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年高考适应性测试(二)-语文+答案

2024-03-16·18页·1.1 M

绝密使用前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二)

高 三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分四大题,23 小题,共8页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开尔文于 19 世纪末提出的黑体辐射,是物理学世界的两朵“乌云”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提

出,光的能量可以分成不连续的最小基本能量元,从而拉开了量子世界的帷幕。爱因斯坦也因为提出光电效应的量子解释,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海森堡、薛定谔、玻尔等科学家基本完成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框架。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了晶体管、

激光、核磁共振、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也是在这一次信息革命中,美国在全世界奠定了霸主地

位。

近些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对微观体系的量子态进行精确的检测与调控。量子调控技术的进步有望推动

第二次量子革命,对未来社会产生本质的影响。10 月 1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

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

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量子信息技术基于量子叠加与量子纠缠等原理,主要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有希望突破传统技术

瓶颈,大规模提升计算机运算速度,确保信息通信绝对安全、数量级提升测量精度。

对于经典计算机,参与逻辑计算的比特为“0”和“1”两个态,并通过经典算法来实现对信息的线性处理,这种经典的系统

被称为二进制系统。而量子计算则采用量子比特,除了“0”“1”之外,二者叠加还可以构成更多的态,成为叠加态,是“1”和

“0”两种状态不可分解的相干叠加。构建量子比特的基元可能是光子、原子、电子、微小的超导环,或者更神奇的“任意子”

(如常见的马拉约那费米子)。

量子比特之间的纠缠使得量子计算机能够实现并行计算。随着量子比特数量增加,量子计算能力可呈指数级规模拓展,

在理论上具有惊人的携带信息及并行处理的应用潜力。2019 年 9 月,谷歌公司研制了一个包含 53 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

执行一个特定的计算任务用了 3 分 20 秒,而对于同样的任务,采用目前最强的超级计算机并且经过理论优化后,完成这项

任务也需要 2.5 天。虽然量子计算机显示了其强大的潜力,但是距离我们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上量子计算机,还非常遥

远。可以说,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计算机的差异远大于经典计算机与算盘的差异。

关于量子通信,目前的应用方式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是原理上绝对安全的通信手段,是目

前仅有的得到严格数学证明的通信方式。在量子密钥传输过程中,窃听者无法做到既偷看又不留下痕迹。而量子精密测量则

能在时间、磁场、重力、遥感等诸多领域,获得远高于当前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在民生和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虽然错过了第一次量子革命,但我国科学家在量子信息技术各领域已经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比如,薛其坤院士团队

在实验中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潘建伟院士团队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

分发。伴随着国家的不断投入,我国未来有希望成为量子信息强国,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高三语文 第 1 页

(选自 2020-10-21《光明日报》王永锋《第二次量子革命意味着什么?》)

材料二

2 月 4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

成功构建 76 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 200 秒。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

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牢固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量子优越性是指当新生的量子计算原型机,在某个问题上的计算能力超过了最强的传统计算机,就证明其未来有多方

超越的可能。”中科大教授陆朝阳介绍,多年来国际学界高度关注、期待这个里程碑式转折点到来。潘建伟团队这次突破历

经 20 年,主要攻克高品质光子源、高精度锁相、规模化干涉三大技术难题。

与通用计算机相比,“九章”还只是“单项冠军”。但其超强算力,在图论、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

值。12 月 4 日,《科学》杂志发表了该成果,审稿人评价这是“一个最先进的实验”“一个重大成就”。

(选自《人民日报》2020-12-05 游仪《我国量子计算机实现算力全球领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普朗克提出,光的能量可以分成不连续的最小基本能量元,解决了黑体辐射的难题,爱因斯坦、海森堡等科学家沿此

路径相继提出了关于量子力学的量子解释。

B.由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侧量等组成的量子信息技术,以量子叠加与量子纠缠等为理论支撑,突破了经典计

算机在运算速度、确保信息安全、测量精度等方面的技术瓶颈。

C.量子比特是量子计算的手段,它突破了经典计算机的二进制系统的局限,除了“0”“1”之外,二者不可分解的相干叠

加,可构成叠加态。

D.在生活中使用量子通信技术的过程中,如果窃听者偷看就一定会留下痕迹,所以最子秘钥分发技术是绝对安全的通信

技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果没有普朗克、爱因斯坦、薛定讨等科学家为最子力学构建的理论,就不可能产生晶体管、激光、核磁共振等现代

