是社会科学面对的普遍问题。“从实求知”原则所强调的要义在于,理论是调查实践的工具,现实是调查实践的目的。费孝通所理解的“从实求知”正是要求社会学在田野调查中弥合、跨越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调查者要以调查对象的感受、思想、行为和命运为研究目的而非工具和手段。这是费孝通对吴文藻提出“以实地研究始,以实地研究终”的社区研究法的升华。 吴文藻所说的调查目的还是“实地研究”,而费孝通直接就说“回到人民”,这是田野调查方法的新论。田野调查方法既不是各种调查设计框架,也不是各种调查技术技巧,而是在田野中如何做到以理论为工具、以人民为目的方法。调查者在进入田野时,既带着充实的理论,又不被理论支配,就需要有充分的“方法自觉”意识。所谓方法自觉,就是要在田野中保持强烈的反思意识,即我们在观察访谈一个人、在讨论追索一件事的时候,到底依靠运用了什么样的理论工具。理论让我们看到的东西,既可能是深刻的本质,也可能是理论的偏见。 当我们看到某个现象与我们的理论不一致时,我们倾向于将这个现象看作表面的、暂时的。例如,我们用资本理论去观察老板和雇员的关系时,如果发现他们比较融洽,没有支配和剥削的关系,就会认为他们是隐瞒了什么,或者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我们没有观察到。在理论潜意识的支配下,我们会直到找到一些“剥削”的蛛丝马迹才罢手,并认为这是穿透了社会现象的表面而进入深层的结构,找到了社会的“真实”。 那么,这种“真实”到底是理论的真实还是现实的真实?有些学者提出要注意事件和人的“边缘”或“变态”(相对于中心、常态而言),还有些学者指出要注意田野中的“异例”(相对于典型而言),这都是田野中“方法自觉”的体现,是田野调查中突破“理论障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除要求调查者有强烈的反思意识之外,还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最好在田野的“现场”中展开。田野调查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调查者能够沉浸到田野中,用“心”去感觉、感受调查对象的思想言行,用“感通”去直接把握调查对象的深层要素。 还是以上述老板和雇员关系为例,那种“融洽”的关系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我们与研究对象的“感通”。这种感通好像是一种方法,但归根到底并不是方法,能否感通,取决于我们能否坚持“从实求知”的调查理念。以调查对象为调查目的,以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为目的,而不是以理论或者研究论文为目的,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从实求知”。(摘编自周飞舟《社会学的方法自觉:从实求知》)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世纪20年代后,我国的社会调查伴随着社会学学科的建立而获得发展,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B.改革开放后,费孝通大力倡行田野调查,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学学科遵循了“从实求知”的学科准则。C.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着鸿沟,是社会科学的普遍问题,而“从实求知”则有可能弥合、跨越这一鸿沟。D.所谓方法自觉,就是要在调查中带着充实的理论,并在其指导下,保持反思意识,找到社会的“真实”。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我国,社会调查主要经历了“社会调查运动”“社区研究”“田野调查”等阶段,而最终目的和落脚点则是“回到人民”。B.“社区研究”引进了西方人文生态学方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理论和方法上比“社会调查运动”更进一步,深刻把握了中国社会的本质。C.相比于其他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需要调查者沉浸到田野中,与研究对象“感通”,用“感通”去直接把握调查对象的深层要素。D.理论具有潜意识的支配作用,当调查者观察社会现象时,往往会在理论的指引下,透过表象进入深层,去寻找所谓的“理论真实”。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1段和第2段梳理了我国社会调查的发展过程,肯定了中国社会学学科取得的成绩。B.文章在分析田野调查呈现出两种不同且相互对立的主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C.文章通过费孝通与吴文藻调查方式的对比,突出了调查对象在调查中的重要性。D.文章两次运用老板和雇员的关系的例子,是为了强调调查者应有充分的“方法自觉”意识。4.请分别概括 “朴素经验主义”和“抽象经验主义”的优缺点。(4分)5.我们在实际调查工作中,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调查者?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纪念(节选) 孙 犁住在定县的还乡队回村复辟。为了保卫农民的斗争果实,我们队伍开来了。一清早,我又到小鸭家去放哨。她家紧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车站的大路。她家只有两间土坯北房,出房门就是一块小菜园,园子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柳树。这些年,每逢情况紧张的时候,我就爬到柳树上去监视敌人的来路。