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 A 其不义也 B 故书其言 C 以遗后世 D 若知其 E 不义也 F 夫奚说 G 书其不义 H 以遗后世哉。
2024—2025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素养检测一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语文学科 A. 至于:指抵达,到达,与姚鼐的《登泰山记》中“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中的“至于”词义相同。
B. 再拜:指古代礼仪,拜而又拜,表示恭敬之意。再拜礼一般只向地位较高的人,如《鸿门宴》中“再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拜大将军足下”。
一、文言文阅读(57 分) C. 非:指认为……错误,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觉今是而昨非”的“非”,两者用法不同。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D. 辩:指分辨,辨别,《答司马谏议书》中“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两者意义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材料一: A. 《公输》中,墨子为实现政治理想,不辞辛苦,长途跋涉,去见公输盘,表现了墨子坚持不懈的精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神。
B. 《公输》中,墨子巧妙地用“智”“仁”“忠”“强”“知类”等概念层层递进说服公输盘,体现他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
“ ” 卓越的论辩艺术。
C. 《公输》中,墨子九距公输盘攻城之机变,成功消除了楚王想要攻城和杀掉自己的想法,最终使楚王
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 ” “ ” “ ” 放弃攻宋的计划。
D. 《非攻》中,墨子以黑白甘苦作比,批判一些人“杀少谓之不义,杀多谓之义”的看法,展现了义与
子墨子起,再拜曰: 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
“ 不义之辨。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
(1)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 (2)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
5. 材料二题目“非攻”不能改为“非战”,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分析。(3 分)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注]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而逃
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
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
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
材料二: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 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
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 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
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 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公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
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 能。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
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 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
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节选自《墨子非攻》) (选自苏辙《栾城后集孟德传》)
材料二: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分)
第 1 页 共 6 页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 世之君子,将有志于天下,欲扶其衰而救其危者,必先计其后而为可居之功,其济不济则命
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 也,是故功成而天下安之。今夫小人君不诛而吾诛之则是侵君之权而不可居之功也。夫既已侵君
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骶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 之权,而能北面就人臣之位,使君不吾疑者,天下未尝有也。国之有小人,犹人之有瘿。人之
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有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 瘿,必生于颈而附于咽,是以不可去。不胜其忿而决去之,夫是以去疾而得死。汉之亡,由此之
侯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 故也。自桓、灵之后,天下之权,归于内竖,贤人君子,进不容于朝,退不容于野,天下之怒,
也。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 可谓极矣。当此之时,士大夫之论,以为天下之患独在宦官,惟宦官之务去也。然窦武、何进之
怪者。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 徒击之不胜,止于身死,袁绍击之而胜,汉遂以亡。
方其未去也,是累然者瘿而已矣。及其既去,则溃裂四出,而继之以死。何者?此 侵君 之
(选自苏轼《书<孟德传>后》)
[注]神勇之退卒:神勇营的逃兵。 权,而不可居之功也。且为人臣而不顾其君,捐其身于一决,以快天下之望,亦已危矣。故其成
6.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 则为袁,败则为何、窦。然则忠臣义士,亦奚取于此哉?夫窦武、何进之亡,天下悲之,以为不
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凡猛兽类 A 能识人 B 气 C 未至 D 百步 E 辄伏而 F 号 G 其 H 声震山谷。 幸。然亦幸而不成,使其成也,二子者将何以居之?故曰:以义正君,而无害于国,可谓大臣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矣。
A.多,指有很多,与《登泰山记》“山多石”中的“多”意义和用法相同。
B.数,指多次,与《琵琶行并序》“一曲红绡不知数”中的“数”词义不相同。 (节选自苏轼《大臣论》)
C.本末,指事情的原委、经过,与成语“本末倒置”的“本末”意思不同。 材料二:
D.见,指自己,与《孔雀东南飞并序》“渐见愁煎迫”中的“见”意思相同。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安石误国之罪,本不容诛,而安石无误国之心,天地可鉴。主意于误国而误国者,残贼之小
A.孟德年轻时就爱好山林,从军后不能实现愿望,在戍守秦州时,他逃到了华山,用衣服换了刀和 人也,不待诛也。主意利国而误国者,执拗之君子也,尚可怜也。卓吾曰:“公但知小人之能
