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市2024届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二)-语文+答案

2024-04-03·12页·2.1 M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

秘密启用前

临汾市2024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受孔子和儒学的启蒙,在青年时将传道成圣立为自己的终身理想。中年时期,王

艮投身王阳明门下问学,后来返回泰州自己收授门徒讲学,此一时期被认为是“泰州学派”的创立时期。

在继承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基础上,王艮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以“身”作为其思想的物质性基础,

突出强调“身”的本体论意义,其“安身”与“乐学”思想是儒学在晚明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现实回

应。

王艮在《遗集》中指出“《大学》是经世完书,吃紧处,只在‘止于至善’”,他以“身”为中心的思

想学说,正是建立在对于“格物致知”与“止于至善”的阐发上。在对王阳明学说的继承下,以格物致知

为“知本”,以诚意正心为“立本”,通过“知本—立本—安身”的过程,阐释《大学》之“明明德”“亲

民”“止于至善”,开创了“乐学说”。

王艮将“身”置于整个系统中突出的位置(见下图):首先,身具有先于心、意、知的发端地位,“格

物”先要“实实落落在我身上”,安身亦是安心。其次,道不是外在于身的,因为天地万物皆依于身而存

在,身即是道的所在之处。再次,诚意、正心都是“安”的修身工夫,须以“安身”为本,不能舍本逐

末,而要先本后末,才能成为“大人”,达于齐、治、平的理想。

王艮道、身、心、意、物关系图

身既是心、意、知的物质基础,具有发端的原始意义;同时身又涵育着心、意、知,即王阳明所言的

良知的扩展。在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身同时具有原始的和持续的双重意义,因此身具有比心更优先的

地位,但安心与安身又不能够区分进行讨论。在原始意义的层面,其学说指向了知本立本、乐学等,即以

身的真实欲求作为天然自有之理的修身工夫论;在持续意义的层面,王艮思想的落点在尊身尊道、百姓日

用即道等方面.主张身与天下家国为一体,即以身为大本不断扩充于天地的安身行道论。

“乐学”是王艮哲学思想的发轫,也是其思想中关学价值的根源所在。王艮将“乐”实实在在落于

“身”上,使得“人心本自乐”成为了泰州学派的标志性思想。王艮在《乐学歌》中写道:

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乐”自古以来为儒学所童,《论语雍也》记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曰也不

改其乐。”这就是著名的“孔颜乐处”。真正意义上的“乐”是不断内观自身性你的澄明,王艮认为的“乐

学”过程就是这样。“学”是生命存在反身向诚的自然过程,是“身”达到充满“乐”的状态。

王艮状为“乐”即是天理。心灵是“乐”的情感表现,学是“乐”的良知自觉,“乐学”既是行之发

端,也同时与“当下”“日常”时刻发生着关系。“乐”为天下万物同有,圣人与愚夫愚妇同有,唯一不同

的是圣人知而愚夫愚妇后知。“学”亦为天下万物同有,“学”的工夫即乐的工夫,发挥那自然而然的天

理,在一片生机畅快中显现人的本体真乐。“学”自是无目的的,却在不假人为中抵达了“乐”的状态,

二者融为一体。

(摘编自王静《“安身”与“乐学”:王艮的身心学说与美学意涵》)

材料二: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在儒家看来,乐乃是心之本体。快乐乃是心的本来状态,如果有烦恼

出现,那就是离开了心的最初状态。读书人通过修身养性,就是要恢复心的最初状态。在现实生活中,苦

乐掺杂,悲喜交替,乃是人生常态,“不乐”与“乐”如同孪生兄弟,它们往往结伴而来。在王艮看来,

真正的“乐”,不依赖于外在的条件,也不受外境的干扰,它不是一个人能够获得的某种外在之物,而是

他存在的本来状态,真正的“乐”并非是欣喜若狂或兴高采烈,而是内心宁静、无有忧愁。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当一个人私欲萌发,即刻就会被自己的良

知觉察到。私欲一旦被良知觉察,自然而然地就被消除了,作为本体之真乐将会重新显露出来。所谓良

知,就是本来的“知”,亦即“婴儿意识”,或者说纯净的意识。良知的功能就是知道、感知。所谓“致良

知”,简单来说就是始终保持警觉,觉知当下的一切。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在王艮看来,真正的“学”就是致良知。

