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市康德卷高三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答案

2024-05-12·4页·1.7 M

{#{QQABJYQAogCAAIAAABgCAw2SCgCQkBGAAIoOBFAIoAAAyQFABAA=}#}

{#{QQABJYQAogCAAIAAABgCAw2SCgCQkBGAAIoOBFAIoAAAyQFABAA=}#}

2024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高三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参考答案

15 BCCDB 610 ABDCB 1115 ABADC

1. B。夏商西周时期,“氏族”“宗族”的构成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到春秋战国时代,国家的“编户齐民”主

要以地域关系划定。A、D 项对材料理解错误,C 项与史实不符。

2. C。武隆“关口一号墓”属于中原形制,其随葬品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这体现出汉代中原文化向四周的扩

展以及大一统时期各地区文化的交汇融合。A 项没有强调文化的统一性,B、D 项不能据材料得出。

3. C。晋唐律法规定,司法判罪当以律令或名例为依据,违者受罚。故 C 项正确。A 项理解错误,B 项不能据材

料准确得出,D 项非材料主旨。

4. D。材料表明,四川地区的交子最初由民间富商联合办理,后来收归政府(益州交子务)发行。A、B、C 项理

解错误。官交子的发行和流通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提高了交子的社会信用。故 D 项正确。

5. B。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良知不仅是一种道德心性,也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故 B 项正确。王阳明的良知说超

越了孟子的心性论,A 项错误。 C、D 项对阳明心学理解错误。

6. A。材料表明,产自江南地区的丝织品在乾隆年间需要转运到广东(广州)出口海外市场。清朝前期推行海禁

政策,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广州一地的政府特许商行进行。故 A 项正确。B、C、D 项与史实不符。

7. B。鸦片战争后英国在中国开设邮局从事邮政业务,这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侵害。A、D 项不能据材料得出。C

项表述不当。汉口开埠后,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周边省区茶叶经汉口大量出口,邮票上的“担

茶人”形象是这一历史的反映。

8. D。张謇、卢作孚是近代爱国实业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创办的企业以“大生”“民生”为名,反映出他们振兴

实业、改善民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A 项非材料主旨,B、C 项不能据材料准确得出。

9. C。通过乡选运动,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乡)基本掌握在中农和贫雇农手中,中共党员在基层政权中的比

例扩大。A 项错误,抗日根据地政权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B、D 项不能据材料准确得出。

10. B。我国史学界的亚非拉史研究五六十年代繁荣、八九十年代趋冷、新时期重新兴起,这与我国不同时期外

交工作的侧重点密切相关。我国一直重视发展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往来,A 项错误。C、D 项不能

准确解释研究变动的原因。

11. A。中国造纸术主要经由中亚西亚北非直到 12、13 世纪时传入西南欧地区,阿拉伯人在这一过程中起了

重要作用。B 项与图示信息不符,C、D 项与史实不符。

12. B。17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兴起,18 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述学说盛行于欧洲,

这成为法语广布欧洲的重要原因。A、C 项不能准确解释法语通用的成因,D 项在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13. A。按照传统“新居”原则的要求,子女结婚(生育)需要较高的财产独立条件。工业革命时期,这一原则

被打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婚育水平。C 项理解错误,B、D 项结论与材料无关。

14. D。随着美苏关系走向冷战对峙,美国扶植德国(联邦德国)以遏制苏联。A 项与史实不符,B、C 项不能据

材料得出。

15. C。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增加且贸易值增长数倍。这反映出发展

中国家世界经济地位的提高。A 项不能据材料准确得出,B、D 项与史实不符。

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 2 页

{#{QQABJYQAogCAAIAAABgCAw2SCgCQkBGAAIoOBFAIoAAAyQFABAA=}#}

16.(23 分)

(1)地位:成就突出,世界领先;光照四邻(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每点 1 分,共 2 分)

举措:设立机构,组织科研;选拔任用科技人才;组织编撰科技书籍;奖励科技发明;引进国外科技成果。

(每点 2 分,最多 8 分)

(2)进步性: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体现进步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中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发展

进步;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导);推动了新闻刊物的变革。

(每点 2 分,最多 6 分)

局限性:在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提下,难以真正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2 分)

(3)认识:新型举国体制根植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党的伟大历程;有利于提升科技攻关能力,助推中国式现代

化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顺应了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

(1 点 2 分,2 点 4 分,3 点 5 分)

17.(20 分)

(1)阶段: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初,快速发展;20 世纪中期,发展低谷;20 世纪后期以来,发展迅速。

(每阶段 1 分,共 3 分)

成因:阶段,两次工业革命,欧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加快。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经

济危机的冲击,公路交通快速发展。阶段,石油危机的冲击,欧美城市化问题加剧,中国等发展

中国家的发展振兴。(每阶段 3 分,共 9 分)

(2)特点: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在引进外国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将科技、交通与历史文化艺术相结合。

(每点 2 分,最多 4 分)

意义: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推动了城市和经济发展;宣传了巴渝历史文化;促进了重庆文旅事业发

展;推动中国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每点 1 分,最多 4 分)

18.(12 分)

评分说明:论题部分 03 分,阐述部分 09 分(含逻辑、结论 02 分)。

评分建议:

912 分: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准确,论证充分,结论

合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58 分:所拟论题基本符合要求,指向较明确。能够运用史实支持论题;有一定的分析、论证,结论

合理;表述较通顺。

04 分:所拟论题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明确。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

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参考答案 第 2页 共 2 页

{#{QQABJYQAogCAAIAAABgCAw2SCgCQkBGAAIoOBFAIoAAAyQ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