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4-03-14·7页·410.6 K

开封市2024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点学校、考场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__________习

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

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

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__________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

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中国式

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顺应人民日

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

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努力推动文化创新,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_________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

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中的治国之道、道德理念、人文精神、思想方法等,为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

丰厚思想资源。

__________新时代,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人文

交流合作,就是要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赓续人类文明薪火。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

造力显著提升。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

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摘编自孙雷、王慧敏《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二: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任何时代的文化,都包含有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成

果,都与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有着批判继承关系,没有批判继承关系就不会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没有文化的选

择和积累,就不会有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变革。

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有相互继承的关系。后起的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曾从英、法资产阶级文化中汲取营

养;中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也曾从外国特别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中汲取营养;英、法等国的自由、平等、博爱

思想,为各国资产阶级接受。同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为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接受,

也为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所接受。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可以继承,这很好理解,因为它们有着相

似的经济基础,相似的阶级本质,相似的社会的需要,遇到相似的社会问题,因此有相似的文化。

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也有批判继承关系.孙中山先生就讲过:“抑自人类有史以来,能纪四五千年之事翔

实无间断者,亦惟中国文字所独有,则在学者正当宝贵此资料,是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

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则载籍皆似为我调查,而使古人为我书记,多多益善矣。”他本人也确实批判改造

了传统儒家思想中某些有意义的思想,如其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等。这些思想本来是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些

比较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用来调解和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孙中山则赋予传统儒家的有关“重民”

和“民本”思想的言论以同近代“民权”思想相近的涵义,把它们纳入自己的民权主义思想中去,提出政治权

利和经济权利民有、民治、民享,根本否定封建主义的君民关系和皇权至上思想。

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之所以能相互继承,一方面是因为其有共同的自然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共同的文化

传统,面对相同的问题等。另一方面是因为批判继承不是简单地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一个再创造和重构的过

程。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显然不是对重民和民本思想的照搬,而是一种重构。虽然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共

产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

行最彻底的决裂。但是,共产主义文化的产生也离不开它以前的文化成果。与以往的所有制关系的彻底的决裂,

是以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了解了人类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趋势,只有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

化成果,才能得出共产主义的结论,创造出共产主义文化。

(摘编自赵常林、林娅《马克思主义文化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我

们党文化自信的体现。

B.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如果没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就不会有文化的丰富发展

和变革。

C.孙中山先生把同近代“民权”思想涵义相近的传统儒家有关“重民”和“民本”思想的言论,纳入自己的

民权主义思想中去。

D.共产主义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却离不开它以前的文化成果,也不拒绝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一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体现了材料二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有

相互继承的关系。

B.材料二中孙中山沿用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等有意义的思想,印证了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

C.材料一号召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印证了材料二相同阶级的文化和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

都可以有批判继承关系的观点。

D.材料二提出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对应了材料一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

放,赓续人类文明薪火。

3.下列四句话依次填入材料一的横线处,与上下文语意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3 分)(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

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正因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不尽相同,才需要交流互

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B.C.D.

4.根据材料一,请简要概括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坚定文化自信”?(4 分)

5.请简要说明材料二的论证特点。(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忆韦素园君

鲁迅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

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

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那时我正在编印两种小丛书,一种是《乌合丛书》,专收创作,一种是《未名丛刊》,专收翻译,都由北新

书局出版。出版者和读者的不喜欢翻译书,那时和现在也并不两样,所以《未名丛刊》是特别冷落的。恰巧,

素园他们愿意绍介外国文学到中国来,便和李小峰商量,要将《未名丛刊》移出,由几个同人自办。因这丛书

的名目,连社名也就叫了“未名”——但并非“没有名目”的意思,是“还没有名目”的意思,恰如孩子的

“还未成丁”似的。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

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

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

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

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

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了。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

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

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

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

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

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

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

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

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

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

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

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

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

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

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

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

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

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

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

一九三四年七月十六之夜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详细地记叙了作者与韦素园君相识、相知的过程,展现了韦素园的鲜明个性及其与未名社的渊源。

B.社名因丛书的名目叫“未名”,即“还没有名目”的意思,是因为作者对丛书及文学社的将来心存迷茫。

C.“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一句写出像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默,内心就会痛

苦。

D.“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表明作者对韦素园死后两年文坛上没有人开口纪念他,觉得是习以为常、理所当

然的。

7.对文中画线段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侥幸”一词真切写出作者庆幸自己能在韦素园病殁之前还能见他一面并与之谈天。

B.作者所思所想的过程中运用了四个“忽而”的排比句式,增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

C.该段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形象地表达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D.该段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又写高兴中夹着悲哀,由喜至悲,情感令人难以捉摸。

8.文中“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这句话言简意赅,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 分)

9.作者自始至终将韦素园放在未名社的工作中加以回忆,如此安排对这一人物的塑造有何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

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

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

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

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

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

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节选自《左传》)

【注】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相),谥号宣子。士季:晋国的大夫,姓士,名会,字季。大史:

后来写作“太史”,官名,这里指晋国太史董狐。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 分,

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宦三A 年矣B 未知C 母之D 存否E今F 近焉G请H 以遗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过,文中指经过、走过,与杜牧《阿房宫赋》中“宫车过也”的“过”意思相同。

B.骤,文中指多次、屡次,与苏轼《赤壁赋》中“知不可乎骤得”的“骤”意思相同。

C.食,文中指吃、吃饭,与《论语》中“食无求饱”的“食”意思相同。

D.亡,文中指逃亡、逃走,与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亡走赵”的“亡”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篇就写明晋灵公不行君道,并且用三件事来表现他的贪婪、荒唐与残暴。

B.赵盾和士季询问原因后心中忧虑,准备劝谏晋灵公,士季讲明理由后先进行劝谏。

C.赵盾看到饿病的灵辄,给了他一半食物,在他吃完后又给了一筐饭和肉装进袋子。

D.赵穿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却记录赵盾杀了他的国君,孔子对这一记录给予肯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公患之,使麂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2)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14.文中描写了魔、提弥明、灵辄三位武士,请分别简要概括其形象特点。(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题

书愤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白发萧萧卧泽中”与“镜中衰鬓已先斑”都表示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感伤。

B.“嚼齿空”与“塞上长城空自许”中的“空”都是“徒然、白白地”意思。

C.“细雨春芜”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营造了不同的氛围。

D.“死去犹能作鬼雄”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了相似的内涵。

16.本诗是如何“书愤”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声写声、以形写声,生动表

现乐声的起伏多变、优美动听。

(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冬日泰山日出之前晨曦

初现、光芒四射的壮美景象。

(3)含有“沧海”的成语有很多,如沧海桑田、珠沉沧海、沧海横流等;含有“沧海”的古诗文也有很多,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我这一生见过的河流太多太多了。它们有的狭长,有的宽阔;有的弯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

则__________。它们的名字,基本是我们命名的,而这些河流,大都是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或者是支流的支流。

我对额尔古纳河的最早记忆,与冬天有关。那一年,北部的营地被__________的大雪覆盖,驯鹿找不到吃的,

我们不得不向南迁移。途中,由于连续两天没有打到猎物,我们不得不靠近额尔古纳河,用冰钎凿开冰面捕鱼

来吃。额尔古纳河是那么的宽阔,冰封的它看上去像是谁开辟出来的雪场。善于捕鱼的哈谢凿了三口冰眼,手

持一杆鱼叉守候在旁边。那些久避冰层下的大鱼以为春天又回来了,就摇头摆尾地冲着透出天光的冰眼游来。

哈谢一看见冰眼旋起了水涡,就__________地抛出鱼叉,很快就戳上来一条又一条的鱼。有附着黑斑点的狗鱼,

还有带着细花纹的哲罗鱼。哈谢每捕上来一条鱼,我都要跳起来欢呼。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9.下列句子中的“冲”与文中加点的“冲”,读音、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当风轻轻拂过海棠,她便会摇动着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B.不少人渴望有一套房子,窗子冲着大海,四季春暖花开。

C.云雀直冲云霄,不断升空,直至见到日出的第一缕阳光。

D.冲着他们这股子干劲儿,一定可以提前完成任务。

20.下列文言句子中的“以为”与文中加点的“以为”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 分)( )

A.《论语》: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B.《齐桓晋文之事》: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C.《谏逐客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D.《石钟山记》: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 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龙年春晚主标识设计师是中国探月工程、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标识设计者顾永江,这是他第二次参与总台春

晚主标识的设计。从“卯”的跃动之姿到“龘”的大气雄健,两届春晚主标识在设计方面的共通理念是什么?

__________?

“__________,这一创作理念是春晚导演组找我合作的契合点。”顾永江出生在绍兴,老家隔壁就是“书

法圣地”兰亭,6 岁起练习书法,对汉字所蕴含的结构美极其敏锐。他一直在尝试把中国的汉字、书法,乃至

篆刻,融入当代设计中。

总导演提出,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

文化符号,虽然草书“龙”写意豪放,但导演组觉得以“字”拟“形”的创作方式 2023 年春晚已经用过。经

过一轮又一轮的资料搜集和创意探讨,“龘”字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它的读音很好,念 d;含义也很好,就

是巨龙腾飞的样子,很能代表我们当今时代。导演组最开始确定的主题是“龙行龘龘欣欣中华”,__________。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对新一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春节里。大家从五湖四海朝着家的方向奔赴,家人团聚,

其乐融融。春晚,是和全国人民一起辞旧迎新,在这个时刻,家和国都好是最大的幸福。同时,以“龘”字为

题眼,也是在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关注和兴趣,让日渐疏离书写的我们,重新体会汉字之美。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22.简述第三自然段“‘龘’字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的原因。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

不超过 70 个字。(5 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3 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发表致辞曾说:“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

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走到了关键当口。”而身为高三生的你们,也即将迎来自己人生的重大

变化。面对诸多变化,是“以变应变”,还是“以不变应万变”?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作为高三学生代表发

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