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柳树的叶子黄了,小菜园里满是整整齐齐的大白菜。小鸭的娘刚刚起来,正在嘱咐小鸭,等门楼醒了给他穿好衣服。随后她就忽地一声把门开开,嘴里叼着用红铜丝扭成的卡子,两手梳理着长长的头发,一看见我,就笑着说:“呀!又是老纪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你好吧,大嫂!”我说,“今年斗争,得到了什么果实?”她把头发卡好,抬手指着家前面的园子说:“分了这三亩园子。它在大恶霸陈宝三手里待了十年,现在又回来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种!叫恶霸们看看,是他们种得好,还是咱穷人种得好!”她回手关上门说:“纪同志,咱们回来再说话吧,我赶集去!”说完转身走了。我望着她那壮实的身子和那比男子还要快的脚步!不一会儿,老远传来了母亲喊小鸭的声音。母亲回来了,提着一个大柳罐,满脸红光,头发上浮着一层土。她说:“鸭,我在集上买了几十斤山药。我们娘儿俩去把它抬回来。”正赶上我要下岗,小鸭就说:“叫纪同志和我抬去!”我和小鸭把山药抬回来。我这么高她那么小,我紧紧拉着筐系,不让筐滑到她肩上去。她一路走着笑着,到了家里,她娘留我吃饭,我在她家屋里坐了一坐。屋里比夏天整齐多了,新安上一架织布机,炕上铺着新席,母亲说,都是用斗争款买的。门楼那家伙却不言不语地摘下他自己造的木枪来。那枪做得很不高明,只是一根弯榆木棍,系上了一条红布条子。我只能夸好,小鸭在一旁笑了,母亲也笑着说:“纪同志,你知道他是什么心思吗?夏天,你在这里不是答应给他一支枪吗?后来你就走了。他整天磨翻你记性坏,赌气自己做了一支,这是拿出来叫你看看,羞臊你哩!”我赶紧说:“这怨我记性坏,回头我们做一支!”母亲这时才红着脸说:“纪同志,有个事和你商量商量,俺家他爹,出去了这就九年了,老也没个音讯,你费心给打听打听!”我说:“这好办,我们去封信打听打听。大嫂,不要结记,队伍开远了,交通又不方便,接不到信是常有的事。我也是八九年没和家里通信了。”“纪同志不是东北人吗?有人说俺家他爹也跟着吕司令开到东北去了。”“很有可能,那里来信不容易。”我说着告别了出来,想着一定要给小鸭的爹写封信,告诉他: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家里的生活变好了,一切是这么可羡慕,值得尊敬。他该是多么愉快!晚上,我又到小鸭家放哨,小鸭听见动静就跑出来,说:“纪同志,俺爹来信了!”“怎么这样巧,拿来我看看净写的什么?”母亲也掩饰不住快乐的心情,把信交给我,并且把灯剔亮。我把信看了一遍,这是走了很远路程的一封信,信封磨破了,信纸也磨去了头,还带着风霜雨露的痕迹。可是,别提信上的言词是多么热情激动!我拿着信纸,好像握着一块又红又热的炭。不只小鸭的母亲吓得脸烧红了,我的心也跳起来。上面写着他在这八九年里,走遍了河北、山西、陕西,现在又开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上面写着他怎样和日本鬼子作战,现在又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现在已经升为营长;上面写着他们解放了东北多少万苦难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经历的是什么样的苦难!上面写着他身体很好,胜利的日子就要到来;上面写着希望妻子进步,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反顽的斗争;上面问到小鸭长得怎么样了……小鸭嘻嘻笑着,指一指门楼说:“上面没提他!”“那时他……”母亲像是要安慰门楼,说着脸红了。我明白那意思是,爹走的时候,门楼还在娘肚子里,出远门的人,恐怕是忘记临行时遗留的这块血肉了。我回到我的岗位上去。想到我的同志们解放了我的家乡,我分外兴奋。天已经黑了,星星还没出全。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鸹窠里,把枪抱紧,(1)望着堤坡那里。夜深了,月亮升上来,照亮半个窗户。我听见门楼像大人一样呼呼地酣睡,像是小鸭翻了一个身,说:“多讨厌呀,人家越睡不着,他越打呼噜!”“鸭,明天我们给你爹写一封信吧!”母亲问。“叫他回来吗?”“干么叫他回来!把家里的事情和他学说学说。写上咱家新添了三亩地。”“对!给爹写封信,娘,我们给信缝一个布信封吧,布信封就磨不破了。”过了一会儿,小鸭又说:“娘!我看还是叫爹回来吧,听说陈宝三的大儿子参加了还乡队,要领着人回来夺地哩!”“不要听他们胡嚷嚷!”母亲说,“有八路军在这里,他们不敢回来。天不早了,快睡吧。”从此就听不见母女两个的交谈,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张木犁,它长年在天空游动,密密层层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种子。母子三个睡熟了,听他们的鼻息睡得很香甜,他们的梦境很远也很幸福。我想到战斗在我们家乡的雪地里的同志们。我觉得肩头加上了很重的东西,(2)我望着很远的西方。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修改于博野史家佐村(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门楼拿出自己做的枪来“羞臊”“我”的情节,看似是闲笔,却闲笔不闲,既能让人体会到革命精神的传承,还能感受到战争年代短暂的祥和与安宁。B.“这时才红着脸说”的母亲,与《荷花淀》中“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的女人有同样的心境,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她们对丈夫的关切之情。C.“我”保卫小鸭的家乡,小鸭的父亲又解放了“我”的家乡,两件事看似巧合,却又有其必然性,作者在情节上的匠心独运深化了小说的主题。D.