真正的“乐”,就是通过致良知,发现自己的本体之乐。如果在致良知的过程中体会不到“乐”,那就偏离

了圣贤之学的宗旨,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致良知。当然,如果不去学习和践行致良知,也难以体会到这

个本体之乐。这意味着,当我们处在放松而警觉的状态,内心宁静、无有思虑,那就是在“学”;当我们

处在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内心躁动、思绪纷杂,那就不是在“学”。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王艮提出,要在乐中求学,当我们的心处在宁静愉

悦的状态,学习圣贤之学将会更有效率;如果心中感觉到不乐,那还不如停下来歇息。与此同时,学中也

有乐,在学习圣贤之学的过程中,将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那个本体之乐。真正的“学”并不是拿起书本来读

的那个状态,而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通过这个“学”所带来的放松和开心,也远远比记住那些具体的

知识更为重要。

“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王艮感慨“天下之乐,何如此学”,世间各种欲望之

乐,犹如过客一般转瞬即逝,丝毫不值得贪恋,而致良知所带来的精神之乐,是长久的乐、最大的乐。倘

若读书只是增加了我们对于知识的执着,甚至带来诸多的负累和烦恼,那么就应该去反思学习的方向和方

式。若是出现了偏差,只要及时加以调整,我们的心将重新回归平静与喜乐。

(摘编自谢青松《“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王艮<乐学歌>解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王艮在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将“传道成圣”作为自己的终身理

想。

B.王艮认为《大学》一书的紧要处是“止于至善”,他正是在对“止于至善”等的阐释过程中开创了“乐

学说”。

C.“乐”自古以来就被儒学推崇,“孔颜乐处”就是不断内观自身、反身向诚,达到身心俱乐状态的体

现。

D.“乐学”思想强调个体生命与天下家国的同一性,有效提升了个体生命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社会性价

值。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悲喜交替是人生常态,乐与不乐常结伴而来,可见要体会到真正的“乐”是不可能的。

B.快乐是心的本来状态,人们应追寻一种发自内心的欣喜若狂、不受外物干扰的“乐”。

C.即使学习很刻苦,但如果偏离圣贤之学的方向,人们也可能会感觉疲惫,成效不高。

D.乐中求学,学中有乐,真正的“学”是致良知,记住具体的知识往往能够让人更快乐。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学中有乐”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

C.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

D.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4.对文中“王艮道、身、心、意、物关系图”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在关系图中,处于首要位置的是“身”,“身”即为本,是“心”“物”之源,“格物”首先要关注

“身”。

B.从关系图中可以看出,王艮提倡的“格物致知”理念,无论是推究事物原理,还是获得知识,皆须从

“心”。

C.通过分析关系图可知,“安身”是“正心”“诚意”的前提,身即是道的所在之处,身道一体,修身即

修道。

D.通过分析关系图,可推测出想要成为齐、治、平的“大人”,应该寻求本源——“身”,反身向诚,不

断扩充。

5.读完本文,你应对“乐学”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请结合材料,就“如何快乐地学习”,为正在冲刺备考

的同学提几条有益建议。(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

母亲眼中的山水 刘笑宇

十年前,我领着母亲去古城祁阳。县城边上,有一个地方叫浯溪,有浯溪碑林。其旁依湘江,百十来

亩土地,奇石耸立,绿树掩映。仰天地造化,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个充满灵性的奇域。

浯溪有山有水,整山的树木像一把大伞。我和母亲来到这座小山,没走几步,汗水就冒出来。“天老

爷连一滴眼泪都冒得”“日头像惨白的纸”“我儿子还是蛮土,带我到山包包来”,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母

