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一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2024-01-14·14页·982.4 K

2024年1月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 2021 级高三1 月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 页,答题卡共6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 2B 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

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中国美学着重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感悟,因而可以说它是一种“人生美学”。它不以对美与艺术的

本质的追问为目标,不着力于以分析式、思辨式地抽象解释“美”为起点去建构一个关于审美与艺术的理

论体系,而是在对人生意义、价值、“味道”的反复体验、领悟中去把握有关审美与艺术的问题,并在人

生实践中融入美与诗。从而,这种人生美学就有了两个鲜明的特点:乐生与游世。

李泽厚先生称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乐”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

心理特征,也是中国美学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论语》中孔子的言行就深刻体现了“乐”的人生态度。

这种人生态度,首先是对生活的珍视和享受。《论语》记载的孔子是个非常讲究生活的人,吃饭、穿衣、

睡觉、上朝都有一定之规,很是考究。“色恶,不食。臭恶,不食。”从这些习惯中,可以看到很“科学”

的一面:食物腐坏,颜色不正,味道发臭,自然不可以食用。另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将人生审美化,即

通过对具体生活过程和细节的重视去品味和体察人生的真谛,从中得到巨大愉悦与精神升华。他欣赏音乐

能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他评价《关

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八个字奠定了中国美学欢乐不逾分、悲哀不过度的“中和”标准和美学

特征,使中国人不爱走极端,善于克己。

经过宋明理学的阐释,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基本上被伦理化、道德化了。朱熹把“吾与点”

解释为“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稍欠阙”。其实“曾点气象”是对日常生活的“审美点化”,

是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暂时疏离还原人的本真性情,并使人直接面对自然,从而以一种无遮碍文化视野的

态度和状态去体会宇宙自然的生命精神,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过程。因此,它既是对日常生活的暂时抽

离,也是对日常生活本身的审美升华。这正是当今所需要的。有了“乐”的人生态度,平淡的生活才可以

被审美地“点化”,人生才能变得“有味道”“有意味”“有意思”,也才更值得人去活。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学说,最初都是一种鲜活明亮的人生哲学。陈鼓应先生曾说,庄子哲学对于人生

既非出世,亦非厌世,而是一种“游世”。庄子时代,战乱频繁,人命如蝼蚁,朝不保夕。这种“游世”,

其实是在探寻人如何在一个生命危如晨露的时代生存下去,在“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前提下,寻出一点活

着的“味道”与“意义”来。这是混乱动荡时代无可奈何之际的一种选择,但就美学意义而言,庄子于儒

家之外,在中国美学史上确立了另一条人生美学的路径,即通过齐物我、泯是非、越生死而达到心胸澄明

的审美境界,从而超越世俗社会生活与伦理羁绊,实现心灵自由的逍遥游。“逍遥游”是一种审美之游,

是真正超越狭隘的功利得失之后所获得的高度愉悦的审美历程。至人、神人、圣人是无己、无名、无功的,

他们的自我、名位、功业已化作自然本身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之间,不再有自我与对象之分。这时,人就

是自然,反过来说,自然也就是人。在“无待”的逍遥游中,外在的命运无法控制时,自己的精神境界却

可以由自己支配。

(摘编自徐碧辉《“乐生”与“游世”:中国人生美学的两大原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美学并不追问美与艺术的本质的问题,而是着重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感悟,所以它是一种“人生美

学”。

B.“曾点气象”代表的“审美点化”,是对现实生活本身的审美升华,它又以对日常生活的暂时抽离为条

件。

C.中国文化的“乐感”特质,使“乐”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心理特征及中国美学精神的显著特点。

D.宋明理学对人的审美需要加以限制,这就导致儒家学说中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精神被遮蔽、消解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增强了论证的真实

性和说服力。

B.文章第段既有抽象理性的论述,也有感性形象的描述;二者相得益彰,使文段既有了深度,也有了温

度。

C.作者立足于当下看历史,从历史作用和现代意义两个角度对“乐生”“游世”进行了详尽分析,思路开

阔立意高远。

D.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对“乐生”“游世”这两大中国人生美学原型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体现了李泽厚所言“乐感文化”的特点。

B.在庄子笔下,拒绝治理天下的许由和能够御风而行的列子都超越了狭隘的功利得失与伦理羁绊,实现了

心灵自由的逍遥游。

C.《窦娥冤》窦娥誓愿的实现,《梁祝》主人公双双“化蝶”情节的设置,与“中和”观的影响不无关系。

D.阅读《论语》和《庄子》,将有助于我们在人生实践中得到人生经验与感悟的升华,实现精神的超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材料一

