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中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一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试题+答案

2024-01-03·8页·975.2 K

高三化学试题 2023.12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P 31 S 32 C1 35.5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材料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造 5G 芯片 AlN 晶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锗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C.储氢合金是一类储氢材料,可用于解决氢能储存和运输的难题

D.“歼20”飞机上使用的碳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2.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胶体带电,利用这一性质可进行“静电除尘”

B.SO2 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C.磁性氧化铁可用于制备激光打印墨粉

D.自然界中氮循环过程一定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应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上口倒出

B.滴定操作过程中滴定管尖嘴始终不能与锥形瓶内壁接触

C.浓硫酸可以干燥 SO2 但不能干燥 SO3

D.长时间加热含有 Ca(HCO3)2 和 Mg(HCO3)2 的硬水时,最终生成的水垢主要成分为 CaCO3 和 MgCO3

4.下列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S B.HCHO C.SO3 D.CH2Cl2

5.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作出贡

献的三位科学家。点击化学的代表反应为“叠氮化物炔烃”反应,

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R1 和 R2 代表烷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反应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共有 2 种

B. 在[Cu]作用下,C—H 键断裂并放出能量

C.该反应原理的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D.反应中[Cu]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降低焓变,提高平衡转化率

1

6.某种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X、Y、Z、M、Q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 的原子序数等

于 X、Y 原子序数之和,Q 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M

B.MQ3 分子的 VSEPR 模型为三角锥形

C.Z、M、Q 三种元素均能与氢元素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

D.电负性:QMZXY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7-9题

硫代硫酸钠在纺织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 Na2S2O35H2O 并测定纯度。

合 成 反 应 :

SO2 Na2CO3 Na2SO3 CO2 2Na2S 3SO2 2Na2SO3 3S

Na2SO3 S Na2S2O3

合成总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滴定反应: I 2Na S O 2NaI Na S O

2 2 2 3 2 4 6

已知:.Na2S2O35H2O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50开始失结晶水。

.NaHSO3 加热脱水得焦亚硫酸钠(Na2S2O5),常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实验步骤:

.Na2S2O3 制备:装置A 制备的SO 2 经过单向阀通入装置C 中的混合溶液,加热、搅拌,至溶液 pH

约为7 时,停止通入SO 2 气体,得产品混合溶液。

.产品分离提纯:产品混合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Na2S2O35H2O产

品。

.产品纯度测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 Na2S2O35H2O 产品配制的溶液滴定碘标准溶液至滴定终

点,计算 Na2S2O35H2O 含量。

7.对于上述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单向阀的作用是只允许气体单向通过

B.实验中通过控制装置A 的反应温度、调节酸的滴加速率来控制SO 2 的生成速率

C.反应开始后,装置C 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可定性判断反应结束

D.向冷却结晶后的固液混合物中加入乙醇可提高产率

2

8.下列实验操作与选用的部分仪器相匹配的是

A.蒸发浓缩仅需选用的仪器有

B.制备装置中的“尾气吸收”可选用的仪器有

C.配制 100g 质量分数 10%的 Na2S2O3 溶液可选用

D.仅利用上述仪器能完成 Na2S2O3xH2O 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9.滴定法测得产品中 Na2S2O35H2O 的含量为 100.6%(假设仅混有一种杂质),则 Na2S2O35H2O 产品中

不可能混有的杂质物质是

A.Na2SO3 B.Na2SO4 C.Na2S2O5 D.Na2S2O33H2O

10.由菱锰矿(MnCO3,含有少量 Si、Fe、Ni、Al 等元素)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 LiMn2O4 的流程如下:

-39 -33 -16。

已知:Ksp[Fe(OH)3]=2.810 ,Ksp[Al(OH)3]=1.310 ,Ksp[Ni(OH)2]=5.5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流程中有三种元素被氧化

B.从利用率考虑“反应器”中不宜使用 H2O2 替代 MnO2

C.溶矿反应完成后,“反应器”中溶液 pH=4,则 Fe3+和 Al3+都沉淀完全

D.加入少量 BaS 溶液以除去 Ni2+,“滤渣”的成分至少有四种

二、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

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化学上常用标准电极电势 (氧化型/还原型)比较物质氧化能力的大小。 值越高,氧化型的氧化

能力越强。利用表格所给的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氧化型/还原型 3+ 2+ 3+ 2+ -

(Co /Co ) (Fe /Fe ) (Cl2/Cl )

酸性介质 1.84 V 0.77 V 1.36 V

氧化型/还原型 - -

[Co(OH)3/Co(OH)2] [Fe(OH)3/Fe(OH)2] (ClO /Cl )

