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
2024.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拔牙是自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风俗。不仅被认为是一种医疗行为,更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下图为
国及东南亚国家存在拔牙现象遗址分布图。据下图可印证( )
A.早期文明的多源性 B.世界文明多元格局 C.区域文化交流频繁 D.图腾崇拜影响广泛
2.商鞅在秦变法时期,发明了如图“照身帖”,由竹板制成,上刻持有人的头像及籍贯信息。自此,官府下
令,秦国人必须拥有照身帖,若无则会被认定为黑户或是外籍非法逗留人士。同时规定,民众出行或住宿旅
店必须携带,否则关口不得放行,旅店也不得留宿。据此可知,照身帖的发行( )
A.成为赋税征收的主要依据 B.稳定了秦国的社会秩序
C.强化了对秦国民众的管理 D.阻滞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3.《南史江夏王锋传》载:“(齐)武帝时,藩邸严急,诸王不得读异书,《五经》之外,唯得看《孝子
图》而已。锋乃遣人于市里街巷买《孝子图》,期月之间,殆将备矣。”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思想文化领域呈多元格局 B.社会安定助推经济发展
C.图书商品化局面开始出现 D.儒学教化功能受到重视
4.宋代地方司法“罪之小者,县得自行决遣;罪之大者,虽必申州,而州家亦惟视县款为之凭据”。据此可
知,宋代地方司法( )
A.完善了理论体系 B.注重效率与调控 C.呈现本土化特征 D.体现了公平原则
5.清代蒲松龄的《农桑经》指出:“山地得力在堰(水平梯田的田埂),缺处宜早修,水口宜急塞,或加填
叠,一则不致冲决,二则雨水落淤,名为‘天下粪’。”蒲氏关于“堰”的描述,体现了( )
A.山地垦殖理论的创新 B.山地农业灌溉问题有效解决
C.农业精耕细作的特征 D.政府对山地垦殖的高度重视
6.鸦片战争后,有西方人观察到“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
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还记叙苏南地区仍以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
这一现象表明( )
A.经济分工的差异性 B.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
C.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D.美国享有对华贸易特权
7.1905年后,清廷陆续谕令蒙古及其他边疆地区一体兴学,普及汉语文教育。清廷学部表示:“普通教育所
以培养国民之知识,增进国民之德艺,以民无不学为宗旨,以道一风同为归宿。”边疆地区的兴学实践
( )
A.为癸卯学制的颁布奠定基础 B.开启了边疆世俗化的进程
C.进一步壮大汉族官僚的力量 D.以文化认同推进国家认同
8.1927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对苏联断绝邦交令,要求苏联驻华领事馆限期出境,停止对苏贸易,驱逐
苏联侨民。1932年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与俄复交,足使倭人胆怯,而于我雪耻复国之基,更增强一层矣。”
材料反映了( )
A.政府外交政策反复无常 B.国民党一党专制局面形成
C.时局变化影响策略调整 D.国际联盟的调停初显成效
9.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此后,各地党委加强了对农业互
助合作运动的指导,到1952年底,已参与互助合作运动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40%左右,比1950年增加了三
倍。由此可知,这一运动( )
A.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调整 B.加速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
C.配合了土地改革的进程 D.反映了农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10.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向国人发出震耳欲聋的“奥运三问”。此后,历经百年,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答
案。“奥运三问”的回答( )
奥运三问 答案
1.中国何时能派代表参加奥运会? 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首次亮相洛杉矶奥运会
2.中国何时能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 1984年许海峰获得中国奥运首金
3.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 2008年、2022年北京分别成功举办夏季、冬季奥运会,成为
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A.建立全方位外交局面的形成 B.见证了中国“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C.得益于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D.记录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轨迹
11.连任在古罗马的政制传统中一直被视为专政的象征。但是却有确切的文献证实,在罗马保民制度早期,
从平民大会选出的保民官却可以再度竞选,以谋求连任。保民官连选连任( )
A.一定程度保障了平民利益 B.保证了任期目标的实现
C.避免了执政理念的短期化 D.推动古罗马帝制的形成
12.中世纪的欧洲,地位和血统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然而,10世纪以来,掌握新财富乃至实
力的新贵不断涌现出来,纷纷向传统发起挑战,并很快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社会形态、行会、传说和团体。这