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当看到这些地名,我们或许会立刻发现,它们都“扮演”

过都城的角色。所谓“都城”,即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统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

经济管理中心和文化礼仪活动中心,更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缩影,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因此,都城的选

址、整体布局和具体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理念、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完善。

古代都城在进行选址时,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寻求最佳的定都位置。河流能为人、家养动物以

及农业灌溉提供充足水源,并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故早期人类文明多起源于河流附近。随着工商业的发

展,城市规模的扩大,河流还能为工业提供原料与动力,同时也是人员与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

天文学在中国起源很早,逐步形成了以天象观测和历法为中心的严密理论体系。在“天人合一”思想

影响下,都城的空间布局往往仿照天象。秦咸阳城将渭河比作银河,咸阳宫象征天极,以其为中心,各宫

殿环列周围,成拱卫之势,这种做法也同时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中轴线布局是中国古代都城的一大特色。考古资料显示,在夏商周时期都城的局部或单体建筑上,就

已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中轴线布局。西汉至北魏,中轴线布局逐渐规整,中轴线也更接近城市中心。到隋唐

时期,极其严整的中轴对称布局为后代都城的布局树立了典范,并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的北京城。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

朝后市”,即都城九里见方,每边开三门,有东西、南北走向大道各九条,可供九车并行。宫殿的左边是

宗庙,右侧为社稷,前部为朝政之所,后部为市场。虽然由于实用性等原因,没有一座都城完全按此模式

建设,但这一先秦时期的“理想化”布局却依然影响了秦汉以来两千多年都城的规则建设,其中“左祖右

社”的都城布局理念更是为汉及之后历代所严格遵守。

都城最早只是宫城性质的城市,“筑城以卫君”——统治阶层居于城内,百姓居于城外。随着社会形

态的发展和管理职能的扩展,才逐渐开始在宫城外修建外城,之后又在外城和宫城间修建皇城,以容纳都

城里的人口和各类建筑设施。作为都城的核心,宫城多处于地势较高处,以把控制高点,既提升安全度,

也能产生高高在上、君临天下之感。处理朝政的“外朝”一般位于宫城南北中轴线南端,供皇室起居的“内

廷”位北。

城墙作为重要的防御措施和都城内各区域的分界线,为了使人难以翻越,除了追求高度外,还会与地

面形成较大坡度甚至完全垂直。为加强防御,一些城墙有不少凸出的“马面”,可提供更大射界,消除守

城死角。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马面”位于陕西石峁遗址,距今约 4000 年。

城门,从汉长安城起,外城一般四面各开3 门,共 12 门;宫城一般四面各开1 门。宫城、皇城、外城

均有规模大于其他城门的正门,多向南开,有3或5 个门道。南北朝及以后,一般宫城正门在所有城门中

规模最大,以凸显宫城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周至魏晋前,城市居民一直居住在四面设墙的“里”中,实行封闭式严格管理。市场位置固定,与

“里”相互独立,定时开闭。北魏洛阳城规划了 320 个坊以安置居民,唐长安城也采用了里坊制。到唐中

后期,里坊制日渐松动,部分管理制度名存实亡。魏晋起,都城市场数量逐步增多,且多位于人口密集、

商业发达区域,商人也开始在附近聚居。盛唐起,原有的市场管理制度受到冲击,出现了夜市,在坊内或

者穿坊墙设店的行为屡禁不止。到后周、北朱时,由大小道路形成的“街巷”逐步取代里坊。随着商业的

发展,除综合性市场外,街巷两侧涌现出大量店铺,还出现了大量专卖某种货物的专业街市。

(摘编自朱子墨《“天下之中”的建与设》)

材料二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河流能提供充足水源,能发挥防御作用,并为工业提供原料与动力,是早期人类将城市建在河流附近的

重要原因。

B. 《周礼考工记》体现了先秦的“理想化”布局,但由于缺少实用性,秦汉以来很多都城没有完全按此

模式建设。

C. 宫城作为都城的核心,有处理朝政和供皇室起居的功能,其多处于地势较高处,不仅为了提升安全度,

更为了产生君临天下之感。

D. 古代都城的城墙是都城内各区域的分界线,城墙追求高度,会与地面形成较大坡度、设置“马面”体现

其防御作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都城是国家的象征与缩影,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其选址、整体布局和具体结构比经济管理、文化礼仪

