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地 理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
题卡和本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条形码上的
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
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
事项的要求答题。
3.本试题卷共6 页。如缺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
师,否则后果自负。
4.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姓 名
准考证号
祝 你 考 试 顺 利 !
地理试卷 第0页 共6页
地 理
一、选择题: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新质生产力是指摆脱传统增长方式和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
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2023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积
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
了科学指引。据此完成12 题。
1.与传统生产力相比,对新质生产力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
A.合作交流 B.信息通达C.政策支持 D.技术创新
2.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下列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A.长春—石油化工 B.北京—人工智能 C.昆明—新型储能 D.西宁—海洋装备
近年来,露营旅游成为广受大众喜欢的新兴旅游休闲方式,露营地成为重要的休闲
游憩空间。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露营地分布多呈集聚特征,部分露营地选择布局在高等
级旅游景区附近,呈现“傍景”分布特征。也有一些露营地因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塑造出
具有品牌标识度的露营地,如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露营地等。图1示意 2022 年我国不
同省区露营地数量累积百分比。据此完成35 题。
累积百分比()
100
80
60
40
20
0
广 四 浙 江 北 山 云 内 福 河 湖 广 贵 河 重 安 湖 上 海 甘 陕 新 吉 辽 江 山 青 宁 西 天 黑
东 川 江 苏 京 东 南 蒙 建 北 南 西 州 南 庆 徽 北 海 南 肃 西 疆 林 宁 西 西 海 夏 藏 津 龙
古 江
图1
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露营地数量最多的是
A.北京市 B.天津市C.上海市 D.四川省
4.部分露营地布局在高等级旅游景区附近,是因为“傍景”分布可以
提高品牌影响 实现客源共享 共享政策优惠 减少配套投入
A. B. C. D.
5.乌兰哈达火山露营地能塑造鲜明品牌标识度的独特优势条件是
独特的地形地貌 优良的生态环境 深厚的文化积淀 便捷的交通运输
A. B. C. D.
生育综合指数,由生育意愿、生育条件、生育结构三部分构成,用来衡量一个地区
潜在的生育水平。生育意愿是个人或家庭对生育子女个数的期望;生育条件指育龄人群
在生育时考虑的制约因素及可能获取的支持;生育结构指年龄结构、婚姻状况等对育龄
女性生育的影响。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地区平均每个育龄女性生育的孩子总数,反应一
个地区实际的生育水平。图2 示意 2017-2021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生育综合指数与
总和生育率。据此完成68 题。
地理试卷 第1页 共6页
图2
6.与上海相比,广西总和生育率的特征及原因是
A.较低 生育条件更差 B.较高 生育政策更好
C.较低 生育结构更劣 D.较高 生育意愿更强
7.关于生育综合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贵州生育综合指数最高是因为生育结构好
B.北京生育综合指数与总和生育率差异明显
C.上海生育综合指数较低是因为生育条件差
D.广东生育综合指数与总和生育率相对一致
8.为了有效提升总和生育率,下列地区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宁—完善养老机制 B.京—提高医疗水平