碱性介质 0.17 V X V 0.89 V

A.推测:X0. 77

B.Fe3O4 与浓盐酸发生反应:Fe3O4+8HCl(浓)FeCl2+2FeCl3+4H2O

C.Co3O4 与浓盐酸发生反应:Co3O4+8HCl(浓)3CoCl2+Cl2+4H2O

D.在等浓度的 Co2+、Fe2+、Cl- 的混合液中,还原性:Co2+Cl- Fe2+

3

12.一种原位电化学沉淀技术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是:向 Ca(OH)2 过饱和溶液中通入 CO2,实验室模拟

该方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流方向为电极a外电路电极b电解质溶液电极a

B.X、Y、Z 对应的物质依次是块状大理石、H2、NaOH

C.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D.理论上外电路每通过 2 mol 电子,则内电路有 1 mol 离子

通过交换膜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数据)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数据 结论

将变黑的银器放入装满食盐水的铝盆 2Al+3Ag2S+6H2O6Ag +

A 银器恢复往日光泽

中,二者直接接触 2Al(OH)3+3H2S

取一定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浓 NaOH溶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

B 该固体为铵盐

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 色石蕊试纸变蓝

Ka1(H2CO3)Ka2(H2CO3)

C 向 NaHCO3 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蓝

Kw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 0.1 mol/L NaOH 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

D 草酸为二元弱酸

标准溶液滴定 0.1 mol/L 草酸溶液 NaOH 的体积为草酸的2倍

14.在 160、200条件下,分别向两个容积为 2L 的刚性容器中充入 2 mol CO(g)和 2 mol N O(g),发生

2

反应:CO(g) + N2O(g) CO2(g) + N2(g) H 0。实验测得两容器中CO或N 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的转化率:dc

B.ac段N 2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0 mol/(Lmin)

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c(CO)+c(CO2) =2 mol/L

D.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 2. 25

- -

15.常温下,用 Hg(NO3)2 测定 NaCl 溶液中的 c(Cl )时,含 Hg 微粒的分布系数与 lgc(Cl )的关系如图所示。

K1 K2 K3 K4

Hg2+与 Cl-的配合物存在如下平衡: 2- -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gCl4 HgCl3 HgCl2 HgCl Hg

4

A.当 lgc(Cl-)=+1 时主要以 Hg2+形式存在

B.当 lgc(Cl-)-3 时 Hg2+几乎没有与 Cl-发生配合反应

- - 2-

C.在 Q 点:反应 HgCl + Cl HgCl 的平衡常数 K=10

3 4

+

D.反应 HgCl + Cl- HgCl 的平衡常数大于反应 HgCl + Cl- HgCl -的平衡常数

2 2 3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共60分。

16.(12 分)N、P 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由磷原子核形成的三种微粒:a.([Ne]3s23p3)、b.([Ne]3s23p2)、c.([Ne]3s23p24s1),半径由大到小

的顺序为 (填标号,下同);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已知 HSCN 的结构有两种,这两种分子结构中除氢外各原子均满足八电子稳定结构(无配位键),请

画出沸点高的分子的结构式 。

6

(3)杂环化合物咪唑结构如图,其分子中的大键可表示为 5 ,则其结合质子能力更

强的氮原子是 (填“”或“”),其原因是 。

(4)氮、铜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为立方晶系晶体,晶胞参数为 a pm,沿体对角线投影如左下图所示。

1 1 1

已知该晶胞中原子的分数坐标如下:Cu:0,0, ;0, ,0 ; ,0,0 ;N:(0,0,0),其中与 Cu 原子

2 2 2

等距且最近的 Cu 原子有 个,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PCl5 是一种白色晶体,其晶胞如右上图所示。该晶体熔融时形成一种能导电的液体,测得其中含

有一种正四面体形阳离子和一种正八面体形阴离子。

写出 PCl5 熔融时的电离方程式 。

若晶胞参数为 a nm,则晶体的密度为 g cm3 (列出计算式)。

17.(12 分)CuCl 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应用。利用以下装置制备 CuCl 并测定产品纯度。

已知:I.CuCl 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可被迅速氧化。

II.Na2[CuCl3]为无色溶液,加水稀释即析出 CuCl 白色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 Cl2:该实验条件下可以替代装置A中 KMnO4 的物质有 (填标号,下同),

5

A.KClO3 B.MnO2 C.浓硫酸

为吸收 Cl2 尾气,装置C 中不可选用试剂是 。

A.Na2S 溶液 B.饱和食盐水 C.FeCl2 溶液 D.饱和石灰水

(2)制备 CuCl: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与搅拌器,装置B 中依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

Cu+Cl2 =Cu +2Cl

- 2-

CuCl+2Cl [CuCl3]