“我”读小鸭父亲的来信的情节,选取了信件的主要内容,以铺排的形式一一呈现,渲染了革命者的自豪和喜悦之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增加了语言的张力,如“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B.文中多处运用“磨翻”“结记”等方言口语,真实再现了冀中地区的生活风貌,语言生动而朴实自然,有助于表现人物形象。C.文章开头对小鸭家周围环境的描写,没有弥漫战争的硝烟,体现了孙犁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根基、糅进浪漫主义情调的艺术风格。D.小说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母亲形象,“干么叫他回来”“不要听他们胡嚷嚷”等语言描写,凸显了母亲在战争中的坚定和乐观。8.文中两处画线句子中的“望”字,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文末小鸭和母亲商量着要给父亲写封信,如果你是小鸭,你会怎样写这封信呢?请根据文章内容,列出书信内容要点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张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人。幼颖异,十三岁能为文,十七时作《函关赋》,已传人口。游学于陈,学官苏辙爱之。因得从轼游,轼亦深知之,称其文汪洋冲澹,有一倡三叹之声。弱冠第进士,入为太学录,范纯仁以馆阁荐,累擢起居舍人。初,来在颍,闻苏轼讣,为举哀行服,言者以为言,遂贬房州别驾,安置于黄。五年,得自便,居陈州。耒仪观甚伟,有雄才,笔力绝健,于骚词尤长,时二苏及黄庭坚,晁补之辈相继没,耒独存,士人就学者众,分日载酒肴饮食之。诲人作文以理为主,尝著论云:“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夫决水于江、河、淮、海也,顺道而行,滔滔汩汩,日夜不止,冲砥柱,绝吕梁,放于江湖而纳之海,其舒为沦涟,鼓为波涛,激之为风飙,怒之为雷霆,蛟龙鱼鳖,喷薄出没,是水之奇变也。江、河、淮、海之水,理达之文也,不求奇而奇至矣。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学者以为至言。作诗晚岁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而乐府效张籍。(选自《宋史张耒传》,有删改)材料二: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试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可得也。(选自《张耒集》,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须加标点的标号写在答题卡上。(3分)此无见A于理B而欲以言语C句读D为奇E反覆F咀嚼G卒亦H无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讲究文采、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抒情。B.古代任职授官很有讲究,用词不同,意义不同。擢,擢升的意思,表示的是升官,相同意思的还有“右迁、进”等词。C.行服,是指穿孝服居丧。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丧服和服丧的时间,比如小功服是五个月的丧服。D.鼎俎,鼎是古代烹煮东西用的器物,俎是可盛放祭品的一种器物。“鼎俎”一词在文中是指祭祀用的礼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耒才思敏捷,少年成名。游学于陈时得到学官苏辙的厚爱,并因此结识苏轼,苏轼也赏识他,称赞其辞恣洒脱、淡雅情真。B.张耒论述为文,取譬生动。他以水流河道通达大海比喻写文章要有所侧重,一气贯通著述成文,文章的起伏变化应顺势而为。C.张耒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司马迁和韩愈因触犯君主而遭遇灾祸,平生志向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D.张耒通过评价前人,表明写文章的主张。通过对司马迁、韩愈等人的评价,表达了自己的文学观点。语言整散结合,铺陈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说理气势。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2)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14.张耒对写文章有什么主张?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赠李白 杜 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 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天宝三载(744)杜甫与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遂相约同游梁宋。天宝四载(745)同游齐赵,同年秋,两人在鲁郡(今山东兖州)东石门相别,杜甫写了赠诗,李白写了别诗。杜二甫,因杜甫排行第二,故称。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葛洪:东晋道士,号抱朴子,成就卓著的道学家和医学家,曾入罗浮山炼丹。飞扬跋扈:本义为鸷鸟飞扬,大鱼跋扈。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都用到了“蓬”这一意象,杜诗的“飘蓬”与李诗的“飞蓬”虽用词各有不同,但都写出了李杜二人漂泊的命运。B.杜诗第二句,表面是说李白仙道无成,愧对葛洪,而实际上世上并无长生不老之丹,意在表达对李白坎坷命运的慨叹之情。C.