C.黑—推进产业升级 D.晋—提升教育水平
2019年 10月 19 日夜晚至 20 日早晨,我国东部某省沿海地区形成了一次强浓雾。
图3 示意强浓雾发生时该地区某地面气象站部分气象要素的变化过程。风向方位角指以
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露点温度是未饱和空气在保持水汽含量不
变的情况下,使之达到饱和状态的温度。据此完成910 题。
地理试卷 第2页 共6页
9.此次大雾形成过程中,相对湿度增长最快的时间段为
A.19日 15-17时B.19日 19-21时 C.20日 5-7时D.20日 9-11时
10.20日 5-7 时地面能见度降到最低,主要原因有
地面降温快 近地面风速弱 露点温度低 东风输送水汽
A. B. C.D.
地温梯度指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其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通常用深度每
增加 100 米的温度增加值表示。地热资源量一般用储热层(含地下热水地层)厚度、地温
梯度、储热层面积等指标评估。不整合地层界限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的界
限。图4 示意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质剖面。据此完成 1113 题。
11.据图推断,盆地区下陷的地质年代是
A.新生代 B.中生代C.古生代D.太古代
12.据图分析,煤盆区地壳抬升的次数至少是
A.3次B.4次C.5次D.6次
13.图示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其中开发潜力最大的有
A.B.C. D.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与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中CO 2 含量总
体上呈现白天上升、夜间下降的变化规律。某研究小组对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
亚海之间的典型岩溶草地土壤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O 2 含量受土温、土壤水分
影响。土壤中CO 2 可以随雨水下渗参与岩溶溶蚀。研究区 2021年6月 14-30 日为无雨
期,6月 30日—7月 20 日为降雨期。图5 示意研究区距地表 20cm 深度处6月 14 日和7
月 15 日土壤中CO 2 含量与土壤温度的昼夜变化。据此完成 1416 题。
地理试卷 第3页 共6页
土壤CO2含量(ppm) 土壤CO2含量(ppm)
6月14日 7月15日
16:30
6200 18:00
4200
13:30
0:00
20:00
6000 4000 23:30
5800 3800
10:00
9:30 0:00
5600 7:00 3600 7:00
17.0 17.4 17.8 18.2 土壤温度() 19.8 20.2 20.6 21.0 21.4 土壤温度()
图5
14.与6月 14 日相比,7月 15 日夜间土壤CO 2 浓度下降缓慢,可能是因为该日
A.土壤中空气含量高B.土壤CO 2 扩散慢
C.土壤温度下降慢 D.土壤孔隙度较小
15.据图推测,6月 1430 日该地土壤CO 2 含量随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是
A.螺旋下降 B.波动下降C.波动上升 D.跳跃上升
16.从碳循环的角度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判断,该地土壤向大气碳释放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
二、综合题(本题共有4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传统聚落景观有其内在的形成法则和传承机理,与生物遗传及变异现象类似,传统
聚落景观同样具有类似于遗传基因的景观基因。我国传统聚落景观有许多的景观基因,
如:背山基因、面塘基因、面屏(案山)基因、临水基因、临路基因等。湘江流域传统
古村落众多,聚落布局有着明显的景观基因的传承与演化。图6 示意湘江流域部分典型
传统聚落布局特点。
111 112 113 114
DG 山脉
28 DG
下 游 聚落
27 池塘
中游
TW
河流
上游
26 案山
LT TW
传统聚落
25 河流 LT
流域分段界线
0 50 100km 流域边界
图6
(1)说出图示区域传统聚落布局共同的景观基因。(4 分)
(2)比较湘江上、下游传统聚落布局景观基因的差异,并推测原因。(6 分)
地理试卷 第4页 共6页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旅游型传统村落空间重构是对现有居民点进行景观要素的重建及聚落结构上的重
组,可以实现聚落功能上的重塑。某村庄地处雪峰山,是集古树林、梯田、古寨于一体
的瑶族传统村落,2009 年该村所在的雪峰山大花瑶景区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土地资源,引起村落居民点的空间重构。截
止 2021 年,该村形成了包括古树林、禁山碑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花瑶挑花传习所、
文体广场等旅游服务设施的村落景观文化、社会交往核心区。图7 示意该村各村民小组
位置(a)及 2009—2021 年居民点空间分布演变(b、c)。
(b)2009 (c)2021
0 200m 0 200m
北平 北平
院子 院子
(a) 村落位置
岩山 岩山
虎行 虎行
长冲
宝山 宝山
北平 院子
岩山
虎行
0 400m 乡
山瑶族 长冲 金坪 长冲 金坪
村落边界 虎形
河流、湖泊
建设用地
县道X054 小
沙江
虎行 村民小组 镇
居民建筑 旅游设施 河流 水域 道路 等高线 村域
图7