技术。

B.薛其坤院士团队发现最子反常霍尔效应.潘建伟院士团队完成星地双向最子纠缠分发.成功构建 76 个光子的最子计算原

型机“九章”,体现了习主席所强调的“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C.一个特定的计算任务,谷歌公司的最子芯片执行时耗时 20 秒,而目前最强的超级计算机耗时 2.5 天,算盘说不定无

法完成,这体现了最子计算机强大的潜力。

D.中国成功构建的 76 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牢固确立了我国在国际最子计算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使我国在

时间、磁场、重力、遥感等诸多领域,获得了很高测员精度和灵敏度。

3.根据材料内容,不属于“中国未来有希望成量子信息强国”的依据的一项是( )

A.多年来国际学界高度关注、期待星子信息技术学界中国“九章”的面世这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的到来。

B.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集体学习活动,进行超前部署,中国在发展量子信息技术方面加大了

资金投入和人才智力投入的力度。

C.薛其坤院士团队在实验中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潘建伟院士团队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实现了千公里

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D.以中国科学家潘建伟的团队为主构建的“九章”算力超强,在图论、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空间。

4.以上两则材料论证方法上有哪些共性?

5.材料一的作者以“第二次量子革命意味着什么?”为题,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阅读两则材料后请对此问题做出你的回

高三语文 第 2 页

答。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礼拜二午睡时刻(节选)[注]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住神父。神父的脸唰地一下子红了。他低下头准备填一张表。一

边填表一边询问那个女人的姓名、住址等情况,她毫不迟疑地、详尽准确地做了回答,仿佛是在念一份写好的材料。神父头

上开始冒汗了。女孩子解开左脚上的鞋扣,把鞋褪下一半,用脚后跟踩在鞋后帮上。然后把右脚的鞋扣解开,也用脚跟拉着

鞋。

事情发生在上礼拜一凌晨三点钟,离开这里几条街的地方。寡妇雷薇卡太太孤身一人住在一所堆满东西的房子里。那一

天,在细雨的淅沥声中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边撬临街的门。她慌忙起来,摸着黑从衣箱里拿出一支老式手枪。这支枪自

从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那时候起就没有人用过。雷薇卡太太没有开灯,就朝大厅走去。她不是凭门锁的响声来辨认方

向的。二十八年的独身生活在她身上产生的恐惧感使她不但能够想象出门在哪里,而且能够准确地知道门锁的高度。她两手

举起枪,闭上眼睛,猛一扣扳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打枪。枪响之后,周围立刻又寂然无声了,只有细雨落在锌皮屋顶上发

出滴滴答答的声响。她随即听到在门廊的水泥地上响起了金属的碰击声和一个低哑的、有气无力的、极度疲惫的呻吟声:

“哎哟!我的妈!”清晨,在雷薇卡太太家的门前倒卧着一具男尸。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他穿着一件花条的法兰绒上衣,

一条普通的裤子,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镇上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这么说他叫卡洛斯森特诺。”神父填完表,嘴里咕咕哝哝地说。

“卡洛斯森特诺,”那个女人说,“是我唯一的儿子”。

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在柜门里钉子上挂着两把大钥匙,上面长满了锈。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公墓的钥匙就是这个样子:

女孩子的妈妈在小的时候也这么想过。神父本人大概也曾经设想过圣彼得的钥匙就是这么个样子。神父把钥匙摘下来,放在

栏杆上那本打开的笔记本上,用食指指着写了字的那一页上的一处地方,眼睛瞧着那个女人,说:

“在这儿签个字吧!”

女人把皮包夹在腋下,胡乱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小姑娘拿起鲜花,蹑拉着鞋走到栏杆前,两眼凝视着妈妈,

神父呼了一口气:

“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

女人签完字回答说:

“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神父看看那个女人,又看看那个女孩子。看到她们根本没有要哭的意思,感到颇为惊异。那个女人还是神色自如地继续

说:

“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过去他当拳击手,有时候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

“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都拔掉了。”女孩子插嘴说。

“是的,”母亲证实说,“那时候,我每吃一口饭,都好像看到礼拜六晚上他们打我儿子的那个样子。”

“哎!上帝的意志是难以捉摸的。”神父说。

神父本人也觉得这句话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一则是因为人生经验已经多少把他变成一个怀疑主义者了,再则是因为天气