活动更重要。

B. 中国古代都城的布局,受到了“天人合一”、礼制、实用主义等多种思想模式的共同影响,布局凸显传

统特色。

C. 文章将不同历史阶段的都城建设进行比较,并注意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城建设既有延续性又在发生变

化。

D. 文章使用“不一定、完全、4000 年、3或5 个门道”等准确语言,传播古代都城建设的科学知识。

6. 材料二体现了都城建设的什么结构特点?请根据两则材料进行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小人物

契科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济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

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

途的蟑螂慌张地跑来跑去。与值班室相隔两个房间,看门人巴拉蒙已经第三遍擦他那双节日才穿的皮靴。

他擦得很起劲,所有的房间里都能听到他的吐唾沫声和上过鞋油的刷子的沙沙声。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被熏黑的天花板。

在天花板上他看到一个发黑的圆圈,那是灯罩的阴影。下面是落满灰尘的墙檐,再下面便是墙壁——

早先刷成深褐色。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苦闷啊!要不我也去刷

刷皮靴?”

涅维拉济莫夫又伸了个懒腰,这才懒洋洋地朝传达室踱去。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

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小窗前听着……

“打钟了,先生!”他小声对涅维拉济莫夫说,睁大一双呆滞的眼睛望着他,“已经打钟了,您听。”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

室内。各处的教堂钟声齐鸣,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在这片乱哄哄的声音中,只有最近的教堂

那活跃而高昂的钟声清晰可闻,不知谁还发出一阵刺耳的大笑。

“人真多啊!”涅维拉济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在那些亮着的街灯下面不时闪过一个个

人影。“大家都跑去做晨祷了……我们的复活节一般在俄历三月二十二日至四月二十五日之间。有的人现

在恐怕喝足了酒,在城里闲逛哩,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在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

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

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没有什么财可贪的:总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

贪财!可是眼下,你知道,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

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一觉……或者你往桌旁一坐,桌上摆着受过圣礼的库利契(一种专为复活节烤制的

圆柱形大甜面包),茶饮在咝咝地响……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

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再就是想想心事……”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

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济莫夫(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济莫夫离开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钟声变得越来越响……已经不必站在窗口就

能听到它了。可是,钟声越是清晰,马车的辘辘声越是响亮,这深褐色的四壁和烟熏的墙檐就显得越发阴

暗,煤油灯的黑烟就冒得越浓。

“莫非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

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即便离开了公署,在城里闲逛一阵,涅维拉济莫夫总还得回到

自己的住所,而他的住所比值班室更阴暗,更糟糕……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

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涅维拉济莫夫在值班室中央站定,开始沉思。

他渴望过上一种新的美好的生活,这种渴望弄得他满心痛苦,难以忍受。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

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为此才钟声齐鸣,马车轰响。他向往重温儿时的感受:合家

团聚,亲人们喜气洋洋的脸,白桌布,室内亮堂而温暖……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

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想起了秘书佩在胸前的金表链……他想起了暖和的床铺,斯坦尼斯

拉夫勋章,新皮靴,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莫非去偷?”他又想,“就算偷东西不难,可是要藏好却不容易……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

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教育哩。”

钟声停了。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济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

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公署里的挂钟打过十二点半。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

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迷途的蟑

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

“告密倒可以,可是这告密信该怎么写?要写得模棱两可,还得耍点花招,像普罗什金那样……我怎

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涅维拉济莫夫开始绞尽脑汁,琢磨着摆脱困境的种种办法,目光始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

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惧怕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

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

突然起火,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微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部分,文官涅维拉济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他称对方为“父亲,恩人”,而事实上他十分憎恨

又惧怕那个人。

B.涅维拉济莫夫正在写信,一只蟑螂在桌子上跑来跑去,涅维拉济莫夫听到看门人巴拉蒙吐唾沫的声音和

擦皮靴的声音。

C.复活节的钟声涌进室内,教堂钟声齐鸣,大街上非常热闹,而涅维拉济莫夫却替人值班,他也渴望参加

节日的庆典。

D.“钟声停了”,涅维拉济莫夫愤恨地拍打蟑螂并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错过复活节的庆典是他愁苦和愤

恨的根本原因。

8.“蟑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9.这篇小说以涅维拉济莫夫的眼睛去观察社会,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

材料一: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

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

来取东地于楚。王令群臣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

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

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曰:

“不可与也。虽然,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齐也,而不与,负不义天下。楚亦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

秦。”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子良至齐,齐使人以

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

如?”子良曰:“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

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

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

材料二:

秦人留之(楚怀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雎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

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湣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

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

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

( 节 选 自 《 资 治 通

鉴》)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分)

夫隘楚太子[A]弗出[B]不[C]仁[D]又欲夺之[E]东地[F]五百里[G]不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质,即做人质。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中的“质”词义相同。