饼,他不念生死,只想进入深山之中。
B.孟德在山中将饼吃完后,开始吃山中的草根树果,经历了各种病痛,几个月后吃山中食物就如同吃 误国,不知君子之尤能误国也。小人误国尤可解救,若君子而误国,则未之何矣。何也?彼盖自
五谷一样,因此进山两年没有挨饿。 以为君子而本心无愧也。故其胆益壮而志益决,孰能止之。”
C.孟德在商州被抓,宋孝孙认为他不是恶人,得知张安道做秦州知府,就把孟德安置到秦州,孟德说
自己生病,最终除去兵籍,成为百姓。 (节选自李贽《焚书》)
D.苏轼看了苏辙的文章之后,对此事感到惊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怕它的人,在道理上似乎可信,但 【注】瘿,瘤子。李贽,号卓吾。
是要验证这事件的真假却非常困难。 1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
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1)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 今夫 A 小人 B 君不诛而吾诛之 D 则是侵君 E 之权 F 而不可 G 居之 H 功也
(2)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0.材料二中,苏轼认为婴儿、醉人、夜归人不怕老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 分) A.犹,指如同、好像,与《六国论》中“犹抱薪救火”的“犹”意思相同。
B.惟,指只要、只是,与《陈情表》中“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惟”意思不同。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7 分) C.捐,指舍弃、抛弃,与成语“细大不捐”中的“捐”意思并不相同。
材料一: D.盖,指大概,与《屈原列传》中“盖自怨生也”的“盖”意思相同。
天下不幸而无明君,使小人执其权,天下之忠臣义士莫不欲奋臂而击之。夫小人者,必先得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于其君而自固于天下,是故法不可击。击之而不胜身死,其祸止于一身。击之而胜,君臣不相 A.按照《春秋》记事法,晋国赵鞅进入晋阳应被认定为叛乱,因为赵鞅不等待君主的命令而杀其
身边的恶人。
安,天下必亡。是以《春秋》之法,不待君命而诛其侧之恶人,谓之叛。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是 B.强行替人割掉脖子上的瘤子可能导致人的死亡,大臣强行清君侧也会导致亡国,汉朝灭亡就是
也。 这个原因。
C.汉末宦官当道,君子进退两难,天下忿怒,士大夫们认为国家的灾难在于宦官,必须除去专权
的宦官。
第 2 页 共 6 页
D.李贽认为王安石的误国是君子误国,本来就不应被诛杀,因为王安石没有误国之心,这是天地 Neuralink 是特斯拉和 spaceX 公司的创始人马斯克参与创建的一家高科技公司,该公司的研究者通
可证的。 过在猴子的脑中植入一定数量的电极,使猴子可以通过“意念”来控制光标在电脑屏幕上玩乒乓球游
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戏。Neuralink 公司在猴子脑中植入的设备可以在大脑和外部机器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这种设备被称为
(1)然亦幸而不成,使其成也,二子者将何以居之? 脑机接口。
(2)主意利国而误国者,执拗之君子也,尚可怜也。 日前,因为脑机接口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可以预料,未来这项技术会步入应用阶段并会
逐步成熟。其最初步的应用会出现在医疗领域,可以对瘫痪、失语、失明的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然而,
二、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 ,从而提高健康人的能力。
所以,毫无疑问,脑机接口有巨大的潜力,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法估量的正面影响。然而,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许多新兴技术一样, ,它同样可能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后果。比如,如果你可以“读出”一个人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脑内的信息,那么这个人 ?同样,如果我可以往你的脑内“写入”信息,那么你的决定还是你
苏轼 的决定吗?是不是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代替你做出了决定,即你实际上是被我“遥控”的?这些问题都
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因为它们将界定脑机接口这项技术的伦理界限,规定它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么。
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18.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原意,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4 分)
19.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字。(5 分)
[注]本诗是苏轼的一首下元诗。下元,又称“下元节”“下元日”,为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与
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同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黄楼,为苏轼担任徐州太守时,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
率领民众治水成功后所建。匹素:白色丝绢。浮图:梵语音译,对佛和佛教徒的称呼。为问: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问、请问。使君;苏轼自指。
火里求财非常辛苦。铁器行内一句顺口溜:“干铁匠,大肚汉,一天只吃两顿饭。”铁匠的炉子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易不会点燃,一旦点燃,就没有暂停键,满满一天的活等着去干。铁匠师徒们吃过早饭便点燃火炉,趁
A.首联点明下元日天气晴好的特点,渲染出诗人和朋友一同赏月的良好氛围。
热打铁,中午不能休息, 干到天黑,直到手中的活干完才能吃晚饭。从日出东山到夜幕四合,铁
B.颔联虚实结合,将诗人所见的高山、白云、湖水等实景与美好想象结合起来。
匠铺里充斥着叮叮当当的声音。
C.颈联“未成”“已约”对举,极写行程急促,流露出诗人观月时自由快乐的心情。
铁匠做工,锤出声,人不出声。开工前,铁匠师傅只用小锤击砧子尾巴招呼徒弟前来干活。师傅挥
D.尾联向席间诸位好友发问,感叹不知明年的今日谁还会忆起“我”这个太守。
臂抡锤汗如雨下,徒弟 ,紧随师傅的节奏,只闻铁器的敲击声,不闻人语。师傅站如一棵松,左
16.本诗的颔联“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与《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
手执钳,右手拎小锤,俩徒弟分列两侧抡大锤,师傅开始指挥这个合唱团了。他重锤,徒弟就抡圆了胳
人妆镜台”都写月,其写法和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
膊重锤;轻敲,徒弟就跟着轻敲;他紧击,徒弟紧跟…… ,节奏分明,韵味十足。看着器物捶
打得差不多了,师傅就在砧子耳朵上轻敲一下,发出停止的信号,徒弟见机便戛然而止,配合得十分默
三、情景默写
契。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高度赞扬屈原面对种种邪恶,始终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品格