实在太热。神父叮嘱她们把头包好,免得中暑。他连连打着哈欠,几乎就要睡着了。他睡意朦胧地指点母女俩怎样才能找到

卡洛斯森特诺的墓地。还说回来的时候不要叫门,把钥匙从门缝下塞进来就行了。要是对教堂有什么施舍,也放在那里。

高三语文 第 3 页

那个女人注意地谛听着神父的讲话,然后向他道了谢,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

在临街的大门打开之前,神父就觉察到有人把鼻子贴在纱门上往里瞧。那是一群孩子。大门敞开后,孩子们立刻一哄而

散。在这个钟点,大街上通常是没有人的。可是现在不光是孩子们在街上,在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神父一看大

街上乱哄哄的反常样子,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他悄悄地把大门关上。

“等一会儿走吧,”他说。说话的时候,他没有看那个女人。

神父的妹妹从里面的门里出来。她在睡衣外面又披上了一件黑色的上衣,头发散披在肩上。她一声不响地瞅了瞅神父。

“怎么样?”他问。

“人们都知道了。”神父的妹妹喃喃地说。

“那最好还是从院子的门出去。”神父说。

“那也一样,”他妹妹说,“窗子外面净是人!”

直到这个时候,那个女人好像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透过纱门朝大街上看了看,然后从女孩子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

就向大门走去。女孩子跟在她的后面。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

“会把你们晒坏的,”神父的妹妹在客厅深处一动也不动地说,“等一等,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节选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

【注】本文讲述了一位母亲,在一个闷热的夏日下午,穿着黑色丧服带着女儿坐火车去一座陌生小镇的教堂公墓,祭奠

上周因被视作小偷而遭枪杀的儿子。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表面平静,面对丧子的苦难命运,她表现出一种非凡的忍受能力,内心却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

B.神父本来是以普通人对小偷的态度来看待“小偷”家属的,但面对眼前的母女俩,神父还是逐渐改变了看法。

C.第二段在叙述方式上采用补叙,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D.文中贫穷、愚昧、麻木的“小镇”只是散布在原野上无数普通小镇的一个缩影,管理上几近瘫痪状态。

7.下列对小说结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母女直接走向墓地为结尾更突出了这位母亲的从容坦然,表现出其强忍着丧子的巨大悲痛,直面人生超常的勇

气。

B.大人和孩子都聚集在街上,等着看这位母亲的笑话。此处作者用克制的笔调,表达了对卡洛斯森特诺母子遭遇的深

切同情。

C.《礼拜二午睡时刻》与《百年孤独》都以哥伦比亚为背景,作者都力图写出人们内心麻木昏昧并为民族寻找出路。

D.《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人物除儿子和杀人者外都没名字,这个小镇与其他小镇也无区别,这是作者特意模糊的表达,

其深层用意是证明看客的特殊性。

8.在一次小说阅读体验分享会上,王同学指出,小说标题应改为“祭奠”,你是否支持他的看法?请说明理由。

9.校刊向大家征集一篇与本文相关的文学短评,关键词包括“母亲形象”“悲悯情怀”“零度写作”。请你任选一个关键词,完

成文学短评提纲。

高三语文 第 4 页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

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

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

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

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

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

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节选自宋代欧阳修《菱溪石记》)

材料二: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

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

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

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

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节选自苏洵《木假山记》)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其后世 A 荒堙 B 零落 C 至于 D 子孙 E 泯没而无闻 F 况 G 欲 H 长有 I 此石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编民,意思是编入户籍的平民,指刘氏之后已经没落,失去“富贵者”身份。

B.负,指靠近、挨着,与《登泰山记》“苍山负雪”中的“负”词义不相同。

C.斧斤,各种斧子,与《石钟山记》“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的“斧斤”意义相同。

D.理,指命运,与《六国论》中的“存亡之理”意义不同,与现在的“道理”也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均借物说理,第一篇叙述了与奇石有关的事件表达感慨,第二篇借木假山的遭遇表达感慨,第一篇观点直

露,第二篇含蓄委婉。

高三语文 第 5 页

B.作者认为刘金虽是武夫健卒,却懂得珍爱欣赏世间奇异之物,爱好斯文雅致,可能是功成志满、过于富贵、骄奢安

逸才产生了如此雅兴。

C.欧阳修感慨人事兴废无常,怜惜石头可爱却遭遗弃,于是将两石分别立在丰乐亭南北,以便滁州百姓游玩观赏,表

现其与民共赏的情怀。

D.材料二中作者认为逃脱了种种不幸的命运,在急流和泥沙之中被埋没、经历水冲虫蛀形成山峰形状的木头都是幸运

的,都有非凡的价值。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

(2)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14.材料一中的石头、材料二中的木,都有为人所取的现象,两位作者对于人“取”物的看法有何不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临江仙赠王友道