亲,埋怨都带泥巴味。

母亲没出过远门,常年在山里转。对她而言,这个山包包,是有点老和土。旁边的湘江从古流到今,

春天涨水,冬天见沙。河边起势的大石头和一块块石碑,年代已经许久。母亲不认得字,更不晓得什么元

结、颜真卿,这么多石碑,以为是谁的祖山。

在母亲看来,比起家乡的大山,这里是不起眼的。

家乡的山叫天明山,树大山莽,春夏秋冬色彩不同。过去人多田少,把日子过甜,就得上山。母亲砍

柴爬树、捡茶籽、割牛草、找蕨根、摘野果、挖草药……那里似乎有无尽的宝藏。母亲被毒蛇咬过,被黄

蜂叮过,被野狗追过。山是母亲的命,也是孩子的养分。

母亲眼中的山水,是艰难岁月可以补充营养的乳汁,是水牛健旺可以背动一年的生计,是点燃柴火不

断升起的袅袅炊烟,是儿女走出山外念念不忘的汩汩清泉。

这浯溪是摆看的。春夏季节,浯溪花红水碧,鱼跃鸟飞,岚影沉浮,霞光掩映,这是读书人的讲法。

这一圈水域多洲滩,有成片的芦苇起舞。如果母亲来,可以看到野鸭鹭鸶等水鸟,定会乐滋滋的。至于元

结造字占山,写下《大唐中兴颂》,由颜真卿书刻于摩崖之上。元文、颜字,加之天公造就的峭岩,文

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被尊为国宝,这些个名堂,是与母亲无关的。

爬到浯溪最高处,有一阵风吹来,母亲脸色好看多了。登高望远,母亲说,儿子,还莫讲,这地也

好。一河水,晓不得难,一年四季照样流;一山的树,从石缝里长,弯弯扭扭的,可怜又有味,没事的人

可以散心。你说那个姓元的官,一定是受了什么委屈,在这个水边边砌亭子,写东西,过日子。我们穷苦

人家,哪有这份闲心。

母亲靠石头坐下来,突然发现石头上有两个深深的脚掌印,顿时兴奋起来。说,哪个神仙,脚劲真

大,可以把石头踩出来几寸深的印子。

母亲用手量量,用脚试试,像当年做草鞋打样。母亲打过草鞋,是从山上把笋壳捡回来,晒干,剪成

片片,揉成索,按尺寸,做成鞋,换成钱。

浯溪的山路平平仄仄,石头被踩得光溜溜的。山虽小,却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此刻,七十多岁的母

亲下山却比我们快。我知道,故乡的山路就是被许多母亲踩弯踩细的,再苦再累,山里人同样把平凡日子

踩得顺顺溜溜。

浯溪真有一条清亮亮的溪水。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向哪里去。母亲蹲下来,像在打量自己,继而用

溪水洗了把脸,像在家乡的井边,打水前先打量自己,生怕脸上有烟渍。母亲经历过乱世,她知道如花的

年华和美丽当不得饭吃,用处不大。但她见到水,是有感觉的,这感觉是常年捞鱼打虾积累的。丝瓜煮虾

米,是母亲的拿手菜。即使穷,母亲也很讲究。梳好头发,她要抹上一点清油。母亲斗大的字认得一箩

筐,但发明过很多土得干净而有趣的山歌。心里苦时,寂寞时,她就唱。如:山对山来坡对坡,鼓对鼓,

锣对锣,燕子对对回到窝等等。

母亲把孩子当成小树来养。哥哥牙齿有点龅,就叫驼子树;妹妹偏瘦,叫长竹竿;弟弟调皮,叫刺毛

树;我算听话的,好养,叫水桐树。目不识丁的母亲,在山里水里穿梭,心思像纳鞋底的线脚,缜缜密

密。

在陪伴母亲的这一个上午,我一路走一路思考。我想,浯溪的水也是母性的,甚至是孤独的。作为母

亲的儿子,不知道山一程水一程,见过无数风景的元结,是不是这样想的。不然,元刺史为何在母丧守制

时,隐居蛮荒之地的这一处?