21. 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A.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眼中的遥远之物。
(2)《屈原列传》中以“____________”交代了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接着用“____________”
B. 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不作声了。
解释了“离骚”的内涵。
C. 他面色蜡黄,有气无力地对大家说:“你……你们……快……快去看看。”
(3)《过秦论》中,贾谊写秦始皇统一后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了攻守兼备的策略,起到了极大的震慑
D. 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我不知所以地回到了自己的部队里。
作用,使得__________ ,___________。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师傅站直了身子,左手和右手分别拿着钳子和小锤,俩徒弟分别站在
(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江山,派遣精兵良将驻守军事要塞的句子是:
两侧抡大锤,师傅开始指挥徒弟敲击铁器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好?(4 分)
(5)《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6)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如贾谊的《过秦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五、作文
,借言秦的过失,为汉文帝谋“长治久安”之策,施仁义于民。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 3 页 共 6 页
(2)
10.
11.
14.(1)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4—2025 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素养检测一答题纸 (2)
1.
4.(1)
16.
(2)
17. (1)
5.
(2)
(3)
(4)
6.
(5)
9.(1)
第 4 页 共 6 页
(6)
18.
19.
20.
22. 400
班级: 姓名: 分数:
23.写作(60 分)
题 目 :
600
200
第 5 页 共 6 页
800
第 6 页 共 6 页
2024—2025 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素养检测一答案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齐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公输盘说:“先生
1【答案】BDF 有什么指教呢?”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公输盘不高兴了。墨子
句意: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如果知道它是不义
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
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 请让我说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
“故书其言以遗后世”,“故”为连词,连接前后内容,“以遗后世”是“书其言”的目的,前后句意紧密, “
单独成句,D 处断开; 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
“情不知其不义也”对应“若知其不义也”,两个“也”都是句末语气词,后面 BF 处都需断开。 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
故 BDF 三处需要断句。 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
2【答案】D 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公输盘被说服了。
A.正确。句意: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
楚王说:“对呀!虽然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国。”墨子解
正确。句意:拜了两拜,说。 拜两拜奉交到大将军面前。
B. / 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当器械。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
C.正确。“认为……错误”,是意动用法。/错误。句意: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
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公输盘没有办法了,说: 我知道用
们不对。/觉悟到今天的做法正确,之前的错误。 “
D.错误。辨别、分辨。/通“辩”,分辩,辩护。句意:那么一定以为这人是不知辨别黑白的了。/所以 什么办法对付你了,我不说。”墨子说:“我知道你将用什么办法对付我,我也不说。”楚王问是什么
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逐一替自己辩护。
缘故,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想杀掉我。若杀掉我,宋国便没人能守城了,就可以攻打
故选 D。
了。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城的器械,在宋国城头上等候楚兵的入侵了。即
3【答案】 C
C.“墨子九距公输盘攻城之机变,成功消除……”错误,墨子和公输盘的论争,先是墨子九距公输盘 使杀死我,也无法消灭我守御的办法。”楚王说:“好吧!我就不攻打宋国了。”
攻城之机变,公输盘最终也无法胜过墨子,想到要杀掉墨子,墨子也想到这个结局,再进一步说出 材料二:
自己能胜的办法,才最终使公输盘最终放弃了杀墨子和攻打宋国的想法。 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
故选 C。 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义,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对此,世上有道德
4.【答案】(1)公输盘折服,技穷了,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我不说。” 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
(2)现在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 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
它。 传给后世呢?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如果有人在这里,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见一点黑说是黑,见一片黑却说是白,那么一定以为这人是不知辨别黑白的了。尝一点苦说苦,尝
(1)“诎”,屈服、折服;“所以”;用来……的办法;“距”,通“拒”,对抗,对付。 多了苦却说是甜,那么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知辨别苦甜的了。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
(2)第一、三个“非”,坏事;第二、四个“非”,谴责;“誉”,称赞,赞誉。 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能说知道辨别义与不义吗?