观察到 时停止反应。将B 中溶液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立

即得到白色 CuCl 沉淀,抽滤得 CuCl 粗品。下述有关抽滤的描述错误的是 (填标号)。

A.过滤速率快,且得到的固体较为干燥

B.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支管口相对

C.结束时先关闭抽气系统再拔吸滤瓶的橡胶管

D.不宜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较小的沉淀

(3)洗涤 CuCl:洗涤时最好用 95%的乙醇洗涤滤饼 34 次,其目的是 。

(4)CuCl 纯度测定: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成品 3.00 g,将其置于过量的 FeCl3 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

-1

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配成 250 mL 溶液。移取 25.00 m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0200 molL 的 K2Cr2O7

2-

溶液滴定至终点,再重复滴定2 次,三次平均消耗 K2Cr2O7 溶液 20.00 mL(滴定过程中 Cr2O7 转化为

3+ -

Cr ,Cl 不反应),则成品中 CuCl 的纯度为 % 。滴定时盛装 K2Cr2O7 溶液的仪器名称

是 。

18.(12 分)肼(N H )是我国导弹和运载火箭中广泛使用的液体燃料之一,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某实验小

2 4

组拟用 NH3 和 NaClO 溶液反应制备肼,装置如图所示,并探究肼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 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 中滴入浓盐酸时使用恒压滴液漏斗的优

点是 。

(2)装置B 中制备肼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示装置存在的两处缺陷是 。

(4)探究性质:已知 N2H4 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与NH 3 相似。请写出 N2H4 在水溶液中的第二步电

离方程式: ,肼与硫酸反应生成酸式盐的化学式为 ,反应后的水溶液中

6

+

含有多种阳离子,其中阳离子 N2H5 的电子式为 。

(5)常温下,向 N2H4 的水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的 pH 与离子

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8

A.N2H4 在水溶液中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为 1.010

B.N2H5Cl 溶液显酸性

2+ + 9

C.N2H6 +N2H4 2N2H5 的平衡常数为 1.0 10

- + 2+

D.N2H6Cl2 溶液中:c(Cl )=2c(N2H5 )+2c(N2H6 )

19.(12 分)锑(Sb)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化工生产。以粗锑氧为原料制备Sb和 Sb 2O3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粗锑氧主要成分为 Sb2O3,含有 PbO、SnO2、As2O3、ZnO、FeO 等杂质;

.浸出液主要含 Sb3+、H+和 Cl-,还含有 Sb5+、Zn2+、Fe3+和 As3+等杂质;

.Sb2O3 为两性氧化物;

-16 -38

IV.25时,Ksp[Fe(OH)2]=8.0 10 Ksp[Fe(OH)3]=4. 0 10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SbCl3 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则 SbCl3 是 化合物(填“共价”或“离子”)。

(2)“还原”是用锑粉还原高价金属离子。其中 Sb将Fe 3+转化为 Fe2+该转化有利于“水解”时锑与铁的

分离,理由是 。

(3)“过滤”得到滤渣成分 SbOCl,加氨水对其“除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为提高 Sb2O3 的纯度,需要洗掉“滤渣”表面的 AsCl3,最好选取的洗涤剂是 (填标号)。

-1

a.NaCl 溶液 b.4 molL H2SO4 c.KOH 溶液

(5)“除砷”时有H 3PO3 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电解”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锑的产率与电压大小关系如图所示。当电压在

U0 V 之前时,阴极主要的电极反应式 ,当电压超过U 0 V 时,单

位时间内产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20.(12 分)对 CO2 的综合利用具有深远意义。由 CO2、CO 和 H2 制备甲醇涉及以下反应:

-1

CO2(g)+3H2(g) CH3OH(g)+H2O(g) H1= -49.0 kJmol

-1

CO(g)+2H2(g) CH3OH(g) H2= -90.1 kJmol

7

CO(g)+H2O(g) CO2(g)+H2(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特定温度下,由稳定态单质生成 1 mol 化合物的焓变叫做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下表为几种物质在 298K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H2(g H2O(g

物质 CO(g) CO2(g)

) )

标准生成焓/(kJmol-1) -110.5 0 -393.5 x

则 x= 。

1

(2)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和反应的 lgK - 的线性关系如图所示。

p T

依据图像,可知 T1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x3 = 。

图中 v 逆(A) v 正(B)(填“>”、“<”或“=”)。

(3)在 1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CO、H2,仅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某温

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CO 的转化率为 50%,H2 的分压 p(H2)=5 MPa,则平衡常数 Kp2 = 。

(4)一定条件下,在 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l molCO2 和 4 mol H2,在三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仅发生反

应:CO2(g)+3H2(g) CH3OH(g)+H2O(g),相同时间内CO 2 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最小的是反应 (填“I”、“II”或“III”)。

在T 3K 温度下,b 点存在的关系:Q(浓度商) K(平衡常数)(填“>”、“<”或“=”)。

c 点时CH 3OH 的物质的量分数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8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