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菏泽高三一模-物理+答案

2024-03-09·13页·1.3 M

保密启用前

2024高三一模考试

物理试题

2024.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

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

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员在月球上能够轻松背起质量很大的背包,说明背包在月球上的惯性比在地球上时小

B.硼(B)中子俘获治疗是目前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治疗时先给病人注射一种含硼的药物,随后用

中子照射,硼俘获中子后,产生高杀伤力的 a 粒 子 和 锂 ( Li)离子。这个核反应的方程是

10 1 7 4

5B+ 0 n 3 Li + 2 He

C.氢原子从某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则该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照射时间越长,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就越大

2.某同学在手机上放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并打开手机软件里的压力传感器,托着手机做下蹲——起立的动

作,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根据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0~5s 内该同学做了2 次下蹲——起立的动作B.起立过程中人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图中 0.5s 时人处在下蹲的最低点D.3s 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3.一货车水平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沿途从货车尾部连续漏出玉米,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中玉米排列成一条竖直的直线B.空中玉米排列成一条倾斜的直线

C.空中玉米排列成一条曲线D.玉米在空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2023年8月 13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成功将世界第一颗高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陆地探测四号

01星”送到了 3.6 万千米的倾斜同步轨道上。这是中国专门用来服务防灾减灾及地震监测、国土资源勘查及海

洋、水利等民用需求的卫星。不过美国专家表示,由于这款卫星拥有强大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和对于海洋的观

测能力,这颗卫星也能够对海洋上的美国航母编队进行识别跟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卫星的加速度比我国空间站的加速度大

B.此卫星的运行周期比我国空间站的运行周期要小

C.此卫星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此卫星运行线速度比地球赤道上的物体大

5.如图所示,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固定三个等量电荷,其中B 带正电,A、C 带负电,O、M、N为AB边的

四等分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 EEMN>

B.O、N 两点电势jON>j

C.M、N 两点电势jMN< j

D.同一负电荷在P 点电势能比在O 点时要小

6.某兴趣小组想要运用所学力学知识进行实践研究,他们找到起重吊车的结构图,画出简化结构如图所示,

AB 是固定杆不可转动,B 端有一光滑定滑轮;轻杆CD可绕C 端自由转动,D 端系着两条轻绳,一条轻绳跨

过B 端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 的重物,另一轻绳缠绕在电动机转轴O 上,通过电动机的牵引控制CD 杆的转动

从而控制重物的起落。图中所示位置两杆处于同一竖直面内,OD 绳沿竖直方向,g=30 , q = 90 ,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g,则( )

A.AB 杆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 mg,方向不一定沿AB杆

3

B.CD 杆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 mg ,方向一定沿CD杆

3

C.当启动电动机使重物缓慢上升时,AB 杆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将逐渐增大

D.当启动电动机使重物缓慢下降时,AB 杆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将逐渐减小

7.如图所示为一乒乓球台的纵截面,AB 是台面的两个端点位置,PC 是球网位置,D、E 两点满足

1

AD= BE = AB ,且E、M、N 在同一竖直线上。第一次在M 点将球击出,轨迹最点恰好过球网最高点P,

6

同时落在A 点:第二次在N 点将同一球水平击出,轨迹同样恰好过球网最高点P,同时落到D 点。球可看做

质点,不计空气阻力作用,则两次击球位置到桌面的高度之比 hMN: h 为( )

5 17 21 3

A. B. C. D.

12 36 64 4

8.如图所示,边长为2L 的正三角形 abc 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边长为L 的菱形单匝金属线

框 ABCD 的底边与 bc 在同一直线上,菱形线框的 ABC =60 。使线框水平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BC边

与磁场边界 bc 始终共线,以B 点刚进入磁场为计时起点,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则下列图

像正确的是( )

A.B.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有多个符合题

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分。

9.新春佳节,小强把红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写“福”字,为防止红纸滑动,在其左侧放一镇纸压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写最后一个笔画时红纸受到7 个力B.在写最后一个笔画时镇纸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C.用毛笔在红纸上写字存在毛细现象D.在空间站里可以用毛笔写字

10.一列横波沿x 轴传播,a、b、c、d 为介质中的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后,

3

若经过 周期开始计时,正确的是( )

4

A.若波沿x 轴正向传播,则图乙描述的是b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B.若波沿x 轴正向传播,则图乙描述的是d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C.若波沿x 轴负向传播,则图乙描述的是b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D.若波沿x 轴负向传播,则图乙描述的是d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11.关于交流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和小国自制一个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400匝和 40 匝的变压器,原线圈接 24V 的正弦交流电源,副