(1)指出该村落民居建筑的空间分布形态,并说明在空间重构过程中民居建筑功能的
转变。(4 分)
(2)长冲组民居建筑相对保持稳定,试简述其原因。(4 分)
(3)说明该旅游型传统村庄居民点空间重构对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6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植被退化可以改变土壤养分的积累和植物对养分的吸
收过程,从而改变土壤中磷的分布。某实验研究站位于祁连山东缘,平均海拔 2960m,年
均降水量 416mm,年均气温为 0.8。研究区内植被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壤磷含量出
现差异。研究表明,原生优势植被与杂草对养分元素的吸收量不同。表1 反映该研究站不
同样地地上部生物量、植被地上部磷含量、不同深度土壤有效磷含量。
表1
地上部生物量干 植被地上部磷含 土层深度 土壤有效磷含量(mg/kg)
重 2 量 ) /cm
(g/m ) (% 春季 夏季
地理试卷 第5页 共6页
未退化 0-10 30 23
426.68 0.41 10-20 29 21
区
20-30 27 18
0-10 35 24
轻度退
300.00 0.25 10-20 36 18
化区
20-30 34 18
中度退 0-10 41 29
213.32 0.26 10-20 38 17
化区
20-30 31 19
重度退 0-10 31 24
153.32 0.25 10-20 27 21
化区
20-30 27 19
(1)指出研究站所在地的自然带类型及导致当地植被退化的主要人类活动。(4 分)
(2)比较未退化区与退化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异同,并分析原因。(6 分)
(3)相对于未退化区,退化区植被地上部磷含量明显下降,试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
解释(4 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白令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域,由于海面高度差,白令海峡海水常年存在稳定的海流。
阿留申低压是白令海冬季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位于阿留申群岛东部。
研究表明,阿留申低压位置的变化对海冰范围有重要影响。海水结冰的析盐过程加剧冷
水下沉,导致海水层化,影响浮游生物和深海鱼类的分布。图8示意 2011、2012、
2018、2020年3月 20 日白令海海冰边缘线。
160 170 180 170 160 150
65
2018
60 2020
2011
白 令 海
55 2012
岛
阿 群
留 申
图8
地理试卷 第6页 共6页
(1)判断白令海峡常年性海流的流向,并分析成因。(4 分)
(2)推测 2018 年冬季阿留申低压中心的位置(偏东/偏西),并说明其对海冰范围的影
响。(6 分)
(3)有人认为,白令海海冰面积缩小会导致该海域海洋生产力下降,分析其判断依据。
(4 分)
地理试卷 第7页 共6页
2024 年常德市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 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D C A D B C A C A C B B A D
二、综合题(本题共有4 小题,共 52 分)
17.(1)背山基因(2 分),临水基因(2 分)。
(2)差异:上游比下游景观基因更复杂,增加了面塘基因和面屏基因(2 分)。
原因:上游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更大,为了保证用水,聚落前增加了水塘;上游
山脉更多,案山让聚落更隐蔽,具有防御外敌的作用;上游地形闭塞,与外界
交流较少,更有利于景观基因的传承与保留。(任答2 点得4 分)
18.(1)类型:条带状(2 分)
功能变化:从传统单一居住向“居住经营/旅游”复合式转变(2 分)
(2)位于旅游发展外围区(距离村落核心区较远)(2 分),且交通不便,受外部因
素影响弱。(2 分)
(3)(民居建筑增加经营性功能)村民收入多元化,就业途径增多,收入增加(2
分);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吸引人口回流(2 分);传承和发扬花瑶
文化,强化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2 分)。
19.(1)高寒草甸(高寒草原)(2 分) 过度放牧(2 分)
(2)同:土壤有效磷含量春季高,夏季低;异:土壤有效磷含量退化区高,未退化
区低(2 分)
原因:夏季植被生长旺盛,磷元素被植物大量吸收,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春季(2
分);退化区植被减少,植被对磷元素的吸收减少,土壤有效磷含量较高(2 分)。
(3)退化区地上生物总量减少;原生优势植被大量减少,杂草占比增加,杂草适应
性强,吸收较少养分就能生长,杂草磷含量低于原生优势植被的磷含量,导致
植被地上部磷含量下降。(4 分)
20.(1)由南向北(2 分) 原因:北冰洋水温低,密度大,海平面较低,水由白令海流
向北冰洋。(2 分)
(2)位置:位于阿留申群岛(白令海)西部(2 分)
影响:阿留申低压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西部,白令海盛行偏南风,暖空气使海水
增温,不利于海冰生成(2 分);偏南风对海冰向南扩张产生阻力,使得海冰难以
向南扩张。(2 分)
(3)海冰面积减少,析盐现象减弱,海水层化现象减弱,不利于表层营养盐汇集,
春夏季浮游生物减少;底层冷水区范围减小,导致大量冷水鱼(深海鱼类)向
北迁移,白令海海洋生物减少。(4 分)
地理参考答案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