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答案

2024-06-03·5页·1 M

南朝时期,刘宋政权为弥补钱荒而铸造“二铢钱”,与古钱(汉“五铢钱”等)等价使用,齐、梁、

2023-2024学年下学期 4.

陈政权也都进行过类似改革。南朝时期的铸币改革

东北师大附中(历史)科试卷 A.推动了少数民族政权汉化 B.符合南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有利于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为纸币发行提供有利条件

高三年级第六次模拟考试C. D.

5.清朝允许地方官员自由聘用平民身份的幕友,以类似家庭教师的身份实际参与政务,但是严格限制官

考试时长:75 分钟 试卷总分:100 分 员举荐自己的幕友为官,并不时对敢于挑战这一规定的高级地方官员施以重罚。这些举措意在

注意事项:

A.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 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条形码。

1 / C. 防范地方势力发展 D. 便于官吏监察考核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6.鸦片战争以后,苏州地区地方士绅设立义庄重构宗族,致使该地区义庄数量增长。到 1911 年,共设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有义庄 128 个,而尤以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居多,占比近 70%。该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

A. 社会政治局势动荡 B. 政府赋税压迫沉重

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C.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 列强侵略程度加深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7.梁启超曾论辛亥革命之因缘说:“国人种族观念之郁积、晚清政治之腐恶及威信之失坠、新思潮之输

入等等,皆使革命有可能性,所谓因也;铁路国有政策之高压、袁世凯之起用,能使此可能性爆发或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扩大,所谓缘也。”梁启超的分析

要求的。

注意到诱发革命的多重原因 着力从经济的角度剖析问题

1.下表为古籍中有关中国早期始祖起源传说的不同记载。这些记载可用来说明

认识到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忽视了革命党人的组织因素

“神农氏……始教天下耕种五谷,以省杀生”

A. B. C. D.

“昔烈山氏(炎帝)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

8.下图为中国刊物转载的 1926 年苏联报纸刊登的讽刺漫画,一只戴着英国式礼帽的恶霸犬尾部系着一

“(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

柄大刀,图画配有文字说明:“伦敦反动的报纸,因为中国革命军的胜利,像尾把(巴)上系了一柄

“后稷(周人始祖,名弃)教民稼穑”

刀似的,心慌意乱了。”该漫画针对的史事是

A.原始农业出现的真实情况 B.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盛况

C.多元一体的早期文明交流 D.中国早期文明诞生的历程

2.汉昭帝始元六年(前 81 年),朝廷召集贤良文学共 60 多人讨论国家财政政策取向,贤良文学全面否

定专卖制度,指责盐铁官营、均输、酒榷“与民争利”,主张自由放任,藏富于民。最终,朝廷取消

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这表明

国家经济决策吸纳民众意愿 工商业者的政治影响力提高

A. B. (图 1)

儒家治国理念影响财政运作 政府干预政策阻滞工商发展

C. D. A.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 B.国民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权益

唐代散官番上制度是指获得文武散官者,需按固定分组和时间,到吏部、兵部为国家服役,服役期满

3.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已被推翻 D.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后可参加吏部、兵部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参加铨选,从而正式迈入仕途。这一制度

9.1949 年,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

A.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B. 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标准 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必须学会的东西”是指

缘于科举制度的僵化 有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

C. D. A. 组建联合政府的策略 B. 开展土地改革的方式

1

{#{QQABAQiEggAIAIBAAQgCEwEwCgMQkAAACQgGxBAEMAIBgQFABAA=}#}

C. 领导全国经济工作的能力 D. 动员民众参与革命的路线

10.1958 年,铁道部提出修建从北京到江西九江铁路干线的计划,但因技术原因,导致计划搁浅。80 年

代,全国政协提案中提出,将京九铁路延长至香港九龙,并力争在香港回归前全线贯通。经过多年修

建,到 1996 年 9 月京九线全线开通。京九铁路的运营

推动了南北运输进一步发展 得益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图 2

适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 密切了内地与香港地区联系

A. 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B. 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A. B. C. D.