B.归,与《荆轲刺秦王》中“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的“归”字用法相同。

C.玉声,佩玉相击之声,借指为美妙的声音,是对楚襄王言语的敬称。与“金玉良言”并不一样。

D.矫,假托的意思,文中所指“昭常假传命令”,与成语“矫枉过正”中的“矫”字含义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楚襄王接受齐王的放归条件,答应愿意献出东地五百里但只是权宜之计,从后面的内容可以看出他并不

真想把土地献出去。

B.楚襄王善纳言、善用人。在齐国使者前来索要东地时,他召集群臣谋划,广泛听取意见;并利用三个人

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帮助解除危机。

C.古代君子“之于天下,义之与比”,子良、昭常、景鲤、齐国国相虽然在是否应该献出东地的问题上意

见不同,但都主张不能失信于天下,落下不义之名。

D.楚国深知仅凭一己之力不足以抵御齐国、秦国,都曾派出楚襄王、楚怀王作为质子。为了抵御齐国,联

合秦国共同对付齐国,楚国不战而保全了东地。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5 分)

(2)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题。

画 松

元稹

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潇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注】张璪:唐代画家,工画树石山水。戛:敲击。流传:流俗,平庸。烟霄质:指松树高凌云

霄烟霞的气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前四句描述了画中松树的形象,翠绿的生枝和盘曲的枯干虽然形态各异,但都颇具神韵。

B.中间四句诗人由张璪的松画联想到世俗画师,并将其与张璪对比,继而引出下文的感慨。

C.诗中“烟霄质”遥承开头四句,诗人借此间接交代了张璪画作的格调,抒发对其赞美之情。

D.最后两句收束全篇诗意,以去淅阳山看松结尾,传达出观再好的画作也不如看真松的感受。

15.本诗通过谈画松,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绘画主张?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把同舍生中“烨然若神人”的富家子弟与自己“缊袍敝衣”的形

象做了对比,他并不因此而稍有自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华夏儿女往往将心系家国的情怀寓于祖国的大好河山,“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

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 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8题。

“亚运筹办、场馆先行”,杭州亚运会的主场馆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它由 28 片大花瓣、27 片小花瓣

组成,形象地被称为“大莲花”。“大莲花”动感飘逸,其灵感源自于钱塘江水的动态和杭州丝绸的妩媚。

另外,“大莲花”外观设计独具杭州之美,内里布置充满科技智能,可谓是“人文美”与“科技范”十足。

与“大莲花”遥相呼应的是“小而美”的“小莲花”——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平时,它静谧地开

放在江畔,夜幕降临,“泛光照明”系统在花瓣上打出柔和紫红色,呼应杭州亚运会主形象色“虹韵紫”。

建筑下半部分由 24片“小花瓣”组成,犹如水中芭蕾一般优雅协调;( ),每片“大花瓣”

重达 160吨,8片“花瓣”相当于 1000 辆小汽车的重量;顶棚首创“旋转开闭屋盖”功能,运用计算机进

行同步张开、闭合,彰显亚运智能理念。

“大小莲花”旁边还有一只“蝴蝶”——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和游泳馆。体育馆和游泳馆并列在同一

个建筑中,银白色金属屋面和两翼张开的平台式设计,( )此设计灵感从中国古代民间四

大爱情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而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相恋在杭州,最终双双化成了蝴蝶。

17.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

字。(4 分)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2 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 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题。

贾淑珍坐在炕边,像叙家常一样,追忆着往事。话里并没有多么崇高的理想,也没有多么宏伟的计划,

更没有什么壮烈的举动。一切都顺其自然,村里的娃娃没人管,自己就当看娃的;办起了学校,野惯了的

孩子,撕了教室的窗户,扯了教室的炕席;地下,雨天、雪天两脚泥;冬天,还要出去打柴搂草烧炕。同

一盘炕上四个年级,有的上算术,有的上语文,有的爱打爱闹,有的胆小不敢说话。她都靠自己无私的心,

靠慈母式的情,把这批野孩子带大一茬又一茬。从一九六二年开始办学,到现在已经二十五年了。只在那

花烛洞房中的土炕上,就送走了十二茬学生。到一九七四年他们两口子盖了五间窑,又专门给学生留了两

间。学生娃多了,一间窑已经放不下。直到一九八三年,村里富了,才专为学校盖了三孔窑。全村三十五

岁以下的无不是她的学生。她教的第一批学生,他们的孩子又在她的炕头上毕业升到了初中。

土炕,我下意识地摸摸身下这盘热烘烘的土炕。这就是北方农民一个生存的基本支撑点,是北方民族

的摇篮。在这盘土炕上,人们睡觉、吃饭、纺线、织布。雨雪天就坐在这里编筐、织席,晚间又常挤到谁

家炕头上说古拉家常。贾淑珍在这世世代代繁衍、生存、进步的作为生活舞台的九尺炕头上加进了新的内

容——教育。人呱呱落地,来到这炕上,不该光吃、睡和为生存而干活,还应该有文化、有精神文明。这

个普通的女教师,你给炕赋予了新的含义。

(选自梁衡《热炕》,有删改)