5.【答案】“战”有正义之战,也有非正义之战;“攻”是侵略,是不正义的战争;墨子反对对别 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
的国家发动不正义的侵略战争,但支持保家卫国的正义性防御性战争;在思想意识上要分辨“义” 6.CEG【解析】“猛兽”是主语,“识”是谓语动词,“人气”是宾语,断在“人气”后;“未至百
与“不义”。 步”的主语应为“猛兽”,“百步”为宾语,断在“百步”后;“伏而号”主语是“猛兽”,两个
【详解】 是连续动词,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断在“号”后;“其”是“声”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句意:
结合材料一,可知,楚国想发动“非正义之战”,主动攻打没有罪的宋国,但被墨子用“正义之战”给制 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
止了。可见,“战”有正义之战,也有非正义之战;“攻”是侵略,是不正义的战争。 7.D【解析】A 项两个“多”都是动词,意思是“有很多”,A 项正确;B 项“一曲红绡不知数”的
结合文中语句“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 “数”是“数量”的意思,与文中的“数”词义不同,B 项正确;C 项“本末倒置”的“本末”意思
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可知,墨子反对对别的国家发动不正义的侵略战争,但支持保 是“事物的轻重主次”,两者意思不同,C 项正确;D 项“渐见愁煎迫”的“见”是被动。
家卫国的正义性防御性战争。 8.C【解析】宋孝孙先把孟德安置到秦州,而不是得知张安道做秦州知府才安置。
结合文中语句“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 9.(1)后来孟德来到商州,不知是商州,被巡哨的人抓住,孟德自己料想要被处死。(被动句、候
誉之,谓之义”,可知,作者认为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 者、分各 1 分,句意 1 分)
因此,人们在思想意识上要分辨“义”与“不义”。 (2)推测老虎吃人,必定先用威势压倒他,而对此不害怕的人,威势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吧?
参考译文: (意、无所、施各 1 分,句意 1 分)
材料一: 10.婴儿不认识老虎;醉人不知道身边有老虎;夜归人没看清自己打的是老虎。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第 1 页 共 5 页
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当了兵之后,“好山林”的志愿没能够实现。 天下不幸没有出现英明的君主,让小人执掌了政权,天下的臣臣义士无不想振臂来攻击
嘉祐年间,戍守秦州,陕西关中名山很多,孟德逃到华山脚下,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 他。而那小人,一定要先在君主那里获得宠信从而在天下人面前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不可
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自己想:“我是禁军的一员,如今到了这里,被捉住也是死,没吃的 用攻击的办法。(如果)攻击他不能取得胜利自己身亡,它的灾祸还只是殃及自己。(如果)攻
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对这三种死,我不再忧虑了,只管向山的深处去呀!”他的饼吃完 击他取得胜利,君臣之间不能相安无事,天下一定要灭亡。所以《春秋》记事的办法,(将)
了以后,采草根树果来吃。一天病十次愈十次,呕吐、腹泻、腹胀、胸闷,全都出现了。数月以后 不等君主的命令而杀他身边的恶人称为“叛”。晋国赵鞅进入晋阳被称为“叛”就是这样。
适应了,吃这些如吃五谷一样。因此进山两年不挨饿。然而多次遇到猛兽,也总是没死。孟德说: 世上的君子,将要对天下有所作为,想扶持救助衰危国家的人,一定先要考虑它的后果
“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 才去建立可以据(为己)有的功劳,至于事情能否成功就靠命运了,因此一旦取得成功就会使
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儿,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离我十几步,又停下来蹲坐在那 天下得到安定。今天倘若有小人,君主不杀他而我来杀他,就是侵犯了君主的权力,因而是
里,迟疑不决,终于俯首帖耳地走了。再试之其他猛兽,前后都一样。”后来孟德来到商州,不知 不可据为己有的功劳。既然已经侵犯了君主的权力,而又能面北归于人臣的位置,使君主不
是商州,被巡哨的人抓住,孟德自己料想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看你不是坏人, 怀疑的,天下还不曾有过。国家有小人,就好像人有瘤子。人的瘤子,如果生在颈部而附着
好像是有道之人。”孟德详细说出了事情的始末,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张安道 于咽喉部位,所以就不可以割掉。不能抑制愤怒而决定割掉它,割掉了瘤子却只能死亡。汉