杜诗三、四句中,前一句中的“空”字写出了李白当时的生活状态;后一句使用了反问句,其实是对李白的委婉批评、苦心规劝。D.李诗第四句中一个“重”字既表达出别后再相逢之难,又写出他们生活中有着共同的志趣,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16.请结合对这两首诗的理解,说说诗人李白这一人物的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 。”(2)瑟,一种古代弦乐器,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这可用李商隐《锦瑟》中的“ , ”两句诗来印证。(3)“鬓”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此表现某种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负等,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偏见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敌。偏见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自满自足中过日子,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利欲使人顾虑重重,盲从社会上流行的意见,看不到事物真相。这正是许多大人的可悲之处。不过,一个人如果能保持住一颗童心,同时善于思考,就能避免这种可悲的结局,在成长过程中把单纯的慧心转变为一种成熟的智慧。由此可见,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孟子也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_________说的都是这个意思。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我甚至要说,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熟而不会再失去。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得好:“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18.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涵养厚的人,就像是婴儿)。”B.李贵说:“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C.乔布斯说:“成功源于童心,清新的童心可以带来亮丽的人生。”D.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他的人生也是美好的”,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晕动病,在生活中通常被称为晕车、晕机或晕船,是一种平衡感失调的综合征。任何移动的环境 。这通常并不代表你生病了,相反,晕动病是你的神经系统根据你有生以来积累的经验,试图以最佳方式起作用的结果。在处理感官信息和生成运动指令时,大脑会不断监控和调整其输入和输出信号,从而高效地执行生活中的各种任务。例如,为了在转头时看得更清楚,你的大脑会让你的眼睛移动到与头部运动相反且相等的位置。它是根据你内耳中专注于平衡的感应器官的反馈来执行这些动作的。你的大脑会不断监控这种反射行为,不断进行调整,以确保 。内耳中主管头部平衡运动的前庭系统的效率基于体验和结果。在成长过程中,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协调动作和保持平衡。所以,如果你出现晕车、晕机或晕船,其实是你的神经系统在一种独特的、充满挑战和不那么理想的环境中展现其熟练且经过优化的机能的过程。通常,婴幼儿不会出现晕动病。大一点的孩子则非常容易出现晕动病,这一时期是他们学习不同感官之间典型关系的时期。随着人们长大成年,晕动病的发病率 ,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已经能把自己过去的体验与现实情境相适应。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晕,文中词性为动词,指对移动的物体有种发晕的感觉。B.你,这里是虚指,泛指任何人,包括说话人自己在内。C.相反,用在下文句中或句首,与上文所说的意思对立。D.所以,“因此”的意思,表因果关系,其后的内容表示由因及果。21.请结合文段内容,给“晕动病”下一个定义。要求,语意流畅,不超过45个字。(2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习近平主席说:“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2)在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届高三12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新课标I卷)语文全解全析12367101112151820DBCBABEGACCAD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并在其指导下”错误。由原文第5段中“调查者在进入田野时,既带着充实的理论,又不被理论支配,就需要有充分的‘方法自觉’意识。 所谓方法自觉,就是要在田野中保持强烈的反思意识,即我们在观察访谈一个人、在讨论追索一件事的时候,到底依靠运用了什么样的理论工具。理论让我们看到的东西,既可能是深刻的本质,也可能是理论的偏见”可知,文中强调的是“不被理论支配”,而且理论也可能存在偏见,选项混淆了是非。故选D。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深刻把握了中国社会的本质”错误。