线圈接额定电压为 2.4V 的小灯泡。实际测得小灯泡两端电压为 2.2V,小强仅通过增加副线圈匝数就可以使小

灯泡正常发光

B.选项A 中的小国将两个 2.4V 的小灯泡并联起来接入副线圈也会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C.我国 1100kV 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电端用“整流”设备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用户端需要先用“逆变”

设备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然后再降压

D.远距离输电中输送的电功率是由用户端负载的总功率决定

1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31,a、b 接一输出电压恒为U 的正弦交流电源,其中

RR1、 3 为定值电阻, R2 为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片P 向下缓慢滑动的过程中,用

II1、 2 分别表示电流表 AA1、 2 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用 UU1、 2 分别表示电压表 VV1、 2 示数变化量

的绝对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阻 R1 与 R3 消耗功率的比值变大B. II2= 3 1

UUR2 1 1

C. =R3, = D.当 RR2= 3 时, R2 消耗的功率最大

II2 2 9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 小题,共 60分。

13.(6 分)带茶叶滤网的圆柱形玻璃茶壶,当茶壶中盛有部分水时,由于折射,观察者从侧面看到的滤网的

水下部分要比水上部分粗一些。某实验小组仅用手机拍摄的茶壶照片即可估测水的折射率,照片如图1,若忽

略茶壶玻璃壁的厚度,只考虑光在水和空气交界面上的折射现象,把茶壶俯视图进行光路图的建模分析,如图

2 所示。

(1)如图2 是实验小组做出的两条边界光线的光路图,你认为正确的光路是_______(填“ABC”或

“ ABC ”)。

(2)用刻度尺测得照片中滤网水下部分的直径为 d ,水上部分的直径为d,则水的折射率 n = _______。

14.(8 分)某兴趣小组想要测量一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在实验室找到以下实验器材:电流表A、电阻箱、

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电路图如图1 所示

图 1 图 2 图3

1

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多组电阻箱示数R 和电流表示数I,画出 R = 图像,如图2 所示。由图2 可得电源

I

的电动势 E = _______,内阻 r = _______。若不考虑偶然误差,兴趣小组测得的电动势 E测 _______ E真 ,内

阻 r测 _______ r真 。(填“>”“=”或“<”)

(2)兴趣小组进一步测量电流表A 的内阻 RA ,为此又在实验室找到另一个电流表 A1 (内阻未知),并设计

了如图3 所示电路,实验步骤如下:

闭合S1 ,断开S2 ,调节电阻箱示数为 R1 ,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I0 ,

闭合S1 ,闭合S2 ,调节电阻箱,直到_______,此时电阻箱示数为 R2 ,则电流表A 的内阻 RA = 。

(3)若由(1)测得该电池电动势 E = 9V ,内阻 r = 6 ,兴趣小组把该电池装在一个欧姆表中,用这个电

源给欧姆表供电。欧姆表内部结构如图4 所示,已知灵敏电流计满偏电流 Ig = 6mA 、内阻 Rg = 15 ,按照

正确操作步骤测量未知电阻 Rx ,欧姆表指针位于图5 位置,则 Rx = _______ ,电池的内阻测量值对 Rx 的

测量结果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图 4 图5

15.(8 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封闭玻璃管由两段直径不同、长度均为 20cm的A、B 细管组成,B 管内径

为A 管内径的2 倍,管内气体被一段水银柱隔开,开始时两管内水银柱长均为 2cm,室内温度0,对左侧气

体加热,右侧气体温度始终不变。

(1)加热左侧气体,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左侧气柱长度改变 2cm;

(2)加热左侧气体到 468K 时,右侧气柱长度为多少。

1

16.(10 分)如图所示,光滑 圆弧轨道竖直固定,与水平面相切于最低点P,半径 R = 0.2m ,空间中存在

4

3 -3

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E =1 10 V/m ,物体甲的质量为 m1 = 0.2kg ,带电量为 q = +1 10 C ,在P 点右侧

L1 = 1m 处有一不带电的物体乙,质量为 m2 = 0.2kg ,物体乙右侧 L2 = 0.5m 处有一竖直固定挡板,甲物体从

与圆心O 等高的A 点以竖直向下的速度 v0 = 2m/s 滑动,甲、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m = 0.2 ,所有碰

撞均无能量损失,且甲、乙碰撞没有电荷转移。

(1)在圆形轨道最低点P,物体甲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2)甲、乙第一次碰撞后各自的速度大小;

(3)整个过程甲、乙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之和。

17.(12 分)如图装置是波荡器的简化模型,S 是离子源,可水平向右发射初速度为v0 的电子,且离子源S可

沿竖直分界线M 上下自由移动,M、N 之间宽为L,此区间内可加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可调;N