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至今仍在各山中往来,也没有其他奇异 代的亡国,就是这个缘故。汉代从桓帝、灵帝以后,直到献帝,天下的权力,归于宦官。贤
的本事。孟德可以说是一个有道之人啊。世上的君子都有所顾惜,所以对有的事仰慕,对有的事畏 人君子,出来做官,朝中不能相容,退隐,也不能安身于草野,天下人们的愤怒,可说达到
惧。仰慕与畏惧交织心中,不一定会明显表露出来,但可以从颜色气度上看出来,旁人一望而知。 极点了。当这个时候,议论的人认为国家的灾难,只在宦官身上,必须除去专权的宦官。然
所以弱者受人侮辱,强者受人讥笑,没有一个是超凡脱俗、独立于世的人。如今孟德心中没有眷 而窦武、何进他们攻击宦官不能取胜,以身死而终;袁绍攻击他们取得了胜利,汉代于是就
念,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虽不觉得,但外物却感觉到了。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即使同天 灭亡了。
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怎么值得一提呢! 当它没有除去的时候,是下垂着的一个瘤子罢了;等到它已经被割去,就溃烂破裂向四
材料二: 面流出来,接下来就会死亡。为什么?这是侵犯君主的权力,(因而是)不可据为己有的功劳。
子由把他写的《孟德传》寄了我,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对此感到讶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 而且作为人臣不顾他的君主,在一次决战之中放弃他的性命,来满足天下的希望,也已经很
怕自己的人,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这样说这事有或没 危险了。所以他成功就能成为袁绍,失败就成为何进、窦武。那么,作为忠臣义士,何必要
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这件事。但先前我听说云安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把两个小孩放在沙上 采取这个办法呢?窦武、何进的被杀,天下人们为他们悲伤,认为是不幸。然而这也幸亏不成
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从山上奔来,两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老虎细看 功,假使他们取得成功,他们二人将怎样自处?所以说:用义来匡正君主而对国家无害的,可
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 说是大臣了。
离去了。推测老虎吃人,必定先用威势压倒他,而对此不害怕的人,威势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 材料二:
吧?世上说老虎不吃喝醉的人,一定要坐那儿看着他,等他醒来。不是等他醒酒,而是在等他害 王安石误国之罪,罪不容诛,而王安石没有危害国家的心,天地可鉴。用心想要有利于
怕。有个人晚上从外面回来,见到一个家伙蹲在他门口,以为是猪狗一类的动物,用拐杖打它,它 国家却损害国家的人,是固执任性的的君子,还没值得怜悯的。卓吾说:“你只知道小人们
就跑了,直到它跑到月光明亮处,才知道是只老虎。这人不是有打赢老虎的本事,是他的气势盖过 能误国,不知道君子尤其会误国。小人误国尚且可以解救,如果君子误国,却没有办法。为
了老虎。假如不害怕,都像婴儿、喝醉的人和来不及知道它的时候,那么老虎就怕他,没有什么值 什么呢?他自以为是君子而内心没有愧疚。所以他的胆量越来越大而志向更坚决,谁能阻止
得怪异的。所以在结尾书写,来让人们相信子由的说法。 他。
11.BDF 15.【答案】:B
(“夫”是发语词,故 A 处不可断,:第一个“而”表并列,C 处不可断;“则是”表示对前面行为 B 项“颔联虚实结合”有误,这里诗人所见的高山、白云、湖水等都是实景,没有虚写。故选 B 。
的判断,D 处需与前文断开;第二个而表因果,F 处需断开;综合考量 B 处可断开) 16.【答案】本诗颔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水中倒映的一轮明月,宛如浮图佛憨态可掬地卧在水
12.C 底,从正面描写下元佳景,为下文表达“下元之感叹”张本。《春江花月夜》中将月亮拟人化,写
(C 项中“细大不捐”中的“捐”也是抛弃,与文中意思相同) 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诗人用极具人情味的月光侧面烘托思妇的怀念
13.D 之情。
(D 项原文意思是王安石误国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他所犯的罪恶,但也承认其本心是不 【解析】
想损害国家的) “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意为:洁白的云就像白色丝绢环绕在山上,空中皎洁的
14(1)然而这也幸亏不成功,假使他们取得成功,他们二人将怎样自处? 月亮宛如浮图佛静静地映在寺院的湖水中。该诗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水中明月卧浮图”一句中将
(幸,幸亏;使,假如;居,自处,自居;关键词每个 1 分,句意 1 分,共 4 分。) 明月比喻成“浮图”,写水中倒映的一轮明月,宛如浮图佛憨态可掬地卧在水底。这就从正面描写下
(2)用心想要有利于国家却损害国家的人,是固执任性的的君子,还是值得怜悯的。 元节的佳景,为尾句诗人感叹不知明年的今日谁还会忆起自己张本。