种变化源于( )
A.城市工商业的快速发展 B.社会阶层固化被打破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D.传统等级制度的瓦解
13.美国学者在研究近代欧洲国家间关系的处理方式时发现,17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各国统治者因追逐个人
“荣耀”而发动的战争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下表是在AITFL数据库中搜索法语单词“gloire”(荣耀)和“guerre”
(战争),两个词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的次数和频率。据此推断( )
年份 次数 频率(每万字出现率)
1600—1699年 240 0.11%
1700—1799年 177 0.04%
1800—1899年 142 0.02%
A.国际法原则被普遍认可 B.民族国家日益形成
C.欧洲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D.专制王权已被推翻
14.19世纪以来,许多拉丁美洲国家相继独立。但西方性一直存在于拉美的血脉里,其主要语言与主导性宗
教都来自西方,经济上更是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动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巨大影响,一旦大
宗商品价格下跌,外资撤离,政治动荡也就接踵而至。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拉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B.美国掌握全球经济霸权
C.国际经济秩序有序调整 D.拉美未能实现彻底独立
15.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设立的一个名单,被列入该名录的遗产地如果保
护措施不尽如人意,可能会被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就曾决定,把英国利
物浦海上商城从《世界遗产名录》中移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在( )
A.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B.促进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C.肯定遗产的世界价值 D.对破坏世界遗产进行警醒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6条15分,17条12分,18题14分,19题14分,共55分。
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后,秦始皇对军队进行了系统的改革:(1)秦朝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都有
自己的驻军,负责防守和维稳。(2)秦军的军队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包括秦国人和原七国兵力,仍沿用传统
的“十、百、千、万”编制,但在统一天下后,将军队分为步兵、骑兵和弓箭手等不同兵种,(3)秦朝军队
至于皇帝的严格控制之下,负责全国军事行政的官吏为太尉,战时随时任命将军统兵。
——摘编自《简述秦代的兵役制度和国防建设》
材料二 波斯帝国的军事制度在大流士时期也进一步完善:(1)整个帝国划分为5个大军区,每个军区
长官负责几个行省的军事事务,并严格规定各行省驻防军的规模。各行省驻军,不受行省总督辖制,军区长
官直接对皇帝负责,任何人无权调动军队。(2)波斯军队分为禁卫军(保卫国王和宫廷)、常备军(即国防
军,主要由波斯人和米底人组成,是驻守帝国战略要地的守备部队)、地方军(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屯垦兵,
主要负责地方安全,高级指挥官也是波斯人)。以及一支特殊的精锐部队,即“万人不死军”(由1万名波斯
人组成,员额出现空缺时迅即补足,始终保持1万人的规模)。
——摘编自《世界军事战争史-04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朝军队改革的特点及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与秦朝相比,在军队管理上,概括波斯帝国的不同之处,并就其不同做
简要评价。(7分)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8年中共制定了“允许被割裂区域设立银行,发行地方纸币”的货币政策,有力地支持了抗
日战争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但由于地理阻隔和敌人的经济封锁,根据地货币基本上“互不流通”。随着抗
战结束,解放区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国民党大量发行法币,不断套取解放区的粮食等物资,造成物价
暴涨。1947年3月,中共中央在邯郸召开华北财经会议,指出必须解决货币不统一等问题,利用一切财经条件
和资源支持战争。10月,华北财政经济办事处(以下简称华财办)成立。华财办严肃财经纪律,明确各解放
区货币统一的步骤,开启中国人民银行筹建工作。1947年12月至1948年1月,华财办召开华北兵工会议,统一
华北各解放区兵工生产,加强军工人才培养。同时,华财办召开华北交通会议,之后各区开始恢复铁路、修
筑公路,疏浚河道等大规模的交通建设。1948年5月,华财办撤销,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成立,继续推进统一
全国财经工作的进程。
——摘编自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华北财政经济办事处创立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华北财政经济办事处的历史贡献。(6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先后颁布诏令授予西班牙对已发现或将发现的、不属于任何基督教
国家的土地、岛屿享有占取的权利。由于上述诏令对葡萄牙势力范围未做安排,西葡两国于1494年、1529年
分别订立《托德西利亚斯条约》《萨拉戈萨条约》,仔细划定了葡萄牙和西班牙“新发现”的土地,赋予了
