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答案

2024-06-03·21页·1.5 M

2024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 史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卷和卷两部分,共 8 页】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填写信息,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

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卷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

区域,卷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 文明古国,但曾有观点认为中国实际上只有商周以后 4000 年文明史的考古

证明。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商以前的历史,由于缺乏确切的考古资料,始终是个传说。下

列考古成就能够佐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有( )

红山文化时期等级分化鲜明的墓葬出土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大量稻谷和谷壳遗迹

出土了带有“中国”一词的西周青铜器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用于祭祀的玉琮

A. B. C. D.

2. 印度佛教造像传入中国后变化巨大。北魏佛像更突出主尊,显示北方民族强悍作风,强化佛像的帝王尊

严。南朝将印度衣薄透体的造像风格改造成中国化佛像,符合了中国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这一变化体现

了( )

A. 民族融合推动文化认同的发展 B. 北朝的皇权较之南朝更为强势

C. 政局和地域对佛教文化的 影响 D. 丝绸之路有力促进佛教的传播

3. 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但文化交流频繁。江南经济发达,风景秀

丽,北人往往以江南一游为荣。而南人大多以“游孔林”、“谒京师”作为人生的重要经历。这表明( )

A. 元朝民族文化交融客观存在 B. 北人南往的主因是尊崇儒术

C. 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趋势 D. 国家政策阻碍了文化的交流

4. 唐朝敦煌壁画飞天造型精美,形态各异。多元的舞蹈风格鲜活展现各民族风貌,丰富的乐器种类彰显多

民族智慧,是中华艺术瑰宝。这反映出唐代( )

A. 军事力量强大 B. 民族政策开明 C. 边疆开发充分 D. 政治制度先进

5. 《朱子语类》载“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

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处。”这反映出朱熹( )

A. 掀起儒学复兴 B. 继承传统儒学 C. 批判先秦儒学 D. 创新儒学解读

6. 中国古代国家疆域受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对比图 1 和图 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 明朝西北边疆巩固 B. 清朝边疆治理加强

C. 清朝长城防线废弃 D. 明清陆海边疆安全

7. 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言:“近二百年,欧洲学术之盛,远迈古初。……顾吾古人之所得,往往先

之……其中所论,与吾古入有甚合者。”严复之说旨在( )

A. 梳理中外学术源流 B.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 倡导西学中源学说 D. 强调维新变法理论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 1850 年到 1899 年,中国人翻译西方书籍,自然科学尤其应

用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的四倍;而 1902 年到 1904 年,后者是前者的两倍。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

A. 甲午战争失败 B. 小农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C. 民族危机加深 D. 西方国家文化侵略加强

9. 1883 年 12 月《申报》刊登《中西公司异同说》一文,对中国近代企业中的股东大会做出如下评价:

“原拟以为可者,无人焉否之;原拟以为否者,无人焉可之,此一会也,殊显可有可无,于公司之事绝无

裨益。”材料体现了( )

A. 中国照搬了西方企业模式 B. 中国近代企业实行股份制

C. 中国经济近代化艰难发展 D. 洋务企业官督商办的弊端

10. 1944 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在晋绥抗日根据地,亲眼见证了八路军拔除日寇根据点的激烈战斗,连

连惊呼:“奇迹,奇迹,没有飞机大炮就能很快攻下坚固的据点,真是奇迹!”由此可知,中外记者团

( )

A. 论证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必然性 B. 肯定了中国敌后抗战的成果

C. 强调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要性 D. 揭示了中国在二战中的 作用

11. 1984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企业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如供销活动权;自

行任免工作人员、用工办法和工资奖励,有权确定本企业产品价格等等。这些规定表明( )

A.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 B. 削弱冲击全民所有制

C. 坚持市场经济体制 D. 凸显职工的主体地位

12. 《全球通史》中提到两河流域每年都会爆发毁灭性的、不可预测的洪水。有一首苏美尔人的诗写道:

“只有人,他的寿命不会很长,无论他做什么,只是一场虚无。”这反映出( )

A. 环境恶劣需移民扩张 B. 西亚农业生产的落后

C. 洪水泛滥需制定历法 D. 地理环境影响人生观

13. 中古后期,市民们向欧洲君主们提供财政支持,并充当国王的内侍、监工、账目保管人。作为回报,

新君主向市民提供保护,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争和不合理的要求。市民与国王的新关系( )

A. 消除了封建分裂割据 B. 巩固了封君封臣制度

C. 加剧王权与教权矛盾 D. 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

14. 商业革命为欧洲的工业,尤其是为制造纺织品、火器、金属器具、船舶以及船舶附件的工业提供了很

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为了满足这些新市场的需要,工业必须改善其组织和技术。这说明商业革命