(主意,用心、用意,可怜 值得同情、怜悯;判断句 1 分,关键词每个 1 分,句意 1 分。共 《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意为: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
4 分。) 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诗人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
【参考译文】 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
材料一:
第 2 页 共 5 页
去。“月”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诗人用“徘徊” 原文长短句间用,整散句结合,句式灵活,节奏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改句多为长句,则
的“月”侧面烘托思妇的怀念之情。 没有这种效果。
17. (1)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原句用词简洁,“执”“拎”“分列”比改句中的“拿着”“分别站在”更为生动,更能形象地
(2)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犹离忧也 刻画师徒打铁时的真实情景。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解析】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师傅站如一棵松”比改句“师傅站直了身子”生动形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令人联想到松树
(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的高大笔直和巍然挺立的稳健形象。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左手执钳,右手拎小锤”比改句“左手和右手分别拿着钳子和小锤”叙事简洁明了,更能突出师
【答案】18.目前,虽然脑机接口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可以预料,未来这项技术会逐步成 傅打铁时左右开弓的奋战情景,而且“执”“拎”用词更准确。
熟并会步入应用阶段。 “分列”比改句“分别站在”用语简短,更能给人力量感,使打铁的情景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 “师傅开始指挥这个合唱团了”比“师傅开始指挥徒弟敲击铁器了”更具美感,合唱需要默契的配
(1)不合逻辑,“日前”过去式,时态有误,改为一般现在时态,用“目前”; 合,流淌出优美动人的韵律。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师徒之间配合默契及打
(2)搭配不当,“因为”和“但是”逻辑上不能对应,把“因为”改成表转折的连词“虽然”; 铁的节奏感。
(3)语序不当,“逐步成熟”应该置于“步入应用阶段”前,有承接关系。 整体看,原句在句式上,有整饬的短句,也有长句,句式灵活,节奏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19. 示例: 改句多为长句,显得平淡、乏味。
它可能被运用到健康人身上 23.【文题解析】: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漫画里蜗牛缓步持续向前,而大腹便便的人在走的时候脑
脑机接口技术也具有两面性 海里幻想自己快速飞跃。而幻想带来了什么?就是徘徊。持续向前和犹豫徘徊的结果如何呢?漫画
还有隐私可言吗 的文字“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持续,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下了结论。
语境中在说“这项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情况,可以用代词“它”指代,结合上文“其最初步 这个结论有两组概念需要分辨,第一组概念是“最快”和“最慢”。怎样才能最快,就是持续向前;怎样
的应用会出现在医疗领域,可以对瘫痪、失语、失明的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分析,强调人体健康方 算作最慢,就是犹豫徘徊。第二组概念是“跨越”和“小步”。跨越是什么,是大步向前,是飞跃发展;
面的作用,填:它可能被运用到健康人身上。 小步是稳扎稳打,缓缓精进。
后文语境从两方面说明脑机接口技术的影响,利弊兼具,再结合上文“和许多新兴技术一样”和 这两组概念怎样联系起来呢?持续跨越向前当然是最快,但不符合现实逻辑,不可能有人或者组织
后句“它同样可能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后果”分析,强调的是:脑机接口技术也具有两面性。 一直跨越;而小步持续向前,就是现实中的最快。反过来,不管是跨越还是小步,只要徘徊,就会
该处需要填一个问句,结合上文“如果你可以‘读出’一个人脑内的信息 ”理解,说的是人就没 陷入最慢。“徘徊”这个关键词成为了连接两组概念的纽带。影响“徘徊”的因素也要思考,比如急功近
有了隐私,可以填:还有隐私可言吗。 利的心态、不切实际的幻想等阻碍人持续前行的因素。