19.文本中“打柴”和“搂草烧炕”之间本应有一个顿号,但在这里有意省去;“人们睡觉、吃饭、纺线、

织布”这句话却专门用顿号隔开。请从表意角度说说其效果有何不同。(4 分)

20.文中加点词“一茬又一茬”比“一批又一批”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21.请将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60分)

习近平总书记4月25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

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

成绩!”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认怂”的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武大靖、“生命远比我们想象的坚强”的听

障姑娘江梦南、“请如国旗般向上”的国旗护卫队升旗手张自轩、“想传递国人有棱有角的傲骨”

的《只此青绿》领舞孟庆旸等等,一个个“积极向上”的故事无不让我们收获感动,无不展示着厚

积薄发、青春蓬勃的中国力量。

作为青年的你,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该如何展现青春该有的模样呢?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 2021 级高三1 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一段内容“它不以对美与艺术的本质的追问为目标”,而不是“不追问美与艺术的

本质的问题”。C.因果倒置,根据原文第二段内容“乐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心理特征……显著特点”是

因,中国文化具有“乐感”是果。D.“被遮蔽、消解了”说法绝对化。原文第三段是说“经过宋明理学的阐

释,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基本上被伦理化、道德化了”,选项忽略了“基本上”一词。故选B。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从历史作用和现代意义两个角度……进行了详尽分析”错,原文最后一段只是详尽分析了“游世”的历

史作用,并未分析其现代意义。故选C。

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实现了心灵自由的逍遥游”错,列子需要御风才能实现飞翔,还是“有所待”,并未实现真正的逍遥游。

故选B。

4.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为工业提供原料与动力,是早期人类将城市建在河流附近的重要原因”说法有误,由原文“随着工商业

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河流还能为工业提供原料与动力”可知,并无“重要原因”之说。B.“由于缺少

实用性”说法有误,由“虽然由于实用性等原因”可知,选项以偏概全。C.不仅……更为了”说法有误,原

文“既提升安全度,也能产生高高在上、君临天下之感”是并列关系。

5.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A.“选址、整体布局和具体结构比经济管理、文化礼仪活动更重要”说法有误,原文“都城的选址、整体布

局和具体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无比较关系。

6. 隋唐长安城的里坊结构形成极其严整的中轴对称布局。

隋唐长安城的里坊有四个门,方便实行封闭式严格管理。

外城、皇城、宫城的位置由外到内,宫城居中象征着最高权威,提升统治阶层的安全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材料一“中轴线布局是中国古代都城的一大特色……到隋唐时期,极其严整的中轴对称布局为后代

都城的布局树立了典范,并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可知,隋唐长安城的里坊结构形成极其严整的

中轴对称布局。结合“西周至魏晋前,城市居民一直居住在四面设墙的‘里’中,实行封闭式严格管

理……唐长安城也采用了里坊制”可知,隋唐长安城的里坊有四个门,方便实行封闭式严格管理。结合

“都城最早只是宫城性质的城市,“筑城以卫君”——统治阶层居于城内,百姓居于城外。随着社会形态

的发展和管理职能的扩展,才逐渐开始在宫城外修建外城,之后又在外城和宫城间修建皇城,以容纳都城

里的人口和各类建筑设施”“作为都城的核心,宫城多处于地势较高处,以把控制高点,既提升安全度,

也能产生高高在上、君临天下之感”可知,外城、皇城、宫城的位置由外到内,宫城居中象征着最高权威,

提升统治阶层的安全度。

7.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错过复活节的庆典是他愁苦和愤恨的根本原因”错误,根本原因是“他长期无法升职、薪水微薄、生活

艰难的人生困境”。故选D。

8.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蟑螂在办公室桌上爬来爬去,反映了涅维拉济莫夫等小人物的工作环境恶劣。

与主人公的命运互为映衬,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蟑螂找不到安身之处,最后死于涅维拉济莫夫之手,象征了底层小人物无处安身立命,其命运被别人

掌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物象作用的能力。

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

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慌张地跑来跑去”,灯里的煤油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一只迷途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