由原文第1段中“与‘社会调查运动’相比,‘社区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更进一步,主张选择一些相对固定的社区(村落)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这有利于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的本质”可知,文中只是指出“这有利于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的本质”,选项混淆了程度深浅。故选B。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突出了调查对象在调查中的重要性”错误。文章通过费孝通与吴文藻调查方式的对比,并不是“突出了调查对象在调查中的重要性”,而是指明吴文藻与费孝通两者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选项逻辑关系错误。故选C。4.“朴素经验主义”的优点是能忠实地反映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缺点是将收集的材料当作研究的结论,缺少分析辨别。“抽象经验主义”的优点是具有理论的指导,能在田野现场中发挥作用;缺点是容易用理论“裁剪”现实,田野变成了理论的工具。(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拥抱”并忠实地反映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强调调查本身所带来的‘现场感’对研究的启发作用”可知,“朴素经验主义”的优点是能忠实地反映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由原文“朴素经验主义讲究‘眼见为实’,将收集的材料当作研究的结论,缺少分析辨别,会将研究变成‘报告’或‘报道’”可知,“朴素经验主义”的缺点是将收集的材料当作研究的结论,缺少分析辨别。由原文“强调理论在田野现场中发挥的作用,认为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尽管调查者自以为客观地反映了事实,但充其量只是收集了一些声音影像或意见态度”可知,“抽象经验主义”的优点是具有理论的指导,能在田野现场中发挥作用;由原文“抽象经验主义则从理论出发,去田野中挑选与理论相应的材料,或者用理论‘裁剪’现实,田野变成了理论的工具”可知,“抽象经验主义”的缺点是容易用理论“裁剪”现实,田野变成了理论的工具。5.要以理论为工具、以人民为目的,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要有反思意识,对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能加以分析辨别;要用“心”去感觉、感受调查对象的思想言行,用“感通”去直接把握调查对象的深层要素。(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原文“田野调查方法既不是各种调查设计框架,也不是各种调查技术技巧,而是在田野中如何做到以理论为工具、以人民为目的方法”可知,我们在实际调查工作中,要以理论为工具、以人民为目的,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由原文“调查者在进入田野时,既带着充实的理论,又不被理论支配,就需要有充分的‘方法自觉’意识。 所谓方法自觉,就是要在田野中保持强烈的反思意识”可知,我们在实际调查工作中,要有反思意识,对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能加以分析辨别。由原文“田野调查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调查者能够沉浸到田野中,用‘心’去感觉、感受调查对象的思想言行,用‘感通’去直接把握调查对象的深层要素”可知,我们在实际调查工作中,用“心”去感觉、感受调查对象的思想言行,用“感通”去直接把握调查对象的深层要素。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项,“同样的心境”错误,“母亲红脸”的细节,不仅展现出这位坚强的后方妇女提及丈夫时的关切之情,还包含着羞涩以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故选B。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拟人手法”错,由原文“每逢情况紧张的时候,我就爬到柳树上去监视敌人的来路。这柳树是我的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可知,把“柳树”比作“岗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树在放哨时的重要性;把“柳树”比作“朋友”,写出了“我”和“柳树”的关系紧密,是比喻修辞中的暗喻。故选A。8.(1)“堤坡”是来犯之敌的必经之地,“望着堤坡”表现出“我”保卫家园时警惕和专注的心理。(2)“西方”代指革命圣地,“望着西方”寄寓了我对革命的神圣使命感和必胜的信心。(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鸹窠里,把枪抱紧,望着堤坡那里”可知,“堤坡”是来犯之敌的必经之地,“望”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我”保卫家园时警惕和专注的心理,体现了“我”作为一名战士的忠于职守的精神。由原文“我想到战斗在我们家乡的雪地里的同志们。我觉得肩头加上了很重的东西,我望着很远的西方”可知,“西方”代指革命圣地,“望着西方”寄寓了我对革命的神圣使命感和必胜的信心,结尾点明了主旨,这一细节刻画了一个坚定自信的革命战士的形象。9.(1)对父亲的思念与关怀(牵挂,叮嘱……)。