【答案】20.示例:一鼓作气 见机行事 一张一弛 考生写作时要从分辨这两组概念出发,建立两组概念之间的联系,并能根据社会生活实际,写出其
处,结合横线前后语境,应填写的成语要表现“不休息”,一直把“活干完”,故可填“一鼓作 中的现实意义。
气”。 【参考立意】
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莫因步小而觉缓,持续前行即飞速
处,铁匠的工作需要两个人配合,师傅停下时“徒弟见机便戛然而止”,那么“师傅挥臂抡锤”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抛却幻想持续奋进
时,徒弟要仔细观察,根据师傅的举动,及时采取行动,予以配合。故填“见机行事”。 但积跬步致千里,莫将踟蹰送流年
见机行事,指察看事物的细微变化,抓住时机而采取行动。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跨越一步虽远,不若朝乾夕惕、久久为功行稳
处,由上文的“重锤”“轻敲”可知,打铁不能一直一个力度、一个节奏,要轻重、劳逸结合, 致远;跬步积累虽慢,更胜搔首踟蹰、止步不前。私以为,应积跬步而至千里,莫以徘徊徒留遗
故可填“一张一弛”。 憾。
一张一弛,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持续,是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信念,功不唐捐,持之以恒
21. A 地前行;跨越是在持续积累后的质变,但亦会成为汲汲于名利而不重根基的代名词;徘徊,是面对
文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尽。 选择时的慎重,但亦能代表畏缩不前、不思进取。
A.表示列举未尽。 以持续积跬步更胜跨越与徘徊。
B.表示话未说完。 “涓滴之水终能磨损大石,不是因为它气力富强,而是因为它昼夜不舍的滴坠。”诚哉斯言,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跬步看似渺小而近虚无,而持续的累加使其能产生水滴石穿的惊人效果,胜过效果显著却不能持续
D.表示语意难尽。 的跨越与永远是“零效果”的徘徊。莫如伤仲永,自恃才高而止步不前终徒然浪费天赋;应如谢
22. 原文用比喻的手法,将师傅比作松,形象地写出了师傅打铁时站得又直又稳的样子;同时将 瑜,虽起点较低,但经自己持之以恒的练习终能在奥运会上崭露头角。尼采曾言:“重要的不是你
师徒的合作比作合唱团,既表现了师徒之间配合默契,又表现了打铁富有节奏感,语言形象生动。 什么时候开始,而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持续的力量,在于“道虽迩,行则将至”;跨越的局限,
在于不能坚持;徘徊的弊病,在于“事虽小,不为不成。”
第 3 页 共 5 页
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跨越与徘徊一文不值呢?非也。跨越的动力在于持续的积累,徘徊也终应 我们应选择小步续行,它比跨越更稳健,因而不会迷失;也比徘徊更坚定,因而永不退后,时代浪
归于持续行路。 潮浩如许,何妨吟啸且徐行。
当持续的积累足够,勇于跨越,自然能节约很多时间;当前路未明,徘徊慎思,“意在笔前,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小步续行,才能不卑不亢地行稳致远。
然后作字”,亦能以更自信的姿态选择更优之路。然而,跨越的底气,正来自持续积累,徘徊的前 正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言:“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跨越的确能给你好的
提,正是 心中仍有“征衣未解再跨鞍”的意识,稍作停留,更能持续前行。 开始, 而徘徊则会日复一日地消磨你开始的勇气,只有小步徐行能支持着你走向光明的彼岸,正如
而当下社会中出现了两种极端做法。有人为急功近利而尤喜“跨越”,工作上“跨越”了一个又 玛格丽特 一生写作一本《飘》便名垂千古,邓清明精心“备份”十余载终于飞天,游本昌、牛辑
一 个行业,旅游上“跨越”了一座又一座城市,奔波劳苦而在每一个领域碌碌无为;还有人为寻找 在三十多年的 龙套角色中创造了无数荧幕经典……他们走得很慢,但他们从未停止,也才能在时
所谓 “最优解”而犹豫徘徊,始终不肯迈出一步。屈原曾发问:“吾宁烟烟款款朴而忠乎,而送往 间长河的冲洗之下愈显光彩,在万人簇拥下熠熠生辉。
劳来,斯 无穷乎?”追求世俗中的“跨越”、疲于奔命,又如何持续地在自己的道路上日行一卒; 持续而不急于跨越,小步而不囿于徘徊,小步续行,需要我们强大的内心和定力。
而面对星霜暗 换、驰隙流年的当今时代,徘徊不前又怎能取得丝毫成就?一鸣惊人的背后,定少不 “我在空旷的山谷中走着, 一步一步,我只听着自己的足音。”这份从容正是小步缓行所需要
了持续的积累。 的,它会带给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而非“拔剑而起,挺身而出”的匹夫般跨越
故而、我们不妨“伴着蜗牛走”,蜗牛很慢,但会一直持续地走下去,伴着蜗牛走,抚平内心急 式的鲁莽;它会带给你“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坚定,而非别里科夫装在套子里徘徊不定式的怯懦。
功近利而妄想跨越的冲动,激起因徘徊而沉睡的斗志,积跬步以至千里。 方如此,我们才能破跨越之迷雾,除徘徊之疑云,将自己前方荆棘遍地的原野开辟成一片康庄大
愚公移山的信念与坚持,使热血澎湃的我们明白:但积跬步致千里,莫将踟蹰送流年。最快的 道。
脚步是持续。 小步续行真基石,跨越徘徊亦有时,仔细费思量。