分界线的右侧有n 个互不重叠的圆形磁场区域,沿水平直线等间距分布,AF 为其中心线,圆形磁场半径均为

R,磁感应强度大小可调且所有圆形磁场内的磁感应强度始终保持相等,相邻磁场方向相反且均垂直纸面。若

离子源S 正对波荡器的中心线,MN 间电场强度调为零,则电子从A 点沿中心线向右射入波荡器,调节磁感应

强度大小为 B0 (未知),电子恰好能从O1 点正上方离开第一个磁场,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忽略相对

论效应及磁场边界效应,不计电子的重力。

(1)求磁感应强度 B0 大小;

(2)若离子源S 沿分界线M 向上移动到某位置,M、N 间加上电场后,则电子以 q =30 从A 点射入波荡器,

离子源S需沿M 边界上移多高;已知 AO1 的距离 d= 3 R ,调节磁场区域的圆心间距D 和磁感应强度B的

大小,可使电子每次穿过中心线时速度方向与中心线的夹角均为 30,电子做扭摆运动,最终通过中心线上

的F 点,求D 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3)在(2)问的情况下,求电子从A 点开始做扭摆运动的周期。

18.(16 分)如图所示,倾角为 37 的倾斜传送带长为 L1 = 5.8m ,以 v = 4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水平

传送带长为 L2 = 4m ,也以 v = 4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传送带之间由很短的一段光滑圆弧连接,圆

弧的高度差忽略不计。紧靠水平传送带两端各静止一个质量为 mBC= m = 1kg 的物块B和C,在距传送带左

端 s = 1m 的水平面上放置一竖直固定挡板,物块与挡板碰撞后会被原速率弹回。现从倾斜传送带顶端轻轻放

上一质量 mA = 0.2kg 的物块A,一段时间后物块A与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忽略不计,碰撞后B 滑上水

平传送带,A 被取走。已知物块A 与倾斜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m1 = 0.5,物块B、C 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

擦因数 m2 = 0.2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m3 = 0.016 ,物块间的碰撞都是弹性正碰,物块可视为质点,g

取10m/s2 。 sin 37 = 0.6,cos37 = 0.8 。求:

(1)物块A 在倾斜传送带上滑行过程中,A 在倾斜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和A 在倾斜传送带上因摩擦产生

的内能;

(2)物块B 与物块C 第一次碰撞前,水平传送带因传送物块B 多消耗的电能;

(3)整个过程中,物块B 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总路程。

2024 年菏泽市高三物理一模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C 6.C 7. A 8.A 9.CD 10.AC 11.ACD 12.

BC

13.(1)ABC (2)

b

14.(1) b = >

a

(2)电流表A 1 的示数仍为I 0 R2-R1

(3)2200 无

15.(8 分)

解:(1)设右侧气体初态压强为P, L右 18cm , L右1 17.5cm

对右侧气柱

PL S PL S

右 B 1 右1 B 1分

对左侧气柱 L左 18cm , L左1 20cm ,T1 273k

PL S PL S

左 A 1 左1 A 1分

T T

1 2

解得 T 312k (t 39o C)

2 2 1分

(2)左侧气柱加热到 468K 时,对右侧气柱,设压强为P 2

PL S P L S

右 B 2 右2 B 2分

对左侧气柱,V左2 20S A (20 2.5 L右2)SB

PL S PV

左 A 2 左

T T 2分

1 3

解得 L 15.75cm

右2 1分

16.(10 分)

解:(1)对物块甲,从A 点到P 点,由动能定理得

1 1

m gR EqR m v 2 m v 2

1 1 1 1 0 1分

2 2

在P点

v 2

F m g m 1

N 1 1 1分

R

解得 F 12N

N 1分

(2)物块甲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碰乙前

1 1

(Eq m g)L m v2 m v 2

1 1 1 1 1 1分

2 2

甲、乙相碰

m v m v m v

1 1 甲 2 乙 1分

1 1 1

m v2 m v 2 m v 2

2 1 2 1 甲 2 2 乙 1分

解得 v 0 v 4m/s

甲 乙 1分

(3)对物体甲受力分析

Eq 1N m1g 0.4N

则物体甲、乙最终停在挡板处,在整个过程,对甲、乙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1

m v 2 mgR Eq(R L L ) mgS

1 0 1 2 总 (直接用m 或m 表示也对)

2 1 2 2分

m m1 m2

解得 S 6.25m

总 1分

17.(12 分)

解:(1)对电子在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由题意得

r R

1 1分

v 2

ev B m 0

0 0 1分

r1

mv

解得 B 0

0 eR 1分

(2)电子做类平抛运动

L v0t

at

tan

v0

1

h at 2

2

3

解得 h L

6 2分

对电子从A 点进入轨迹如图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