理由:父亲来信中表达了对妻女的牵挂及生活战斗环境的艰苦。(2)对目前家里状况的介绍及欣喜之情。理由:家里的生活变好了,新添了三亩地,新添了门楼,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3)对目前的革命形势的介绍及乐观之情。理由:虽然还乡队回村复辟但有八路军守护家乡。(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和进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由原文“上面写着他们解放了东北多少万苦难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经历的是什么样的苦难!”可知,可写对父亲的思念与关怀(牵挂,叮嘱……)。由原文“分了这三亩园子。它在大恶霸陈宝三手里待了十年,现在又回来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种!叫恶霸们看看,是他们种得好,还是咱穷人种得好”“小菜园里满是整整齐齐的大白菜”“他的孩子长大了,这样聪明;老婆进步了,这样能干;家里的生活变好了,一切是这么可羡慕,值得尊敬。他该是多么愉快!”可知,可写对目前家里状况的介绍及欣喜之情。由原文“住在定县的还乡队回村复辟。为了保卫农民的斗争果实,我们队伍开来了”“有八路军在这里,他们不敢回来。”可知,可写对目前的革命形势的介绍及乐观之情。10.BE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这是对于理并没有见解,而要把言语句读作为奇突,(纵使你)反复推敲,终究也不会有效果。“于理”是“见”的后置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故在状语后B处断开;“以……为……”意为“把……当作……”,属于固定结构,故在其后E处断开;“反覆咀嚼”是状中结构,相对独立,单独成句,故在其后G处断开。故选BEG。1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侧重于抒情”错误, “赋”侧重于写景叙事。故选A。1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司马迁和韩愈……平生志向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错误。由原文可知,司马迁文风特点是“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遭遇是“负气敢言,以蹈于祸”“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韩愈文风特点是“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遭遇是“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选项把二人的遭遇和文风特点混为一谈。故选C。13.(1)如果知道(懂得)写文章却不致力于追求理,仅仅追求文章的精巧,这是前人所不曾有过的。(4分)(2)只是他的平生志向郁结于心,因此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常有感怀激愤却不能宣泄的情感。(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务”,致力于,追求;“工”,精巧;“未尝”, 未曾,不曾。(2)“惟”,只是;“余章末句”,字里行间,只言片语;“感激”,感怀激愤。每个得分点1分,句意1分。14.主张写文章以明理为主,遵循文以载理、文以载道的原则。反对过度追求文章的精巧。反对过度追求言语句读的新奇。追求简朴平淡、疏荡直白的风格。(每点1分,共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诲人作文以理为主”“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可知,张耒主张写文章以明理为主,遵循文以载理、文以载道的原则。由原文“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可知,张耒反对过度追求文章的精巧。由原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可知,张耒反对过度追求言语句读的新奇。由原文“作诗晚岁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而乐府效张籍”“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可知,张耒追求简朴平淡、疏荡直白的风格。【译文】材料一:张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人。幼年时聪颖奇异,十三岁便能写作文章,十七岁作《函关赋》,已为众人传诵。张耒在陈州游学,学官苏辙很喜欢他。因而能够结识苏轼并跟从苏轼游学,苏轼也非常赏识张耒,称其文章恣意洒脱、淡雅情真,有一唱三叹之声。张耒二十岁考中进士,后入朝为太学录,范纯仁凭借馆阁的身份推荐他,多次升迁后任起居舍人。起初,张耒在颍州时,听闻苏轼的死讯,为他举哀穿丧服,谏官以此上告,于是被贬为房州别驾,安置在黄州。五年,得以自由行动,住在陈州。张耒仪表俊伟,有出众的才能,笔力刚健,尤其擅长诗词。当时苏辙、苏轼、黄庭坚、晁补之等人相继去世,只有张耒还活着,因此,向他求学的士人很多,分日准备酒菜来请他吃喝。张耒教人写文章强调以理为主,曾著文说:“从《六经》以下,到诸子百家及诗人辩士的论述来看,大概都遵循着文以载理、文以载道的原则。因此学作文章的要点(端由),要紧的是明了事理。如果知道(懂得)写文章却不致力于追求理,仅仅追求文章的精巧,这是前人所不曾有过的。水从长江、黄河、淮河、太湖流下来,顺道而行,浩浩荡荡,日夜不停,冲荡砥柱,越过高山,到达江湖,归于大海,水流舒缓为涟漪,鼓动为波涛,激荡为风飙,发怒为雷霆,蛟龙鱼鳖,翻腾出没,这是水的神奇变化。