风很低,浯溪水静静地流。母亲像要把水看出鱼虾来,我的思绪远了。

“这里山水是好,就是少了一座庙”,母亲喃喃地说。我说:“妈,这山下有一所学校。这个山包包风

水好呢,我就是在这里考上吃国家粮的。”山里的孩子,像鸟飞出山,今又回到亮翅的地方,母亲终于明

白我陪她来浯溪的原因了。

我与浯溪注定有缘。母亲不知道,我曾就读的祁阳三中,就在这座神奇的山下。眼前的浯溪碑林,不

再是零星的艺术的碎片,而是不可磨灭的书法艺术的浓墨重彩和历史见证的精神符号。爱好书法,从浯溪

始。我在这里经受了不止于山水的厚重洗礼,

一阵凉风从浯溪山上的绿树中吹来,吹动了母亲稀疏的白发,我用纸巾轻轻揩掉了母亲的眼泪。此

刻,在山水间,母亲高大起来。母亲算不上智者,但一定是仁者。孩子们那些生命、青春、才华,原来不

过是被时间不断挤掉的水分,不过是父母用坚毅和希望缝纫了山中月亮的缺角。父爱是山,母爱是水。我

说,父母是儿女眼里不变的山水;而在父母眼中,儿女便是整个世界!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山水作为大自然的杰作,总能唤起文人墨客对生活、对人生的深沉感悟,本文作者正是借秀丽山川寄

托情思。

B.浯溪山水在母亲眼中是变化的,自然山水叠加了作者的求学经历和思想蜕变,使母亲从略有嫌弃到深

情落泪。

C.母亲给孩子们起名的思维朴素而深刻、“长竹竿”“刺毛树”,是对母亲“心思像纳鞋底的线脚”的生动

注解。

D.文章借游览浯溪山水引出对母亲生命中许多生活琐碎片段的回顾,在作者眼中,山水是母亲艰难一生

的缩影。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母亲眼中的浯溪山水与家乡树大山莽的天明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家乡山水在母亲心中的独特意

义。

B.作者写母亲“斗大的字认得一箩筐”“目不识丁”,却会自创有趣的山歌,欲扬先抑,突出母亲的高大

形象。

C.作者穿插叙述浯溪碑林,元结、颜真卿在此处写奇文、刻奇书,创造了“摩崖三绝”,使文章具有文化

厚重感。

D.从捡笋洗、晾晒修剪到揉索、做鞋,清晰地展示打草鞋的细节和过程,语言简洁而细腻,生活情境历

历在目。

8.为什么说“我在这里经受了不止于山水的厚重洗礼”?(5 分)

9.散文语言往往饱含深情,反富有哲理。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

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

《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故乐在宗庙

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闰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

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

万变。

(节选自《荀子乐论》)

材料二:

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始,心降可以保终。降体以礼,降心以乐。

所谓乐者,非金石丝竹也,谓人乐其家,谓人乐其族,谓人乐其业,谓人乐其都邑,谓人乐其政令,谓人

乐其道德。如此君人者,乃作乐以节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乐乐人;无德之君,以乐乐身。乐

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节选自《三略下略》)

材料三:

雨,吾见其所以湿万物也;日,吾见其所以燥万物也;风,吾见其所以动万物也。隐隐谹欲而谓之雷

者,彼何用也?阴凝而不散,物蹙而不遂,雨之所不能湿,日之所不能燥,风之所不能动,雷一震焉而凝

者散,蹙者遂。曰雨者,曰日者,曰风者,以形用;曰雷者、以神用。用莫神于声,故圣人因声以为乐。

为之君臣、父子、兄弟者,礼也。礼之所不及,而乐及焉。正声入乎耳,而人皆有事君、事父、事兄之

心,则礼者固吾心之所有也,而圣人之说又何从而不信乎?

(节选自苏洵《乐论》)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

处给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故人不能A 不乐B乐C 则不能D 无形E形F 而不为道G 则不能H 无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道,文中指引导。这与《离骚(节选)》中“来吾道夫先路”的“道”意思相同。

B.流,文中指放纵。这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欲流之远者”的“流”意思不同。

C.文,指乐曲的文词。这与《<论语>十二章》中“文质彬彬”的“文”意思相同。

D.乐,指喜好、热爱。这与《归去来兮辞》中“乐琴书以消忧”的“乐”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人们不能没有音乐,音乐总是会表现为一定的声音或动作,人的声音、性情、技艺的变化都蕴藏在音

乐之中。

B.音乐具有教化的作用,所以先圣通过制订乐曲让人快乐,懂得节制,教他们明辨是非,远离邪恶污秽

的习气。

C.礼用来规范人的行为,而乐可以悦服人的内心,贤人和圣人的不同主政理念正是礼和乐不同教化作用

的体现。

D.礼不能起作用的地方就需要乐,正如当阴云凝聚不消散时,雨、风和太阳无法起作用,就需要雷霆的

震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4 分)

(2)用莫神于声,故圣人因声以为乐。(4 分)