C.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1.古代西方史学家塔西佗的《编年史》写道,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用廉价的粮食讨

16.1958 年,美国邀请部分参与南极科考合作的国家协商如何“确保富有成效的科学合作”,避免在南极

好民众……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这反

发生“不必要的政治冲突”。苏联政府对此也表示基本同意。在此之后,确定了包括禁止在南极进行

映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的变化是

任何核试验的最终条约文本。这反映了

A.城邦民主政治建立 B.贵族寡头政治出现

A.美苏试图调和国际矛盾 B.美国综合国力有所削弱

C.元首制独裁的形成 D.王权受封建主限制

C.大国争霸威胁环境安全 D.世界局势紧张与缓和并存

12.646 年开始,日本政府把原先的氏族变为世袭贵族,选调其中那些社会等级最高的人出任比较重要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职位:同时把全国划分为 66“国”,向每一“国”委派一名“国司”及其辅助官员。这些举措

17.图 3、图 4、图 5 为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泉州城布局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A. 利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 埋下战国割据的隐患

材料一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管理 D. 助推武士阶层的崛起

13.黑死病结束后,西欧农民第一次能根据自己心情,自由地在各庄园之间辗转,并受到新主的欢迎。

凡想要留住农民的领主,必须为其提供更好的土地劳作条件、保障租佃权,并废除他的常规劳役。这

反映了当时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人力成本的提高

C.人口的大规模迁徙 D.封建制度的瓦解

14.17 世纪,英国出现了“高工资经济模式”。按当时的汇率折算,英国工人工资水平居世界最高等级之

列,同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工人可以购买数量更多的商品。该模式的出现得益于英国

A. 殖民霸权的确立 B. 立宪政体的形成

C. 机器的广泛应用 D. 海外贸易的拓展

15.图 2 为 1937 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占比图。其中,代表的国家工业占比提

升的主要原因是

图 3

2

{#{QQABAQiEggAIAIBAAQgCEwEwCgMQkAAACQgGxBAEMAIBgQFABAA=}#}

——摘编自刘淑虎等《“海丝”影响下泉州古城格局演化及“规画”探析》

(1)依据图片材料,分别概括三个时期泉州城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立柱影响泉州城市布局变化的因素。(6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从外部环境来看,虽然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开放战略,但总体面临着很大的外部压力。对新

生的人民政权,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是敌视或封锁的态度。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实现了

工业体系从无到有的发展:1952 年,工业 GDP 占总 GDP 的份额仅为 17.6%,1978 年达到了 44.3%;

1978 年,中国粗钢产量、煤产量和发电量的世界排名分别达到了第 5、第 3、第 7 位;1953—1965 年

期间,中国重要工业部门从无到有,涵盖能源、冶金、化工、民用机械和国防工业等部门。

材料二

近代以来,工业化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共同追求,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却难以实现。新中

国成立以来,在中国推进工业体系建设的进程中,采取过政府推动型工业化模式和市场拉动型工业化

4 模式,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不会受制于他国或成为他国附庸,但这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或与外界

隔绝。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

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晗李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工业化起步取得的成就。(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8 分)

图 5

3

{#{QQABAQiEggAIAIBAAQgCEwEwCgMQkAAACQgGxBAEMAIBgQFABAA=}#}

19.(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 分)中国视角下的法国

一场关于殖民政策的辩论 材料一

在 1885 年大辩论开展之前,法国的殖民活动来到一个临界点:虽然共和国的殖民活动已经开展 (法兰西)新王嗣位。是时北方亚美利加之民与英吉利国交战,王助亚美利加战胜。然其饷银渐

了一些时日,但是它尚未成为一项国家的政策和原则。法国政府为了继续对马达加斯加和越南的征服, 减,故招爵、僧、民三品会集,以寻聚敛之法。国民弃王杀之,七年国政混乱。有臣曰拿破仑者,武

向议会提交了额外的财政拨款的请求。这一请求,引发了两派就殖民政策的辩论。 功服众,嘉庆八年登王位,连九年战服四方,恃强黩武,旋败失位……欧罗巴用武之国,以法兰西为