( )

A. 有助于工业革命产生 B. 重商主义思潮正盛行

C. 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 D. 资本主义制度已确立

15. 1941 年 7 月,苏英两国在莫斯科签订《苏联和大不列颠政府关于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规定彼此给

予各种援助和支持;同年罗斯福派遣亲信幕僚抵达莫斯科,同苏方会谈,了解苏联的 抵抗能力。这表明在

二战中( )

A.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B. 太平洋战争已爆发

C. 德国侵略范围扩大 D. 大国开始谋求联合

16. 如表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 年指数为 100)。对此如表理解准确的是( )

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1913 100 100 100 100

1946 252. 147.8 79.7 155.6

1973 679.4 314.3 561.9 1736.9

1983 840.7 349.6 658.2 2438.3

1996 1190.3 468.9 908.7 3702.8

(注:德国指数在分裂期间指联邦德国)

A. 各国政策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B. 冷战没有影响经济发展

C. 日本经济总量跃居各国首位 D. 英国经济基础最为薄弱

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均为必做题,共 52 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一生。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

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

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著述外文单行本发行排名前 5 的文章

版次数量

编 外 文 首 版

篇名(撰写时间) ( 1949 年 -1976

号 种类 年份

年)

《实践论》(1937 年) 50 1952 104

2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年) 46 1949 93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 34 1957 80

的问题》(1957 年)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4 34 1956 79

(1942 年)

5 《矛盾论》(1937 年) 35 1952 78

——摘编自张放、严丹《毛泽东著述多语种版本的海外传播及利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贡献并进行评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思想的世界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占有极高地位,具有包容、博大、求知等精质,公元 6 世纪至 7 世

纪,外来慢略和传统商路改变导致了阿拉伯半离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先知穆罕默德建立了庞大帝国。阿拉

伯帝国处在东西方的交通收道上,商业往来、人员交往,为文化对接与碰撞提供了便利,当时的阿拉伯帝

国如日中天,是当时政局松散、不统一的西欧所无法比拟的,文化的对外传播既是帝国强盛的标志,也是

必然的结果,阿拉伯人对于书籍和典籍是非常珍视与热爱的,达宫显贵等人出资兴建图书馆,伊斯兰教也

十分鼓励教徒学习知识。特别是兴起于中世纪的翻译运动,从最开始零星翻译到最后声势浩大的群众社会

活动,阿拉伯人的学识在升华与充实。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典籍又流回欧洲,在其理性的土壤上开出绚烂

的花朵。

——摘编自殷实的《论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对外传播》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文化辉煌灿烂,它与希腊、罗马等文化一起大放异彩,在世界文化中占重要

地位,对欧洲有很大影响,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对欧洲自然科

学起到了启蒙作用,其地理学家宣传了古代地圆说,认为世界这个已知半球有一个“圆屋顶”,坐落在与

四个方位基点距离相等的地方,并把它写进了拉丁语著作,后来哥伦布从中获得启发,推动了他去发现新

大陆。其文学对欧洲文学发展影响较大,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等,在取材,写法和风格上都曾借鉴于阿拉伯文学。阿拉伯帝国与唐朝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中国广

州、扬州等地也成为阿拉伯商人来往之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都先由阿拉伯人接受再传播到西方。

——摘编自唐宝才的《阿拉伯文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世界影响。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70 余年来,苏联为改变农业状况采取过一些措施,使其农业获得一定发展,但相对落后状况

并没得到根本解决。十月革命前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农村保留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形式,列宁

说俄国甚至“比西欧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薄弱的基础给苏维埃政权建设带来很大困难,另外,苏联纬

度高,大部分地区冬季严寒干燥夏李短促温和,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 5 次粮食减产,均与气候有关。追溯

历史可看到苏联农业政策走过一条充满错误轨迹之路,虽然新经济政策促进生产力进步,也只是昙花一现。

1927 年底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引起激烈争论并演变为党内斗争,之后开始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思

想与管理体制,贯穿之后苏联始终,超越其生产力发展实际水平,违背经济发展内在规律。

——摘编自杜洋的《论苏联农业发展滞后的历史与体制因素》

材料二 纵观美国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历史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缓慢发展时期,

20 世纪之前,美国农业比较落后,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国会加大了在农业教育、

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立法,为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阶段是农业产业化格局形成时期,20 世纪初,伴随

工业产业化的步伐,农民也开始探索农业产业化的路子。第三阶段是农业现代化初期,20 世纪 40 年代初,

随着美国国内经济形势好转,农业也开始快速发展,尤其是大马力机械的普遍使用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提高生产效率打下坚实基础。第四阶段是农业现代化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美国农业进入稳定发展