14.以上材料都是关于“乐”的论述,请概括三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浣溪沙江村道中 范成大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注】南宋时,川蜀为沿边重镇,与金国接壤,常须戒备。这首词大概是词人担任四川制置使期间所

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从远处着笔,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写出十里稻田一片金灿灿的丰收景象,风拂平野,稻谷飘香。

B.诗人移步换景,看到村后山坡上挂满了黄中带青的山果,“垂垂”突出果实的硕大饱满,如在眼前。

C.上片通过三个典型意象群,把秋日农村的美景作了极其形象的概括,突出江南农家山清水秀的风貌。

D.下片作者通过“晨气润”和“午阴凉”渲染秋日江村道中的凉爽,即便着戎装巡行也无需车盖遮阳。

16.有人评价这首词纯由景见情,无一赘语。请结合诗句分析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大凡读书人要争的,特别在于名和实是否相符,后提出一个双方

均认可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

(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________”的胸怀与洞庭月下“________”的气象交融,体

现了超越世俗荣辱得失的高洁人格。

(3)爱华和同学趁放假一起去看画展,在他们看到一幅有山有水有树的画作时,爱华不由地吟诵起唐宋

诗词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 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断亲”是指当代年轻人懒于、疏于、不屑于跟亲戚交往、联系、互动,日常期间 ,逢年过

节期间,宁可独来独往,也不愿意走亲戚,甚至将此作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来推崇。“断亲”现象愈演愈

烈,究其原因,普遍认为:现代人生存压力大,无暇顾及亲戚感受;亲戚之间的交往复杂微妙,接触多了

让人 ;人口流动性太强,物理距离的增加让亲情变得寡淡;代驾、外卖、跑腿等网络服务,使得

单一个体在脱离了群体支撑后,仍然可以活得很好。上述理由都使得“断亲”拥有了合理性,但在本质

上,文化割裂才是“断亲”行为如此决绝的真正原因。城乡的文化割裂,其实是把十几亿人推进了不同的

信息茧房,年轻人在大城市视野开阔,接触新鲜事物多,但一旦他们认定了一种生活方式,就不愿意突破

自身去尝试理解相隔甚远的另外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乡村人更甚,虽然不缺少向外看世界的机会,但他们

更愿意缩在传统的茧房里 。两种茧房的存在,把身处城乡两个不同地方的人严重地隔离开来。而

在城市中处于扎根、半扎根、漂泊状态的流动人口,第一代往往还保有较深的乡情与乡愁情结,但不可避

免地,会有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双重困境,成了“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远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9.下列句子和文中“茧房”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斗芳菲。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D.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0.文中“断亲”一词加了引号,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做到“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B.秘鲁是中国在太平洋对岸的“邻居”。

C.一首《虞美人》千古传诵,让李煜有了“词中之帝”的美誉。

D.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二)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成了现代人的必备品,但是当手机不小心掉到地上,屏幕被摔得粉碎时,

无论是把屏幕修好还是直接去换个新手机,都花费不低,倍感心病。现在,科学家为我们找到了一个更好

的新选择—— !

手机屏幕如何实现自我修复?

近期,科学家们利用蛋白质分子的“液—液相分离”技术,开发出了一种微载体生物反应器。所谓微

载体,指的是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向其中投入一些微米级的小颗粒,细胞贴附在这些小颗粒表面,促进细

胞的生长,方便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指的是能为某些生物化学反应提供适当环境的设备,让细

胞在其中也能进行生化反应。以往这二者都是分开的,而最近开发出来的新型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则是空心

的,内部包含了生物进行反应所需的各种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在微载体内部能自由移动。这样,这种

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就既具有催化能力, 。同时,它以微载体为介质,构建了生物转化反应器系

统,可以在微尺度空间上体现微生物能量的快速传递与物质的高效转化,将生物生化的效能大幅度提升。

可见,若利用活性功能材料制作成手机屏幕,当摔碎后,它便会启动自我修复功能变得完好无损,到

时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手机碎屏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5 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本试题语言运用提到当代年轻人推崇的“断亲”现象折射出文化割裂的社会现状,而春晚节目《山

河诗长安》将现代艺术与传统经典进行深度融合,体现出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焕发生机的特点。

你如何认识和评价以上现象?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