江、河、淮、海的水,是道理通达的文章,不求奇而奇就达到了。激荡沟渠来谋求水之奇突,这是对于理并没有见解,而要把言语句读作为奇突,(纵使你)反复推敲,终究也不会有效果,这也是作文的一大陋习。”学者认为这是至理名言。张耒晚年作诗更是追求平淡,喜欢仿效白居易诗体,而在乐府方面主要仿效张籍。材料二:自从夏商周三代以来,我最喜欢读司马迁、韩愈的文章。司马迁雄奇豪迈、慷慨激昂,从他年轻时,就周游天下,交结豪杰。他的学识在探讨议论寻找梳理前代踪迹上最有优势,他凭借着一股不平之气,敢于仗义执言,以至于招致祸端。因此他的文章疏放坦荡明白,简洁朴素而肆意驰骋。只是他的平生志向郁结于心,因此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常有感怀激愤却不能宣泄的情感。韩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冠、庙堂的祭祀礼器,达到豪放飘逸、超群高卓的境地,无法收揽,于是他极尽言语的巧妙,有不足也有过头。唉,韩愈在唐朝,大概是很不受重用了。然而他冒犯君王、忤逆权臣,面对大义便忘了自己的患难,刚正坚毅而又忠诚务实,因而他的学问能够在道德破坏之后独树一帜,继承孔孟的遗风而自立其说,故而韩愈的文章即使想要不成为这样的风格,大概也不能了。1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项,“其实是对李白的委婉批评、苦心规劝”有误,实际上是杜甫运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似在埋怨、实则不平的询问。故选C。16.才气纵横,狂放傲岸:杜诗三、四句是说李白尽日痛饮狂歌,可见李白狂放不羁;心雄万夫,可见李白济世之才。怀才不遇,漂泊沦落:杜诗“飘蓬”句,李诗“飞蓬”句,均可见李白如蓬飘零;“飞扬跋扈为谁雄”可见李白不受重用,怀才不遇。嗜酒如命,热爱山水:两首诗中的“痛饮狂歌”“醉别”可见李白嗜酒情怀,李诗“登临遍池台”“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可见李白热爱山水情怀。重情重义,珍惜友情:李白与杜甫携手同游,别时痛饮。(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从杜诗来看,此诗突现了一个“狂”字,显示出一个“傲”字。傲骨嶙峋,狂荡不羁,这就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写照。在这首《赠李白》中,正面突出李白狂与傲的风采、骨力、气度,显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第一句“秋来相顾尚飘蓬”,“飘蓬”直陈李白境遇,如蓬草飘零;第三句中“痛饮”写李白能饮,具有嗜酒情怀;第四句中“飞扬跋扈”写李白心雄万夫,是济世之才,“为谁雄”写李白不受重用,怀才不遇。三、四句是说李白尽日痛饮狂歌,写其狂放不羁。从李诗来看,这首诗以“醉别”开始,以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醉别复几日”中的“醉别”可见李白嗜酒情怀,“登临遍池台”“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可见李白热爱山水情怀。最后两句“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可见李白重情重义,珍惜友情:李白与杜甫携手同游,别时痛饮。17.(1)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2)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3)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尘满面 鬓如霜/鬓微霜 又何妨/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每句1分,共6分,句中有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则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古诗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焉、瑟、塞、贴、衰等。18.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可知,横线处要填写的句子要体现“智慧”“达于成熟”和“童心”之间的关系。选项中A项体现了这种关系。BC两项论述的是童心与“人生”之间的关系;D项论述的是要保护童心。故选A。19.原文引用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的话,童话与童心吻合,更彰显童心的美好,增添文章的意蕴。原文把爱比作源泉,体现了爱的永不枯竭;将人生因带有童心的变化比作“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生动形象地表明童心对于人生的作用。(每点3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原文“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得好:‘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引用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的话,与前文“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讲述的童心相吻合,增强了说服力,使语言更有意蕴。原文“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把爱比作源泉,体现了爱的永不枯竭;将人生因带有童心的变化比作“荒凉的沙漠化作美丽的风景”,生动形象地表明童心对于人生的作用。