西葡对非基督教土地的绝对财产权,并排除了其他欧洲国家基于“再度发现”的可能。这种占有他国领土的
方式,就是殖民史上著名的“发现论”。
为进一步确立对殖民地的财产权,西葡两国还举行树碑升旗、宣读法律文件等多种方式。葡萄牙在非洲
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的名宇,以及葡萄牙盾形纹徽、十字架等等。1512年,法学家卢
比奥斯制作“要求书”,宣示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和伊莎贝拉有权以圣彼得(耶稣十二使徒之一)之继承者的
身份来管辖整个世界,从而将“新发现的”土地授予西班牙国王及其继承者。“要求书”要求印第安人承认
教会为全世界的统治者,因而必须接受西班牙的传教,以履行印第安人承担的自然法义务。
——摘编自万立《近代早期的国际法理论与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的“财产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西葡殖民扩张的有利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西葡殖民扩张加以阐述。(8分)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产生的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和新质人才的培养要求
依据如图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内容,围绕“新质生产力”,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
合,表述清晰。)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B C B D C C D
11 12 13 14 15
A A B D B
16.(15分)
(1)特点:系统性;军队管理和地方行政相结合;军队组成具有广泛性;军事组织的精细化、战术的多样
化;高度集权。(4分)
改革的意义: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稳定社会秩序;不同军种相互协调和配合,适应了不同的作战环
境;强化君主集权;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4分)
(2)不同之处:波斯帝国的军事管理,实行军政分权,并注重控制驻军规模,军队构成以波斯人为主。(3
分)
更能防止割据力量的形成,体现了波斯帝国在军事和政治上具有较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增强军队战斗力,
有利于帝国的巩固。(4分)
17.(12分)
(1)背景:原有货币体系的弊端;国民党长期的经济围堵;根据地经济联系加强;民主革命形势的变化(2
分,答解放战争的进行仅得1分);中共政策的调整。(6分)
(2)平抑了物价;有利于解放区经济发展、政权稳定;建立了统一的货币机制;推动金融机构的变革(中国
人民银行筹建);人才培养和道路系统完善为解放战争胜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为统一全国财经工作奠
基。(6分,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18.(14分)
(1)教皇的支持;西葡率先进行新航路开辟;“发现论”为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任答三点可得6分)
(2)西葡的殖民扩张以多种形式确立了对“发现地”的占领;以不触犯教皇权益为前提;体现了殖民国家之间
的矛盾冲突和妥协;本质上是对发现地的野蛮占领;扩大了基督教的世界影响力;刺激欧洲其他国家的殖民
扩张。(任答四点可得8分,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19.(14分)
主题: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2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先完成了对旧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造,向工农敞开教育
建国以来(改革开放前)、 之门。1957年,制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国民教
教育、人才培养为新质生产 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我国逐渐建立起独立完
力的发展奠基(1分) 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在国防和空间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进
展。如两弹一星等。(4分)
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三个面向”的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人才事 教育指导方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实
业快速发展,推动我国进入 施科教兴国战略。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创新型国家行列。(1分) 上,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我国的人才事业蓬勃发
展,推动中国基础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如“复兴号”为代表的
新一代高铁技术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能力,人工智能助推中
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4分)
(评分说明:教育、科技角度要分别加以史实说明,每个角度不高于2分)
综上,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国民经济(生产力)持续增长,有利于“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