苏轼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

省可清言挥玉麈,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注】东阳:原指沈东阳,即沈约,因求官而累瘦了身体。谪仙人:被贬谪到人间的神仙。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并

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没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蜀客:

指汉代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因他是蜀人,故称。司马相如因“悦文君之色”,在夫妻之事上不加节制,最终因“消渴症”而亡。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一二句以历史人物喻之。词人以发问的口气,认为不宜一概而论历史人物。“谁道”二字,排除了独见。

B.词的上片描绘友人仙人般的容貌和超尘脱俗之气质,引用李白的典故,进一步赞颂友道高洁超尘的风姿。

C.词的下片继续赞颂友人的美好品性,“保器全真”体现出词人对友人能够做到保持真气,自爱自重的赞颂和钦佩

D.尾句词人一方面怀着遗憾的口吻,惋惜家乡人司马相如因文君而亡身,另一方面也警告友道不要重蹈司马之覆辙

16.有人评论苏轼的这首《临江仙》构思新奇,结构独特,语言中充满了道学色彩,富含哲理。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涉江采芙蓉》中,表达女主人公由花思人,由欢乐转为悲哀的句子是:“ , 。”

(2)“锱铢”是极其微小的计量单位,成语“锱铢必较”形容人斤斤计较,而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 ”则

是批判秦统治者疯狂掠夺、大肆挥霍的暴行。

(3)王林创作了一幅图画,上有湖水、鸥鸟。他想在画上题两句诗,赋予画面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题写的诗句有:

“ , 。”

高三语文 第 6 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 小题,9分)

近日,一则关于“水稻上山”的视频在互联网广为传播,大意是某地开展的“水稻上山”项目,暴雨将梯田冲毁了。与此同

时,有文章称,“水稻上山”本质是一种毁林造田的形式主义,文章配有土地荒芜、泥石流泛滥、“推平大山变良田”等图片。

发布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 万+”,一时间, A 。

针对人们对“毁林造田”的怀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正面回应称,“水稻上山”需要一定条件,

且在推广的地方本来就有梯田,并非是专门开山毁林造出来的;在丘陵山区对符合条件的耕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是受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

另外, B 经核实是移花接木,与真实的“水稻上山”项目并无关系。比如,流传最多的那张图片原来是 2018 年云南某地

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

至此,“水稻上山”舆论闹剧逐渐收场。我们应该反思, C 与这场舆论闹剧密不可分。

很多时候我们的科普力度不足,有时高高在上,有时晦涩艰深,有时又过于低调,不仅错失了给公众科学普及的良机,

也给了流量投机者空子可钻,科普工作“走下山”正当其时。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 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

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

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

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

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

从不误事。有时又和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和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

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19.文中画横线部分生动且具体地刻画了翠翠天真活泼的形象,这种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20.作者为什么使用了“目”“眸子”“眼睛”等不同的词语描写同一个地方?

22.文中加点词“略弯”“横渡”相较于“弯”“渡”,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

高三语文 第 7 页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秋佳节前夕,中科大 4 万多名师生收到了一封邮件,大致内容是中秋佳节临近,学校采购了一批月饼礼盒,以抽奖的

方式发给在校师生。文字的下面,还有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的抽奖链接。其实,这是一场学校策划的“钓鱼邮件演练”,根据后

台记录,竟有 3500 余人在伪造的统一身份认证界面提交了信息。

对此,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建立不易,不应当如此被考验。也有人认为,“怀疑”的能力,是

需要后天培养的,这场考验正是给容易轻信的师生敲响警钟。

针对此事,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态度与建议。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三语文 第 8 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 2023-2024 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二)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1.C 2.D 3.A 4.(1)比喻论证,材料一物理学世界的两朵“乌云”,材料二“九章”还只是“单项冠军”。

(2)引用论证。 5.(1)有望大规模提升计算机运算速度。量子计算在理论上具有惊人的携带信息及并行处理的应

用潜力。(2)有望确保信息通信绝对安全。量子密钥分发是原理上绝对安全的通信手段,是日前仅有的得到严格数学

证明的通信方式。(3)有望数量级提升测量精度。量子精密测量能在时间、磁场、重力、遥感等诸多领域,获得远高

于当前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在民生和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4)在图论、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领域具有

潜在应用价值。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

A.“解决了黑体辐射的难题”“爱因斯坦、海森堡等科学家沿此路径……”错误,根据材料一“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提出,