殖民派主张 反殖民派主张 最。争先处强,不居人下;偶有凌侮,必思报复。

在法国的旁边,德国已经筑起了藩篱; 对遥远土地的征服,只会让我们在贸 ——摘编自魏源撰《海国图志》卷四十一

而在海洋另一边的美国,也变成了贸易保护 易征服中败给竞争对手。能够打开市场的 材料二

主义者;这些大国甚至开始向我们自己的市 并不是战争,而是物美价廉的商品;市场 自千七百八十九年,法兰西之人权宣言刊布中外。欧罗巴之人心,晓然于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

场倾销一些我们过去从未见过的产品。 并不属于武装得最好的民族,而是属于装 其君主,仆其贵族。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言遂演而日深: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

备最好的生产者。 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欲去此压制,继政治革命而谋社会革命者,社会主义是也。法兰西人圣西孟及傅

没有影响力的光辉,不参与世界事务, 当一个国家在欧洲遭遇到了一些十 里耶,其最著称者也。其后数十年,德意志之马克思,承法人之师说,发挥而光大之。

将所有对非洲或是东方的扩张行为看作是 分严重的挫折的时候,当其边境线受到了 ——摘编自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1915 年 9 月)

一种陷阱……这种生存方式对于一个大国 损害的时候,也许在发起远征之前,我们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人对法国的谁知拟定一个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

来说,就是放弃。而且,在短时间内,一个 最好先确保在自家站稳脚跟,确保我们的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大国就会因此沦为三流或是四流的国家。 国土不会动摇,这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法国不能只是一个自由的国家,还应当 当我们以文明为名时,我们就应该

是一个能对欧洲的命运施加自己影响的伟 (将自己的行动)限制在正义和公正的范

大国家,它应该把这种影响扩大至整个世 围内。但不要试图给暴力披上一层虚伪的

界。 文明的外衣。

——摘编自刘梦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殖民转向》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双方辩论的主要理由。(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辩论的结果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10 分)

4

{#{QQABAQiEggAIAIBAAQgCEwEwCgMQkAAACQgGxBAEMAIBgQFABAA=}#}

历史学科第六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D B C A C B C B

11 12 13 14 15 16

C C B D D D

二、非选择题:

17.(1)特点:唐:以政治功能为主;遵循传统礼制、坊市分离。宋元:城市规模扩大;坊市界限打破,经济功能

增加;宗教场所类型增加,文化多元。明清:军事海防职能凸显。(6 分)

(2)因素:政府政策(如市舶司、闭关锁国政策);经济贸易发展(如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国内、国际形势的

变化等(倭寇和西方殖民者入侵);文化宗教的传播与交流。(任答三点即可,6分)

18.(1)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

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初步改善了原有的工业布局。(6分)

(2)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实现独立自主;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战略;习借鉴他国经验;

根据国际形势不断调整外交策略,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条件。(8分)

19.(1)殖民派理由: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其他强国加快对外扩张步伐,国际竞争激烈;想要

继续保持大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反殖民派理由:殖民政策与民主自由原则相抵触;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国力衰退,政策重心应放在欧洲;推

行自由主义政策,发展经济。(4分)

(2)辩论结果:议会通过了政府提交的财政请求,殖民主义成为国家政策。(1分)

影响:法国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殖民扩张,参与瓜分世界的狂潮,促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西方国家贸

易保护主义力度不断加大恶化,激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竞争;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去灾难,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9分)

20.主题:中国人“法国观”的变化反映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发展历程(2 分)

论述: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魏源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对法国的关注集中在政治、

军事领域,着力介绍法国的政治演进与军事武备。通过借此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编修《海国图

志》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知识。增进了国人对世界的了解。(4分)

民国初年,面对袁世凯的独裁卖国,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批判束缚国民头脑的专制与愚昧思想,

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礼教,推动思想文化革新,解放人们的思

想。(4分)

总结:魏源和陈独秀的法国观体现了先进中国人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化,反映了

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的时代潮流。(2 分)

{#{QQABAQiEggAIAIBAAQgCEwEwCgMQkAAACQgGxBAEMAIBgQ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