改写的句子删去了原文中引用的话语,将原文中的比喻转换为直白的叙述,所以原文表达效果更好。2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D项,“所以”后面的“如果”表示的是一种假设的结果,然后分析其原因。“所以”用在此处表示由果探因。故选D。21.晕动病是内耳中主管平衡的前庭系统因不适应环境移动而产生的一种平衡感失调的综合征。(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给概念下定义,首先应找到以陈述对象为主语的句子主干。本题要下定义的句子主干是“晕动病……是一种平衡感失调的综合征”。然后将与陈述对象属性有关的成分添加进去,如材料中导致“晕动病”出现的原因是“移动的环境”“内耳中主管平衡的前庭系统”等。最后润色词语,组织答案即可。注意,下定义的句子一般是一个长单句,要注意句式和字数的要求。22.都可能引发晕动病 眼睛和头部运动完美配合 通常会再次降低(每空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处,“任何移动的环境”表示原因,根据句意,此处表示环境移动导致的结果,即出现“晕动病”,可填写“都可能引发晕动病”。第处,根据“你的大脑会让你的眼睛移动到与头部运动相反且相等的位置……你的大脑会不断监控这种反射行为,不断进行调整”可知,此处表示大脑不断监控和调整的结果,即让眼睛和大脑相配合、相适应,可填写“眼睛和头部运动完美配合”。第处,根据“能把自己过去的体验与现实情境相适应”可知,此处应表示“晕动病的发病率下降”的意思,而且是增大之后的下降,即 “再次降低”,可填写“通常会再次降低”。23.【题目解读】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一选自习近平主席的经典语录,这句话强调“奋进”,指的是人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奋进。联系现实生活可知,这则材料意在提醒我们正值应该奋进的年龄,不应该沉溺于浅层次的娱乐中,不应该虚度年华、蹉跎岁月。在应该奋进的年龄,要有高远的志向、强大的自控能力,把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学习与工作上,为我们的时代而勇担责任、甘于奉献,这样才不会在年华老去之后而惋惜不已。第二则材料出自于朱光潜先生《谈美》的最后一章。阿尔卑斯山谷中汽车路上标语牌的有关内容是朱先生在谈到“人生的艺术化”这一命题的时候所说的一个小故事。在我们的主观经验中,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它会被“拉长”,让我们感觉度日如年;有时它却会被“压缩”,让我们感慨时光飞逝。而决定这一变化的因素则是人的情绪感知和心理活动机能。而材料中的标语之所以强调“慢慢走,欣赏啊!”就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能通过慢慢欣赏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领略时光的美好。所以,该则材料的内涵指的是,人生道路上要懂得欣赏、享受生活,而不是以一颗浮躁的心去对待生活、对待世界。 写作时不能片面地肯定奋进、否定“慢”,也不能一味地肯定“慢慢走”而将奋进理解为浮躁,而是应结合二者内容进行综合考量。对此,可以结合当下现实生活,指出我们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不能消极躺平、得过且过,而应该为了自己的梦想与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努力奋进。同时,在奋进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努力做生活的“源头活水”,不让自己因无所事事而度日如年;我们更要学会欣赏,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过有情趣、完满和谐的生活。【参考立意】(1)低头欣赏,昂首前行;(2)为心中的风光前进;(3)前行途中慢慢走,留心人生的风景!等等。【评分标准】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文采略显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创意一、关于作文的“分等评分”(一)基础等级(40分)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表达项(20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比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二等或四等给分。(二)发展等级(20分)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有表现力。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二、关于作文的评定补充说明(一)扣分项评定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5分;标点符号每错3个扣1分,最多扣3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没有标题扣2分。(二)未完成作文的评定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字扣1分);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4.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者2分;5.不是空白卷不给0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