并逐步迈向现代化时期,主要表现是农产品国际市场的扩大,为美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机遇。

——摘编自毛霞的《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农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及美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而采取的

措施。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两国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脉络中,“运河”属性的体现与变化,是不同历史节点所勾连的历史进程的反映,它是一种社

会现象,是国家意志与民众智慧结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紧扣图 1—图 4 间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命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

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 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卷和卷两部分,共 8 页】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填写信息,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

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卷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

区域,卷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曾有观点认为中国实际上只有商周以后 4000 年文明史的考古

证明。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商以前的历史,由于缺乏确切的考古资料,始终是个传说。下

列考古成就能够佐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有( )

红山文化时期等级分化鲜明的墓葬出土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大量稻谷和谷壳遗迹

出土了带有“中国”一词的西周青铜器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用于祭祀的玉琮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我国衡量文明形成的标志

为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和社会等级差别的出现等。红山文化时期墓葬说明社会等级分化明显,良渚文化

的祭祀活动体现权力神圣化,这两项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文明的诞生,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为距今五千年

前,所以可以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符合题意;稻谷和谷壳遗迹不能证明文明的诞生;西周属

于早期国家阶段,距今三千年左右,不能佐证五千年文明史,不符合题意。C 项正确,排除 ABD 项。

故选 C 项。

2. 印度佛教造像传入中国后变化巨大。北魏佛像更突出主尊,显示北方民族强悍作风,强化佛像的帝王尊

严。南朝将印度衣薄透体的造像风格改造成中国化佛像,符合了中国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这一变化体现

了( )

A. 民族融合推动文化认同的发展 B. 北朝的皇权较之南朝更为强势

C. 政局和地域对佛教文化的影响 D. 丝绸之路有力促进佛教的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根据材

料可知,题干中北魏佛像突出主尊、帝王尊严、北方强悍作风,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交融,

南朝佛像仿南方士人审美需求,能看出佛教造像在受到南北方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以及当时分裂割据的

政局影响,C 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外文化交流,而不仅是民族融合问题,排除 A 项;北魏造像突

出主尊、帝王人格不能说明北朝皇权更强势,排除 B 项;材料未体现出佛教的传播路线,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但文化交流频繁。江南经济发达,风景秀

丽,北人往往以江南一游为荣。而南人大多以“游孔林”、“谒京师”作为人生的重要经历。这表明( )

A. 元朝民族文化交融客观存在 B. 北人南往的主因是尊崇儒术

C. 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趋势 D. 国家政策阻碍了文化的交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元朝。根据

材料,虽然元朝实行四等人制,但是南北方的交流依然存在,A 项正确;北人南往是因为自身的需求,和

儒学无关,排除 B 项;材料没体现多元,排除 C 项;材料中体现的是南北的交流,不是阻碍,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 唐朝敦煌壁画飞天造型精美,形态各异。多元的舞蹈风格鲜活展现各民族风貌,丰富的乐器种类彰显多

民族智慧,是中华艺术瑰宝。这反映出唐代( )

A. 军事力量强大 B. 民族政策开明 C. 边疆开发充分 D. 政治制度先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

中国。根据材料,飞天造型体现多元的舞蹈风格和多民族智慧,这说明当时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B 项正

确;材料体现的是民族政策开明,和军事力量无关,排除 A 项;壁画飞天只是一个艺术品,和边疆开发无

关,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对比,体现不出唐朝的政治制度先进,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5. 《朱子语类》载“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

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处。”这反映出朱熹( )

A. 掀起儒学复兴 B. 继承传统儒学 C. 批判先秦儒学 D. 创新儒学解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南宋时期。根据材料

可知,“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喻为建造房子应当先打好地基。“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囊括

了儒家思想的 精义,体悟了圣人中正平和之道。“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期望通过阅读《孟子》来激

发学者乾健不已的精神。最后读《中庸》,以尽其精微,《中庸》的道理非常精奥,要放在最后来研究。朱

熹强调研学儒学讲究阅读次序,不仅包含了朱子对于《四书》内容的理解,而且也蕴涵了朱子自身立教教

人的深意,B 项正确;唐代韩愈复兴儒学,宋代已经出现理学,排除 A 项;清代商品经济发展,出现批判

声音,排除 C 项;《四书章句集注》是儒学解读注释,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 中国古代国家疆域受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对比图 1 和图 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 明朝西北边疆巩固 B. 清朝边疆治理加强

C. 清朝长城防线废弃 D. 明清陆海边疆安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清时期。根据材料

及所学可知,清朝采取盟旗制,设将军辖区制等因地制宜的边疆政策,以及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会习俗等民

族政策,较明代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B 项正确;从明清形势图和疆域图对比能发现明朝西北地区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