光的能量可以分成不连续的最小基本能量元,从而拉开了量子世界的帷幕”“海森堡、薛定谔、玻尔等科学家基本完

成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框架”可知,普朗克并没有解决黑体辐射的难题,只是“拉开了量子世界的帷幕”;文中并没有说

海森堡、薛定谔、玻尔等科学家的研究是按照普朗克的路径;选项中“相继提出”也没有依据。

B.“突破了经典计算机在运算速度、确保信息安全、测量精度等方面的技术瓶颈”错误,根据材料一“有希望突破传统

技术瓶颈,大规模提升计算机运算速度,确保信息通信绝对安全、数量级提升测量精度”可知,是“有希望突破”而不

是“突破了”这一瓶颈。

D.“在生活中绝对安全的技术”错误,材料一原文为“量子密钥分发是原理上绝对安全的通信手段”。

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D.“使我国在时间、磁场、重力、遥感等诸多领域,获得了很高测量精度和灵敏度”无中生有,原文表述为“量子精密

测量则能在时间、磁场、重力、遥感等诸多领域,获得远高于当前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而不是中国的量子计算

原型机“九章”的作用。

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陈述的主体是国际学界,不能证明论点;

B.从政府保障、物资保障层面阐述了量子信息科技进步的外部条件;

C、D 项从人才技术保障层面阐述了量子信息科技进步的内因。

故选 A。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分析材料一开头“开尔文于 19 世纪末提出的黑体辐射,是物理学世界的两朵“乌云”之一”和材料二“与通用计算机相

答案第1 页,共 10页

比,‘九章’还只是‘单项冠军’”分析可知,两则材料论证方法上都运用了比喻论证。

分析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

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和材料二“‘量子优越性是指当新生的量子计算原型机,在某个

问题上的计算能力超过了最强的传统计算机,就证明其未来有多方超越的可能。’中科大教授陆朝阳介绍”可知,两

则材料论证方法上都运用了引用论证。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题干中“第二次量子革命意味着什么?”,回答时应围绕第二次量子革命的价值和意义作答。

根据材料一“量子比特之间的纠缠使得量子计算机能够实现并行计算。随着量子比特数量增加,量子计算能力可呈

指数级规模拓展,在理论上具有惊人的携带信息及并行处理的应用潜力”分析,第二次量子革命有望大规模提升计

算机运算速度。

根据材料一“关于量子通信,目前的应用方式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是原理上绝对安全

的通信手段,是目前仅有的得到严格数学证明的通信方式。在量子密钥传输过程中,窃听者无法做到既偷看又不留

下痕迹”分析,第二次量子革命有望有望确保信息通信绝对安全。

根据材料一“而量子精密测量则能在时间、磁场、重力、遥感等诸多领域,获得远高于当前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

在民生和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分析,第二次量子革命有望数量级提升测量精度。

根据材料二“与通用计算机相比,‘九章’还只是‘单项冠军’。但其超强算力,在图论、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领域具

有潜在应用价值”分析,第二次量子革命在图论、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二)现代文阅读

6.C 7.D 8.示例一:不支持。

“礼拜二”和“午睡时刻”表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礼拜二午睡时刻”具有象征含义:小镇人在“午睡时刻”处于昏睡的混沌和麻木状态;昏睡的不仅仅是人的身体,

更是人的同情心、悲悯之心,是人性;

从小说要表达的主旨来看,“午睡时刻”小镇人的麻木和母亲的清醒形成强烈对比,母女的行为将唤醒这里沉睡的

人们,从而反映了作者对人民觉醒的渴盼和一个伟大作家的良心。

示例二:支持。

情节上:故事的主线是母亲去祭奠儿子,小说都是围绕祭奠展开。

人物上:在母亲去祭奠儿子的过程中,母亲的形象得以凸显。

主旨上:母亲去祭奠儿子,得以和神父交谈,神父态度的转变,显示出作者的悲悯情怀。 9.示例一:“母亲

形象”:母亲是一个慈爱、坚强、自尊、坚忍,有抗争精神的伟大女性。

慈爱:对儿女慈爱,理解儿子做小偷的无奈,维护儿子的尊严。

自尊:不被贫穷所打垮,不被世俗的眼光所击倒。

坚忍:面对贫穷和丧子的苦难命运,她表现出一种非凡的忍受能力。

抗争精神:当众人围观的时候,她“夺”过鲜花,走向大街,显示出无所畏惧的母爱和对冷漠的人们的有力抗争。

答案第2 页,共 10页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