持续以成功,徘徊终将不前 然而,跨越和徘徊是否就一无是处呢?非也,当时代要求你逆风飞翔时,你就不能随风而去。在
《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以持续坚持下去的人少之又少,尽管每一次的进 有余力的条件下,你当然可以大步跨越迎头赶上,积极地投入国家社会;而当你发觉周遭“乱花渐
步微乎其微,但每段进步才构成了成功。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持续,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 欲 迷人眼”之时,应立即停下脚步,稍加徘徊,厘清现状后再踏上正确的旅途。方如此,在你旅途
徘徊。 的终 点,方有万里晴空。
每一小步都是进步,而徘徊则是犹豫,恐惧占据了你的心灵。而跨越可以省去许多麻烦,而越 小步续行,万里可期。
住 后阻力也就越大。持续,坚持下去,也就变得难能可贵,故持续以获成功,徘徊终将不前。 击鼓催征持续进,奋楫向前勿徘徊
持续,持续的是自己的动力,自己的目标,便能毫无畏惧坚持下去。持续,更是自律,亦是对 “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持续,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诚哉斯言,漫画中的人与
自 己严格要求的典范。看钟芳荣选择了无人看好的考古专业,但她大学四年如一日,持续不断提高 蜗牛同步,虽不能如心中所想酣畅跨越,但也一步一脚印,持续走出繁花似锦,而非囿于半亩方
自己 的素养认知学识,终寻前人脚步迈进殿堂;看郑钦文几个月每天四点半开始训练,回得比教练 塘。掩卷覃思,当击鼓催征持续进,奋楫向前勿徘徊,方能在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的梦之蓝图上泼
还晚,终在奥运会夺得网球女单金牌,创造中国历史。持续的努力不仅需要可以坚持的动力和梦 墨成花, 一展芳华。
想,更有“甘坐冷板凳”的信念,持续提升自身实力,便是自己最快的脚步 诚然,人人都想一步跨越万水千山,抵达梦的彼岸,也听惯了年少有为的传奇,但谁又能确保
徘徊,则是最慢的脚步。他人都在前进,我们的徘徊不前终将把我们推向深渊。而小步不是徘 永 远跨越不停歇?一时的跨越并非一世的遥遥领先,反而会在浮光掠影间失去最纯粹的感悟。
徊,小步的意义则是尽管十分困难,但我们也在艰难地向前。小看个人,徘徊便是原地踏步,这意 持续泛沧海,丰盈积累,终抵昆仑。
味着你不会再有新的成绩,也更不会有价值,大看国家,若中国仍徘徊于封建制度、殖民制度(?), “欲速则不达。”持续是一种内心的平静,是对未能一直能走下去的肯定。文王采取休养生息
不去一步一步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案,也终将会埋没一个泱泱大国的历史。小步看似小,却是对 之策,持续以民为本,而非一时大加恩惠,意图富国强兵,为文景盛况拉开序幕;项羽欲跨越以德
徘徊的跨越、进步,徘徊最终只会失败。 兴国这一阶段,以暴强治理,终被刘邦持续的柔仁击败,落得四面楚歌。有时跨越便如同魏征所说
如今,我们仍然要持续进步下去,舍弃徘徊不前,我们也曾幻想自己的分数可以在一夜之间有 的“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终会溃败。而持续带来的是长久的收益,一时持续效
一个巨大的跨越,而却忘了,在这基础上,是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才可以换来的。而徘徊则相当于 果微乎其微,远远不如骐骥一跃;但“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持续下去,丰盈满屹,由之而来十
躺平摆烂。天真幻想一步成才,心中却被狭小得装不下小进步。 年的积累,会一举冰冻三尺。
“纵是千千晚星,不敌灼灼月光。”在持续的进步面前,那偶然的跨越不值一提,我们本就是 有人会说:“我徘徊,是为了更好地迈步。”但徘徊本身就是一种犹豫甚至不自信的表现。当
美玉,勒以雕琢,不事碌碌,不徘徊不前。因为每一个今天都是为了未来,而未来都藏匿于昨天。 你左思右想,纠结着是否要向前迈一步的时候,别人早已远在千里之外。“欲渡黄河冰塞川”,而你
持续以获成功,徘徊终将不前。 却连“太行雪满山”的影子都未见,失去的春华秋实又何以计量?
何妨吟啸且徐行 奋楫向前进,即便小步行。
诸君可曾听闻:“慢船累死马?”日行千里的良马也终不如昼夜不息的木船。恰如图中随蜗牛缓 哪怕慢如龟,小步奋进,也遥遥领先于徘徊各处的兔。黄大发带领乡亲们每天凿山几百米,在
缓前行的那人,徜如时时想着飞跃,只会累死在途中。于是我们发省:“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 漫漫无边的山路上也能使绝崖峭壁通涓流。他的小步一点点向前,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壮举。倘若他
持续, 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 始终徘徊于专家的评价,思索计划是否可行,又何来一汪清泉?再慢的小步行也能使景物流转,收获
在急功近利的当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已成常态,似乎跨越更为高 甘甜,徘徊原地只会使人囿于那一方天地,一无所有。
效。但实际上,欲速则不达,每一个雄健的飞跃却暗含着坠入深渊的危机。然则是否就应“躲进小 长风浩荡,拂山巍远。吾侪青年,当在普遍心浮气躁的世态下沉心持续,潜心积累。莫急于一
楼成一统”, 在象牙塔里徘徊呢?又不然也。人生如逆水行舟,你眼中的徘徊其实已然在后退,故而
第 4 页 共 5 页